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5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8757       资源大小:5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51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51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传说黄帝命令他的史官( )创造了文字。(分数:2.00)A.夔B.仓颉C.皋陶D.契3.道家的教育主张是( )。(分数:2.00)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4.“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 )出现的。(分数:2.00)A.唐代B.汉代C.秦代D.周代5.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完备于( )。(分数:2.00)A.隋代B.宋代C.唐代D

    2、.汉代6.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才的系统理论是由( )提出的。(分数:2.00)A.韩愈B.朱熹C.王安石D.王守仁7.明清科举常科只有( )一科。(分数:2.00)A.明法B.秀才C.明经D.进士8.洋务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学堂,创办于( )。(分数:2.00)A.1840 年B.1852 年C.1860 年D.1862 年9.中国近代最早的学制“壬寅学制”是在管学大臣( )的主持下制定的。(分数:2.00)A.张百熙B.荣庆C.张之洞D.孙家鼐10.1920 年,( )首次招收女大学生,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意义重

    3、大。(分数:2.00)A.爱国女校B.北京大学C.燕京大学D.南洋公学11.( )3 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分数:2.00)A.1927 年B.1928 年C.1929 年D.1912 年12.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分数:2.00)A.晓庄学校B.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学园13.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是( )。(分数:2.00)A.哲学家B.武士C.公民D.学者14.在罗马帝国时期,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就其性质而言主要是( )。(分数:2.00)A.家庭教育B.私立教育C.国立教育D.社区教育15.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4、以提倡自然科学和科学教育而著名,开辟了近代科学教育发展的道路是( )。(分数:2.00)A.斯宾塞B.爱尔维修C.洛克D.培根16.1810 年( )创建并领导了柏林大学,成为现代大学制度诞生的标志。(分数:2.00)A.福禄培尔B.巴西多C.赫尔巴特D.洪堡17.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创始人是( )。(分数:2.00)A.裴斯泰洛齐B.福禄培尔C.卢梭D.夸美纽斯18.( )被看做是自巴特勒教育法以来,英国教育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分数:2.00)A.巴尔福教育法B.教育基本法C.1988 年教育改革法D.学校教育法二、辨析题(总题数:5,分数:10.

    5、00)19.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0.经过唐朝 200 多年的发展,科举考试终于形成了口试、贴经、墨义、策问和诗赋五种考试方法。(分数:2.00)_21.晏阳初在乡村教育实验中提出的“四大教育”是指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三大方式”是指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分数:2.00)_22.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在教育理论上没有任何意义。(分数:2.00)_23.实验教育学在教育研究中的“唯科学主义”倾向是不可避免的。(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4.简述墨家的教育方法。(分数:2.00)_25.清末举办洋

    6、务学堂的目的是什么?它有哪些类型?(分数:2.00)_26.简谈苏格拉底在德育论上的有意探索。(分数:2.00)_27.试述维多里诺的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分数:2.00)_28.简述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29.必答题(分数:2.00)_30.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分数:2.00)_31.试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分数:2.00)_32.试述中世纪拜占庭的教育。(分数:2.00)_33.费希特是如何论述国民教育的?(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51 答案解析(总分:66.

    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传说黄帝命令他的史官( )创造了文字。(分数:2.00)A.夔B.仓颉 C.皋陶D.契解析:3.道家的教育主张是( )。(分数:2.00)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解析:4.“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 )出现的。(分数:2.00)A.唐代B.汉代 C.秦代D.周代解析:5.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完备于( )。(分数:2.00)A.隋代B.宋代C.唐代 D.汉代解析:6.从“教”、“养”、“取”、

    8、“任”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才的系统理论是由( )提出的。(分数:2.00)A.韩愈B.朱熹C.王安石 D.王守仁解析:7.明清科举常科只有( )一科。(分数:2.00)A.明法B.秀才C.明经D.进士 解析:8.洋务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学堂,创办于( )。(分数:2.00)A.1840 年B.1852 年C.1860 年D.1862 年 解析:9.中国近代最早的学制“壬寅学制”是在管学大臣( )的主持下制定的。(分数:2.00)A.张百熙 B.荣庆C.张之洞D.孙家鼐解析:10.1920 年,( )首次招收女大学生,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意义重大。

