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8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 )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分数:2.00)A.荀子B.孔子C.孟子D.庄子3.在秦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狱吏( )对小篆进行改进,简化成为隶书,这种字形和我们今天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分数:2.00)A.李斯B.蔡邕C.钟繇D.程邈4.玄学是在我国( )时期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学术思潮。(分数:2.00)A.汉朝B.唐朝C.魏晋南北朝D
2、.宋朝5.作为我国科举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弥封”制度是在( )时确立的。(分数:2.00)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6.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 )。(分数:2.00)A.国子学B.觉罗学C.八旗官学D.俄罗斯文馆7.中国近代教育名著大同书的作者是( )。(分数:2.00)A.黄遵宪B.谭嗣同C.梁启超D.康有为8.废止奖励科举出身,从某级某类学校毕业者即称某级某类学校毕业生,是教育改革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这次改革发生在( )。(分数:2.00)A.1915年B.1922年C.1919年D.1912年9.“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分数:2.00)A.陈鹤琴B
3、.毛泽东C.杨贤江D.晏阳初10.首次将“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的是( )。(分数:2.00)A.柏拉图B.昆体良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11.把柏拉图的“回忆说”改造成为适合基督教所需要的先验论的认识论的是( )。(分数:2.00)A.奥古斯丁B.昆体良C.阿奎那D.托马斯12.10651067 年,( )创建的尼采米亚大学,被称为伊斯兰教的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校。(分数:2.00)A.穆罕默德B.尼采姆C.安东尼D.艾卜勒哈查13.1618 世纪天主教的主要教育机构是( )创办的,它挽救了受新教教育冲击的天主教教育的颓势。(分数:2.00)A.宫廷B.修道院C.平民生活兄弟会D.耶稣会14.日
4、本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新学制是 1872年颁布的( ),它规定全国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分数:2.00)A.国民学校章程B.学校令C.教育敕谕D.学制令15.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基石是( )。(分数:2.00)A.教育心理学B.自然教育论C.公民教育论D.要素教育论16.进步教育运动内部出现分化后,产生了以( )为代表强调“儿童中心”和以康茨为代表强调“社会中心”。(分数:2.00)A.拉格B.拉伊C.科布D.帕克17.下面教育思潮中不是新传统教育思潮的是( )。(分数:2.00)A.存在主义B.永恒主义C.要素主义D.新托马斯主义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18.辨析题首先判
5、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9.秦始皇“书同文”的文教政策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分数:2.00)_20.我国古代就对教育非常重视,教育宗旨早已有之。(分数:2.00)_21.对高中以上学生进行军训是南京国民政府当局对学校实施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分数:2.00)_22.拜占庭教会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排斥一切世俗学科。(分数:2.00)_23.卢梭认为人所受的教育应当以自然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4.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分数:2.00)_25.明末清初
6、进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有哪些?(分数:2.00)_26.简述二战后法国的教育改革。(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27.必答题(分数:2.00)_28.试述颜元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29.评述严复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30.评述国民党“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分数:2.00)_31.试述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及其心理学基础。(分数:2.00)_32.比较路德派和加尔文派的教育主张及特征,并归纳出新教教育的基本特点。(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8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7、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 )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分数:2.00)A.荀子B.孔子C.孟子 D.庄子解析:3.在秦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狱吏( )对小篆进行改进,简化成为隶书,这种字形和我们今天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分数:2.00)A.李斯B.蔡邕C.钟繇D.程邈 解析:4.玄学是在我国( )时期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学术思潮。(分数:2.00)A.汉朝B.唐朝C.魏晋南北朝 D.宋朝解析:5.作为我国科举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弥封”制度是在(
8、)时确立的。(分数:2.00)A.唐代B.宋代 C.元代D.明代解析:6.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 )。(分数:2.00)A.国子学 B.觉罗学C.八旗官学D.俄罗斯文馆解析:7.中国近代教育名著大同书的作者是( )。(分数:2.00)A.黄遵宪B.谭嗣同C.梁启超D.康有为 解析:8.废止奖励科举出身,从某级某类学校毕业者即称某级某类学校毕业生,是教育改革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这次改革发生在( )。(分数:2.00)A.1915年B.1922年C.1919年D.1912年 解析:9.“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分数:2.00)A.陈鹤琴B.毛泽东C.杨贤江 D.晏阳初
