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操作系统-内存管理(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31.00)1.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将空闲区按照长度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分配算法是_。(分数:1.00)A.最先优先适应算法B.最优适应算法C.最坏适应算法D.较坏适应算法2.把程序空间地址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的物理地址称为_。(分数:1.00)A.加载B.物理化C.重定位D.逻辑化3.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案中,_完成将页面调入内存的工作。(分数:1.00)A.缺页中断处理B.页面淘汰过程C.工作集模型应用D.紧缩技术利用4.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如果所需的页面不在内存,则
2、产生缺页中断,它属于_中断。(分数:1.00)A.硬件故障B.I/OC.外D.程序5.对主存的访问是_。(分数:1.00)A.以块(即页)或段为单位B.以字节或字为单位C.随存储器的管理方案不同而异D.以用户的逻辑记录为单位6.最佳适应算法的空白区是_。(分数:1.00)A.按大小递减顺序排列B.按大小递增顺序排列C.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D.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7.在页式管理中,页表的始址是存放在_。(分数:1.00)A.内存B.存储页面表中C.相联存储器中D.寄存器中8.页面虚拟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_。(分数:1.00)A.不要求将作业装入到主存的连续区域B.不要求将作业同时全部装入到主存的连续
3、区域C.不要求进行缺页中断处理D.不要求进行页面置换9.一个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为 32 位,其中段号占 8 位,则最大段长是_。(分数:1.00)A.28字节B.216字节C.224字节D.232字节10.页表的作用是实现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_。(分数:1.00)A.逻辑映射B.物理映射C.地址映射D.逻辑地址映射11.某基于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其主存容量为 55MB(初始为空),采用最佳适配(Best Fit)算法,分配和释放的顺序为:分配 15MB,分配 30MB,释放 15MB,分配 8MB,分配 6MB,此时主存中最大空闲分区的大小是_。(分数:1.00)A.7 MBB.
4、9 MBC.10 MBD.15 MB12.虚拟存储器是_。(分数:1.00)A.可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的设备B.容量扩大了的主存实际空间C.通过 SPooLing 技术实现的D.可以容纳总和超过主存容量的多个作业同时运行的一个地址空间13.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当查找的页不在_中时,要产生缺页中断。(分数:1.00)A.外存B.虚存C.内存D.地址空间14.在请求分页系统中,LRU 算法是指_。(分数:1.00)A.最早进入内存的页先淘汰B.近期最长时间以来没被访问的页先淘汰C.近期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页先淘汰D.以后再也不用的页先淘汰15.在页式存储器管理中,页表内容如表 3-1 所示。若页的大小
5、为 4KB,则地址转换机构将逻辑地址 12293转换成的物理地址为_。表 3-1 页表内容 逻辑页号 物理页号0 21 52 63 84 35 11(分数:1.00)A.20485B.32773C.24581D.1229316.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 1 的情况是_。(分数:1.00)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17.在分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页面的大小与可能产生的缺页中断次数的关系是_。(分数:1.0
6、0)A.页面的大小与缺页中断次数成正比B.页面越大,则缺页中断次数就越低C.页面越大,则缺页中断次数就越高D.页面的大小与缺页中断次数是一个固定的比值18.在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架的大小应选_。(分数:1.00)A.2 的整数次幂B.任意值C.1KB 以上D.1KB 以下19.可变式分区又称为动态分区,它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_时动态建立的。(分数:1.00)A.在作业装入B.在作业创建C.在作业完成D.在作业未装入20.在某操作系统中对内存采用页式存储管理方法,所划分的页面大小_。(分数:1.00)A.要依据内存大小而定B.必须相同C.要依据 CPU 的地址结构D.要依据外存和内存而定21
