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史)-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8651       资源大小:52.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史)-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史)-试卷 7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的教育场所是( ),它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分数:2.00)A.辟雍B.成均C.瞽宗D.序3.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 )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矢识分子的前身。(分数:2.00)A.乐师B.祭师C.巫师D.史官4.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 ),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分数:2.00)A.序B.庠C

    2、.辟雍D.成均5.传说黄帝命令他的史官( )创造了文字。(分数:2.00)A.夔B.仓颉C.皋陶D.契6.商代的( )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分数:2.00)A.金文B.小篆C.象形文字D.甲骨文7.“学在官府”是( )最为突出的文化教育特征。(分数:2.00)A.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8.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 )(分数:2.00)A.千字文B.史籀篇C.三字经D.急就篇9.下列选项中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内容的是( )。(分数:2.00)A.射B.御C.诗D.数10.在西周教育制度中,王侯太子入小学和大学的年龄分别是( )。(分数

    3、:2.00)A.6 岁和 13 岁B.7 岁和 12 岁C.8 岁和 1 5 岁D.10 岁和 14 岁11.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 )。(分数:2.00)A.成均和虞庠B.辟雍和泮宫C.官学和私学D.成均和瞽宗12.西周的学校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即( )。(分数:2.00)A.官学和私学B.大学和小学C.国学和庠序D.国学和乡学13.西周的国学按照入学年龄和程度高下分为( )。(分数:2.00)A.大学和小学B.中学和小学C.大学和中学D.官学和私学14.西周“六艺”教育的中心是( )。(分数:2.00)A.军事教育B.礼乐教育C.科学知识教育D.文化知识教育15.按照有关记载可以

    4、推知,西周时期小学的修业年限约为( )。(分数:2.00)A.4 年B.5 年C.6 年D.7 年16.西周小学教育内容有( )等几个方面,实际上是关于奴隶主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分数:2.00)A.仁、义、礼、信B.文、行、忠、信C.德、行、艺、仪D.忠、义、孝、悌17.“学在官府”不是( )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分数:2.00)A.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18.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9.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分数:2.00)_20.西周时期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

    5、学在四夷”。(分数:2.00)_21.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分数:2.00)_22.西周时期的教育制度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部分组成。(分数:2.00)_23.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按年龄入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4.简述学校萌芽的传说。(分数:2.00)_25.为什么说学校的产生是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分数:2.00)_26.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分数:2.00)_27.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有哪些重要方面?(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28.必答

    6、题(分数:2.00)_29.谈谈你对教育起源问题的认识。(分数:2.00)_30.试述学在官府的成因。(分数:2.00)_31.西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试评述。(分数:2.00)_32.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史)-试卷 7 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的教育场所是( ),它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分数:2.00)A.辟雍B.成均

    7、C.瞽宗D.序解析:3.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 )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矢识分子的前身。(分数:2.00)A.乐师B.祭师C.巫师 D.史官解析:4.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 ),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分数:2.00)A.序 B.庠C.辟雍D.成均解析:5.传说黄帝命令他的史官( )创造了文字。(分数:2.00)A.夔B.仓颉 C.皋陶D.契解析:6.商代的( )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分数:2.00)A.金文B.小篆C.象形文字D.甲骨文 解析:7.“学在官府”是( )最为突出的文化教育特征。(分数:2.00)A.商代

    8、B.夏代C.西周 D.东周解析:8.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 )(分数:2.00)A.千字文B.史籀篇 C.三字经D.急就篇解析:9.下列选项中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内容的是( )。(分数:2.00)A.射B.御C.诗 D.数解析:10.在西周教育制度中,王侯太子入小学和大学的年龄分别是( )。(分数:2.00)A.6 岁和 13 岁B.7 岁和 12 岁C.8 岁和 1 5 岁 D.10 岁和 14 岁解析:11.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 )。(分数:2.00)A.成均和虞庠B.辟雍和泮宫 C.官学和私学D.成均和瞽宗解析:12.西周的学校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即( )。

    9、(分数:2.00)A.官学和私学B.大学和小学C.国学和庠序D.国学和乡学 解析:13.西周的国学按照入学年龄和程度高下分为( )。(分数:2.00)A.大学和小学 B.中学和小学C.大学和中学D.官学和私学解析:14.西周“六艺”教育的中心是( )。(分数:2.00)A.军事教育B.礼乐教育 C.科学知识教育D.文化知识教育解析:15.按照有关记载可以推知,西周时期小学的修业年限约为( )。(分数:2.00)A.4 年B.5 年C.6 年D.7 年 解析:16.西周小学教育内容有( )等几个方面,实际上是关于奴隶主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分数:2.00)A.仁、义、礼

    10、、信B.文、行、忠、信C.德、行、艺、仪 D.忠、义、孝、悌解析:17.“学在官府”不是( )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分数:2.00)A.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 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18.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19.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根据原始人群时期教育产生的事实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原始社会后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逐渐分化出来,出现了学校的萌芽,但教育的专门场所和专职人员尚未出现。)解析:20.西周时期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学在四夷”。(分数

    11、: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西周时期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官师不分和政教合一的“学在官府”,“学在四夷”的现象出现于春秋时期。)解析:21.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西周时期设在王都以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解析:22.西周时期的教育制度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部分组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符合西周教育体制的正确表述。)解析:23.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按年龄入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西周时期的国学依据学生入学年龄和程度高下分

    12、为大学和小学两级,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都有人学年龄限制。)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4.简述学校萌芽的传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社会产生之初,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和人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即教育起源不仅与劳动有关,还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并且也涉及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简而言之,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后,政治、经济的变革推动着文化,教育不断发生变化,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逐渐分化出来,出现了学校的萌芽。)解析:25.为什么说学校