9、解析:10.首次将“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的是( )。(分数:2.00)A.柏拉图 B.昆体良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解析:11.把柏拉图的“回忆说”改造成为适合基督教所需要的先验论的认识论的是( )。(分数:2.00)A.奥古斯丁 B.昆体良C.阿奎那D.托马斯解析:12.10651067 年,( )创建的尼采米亚大学,被称为伊斯兰教的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校。(分数:2.00)A.穆罕默德B.尼采姆 C.安东尼D.艾卜勒哈查解析:13.1618 世纪天主教的主要教育机构是( )创办的,它挽救了受新教教育冲击的天主教教育的颓势。(分数:2.00)A.宫廷B.修道院C.平民生活兄弟会D.耶稣会 解析
10、:14.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新学制是 1872年颁布的( ),它规定全国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分数:2.00)A.国民学校章程B.学校令C.教育敕谕D.学制令 解析:15.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基石是( )。(分数:2.00)A.教育心理学B.自然教育论C.公民教育论D.要素教育论 解析:16.进步教育运动内部出现分化后,产生了以( )为代表强调“儿童中心”和以康茨为代表强调“社会中心”。(分数:2.00)A.拉格 B.拉伊C.科布D.帕克解析:17.下面教育思潮中不是新传统教育思潮的是( )。(分数:2.00)A.存在主义 B.永恒主义C.要素主义D.新托马斯主义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
11、:6,分数:12.00)18.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19.秦始皇“书同文”的文教政策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秦始皇“书同文”的文教政策尽管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它对中国文化和教育发展无疑具有重大贡献,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心理也有不可轻视的作用。)解析:20.我国古代就对教育非常重视,教育宗旨早已有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虽然我国自古就对教育非常重视,但历代统治者对教育的阐述只是表明了教育的重要性,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宗旨(方针、目标)。真正意义上
12、的教育宗旨是在清末宣示的。)解析:21.对高中以上学生进行军训是南京国民政府当局对学校实施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此种判断基本符合历史事实。)解析:22.拜占庭教会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排斥一切世俗学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拜占庭教会教育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神职人员,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但并不排斥一些世俗学科,尤其注重传授一些古典文学知识和古代哲学知识。在这所学校中,学生以研读神学为首要课业,此外还学习七艺、自然科学和古代哲学著作。学习这些非宗教神学内容的目的是按照教会的需要,对其重新加以解释,批驳异教分子。)解析:23.
13、卢梭认为人所受的教育应当以自然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卢梭认为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三种,即自然教育、人为教育、事物教育,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在卢梭看来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4.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六艺”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
14、、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 书数。“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 (2)“六艺”教育的特征: 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 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 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解析:25.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明末清初,出现了一批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他们对官方传统的理学教育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
15、并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教育见解与主张。他们针对理学教育注重儒家经典,压抑人性,空谈义理,呆板教条的教学方式,对其进行了强烈批判,提出了一些进步性的主张: (1)批判理学教育理论。启蒙思想家批判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哲学,主张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之中,强调教育应顺应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2)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在教育目的上,启蒙思想家强调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反对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所谓“学力圣人”。 (3)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4)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反对理学家“主静”、“读书穷理”的治学方法
