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75 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晏阳初在乡村教育中提出了四大教育。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晏阳初的“四大教育”思想的是(分数:2.00)A.文艺教育B.生计教育C.卫生教育D.道德教育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晏阳初的“三大方式”的是(分数:2.00)A.学校式教育B.社会式教育C.家庭式教育D.学校、社会教育的融合4.晏阳初进行乡村建设试验的目标是(分数:2.00)A.化农民B.农民化C.化
2、市民D.市民化5.晏阳初进行乡村建设试验的途径是(分数:2.00)A.化农民B.农民化C.化市民D.市民化6.梁漱溟是乡村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 20 世纪 30 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其代表作是(分数:2.00)A.平民教育概论B.定县社会概况调查C.乡村建设理论D.新教育大纲7.下列关于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村学是乡学的基础组织B.乡村的组织原则之一是“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C.乡村的组织原则之一是学校式的教育与社会式的教育融合归一D.乡农学校的教育内容是村学乡学须知8.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鼓楼幼稚园的人物是(分数:2
3、.00)A.黄炎培B.晏阳初C.梁漱溟D.陈鹤琴9.下列选项中,标志着全国影响的“活教育”理论的形成和“活教育”运动的开始的是(分数:2.00)A.活教育杂志的创办B.儿童心理之研究的出版C.家庭教育的出版D.陈鹤琴教育文集的出版10.“活教育”的目的论是(分数:2.00)A.“做人,做工作人,做现代中国人”B.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教材”C.“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D.“活教育”以“做”为基础11.在陈鹤琴的“五指活动”的思想体系中,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方面的常识属于(分数:2.00)A.儿童健康活动B.儿童社会活动C.儿童科学活动D.儿童艺术活动12.在陈鹤琴的“五指活动”的
4、思想体系中,史地、公民、时事等方面的常识属于(分数:2.00)A.儿童健康活动B.儿童社会活动C.儿童科学活动D.儿童艺术活动13.在陈鹤琴的“五指活动”的思想体系中,卫生、体育、营养等方面的常识属于(分数:2.00)A.儿童健康活动B.儿童社会活动C.儿童科学活动D.儿童艺术活动14.下列选项中,是陈鹤琴的“活教育”的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分数:2.00)A.教学做合一B.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C.做中学D.学做合一15.关于陈鹤琴的“活教育”中的师生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做”是儿童学习的基础,因为儿童的思想“原是一种动作”B.一切的学习,都是靠“做”的C.“做”是激
5、发学生主体性的最有效的手段D.“做”时,不需要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16.下列选项中,关于陈鹤琴的“活教育”的步骤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实验观察B.阅读思考C.创作发表D.指导欣赏17.下列选项中,不是陶行知的教育活动的是(分数:2.00)A.和晏阳初等人倡议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B.创办了晓庄学校C.倡导“科学下嫁”活动D.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鼓楼幼稚园18.为了实现普及教育,陶行知创办了工学团,其中最著名的是“山海工学团”。为了解决工学团的师资短缺的问题,陶行知创造并推行(分数:2.00)A.小先生制B.聘任教师C.师徒制D.班级授课制19.“工学团”的教育组
6、织是(分数:2.00)A.半工半读B.全日制C.在工作中读书D.上午读书、下午工作20.1939 年,育才学校在重庆创办,收容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孩子,其中很多孩子被培养成为新中国的干部。育才学校的创办者是(分数:2.00)A.晏阳初B.梁漱溟C.陈鹤琴D.陶行知21.有人评价,其一生就是“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这个人物是(分数:2.00)A.胡适B.蒋梦麟C.陈鹤琴D.陶行知22.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分数:2.00)A.创办工学团B.创立小先生制C.平民教育思想D.生活教育23.启发陶行知重视生活和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家是(分数:2.00)A.裴斯泰洛奇B.卢梭C.赫尔巴特D.杜威24.陶
7、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分数:2.00)A.生活即教育B.社会即学校C.教学做合一D.小先生制25.下列关于“社会即学校”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社会含有学校意味B.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即教育的场所C.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D.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主张学校里的儿童到社会上去学习26.“生活教育理论”在教学方法上的具体化是(分数:2.00)A.社会即学校B.教学做合一C.小先生制D.工学团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75 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8、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晏阳初在乡村教育中提出了四大教育。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晏阳初的“四大教育”思想的是(分数:2.00)A.文艺教育B.生计教育C.卫生教育D.道德教育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晏阳初的“四大教育”的观点。“四大教育”包括: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晏阳初的“三大方式”的是(分数:2.00)A.学校式教育B.社会式教育C.家庭式教育D.学校、社会教育的融合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晏阳初的“三大方式”。“三大方式”即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和家庭式教育。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4.晏
