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34 (1)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 )的人很善于解决需要多个同等可接受答案的问题,这些答案强调多样性和创造性。(分数:2.00)A.辐合思维B.发散思维C.沉思型D.场依存2.在明代众多书院中,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是( )。(分数:2.00)A.岳麓书院B.白鹿洞书院C.漳南书院D.东林书院3.最早阐述人文义教育思想的人文主义者是意大利的( )。(分数:2.00)A.弗吉里奥B.维多里诺C.格里诺D.卡斯底格朗4.学习中,学习者利用一定的记忆术帮助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2、(分数:2.00)A.编码与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5.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最好把失败归因于( )。(分数:2.00)A.学习方法B.能力C.努力D.运气6.抗战时期,中国共产亮最富有创造性、最成功的教育实践出现在( )上。(分数:2.00)A.干部教育B.成人教育C.普通教育D.高等教育7.下列文件中,提出 20 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为“两基”、“两全”、“两重点”的是( )。(分数:2.00)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8.教育方法不得当
3、属于品德不良成因中的( )。(分数:2.00)A.学生的内部心理原因B.家庭的不良影响C.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D.社会方面的原因9.儿童在学会了写“木”字后,有助于学习写“森”字,这是( )。(分数:2.00)A.负迁移B.一般迁移C.具体迁移D.纵向迁移10.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分数:2.00)A.动机强度较高B.动机强度较低C.动机强度适中D.动机最强11.在法国的改革中,以加强职业教育为目的的是( )。(分数:2.00)A.哈比改革B.1959 年教育改革法C.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D.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12.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表明,在确定知识类
4、型时要考虑( )。(分数:2.00)A.学习的内容B.学科特点C.测量条件D.学习所处的阶段13.认为课程评价要脱离一定的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分数:2.00)A.目标评价模式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D.差距评价模式14.下列内容不属于小学德育纲要的是( )。(分数:2.00)A.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B.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C.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D.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15.新文化运动中,教育下移民间,体现教育民主变化的是( )。(分数:2.00)A.教育个性化B
5、.教育平民化C.教育实用化D.教育科学化16.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种现象称为( )。(分数:2.00)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表征方式D.酝酿效应17.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从出生到成熟,要经过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和青年期等阶段,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分数:2.00)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18.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它是由( )编定的。(分数:2.00)A.孔颖达B.王守仁C.王安石D.朱熹19.下列属于连续动作技能的活动是( )。(分数:2.00)A.听音乐B.实
6、弹射击C.打开收音机D.开车20.“人人谈时务,家家言齿学”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源于( )。(分数:2.00)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百日维新运动21.1780 年,英国报馆经理雷克斯首创( ),以利用礼拜日对童工进行指导和教育。(分数:2.00)A.实科中学B.文法学校C.慈善学校D.主日学校22.“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是( )的观点。(分数:2.00)A.颜元B.颜之推C.朱熹D.王守仁23.1905 年,清政府成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 ),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管理机构。(分数:2.00)A.督学局B.视学部C.教育部D.学部24.为计算机
7、辅助教学开辟了道路的一种教育思潮是( )。(分数:2.00)A.结构主义B.存在主义C.要素主义D.新行为主义25.“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这句话代表的是( )时期学者对教育的认识。(分数:2.00)A.古代社会B.近代社会C.现代社会D.后现代社会26.( )是世界上第一本运用直观性编写的儿童读本,包括 150 幅图片,描述了整个宇宙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西方学者认为这本书是小的百科全书,在欧洲大陆国家流传了 150 多年,演变为今天的看图识字。(分数:2.00)A.爱弥儿B.初级读本C.世界图解D.理想国27.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 )。(
8、分数:2.00)A.性善论B.明人伦C.盈科而进D.大丈夫28.下面学校不是构成 1941 年 9 月成立的延安大学的是( )。(分数:2.00)A.陕北公学B.泽东青年干部学校C.中国女子大学D.马列学院29.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徒和有用的公民的是( )。(分数:2.00)A.要素主义B.永恒主义C.存在主义D.新托马斯主义30.学生一想到考试就产生焦虑,属于( )的条件作用。(分数:2.00)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第三信号系统D.以上都对31.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始于 19 世纪 80 年代的( )。(分数:2.00)A.法国B.意大
9、利C.德国D.英国32.下列不属于学生义务的是( )。(分数:2.00)A.遵守法律法规B.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C.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D.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33.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适应国民革命的需要,广东国民政府提出( )的口号。(分数:2.00)A.三民主义B.党化学校C.五育并举D.公民教育34.依据教师和学校的法律关系可以将教师分为( )。(分数:2.00)A.有事业单位编制的教师和无事业单位编制的教师B.公立学校的教师和私立学校的教师C.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高等学校教师等D.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35.结合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
