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8735       资源大小:5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1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31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西周“六艺”教育的中心是( )。(分数:2.00)A.军事教育B.礼乐教育C.科学知识教育D.文化知识教育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 )的一所著名学府。(分数:2.00)A.鲁国B.秦国C.齐国D.魏国4.汉代最主要的仕进制度是( )。(分数:2.00)A.科举制B.贡士制C.察举制D.九品中正制5.为了维护儒经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唐文宗镌刻于石,史称( )

    2、。(分数:2.00)A.蜀石经B.广政石经C.熹平石经D.开成石经6.明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令在乡社中设立( ),“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分数:2.00)A.乡学B.义学C.私塾D.社学7.留欧学生的派遣始于船政大臣沈宝桢的建议,并以( )的学生为主。(分数:2.00)A.天津水师学堂B.福州船政学堂C.江南水师学堂D.湖北武备学堂8.清政府颁布的五项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定的教育宗旨,它颁布的时间是( )。(分数:2.00)A.1902 年B.1904 年C.1905 年D.1906 年9.( )是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教育界为维护教育主权

    3、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是在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分数:2.00)A.平民教育B.收回教育权运动C.勤工俭学D.工读主义教育10.首任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是( )。(分数:2.00)A.蔡元培B.吴稚晖C.蒋梦麟D.李石曾11.“化农民”与“农民化”是( )进行乡村建设试验的目标和途径。(分数:2.00)A.陶行知B.晏阳初C.梁漱溟D.黄炎培12.古印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 )。(分数:2.00)A.圣经B.荷马史诗C.吠陀经D.摩西十戒13.古罗马共和早期教育形式以( )为主。(分数:2.00)A.社区教育B.寺庙教育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14.欧洲中世纪宫廷学

    4、校的主要学习内容是( )。(分数:2.00)A.雄辩术B.文法C.七艺D.骑士七技15.( )是英国最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乌托邦中。(分数:2.00)A.温斐林B.莫尔C.维夫斯D.伊拉斯谟16.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创始人是近代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家( )。(分数:2.00)A.爱尔维修B.拉夏洛泰C.狄德罗D.涂尔干17.( )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分数:2.00)A.大教学论B.理想国C.民主主义与教育D.爱弥儿18.新教育运动中,首先提出“实验教育学”的是德国的教育家( )。(分数:2.00)A.梅伊曼B.利茨C.凯兴斯泰纳D.拉伊19.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5、,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中,( )应当居于首位。(分数:2.00)A.体育B.智育C.德育D.美育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20.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1.私学是孔子首创的,这也是孔子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杰出贡献之一。(分数:2.00)_22.程朱理学在宋代即已取得了官方哲学的地位,并控制了宋、元、明、清四代的科举和学校。(分数:2.00)_23.罗马帝国时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演说家和政治家。(分数:2.00)_24.耶稣会学校以反对、抵制和破坏宗教改革为目的,把教育视为其实现宗教和政治目的的手段,因而在教育史上无任何进步意义可言。(分数:2.00)

    6、_25.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是把个人直接经验与人类间接经验对立了起来。(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简谈韩愈对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起作用的看法。(分数:2.00)_27.简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分数:2.00)_28.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等教育有什么特点?(分数:2.00)_29.简述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产生的背景及其教育过程。(分数:2.00)_30.简述洪堡的教育改革实践。(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1.必答题(分数:2.00)_32.评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

    7、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分数:2.00)_33.试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31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西周“六艺”教育的中心是( )。(分数:2.00)A.军事教育B.礼乐教育 C.科学知识教育D.文化知识教育解析: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 )的一所著名学府。(分数:2.00)A.鲁国B.秦国C.齐国 D.魏国解析:4.汉代最主要的仕进制度是( )。(分数:2

    8、.00)A.科举制B.贡士制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解析:5.为了维护儒经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唐文宗镌刻于石,史称( )。(分数:2.00)A.蜀石经B.广政石经C.熹平石经D.开成石经 解析:6.明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令在乡社中设立( ),“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分数:2.00)A.乡学B.义学C.私塾D.社学 解析:7.留欧学生的派遣始于船政大臣沈宝桢的建议,并以( )的学生为主。(分数:2.00)A.天津水师学堂B.福州船政学堂 C.江南水师学堂D.湖北武备学堂解析:8.清政府颁布的五项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定的教育宗旨,它颁布的时间是( )

