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真题 语文 一、基础( 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完全 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恫 吓 (dng) 熟 稔 (rn) 拈 轻怕重 (zhn) B.纶 巾 (gun) 隘 口 (y) 锲 而不舍 (qi) C.荤 菜 (yn) 蓦 地 (m) 义愤填 膺 (jng) D.虬 枝 (qi) 濡 湿 (r) 唾 手可得 (tu) 解析: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本题用反选排除法, A 项“拈”应为“ nin”; B 项“隘”应为“ i”; C 项 “ 荤 ” 应为“ hn”。 答案 : D 2.下列词语中 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
2、( )( 2 分) A.憧憬 劳碌 引经据典 人情事故 B.陆离 班斓 养尊处优 劫后余生 C.陈迹 无端 精兵简政 鸡犬不宁 D.妖娆 叱骂 不可名壮 怀古伤今 解析: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 A 项“事”应为“世”;B 项“班”应为“斑”; D 项“壮”应为“状”。 答案 :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 错误 的一项是 ( )( 2 分) A.最美少年梁维月,从六岁起,一边读书一边悉心照顾高位截瘫的父亲, 十年如一日 ,感动了无数中国。 B.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奇峰异秀,怪石林立,形态万千, 别具匠心 。 C.美国在南海公然派出军舰 炫耀 武力,中国
3、政府对此作出了有力地回击。 D.新化菜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如三合汤、猪血粑、柴火腊肉等都是 脍炙人口 的美食 。 解析: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B 句中“别具匠心”意为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多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原句是天然的自然景观,可用“鬼斧神工”。 答案 : B 4.下列句子中 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A.6 月 1 日,“东方之星”沉船事故发生后,习近平主席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部门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坚决避免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B.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实现中国梦。 C.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
4、游泳。 D.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国将举行庄严、隆重的阅兵仪式来纪 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解析: 辨析或修改病句。 A 项,否定不当,删去“不”; B 项,语序不当,应为“继承和发扬”;C 项,缺少宾语,“发出”缺少宾语“的通知”。故答案为 D。 答案 : D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 有误 的一项是 ( )( 2 分) A.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情词恳切,希望国内政治 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从而使得“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表现了他感恩图报的心情。 B.茅盾的背影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通过三次写父亲的背影,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至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C.冰心在繁星春水两
5、部诗集中,以“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赞美”为主题,永远闪烁着明亮的光彩。 D.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小说告诉人们,在遇到困难时,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怯懦和悲观。 解析: 识记文学常识。 B 错,“ 茅盾 ”应为“朱自清”。 答案 : B 6.下列对应用文写作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2 分) A.借条中关于借用的钱、物数量,一定要用大写注明。 B.会议 通知要点明开会的准确时间和具体地点,以便参会人员按时赶到会议场地。 C.征稿启事 的正文写完后,应换一行写“此致敬礼”,表示对他人的尊敬。 D.应用文落款,通行格式是在正文结尾后的右下方署名,并在对应署名处另起一行标注日
