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 )。(分数:2.00)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3.在我国历史上倡导“耕战”的学派是( )。(分数:2.00)A.儒家B.道家C.法家D.农家4.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分数:2.00)A.颜之推B.颜渊C.颜元D.颜真卿5.宋代“熙宁兴学”的发起者是( )。(分数:2.00)A.欧阳修B.王安石C.范仲淹D.蔡邕6.
2、我国早期启蒙教育思想出现在( )。(分数:2.00)A.唐宋时期B.明清之际C.宋代D.元代7.科举考试是在( )时期终结的。(分数:2.00)A.洋务运动B.维新运动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8.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后,于( )年 1月 19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首次以中央政府名义发布的教育文件,也是民国初年改革封建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分数:2.00)A.1912B.1922C.1919D.19159.“抗大”全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它成立于( )。(分数:2.00)A.1936年B.1937年C.1938年D.1939年10.西方教育史上的“
3、三艺”是由( )创设的。(分数:2.00)A.牧师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智者派11.提出“原罪论”和禁欲主义思想的西方教育家是( )。(分数:2.00)A.昆体良B.奥古斯丁C.阿奎那D.托马斯12.9世纪上半期,阿拉伯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创立了代数学,他的代数著作,于 12世纪传到西欧,成为大学的主要数学材料,一直使用到 16世纪。(分数:2.00)A.白塔尼B.穆罕默德C.安萨里D.花拉子模13.宗教改革时期,在中等教育模式的探索中卓有成效,其所创建的模式成为以后三百多年德国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中等学校的主要模式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马丁路德B.斯图谟C.布
4、根哈根D.梅兰克吞14.( )是 19世纪美国杰出的教育家,终身投身美国的公立教育事业,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教育之父”。(分数:2.00)A.福禄培尔B.爱尔维修C.贺拉斯曼D.富兰克林15.在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建立一个统一学校体系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西塞罗C.夸美纽斯D.卢梭16.德国教育家( ),出版了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教育学的系统论述。(分数:2.00)A.利茨B.蒙台梭利C.梅伊曼D.拉伊17.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 )被称为“教学机器之父”。(分数:2.00)A.布拉梅尔德B.斯金纳C.加涅D.巴格莱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
5、.00)18.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9.秦国实施“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加强了民众的法制意识,因此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进步。(分数:2.00)_20.我国视学制度源远流长,礼记中即有天子视学的记载,说明我国很早就有了视学制度。(分数:2.00)_21.“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是国民党当局纯粹为反共、防共、限共而制定的。(分数:2.00)_22.城市学校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分数:2.00)_23.“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分数:2.00)_三
6、、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4.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有哪些重要方面?(分数:2.00)_25.颜元重“实学”和“习行”教育思想的意义何在?(分数:2.00)_26.简析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分数:2.00)_27.比较欧洲新教育运动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异同。(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28.必答题(分数:2.00)_29.王夫之有哪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观点?(分数:2.00)_30.试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31.柏拉图学前教育思想述评。(分数:2.00)_32.简述莫尔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7、(中外教育史)-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 )。(分数:2.00)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解析:3.在我国历史上倡导“耕战”的学派是( )。(分数:2.00)A.儒家B.道家C.法家 D.农家解析:4.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分数:2.00)A.颜之推 B.颜渊C.颜元D.颜真卿解析:5.宋代“熙宁兴学”的发起者是( )。(分数:2.00)A.欧阳修B.王安石 C.范仲淹D.