    9、(分数:2.00)A.爱国女校B.北京大学 C.燕京大学D.南洋公学解析:11.( )3 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分数:2.00)A.1927 年B.1928 年C.1929 年 D.1912 年解析:12.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分数:2.00)A.晓庄学校 B.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学园解析:13.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是( )。(分数:2.00)A.哲学家 B.武士C.公民D.学者解析:14.在罗马帝国时期,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就其性质而言主要是( )。(分数:2.00)A.家庭教育B.私立教育C.国立教育 D.社区教育解

    10、析:15.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以提倡自然科学和科学教育而著名,开辟了近代科学教育发展的道路是( )。(分数:2.00)A.斯宾塞B.爱尔维修C.洛克D.培根 解析:16.1810 年( )创建并领导了柏林大学,成为现代大学制度诞生的标志。(分数:2.00)A.福禄培尔B.巴西多C.赫尔巴特D.洪堡 解析:17.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创始人是( )。(分数:2.00)A.裴斯泰洛齐 B.福禄培尔C.卢梭D.夸美纽斯解析:18.( )被看做是自巴特勒教育法以来,英国教育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分数:2.00)A.巴尔福教育法B.教育基本法C.1988 年

    11、教育改革法 D.学校教育法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5,分数:10.00)19.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20.经过唐朝 200 多年的发展,科举考试终于形成了口试、贴经、墨义、策问和诗赋五种考试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符合唐代科举考试方法的正确表述。)解析:21.晏阳初在乡村教育实验中提出的“四大教育”是指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三大方式”是指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是晏阳初在乡村教育实验中提出的。)解析:22.亚里士多德的灵

    12、魂论在教育理论上没有任何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灵魂论说明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发展人的理性,这就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解析:23.实验教育学在教育研究中的“唯科学主义”倾向是不可避免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实验教育学主张学生的学习,首先通过观察,获得印象,构成知觉感受;其次是把所获得的印象和知觉进行加工整理,最后付诸于行动表现。它强调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

    13、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实验教育学有一定的合理成份,但是其本身亦有无法克服的缺憾。如像教育目的这样涉及价值的判断和选择的问题就不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当实验教育学及其后继者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时,它就走上了教育学研究中的“唯科学主义”的迷途,受到来自文化教育学的批判。)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4.简述墨家的教育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先秦各家中,墨家的教育方法表现出鲜明的学派特色,与其他各家有着较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第一,提倡“上说下教”、“强聒不止”、“虽不扣必鸣”的主动精神; 第二,主张“既述且作”,

    14、既要继承,更应创造; 第三,强调“合其志功而观焉”、“言必信,行必果”的实践意识; 第四,重视量力而学、量力而教的量力原则。)解析:25.清末举办洋务学堂的目的是什么?它有哪些类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路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 (2)洋务学堂的举办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而开始的,从 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洋务学堂约有 30余所,其主要类型包括: 外国语(“方言”)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新疆俄

    15、文馆等; 军事(“武备”)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广东实学馆及广东水陆师学堂等; 技术实业学堂,如福州电报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西医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等。)解析:26.简谈苏格拉底在德育论上的有意探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人学会做人。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教人“怎样做人”。“智德统一”,智慧即德行。他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善恶,正确行事,这个论断在教育实践上有重要意义。 自制是德行的基础。他要求人们以明智的认识约束自己的行为,抑制自己的欲望。 守法就是正义。他认为正义的行为和一切道德都是智

