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6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下列选项中属于西周的小学和乡学共同的学习内容的是(分数:2.00)A.六行B.六艺C.六仪D.六德3.孟子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思想,反映的是孟子的思想为(分数:2.00)A.教育目的B.教育过程C.教学思想D.人性论思想4.“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的思想来自于(分数:2.00)A.大学B.中庸
2、C.学记D.乐记5.在我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史上,打破了西汉的经学独霸官学的局面,兴办了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等专门学馆。这一时期是(分数:2.00)A.东汉B.西晋C.南朝宋D.隋朝6.“规定从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的朝代是(分数:2.00)A.隋B.唐C.宋D.元7.815 岁以前受“小学”教育;15 岁以后受“大学”教育。且小学、大学是一个统一的教育过程。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小学阶段的任务是(分数:2.00)A.教以事B.教以理C.教以礼D.教以学问8.香港开埠后的第一所学校是(分数:2.00)A.英华书院B.马礼逊学堂C.崇信义塾D.宏艺书塾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维新派的实
3、践的是(分数:2.00)A.兴办学堂B.兴办学会C.发行报刊D.创办幼儿教育学校10.“退款兴学”后,“游美学务处”着手筹备的留美预备学校是(分数:2.00)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上海圣约翰大学D.南开大学11.在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介绍到中国的过程中,成为师范院校教育系的教科书和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的参考书的是(分数:2.00)A.我们怎样思维B.经验与教育C.民主主义与教育D.我的教育信条12.全国教育联合会确定并刊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这一时间是(分数:2.00)A.1903年B.1912年C.1922年D.1923年13.下列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
4、A.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而为西南联合大学B.新设江西中正大学、贵州大学C.改制了国立云南大学、国立广西大学D.私立改国立的学校有厦门大学、南开大学14.高等教育的整顿和建设是解放区教育事业的重要方面。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等教育整顿和建设的是(分数:2.00)A.办抗大式训练班B.解放区原有大学进一步正规化C.创办新大学D.解放区原有大学保留原有特色15.在陈鹤琴的“五指活动”的思想体系中,卫生、体育、营养等方面的常识属于(分数:2.00)A.儿童健康活动B.儿童社会活动C.儿童科学活动D.儿童艺术活动16.古罗马共和时代的教育中,是希腊化的产物的学校是(分数:2.00)A.文法学校
5、B.修辞学校C.初等教育D.私人教育17.要求每个乡必须设立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设立一所高等小学;地方有权征收特别教育税款作为教育经费;坚持所有小学教师必须接受师范教育的训练,国家保证教师获得最低限度的薪俸的法案是(分数:2.00)A.基佐法案B.费里法案C.费合法案D.福斯特法18.为了扩大教育对象、改善教学效果,夸美纽斯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分数:2.00)A.学制B.班级授课制C.学年制D.大学区制19.福禄贝尔建立了一个以活动与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其依据不包括(分数:2.00)A.感性直观B.自我活动C.社会参与D.进化思想20.强调“扩大高等教育入学途径,加快培养各种
6、专门人才”,“调整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管理,特别是要加强高校内部专业化的管理,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以承担更多的社会和经济课题”,“开辟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途径,促进学生学习”的是(分数:2.00)A.哈多报告B.斯宾斯报告C.罗宾斯报告D.雷沃休姆报告21.20世纪 20年代苏维埃政权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是(分数:2.00)A.改革普通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B.建立统一劳动学校C.开展大规模的扫盲运动D.解决升学与就业的矛盾2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实验教育学的主要思想的是(分数:2.00)A.强调在教育研究中使用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B.不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概念思辨
7、的教育学C.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D.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智力发展水平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3.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4.稷下学宫是官学组织。(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5.简述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特点。(分数:2.00)_26.简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27.必答题(分数:2.00)_28.论述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分数:2.00)_29.论述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形成、发展与影响
8、。(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6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下列选项中属于西周的小学和乡学共同的学习内容的是(分数:2.00)A.六行B.六艺 C.六仪D.六德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小学和乡学的教育内容。西周的小学的教育内容是三德、六艺、六仪。西周的乡学的教育内容被称为“乡三物”:“一日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日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9、”因此,小学和乡学共同的教育内容为六艺。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3.孟子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思想,反映的是孟子的思想为(分数:2.00)A.教育目的B.教育过程 C.教学思想D.人性论思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孟子的教育过程思想。孟子将学习、受教育的过程概括为“求放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放”是放任、失落。“求其放心”乃是寻求失落、放任的心灵。“良知良能”并将其“扩而充之”,发扬光大。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4.“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的思想来自于(分数:2.00)A.大学B.中庸C.学记D.乐记 解析:解析