    13、的产生是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2)政治上,国家的形成,提出了进行贵族教育的必要性。 (3)文化上,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解析:26.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 (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2)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

    14、员,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 (3)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4)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 (5)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于分工。)解析:27.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有哪些重要方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生产劳动教育; (2)生活习俗的教育; (3)原始宗教教育; (4)原始艺术教育;(5)体格和军事教育。)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5

    15、,分数:10.00)28.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29.谈谈你对教育起源问题的认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探讨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的,他从庸俗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教育的起源,断言教育起源于生存竞争的本能。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等人也持这种观点。美国教育家孟禄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儿童对成人的模仿乃是教育的基础。前苏联教育界在对上述观点进行批判的同时,提出了“教育起源于劳动”的观点。这对我国教育界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在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教育起源不仅与劳动有关,还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有着

    16、极为密切的关系,并且也涉及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简而言之,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3)教育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传授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原始生活的需要和生产技能是相应的。原始人类的教育意识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将知识传授给别人、向别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很低,但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以及知识的发现和积累,教育的意识性、目的性、计划性不断得到加强,最终摆脱教育与生活混同的状态。 (4)人

    17、类社会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后,政治、经济的变革推动着文化、教育不断发生变化,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逐渐分化出来,出现了学校的萌芽。)解析:30.试述学在官府的成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奴隶主贵族建立国家机构后设官分职、从事管理,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有文字记录,汇集成专书,由官吏掌握,这种现象,历史上称之为“学术官守”。由于只有官府有学,民间私家无学术,所以要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由此造成“学在官府”的历史现象。“学在官府”的出现有其客观原因: (1)惟官有书,而民无书。西周时期生产水

    18、平仍然有限,书写的材料是竹简、木牍,书写的工具是刀笔,以拙陋的工具在粗笨的材料上制作出的书册,不仅极其繁重,而且也十分昂贵,只有官府才具有制作书册的财力和人力。士人若要学习,只有到官府,求之主管书册的官司才能读到。 (2)惟官有器,而民无器。西周时期的礼、乐、舞、射都是重要的学术,在教育上,也是学习的重要学科。学习这 学科,不能仅是口耳相传,而且要有器物设备,才有条件进行实际演习。这些器物,不是一人一家所能具备,所以要学习礼、乐、舞、射,只有在官府的人才具有条件。 (3)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只有贵族子弟享受教育的权利,而庶人和平民则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在“学在官府”体制下,

    19、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以及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主体的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其核心。)解析:31.西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试评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六艺”。 (1)“六艺”教育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个方面的教育,其中礼乐之教是六艺教育的中心。“六艺”有“大艺”和“小艺”之分,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按其学科性质可分成三大方面:礼乐。“礼”、“乐”是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礼是指周礼,内容极为广泛,举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等各个领域均在其中,渗透到社会生

    20、活的方方面面。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主要内容有音乐、诗歌和舞蹈,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是当时的艺术教育,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礼”和“乐”紧密相连、互为表里,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活动之中,体现宗法等级制度,对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培养有重大作用。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射御之教是必不可少的军事训练项目,训练颇为严格。作为军事教育,它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如教射有五项要求,相应地就有五项训练标准;御的教练亦有五项,故简称为“五御”,学御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达到五项标准要求。射御之教既学习了武事,又锻炼了身体。书数。“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

    21、书数是文化基础知识技能,作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到大学阶段,学习程度提高,课程内容也相应的有所变化,如书教,到了大学阶段就不再学习史籀之类的启蒙书,以及象形、指事、会意等“六书”,而要研习诗、书等较深的内容。 (2)总的来说,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它是我国奴隶社会全盛时期的产物,虽然到了西周后期,已逐渐失去了实用的意义而日趋程式化,但由于六艺教育

    22、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多方面的发展要求因此其生命力并未随着奴隶制的灭亡而结束。)解析:32.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原因:官学的衰落。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形成量衰弱,无暇顾及教育,官学教育因此衰落。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学术的扩散和下移。在统治阶级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一没落贵族流落民间,不仅导致了学术扩散到四方,而且使学术下移到民间。掌握文化的人沦落到社会下层,从而为民间从事教学活动创造了条件,使私学的兴起成为可能。新型的“士”阶层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一批旧贵族在政治斗争中垮台了

    23、,沦落为士。他们一般都受到教育,熟悉各种典章制度,并且操持各种礼仪的实际技能,正是他们将学术文化带到了民间。一些平民因有条件接触到学术文化,而上升为士。士阶层的出现是私学产生和发展的强有力推动造成的。 (2)孔子是私学创办者中最杰出、最有影响的代表,是中国古代办学的典范。私学的兴起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一,它冲破了西周以来教育为官府垄断的局面,打破了政教一体、官师合一的旧官学体制,使教育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使学术从官府中解放出来,教师开始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职业,可以自由讲学,学生也可以自由择师。 第二,扩大了教育对象。孔子首倡“有教无类”,并在私学中付诸实施,成为当时

    24、各家私学一致遵循的原则。教育对象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平民,使学校教育和人才成长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也为学术的广泛传播拓宽了路径。 第三,私学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从政治中分离出来,迈出了教育独立化的第一步。 第四,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时期教育理论的发展。私学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教育思想家,而且还出现了如论语、孟子、荀子等记载大量教育思想的典籍,以及大学、学记等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在世界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上也熠熠生辉。 第五,私学的发展,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在教育内容上,突破了西周的“六艺”范围;教育方式上,私学可以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而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求学为动力基础,办学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总之,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私学依靠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来发展教育事业,不仅符合历史潮流,也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教育史)-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