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34 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关于学校萌芽的传说中,有一种学校的名称是“成均”,这个场所是(分数:2.00)A.实施乐教之地B.实施生活教育之地C.实施德育之地D.实施礼仪教育之地3.“君子端正自己品行以待四方求教之士,愿意来的不拒绝,愿意走的不制止。正如良医之门病人多、良工之旁弯木多一样。”中君子是(分数:2.00)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4.提出“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这一
2、后代的艺术标准的是(分数:2.00)A.大学B.中庸C.学记D.乐记5.科举自产生后,就不断探索考试的方法,经过唐代 200 多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考试方法,它们是(分数:2.00)A.帖经、口试、墨义、策问、诗赋B.帖经、口试、墨义、策问、质疑问难C.帖经、口试、墨义、诗赋、质疑问难D.帖经、口试、诗赋、策问、质疑问难6.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的任务是(分数:2.00)A.教事B.明理C.识字D.通辞章7.下列人物中曾就读于马礼逊学校,并获得教会资助成为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后
3、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最大的是(分数:2.00)A.容闳B.梁发C.何进善D.袁德辉8.戊戌政变后,撰写了一系列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文章,堪称一代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大师,但同时也礼赞改良的人物是(分数:2.00)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9.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的大学是(分数:2.00)A.北京大学B.东南大学C.武汉大学D.浙江大学10.1902 年,严复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批判了中体西用的观点,并鲜明地表达了体用一致的观点。这篇文章是(分数:2.00)A.论教育与国家的关系B.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C.天演论D.救亡决论11.抗战时期,国立北
4、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辗转长沙,迁往昆明,组成了(分数:2.00)A.国立西南联合大学B.国立西北联合大学C.国立北平大学D.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2.在黄炎培看来,“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分数:2.00)A.社会化B.科学化C.平民化D.生活化13.主张通过法庭的实际观摩学习来获取雄辩知识、提高雄辩技巧的是(分数:2.00)A.西塞罗B.昆体良C.柏拉图D.普罗泰戈拉14.下列选项中不是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政权建立后陆续出现的各类教育机构的是(分数:2.00)A.昆它布B.学馆C.座堂学校D.图书馆15.下列选项不是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的是(分数:2.00)A.重视教育培养人的作用B.
5、重视学习人文学科C.重视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D.重视教师的作用16.要求每个乡必须设立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设立一所高等小学;地方有权征收特别教育税款作为教育经费;坚持所有小学教师必须接受师范教育的训练,国家保证教师获得最低限度的薪俸的法案是(分数:2.00)A.基佐法案B.费里法案C.费舍法案D.福斯特法17.形成了美国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确立了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原则,孕育了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上的理念,进而导致了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产生的事件是(分数:2.00)A.莫雷尔法的颁布实施B.赠地学院运动C.康奈尔计划D.威斯康星思想18.下列人物不是国民教育思想的代表的是(分数:2.00
6、)A.裴斯泰洛齐B.费希特C.第斯多惠D.斯宾塞19.下列人物中实施义务的、免费的国民初等教育的人物是(分数:2.00)A.马丁.路德B.托马斯.莫尔C.加尔文D.蒙田20.在英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且调整了中央和地方当局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行全国统一计划的可能性的教育法案是(分数:2.00)A.巴尔福法案B.哈多报告C.斯宾斯报告D.费合教育法21.在美国,赞成“六一三一三学制”,肯定了综合中学的地位,而且提出了“人人的中等教育”的文件是(分数:2.00)A.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B.国防教育法C.不让一个孩子掉队D
7、.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22.赞科夫认为,有的学生“按学习成绩来说是属于优等生,但是在发展方面却处于中等甚至更低的水平”,因此,教师要遵循(分数:2.00)A.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B.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C.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D.高速度前进的原则23.下列表述不符合实验教育学的主要思想的是(分数:2.00)A.强调在教育研究中使用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B.不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概念思辨的教育学C.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D.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智力发展水平24.提出人类具有三种灵魂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并分