9、阳初进行乡村建设试验的目标是(分数:2.00)A.化农民 B.农民化C.化市民D.市民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晏阳初的思想。“化农民”与“农民化”是晏阳初进行乡村建设试验的目标和途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5.晏阳初进行乡村建设试验的途径是(分数:2.00)A.化农民B.农民化 C.化市民D.市民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晏阳初的思想。“化农民”与“农民化”是晏阳初进行乡村建设试验的目标和途径。晏阳初认为,为了实现平民教育的目标,“我们欲化农民,我们须先农民化”。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6.梁漱溟是乡村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 20 世纪 30 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其代表
10、作是(分数:2.00)A.平民教育概论B.定县社会概况调查C.乡村建设理论 D.新教育大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运动思想。梁漱溟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乡村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 20 世纪 30 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和实践者。代表作有乡村建设理论。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7.下列关于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村学是乡学的基础组织B.乡村的组织原则之一是“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C.乡村的组织原则之一是学校式的教育与社会式的教育融合归一D.乡农学校的教育内容是村学乡学须知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运动思想。乡农学包括
11、村学、乡学。从教育行政上看,乡学是村学的教育上层机构,村学是乡学的基础组织。其组织原则有:(1)“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2)学校式的教育与社会式的教育“融合归一”。乡农学校的教育内容是识字、唱歌。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8.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鼓楼幼稚园的人物是(分数:2.00)A.黄炎培B.晏阳初C.梁漱溟D.陈鹤琴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陈鹤琴的教育思想。1923 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鼓楼幼稚园,进行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园实验。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9.下列选项中,标志着全国影响的“活教育”理论的形成和“活教育”运动的开始的是(分数:2
12、.00)A.活教育杂志的创办 B.儿童心理之研究的出版C.家庭教育的出版D.陈鹤琴教育文集的出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陈鹤琴的活教育运动。陈鹤琴于 1941 年创办活教育杂志,它标志着有全国影响的“活教育”理论的形成和“活教育”运动的开始。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0.“活教育”的目的论是(分数:2.00)A.“做人,做工作人,做现代中国人” B.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教材”C.“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D.“活教育”以“做”为基础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人”是个体参与社会生活,增进人类全体,同时也是个体幸福的基础;“做中国人”体现
13、了“活教育”的民族特征;“做现代中国人”体现了“活教育”目的的时代精神。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1.在陈鹤琴的“五指活动”的思想体系中,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方面的常识属于(分数:2.00)A.儿童健康活动B.儿童社会活动C.儿童科学活动 D.儿童艺术活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陈鹤琴的“五指活动”。“五指活动”具体为:儿童健康活动(卫生、体育、营养),儿童社会活动(史地、公民、时事等),儿童科学活动(生、数、理、化、地等),儿童艺术活动(音、美、工等)和儿童文学活动(包括读、写、说、译)。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12.在陈鹤琴的“五指活动”的思想体系中,史地、公民、时事等方面的常识
14、属于(分数:2.00)A.儿童健康活动B.儿童社会活动 C.儿童科学活动D.儿童艺术活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陈鹤琴的“五指活动”。“五指活动”具体为:儿童健康活动(卫生、体育、营养),儿童社会活动(史地、公民、时事等),儿童科学活动(生、数、理、化、地等),儿童艺术活动(音、美、工等)和儿童文学活动(包括读、写、说、译)。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13.在陈鹤琴的“五指活动”的思想体系中,卫生、体育、营养等方面的常识属于(分数:2.00)A.儿童健康活动 B.儿童社会活动C.儿童科学活动D.儿童艺术活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陈鹤琴的“五指活动”“五指活动”具体为:儿童健康活动(卫生、体育、
15、营养),儿童社会活动(史地、公民、时事等),儿童科学活动(生、数、理、化、地等),儿童艺术活动(音、美、工等)和儿童文学活动(包括读、写、说、译)。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4.下列选项中,是陈鹤琴的“活教育”的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分数:2.00)A.教学做合一B.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C.做中学D.学做合一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陈鹤琴的“活教育”的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思想;做中学是杜威的思想;学做合一是干扰项。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15.关于陈鹤琴的“活教育”中的师生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
16、0)A.“做”是儿童学习的基础,因为儿童的思想“原是一种动作”B.一切的学习,都是靠“做”的C.“做”是激发学生主体性的最有效的手段D.“做”时,不需要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陈鹤琴的“活教育”中的师生地位。一方面,“活教育”强调以“做”为基础,确立学生在教学互动中的主体性。陈鹤琴认为“做”是儿童学习的基础。儿童的学习,都是靠“做”的。因此,“做”是激发学生主体性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做”的同时,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6.下列选项中,关于陈鹤琴的“活教育”的步骤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实验观察B.阅读思考C.创作发表D.指导欣赏 解