10、为一体而产生的一种西欧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是( )。(分数:2.00)A.骑士教育B.宫廷教育C.世俗教育D.基督教育36.“发现学习”是( )提出的。(分数:2.00)A.布鲁纳B.苛勒C.奥苏贝尔D.加涅37.将目标划分成许多子目标,将问题划分成许多子问题,寻找解决每一个问题的方法称为( )。(分数:2.00)A.爬山法B.逆向反推法C.类比思维D.手段目的分析法38.集中体现伊拉斯谟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分数:2.00)A.萨克森学校计划B.论绅士风度和自由学科C.论儿童的教育D.论基督教君主的教育39.晏阳初针对四大问题的四大教育,最为根本的是( )。(分数:2.00)A.文
11、艺教育B.生计教育C.卫生教育D.公民教育40.18 世纪 70 年代,德国出现了以泛爱主义为宗旨,创办“泛爱学校”的教育活动,“泛爱学校”的创始人是( )。(分数:2.00)A.瓦德蔡克B.福禄贝尔C.洪堡D.巴西多41.1919 年,法国“新大学同志会”在批判双轨制教育的斗争中提出了建立( )的主张,以实现教育的民主化,解决民主教育和择优录取两个问题。(分数:2.00)A.生计教育B.统一学校C.义务教育D.平等教育42.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43.下面属于正确的社会规范学习的顺序的是( )。(
12、分数:2.00)A.遵从、认同、内化B.遵从、内化、认同C.内化、认同、遵从D.内化、遵从、认同44.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条原则是( )。(分数:2.00)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45.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普遍伦理原则为准则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分数:2.00)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二、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30.00)46.教育民主化就是教育机会均等。(分数:10.00)_4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此可见,环境在人的发
13、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分数:10.00)_48.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分数:10.00)_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90.00)49.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分数:15.00)_50.简述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分数:15.00)_51.简述英国近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分数:15.00)_52.简述认知策略的种类及其具体含义。(分数:15.00)_53.如何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教育科学研究报告?(分数:15.00)_54.颜元“习行”教学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分数:15.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90.00)55.学校教育内容是社会文化中一种特殊的信
14、息资料,请论述它不同于一般社会文化的特殊之处。(分数:30.00)_56.试述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分数:30.00)_57.本题为必选题,请在 1、2 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 1 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1一位教师试图使小学儿童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取的方法是提供榜样法,其中的强化是当众表扬。试分析:(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3)仅仅以表扬作为其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习惯吗?(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提供自私的榜样对这种习惯必要吗?2三所小学进行一项关于个别练习和集体练习对
15、5 年级拼写成就影响的对比研究。每位 5 年级的教师允许采用他们喜欢的教学方法,但每一位教师只准采用一种方法。8 个星期的实验期过后,对所有 5 年级学生进行一次统一的拼写测验。你认为解释这个实验的结果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评论其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分数:30.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34 (1)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 )的人很善于解决需要多个同等可接受答案的问题,这些答案强调多样性和创造性。(分数:2.00)A.辐合思维B.发散思维 C.沉思型D.场依存解析:2.在明代众多书院中,名声最大、影
16、响最广的是( )。(分数:2.00)A.岳麓书院B.白鹿洞书院C.漳南书院D.东林书院 解析:3.最早阐述人文义教育思想的人文主义者是意大利的( )。(分数:2.00)A.弗吉里奥 B.维多里诺C.格里诺D.卡斯底格朗解析:4.学习中,学习者利用一定的记忆术帮助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分数:2.00)A.编码与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解析:5.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最好把失败归因于( )。(分数:2.00)A.学习方法B.能力C.努力 D.运气解析:6.抗战时期,中国共产亮最富有创造性、最成功的教育实践出现在( )上。(分数:2.00)A.干部教育 B.成人教
17、育C.普通教育D.高等教育解析:7.下列文件中,提出 20 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为“两基”、“两全”、“两重点”的是( )。(分数:2.00)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解析:8.教育方法不得当属于品德不良成因中的( )。(分数:2.00)A.学生的内部心理原因B.家庭的不良影响C.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D.社会方面的原因 解析:9.儿童在学会了写“木”字后,有助于学习写“森”字,这是( )。(分数:2.00)A.负迁移B.一般迁移C.具体迁移 D.纵向迁移解析:
18、10.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分数:2.00)A.动机强度较高B.动机强度较低C.动机强度适中 D.动机最强解析:11.在法国的改革中,以加强职业教育为目的的是( )。(分数:2.00)A.哈比改革 B.1959 年教育改革法C.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D.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解析:12.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表明,在确定知识类型时要考虑( )。(分数:2.00)A.学习的内容B.学科特点C.测量条件D.学习所处的阶段 解析:13.认为课程评价要脱离一定的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