8、别以不同教育方式予以教育培养的思想家是(分数:2.00)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洛克25.强调遗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斯金纳B.霍尔C.华生D.格赛尔26.下列哪一维度不是吉尔福特提出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所考虑的维度(分数:2.00)A.操作B.产物C.内容D.因素27.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观点,某教师学习如何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派学习理论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属于(分数:2.00)A.连锁学习B.言语联想学习C.规则学习D.问题解决的学习28.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隋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
9、合的学习规律是(分数:2.00)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29.一个经常违纪的学生被调到一个风气良好的班级后,在周围学生严格守纪行为的影响下,其违纪行为暂时很少表现出来。这体现了通过榜样示范学习的(分数:2.00)A.习得效应B.情绪唤起效应C.抑制效应D.反应促进效应30.奥苏伯尔提出的学习理论是(分数:2.00)A.认知目的说B.认知同化说C.认知发现说D.信息加工说31.下面不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特点的论述是(分数:2.00)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B.学习的超越性C.学习的社会互动性D.学习的情境性32.下面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可以作为学校中奖优制度的根据(分数:2
10、.00)A.布鲁纳B.斯金纳C.托尔曼D.罗杰斯33.皮亚杰所指的同化过程类似于学习迁移中的(分数:2.00)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34.心理学家训练小鸡在两种颜色的纸板(浅色和灰色,米在灰色纸板下)找米吃,经过训练小鸡能够到灰色纸板下找米吃,然后给小鸡呈现的纸板是灰色和深色的纸板,多数小鸡到深色的纸板下找米吃。这证实了学习迁移的(分数:2.00)A.形式训练说B.关系转换说C.共同要素说D.概括说35.根据动作技能对外部环境信息的依赖程度,可将动作技能划分为(分数:2.00)A.粗大技能和精细技能B.连贯技能和不连贯技能C.运动技能与操作技能D.封闭性技能与开放性技
11、能二、辨析题(总题数:5,分数:10.00)36.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37.书院是学术研究之所。(分数:2.00)_38.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说”指教育无目的。(分数:2.00)_39.场独立型的认知方式优于场依存型的认知方式。(分数:2.00)_40.掌握目标定向的学生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分数:2.00)_三、分析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41.必答题(分数:2.00)_42.论述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分数:2.00)_43.论述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形成、发展与影响。(分数:2.00)_44.阅读下述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一: “在我们的学校实
12、践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成为主要的辅助者。”材料二: “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的直接个人象征,是学生可以视为同自己一样,并拿来同自己做比较的人物。”材料三: “很清楚,机器不是将要代替教师实在,如果教学中比较麻烦的工作能够交给自动机器去做,可能会产生更多和更好的教师的需要。”(1)材料中反映的是哪个现代欧美教育思潮?其核心观点有哪些?(2)对此思潮进行评析。(分数:2.00)_45.试述加涅关于学习分类的观点。(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34 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
13、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关于学校萌芽的传说中,有一种学校的名称是“成均”,这个场所是(分数:2.00)A.实施乐教之地 B.实施生活教育之地C.实施德育之地D.实施礼仪教育之地解析:解析: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学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过之子弟焉。”关于成均,郑玄解释说:“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乐师主管音乐事务,日常演奏歌唱之地,亦为实施乐教之地,这个场所被称之为成均。由此可见,成均是实施乐教之地。因此,答案为 A。3.“君子端正自己品行以待四方求教之士,愿意来的不拒绝,愿意走的不制止。正如良医之门病人多、良工之旁弯木多一样。
14、”中君子是(分数:2.00)A.孔子 B.孟子C.荀子D.墨子解析:解析:孔子施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地吸收学生。他的学生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较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是有教无类的活标本。当时有人不理解,如南郭惠子问子贡“孔夫子的门下,怎么那么混杂?”子贡回答:“君子端正自己品行以待四方求教之士,愿意来的不拒绝,愿意走的不制止。正如良医之门病人多、良工之旁弯木多一样。”因此,答案为 A。4.提出“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这一后代的艺术标准的是(分数:2.00)A.大学B.中庸C.学记D.乐记 解析:解析:乐记的作者认为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论述乐的作用的过程中,乐记实际
