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6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8681       资源大小:44.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6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26 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周礼中记载的传说中的学校是( )(分数:2.00)A.庠B.序C.成均D.校3.“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 )的概括。(分数:2.00)A.教育对象B.教育目的C.教育作用D.教育任务4.“以吏为师”是哪个派别的教育管理手段?( )(分数:2.00)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5.稷下学者“不治而议论”,表明稷下学宫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分数:

    2、2.00)A.官办私营B.鄙视仕途C.待遇优厚D.学术自由6.太学最初采用个别教学的形式进行教学,后来随着太学生人数的增加,出现了集体上课的教学形式,这种集体上课形式被称为( )(分数:2.00)A.“大都授”B.“都讲”C.“讲座”D.“讲会”7.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 )(分数:2.00)A.诸生B.孝廉C.博士D.仆射8.隋唐科举考试中,由考官任揭经书的某一页,将其左右两边遮住,露出中间一行,再裁纸为帖,贴盖其中的数字,令应试者填出来,这种方法是( )(分数:2.00)A.帖经B.墨义C.策问D.诗赋9.“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分数:2.00)A.隋代B.宋

    3、代C.唐代D.汉代10.北宋范仲淹主持的兴学称为( )(分数:2.00)A.庆历兴学B.崇宁兴学C.熙宁兴学D.庚款兴学11.在教育内容上,王阳明的主张是( )(分数:2.00)A.六经皆史B.博习百家C.提倡儒学D.反对读书12.“积分法”最早实行于( )(分数:2.00)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13.我国近代思想家最早提出重视科技课程,开近代教学内容改革先声是在( )(分数:2.00)A.明末清初B.鸦片战争时期C.洋务运动D.维新变法14.中国最早创办的官方新式学堂是( )(分数:2.00)A.福建船政学堂B.上海广方言馆C.京师大学堂D.京师同文馆15.中国教育最终完成从传统教

    4、育到资产阶级新教育的转变是在什么时期?( )(分数:2.00)A.洋务教育时期B.民国时期的教育C.大革命时期的教育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16.癸卯学制将整个教育过程分为( )(分数:2.00)A.两段七级B.三段五级C.三段七级D.两段五级17.“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是谁提出的?( )(分数:2.00)A.张之洞B.康有为C.梁启超D.严复18.1919 年 10 月,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了( )的国民教育宗旨。(分数:2.00)A.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B.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C.思想自由,兼容并包D.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

    5、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19.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实施以( )为核心的抗战教育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分数:2.00)A.“战时须作平时看”B.“民办公助”C.统一战线D.党化主义20.陕北公学成立于 1937 年,其校长是( )(分数:2.00)A.周恩来B.林伯渠C.邓颖超D.成仿吾21.在梁漱溟看来,产生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的症结在于( )(分数:2.00)A.阶级和剥削B.经济落后C.文化失调D.政治制度落后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2.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分数:2.00)_23.简单介绍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分数:2.00)_24.简述

    6、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分数:2.00)_三、名词解释(总题数:2,分数:4.00)25.“监生历事”(分数:2.00)_26.癸卯学制(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26 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周礼中记载的传说中的学校是( )(分数:2.00)A.庠B.序C.成均 D.校解析:3.“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 )的概括。(分数:2.00)A.教育对象B.教育目的C.教育作

    7、用 D.教育任务解析:4.“以吏为师”是哪个派别的教育管理手段?( )(分数:2.00)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 解析:5.稷下学者“不治而议论”,表明稷下学宫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分数:2.00)A.官办私营B.鄙视仕途C.待遇优厚D.学术自由 解析:6.太学最初采用个别教学的形式进行教学,后来随着太学生人数的增加,出现了集体上课的教学形式,这种集体上课形式被称为( )(分数:2.00)A.“大都授” B.“都讲”C.“讲座”D.“讲会”解析:解析:太学最初采用个别教学的形式教学,后来太学生人数增多,出现了“大都授”的集体上课形式,或次第相传的教学形式。7.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

    8、 )(分数:2.00)A.诸生B.孝廉C.博士 D.仆射解析:8.隋唐科举考试中,由考官任揭经书的某一页,将其左右两边遮住,露出中间一行,再裁纸为帖,贴盖其中的数字,令应试者填出来,这种方法是( )(分数:2.00)A.帖经 B.墨义C.策问D.诗赋解析:9.“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分数:2.00)A.隋代B.宋代C.唐代 D.汉代解析:10.北宋范仲淹主持的兴学称为( )(分数:2.00)A.庆历兴学 B.崇宁兴学C.熙宁兴学D.庚款兴学解析:11.在教育内容上,王阳明的主张是( )(分数:2.00)A.六经皆史 B.博习百家C.提倡儒学D.反对读书解析:12.“