    16、慧。 身教重于言传。)解析:27.试述维多里诺的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维多里诺是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他的教育实践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1423 年,维多里诺应孟都亚公爵冈查加之聘,创办一所宫廷学校,称“快乐之家”。他在这里执教 22 年,直到 1446 年逝世。 “快乐之家”设于孟都亚郊外湖滨宫,自然环境优美,校舍整洁舒适,学生可以在这良好的环境里过着愉快的学习生活。“快乐之家”的学生多为贵族富豪子弟,只有少数家庭贫苦但颇具天才的儿童。学生们六七岁入学,20 岁毕业,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程度约 15 年左右。学生全部住宿,不受家庭干扰。维多里诺

    17、办学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官吏、教会领袖和兴办工商业的企业家。他认为上述各种人才,必须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维多里诺是最早把人文主义教育理想付诸实践的人,所以被誉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他的实践活动和教育思想对意大利影响很大,意大利各个小国几乎都办起了由人文主义者主持的宫廷学校。)解析:28.简述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新托马斯主义是提倡宗教教育的一种理论,20 世纪 30年代产生于意大利、法国等西欧国家,二战后,也曾在美国流行。其思想基础新托马斯主义是中世纪天主教神

    18、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在现代的复活。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马里坦。主要观点有: (1)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教育的目的培养真正的基督徒和有用的公民; (2)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 (3)教育应该属于教会。)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29.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30.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却体现了孔子的教育观点。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

    19、贤能之士。 (2)“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 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 (3)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 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解析:31.试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它包括了教育的目的、

    20、内容和方法,是一种创造性的,又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理论。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 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与教育是同一过程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相一致,通过生活来进行,以满足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生活即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与人共始终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主要内涵有: 学校生活要引入

    21、社会生活的因素,使学校生活接近社会生活; 要求对社会进行改造,使社会成为一所大学校,使社会具有学校的功能; 扩大教育的对象和学习内容,让更多的人享受教育。 (3)“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它包含有以下要点: 要求“在劳力上劳心”、“手脑双挥”,将传统教育下相互割裂的“劳力”和“劳心”连接起来; “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即“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 “教学做合一”还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主张“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引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被

    22、动受教的地位,转变到自觉主动学习的地位。 “生活即教育”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尽管它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对象、内容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而且能使劳苦大众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同样值得肯定。“教学做合一”不仅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而且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和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重大改造。总之,“生活教育”理论体现了陶行知立足中国实际“去谋适合,谋创造”的追求,无论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求手脑并用、

    23、在劳力上劳心,都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超越,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至今都富有启示意义。)解析:32.试述中世纪拜占庭的教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拜占庭教育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是世俗文化教育体系与教会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互相渗透与对立斗争。 (1)拜占庭的世俗教育 拜占庭的世俗教育比较发达,这与拜占庭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是分不开的。从政治方面来看,拜占庭在其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比较强大而统一的中央世俗政权,东正教会处于从属地位。从经济状况来看,拜占庭在其封建制过渡的过程中,商业仍在发展,城市依然存在,当时的君士坦丁堡就是一个沟通亚、非、欧三洲贸易的商业中心

    24、城市,十分繁荣。从文化方面来看,拜占庭在广泛的商业贸易往来中,吸收了东方国家(波斯、伊朗、中国、印度等)的一些文化成果,同时还继承并发展了当时在西欧几乎全部淹没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古代的历史、传记、戏剧和诗歌等,都在拜占庭继续流传。古代积累下来的科学知识不仅保存下来,而且数学、天文学和地理等学科,还在工商业繁荣和航海业发达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正是由于拜占庭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存在着以上特点:才使其世俗性文化教育体系得以保存和发展。拜占庭的世俗教育直接继承希腊罗马的古典教育,希腊语为通用教学语言,古希腊的哲学、文学和古罗马的法学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拜占

    25、庭的世俗教育主要有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宫庭教育。 拜占庭在初等教育方面一直保留着希腊化时代的传统。初等学校多由私人办理,招收 612 岁的儿童,讲授正字法、文法初步知识和算术,以及荷马史诗、圣诗集等初级读物,保持了希腊时代的传统。中等教育机构主要是文法学校,学习内容主要是一些文法知识和古典作品。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持有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且信奉基督教。 拜占庭的高等教育比较发达。7 世纪之前,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和各省的大城市都设有高等学校,其中规模模最大、作用最为显著、延续时间最长的世俗性高等学校是君士坦丁堡大学。该校成立于公元 452 年,座落在宫庭附近,其任务是为帝国培养具有较