15、上把艺术置于工具和手段的地位。既然乐的目的是为了教育人,即归根结底是服务于社会伦理和政治的,乐的思想内容就是第一位的,而艺术形式是第二位的。于是,乐记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艺术评价和艺术创造的标准“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这一标准不仅成为后代的艺术标准,还泛化为人们其他实践活动的一般标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答案为 D。5.科举自产生后,就不断探索考试的方法,经过唐代 200 多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考试方法,它们是(分数:2.00)A.帖经、口试、墨义、策问、诗赋 B.帖经、口试、墨义、策问、质疑问难C.帖经、口试、墨义、诗赋、质疑问难D.帖经、口试、诗赋、策问、质疑问难解析:解析:科举
16、自产生后,就不断探索考试的方法,经过唐代 200 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考试方法,它们是:帖经、口试、墨义、策问、诗赋。帖经是把所试的经书任揭一页,将其左右两边遮住,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住三字,令应试者填出来。帖经是各科考试中普遍应用的方法。帖经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记诵能力。口试,即让考生当场口头回答问题。墨义是一种简单的笔试问答,不需要考生发挥自己的思想,只需熟读熟记经文和注释就能答出。这种方法主要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策问要求考生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类似于政治性的论文。策问的方法是从西汉射策发展而来的。策问让考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够考查
17、出一个人治国安邦的才能,能够促使考生开动脑筋去思考一些现实问题,有利于人们思维水平的提高。诗赋要求考生当场写作诗赋各一篇,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创作能力。这五种考试方法从不同侧面考查了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6.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的任务是(分数:2.00)A.教事 B.明理C.识字D.通辞章解析:解析:关于小学的教学内容,朱熹指出,因为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很弱,所以他们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力求浅近、具体。为此,他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他说“小学
18、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强调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因此,他在小学书题中说道:“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在大学章句序中又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希望儿童通过“学其事”,在实际活动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成为“圣贤坯璞”。7.下列人物中曾就读于马礼逊学校,并获得教会资助成为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后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最大的是(分数:2.00)A.容闳 B.梁发C.何进
19、善D.袁德辉解析:解析:容闳、黄宽、黄胜等人就读马礼逊学校,并获得教会资助成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一年后黄胜因病提前回国,1864 年出任上海广方言馆英文教师,成为第一批洋务新学堂的教师。黄宽在美留学 2年后,转赴英国,于 1850 年就读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医科,七年后,毕业回到广州,成为中国第一位受过严格训练的西医。容闳历经艰难,于 1854 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成为第一个“毕业于美国第一等大学”的中国人,并于当年回国。回国后,坚持“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宏愿,1872 年,在容闳的努力促成下,中国近代史上的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第一批留美幼童终于成行。因此,
20、容闳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最大。而选项中的梁发、何进善、袁德辉则是毕业于英华书院的较为知名的华人学生。8.戊戌政变后,撰写了一系列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文章,堪称一代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大师,但同时也礼赞改良的人物是(分数:2.00)A.康有为B.梁启超 C.谭嗣同D.严复解析:解析:梁启超出身于“且耕且读”之家,祖父为秀才,父亲以布衣教授于乡里。梁启超自幼聪慧,熟读经史典籍,12 岁中秀才,17 岁中举人。18 岁入京会试,落第回乡,途经上海,购瀛环志略,知有五大洲各国,始接触西学,这年秋天,拜康有为为师。百日维新期间,力助康有为倡行新政新法,帮助康有为组织保国会,草拟京
