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85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据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天子和诸侯所设大学分别称( )。(分数:2.00)A.成均、泮宫B.辟雍、庠序C.辟雍、泮宫D.辟雍、泽宫3.先秦墨家所倡导的最具有特色的教育内容是( )。(分数:2.00)A.政治教育B.科技教育C.艺术教育D.军事教育4.王充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鸿儒,其有剐于儒生、通人、文人的显著特征是( )。(分数:2.00)A.博览古今
2、B.讲授章句C.兴论立说D.上书奏记5.科举制度区别于察举制度的根本之处在于( )。(分数:2.00)A.开设繁多的考试科目B.建立完备的防弊制度C.自愿报名、逐级考选D.地方推荐、中央考试6.随着书院的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方式是( )。(分数:2.00)A.大都授B.下帷讲学C.讲论讲会D.转相授受7.西周时期大学的修业年限是( )。(分数:2.00)A.11 年B.9 年C.7 年D.3 年8.在先秦诸家中,提出绝对“性恶论”的学派是( )。(分数:2.00)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9.书院出现官学化倾向的时间是( )。(分数:2.00)A.明朝B.元朝C.南宋D.北宋10.1900
3、年八圆联军入侵北京,次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辛丑条约,向中国勒索战争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出于在华长远利益的考虑,后来部分国家退回了部分赔款。1911 年成立的清华学堂,其经费主要来源于( )。(分数:2.00)A.英国退回的部分赔款B.美国退回的部分赔款C.法国退回的部分赔款D.德国退回的部分赔款11.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是( )。(分数:2.00)A.宁波女塾B.马礼逊学校C.崇信义塾D.英华学院12.我国近代最早提出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人物是( )。(分数:2.00)A.严复B.蔡元培C.康有为D.王国维1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战时需作平时看”的教育政策,在中等教育阶段采取的
4、主要措施是( )。(分数:2.00)A.设立国立中学B.实施毕业会考C.中学西迁D.实行军训制度1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发展群众教育过程中采取的办学政策是( )。(分数:2.00)A.公有民办B.公有公办C.公办民助D.民办公助15.下列不属于干部学校的是( )。(分数:2.00)A.中共中央党校B.鲁迅艺术学院C.陕北公学D.北方大学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陈鹤琴归纳的“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的是( )。(分数:2.00)A.实验观察B.阅读思考C.创作发表D.团队协作17.在古代斯巴达,城邦为满 18 岁的公民子弟接受正规军事训练而设立的教育机构是( )。(分数:2.00)A
5、.体育馆B.埃弗比C.体操学校D.角力学校18.古希腊罗马时代,以培养演说家或者雄辩家为目标的学校是( )。(分数:2.00)A.文法学校B.弦琴学校C.体操学校D.修辞学校19.( )的学校被称“泥板书舍”。(分数:2.00)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希腊D.巴比伦20.19 世纪前半期,英国兴起的城市学院运动在较大程度上革新了英国高等教育传统,此类学院在教育实践中强调( )。(分数:2.00)A.宗教神学知识教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教学并重B.贵族子弟与中产阶层子弟同堂学习C.古典学科与现代科学并行不悖D.社会团体与政府合作管理21.19 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推动新大学运动,制造了柏林大学办学模式
6、,为大学增添了( )。(分数:2.00)A.人才培养功能B.科学研究功能C.社会服务功能D.文化传播功能22.在职业选择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反对的是( )。(分数:2.00)A.选择适合儿童禀赋的职业B.选择对社会有用的职业C.选择为法国政府服务的职业D.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职业23.福禄贝尔重视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他将游戏理解为( )。(分数:2.00)A.儿童的外部肢体活动B.儿童创造性自我活动的表现C.对儿童实施基础教育的最佳形式D.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的手段24.贝尔兰喀斯特制又被称为( )。(分数:2.00)A.巡回教学制B.导生制C.学年制D.班级授课课制25.19
7、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欧关流行的劳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推动者是( )。(分数:2.00)A.拉伊B.凯兴斯泰纳C.蒙台梭利D.克里斯曼26.19 世纪后半期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所借鉴的办学模式主要源于( )。(分数:2.00)A.英国大学B.法国大学C.德国大学D.意大利大学27.赞科夫主张教育应走在学校教育前面,所依据的是( )。(分数:2.00)A.最近发展区理论B.隐性知识理论C.先行组织者理论D.支架式教学理论28.英国1944 年教育法又称为( )。(分数:2.00)A.巴特勒法案B.费舍法案C.巴尔福法案D.富尔法案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9.简述“独尊儒术”