7、.请求页式管理中,缺页中断率与进程所分得的内存页面数、_和进程页面流的走向等因素有关。(分数:1.00)A.页表的位置B.置换算法C.外存管理算法D.进程调度算法22.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_。(分数:1.00)A.界地址保护B.程序代码保护C.数据保护D.栈保护23.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主要是利用_来使用碎片。(分数:1.00)A.离散技术B.固定技术C.集中技术D.移动技术24.段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映像表是_。(分数:1.00)A.每个作业或进程的一张段表,二张页表B.每个作业或进程的每个段一张段表,一张页表C.每个作业或进程一张段表,每个段一张页表D.每个作业一张页表,
8、每个段一张段表25.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_理论。(分数:1.00)A.动态性B.虚拟性C.局部性D.全局性26.采用可重入程序是通过使用_的方法来改善响应时间的。(分数:1.00)A.减少用户数目B.改变时间片长短C.加快对换速度D.减少对换信息量27.计算机系统的二级存储包括_。(分数:1.00)A.CPU 寄存器和存储缓冲区B.超高速缓存和内存储器C.ROM 和 RAMD.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28.某计算机采用二级页表的分页存储管理方式,按字节编址,页大小为 210字节,页表项大小为 2 字节,逻辑地址结构为:页目录号 页号 内偏移量逻辑地址空间大小为 216页,则表示整个逻辑地
9、址空间的页目录表中包含表项的个数至少是_。(分数:1.00)A.64B.128C.256D.51229.在页式存储管理中,每当 CPU 形成一个有效地址时,则要查找页表,这一工作是由_实现的。(分数:1.00)A.查表程序B.存取控制C.硬件自动D.软件自动30.存储管理的功能是_。(分数:1.00)A.分段分配、地址变换、存储扩充、存储共享与保护B.分区分配、地址变换、存储扩充、存储共享与保护C.分页分配、地址变换、存储扩充、存储共享与保护D.存储分配、地址变换、存储扩充、存储共享与保护31.引入段式存储管理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一系列要求,在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不属于这一系列要求的是_。
10、(分数:1.00)A.方便操作B.方便编程C.分段共享和分段保护D.动态链接和动态增长二、综合题(总题数:30,分数:69.00)32.存储管理的实质是什么?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分数:2.00)_33.什么是虚拟存储器?其特点是什么?(分数:2.00)_34.什么是“内存碎片”?应怎样解决“内存碎片问题”?(分数:2.00)_35.为什么要提出段页式管理?它与段式管理及页式管理有何区别?(分数:2.00)_36.存储保护包括哪几方面。(分数:2.00)_37.什么叫地址重定位?实现地址重定位的方法有哪几类?(分数:2.00)_38.简述内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的含义与处理方法。(分数:2.
11、00)_39.说明动态分页系统中的“抖动”现象及解决策略。(分数:2.00)_40.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要解决的“内存扩充”,其含义是什么?(分数:2.00)_41.给出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对作业进行内存分配与回收方法。(分数:2.00)_42.给出可变分区内存的分配与回收过程。(分数:2.00)_43.可变分区存储管理可采用的存储分配算法有哪几种?(分数:2.00)_44.给出段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的步骤。(分数:2.00)_45.为了提高地址转换速度,页式存储管理增加一张陕表(相联存储器)存放页表的一部分,说明其处理方法。(分数:2.00)_46.分析存储管理中,页表的功能是什么?当系
12、统中的地址空间变得非常大时,会给页表的设计带来什么样的新问题?给出一种解决方案,分析它的优缺点。(分数:2.00)_47.解释请求页式内存管理先进先出算法及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的主要区别。(分数:2.00)_48.在动态地址定位中,用到了哪些寄存器?并说明这些寄存器在重定位中起什么作用?(分数:2.00)_49.在段式存储管理中,代码共享是如何实现的?可共享代码的程序应具备怎样的特征?(分数:2.00)_50.引用覆盖及交换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存储管理中的什么问题?它们适合于什么方式的存储管理模式?(分数:2.00)_在虚拟页式存储系统中引入了缺页中断:(分数:4.00)(1).试说明为什么引入缺