21、师大学堂章程,以六品衔主持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日本,继又远游美澳印度。他先后在日本创办东京高等大同学校、清议报新民丛报,撰写了一系列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文章,堪称一代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大师,但同时也礼赞改良。因此,答案为 B。9.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的大学是(分数:2.00)A.北京大学 B.东南大学C.武汉大学D.浙江大学解析:解析:在蔡元培的倡导下,北京大学的改革是全方位的,除改变校风,坚持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办学,施行教授治校、民主管理,进行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外,还有不少开风气之先的改革。如 1920 年 2 月,允许王兰
22、等三位女生入北大文科旁听,同年秋季起即正式招收女生,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因此,答案是 A。10.1902 年,严复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批判了中体西用的观点,并鲜明地表达了体用一致的观点。这篇文章是(分数:2.00)A.论教育与国家的关系B.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 C.天演论D.救亡决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严复的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的思想出处。严复的体用一致的思想表现在对中体西用的观点的反对的基础上。严复的体用一致的思想也经历了从全盘西化的主张到建构一种融会中西、兼备体用的新文化体系的设想的发展过程。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一文,堪称严复批判中体西用及类似流行语的典型之作,并在该著
23、作中鲜明地表达了体用一致的观点。因此,答案为 B。11.抗战时期,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辗转长沙,迁往昆明,组成了(分数:2.00)A.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B.国立西北联合大学C.国立北平大学D.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解析:解析:遵循战时教育方针,在日军进犯、国土沦丧、学校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大批高校迁西南西北,调整重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辗转长沙、迁往昆明,组成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制定的“抗战建国”的基本国策和与之相应的“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是一项并不短视的重要决策。它既顾及了教育为抗战服务的近期任务,也考虑了教育为战后国家重建和发展
24、服务的远期目标,使得教育事业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仍苦苦支撑,并在大后方西南、西北地区还有所发展。因此,答案为 A。12.在黄炎培看来,“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分数:2.00)A.社会化 B.科学化C.平民化D.生活化解析:解析:黄炎培数十年的实践中,形成了社会化、科学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黄炎培将社会化视为“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犹如人的灵魂。“办理职业教育,并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学校。”职业教育社会化,内涵颇为丰富,包括:办学宗旨社会化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培养目标社会化在知识技能和道德方面适合社会生产和社会合作的各行业人才;办学组织的社
25、会化学校的专业、程度、年限、课时、教学安排均需根据社会需要和学员的志愿与实际条件;办学方式的社会化充分依靠教育界、职业界的各种力量,尤其是校长要擅长联络、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所谓“科学化”,就是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循此原则,黄炎培借鉴国外经验,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一套从职业陶 j 台、职业训练到职业指导、职业补习的系统理论和灵活多样的制度。因此,答案为 A。13.主张通过法庭的实际观摩学习来获取雄辩知识、提高雄辩技巧的是(分数:2.00)A.西塞罗 B.昆体良C.柏拉图D.普罗泰戈拉解析:解析: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时期著名的政论家和演说家,其教育思想散见于其演说词和书简之中。在西塞罗看来,
26、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政论家。培养雄辩家的方法除多多诵读文学精品、练习,特别是长期的写作练习,提高雄辩家的能力外,法庭的实际观摩学习也是获取雄辩知识、提高雄辩技巧的最佳途径。因此,答案为 A。14.下列选项中不是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政权建立后陆续出现的各类教育机构的是(分数:2.00)A.昆它布B.学馆C.座堂学校 D.图书馆解析:解析:伊斯兰教创立之前阿拉伯还处于蒙昧时期。伊斯兰政权建立后,各类教育机构才陆续出现。 (1)昆它布,一种简陋的初级教育场所,通常是教师在家招收少量学生,教简单的读写。 (2)宫廷学校。在倭马王朝初年,教育还不普及,王子们被送到叙利亚沙漠里去学习纯正的阿拉伯语,通晓阿
27、拉伯诗歌,以后才逐渐形成宫廷学校。 (3)学馆,是学者在家讲学的地方。其讲授的内容比昆它布高深,但又低于宫廷学校,相当于中等程度的学校,学者的家在清真寺建立之前就已经成为教育场所。在清真寺建立后仍相当普遍,成为私人讲学的重要形式。 (4)清真寺。既是教徒礼拜的圣地、施行政令的要地,总教法庭的所在地,也是重要的教育场所。清真寺鼓励男童入学,也吸收女童入学。 (5)图书馆。由于穆斯林尊重学术,各伊斯兰国家的图书馆都很发达。图书馆不仅收集各种图书,吸收东西方文化,而且培养许多文人学者。 因此,图书馆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座堂学校是拜占庭时期教会学校的一种。因此,答案为C。15.下列选项不是