    9、。(分数:2.00)A.1902 年B.1904 年C.1905 年D.1906 年 解析:9.( )是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教育界为维护教育主权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是在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分数:2.00)A.平民教育B.收回教育权运动 C.勤工俭学D.工读主义教育解析:10.首任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是( )。(分数:2.00)A.蔡元培 B.吴稚晖C.蒋梦麟D.李石曾解析:11.“化农民”与“农民化”是( )进行乡村建设试验的目标和途径。(分数:2.00)A.陶行知B.晏阳初 C.梁漱溟D.黄炎培解析:12.古印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 )。(分数:2.0

    10、0)A.圣经B.荷马史诗C.吠陀经 D.摩西十戒解析:13.古罗马共和早期教育形式以( )为主。(分数:2.00)A.社区教育B.寺庙教育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 解析:14.欧洲中世纪宫廷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是( )。(分数:2.00)A.雄辩术B.文法C.七艺 D.骑士七技解析:15.( )是英国最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乌托邦中。(分数:2.00)A.温斐林B.莫尔 C.维夫斯D.伊拉斯谟解析:16.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创始人是近代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家( )。(分数:2.00)A.爱尔维修B.拉夏洛泰C.狄德罗D.涂尔干 解析:17.( )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11、。(分数:2.00)A.大教学论 B.理想国C.民主主义与教育D.爱弥儿解析:18.新教育运动中,首先提出“实验教育学”的是德国的教育家( )。(分数:2.00)A.梅伊曼 B.利茨C.凯兴斯泰纳D.拉伊解析:19.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中,( )应当居于首位。(分数:2.00)A.体育B.智育C.德育 D.美育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20.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21.私学是孔子首创的,这也是孔子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杰出贡献之一。(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孔子所创办的私学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弟子最

    12、多、影响也最为深远的,但私学并非孔子首创,有史料表明,孔子之前已有私学存在。)解析:22.程朱理学在宋代即已取得了官方哲学的地位,并控制了宋、元、明、清四代的科举和学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尽管程朱理学在宋代即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它并没有获得官方的认可;到元代程朱理学才获得了官方哲学的地位,并在元、明、清三代控制了科举和学校。)解析:23.罗马帝国时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演说家和政治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罗马帝国时期,国家加强对教育的控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训练顺民和培养官吏。)解析:24.耶稣会学校以反对、抵制和破坏宗教改革为目的,把教育视为

    13、其实现宗教和政治目的的手段,因而在教育史上无任何进步意义可言。(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尽管耶稣会学校以反对、抵制和破坏宗教改革为目的,把教育视为其实现宗教和政治目的的手段,但是它在一些教育实践方面的有益探索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如:教师培训,完备的组织管理模式,寄宿制和全日制,班级授课制,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讲授、阅读、写作、背诵、辩论、练习等多种方式,学校提倡温和纪律、爱的管理,强调师生间的亲密关系,很少使用体罚等。所以,耶稣会学校在教育方面并非毫无积极意义可言。)解析:25.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是把个人直接经验与人类间接经验对立了起来。(分数:2.00)_

    14、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杜威的“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并没有把个人直接经验与人类间接经验对立起来,他并不反对间接经验本身,反对的是传统教育中那种不顾儿童接受能力的直接灌输、生吞活剥式的获得间接经验的方式。他看到了个人直接经验的局限性,强调使儿童最终获取较系统的知识而同时又能在学习过程中估计儿童的心理水平。)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简谈韩愈对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起作用的看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韩愈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是以其“性三品说”为理论依据的。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个品级,并认为上品人之性天生是善的,中品人之性可诱导之为善为恶,下

    15、品人之性终归于恶。基于“性三品说”,韩愈阐述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1)韩愈认为,决定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性,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气质太坏,只能以刑罚制之。学习与教育对于中品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它在中品人的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不同的人性,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尽一致的。 (2)无论是上品人之性还是下品人之性,都可以因外界的条件而发生变化,只是移易之道不同而已,即移易的方法与取得的效果不同而已。 (3)韩愈还提出,由于人天生包含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应把这种道德发扬开来,儒家经典是最好的教育内容。 韩愈一方面肯定了教育在促进人性变化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认

    16、为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受到人先天固有的本性的制约。人性三品不可变,教育只能在三品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并且限制了教育的作用。韩愈的人性论不但为封建制度的等级性作了合理的论证,而且也为绝大多数的人接受封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解析:27.简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确定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作为改造旧大学的指导思想。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但并不是研究某一家或者某一派的学问,更不是研究某些人指定的学问。应该提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各派主张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