10、:本题考查的是乐记的思想。乐记认为乐通伦理,与政通。如“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因此,乐的目的是教育人,是为社会伦理、政治服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5.在我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史上,打破了西汉的经学独霸官学的局面,兴办了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等专门学馆。这一时期是(分数:2.00)A.东汉B.西晋C.南朝宋 D.隋朝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朝宋时期的四馆。南朝宋文帝当政时期,由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官学教育也出现了暂时的繁荣,史称“元嘉之治”。438 年,文帝征召名儒、学官等先后设立儒学馆、玄学馆(研究老庄学说)、史学馆(研究古今历史)和
11、文学馆(研究辞章)。四馆并列,各就其专业招收学生,进行教学、研究活动。自汉以来,经学教育独霸官学,而此时兴办的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等专门学馆,是学制上的一大改革,也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变化。因此,本题的答案是 C。6.“规定从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的朝代是(分数:2.00)A.隋B.唐C.宋D.元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代的科举制度。1313 年,元规定科举要以朱熹注释的四书作为科举考试的模本,科举考题大量出自四书并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答题的依据。从此,四书取得了与五经相同的地位,并影响后续的科举制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7.815 岁以前受“小学”教育;15
12、 岁以后受“大学”教育。且小学、大学是一个统一的教育过程。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小学阶段的任务是(分数:2.00)A.教以事 B.教以理C.教以礼D.教以学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朱熹的小学的思想。朱熹总结前人的教育经验和自己的教育实践,把人受教育的过程大略划分为两个阶段:8 至 15岁以前受“小学”教育,15 岁以后受“大学”教育。他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成一个统一的教育过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阶段。他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以事”“培养坯璞”,大学是“教以理”。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8.香港开埠后的第一所学校是(分数:2.00)A.英华书院B.马礼逊学堂 C.崇信义塾D.宏艺书塾解析
1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1839 年 11月,独立的马礼逊学校在澳门成立,由美国人布朗(1810-1880)主持并任教师。马礼逊学堂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因纪念马礼逊而得名。1842 年 11月,迁往香港,成为香港开埠后的第一所学校。1850 年因故停办。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维新派的实践的是(分数:2.00)A.兴办学堂B.兴办学会C.发行报刊D.创办幼儿教育学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新派的实践。维新派的实践有:兴办学堂、兴办学会、发行报刊。重视幼儿教育,也是维新派的思想,但并没有付诸实践。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0.“退
14、款兴学”后,“游美学务处”着手筹备的留美预备学校是(分数:2.00)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 C.上海圣约翰大学D.南开大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末留学教育的勃兴。1908 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从 1909年起,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并建议中国政府以所退庚款发展留美教育。美国的这一举动后来被部分相关国家仿效,这就是所谓的“庚款兴学”或称“退款兴学”。为了实施庚款留美计划,在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负责留美学生的考选及派遣事宜,并从 1909年起实施。“游美学务处”在直接选派留美生的同时,又着手筹建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11.
15、在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介绍到中国的过程中,成为师范院校教育系的教科书和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的参考书的是(分数:2.00)A.我们怎样思维B.经验与教育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我的教育信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潮。1916 年起,中国的教育杂志与报刊开始介绍杜威的学说,其弟子胡适、蒋梦麟、陶行知、郭秉文等人开始设法出版杜威的著作。在译介杜威的著作中,民主主义与教育成为师范院校教育系的教科书和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12.全国教育联合会确定并刊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这一时间是(分数:2.00)A.1903年B.1912年C.1922年D.1923年 解析:解析
16、:本题考查的是壬戌学制的课程标准。在壬戌学制颁行后,1923 年 6月,全国教育联合会确定并颁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虽非政府颁布,但基于全国教育联合会的地位,全国各地均依此施行。从此,我国的教育进入到了“课程标准”的时代。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3.下列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而为西南联合大学B.新设江西中正大学、贵州大学C.改制了国立云南大学、国立广西大学D.私立改国立的学校有厦门大学、南开大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问题。具体有:(1)一些原有著名大学经过合并组合,如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
17、大学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合大学。(2)在西南、西北新设和改制了一些大学,如新设的江西中正大学、贵州大学;改制的国立云南大学、国立广西大学;私立改国立的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4.高等教育的整顿和建设是解放区教育事业的重要方面。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等教育整顿和建设的是(分数:2.00)A.办抗大式训练班B.解放区原有大学进一步正规化C.创办新大学D.解放区原有大学保留原有特色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高等教育的整顿和建设成为解放区教育事业的重要方面,具体措施有:办抗大式训练班、解放区原有的大学进一步正规化、创办新大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5.