28、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的是(分数:2.00)A.重视教育培养人的作用B.重视学习人文学科C.重视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D.重视教师的作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呈现出一些前所未有的特征:第一,重视教育培养人的作用:第二,重视学习人文学科,不断拓宽教育内容,如文法分化为文法、文学和历史,几何学分化为几何和地理学,天文学分化为天文学和力学,加上原有的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和音乐,体育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等;第三,重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第四,重视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要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因此,答案为 C。16.要求每个乡必须设立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设
29、立一所高等小学;地方有权征收特别教育税款作为教育经费;坚持所有小学教师必须接受师范教育的训练,国家保证教师获得最低限度的薪俸的法案是(分数:2.00)A.基佐法案 B.费里法案C.费舍法案D.福斯特法解析:解析:题目所述为基佐法案的主要内容。福斯特法和费舍法案都是英国的教育法案,其中福斯特法又称初等教育法,颁布于 1870 年,强调国家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立公立学校:各学区有权实施五至十二岁儿童的强迫初等教育。该法案的颁布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而费舍法案颁布于 1918 年,主张免除小学学费,禁止 12 岁前的童工,为 25 岁的儿童开办幼儿学校,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
30、14 岁,从而使初等教育进一步普及。费里法案是 1881 年和1882 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先后提出的两个教育法案。该法案规定:建立“母育学校”,免除公立的“母育学校”和初等学校的学费和书杂费;613 岁为义务教育期;免除师范学校的学费;取消公立小学里的宗教课等。费里法案奠定了法国初等教育的免费、义务、世俗化的三个原则。因此,答案为 A。17.形成了美国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确立了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原则,孕育了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上的理念,进而导致了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产生的事件是(分数:2.00)A.莫雷尔法的颁布实施 B.赠地学院运动C.康奈尔计划D.威斯康星思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
31、是美国近代教育的高等教育部分。从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看,德国的大学尤其是柏林大学开启了高等教育的科学时代,孕育着现代大学制度和理念,发展了大学和工业社会的联系,强化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的当属美国的教育。1861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其内容主要是:联邦政府向各州提供土地,以资助各州建立至少一所用以发展农业和机械工艺教育的学院。莫雷尔法的颁布实施,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赠地学院运动”,农业、机械和工艺教育在大学得以广泛推行,为美国工农业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此外,还形成了美国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确立了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原则,孕育了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康奈尔计划”和“威斯
32、康星思想”,进而促使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产生。因此,答案为 A。18.下列人物不是国民教育思想的代表的是(分数:2.00)A.裴斯泰洛齐B.费希特C.第斯多惠D.斯宾塞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时代教育思想家们的思想比较。国民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有裴斯泰洛齐、费希特、第斯多惠,此思潮的主张是教育应成为全民的财富,教育是民族复兴的手段:斯宾塞是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还有边沁、詹姆士.穆勒、约翰穆勒,此思潮的主张是注重实用知识的学习,强调教育的个人功能;工业时代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除国民教育思想、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外,还有新人文主义思想,代表人物有赫尔德、歌德、沃尔
33、夫、洪堡等,此思潮的主张是强调古典学科和现代学科的知识并重,尊重人性,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答案为 D。19.下列人物中实施义务的、免费的国民初等教育的人物是(分数:2.00)A.马丁.路德B.托马斯.莫尔C.加尔文 D.蒙田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加尔文主张国家要实施义务的、免费的国民初等教育。在 1538 年编写的日内瓦初级学校计划书中,加尔文提出,所有的儿童不分性别与贵贱贫富,都应当接受教育,以学习基督教教义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对国家来说,为了保障公民的这种权利,应当开办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使所有儿童都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实施普及教育与免费教育。因