6、期。 解析 : 本题涉及应用文写作知识,根据知识积累,了解应用文写作的要求,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判断正误。 C 错,征稿启事不用“此致”“敬礼”。 答案 : C 7.古诗词默写。(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关关雎鸠, _。 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答案 :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2)_,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答案 : 晓雾将歇 沉鳞竞跃 (3)前不见古人, _。 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答案 :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_, _。(苏轼水调歌头) 答案 :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5)杜
7、甫在 望岳中抒发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_, _。” 答案 :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解析 : 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洲、窈窕、淑、歇、鳞、竞、悠、婵娟、凌、览,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8.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2 分) 天气预报说本周天气晴朗,很适宜郊游,邻居张叔叔一家打算到珠山公园去爬山,多多跑来对爸爸说:“爸爸,张叔叔说,这周末天气很好,适宜郊游,他们一家打算去爬山呢。” 爸爸对他说:“好了好了,我知道了。” 多多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8、什么? 解析 : 仔细阅读文段内容,了解多多是通过转述别人的话“这周末天气很好,适宜郊游,他们一家打算去爬山呢”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答案 : 多多也想去爬山(郊游)。 9.完成下面两道综合性学习题。( 6 分) (1)九年级一班将举行一场“我永远的初中”毕业聚会活动,其中有一个“感恩老师”的环节,准备张贴一幅赞美老师的对联,已经给出上联,请你填写下联。( 2 分) 上联:三尺讲台育桃李 下联: 解析:本题考查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的能力 。 答案 : 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如:“两袖清风铸师魂” “一腔热血显精神” “一生心血哺新人”“一片丹心付杏坛”。 (2)2015 年湖南(香港)投资
9、贸易洽谈周 6 月将在深圳举行,请你为我市(或娄星区、双峰县、冷水江市、涟源市 、新化县、经开区等任一县市区)代表团起草一段推荐语,向客人介绍我市(娄 星区、双峰县、冷水江市、涟源市、新化县、经开区等任一县市区)旅游资源。( 4 分) 要求:语言优美,最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60 字左右。 解析: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答案 : 例湘中明珠娄底地处湖南几何中心,素有“煤海”“锑都”美誉,高铁高速纵横,大熊山、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定会让你流连忘返,曾国藩、蔡和森家乡恭候你大驾。例中国女杰之乡双峰县:你知道女杰葛健豪、蔡畅、秋瑾吗?你知道中国早期著名革命家蔡和森吗?你知道清代重臣湘
10、军统帅曾国藩吗?湖南娄底双峰县热望你来探秘寻踪! 二、阅读( 60 分) (一) ( 17 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 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 二小生:曰恕己,
11、曰奉壹。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2 分) A.影布石上 B.无丝竹之乱耳 C.盖竹柏影也 D.余因得遍观群书 解析 : 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结构才能判断节奏划分。本题C 错,应该是“盖 /竹柏影也”,“盖竹”不是一层意思,而“盖”是发语词,要划分开。 答案: C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隶而 从 者(随从) B.余强饮三大 白 而别(白酒) C.乃记 之 而去(代词,指这里的情景) D.以 其境过清(因为)