18、在陈鹤琴的“五指活动”的思想体系中,卫生、体育、营养等方面的常识属于(分数:2.00)A.儿童健康活动 B.儿童社会活动C.儿童科学活动D.儿童艺术活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陈鹤琴的“五指活动”。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6.古罗马共和时代的教育中,是希腊化的产物的学校是(分数:2.00)A.文法学校 B.修辞学校C.初等教育D.私人教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共和时期的古罗马的教育。罗马在征服希腊并受希腊文化影响之前是一个农业城邦,没有正式的学校,家庭教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教育形式。罗马人征服希腊后,受处于更高水平的希腊文化的影响,学术和教育开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初等学校,儿童接受完初等教育
19、以后,贵族及富豪的子弟进入中等教育机构文法学校学习。罗马的文法学校是希腊化的产物,是希腊人和希腊化地区的人在原本没有中等教育的地区招徒授业而出现的教育形式。罗马的高等教育形式是修辞学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7.要求每个乡必须设立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设立一所高等小学;地方有权征收特别教育税款作为教育经费;坚持所有小学教师必须接受师范教育的训练,国家保证教师获得最低限度的薪俸的法案是(分数:2.00)A.基佐法案 B.费里法案C.费合法案D.福斯特法解析:解析:题目所述为基佐法案的主要内容。福斯特法和费舍法案都是英国的教育法案,其中福斯特法又称初等教育法,颁布于 1870年,强调国家拨款补
20、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立公立学校:各学区有权实施 512 岁儿童的强迫初等教育。该法案的颁布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而费舍法案颁布于 1918年,主张免除小学学费,禁止 12岁前的童工,为 25 岁的儿童开办幼儿学校,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 14岁,从而使初等教育进一步普及。费里法案是 1881年和1882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先后提出的两个教育法案。该法案规定:建立“母育学校”,免除公立的“母育学校”和初等学校的学费和书杂费;613 岁为义务教育期;免除师范学校的学费;取消公立小学里的宗教课等。费里法案奠定了法国初等教育的免费、义务、世俗化的三个原则。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8.为了
21、扩大教育对象、改善教学效果,夸美纽斯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分数:2.00)A.学制B.班级授课制 C.学年制D.大学区制解析:解析:为了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夸美纽斯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他主张把全校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分成班级,将班级作为教学的组织单元。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别的班级。每个班级由一个教师同时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以代替传统的个别施教。每个班级又分成许多小组,每组 10人,选出一名学习好的学生为组长,帮助教师管理小组同学,考查同学的学业。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又使得学生可以互相激励、互相督促。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19.福禄贝尔建立了一个以活
22、动与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其依据不包括(分数:2.00)A.感性直观B.自我活动C.社会参与D.进化思想 解析:解析:福禄贝尔倾其后半生的全部精力于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上。他确信,并非所有的活动和游戏都具有教育上的价值,必须对儿童活动与游戏的内容和材料加以选择,并善加指导。依据感性直观、自我活动与社会参与的思想,福禄贝尔建立起一个以活动与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包括游戏与歌谣、恩物游戏、手工作业、运动游戏、自然研究,以及唱歌、表演和讲故事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20.强调“扩大高等教育入学途径,加快培养各种专门人才”,“调整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管理,
23、特别是要加强高校内部专业化的管理,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以承担更多的社会和经济课题”,“开辟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途径,促进学生学习”的是(分数:2.00)A.哈多报告B.斯宾斯报告C.罗宾斯报告D.雷沃休姆报告 解析:解析:1981-1983 年,在雷沃休姆基金会资助下,英国高等教育研究会连续发表了十多份对高等教育的调查报告。这些报告被称为雷沃休姆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涉及:(1)扩大高等教育入学途径,加快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以适应英国振兴经济的需要;(2)调整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以适应知识综合化和职业多变化的需要;(3)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管理,特别是要加强高校内部专业化的管理,提高教学和科研水
24、平,以承担更多的社会和经济课题;(4)开辟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途径,促进学生学习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21.20世纪 20年代苏维埃政权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是(分数:2.00)A.改革普通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B.建立统一劳动学校C.开展大规模的扫盲运动D.解决升学与就业的矛盾解析:解析:建立统一劳动学校、开展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是苏维埃政权初创时期的任务之一。解决升学与就业的矛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改革的任务之一。改革普通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 20世纪20年代苏维埃政权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1920 年颁布的教学计划,删除宗教教学,加强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教学,将苏俄宪法等社会
25、历史学科放在重要地位,对于体育和美育也给予极大的重视。1923 年,又公布了综合课教学大纲也称单元教学大纲,在公布这个大纲的同时,苏联的学校相应地改变了教学方法,开始采用劳动教学法。主张废除教科书,广泛推行“工作手册”“活页课本”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2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实验教育学的主要思想的是(分数:2.00)A.强调在教育研究中使用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B.不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概念思辨的教育学 C.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D.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智力发展水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是