8、蔡邕解析:6.我国早期启蒙教育思想出现在( )。(分数:2.00)A.唐宋时期B.明清之际 C.宋代D.元代解析:7.科举考试是在( )时期终结的。(分数:2.00)A.洋务运动B.维新运动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解析:8.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后,于( )年 1月 19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首次以中央政府名义发布的教育文件,也是民国初年改革封建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分数:2.00)A.1912 B.1922C.1919D.1915解析:9.“抗大”全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它成立于( )。(分数:2.00)A.1936年 B.1937年C.193
9、8年D.1939年解析:10.西方教育史上的“三艺”是由( )创设的。(分数:2.00)A.牧师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智者派 解析:11.提出“原罪论”和禁欲主义思想的西方教育家是( )。(分数:2.00)A.昆体良B.奥古斯丁 C.阿奎那D.托马斯解析:12.9世纪上半期,阿拉伯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创立了代数学,他的代数著作,于 12世纪传到西欧,成为大学的主要数学材料,一直使用到 16世纪。(分数:2.00)A.白塔尼B.穆罕默德C.安萨里D.花拉子模 解析:13.宗教改革时期,在中等教育模式的探索中卓有成效,其所创建的模式成为以后三百多年德国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中等学校的主
10、要模式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马丁路德B.斯图谟 C.布根哈根D.梅兰克吞解析:14.( )是 19世纪美国杰出的教育家,终身投身美国的公立教育事业,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教育之父”。(分数:2.00)A.福禄培尔B.爱尔维修C.贺拉斯曼 D.富兰克林解析:15.在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建立一个统一学校体系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西塞罗C.夸美纽斯 D.卢梭解析:16.德国教育家( ),出版了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教育学的系统论述。(分数:2.00)A.利茨B.蒙台梭利C.梅伊曼D.拉伊 解析:17.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 )被称为“教学机器
11、之父”。(分数:2.00)A.布拉梅尔德B.斯金纳 C.加涅D.巴格莱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18.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19.秦国实施“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加强了民众的法制意识,因此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进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又一次人为地将官与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职教师,无疑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倒退。)解析:20.我国视学制度源远流长,礼记中即有天子视学的记载,说明我国很早就有了视学制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虽然礼记中有天子视学
12、的记载,但充其量只是一种礼仪,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制度。真正的视学制度是在清末建立起来的。)解析:21.“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是国民党当局纯粹为反共、防共、限共而制定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这一方针建立在对战争持久性的抗战形势估计基础上的,与“抗战建国”的基本国策是相一致的,是一项并不短视的重要决策,它既顾及了教育为抗战服务的近期任务,也考虑了为战后国家重建和发展服务的远期目标,使国家的教育事业在艰苦的戗争环境中仍能苦苦支撑,并在大后方西南、西北地区还有所发展。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国民党控制教育、继续反共、压抑民主思想的政策依据。)解析:22.城市学校不是一
13、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十一二世纪以后,为适应生产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利益需要,城市学校应运而生。城市学校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使学校教育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同时城市学校主要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解析:23.“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所谓“泛智”,用夸美纽斯的话来
14、说,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它包含着两方面内容:一是教育内容泛智化,二是教育对象普及化。为此,夸美纽斯制定了从学前教育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前后衔接的统一完整的学校制度体系。“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4.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有哪些重要方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生产劳动教育; (2)生活习俗的教育; (3)原始宗教教育; (4)原始艺术教育;(5)体格和军事教育。)解析:25.颜元重“实学”和“习行”教育思想的意义何在?(分数:2.00)_正确答
15、案:(正确答案:(1)颜元是明末清初教育家,他主张教育要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培养实用人才,教育内容上强调“实学”。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突破了千百年来教育为经学所垄断的局面,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蒙和推动作用。 (2)颜元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习行”,即亲自去观察,亲身去实践,以获得真知。其思想中已包含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等内容,是认识论上的伟大进步。重习行与重实学相表里,构成颜元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解析:26.简析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关于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作用在于“谋个