19、(分数:2.00)A.目标评价模式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D.差距评价模式解析:14.下列内容不属于小学德育纲要的是( )。(分数:2.00)A.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B.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C.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D.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 解析:15.新文化运动中,教育下移民间,体现教育民主变化的是( )。(分数:2.00)A.教育个性化B.教育平民化C.教育实用化D.教育科学化 解析:16.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种现象称为( )。(分数:2.00)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C.表征方式D.酝
20、酿效应解析:17.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从出生到成熟,要经过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和青年期等阶段,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分数:2.00)A.顺序性B.阶段性 C.差异性D.不均衡性解析:18.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它是由( )编定的。(分数:2.00)A.孔颖达B.王守仁C.王安石D.朱熹 解析:19.下列属于连续动作技能的活动是( )。(分数:2.00)A.听音乐B.实弹射击C.打开收音机D.开车 解析:20.“人人谈时务,家家言齿学”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源于( )。(分数:2.00)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百日维新运动 解析:21.1
21、780 年,英国报馆经理雷克斯首创( ),以利用礼拜日对童工进行指导和教育。(分数:2.00)A.实科中学B.文法学校C.慈善学校D.主日学校 解析:22.“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是( )的观点。(分数:2.00)A.颜元B.颜之推 C.朱熹D.王守仁解析:23.1905 年,清政府成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 ),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管理机构。(分数:2.00)A.督学局B.视学部C.教育部D.学部 解析:24.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开辟了道路的一种教育思潮是( )。(分数:2.00)A.结构主义B.存在主义C.要素主义D.新行为主义 解析:25.“什么是教育?教育是
22、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这句话代表的是( )时期学者对教育的认识。(分数:2.00)A.古代社会 B.近代社会C.现代社会D.后现代社会解析:26.( )是世界上第一本运用直观性编写的儿童读本,包括 150 幅图片,描述了整个宇宙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西方学者认为这本书是小的百科全书,在欧洲大陆国家流传了 150 多年,演变为今天的看图识字。(分数:2.00)A.爱弥儿B.初级读本C.世界图解 D.理想国解析:27.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 )。(分数:2.00)A.性善论 B.明人伦C.盈科而进D.大丈夫解析:28.下面学校不是构成 1941 年 9 月成立的延安
23、大学的是( )。(分数:2.00)A.陕北公学B.泽东青年干部学校C.中国女子大学D.马列学院 解析:29.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徒和有用的公民的是( )。(分数:2.00)A.要素主义B.永恒主义C.存在主义D.新托马斯主义 解析:30.学生一想到考试就产生焦虑,属于( )的条件作用。(分数:2.00)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 C.第三信号系统D.以上都对解析:31.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始于 19 世纪 80 年代的( )。(分数:2.00)A.法国B.意大利C.德国D.英国 解析:32.下列不属于学生义务的是( )。(分数:2.00)A.遵守
24、法律法规B.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C.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D.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解析:33.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适应国民革命的需要,广东国民政府提出( )的口号。(分数:2.00)A.三民主义B.党化学校 C.五育并举D.公民教育解析:34.依据教师和学校的法律关系可以将教师分为( )。(分数:2.00)A.有事业单位编制的教师和无事业单位编制的教师 B.公立学校的教师和私立学校的教师C.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高等学校教师等D.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解析:35.结合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为一体而产生的一种西欧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是( )。
25、(分数:2.00)A.骑士教育 B.宫廷教育C.世俗教育D.基督教育解析:36.“发现学习”是( )提出的。(分数:2.00)A.布鲁纳 B.苛勒C.奥苏贝尔D.加涅解析:37.将目标划分成许多子目标,将问题划分成许多子问题,寻找解决每一个问题的方法称为( )。(分数:2.00)A.爬山法B.逆向反推法C.类比思维D.手段目的分析法 解析:38.集中体现伊拉斯谟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分数:2.00)A.萨克森学校计划B.论绅士风度和自由学科C.论儿童的教育D.论基督教君主的教育 解析:39.晏阳初针对四大问题的四大教育,最为根本的是( )。(分数:2.00)A.文艺教育B.生计教育C.卫
26、生教育D.公民教育 解析:40.18 世纪 70 年代,德国出现了以泛爱主义为宗旨,创办“泛爱学校”的教育活动,“泛爱学校”的创始人是( )。(分数:2.00)A.瓦德蔡克B.福禄贝尔C.洪堡D.巴西多 解析:41.1919 年,法国“新大学同志会”在批判双轨制教育的斗争中提出了建立( )的主张,以实现教育的民主化,解决民主教育和择优录取两个问题。(分数:2.00)A.生计教育B.统一学校 C.义务教育D.平等教育解析:42.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孟子B.孔子 C.荀子D.老子解析:43.下面属于正确的社会规范学习的顺序的是(
27、 )。(分数:2.00)A.遵从、认同、内化 B.遵从、内化、认同C.内化、认同、遵从D.内化、遵从、认同解析:44.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条原则是( )。(分数:2.00)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解析:45.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普遍伦理原则为准则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分数:2.00)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30.00)46.教育民主化就是教育机会均等。(分数:10.00)_正确答案:(这种说法