26、19世纪末 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新教育思潮。它强调在教育研究中使用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拓宽了新教育理念的基础,对 20世纪教育科学化历程有重要的贡献。主要观点有:(1)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对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毫无用途。(2)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3)把教育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就某一问题构成假设一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一将实验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4)认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而教育实验则要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
27、(5)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依据。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3.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24.稷下学宫是官学组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学府。由于它设立于齐国的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故称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创建于齐桓公当政时期,历时 150年左右,直到齐被秦所灭时才停办。稷下学宫由齐国提供教学活动经费,因此,具有官学的性质,被称之为官家举办。但它基本上是私学,由私家主持。凡是到齐
28、国来游学的私学大师和聚集在大师周围的弟子,齐王都给他们提供活动经费,听任其在稷下学宫自由讲学。如果私学先生另有抱负,齐王挽留无效,则听其自由,不加限制。稷下学宫的讲学具有学术自由的特点。因此,稷下学宫是官学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基本上属于私学。因此,此命题错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私学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中齐国的稷下学宫的知识点的考查。此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稷下学宫的性质,即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基本属于私学。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5.简述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考古和史料共同显示东方文明产生了最早
29、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 (2)虽然各国教育特征不同,但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结构相适应,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3)教育内容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人类发展的需要。 (4)与繁复的教育内容相适应,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具有森严的等级性的同时也具有强大的适应力。 (5)教育方法方面,总体上都重视体罚、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形式。(6)知识是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地位较高。 (7)都出现了文化教育的早衰或有过断层期。文化渊源而不流长。)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发展的特点。巴比伦、古埃及、古
30、印度等国家都有较为成熟的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在人类的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根据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状况,可以总结出其共同的教育特点,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文明史观。26.简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苏霍姆林斯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作品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针对当时苏联学校教育的弊端,他提出了和谐教育的思想。和谐教育要求不要以分数取人,不要只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内容。为了培养全面
31、和谐发展的人,就必须深入地改善整个教育过程。学校不能只让儿童学习知识,真正的教育在于使每个儿童都有一种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得到智力、健康、情感、兴趣、劳动能力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他认为,精神生活对学生在校期间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精神需要,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物质财富和寻欢作乐,这对青少年的发展是十分危险的。丰富学生精神的根本方法是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每一个学生对某个学科、某种科技和某种艺术的爱好。另外,苏霍姆林斯基还指出,真正的教育者一定要和儿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意愿。教师在儿童的个性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导者,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并要求自己为
32、教师们作出深入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和他们进行精神交往的榜样。)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尽管主张和谐教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家很多,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将其和谐教育思想付诸实践,针对当时学校的弊端提出并实践和谐教育思想,对我们解决现在的教育现实问题很具有启示意义。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27.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28.论述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晏阳初是中国平民教育家。著有平民教育概论平民教育的大义农村运动的使命。晏阳初的思想包括“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和化农民与农民化。 (1)三大方
