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27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化性起伪”是( )提出的。(分数:2.00)A.荀子B.老子C.庄子D.孔子3.秦统一后,根据“大篆”和“古文”两种字体创出一种新的字体“秦篆”,对各地文字不统一的现象进行了改造,这就是对中国文化、学术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书同文”政策。以此为依托,编写了蒙学教材博学篇的是( )。(分数:2.00)A.李斯B.胡毋敬C.赵高D.伏生4.我国古代著名蒙
2、学教材千字文的作者是( )。(分数:2.00)A.周兴嗣B.朱熹C.颜之推D.蔡邕5.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锁院”制度是在( )时确立的。(分数:2.00)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6.早期启蒙思想家都不约而同地展开了对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其中喊出宋儒“以理杀人”响亮口号的是( )。(分数:2.00)A.戴震B.黄宗羲C.颜元D.龚自珍7.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是( )。(分数:2.00)A.林则徐B.阮元C.龚自珍D.魏源8.师大学堂创办于( )。(分数:2.00)A.1898 年B.1905 年C.1895 年D.1912 年9.1912 年,( )发表对
3、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分数:2.00)A.吴稚晖B.章炳麟C.梁启超D.蔡元培10.下面党的干部学校中不是高级干部学校的是( )。(分数:2.00)A.中央列宁师范学校B.苏维埃大学C.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D.红军大学11.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为( )。(分数:2.00)A.雄辩术B.启发法C.问答法D.讲授法12.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教学理论家和教学方法专家是( )。(分数:2.00)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昆体良D.亚里士多德13.1780 年,英国报馆经理雷克斯首创( ),以利用礼拜日对童工进行指导和教育。(分数:2.00)A.实科中学B.文法学校C.慈善学
4、校D.主日学校14.19 世纪英国教育家( )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充满生活作准备”,科学知识对人类生活最有价值。(分数:2.00)A.洛克B.培根C.斯宾塞D.赫胥黎15.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论认为,( )教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爱。(分数:2.00)A.德育B.体育C.智育D.美育16.( )把哈多报告的双轨改变成三轨,使技术中学成为中等教育的一部分。(分数:2.00)A.雷沃体姆报告B.巴尔福教育法C.斯宾斯报告D.费舍教育法17.下面教育思想家中不是分析教育哲学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分数:2.00)A.索尔蒂斯B.谢夫勒C.奥康纳D.巴格莱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18.
5、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9.王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分数:2.00)_20.民国初期教育部在蔡元培的领导下,虽然机构简单,但建树颇多。(分数:2.00)_21.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改革虽初衷良好,但由于不切合中国的实际,因而失败是必然的。(分数:2.00)_22.在数学上,最早采用 10 进位计算法的是古希腊。(分数:2.00)_23.裴斯泰洛齐把劳动教育当作劳动人民获得幸福的根源,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4.如何评价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分数:2.00)_25.简
6、述古埃及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分数:2.00)_26.简述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27.必答题(分数:2.00)_28.西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试评述。(分数:2.00)_29.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分数:2.00)_30.述评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分数:2.00)_31.述评昆体良关于雄辩家的培养的论述。(分数:2.00)_32.试述康德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27 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
7、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化性起伪”是( )提出的。(分数:2.00)A.荀子 B.老子C.庄子D.孔子解析:3.秦统一后,根据“大篆”和“古文”两种字体创出一种新的字体“秦篆”,对各地文字不统一的现象进行了改造,这就是对中国文化、学术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书同文”政策。以此为依托,编写了蒙学教材博学篇的是( )。(分数:2.00)A.李斯B.胡毋敬 C.赵高D.伏生解析:4.我国古代著名蒙学教材千字文的作者是( )。(分数:2.00)A.周兴嗣 B.