16、。 (5)主张扩大学校的职权,把学校办成评议国事、衡定是非的议政机关,充分发挥学校限制君权、发扬民主的作用。)解析:26.简述二战后法国的教育改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50 年代至 60年代的教育改革 颁布教育改革法,规定义务教育的年限为616 岁,主要通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完成。国家与私立学校关系法主要是为调解国家与宗教团体及个人在办教育上的矛盾,政府采取与私立学校签订“契约”的方式,对私立学校给予一定的资助并进行控制。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的主要内容是确立法国高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的三条办学原则,要求按照新的原则调整和改组法国的大学。 (
17、2)70 至 80年代的教育改革 19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又称哈比法案或哈比改革),重点是加强法国的职业教育。为加强职业教育,又对法国普通中小学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3)进入 90年代后,法国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很重视,法国国家课程委员会公有了课程宪章这一纲领性文件,强调法国今后仍坚持中央集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课程编制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科体系进行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的综合改革。)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27.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28.试述颜元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18、颜元,是明清初杰出的教育家,实学代表,提倡实学和实用的教育。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颜元首先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认为其有三大祸害:破坏人才;灭绝圣学;败坏社会风气。 颜元还批判了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他认为“利”和“义”两者并非绝然对立的,而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其中“利”是“义”的基础,但同时“利”也不能离开“义”,而且“利”必须符合“义”,颜元的思想冲破了传统的禁锢,使中国古代对“利”“义”关系的问题的认识接近科学化。 抨击八股取士制度。 (2)“实德实才”的教育目标。颜元十分重视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把人才视为是治国安民的根本。他不仅重视人才,
19、而且进一步指出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培养,“朝廷,政之本也;学校,人才之本也,无人才则无政事矣”,正确地揭示了学校、人才、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颜元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主张学校应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即是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 颜元的这种主张虽然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然而他重视人才对治国的重要作用,强调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培养这些都是正确的,同时他提出的“实才实德之士”的目标,显然已冲破了理学教育的桎梏,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的特性,反映了社会要求新型的人才,在当时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3)“习行”的教学方法。强调“实行”教学法,这是颜元关于教学方法的一个最
20、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主张。他所说的“习行”教学法,就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颜元重视“习行”教学法,一方面同他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反对理学。但是,颜元强调“习行”,并非排斥通过读和讲学习书本知识。其所言“习行”,虽然忽视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但他强调接触实际,重视练习,是教学法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具有进步意义。 (4)“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针对理学教育的虚浮空疏,在教育内容上,颜元提出了“真学”、“实学”的主张。他提倡以“六艺”为中心的“三事”、“六府”、“三物”为教育内容。“三事”指正德、利用、厚生;“六府”指
21、金、木、水、火、土、谷;“三物”指六德(智、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三事、六府、三物,就是颜元所谓的“实学”。 (5)颜元的“六斋”教学。晚年,颜元曾以自己的教育思想规划漳南书院,设置了六斋,并规定了各斋的具体教育内容,这是对他“真学”、“实学”内涵的最明确,也是最有力的说明。 六斋及各斋的教育内容为: 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 武备斋:课黄帝、太公及孙、吴五子兵法,并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技击等科; 经史斋: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诗文等科; 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 理学斋:课静坐
22、、编著、程、朱、陆、王之学; 帖括斋:课八股举业。 (6)评价:颜元思想的进步主要是体现在分斋教学,这种教育学法不同于“理学”,内容也大大超出了“六艺”,把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提到了封建教育的内容当中,已经蕴含着近代课程设置的萌芽,这是颜元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最大的贡献。)解析:29.评述严复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 严复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他的德、智、体“三育论”首次在原强中提出,导源于近代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弱取决于该国家的民力、民智和民德,中