17、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活教育的步骤。活教育的步骤为: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批评研讨。要求每一个学生备一个工作簿,在工作簿上编自己的教材。教师的责任是、引发、供给、指导和欣赏。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7.下列选项中,不是陶行知的教育活动的是(分数:2.00)A.和晏阳初等人倡议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B.创办了晓庄学校C.倡导“科学下嫁”活动D.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鼓楼幼稚园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陶行知。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鼓楼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陈鹤琴。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8.为了实现普及教育,陶行知创办了工学团,其中最著名的是“山海工学团”。为了解决工学
18、团的师资短缺的问题,陶行知创造并推行(分数:2.00)A.小先生制 B.聘任教师C.师徒制D.班级授课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陶行知的“小先生制”。1932 年开始普及教育运动,以“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为指导思想创办了“山海工学团”(宝山和上海),开始从事工学团的试验,力图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达到普及教育。“山海工学团”是陶行知当时在上海办的诸多工学团中最有影响的一所。为了解决工学团的师资短缺问题,陶行知创造并推行“小先生制”。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9.“工学团”的教育组织是(分数:2.00)A.半工半读 B.全日制C.在工作中读书D.上午读书、下午工作解析:解析:本题
19、考查的是陶行知创办的“工学团”。1932 年开始普及教育运动,陶行知以“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为指导思想创办了“山海工学团”(宝山和上海),开始从事工学团的试验,力图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达到普及教育。工学团实际上是一种以贫苦工农大众为教育对象,采用半工半读形式的教育组织。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20.1939 年,育才学校在重庆创办,收容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孩子,其中很多孩子被培养成为新中国的干部。育才学校的创办者是(分数:2.00)A.晏阳初B.梁漱溟C.陈鹤琴D.陶行知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于 1939 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收容在战争中流离失
20、所的孩子,其中有很多孩子培养成为新中国的干部。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21.有人评价,其一生就是“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这个人物是(分数:2.00)A.胡适B.蒋梦麟C.陈鹤琴D.陶行知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以“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贫苦人民和儿童的教育献出了毕生的心血,其一生就是“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22.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分数:2.00)A.创办工学团B.创立小先生制C.平民教育思想D.生活教育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的是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学校与社
21、会的联系,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合一。“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思想体系的核心。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23.启发陶行知重视生活和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家是(分数:2.00)A.裴斯泰洛奇 B.卢梭C.赫尔巴特D.杜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启发陶行知重视生活和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家是裴斯泰洛奇。对此,陶行知曾表示过“世界上的大教育家如裴斯泰洛奇等的成就,无不在试验,无不在发明。”给予陶行知直接影响的则是杜威。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24.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分数:2.00)A.生活即教育 B.社会即学校C.教学做合一D.小先生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2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中核心是生活即教育。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25.下列关于“社会即学校”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社会含有学校意味B.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即教育的场所C.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D.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主张学校里的儿童到社会上去学习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即学校”的思想。“社会即学校”一方面倡导“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主张“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另一方面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改变了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接受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良苦用心,同样也值得肯定。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26.“生活教育理论”在教学方法上的具体化是(分数:2.00)A.社会即学校B.教学做合一 C.小先生制D.工学团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在教学方法上的具体化是教学做合一。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