13、页中断?(分数:2.00)_(2).缺页中断的实现由哪几部分组成?并分别给出其实现方法。(分数:2.00)_51.存储器管理中,产生系统颠簸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分数:2.00)_52.覆盖技术与虚拟存储技术有何本质不同?交换技术与虚存中使用的调入、调出技术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分数:2.00)_53.一个请求分页系统中,内存的读/写周期为 8ns,当配置有快表时,查快表需要 1ns,内外存之间传送一个页面的平均时间为 5000ns。假定快表的命中率为 75%,页面的失效率为 10%,求内存的有效存取时间。(分数:2.00)_54.一个进程在某一时刻的页表如表 3-2 所示。假定页的大小是
14、 1024,存储器按页编址。表 3-2 一个进程某一时刻的页面表 虚页号 有效位 访问位 修改位 页框号0 1 1 0 41 1 1 1 72 0 0 03 1 0 0 24 0 0 05 1 0 1 0(1) 试解释表 3-2 中的有效位、访问位、修改位,并说明虚地址是如何转换为物理地址的。(2) 下列虚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值是多少? a1052 b2221 c5499(分数:3.00)_55.在一个请求分页系统中,假如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 4、3、2、1、4、3、5、4、3、2、1、5,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 M 分别是 3 和 4 时,分别采用 LRU 和 FIFO 面替换算法,计算访
15、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比较所得结果。(分数:3.00)_56.设某分页系统中,页帧大小为 100 字。一个程序大小为 1200 字,可能的访问序列如下:10,205,110,735,603,50,815,314,432,320,225,80,130,270系统采用 LRU 算法。当其分配 4 个主存块时,给出该作业驻留的各个页的变化情况及页故障数。(分数:2.00)_57.设某计算机的逻辑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均为 64KB,按字节编址。若某进程最多需要 6 页(Page)数据存储空间,页的大小为 1KB,操作系统采用固定分配局部转换策略为此进程分配 4 个页框(PageFrame
16、)。具体情况如表 3-8 所示。表 3-8 页框分配情况页号 页框 装入时刻 访问位0 7 130 11 4 230 12 2 200 13 9 160 1当该进程执行到时刻 260 时,要访问逻辑地址为 17CAH 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 该逻辑地址对应的页号是多少?(2) 若采用先进先出(FIFO)转换算法,该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要求给出计算过程。(3) 若采用时钟(Clock)转换算法,该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要求给出计算过程。设搜索下一页的指针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且当前指向 2 号页框,示意图如图 3-7 所示。(分数:3.00)_58.有一矩阵:int A50
17、50按先行后列次序存放在一个虚存系统中,采用 LRU 淘汰算法,一个进程有 3页内存空间,每页可以存放 100 个整数变量。其中第 1 页存放程序,且假定程序已经在内存中。程序 1 和程序 2 如下:程序 1:FOR (i:=1;i=50;i+)FOR (j:=1;j=50;j+)Aij:=0;程序 2:FOR (j:=1;J=50;J+)FOR (i:=1;i=50;i+)Aij:=0;分别就程序 1 和 2 的执行过程计算缺页次数。(分数:3.00)_59.一台计算机含有 65536 字节(65536B)的主存储空间,这一空间被分成许多长度为 4096B 的页。有一个程序,其代码段为 32
18、768B,数据段 16386B,栈段为 15870B。试问该机器的主存空间适合这个程序吗?如果将每页改成 512B,适合吗?(分数:3.00)_请求分页管理系统中,假设某进程的页表内容如表 3-9 所示。表 3-9 页表内容 页号 页框(Page Frame)号 有效位(存在位)0 101H 11 02 254H 1页面大小为 4KB,一次内存的访问时间是 100ns,一次快表(TLB)的访问时间是 10ns,处理一次缺页的平均时间为 108ns(已含更新 TLB 和页表的时间),进程的驻留集大小固定为 2,采用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和局部淘汰策略。假设TLB 初始为空;地址转换时先访