34、此,答案为 C。20.在英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且调整了中央和地方当局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行全国统一计划的可能性的教育法案是(分数:2.00)A.巴尔福法案B.哈多报告C.斯宾斯报告D.费合教育法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费舍教育法。1818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教育大臣费舍提出的教育议案,制定了新的初等教育法,也称费舍教育法。法案规定:(1)加强地方当局发展教育的权力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约当局的权限。(2)地方当局为 25 岁的儿童开设幼儿学校;规定 514 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律实行免费教育;禁止雇佣不满 12
35、 岁的儿童做童工。(3)地方教育当局应建立和维持继续教育学校,向进入这种学校的年轻人免费提供适当的学习课程、教学和体育训练,年轻人每年应在继续教育学校中接受 320 个学时的学习。费舍教育法在英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在建立完整的国家教育制度方面迈进了一步,使 14 岁以前的初等义务教育成为国民教育。法案调整了中央和地方当局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行全国统一计划的可能性。因此,答案为 D。21.在美国,赞成“六一三一三学制”,肯定了综合中学的地位,而且提出了“人人的中等教育”的文件是(分数:2.00)A.中等教育的基本原
36、则 B.国防教育法C.不让一个孩子掉队D.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为回应社会各方面对美国的注重为升学做准备的中等教育的挑战,1913 年,美国教育协会成立了“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重新研究了中等教育的职能和目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改善中等教育对美国社会的促进作用,提高中等教育的社会效益。委员会于1918 年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应是民主观念的原则;中等教育必须以全体青年的完善和有价值的生活为宗旨,引导青年向着高尚的目标改造自己和社会。为此,中等教育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1)健康,(2)掌握基本的方法,(3)高尚的
37、家庭成员,(4)职业,(5)公民资格,(6)适宜地使用闲暇,(7)道德品格。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在美国教育史上是一份很有影响的报告,它不仅肯定了六三三学制和综合中学的地位,而且提出了“人人的中等教育”的观点和理念。因此,答案为 A。22.赞科夫认为,有的学生“按学习成绩来说是属于优等生,但是在发展方面却处于中等甚至更低的水平”,因此,教师要遵循(分数:2.00)A.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B.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C.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D.高速度前进的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赞科夫的“发展教学论”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大纲、教学法等各方面的观点,其中以教学原则最为
38、重要。这些原则有: (1)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 (2)在学习时高速度前进的原则;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5)使班上所有的学生(包括最差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赞科夫指出,所有学生一般发展原则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人们往往把补课和布置大量的作业当做克服学习落后状况的必要手段,没有在他们的发展上下工夫,结果更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扩大了他们的落后状况。因此,要解决学习差的问题,首先必须设法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发展他们所缺乏的心理品质。只有通过这些工作,使差生在发展上取得较大的进步,才能使他们掌握知识和获得技巧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39、同时,这一原则也是针对传统的教学将知识与获得发展混同起来的错误而言的。同样,即使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也要在发展上下工夫。赞科夫指出,学生的一般发展原则使前述四条原则的作用范围更加明确了。因此,答案为 B。23.下列表述不符合实验教育学的主要思想的是(分数:2.00)A.强调在教育研究中使用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B.不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概念思辨的教育学 C.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D.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智力发展水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兴起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新教
