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现代教育)-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1936 年 6 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的( ),被誉为培养革命干部的熔炉。(分数:2.00)A.陕北公学B.抗日军事政治大学C.华北联合大学D.苏维埃大学3.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是由( )确定的。(分数:2.00)A.周恩来B.毛泽东C.晏阳初D.杨贤江4.以下有关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其内容可概括为“民族的、科
2、学的、大众的”B.它既是文化的方针,也是教育的方针C.所谓“民族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主张中华民族的教育独立,反对外国教育D.所谓“大众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为工农劳苦民众服务的5.以下几所学校中,哪一所学校与另外几所是不同时期成立的?( )(分数:2.00)A.西北联合大学B.抗大C.陕北公学D.华北联合大学6.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分数:2.00)A.从普通教育向干部教育转轨B.从群众教育向干部教育转轨C.从干部教育向群众教育转轨D.从干部教育向普通教育转轨7.干部教育在最早期时的教育形式是( )(分数:2.00)A.在职培训B.自学C.群众教育D.学校教育
3、8.抗日战争时期“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政策是由( )提出来的。(分数:2.00)A.毛泽东B.李德C.林伯渠D.徐特立9.陕北公学成立于 1937 年,其校长是( )(分数:2.00)A.周恩来B.林伯渠C.邓颖超D.成仿吾10.以下不属于抗大课程的是( )(分数:2.00)A.俄语B.政治课C.军事课D.基础文化课11.中国人民大学前身不包括以下哪所大学?( )(分数:2.00)A.华北联合大学B.陕北公学C.北方大学D.华北大学12.1917 年,黄炎培发表了( )标志着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分数:2.00)A.论中国职业教育B.新教育大纲C.教育独立议D.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1
4、3.黄炎培提出的职业教育的要旨不包括( )(分数:2.00)A.为改善人民生活之准备B.为个人谋生之准备C.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D.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14.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于( )(分数:2.00)A.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B.有助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C.有助于中国教育的完善D.有助于解决中国最急需解决的生计问题15.1929 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分数:2.00)A.陈鹤琴B.梁漱溟C.晏阳初D.黄炎培16.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实际,提出的四大教育是( )(分数:2.00)A.生活教育、文化教育、健康教育、政治教育B.文艺教育、生计教育
5、、卫生教育、公民教育C.文艺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生产教育D.生活教育、生计教育、健康教育、卫生教育17.梁漱溟是( )的代表人物。(分数:2.00)A.平民教育B.职业教育C.乡村教育D.生活教育18.“活教育”的思想是由哪位教育家提出来的?( )(分数:2.00)A.陈鹤琴B.梁漱溟C.陶行知D.晏阳初19.“活教育”的实验主要是在( )教育阶段进行的。(分数:2.00)A.幼儿B.中学C.大学D.成人20.陶行知是( )理论的代表人物。(分数:2.00)A.生活教育B.乡村教育C.活教育D.平民教育21.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分数:2.00)A.晓庄学校B.育才学校C.山海工
6、学团D.自然科学院22.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影响最大的外国教育家是( )(分数:2.00)A.裴斯泰洛齐B.凯兴斯泰纳C.福禄贝尔D.杜威23.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 )(分数:2.00)A.社会即学校B.生活即教育C.教做学合一D.教育即生长24.以下几组有关教育家与其教育主张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黄炎培乡村教育B.晏阳初平民教育C.梁漱溟职业教育D.陈鹤琴生活教育25.有关晏阳初的教育主张,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他提出“农民科学化,科学简单化”的平民教育目标B.晏阳初作为一个教育救国论者,不可能认识到中国农村问题产生的根源C.晏阳初的乡村建设作为社
7、会改革运动,实际上是一个不彻底的资本主义运动D.晏阳初在认识到社会问题的根源是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教育26.在梁漱溟看来,产生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的症结在于( )(分数:2.00)A.阶级和剥削B.经济落后C.文化失调D.政治制度落后27.“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这是( )的言论。(分数:2.00)A.陶行知B.陈鹤琴C.晏阳初D.梁漱溟28.陈鹤琴的活教育主要是从( )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分数:2.00)A.国立幼稚师范学校B.晓庄师范学校C.农民运动讲习所D.乡村学校29.“为了苦孩,甘为骆驼”这是( )为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及办教育的原则。(分数:2.00)A.陈鹤琴B.陶