    17、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都可以让他们自由发展。 (2)依据这一方针,他聘请教师“以学诣为主”,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同时在大学任教,使北大教师队伍人才济济,面貌一新。他的这一办学方针改变了旧北大一片死寂的景象,在突破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文化专制主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各种新思想在大学讲坛上传播提了有利条件,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解析:28.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等教育有什么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中学、师范都属于干部教育范畴,各中等学校普遍开设地方干部培训班。 (2)学制视各校具体情况而定,不强求一致。 (3)课程设置主要根据形势和各地具体情况而定,要

    18、求精简、集中、密切联系根据地的建设实际。 (4)各中等学校学生的班级编制和生活管理大都实行军事化。 (5)学生们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劳动和从事群众工作。)解析:29.简述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产生的背景及其教育过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背景: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是世俗封建主的教育,它是封建制庄园经济和封建等级政治的产物。封建制的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必然造成封建割据、各领主间相互掠夺的局势,而封建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按习惯的规定,附庸必须为封主服兵役、当骑士,保护封建主的经济利益。在此背景下,骑士教育产生了。骑士教育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主要目标是培养

    19、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2)骑士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家庭教育阶段,从出生到 78 岁; 第二,礼文教育阶段,又称侍童教育阶段,78 岁以后进行,低一级的贵族将儿子送到高级贵族的家庭中充当侍童; 第三,骑士侍从时期,1421 岁,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同时还要侍奉领主和贵妇,这是训练的最后阶段。年满 21 岁,举行授与骑士的隆重仪式,仪式完毕即成为正式骑士。)解析:30.简述洪堡的教育改革实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 世纪是德国社会和教育进行变革和发展的时期,其中在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洪堡,制订了包括学制、课程、教法、考试、学校管理和师资在内

    20、的一系列的改革方案。 在初等教育上,他认为初等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理性,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宗教感情,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在中等教育上,编制了教学计划,以拉丁文、希腊文、德文和数学为主课,重视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教学。 在高等教育上,洪堡提出了学术自由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原则。还创办了柏林大学,对欧美高等教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1.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32.评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隋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

    21、以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绩,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科举制度在隋代只不过初具雏形,不居于主导地位,但它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2)唐承隋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举制度,使之在人才选拔以至国家政治生活中占居越来越重要地位。唐立国之初,就将人才选拔列入国家的重要政事。唐太宗执政时,继续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唐高宗以后,科举取士名额有所增加。武则天时期开创了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的先例,确立了殿试。到了开元、天宝时期,参加科举的士人愈益

    22、增多,科举制度中大部分考试科目已经形成,考试内容和形式基本确立,科举制度渐趋成熟和完备。 (3)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 由于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而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 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英才儿童教育及文武兼备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属,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

    23、于几部儒家经典,造成学校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空疏无用; 科举考试的方法僵化、呆板,又使得学校的教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 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声利之场,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析:33.试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涵义 所谓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即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者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 一个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当: 第一,是社会物质生

    24、产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中的创造者; 第二,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用者; 第三,是有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人,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鉴赏者和细心的保护者; 第四,是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公民;最后,是树立于崇高道德基础之上的新家庭的建立者。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观点是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的基石,也是他的全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2)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由体育、德育、智育、劳动教育和美育组成。 体育。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身体健康发展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中的作用。把体育看作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活活力的源泉。对青少年身体的保护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学

    25、校的环境、教学设备和合理的作息制度、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均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校重视体育设施建设。 德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因此,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中,德育应当居于首位。道德教育应当及早开始。道德教育应当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在道德习惯的形成过程中自觉性、自尊心和责任感,这三个要素起关键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道德习惯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正面教育阶段、自我道德评价阶段和道德成熟阶段。道德教育应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这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的起码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道德教育应当以帮助学生确立道德信念为目标。道德信念是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在

    26、他看来,道德信念是人们对道德问题的知识性理解。其形成应从培养学生的习惯入手。 智育。智育包括获取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劳动能力的技能、培养脑力劳动的兴趣和要求。智育是苏霍姆林斯基个体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智力。值得注意的是,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世界观的形成乃是智育的核心。 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也是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感知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美育也成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美育的第一步是要培养学生感知和领会美的能力。感知和领会美的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观察大自然中的美;二是阅读文艺作品;三是欣赏绘画作品和音乐。在感知美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练习写作和绘画。)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3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veningprove2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