12、解析 : 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较判断各项翻释义,辨别正误。B 错,“白”指“酒杯”。 答案: B 12.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选文第段用“青树翠蔓”,写潭四周树木的色彩,“青”“翠”都有“绿”的意思,有重复啰嗦之嫌。 B.选文第段巧妙设喻,写了小石潭源头远、岸势曲折的特点。 C.选文第段描绘了小石潭寂静寥落的环境,是作者对环境凄凉的感受,也是其遭贬后忧伤心情的流露。 D.选文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解析 : 本文为所学古文,根据所学所记
13、理解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文中相关的信息点,比较判断正误。 A 项表述错误,“青”“翠”两者交错使用,表现了树木的青翠葱郁的特点。 答案: A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6 分)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答案: (1)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水很 清澈。 (2)(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隐约可见。或“(溪流)曲曲折折 ,一段看得见 ,一段又看不见” 。 14.选文第段写了什么?请结合本段内容分析它们的特点。( 5 分) 解析 : 本文是所学
14、古文,本问题是学习中的重点问题,根据所学所记,理解所示文段的内容,说明本段表面上写鱼,实际上是通过写 鱼 来衬托小石潭水清的特点。抓住文段中的语句一一分析作者是怎么写鱼和水的,如何衬托的。 答案: 写了鱼和水。本 段实写鱼虚写水,写鱼同时是写水。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写鱼无处藏身,好像在空中一样,突出了水清澈的特点。用“佁然不动”“俶尔远逝”“似与游者相乐”,写鱼在水中嬉戏,一动一静,写出了鱼活泼可爱的特点 。 (二) ( 8 分)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
15、愁。 1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 分) 解析: 本句是写黄鹤楼前鹦鹉洲的景象,抓住诗句中的景物“树”与“草”以及表现其特点的字词,重点理解“历历”“萋萋”两词的意思,概括说明画面内容。 答案: 本联描绘了作者晴日在 黄鹤楼所观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 。 16.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分) 解析: 本诗是所学名诗,诗歌中作者的情感是学习中的重点问题,可根据所学所记直接作答,即抓住最后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乡关”“愁”即可理解诗人的乡愁情怀。 答案: 可从文章结
16、构、表达技巧、文 体特征等入手作答即可。如: (1)本诗意境壮阔,采用黄鹤、汉阳树、鹦鹉洲、烟波等营造意境,抒发了作者愁而不怨的思乡之情。 (2)本诗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首、颔、颈、尾联起承转合。首联巧妙用典铺垫,颔联紧承物在人非,鹤去楼空,颈联书写眼前胜景,尾联展现鸟归巢,船归航,游子要归乡的思乡之情。 (3)诗的前四句由传说落笔,表现世事茫茫之慨,后四句笔锋一转,展现晴川草树,抒发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 ( 9 分) “超速高铁”比飞机还快 华凌 乘坐一种超快速交通工具,从纽约到洛杉矶的时间缩短至 45 分钟;从纽约至北京仅需 两小时,这似乎只有在科幻大片钢铁侠中才会发生,然而,据物
17、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美国 Hyperloop 运输科技公司计划明年将在加利福尼亚首建一条五英里的高铁轨道,开启了这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工程,将“超速交通”的梦想实现。 Hyperloop 超级高铁计划具有一套全新的运输概念体系,它并非以火车,而是以“胶囊”为运输工具,或者说是一个梭子,将“胶囊”置于管道之中,然后像发射炮弹一样将它发射至目的地。 每一个“胶囊”重 达 183 公斤,长 4.87 米, 能容纳 4至 6 名乘客,还有存放行李的货厢。连接两个目的地 的管道跟高速铁路一样,会搭建在地上。按照预想的规划,这样的管道或许可以“附着”到既存的高速铁路架桥上,以节省路线资源与基础设施搭建
18、成本。 这种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 Evacuated Tube Transport)项目的动力供应采用的是磁悬浮技术。整台梭子处于一个几乎没有摩擦力的环境 中,以某种弹射装置发射出去,无间断地驶往目的地。 简而言之,其原理是建造一条与外部空气隔绝的管道,将管内抽为真空后,在其中运行磁悬浮列车等交通工具,由于没有空气摩擦的阻碍,列车运行速度令人瞠目结舌。据预计,其速度可以达到 22500 公里 /小时以上,可大大缩短地球表面任意地点间的时空距离。 保守估计,乘坐这种列车,华盛顿至北京仅需 2 小时左右;旧金山到洛杉矶 24 分钟;纽约到洛杉矶 45 分钟;用数小时就可完成环球旅行。本地旅行速度达