8、的文教政策及其具体表现。(分数:2.00)_30.简述中世纪大学的特点。(分数:2.00)_31.简述1944 年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85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据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天子和诸侯所设大学分别称( )。(分数:2.00)A.成均、泮宫B.辟雍、庠序C.辟雍、泮宫 D.辟雍、泽宫解析:3.先秦墨家所倡导的最具有特色的教育内容是( )。(
9、分数:2.00)A.政治教育B.科技教育 C.艺术教育D.军事教育解析:4.王充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鸿儒,其有剐于儒生、通人、文人的显著特征是( )。(分数:2.00)A.博览古今B.讲授章句C.兴论立说 D.上书奏记解析:5.科举制度区别于察举制度的根本之处在于( )。(分数:2.00)A.开设繁多的考试科目B.建立完备的防弊制度C.自愿报名、逐级考选 D.地方推荐、中央考试解析:6.随着书院的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方式是( )。(分数:2.00)A.大都授B.下帷讲学C.讲论讲会 D.转相授受解析:7.西周时期大学的修业年限是( )。(分数:2.00)A.11 年B.9 年 C.7 年D.3
10、 年解析:解析:西周大学一共九年,七年告一段落,称之为小成,第九年经过考核,德行与道艺达到要求,结束学业,称之为大成。8.在先秦诸家中,提出绝对“性恶论”的学派是( )。(分数:2.00)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 解析:解析:法家提出“人性利己说”。是绝对的性恶论。9.书院出现官学化倾向的时间是( )。(分数:2.00)A.明朝B.元朝C.南宋 D.北宋解析:解析:南宋的书院发展比较兴盛,而且表现出官学化的倾向。10.1900 年八圆联军入侵北京,次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辛丑条约,向中国勒索战争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出于在华长远利益的考虑,后来部分国家退回了部分赔款。1911 年成
11、立的清华学堂,其经费主要来源于( )。(分数:2.00)A.英国退回的部分赔款B.美国退回的部分赔款 C.法国退回的部分赔款D.德国退回的部分赔款解析:11.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是( )。(分数:2.00)A.宁波女塾 B.马礼逊学校C.崇信义塾D.英华学院解析:解析:早期教会学校的开办开创了中国女学的先声,爱尔德赛创办的宁波女塾是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12.我国近代最早提出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人物是( )。(分数:2.00)A.严复B.蔡元培C.康有为D.王国维 解析:解析:1906 年,王国维从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素出发,提出以体育培养人的身体的能力,德、智、美三育则培乔人的:情神能力,以
12、培养“完全之人”。1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战时需作平时看”的教育政策,在中等教育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分数:2.00)A.设立国立中学 B.实施毕业会考C.中学西迁D.实行军训制度解析:1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发展群众教育过程中采取的办学政策是( )。(分数:2.00)A.公有民办B.公有公办C.公办民助D.民办公助 解析:15.下列不属于干部学校的是( )。(分数:2.00)A.中共中央党校B.鲁迅艺术学院C.陕北公学D.北方大学 解析:解析:为了紧急培养根据地所需要的各种干部,苏区先后开办了干部学校和干部训练班,主要的有红军学校、红军大学、马克思主义大学、中国
13、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中共中央党校、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陈鹤琴归纳的“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的是( )。(分数:2.00)A.实验观察B.阅读思考C.创作发表D.团队协作 解析:解析:陈鹤琴的“活教育”教学分为四个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批判研讨。17.在古代斯巴达,城邦为满 18 岁的公民子弟接受正规军事训练而设立的教育机构是( )。(分数:2.00)A.体育馆B.埃弗比 C.体操学校D.角力学校解析:18.古希腊罗马时代,以培养演说家或者雄辩家为目标的学校是( )。(分数:2.00)A.文法学校B.弦琴学校C.体操学校D.修辞学校 解析:19.( )的学
14、校被称“泥板书舍”。(分数:2.00)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希腊D.巴比伦 解析:解析:苏美尔人发明了“泥板书”,泥板成为学校的主要学习工具,所以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20.19 世纪前半期,英国兴起的城市学院运动在较大程度上革新了英国高等教育传统,此类学院在教育实践中强调( )。(分数:2.00)A.宗教神学知识教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教学并重B.贵族子弟与中产阶层子弟同堂学习 C.古典学科与现代科学并行不悖D.社会团体与政府合作管理解析:21.19 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推动新大学运动,制造了柏林大学办学模式,为大学增添了( )。(分数:2.00)A.人才培养功能B.科学研究功能 C.社会服务