8、行知C.梁漱溟D.黄炎培30.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 )(分数:2.00)A.生活即教育B.教育即生活C.教学做合一D.反省思维31.陶行知总结了生活教育的六大特点,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其中?( )(分数:2.00)A.行动的B.生活动C.大众的D.普遍的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2.简述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分数:2.00)_33.请解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分数:2.00)_34.简要介绍抗大的教育情况。(分数:2.00)_35.阐述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体制的构成特点及作用。(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现代教育)-试卷
9、1 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1936 年 6 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的( ),被誉为培养革命干部的熔炉。(分数:2.00)A.陕北公学B.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C.华北联合大学D.苏维埃大学解析:3.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是由( )确定的。(分数:2.00)A.周恩来B.毛泽东 C.晏阳初D.杨贤江解析:4.以下有关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其内容可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B.它既是文
10、化的方针,也是教育的方针C.所谓“民族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主张中华民族的教育独立,反对外国教育 D.所谓“大众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为工农劳苦民众服务的解析:5.以下几所学校中,哪一所学校与另外几所是不同时期成立的?( )(分数:2.00)A.西北联合大学 B.抗大C.陕北公学D.华北联合大学解析:6.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分数:2.00)A.从普通教育向干部教育转轨B.从群众教育向干部教育转轨C.从干部教育向群众教育转轨D.从干部教育向普通教育转轨 解析:7.干部教育在最早期时的教育形式是( )(分数:2.00)A.在职培训 B.自学C.群众教育D.学校教育
11、解析:8.抗日战争时期“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政策是由( )提出来的。(分数:2.00)A.毛泽东B.李德C.林伯渠 D.徐特立解析:9.陕北公学成立于 1937 年,其校长是( )(分数:2.00)A.周恩来B.林伯渠C.邓颖超D.成仿吾 解析:10.以下不属于抗大课程的是( )(分数:2.00)A.俄语 B.政治课C.军事课D.基础文化课解析:11.中国人民大学前身不包括以下哪所大学?( )(分数:2.00)A.华北联合大学B.陕北公学 C.北方大学D.华北大学解析:12.1917 年,黄炎培发表了( )标志着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分数:2.00)A.论中国职业教育B.新教育大纲C
12、.教育独立议D.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 解析:13.黄炎培提出的职业教育的要旨不包括( )(分数:2.00)A.为改善人民生活之准备 B.为个人谋生之准备C.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D.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解析:14.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于( )(分数:2.00)A.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B.有助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C.有助于中国教育的完善D.有助于解决中国最急需解决的生计问题 解析:15.1929 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分数:2.00)A.陈鹤琴B.梁漱溟C.晏阳初 D.黄炎培解析:16.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实际,提出的四大教育是( )(分数:2.
13、00)A.生活教育、文化教育、健康教育、政治教育B.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C.文艺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生产教育D.生活教育、生计教育、健康教育、卫生教育解析:17.梁漱溟是( )的代表人物。(分数:2.00)A.平民教育B.职业教育C.乡村教育 D.生活教育解析:18.“活教育”的思想是由哪位教育家提出来的?( )(分数:2.00)A.陈鹤琴 B.梁漱溟C.陶行知D.晏阳初解析:19.“活教育”的实验主要是在( )教育阶段进行的。(分数:2.00)A.幼儿 B.中学C.大学D.成人解析:20.陶行知是( )理论的代表人物。(分数:2.00)A.生活教育 B.乡村教育C.