19、每小时 350 公里,城际间旅行速度达每小时 1000 公里,国际间旅行速度大于每小时 4000 公里。 这种列车是比飞机还快两倍,能耗不到民航客机 1 10,噪音和废气污染及事故率接近于零的新型交通工具。由于管道是密封的,因此可以在海底及气候恶劣地区运行而不受任何影响。整套系统低摩擦、低耗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就能提供 日常的用电,乘客搭乘的“豆荚”舱,也不用像飞机一样,需要按时间来搭乘,而是随到随走。 据外媒报道,实际上美国的高铁计划十分难产。受到财政预算、运力审核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阻碍,加州联通旧金山与洛杉矶的高铁项目一直没有得到落实。其中最大的一个制约因素莫过于建造成本。 相比天价
20、的加州高铁计划, Hyperloop 的预算要低很多。按照穆斯克的估算,客运版将耗资 60 亿美元,客货两用版将耗资 75 亿美元左右。一旦建成,旧金山至洛杉矶的旅行时间将缩短至半小时。一个论证了近 30 年的运输计划,如今很可能会在三五年内被这 一民间项目所替代。 (科技日报 2015 年 04 月 28 日) 17.从选来看,“超速高铁”比飞机还快的原因有哪些?( 3 分) 解析: 本题是信息梳理题。根据题中的答点“快的原因”梳理文章内容,根据前四段内容,抓住段首中心句的提示阅读文段内容,找到关键的语句,从“超速高铁”的运输方式、所运用的技术、使用的材料三方面概括作答。 答案: 采用真空管
21、道运输,摩擦力很小。采用磁悬浮技术 。车体采用“胶囊”的形式设计 。 18.阅读选文第段,回答问题。( 6 分) (1)选文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几乎”能否删除?为什么?( 3 分) 整台梭子处于一个 几乎 没有摩擦力的环境中,以某种弹射装置发射出去,无间断地驶往目的地。 (2)选文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 这种列车是比飞机还快两倍,能耗不到民 航客机 1/10,噪音和废气污染及事故率接近于零的新型交通工具。 解析: 第一小题是关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问题;第二小题 考查 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的能力 。 答案: (1)不能删除。“几乎”这里表
22、示摩擦力微乎其微,但并非没有摩擦力,如果去掉,与事实 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超速高铁”有速度快、能耗低、噪音和废气污染及事故率接近于零的优点。 (四) ( 9 分 ) 择善而读 王树华 古今中外,人们的思想、文化、历史通过书籍代代传承,形成的书籍浩如烟海,这其中有很多是开卷有益的,但也有一些书不仅没有多少营养,甚至还有副作用。读得越多受害越深。因此,我们读书时,要择善而读。 要多读经典。所谓经典,那是经过许多人验证、凝聚着人类智慧和文明精华的著作,其智慧光芒穿越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读经典,可
23、以大大节省甄别时间,方便快捷地登堂入室,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对经典,我们可以静心拜读,日积月累,打开多彩人生的一扇扇窗户。 要多读业务书籍,也就是干什么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选择工作需要的书籍。人的价值,体现在他的事业上。为此,阅读的价值取向,也需要服务、服从于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比如说,你是一个学生,你的任务就是学习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服务社 会打好基础,读书的重点也就是围绕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知识的学习来展开。你是一个工人,你的工作就是做好你所经手的每一个产品,时间最短、用料最少、质量最好,你的重点就应该着眼于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本领。你是一个农民,你的工作是种好你的“一亩三分地”,合理施
24、肥、科学用药、促进增产、提高品质,你学习的重点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农业生产技能总之,我们应该利用好时间,积极学习业务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工作能力。 要结合志趣来选择书籍。这不仅可以远离喧嚣,提高修养,让生活丰富多彩,同样也是事业和工作的有益补充。在 工作之余,选几本自己喜欢的好书,或历史,或文学一杯清茶,一把椅子,徜徉在书海中,既增长知识,又愉悦身心,岂不“乐”哉?选一本好书,其实也是选择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今已是信息时代,人们阅读的载体和方式正在悄然改变,日趋多元和多样,这的确给大众带来了快捷方便,但伴随而生的是,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时刻被无孔不入、五花八门的信息弄得眼花缭