40、育思潮。它强调在教育研究中使用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拓宽了新教育理念的基础,对 20 世纪教育科学化历程有重要的贡献。 主要观点有: (1)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对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毫无用途。 (2)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3)把教育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就某一问题构成假设一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一将实验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 (4)认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而教育实验则要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5)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
41、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依据。因此,答案为 B。24.提出人类具有三种灵魂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并分别以不同教育方式予以教育培养的思想家是(分数:2.00)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洛克解析:解析:亚里士多德在对人类心理现象进行思考时最先提出了灵魂的概念,心理学即研究灵魂的学问。他提出了三种灵魂,分别通过教育予以塑造。这可以算是人类对学习类别的早期研究。因此,答案为 C。25.强调遗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斯金纳B.霍尔 C.华生D.格赛尔解析:解析:斯金纳强调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决定性
42、作用。霍尔提出的“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环境”论断中表明他强调遗传的作用。26.下列哪一维度不是吉尔福特提出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所考虑的维度(分数:2.00)A.操作B.产物C.内容D.因素 解析:解析:吉尔福特提出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从操作、产物和内容三个维度划分出 150 多种独特的智力因素。操作是指心理活动或过程。内容是指心理加工的信息材料。产物是指心理加工的结果。27.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观点,某教师学习如何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派学习理论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属于(分数:2.00)A.连锁学习B.言语联想学习C.规则学习D.问题解决的学习 解析:解析:问题解决的学习亦称高级规则的学习,旨在
43、在各种条件下应用规则或规则的组合去解决问题。教师学习如何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派学习理论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即灵活运用多种规则解决问题,因此,答案为 D。28.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隋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的学习规律是(分数:2.00)A.练习律B.效果律 C.准备律D.近因律解析:解析:桑代克提出的联结说强调学习的过程是试误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是情境与反应的联结。同时他阐述了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本题涉及的是效果律。华生提出了近因律和频因律两种学习规律。29.一个经常违纪的学生被调到一个风气良好的班级后,在周围学生严格守纪行为的影响
44、下,其违纪行为暂时很少表现出来。这体现了通过榜样示范学习的(分数:2.00)A.习得效应B.情绪唤起效应C.抑制效应 D.反应促进效应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通过榜样示范学习的抑制效应。它是指学习者看到榜样做了那些不该做的事情受到惩罚后自己也不会做出这种事情。与此相对应的,去抑制效应是指学习者看到榜样做了那些社会不期许的行为并没有受到惩罚也做出了这种事情。30.奥苏伯尔提出的学习理论是(分数:2.00)A.认知目的说B.认知同化说 C.认知发现说D.信息加工说解析:解析:奥苏伯尔的理论可以称之为认知同化说或认知接受说。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布鲁纳提出的理论,称之为认知发现说。31.下面不属于建构主义
45、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特点的论述是(分数:2.00)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B.学习的超越性 C.学习的社会互动性D.学习的情境性解析: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每个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任务是通过学习者的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完成的;学习的情境性,学习应该在知识起作用的场景中进行。32.下面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可以作为学校中奖优制度的根据(分数:2.00)A.布鲁纳B.斯金纳 C.托尔曼D.罗杰斯解析:解析:斯金纳提出的理论是强化理论,强调奖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布鲁纳强调内在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托尔曼认为强化不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罗杰斯强调应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对个人的价值,从而推动他们学习。33.皮亚杰所指的同化过程类似于学习迁移中的(分数:2.00)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解析:解析:皮亚杰所指的同化的意思是使用原有的图式解决遇到的新的问题,即原有的学习内容对于新的学习发生了影响,类似于顺向迁移。34.心理学家训练小鸡在两种颜色的纸板(浅色和灰色,米在灰色纸板下)找米吃,经过训练小鸡能够到灰色纸板下找米吃,然后给小鸡呈现的纸板是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