    26、高文化水平的官吏。学校邀请著名学者讲学,由国家支付薪俸,而且免除教师的课税负担。该校修业年限为 5 年,以瘟疫作为教学的基础科目。公元 7 世纪时,君士坦丁堡大学的教学活动曾一度中断,公元 863 年君士坦丁堡大学得以重建,古典文化知识的研究活动又活跃起来,世俗教育又重新得到加强。这时大学设有哲学、几何学、天文学、语言学、数学、音乐、语法、医药、法律等科目,大学进入鼎盛时期。1045 年,君士坦丁堡九世通过改变学校的组织,大力加强帝都的高等学校,将君士坦丁堡大学分为哲学和法律两个学院。从而推动了法律和哲学的研究。此外,拜占庭的医学教育也很发达。拜占庭的医学著作曾被译为阿拉伯文,在阿拉伯地区广泛

    27、流传。 在拜占庭,宫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宫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的皇帝,主要开设基督教教义、希腊哲学、罗马法理学、军事训练、文法、修辞、历史等课程,学习内容十分丰富。教学一般由特聘的家庭教师负责,某些皇帝亲自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或制订教学计划。(2)拜占庭的教会教育 在拜占庭,与世俗教育并行,教会也十分重视教育。与西欧不同的是,拜占庭的教会是受皇帝控制的。东正教是中世纪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其他各级教会教育皆由东正教会主持。 拜占庭的教会学校主要有两种,即修道院学校和主教学校。修道院学校附设在修道院中。在学校里,每个修士都单独有一个房间进行课经和学习,学习内容完全是宗教性的。修

    28、道院学校不仅训练修士,还开展收集书籍、经卷、组织抄书等工作。一些著名的修道院还建有图书馆,专门收藏经书和誊写书稿,不少修道院学校的藏书十分丰富。 主教学校在拜占庭教会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教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神职人员,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但并不排斥一些世俗学科,尤其注重传授一些古典文学知识和古代哲学知识。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学校是拜占庭最高级的主教学校。在其中任教的人都需经过专门的严格考试。学校有五名教授,分别担任一个宗教学科的教学。由于这所学校集中了当时的神学权威,使它不仅成为教会学校的最高学府,而且是最高的神学思想中心。它有权解释教会的政策和教义。在这所学校中,学生以研读神学为首要课业,

    29、此外还学习匕艺、自然科学和古代哲学著作。学习这些非宗教神学内容的目的是按照教会的需要,对其重新加以解释,批驳异教分子。它为东正教培养了大批忠实信徒,是圣象崇拜派的基地,在圣象破坏运动中被皇帝封闭。)解析:33.费希特是如何论述国民教育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费希特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及教育家,是德国国民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1)国民教育的作用与目的。费希特论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通过新教育培养全新的完人,民族才能振兴。因此,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全新的完人。他要培养的完人首先是具有良好德行的人,道德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他所强调的道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爱国主义和民

    30、族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化的道德(人本主义),如责任感、博爱、同情心、善心、自我牺牲精神、家庭观念;其次,完人是人性完善发展的人,这样的人,应该是有理性的人,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儿童的理性思维能力;再次,完人是身心协调、平衡发展的人。 (2)国民教育的途径。他认为,国民教育包含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两个部分。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应该针对全体国民,它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全面教育是指对个人而言,每个人应该受到道德、智力、身体等全面的培养。他把教育目标分为学者和大众两类。学者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独特的、自由的学术能力;大众教育则培养学生将来生活的实际锈力。在教育过程中,他主张把智育和德育结合起来,通过智育训练发展理性,从而促进道德的发展。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上,他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的方法。)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5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