14、活教育D.平民教育解析:21.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分数:2.00)A.晓庄学校 B.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学院解析:22.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影响最大的外国教育家是( )(分数:2.00)A.裴斯泰洛齐B.凯兴斯泰纳C.福禄贝尔D.杜威 解析:23.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 )(分数:2.00)A.社会即学校B.生活即教育 C.教做学合一D.教育即生长解析:24.以下几组有关教育家与其教育主张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黄炎培乡村教育B.晏阳初平民教育 C.梁漱溟职业教育D.陈鹤琴生活教育解析:25.有关晏阳初的教育主张,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
15、A.他提出“农民科学化,科学简单化”的平民教育目标B.晏阳初作为一个教育救国论者,不可能认识到中国农村问题产生的根源C.晏阳初的乡村建设作为社会改革运动,实际上是一个不彻底的资本主义运动D.晏阳初在认识到社会问题的根源是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教育 解析:26.在梁漱溟看来,产生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的症结在于( )(分数:2.00)A.阶级和剥削B.经济落后C.文化失调 D.政治制度落后解析:27.“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这是( )的言论。(分数:2.00)A.陶行知B.陈鹤琴 C.晏阳初D.梁漱溟解析:28.陈鹤琴的活教育主要是从( )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分数:2.00)A.国立
16、幼稚师范学校 B.晓庄师范学校C.农民运动讲习所D.乡村学校解析:29.“为了苦孩,甘为骆驼”这是( )为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及办教育的原则。(分数:2.00)A.陈鹤琴B.陶行知 C.梁漱溟D.黄炎培解析:30.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 )(分数:2.00)A.生活即教育 B.教育即生活C.教学做合一D.反省思维解析:31.陶行知总结了生活教育的六大特点,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其中?( )(分数:2.00)A.行动的B.生活动C.大众的D.普遍的 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2.简述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
17、思想是基于对当时社会青年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来的。 (1)对青年问题的分析。 产生青年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青年期是身心发生显著而重要变化的时期,身心的急剧变化导致诸多身心问题;二是社会动荡剧变更易导致青年问题 青年问题就是青年生活上所发生的困难或变态,主要有人生观、政治见解、求学、生活态度、职业、社交、家庭、经济、婚姻、生理、常识等方面的问题。 (2)全人生的指导。 所谓全人生的指导,就是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对他们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给以正确的指点和疏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成的人”,以适应社会改进之所用。 指导青年树
18、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的核心。提出通过对人类有所贡献来促进人生幸福的人生目的。主张青年要干预政治,投身革命。认为这在当时是中国社会的出路也是青年的出路。强调青年必须学习,学习是青年的权利与义务。 总之,杨贤江认为完满的青年生活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第一,健康生活(体育生活):个人生活的资本。 第二,劳动生活(职业生活):维持生命和促进文明的要素,是幸福的源泉。 第三,公民生活(社会生活):懂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和人群而存在,要处理好团体纪律与个人自由的关系。 第四,文化生活(学艺生活):可增添人生情趣,促进社会进步。 另外,他还提出具有正确生活态度的青年所应有的特征是:活动性、奋
19、斗性、多趣性、认真性。 最后,他强调生活的宗旨是:要有强健的体魄和精神,要有工作的知识的技能,要有服务人群的理想和才干,要有丰富的风尚和习惯。这就是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解析:33.请解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毛泽东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既是文化的方针,也是教育的方针。 所谓“民族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带有民族特性的教育。它不一概排除外国教育,也不“全盘西化”,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
20、粕。具有民族的形式和特点而与新民主主义的内容相结合,即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 所谓“科学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统一。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对中国古代和近代教育既不一概否定,也不因循守旧,而是剔除封建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精华。 所谓“大众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的,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教育,因而又是民主的。它把革命干部和群众的教育互相区别和联系,把普及和提高互相区别和联系,是人民大众的有力武器,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解析:34.简要介绍抗大的教育情况。(分数:2.00)_正确答案:
21、(正确答案: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直接领导和关心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所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是抗日根据地干部学校的典型。 (1)抗大概况。 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共中央决定创办红军大学,1936 年 6 月,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成立,1937 年 1 月改名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迁延安。从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到抗大,总校先后办了 8 期,同时还办了 12 所抗大分校,培养了 20 多万军政干部。 (2)抗大的教育方针。 抗大的教育方针是 1938 年 3 月 5 日,毛泽东为抗大第三期同学会成立的题词,即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
22、,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激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所谓“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战争的形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指生活上的艰苦朴素,工作中的刻苦勤奋,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指掌握和运用游击战的方法,与侵略者展开人民战争的持久战。 (3)抗大的政治思想教育。 抗大非常重视对学院进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政治思想教育,并将其作为学校的一门主要课程。同时,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的途径也多种多样,首先,是学习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其次
23、,学习中共党内斗争的文件,提高党性意识;其三,开展群众性的自我教育;其四,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 (4)抗大学风。 有关抗大的学风最重要的传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解析:35.阐述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体制的构成特点及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革命根据地教育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