8、朱熹C.颜之推D.蔡邕解析:5.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锁院”制度是在( )时确立的。(分数:2.00)A.唐朝B.宋朝 C.元朝D.明朝解析:6.早期启蒙思想家都不约而同地展开了对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其中喊出宋儒“以理杀人”响亮口号的是( )。(分数:2.00)A.戴震 B.黄宗羲C.颜元D.龚自珍解析:7.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是( )。(分数:2.00)A.林则徐B.阮元 C.龚自珍D.魏源解析:8.师大学堂创办于( )。(分数:2.00)A.1898 年 B.1905 年C.1895 年D.1912 年解析:9.1912 年,( )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
9、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分数:2.00)A.吴稚晖B.章炳麟C.梁启超D.蔡元培 解析:10.下面党的干部学校中不是高级干部学校的是( )。(分数:2.00)A.中央列宁师范学校 B.苏维埃大学C.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D.红军大学解析:11.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为( )。(分数:2.00)A.雄辩术B.启发法C.问答法 D.讲授法解析:12.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教学理论家和教学方法专家是( )。(分数:2.00)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昆体良 D.亚里士多德解析:13.1780 年,英国报馆经理雷克斯首创( ),以利用礼拜日对童工进行指导和教育。(分数:2.00)A.实科中学B.文法学校
10、C.慈善学校D.主日学校 解析:14.19 世纪英国教育家( )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充满生活作准备”,科学知识对人类生活最有价值。(分数:2.00)A.洛克B.培根C.斯宾塞 D.赫胥黎解析:15.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论认为,( )教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爱。(分数:2.00)A.德育 B.体育C.智育D.美育解析:16.( )把哈多报告的双轨改变成三轨,使技术中学成为中等教育的一部分。(分数:2.00)A.雷沃体姆报告B.巴尔福教育法C.斯宾斯报告 D.费舍教育法解析:17.下面教育思想家中不是分析教育哲学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分数:2.00)A.索尔蒂斯B.谢夫勒C.奥康纳D.巴格莱 解析
11、: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18.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19.王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王充思想的突出特色。)解析:20.民国初期教育部在蔡元培的领导下,虽然机构简单,但建树颇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蔡元培担任教育部长,在他的领导主持下,教育部制定了资产阶级教育方针、颁布壬子学制和课程标准,突出近代学科和资本主义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对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析:21.大学
12、院和大学区制改革虽初衷良好,但由于不切合中国的实际,因而失败是必然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目前大多数学者均持此种观点。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是蔡元培教育独立思想的体现,目的是以此促进教育与学术的结合,实现教育行政机构的学术化,同时又可以摆脱官僚的支配,事权统一,实现教育决策和实施的民主化。但是,受制于专制独裁统治和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客观现实,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大学院制实施一年后便不得不废止,大学区制则在江苏、浙江两省一度试行,此后也不了了之。)解析:22.在数学上,最早采用 10 进位计算法的是古希腊。(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13、在数学上,最早采用 10 进位计算法的是古埃及,而非古希腊。)解析:23.裴斯泰洛齐把劳动教育当作劳动人民获得幸福的根源,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几个方面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工场与学校合一,在教育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时代性质决定了其并不能找到二者结合的内在联系,其把劳动教育当作劳动人民获得幸福的根源,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4.如何评价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
14、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即教育对象不应该有身份和地域的限制,只要诚心求教、潜心向学并行拜师手续的,孔子都纳为门人。从而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2)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和学术垄断的格局,大了受教育的范围,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和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来源,这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解析:25.简述古埃及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内容: (1)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 (2)练习书写; (3)练习词令
15、; (4)重视数学和计算。 教学方法: (1)以机械教学为主; (2)教师多利用问答方法,但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重视体罚。)解析:26.简述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赞可夫认为“教学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目的是促进学生“理想的一般发展”,这就是发展性教学的思想。所谓一般发展,一方面是对特殊发展(即数学、语言、音乐等方面的发展)而言,另一方面也有别于智力发展。一般发展包括智力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意志的发展、身体的发育等各个方面。 (2)赞可夫的“发展教学论”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大纲、教学法等几个方面,其中以教学原则最
16、为重要,教学原则主要有五项: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使班上全体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以这五条原则为重要标志的实验教学论体系,是赞科夫首创的苏联发展性教学的第一例完整体系。这一体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以整体性观点为具体的方法论基础,揭示了教学的结构与学生的发展进程之间的因果联系,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原则和具体途径。但是,赞科夫把他的新体系与“传统教学论和教学法”截然对立起来,以革新派自居,这是欠妥的。)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27.必答
17、题(分数:2.00)_解析:28.西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试评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六艺”。 (1)“六艺”教育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个方面的教育,其中礼乐之教是六艺教育的中心。“六艺”有“大艺”和“小艺”之分,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按其学科性质可分成三大方面: 礼乐。“礼”、“乐”是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礼是指周礼,内容极为广泛,举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等各个领域均在其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主要内容有音乐、诗歌和舞蹈,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