28、是错误的。理由如下:(1)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2)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侧面。教育民主化是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成为民主化教育的主体。(3)为了实现教育民主化,一方面要做到教育的普及化,另一方面要达到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平等。教育普及化可以说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保证。师生关系由权威型转向以独立性、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特征的民主型,教育方式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教育评价由注重
29、选择转向注重培养,教育管理由集中、封闭式转向参与式、自主式。因此,认为教育民主化就是教育机会均等是不完全的。)解析:4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此可见,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分数:10.00)_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其理由如下:(1)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人生活在不同的小环境中,这些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并不相同,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也不相同,因而不同环境中人的发展有很大区别。但个体对环境的作用也不是消极的,处在同一小环境中的个体,其发展水平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30、。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在同一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是不相同的。对于教育者来说,分析、综合利用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抵制消极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和困难的工作。(2)个体发展是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只是人发展的外因,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性影响。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人是在实践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影响人的发展,但不能据此认为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决定因素。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也未必黑。)解析:
31、48.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分数:10.00)_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其理由如下:(1)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指引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学习动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动机形式,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活动必须有动机推动,一般而言,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并非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2)根据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和学习成绩之间是一种倒“U”形曲线关系。动机过高或者过低都不能引起最佳的大脑皮质工作状态,从而也不能得到最佳绩效。由此,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学习的效率也随之增加,直到达到一个
32、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就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研究还发现,动机的强弱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随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而变化:较简单的任务,需要较高的动机水平;较难的学习任务,需要较低的动机水平;中等难度的任务则需要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因此,“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应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恰当地控制动机水平,而不是动机水平越高越好。动机水平如果过高反而会适得其反,降低学习效果。)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90.00)49.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分数:15.00)_正确答案:(略)解析:50.简述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分数:15.00)_正确答案:(略)解析:
33、51.简述英国近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分数:15.00)_正确答案:(略)解析:52.简述认知策略的种类及其具体含义。(分数:15.00)_正确答案:(略)解析:53.如何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教育科学研究报告?(分数:15.00)_正确答案:(略)解析:54.颜元“习行”教学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分数:15.00)_正确答案:(略)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90.00)55.学校教育内容是社会文化中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料,请论述它不同于一般社会文化的特殊之处。(分数:30.00)_正确答案:(略)解析:56.试述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分数:30.00)_正确答
34、案:(略)解析:57.本题为必选题,请在 1、2 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 1 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1一位教师试图使小学儿童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取的方法是提供榜样法,其中的强化是当众表扬。试分析:(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3)仅仅以表扬作为其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习惯吗?(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提供自私的榜样对这种习惯必要吗?2三所小学进行一项关于个别练习和集体练习对 5 年级拼写成就影响的对比研究。每位 5 年级的教师允许采用他们喜欢的教学方法,但每一位教师只准采用一种方法。8 个星期的实验期过后,对所有 5 年级学生进行一次统一的拼写测验。你认为解释这个实验的结果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评论其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分数:30.00)_正确答案:(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