16、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表达了力求改变中国和社会现状的美好心愿。对于职业教育的地位,他认为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的地位应是一贯的、整个的、正统的。 (2)关于职业教育的目的,他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实现“谋生”与“乐业”完美统一的崇高境界。 (3)关于职业教育的方针,他强调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必须与社会沟通,并为社会服务,即社会化;另一方针是科学化。 (4)关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他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主张,体现了他对职业教育特殊规律
17、的认识。 (5)关于职业道德教育,他提出了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敬业乐群”,认为职业科学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离不开职业道德教育,否则职业教育便会迷失方向。)解析:27.比较欧洲新教育运动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异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相同点: 都把矛头指向了传统教育,批判传统教育观和一些做法; 都要求改革,并且进行了实验; 都对以前的教育著作深入研究,并在之上提出新的观点; 都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 (2)不同点: 欧洲重视校园环境,美国偏重课程方法; 欧洲注重全面发展,并不偏废知识的传授;美国较极端,忽视了教育中的基本规律。)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5,
18、分数:10.00)28.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29.王夫之有哪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王夫之主张“习成而性与成”,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学而知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应该将二者对立起来。 (2)王夫之坚决反对理学家们“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教育观。他认为“理”与“欲”是统一的,不能一概地禁欲,要满足人们正当、合理的欲求;但也不赞成纵欲,主张对人欲要进行适当的节制和引导。这种理欲统一、反对禁欲又主张节欲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
19、兴市民阶层的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3)王夫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力行实践,即“教必著行”。教的知识,虽不能完全付诸行,但是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努力实行,学以致用,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4)王夫之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教师只起指引的作用,进德修业的工夫则靠学生“自悟”。因此,他要求学主要勤奋自勉,也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则,不可为师。)解析:30.试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教育的作用。梁启超从救亡图存的角度,对教育的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
20、于“开民智”,继而“伸民权”。国家的强弱取决于民权的多寡有无,而民权有赖于民智的开发。他明确地将“开民智”与“伸民权”联系起来,揭示了专制与愚民、民主与科学的内在联系,“开民智”实具有科学与民主启蒙的内涵。梁启超把教育视为关系到国家兴衰和强弱的重要大事,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他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试图通过教育解决一切问题,这种典型“教育救国”思维在实践中无疑是行不通的。后来梁启超觉察到“民智”和“民权”并不能划等号,因此他提出教育应该有宗旨。(2)教育目的。基于“开民智”的思想,梁启超提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新民”。他认为传统教育最大的缺点是培养的人缺乏国家观念、公共观念和自治观念,只求个人
21、完善,或者就想升官发财,奴性、作伪、自私、怯懦、麻木是人们的通病。因而他认为新民必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质,诸如国家思想、权利思想、政治能力、冒险精神以及公德、私德、自由、自治、自尊、尚武、合群、生利、民气、毅力等。可以看出这种新民正是具有资产阶级政治信仰、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和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知识技能的新国民。 (3)论学制。梁启超主张以新的学校体系代替科举制度,他借鉴西方心理学研究成果,列出了一份教育期区分表,提出模仿日本的学校制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把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5 岁以下为“幼儿期”,受家庭教育或幼稚园教育;613 岁为“儿童期”,受小学教育;142
22、1 岁为“少年期”,受中等教育或相应的师范教育、实业教育;2225 岁为“成年期”,受大学教育,大学教育分为文、法、师范、医、理、工、农、商诸科。他还分别介绍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体、智、情、意、自观力(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基本特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确定学制的不同阶段和年限是近代西方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这一理论的人。 (4)师范教育。梁启超充分肯定了师范教育的重要地位,于 1896年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一文,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次以专文论述师范教育。梁启超认为师范教育是各类教育发展的基础,文章中对新旧学堂中的教师状况进行了分析