18、称,是当时的艺术教育,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礼”和“乐”紧密相连、互为表里,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活动之中,体现宗法等级制度,对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培养有重大作用。 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射御之教是必不可少的军事训练项目,训练颇为严格。作为军事教育,它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如教射有五项要求,相应地就有五项训练标准;御的教练亦有五项,故简称为“五御”。学御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达到五项标准要求。射御之教既学习了武事,又锻炼了身体。 书数。“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书数是文化基础知识技能,作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到大学阶段,学习程度提高,课程内容
19、也相应的有所变化,如书教,到了大学阶段就不再学习史籀之类的启蒙书,以及象形、指事、会意等“六书”,而要研习诗、书等较深的内容。 (2)总的来说,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它是我国奴隶社会全盛时期的产物,虽然到了西周后期,已逐渐失去了实用的意义而日趋程式化,但由于六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多方面的发展要求,因此其生命力并未随着奴隶制的灭亡而结束。)解析:29
20、.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五育”并举的方针,五育指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是对封建教育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在教育思想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人才培养看,也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2)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改革北大的举措包括:整顿校风,改变学生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改革管理体制,提倡教授治校以及改革教学体制。经过蔡元培的整顿改变了北大以前沉闷、腐败的风气
21、,开始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和自由研究学术的风气,使北大走上了现代大学轨道,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并以此影响到整个中国高等教育。 (3)主张文、理科的“学”、“术”分设,又相互沟通的观念,至今仍有重要价值。 (4)论教育独立。蔡元培提出教育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保有独立资格,毫不受各政党与教会的影响。 从蔡元培开始,并通过他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解析:30.述评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40 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路线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民族的
22、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这既是文化方针,也是教育方针。 (1)“民族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带有民族特征性的教育。它不一概排除外国教育,也不“全盘西化”,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有民族的形式和特点而与新民主主义的内容相结合,即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 (2)“科学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实,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对中国古代和近代教育不一概否定,也不因循守旧,而是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精华。 (3)“大众的”是指
23、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的,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教育,因而又是民主的。它把革命干部和群众的教育互相区别与联系,把普及和提高互相区别与联系,是人民大众的有力武器,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解析:31.述评昆体良关于雄辩家的培养的论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昆体良把培养雄辩家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他看来,雄辩家高于哲学家,因为哲学家所知道的,雄辩家定要知道,而雄辩家所能的哲学家却未必也能。昆体良认为,作为一个雄辩家,必须道德高尚,知识广博,智慧敏捷,仪态大方,通晓人情世故,巧于言语辞令,发表讲演能吸引人的注意,博取人的同情,感动人的
24、心灵,并使人能听其言而信其行。 (2)昆体良认为,自然赋予人们以敏锐的推理能力,但其发展则靠教育。他强调雄辩家的教育应从早抓起,自摇篮里开始。因为儿童早期教育是后来教育的基础。幼儿的教育可在家庭中进行,既要注意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也要重视语言能力的训练。在家庭中与儿童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是保姆,因而必须慎重选择。她应该“言谈合理”,说话清晰,以便培养孩子纯洁的语言和优异的品质。 (3)昆体良主张儿童达到一定年龄就应入公立学校学习。他具体论证了学校教育的优越性,认为: 第一,儿童入学校,“在公共生活的阳光普照之下”,“从小就习惯于团体生活”容易培养共同感情,不会产生孤独、寂寞、沉闷的感觉; 第二
25、,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相互比较,能够正确评价个人的能力,不易过高估计自己,自我吹嘘; 第三,可以相互学习,多受教育。昆体良说:孩子“在家里他只能学习教他自己的东西;在学校,他却学到教别人的东西。每天他会听到许多赞美和改正错误,从责难和纠正他同伴之放纵和懒惰上,他也可以收到相等的益处”; 第四,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中讲话,受到锻炼,会使他仪态自然,举止大方。 此外,教师也会因自己有众多的学生而感到自豪,从而积极工作。总之,学校是培养雄辩家最好的场所。他说,“我们未来的演说家,必须生活在广大群众之中”,必须在学校中培养。 (4)昆体良认为,培养雄辩家应当经过从初等学校到文法学校,再到修辞学校三个阶
26、段的学校教育,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都要围绕着培养雄辩家来实施。初级学校是基础教育,主要学习读、写初步文化知识。文法学校主要设置文法、阅读、作文、几何、音乐等课程,为培养雄辩家打下基础。修辞学校是培养雄辩家最后的阶段,主要学习辩证法(逻辑)、伦理学(道德)、物理学(自然哲学)。逻辑是争辩艺术的理论,对下定义,进行推理,解释疑难都有用处。伦理学对培养道德品质极为重要,自然哲学则为在辩论中引证材料所必需。昆体良重视物理学的学习,认为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任何真正的雄辩。总之,作为一个雄辩家,“其学识必须广泛,不囿于一门,且又精通于其本行所需的一切成就”。)解析:32.试述康德的教育思想。(分数:2.00)
27、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康德不仅是哲学家,也是 18 世纪重要的教育家,其思想主要集中于论教育一书。 (1)人与教育。在人与教育的关系上,康德与启蒙主义者特别是卢梭一样,高度推崇人性、人的尊严,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但不同的是,卢梭认为人性本善,是后天造成了人的恶;而康德认为人性既有善也有恶。因此,康德认为教育必须去恶扬善,要求给予儿童更多的指导和管束,与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迥然不同。康德并不推重卢梭的“自然人”,更强调通过教育使人成为有道德有理性的“文明人”。康德很注重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认为教育不应只是灌输和管束。 (2)“道德人”的培育。康德认为,人与动物之所以有区别,归根结底是因为有道德,因而要使人变成“道德人”,道德教育自然是非常重要。在这方面,康德认为德育应当顺应自然,让儿童自由成长,同时又要让他们自觉地接受理性的引导,所以应当有一定的强制性。 (3)广义的体育。康德在其论教育中,把全部教育分为体育、管束、训育和道德陶冶四个部分,并称道德教育之外的部分为广义的体育。)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