    9、积分法”最早实行于( )(分数:2.00)A.宋代B.元代 C.明代D.清代解析:13.我国近代思想家最早提出重视科技课程,开近代教学内容改革先声是在( )(分数:2.00)A.明末清初 B.鸦片战争时期C.洋务运动D.维新变法解析:14.中国最早创办的官方新式学堂是( )(分数:2.00)A.福建船政学堂B.上海广方言馆C.京师大学堂D.京师同文馆 解析:15.中国教育最终完成从传统教育到资产阶级新教育的转变是在什么时期?( )(分数:2.00)A.洋务教育时期B.民国时期的教育 C.大革命时期的教育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解析:16.癸卯学制将整个教育过程分为( )(分数:2.00)

    10、A.两段七级B.三段五级C.三段七级 D.两段五级解析:17.“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是谁提出的?( )(分数:2.00)A.张之洞B.康有为C.梁启超D.严复 解析:18.1919 年 10 月,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了( )的国民教育宗旨。(分数:2.00)A.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B.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 C.思想自由,兼容并包D.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解析:19.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实施以( )为核心的抗战教育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分数:2.00)A.“战时须作平时看” B.“民办公助”C.统一战线D.党

    11、化主义解析:20.陕北公学成立于 1937 年,其校长是( )(分数:2.00)A.周恩来B.林伯渠C.邓颖超D.成仿吾 解析:21.在梁漱溟看来,产生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的症结在于( )(分数:2.00)A.阶级和剥削B.经济落后C.文化失调 D.政治制度落后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2.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12、。 (2)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 (3)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认为当教师应具备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解析:23.简单介绍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27 年 6 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地方试行大学区,取代民国以来中央政府设教育部、各省设教育厅的教育行政制度。随后,国民政府任命蔡元

    13、培为大学院院长,公布了中华民国大学组织法。10 月 1 日,大学院正式成立。根据大学院组织法规定,大学院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隶属国民政府,管理全国学术和教育行政事宜。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审议通过了大学区组织条例,并于次年公布修正大学区组织条例。规定全国各地按教育、经济、交通等状况划分为若干个大学区,每区设大学 1 所,大学设校长 1 人,负责大学区内一切学术和教育行政事务。大学区下设高等教育处、普通教育处、扩充教育处等。大学区的最高审议机构是评议会,由大学校长、教授,中学校长、教员,小学校长、教师,教育团体等组成。)解析:24.简述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分数:2.00)_正

    14、确答案:(正确答案: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是基于对当时社会青年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来的。 (1)对青年问题的分析。 产生青年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青年期是身心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身心的急剧变化易导致诸多身心问题;二是社会动荡剧变更易导致青年问题。 青年问题就是青年生活上所发生的困难或变态,主要有人生观、政治见解、求学、生活态度、职业、社交、家庭、经济、婚姻、生理、常识等方面的问题。 (2)全人生的指导。 所谓全人生的指导,就是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对他们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给以正确的指点和疏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成的

    15、人”,以适应社会改进之所用。 指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提出通过对人类有所贡献来促进人生幸福的人生目的。主张青年要干预政治,投身革命。认为这在当时是中国社会的出路也是青年的出路。强调青年必须学习,学习是青年的权利与义务。 总之,杨贤江认为完满的青年生活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第一,健康生活(体育生活):个人生活的资本。 第二,劳动生活(职业生活):维持生命和促进文明的要素,是幸福的源泉。 第三,公民生活(社会生活):懂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和人群而存在,要处理好团体纪律与个人自由的关系。 第四,文化生活(学艺生活):可增添人生隋趣,促进社会进步。 另外,他还提出具有正

    16、确生活态度的青年所应有的特征是:活动性、奋斗性、多趣性、认真性。 最后,他强调生活的宗旨是:要有强健的体魄和精神,要有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要有服务人群的理想和才干,要有丰富的风尚和习惯。这就是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2,分数:4.00)25.“监生历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监生历事”又称“历练政事”或“实习历事”,是明朝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历事指到监外历练政事,规定国子监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于在京各衙门,历练事务,锻炼和考查政务才能。有时监生也到县州历练政事,清理粮田或兴修水利,历事后进行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选,可授予官职;中等再令历练;下等送回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是中国古代大学里最早的教学实习制度,使学校培养人才与业务部门实用人才直接挂钩,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提高人才素质。)解析:26.癸卯学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是我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1903 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纵向来看,癸卯学制把整个学程分为三段七级,另有师范教育及实业教育两个系统。癸卯学制具有半资本主义半封建性质,是传统性和近代性的综合产物,也是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有标志性意义。)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6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oleaisle1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