25、乱。更有甚者,一些人在利益驱动下,出版了一些没有多少实际内容的书,我们如果也去阅读,实在是浪费时间。值得警惕的是,网络时代的垃圾信息和泡沫书籍偏偏很盛行,导致许多人特别是 年轻人,更加倾向于快餐文化和浅阅读,长此以往,并不利于人们精神的成长。宋朝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于“熟读而精思”。为此,我们必须重视深阅读。深阅读是伴随思考的阅读,能训练人们分析、概括、判断和联想的能力,使人的各种素养在阅读中得到全面提升。 (选自人民日报 2015 年 01 月 20 日,有改动) 19.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了“择善而读”这一中心?( 3 分) 解析: 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根据题目中的答点“哪几个方面论证
26、了择善而读”梳理内容,抓住二、三、四段段首中句概括即可。 答案:从要多读经典 、要多读业务书籍、要结合志趣来选择书籍三个方面来论证的。 20.细读选文第段,简要回答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深阅读?( 3 分) 解析: 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 答案: 重视理由有三(言近即可):被无孔不入、五花八门的信息弄得眼花缭乱。阅读没有多少实际内容的书,浪费时间 。阅读快餐文化和浅阅读,不利于人们精神的成长 。 21.请结合选文和所列链接材料:你认为哪则材料可以作为选文第段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3 分) 链接材料一: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从公学毕业后,他对法学、医学、力学、数学、光学、气象学、天文学都有研究 的
27、兴趣,阅读了大量书籍,接触到一些新思想,从而成为 17 世纪法国著名物理学和哲学家。 链接材料二:现代著名学者林纾用 8 年时间“吃”汉书,又花 8 年时间“啃”史记,对韩愈的文章更是“品”了 40 年,他“吃书”时常把书铺在桌上,每天打开读一遍,读了有盖上,探求精蕴达数月,直至装入脑海才另换一篇。 解析: 题是如何运用论据的问题。首先要了解第四段的分论点即“要结合志趣来选择书籍。”再分析各材料内容,根据论据要证明论点的要求判断答案。显然,材料一说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都有研究的兴趣,阅读了大量书籍”是符合本段论点的。 答案: 第则材料。材料笛卡尔根据兴趣阅读大量书籍,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与哲学家这
28、一事实揭示的是“结合志趣来选择书籍”的主题,与本段的论点相符,很好地论证了“结合志趣来选择书籍”的这一论点。第则材料与第段不符,内容更接近于“深阅读”。 (五) ( 17 分) 孝 猴 吕保军 古壮乡崇左村,住着个热心肠的叶婆婆,她粗通医理,能为乡邻治跌打损伤,平时摊上谁家有红白事需要帮忙,叶婆婆总是第一个到达。 这天,叶婆婆帮乡邻忙完一场白事,刚想回家歇息,忽见有人跑来说:“不好了,出殡队伍遭到猴子袭击了!”原来,全身缟素的出殡队伍正往山里走,突然从山坳里窜出一群猴子,冲上来就撕扯孝服孝巾,把孝子贤孙们的脸和手臂都抓破了。送殡的人们不得不暂停躲避,直到泼猴们闹腾够了才上路。 “造孽呀!”叶婆
29、婆听了连声感叹。 第二天清晨,叶婆婆就背着药篓进山了。刚走进山坳口,迎面跑来一只小猴子,望见是叶婆婆,吱吱尖叫了几声,掉头就跑没影了。不一会儿,小猴子拉着一公一母两只大猴子回来了,猴子一家三口扑倒在叶婆婆脚下,纳头便拜。原 来,上个月叶婆婆进山采药草,遇到这只小猴子跌断了腿,便主动上前为它医治。在叶婆婆眼里,这些顽皮的猴子就像自己的孩子,虽然淘气却不失可爱。有时,她会带些苞米棒子、花生之类的,故意丢在猴子出没的地方,哪曾想猴子吃完之后,竟摘了些山桃野果悄悄放进她的背篓里。谁说异类不可教化?猴子也懂得人情往来呢。 叶婆婆看到猴子全家对自己感恩,不禁欣慰地伸出手去,摩挲着猴子的头,就像拍抚着儿孙的
30、脑袋。这时候,又有无数只猴子围上来,撒娇似的冲叶婆婆叫着闹着,乱作一团。有的猴子头上还顶着昨天抢来的白孝巾,模样滑稽得很。叶婆婆笑着说 :“好啦好啦,我的乖孩儿们,以后不许再抢人家的孝衣啦!都要听婆婆的话,婆婆自然会疼你们的,明白吗?”说也奇怪,这些猴子似乎听懂了她劝诫的话,此后果真一次也没再骚扰过送殡队伍。 叶婆婆更高兴了,出入大山也更勤了。每天在她采药草的时候有群猴做伴,累了歇息的时候就顺便为它们一一检查伤病,更多时候,叶婆婆也会情不自禁地把隐埋心底的那些孤寂愁烦,一股脑儿全都倾诉给猴崽子们听。一位老人与一群猴子,相处得非常融洽。 后来,叶婆婆生病了,好多天没进山。有几只胆大些的猴子,竟然
31、跑到婆婆家里来了。邻居们见猴子进村,还以为它 们要祸害庄稼,没承想这些猴子根本没有到处乱跑,只在叶婆婆家里进进出出。好奇的人们隔着窗棂往里一瞅,好家伙!猴子们不但为叶婆婆端茶倒水,还有的正为她干杂活呢。当它们察觉到有围观者在指指点点的时候,霎时像个害羞的小孩子,屁股一扭一扭地跑远了。 十多天后,叶婆婆的病情骤然加重。好心的邻居们纷纷前来,为她抓药熬药、陪她拉呱解闷。忽然之间,只听窗外由远而近,传来了一阵吱吱哇哇的叫声。邻居们打开房门,一下子惊呆了:只见院里站满了大大小小的猴子,每只猴子的手上,都捧着一大把药草。它们一见房门打开了,都齐刷刷地将药草投掷 了进来,地上霎时堆起了一座小山。病床上的叶