15、功能D.文化传播功能解析:22.在职业选择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反对的是( )。(分数:2.00)A.选择适合儿童禀赋的职业B.选择对社会有用的职业C.选择为法国政府服务的职业 D.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职业解析:23.福禄贝尔重视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他将游戏理解为( )。(分数:2.00)A.儿童的外部肢体活动B.儿童创造性自我活动的表现 C.对儿童实施基础教育的最佳形式D.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的手段解析:24.贝尔兰喀斯特制又被称为( )。(分数:2.00)A.巡回教学制B.导生制 C.学年制D.班级授课课制解析:解析:“导生制”由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喀斯特所创,因此又名“贝尔一兰
16、喀斯特制”。25.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欧关流行的劳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推动者是( )。(分数:2.00)A.拉伊B.凯兴斯泰纳 C.蒙台梭利D.克里斯曼解析:26.19 世纪后半期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所借鉴的办学模式主要源于( )。(分数:2.00)A.英国大学B.法国大学C.德国大学 D.意大利大学解析:27.赞科夫主张教育应走在学校教育前面,所依据的是( )。(分数:2.00)A.最近发展区理论 B.隐性知识理论C.先行组织者理论D.支架式教学理论解析:28.英国1944 年教育法又称为( )。(分数:2.00)A.巴特勒法案 B.费舍法案C.巴尔福法案D.富尔法案解析:解析:
17、1944 年,英国政府通过了以巴特勒为主席的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改革法案,即1944 年教育法,又称巴特勒法案。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9.简述“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及其具体表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按董仲舒的主张,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的学术的,都一律禁止,不许他们齐头并进,这段话事实上成了“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经典表述。这一思想被汉武帝采用,确立为“罢黜百家,独
18、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具体表现是:汉武帝统治时,董仲舒向其提出三条建议: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即由政府兴办教育以培养贤才; (3)使“诸侯、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即建立选士制度以选拔任。用贤才。)解析:30.简述中世纪大学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世纪大学的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会性,中世纪大学是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行会团体。二是制度化,中世纪大学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具有制度化。三是国际性,中世纪大学的师生来自欧洲各个国家,师生自由流动教学资格互相承认。四是独立性,中世纪大学独立于教会和政府之外,
19、具有许多特权。其核心价值观是自治和学术自由。五是流动性,中世纪大学师生可以自由流动。六是宗教性,宗教和教会在中世纪大学发展过程中仍是首要因素和基本依据。)解析:31.简述1944 年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44 年,英国政府通过了以巴特勒为主席的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改革法案,即1944 年教育法,又称巴特勒法案。法案的基本内容有: (1)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废除教育委员会,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同时设立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负责向教育部长提供咨询和建议; (2)加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 (3)实施 515 岁的义务教育,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 (4)法案还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等要求。 1944 年教育法结束了战前英国教育制度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形成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国民教育制度,扩大了国民教育的机会。法案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对英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