23、,指出当时中国急需普遍设立中、西学兼习的新式学堂,但不能依靠这些人,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设立师范学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在他设计的教育制度中,包括有从寻常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直到师范大学的师范教育体系;在师范学堂的具体设置方法和课程安排上,他主张参照日本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同时设立小学和师范学堂,师范学堂的学生同时兼任小学堂的教习,以后逐步提高师范生的程度;在兴学次第上,他主张师范教育应先于大学之前与小学同时开办,首先培养小学教师。课程包括“六经”大义、历朝掌故、文字源流、列国情状、格致专门等基础学科。 (5)女子教育。梁启超是积极提倡开展女子教育的思想家之一。1896 年,他撰写了论女学一
24、文,对女子教育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从女子自养自立、成才成德、教育子女、实施文明胎教等方面揭示了女子教育的必要性。指出接受教育是女子的天赋权利,也是男女平等的保障。还认为中国女子不学正是造成国家贫弱的原因之一,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认为这是“祸天下之道”;提倡女教,开展女子教育,这样既可以增加社会生产,又可以和睦家庭。女子教育应与男子教育平等。 (6)儿童教育。梁启超特别重视儿童教育,认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他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体现在论幼学一文中。他对封建教育摧残儿童的弊病进行了深刻揭露,十分赞赏西方的儿童教育,他指出西人强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而在中国则与之反
25、;西人重视理解,而在中国注重识记;西人注意直观教学,实物教学,而在中国只注重言语文字。主张为孩子办新式学校,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彩,中西兼学;课程的编排要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难度适中,循序渐进;改革教育方法,以激发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反对体罚,强调减少课时,充分开展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解析:31.柏拉图学前教育思想述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柏拉图重视学前教育。他说:“一切事都是开头最重要,尤其是对于幼年的因为在幼年的时候,性格正在形成,任何印象都留下深刻的影响。”柏拉图强调教育应从小抓起,甚至提出了胎教问题。 (2)依据他的规划,国家应厉行优
26、生优育政策。执政者为人民选择婚配,最好的男子配最良的女子,以保证所生的后代属于优秀的种子。至于不良的男女的婚配,越少越好,以免生育不好的后代。婴儿出生后,那些不好的放在人们不知道的地方,而优秀的种子则送至国家教养机关,施以公共教育。 (2)婴儿 3岁以前在育儿所,36 岁的幼儿则集中到附设于神庙的公共游戏场中接受教育。游戏场以游戏为主,因为游戏是儿童天性所需要的。但游戏的内容、方法必须慎重选择,不应轻易变化,以免形成儿童“厌旧喜新”的心理。游戏场还进行音乐、唱歌、听故事等活动。 (4)柏拉图重视歌曲对儿童的教育影响,强调儿童的曲调应是欢快、奋发、高昂的,以便培养儿童坚毅、快乐、勇敢的性格。对儿
27、童讲述的故事应慎重选择。柏拉图要求政府对创作故事的人及其作品进行严格审查。审查的标准“以不慢神为第一义”,凡描写天神之间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妒忌、说谎等等的故事,一律删去,而那些描述智慧、勇敢、友善的故事,则应列在目录上,劝导母亲和保姆们讲给孩子们听,以之陶冶他们的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他说“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一课”,因为“在那个年龄深入人心的一切意见,最容易看出是不容易磨灭和不容易改变的”。)解析:32.简述莫尔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托马斯莫尔是 16世纪英国的人文主义者,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莫尔的教育思想有着
28、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当时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 (1)公共的、平等的、普遍的教育 莫尔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居民,绝不能再像旧社会的人们那样粗野无文,“愚昧顽钝”,而应是“有文化、有教养的”具有高尚精神的人。因而必须实行公共的、平等的、普遍的教育”。他说:“凡是儿童都要学习”,由“教士教育儿童青年,注意他们的读书求知,也同样注意培养他们的品德”,此外,国家还要举办各种公共讲演会,让成年男女工余之暇接受文化科学知识和道德教育。 (2)实行多方面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莫尔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应是多方面的,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他看来,“没有德行的学术荣誉只不过是昭著
29、的恶德”,因此,道德教育应居首位。智育的目的在于获取广知识和增长才智,除学习读、写、算外,还要攻读数学、几何学、天文学、音乐、逻辑、哲学以及希腊文、拉丁文等等科目。体育是多方面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身体健壮才能享受人生的快乐。莫尔重视劳动教育,他从乌托邦岛国中人人平等劳动的制度出发,要求青年一代必须接受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莫尔认为,通过上述各方面教育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殷勤和蔼,聪明伶俐,具有能力,喜欢安静的生活。在需要从事体力劳动时,他们充分习惯于体力劳动,在别的方面他们虽然不一定急切猛进,但在智力探讨上却是不辞劳苦”的人。这种人实际上就是具有高尚道德、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的全面发展的人。 (3)重视直观教学,注重发展理性 莫尔反对经院主义教育那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和丧失理性的盲目信仰,积极提倡直观,要求发展理性。莫尔还坚信人有理智能力,它可使人辨别是非,认识真理,应通过勤奋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使之发展。为了发展理性,他提倡自由讨论,在讨论中通过独立思考得出科学结论。 莫尔的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初兴时期刚刚诞生的无产阶级对教育的一种幼稚的幻想,它虽然不可能实现,但在当时有巨大的进步意义,对后世也有较大影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