32、婆婆感激得满脸是泪,她多想伸出手去,再抚摸一下这群可爱的猴崽子,她那虚弱至极的身子似乎想往起挣,努力地往起挣所有的猴子都无限悲 伤地吱吱尖叫着,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上蹿下跳个不休。这场面,这情景,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落泪的。 这天半夜,叶婆婆悄然走了。天亮后,赶来送葬的村民们惊讶地发现,院里的 猴子或蹲或趴,全都出奇安静地守在那儿,竟然一只都没走。只不过,仿佛一夜之间,它们头上的毛发全变白了,仿佛个个头上都顶着一方孝巾。 每个人都在感慨:你们看,猴子多么有情有 义呀!它们莫不是在为叶婆婆戴孝吗? 从此,人们都管这群猴子叫“白头叶猴”。 (选自少年作家 2015 年第 4 期) 22.请用简洁的语
33、言概括,选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 分) 解析: 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叙述对象即“叶婆婆和猴子”活动,从他们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答案: 本文讲述的是叶婆婆关爱猴子,猴子知恩感恩,两者和谐相处的感人故事。 23.从选文可以看出叶婆婆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3 分) 解析: 赏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在文中找到“叶婆婆”关爱猴子的情节,抓住“叶婆婆”具体的行为表现从性格、情感方面来分析概括其形象特点。 答案:叶婆婆这个人物的主要特点
34、是粗通医理 ,热心善良,慈爱、视猴如子。 24.请赏析选文第段画线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 分) 叶婆婆看到猴子全家对自己感恩,不禁欣慰地伸出手去, 摩挲 着猴子的头,就像 拍抚 着儿孙的脑袋。 解析: 本句是人物描写,根据所了解的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点明描写方法。在文中找到句子的位置,根据具 体的情节环境,说明加点字语表现了“叶婆婆”对猴子的情感与态度,使用“生动”“突出”等评价语来评价语句描写的效果。 答案: 这两个动 词,生动地写出了叶婆婆对猴子的怜爱以及猴子在叶婆婆身边的温顺。 25.选文第段采用了插叙,请说说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 分) 解析: 根据所叙述的情节发生先后的安
35、排来判断,本题所示是插叙,可从交代有关情节、丰富文章内容、突出人物形象的方法方面来根据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答案:交代了猴子一家纳头便拜的原因,丰富了文章内容。表现出了叶婆婆善良的性格 。 26.阅读完选文,你从中得到了 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4 分) 解析: 阅读全文,即可了解本文讲的是善良的“叶婆婆”如何关爱猴子和猴子报恩的故事,可以从“善良”、“报答”这两个角度选一个结合现实生活的例子来谈意义。 答案: 能依据“善良”“知恩感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等方面,联系自己生活,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心怀善良之心,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为人与自然
36、的和谐发展尽力。示例:人格化的猴子,受人恩惠,便知恩图报。叶婆婆一片慈爱,感化猴群。文章以理想 化的笔调,为我们勾画了一幅人与动物亲密相处 的和谐图,引人入胜。 三、写作( 60 分) 27.根据下面的题目,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请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二)请以“话说诚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议论文。 要求: (1)上列两题,请任选其一作答;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解析: 题一,是以“快乐”为话题的作文,也是个常规写作题。文题中“其”即指代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如某一爱好,某一活动。写一个爱好,一个游戏,一项活动,表现自
37、己“乐在其中”,这样写是一般性的思路。如果想写得有深度,有“新”的特点,要另劈溪径,比如作文内容写“乐在梦想中”,先点明你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叙述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你的努力,经努力而实现了梦想,感受到了“追梦”的快乐,“成功”的快乐。不管怎么写,要能突出“快乐”的感受,要用“快乐的笔调”,表现出快乐的情绪,即有要丰富、细致、生动的描写,多写自己的心理活动,突出内 心的感受,文章最后要引申对事件的叙述,用抒情的笔调,写自己的快乐源自生活,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快乐,表达自己的幸福感,表达自己的“谢意”,表达自己的珍惜之情。题二,题旨明确,围绕“诚信”这个主题写作。“说话”是要求写议论文,可选一事一情引出“诚信”的话题,然后正反举例说理,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步骤来行文。 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