23、国最大的忧患是民贫、民愚、民弱。其中,以愚为最重。因此,中国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提高和改善国民素质,具体途径“唯急从教育上着手”,依靠教育“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实现三育救国。 所谓“鼓民力”就是要发展体育,使国民有健康的身体,禁止吸食鸦片,革除女性缠足的陋习。所谓“开民智”就是要废除八股,学习西学,开发国民的智慧,使其具有实际的指示本领,其核心是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和训诂辞章之学,讲求西学。所谓“兴民德”,主要是改变传统德育内容,用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的道德观念代替封建伦理纲常,培养人民忠爱国家的观念意识。 “三育论”就是要用资产阶级的德、智、体三育取代儒学为中
24、心的封建教育,武装国民,救亡图存。三育互相统一,彼此联系,不可偏废。 (2)“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对于当时“举国以为至言”的“中体西用”思想,严复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把“中学”和“西学”看成体用关系、主辅关系是不妥的,体和用本不可分,“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 严复倡导对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要一体学习,但走了“全盘西化”的激进道路。 对西学的整体性和发展性的认识。他把近代科学按从基础到应甩的层次划分为三类:玄学、玄著学、著学。认为这三类学科连成一体。还认为西学是一个发展的体系。 后来严复改变了以前“全盘西化”的倾向,提出了要构建一种融会中西,兼
25、备体用的新文化体系的设想。设想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是:小学阶段以十分之九的时间学习“中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粗通经义史事。教学法应“减其记诵之功,益以讲解之业”;中学阶段主要教授西学,并且一切功课皆用洋文授课。高等学堂,只设西学教习,不设中学教习。)解析:30.评述国民党“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要求“战争发生时,全国各地各级学校及其他文化机关务力持镇静,以就地维持课务为原则”,无论是学制、课程、学校秩序、教育经费都应该以平时为原则,“以维持正常教学为宗旨”。 (2)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总原则下,为“适应抗战需要”和“符合战时环境”
26、,适当“改订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课程”,以训练抗战所需要的各种专门技术人员,但应注意适当的比例。 (3)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一方面要求教育青年学生真诚一致地信仰三民主义,抵制共产主义思想在青年心中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立民族之自信”。 (4)国民政府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核心的抗战教育政策是一项并不短视的教育政策,它建立在对战争持久性的抗战形势估计的基础上,坚持“抗战与建国兼顾”的原则,没有因抗成而放弃正常的教育,顾及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这一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为今后的国家建设培养储备了一定的人才。当然,这一政策也成为国民党控制教育、抑制民主思想发展的工
27、具。)解析:31.试述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及其心理学基础。(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试述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及其心理学基础。 (1)亚里士多德总结了雅典教育的经验,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亚里士多德的身心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是以其心理学为依据的。 (2)他认为,人是由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构成,而灵魂分为三种:一是表现在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植物灵魂,如营养、繁殖,这是灵魂的低级部分;二是动物灵魂,又称意志灵魂,是心灵的非理性部分,表现为感觉与欲望,是灵魂的中级部分,可指导植物灵魂;三是理性灵魂,是心灵的理智部分,表现为睿智与沉思,是灵魂的高级部分,
28、可指导前两种灵魂。 (3)这三种灵魂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活动能力的萌芽,具有发展的倾向,但它们的实现全赖教育。亚里士多德提出三种教育与之相适应,即发展植物灵魂的体育,发展动物灵魂的德育和发展理性灵魂的智育,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协调一致的。)解析:32.比较路德派和加尔文派的教育主张及特征,并归纳出新教教育的基本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路德派的教育主张最大特征就是把教会置于国家权力之下。 国家应重视教育,掌握教育权; 国家应推行普及、义务的教育; 重视各类教育的发展; 重视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管理。 路德派的宗教和教育改革,导致了一种新的思想的产生,既由历来以管理国家是世俗
29、君主的责任、劝慰人们的精神世界是教会的责任,发展为上帝给世俗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每个国家的教会都应附属于君主。 (2)加尔文派的教育主张认为教育本质上是宗教性的,所有人民的教育应由教会负责。 注重为人的发展提供规范化、理性化的环境,强调教会、国家、学校、家庭的一体化; 重视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强调学校教育的系统化。 (3)新教教育总的特点: 从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看,有新有旧。教育的宗教化目的,以宗教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培养宗教领袖为目标之一的教育体制,是旧的表现;新则表现在教育的世俗化目的,强迫义务教育,国家对教育实施管理,职业训练。 从教育思想的基本倾向看,中世纪的信仰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并存。 从教育认识论来看,神学的思维方式和理性的思维方式并存。 从新教教育思想的影响来看,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积极意义在于堆动了新教国家的教育发展,消极意义在于阻碍了文艺复兴开创的教育世俗化趋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