33、式。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分基本教育与乡村改造教育两个阶段。文字教育是基本教育的基础,首先是扫盲工作。在实施学校教育上主要有三种联系一贯的实验,即初级平民学校(识字为主)、高级平民学校(以具体知识为主)和生计巡回学校的实验(以获得生产实际需要的训练为主)。社会教育。面向社会,以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来进行,由一个社会组织“平校同学会”负责出面推行。家庭式教育。将大多数家庭组织起来、联合起来,实施四大教育。 (2)四大教育。针对中国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他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他们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
34、就“新民”。还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四大教育的内涵是:生计教育以治穷。目标有:普及农业科学化;组织经济合作;运用本地资源和人力开发农村工副业。文艺教育以治愚。目标是抒发感情,激励精神,培养农民向上的自主性。卫生教育以治弱。在预防重于治疗的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了县、区、村三级保健制。还建立了巡回医疗队,开展节制生育运动。公民教育以治私。目标在于用教育的力量培养农民的公共心、团结力和训练自治能力。 (3)化农民与农民化。这是晏阳初乡村建设的目标和途径。“我们欲化农民,必须农民化。”在他看来,做到农民化,就必须了解农民生活的一切,要努
35、力“在农村做学徒,虚心给农民做学徒”。 (4)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的评价。其理论具中国特色。虽不能切实改革农民的现状,但的确给农民以实惠和深刻的影响。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三大方式”的理论打破了狭隘的教育观念,把乡村教育视为与乡村经济、文化、卫生、道德等方面共同进行,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促进的系统工程。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种创新,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5)启示。需要考生发挥,主要是在今天的成人教育领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9.论述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形成、发展与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作为一种教育思潮,教育心理学化有浓厚的
36、历史渊源,但真正形成于 18世纪末19世纪初,于 19世纪前期达到鼎盛。19 世纪初,人类的发展进入到了科学时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展,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演进,出现了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1)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最早由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1800 年,裴斯泰洛齐在方法一文中指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都协调起来。”他主张:教育应遵循自然法则,了解人的本性的发展进程;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要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2)在此基础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心理学化理论体系。他指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
37、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和障碍。”他主张:教学过程应以“统觉”原理为基础。兴趣是形成统觉的条件,并赋予统觉以主动性。设置广泛课程,培养儿童多方面兴趣。如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宗教的兴趣等,这些兴趣的培养要依靠设置广泛的课程,如自然科学以培养经验的兴趣、数学等培养思辨的兴趣、文学唱歌图画等培养审美的兴趣、语言的学习以培养同情的兴趣、历史政治法律的学习培养社会的兴趣、神学的学习培养宗教的兴趣等。儿童的管理、教学和训育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基于此,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阶段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还要培养
38、一切有利于教学的心理状态。 (3)福禄贝尔倡导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促进了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的发展。他主张:教育必须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人的心理不是固定和静止的,总是由一个阶段向着另一个阶段前进。福禄贝尔把儿童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和学生期。在他看来,每一阶段并不是由年龄限度而定的,而是由某些显著的特征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自动性”。强调游戏是儿童本性的自然表现,因此,福禄贝尔设计了一整套“恩物”和“作业”作为幼儿教育的教学材料。福禄贝尔重视儿童活动及其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他所创立的完整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对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第斯多惠深
39、受卢梭和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影响,明确提出了心理学作为教育科学的基础,并力图运用当时的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深入揭示人的自然本性及其发展规律。儿童的发展乃是他潜在的自然本性和力量的开展。儿童心理的发展顺序潜存于天性之中,随着生理的成熟而自然地表现出来。第斯多惠基于心理学应是“教育科学的基础”的理念,不断探索适应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在第斯多惠以后,教育学著作不再使用“教育的自然适应性”这一术语,而是直接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原理论证和阐明教育要遵循人的本身发展规律的思想,从而使这一思想更加科学。 (5)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它成为人的和谐发展理论、要素教育论、简化教学方法和初等教育各科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使教育家开始自觉地把教育教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它为教育科学化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心理学化运动。事实上,这是欧洲近代教育思想史的一条线索性的梳理。对于考生而言,不仅需要掌握各个教育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主张,还需要了解其主张间的关系以及流变。考生需要谨记的是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四个代表人物,不能有缺项、漏项;还需要对教育心理学化思潮有前沿性陈述和总结性的概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