19、问 TLB,若 TLB 未命中,再访问页表(忽略访问页表之后的 TLB 更新时间);有效位为 0 表示页面不在内存,产生缺页中断,缺页中断处理后,返回到产生缺页中断的指令处重新执行。设有虚地址访问序列 2362H、1565H、25A5H,请问:(分数:4.00)(1).依次访问上述三个虚地址,各需多少时间?给出计算过程。(分数:2.00)_(2).基于上述访问序列,虚地址 1565H 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请说明理由。(分数:2.00)_考研操作系统-内存管理(一)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31.00)1.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将空闲区
20、按照长度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分配算法是_。(分数:1.00)A.最先优先适应算法B.最优适应算法 C.最坏适应算法D.较坏适应算法解析:分析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是只把用户区域作为一个整块,作业转入时根据作业需要的主存空间大小和当时主存空间的使用情况来决定是否为作业分配以一个分区。一旦分配,就按照作业实际需要分配分区。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常见的分区分配算法如下。(1) 最先优先适应算法。将空闲区按照地址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每次分配总是找到第一个满足长度的空闲区。(2) 最优适应算法。将空闲区按照长度递增的顺序排列,每次分配总是找到第一个满足长度的空闲区(在所有满足长度的空闲区中,它是最小的)。优点:可
21、以留下大的空闲区,以满足大作业的要求。缺的:使得碎片更小,浪费更大,当碎片很多的时候,该算法的性能急剧下降。(3) 最坏适应算法。将空闲区按照长度递减的顺序排列,每次分配总是找到第一个满足长度的空闲区(在所有满足长度的空闲区中,它是最大的)。优点:碎片相对大些,可以再次分配。缺点:大分区被分配出去了,当大作业到来的时候,可能会找不到合适的分区2.把程序空间地址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的物理地址称为_。(分数:1.00)A.加载B.物理化C.重定位 D.逻辑化解析:分析由程序中逻辑地址组成的地址范围叫做逻辑地址空间,或简称为地址空间。而由内存中的一系列存储单元所限定的地址范围称为内存空间,也称
22、为物理空间或者绝对空间。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时需对目标程序中的地址进行修改。这种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叫重定位。对程序进行重定位的技术按重定位的时机可分为两种: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3.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案中,_完成将页面调入内存的工作。(分数:1.00)A.缺页中断处理 B.页面淘汰过程C.工作集模型应用D.紧缩技术利用解析:分析虚存管理中,页面调度的处理思路是:当用户请求访问的页面不在主存时,系统产生一次缺页中断,将该页从辅存调入主存,如果主存已没有空的可用页帧,则淘汰一个页面。4.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如果所需的页面不在内存,则产生缺页中断,它属于_中断。(分数:1.00
23、)A.硬件故障B.I/OC.外D.程序 解析:分析程序中断是指:CPU 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因出现某种随机事件而收到中断请求,暂时停止现行程序的执行,转去执行一段中断服务程序,以处理该事件,并在处理完毕后自动恢复程序的执行。缺页中断正是因为所需页面不在内存,向 CPU 发出中断请求,暂停现行程序,执行缺页中断处理程序,然后返回到原来的指令执行。所以,缺页中断是程序中断。5.对主存的访问是_。(分数:1.00)A.以块(即页)或段为单位B.以字节或字为单位 C.随存储器的管理方案不同而异D.以用户的逻辑记录为单位解析:分析对存储器的访问是指对主存的访问,很多人给出的选择是 A,他们将对主存的访问
24、与页式管理的主存分配混在了一起。虽然页式管理的主存分配是以块为单位的,但主存的访问则是以字或字节为单位的。6.最佳适应算法的空白区是_。(分数:1.00)A.按大小递减顺序排列B.按大小递增顺序排列 C.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D.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解析:分析最佳适应法:最佳适应算法是将输入的作业放入主存中与它所需大小最接近的空白区中,这样剩下的未用空间最小。该算法要求按空白区大小按从小到大次序组成空白区可用表或自由链。在进行分配时总是从最小的一个开始查询,因而找到的第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白区便是最佳的一个。最佳适应法的一个主要缺点是空白区很难正好与要求的大小相等,因而要将其分割成两部分,使剩下的空白
25、区很小,以至小到几乎无法使用,造成内存碎片。7.在页式管理中,页表的始址是存放在_。(分数:1.00)A.内存B.存储页面表中C.相联存储器中D.寄存器中 解析:分析页表一般是存放在内存中的,即划分某些内存区域存放页表,而它的起始地址是存放在专门的寄存器中,以便地址转换机构能快速找到页表,这个寄存器称为页表始址寄存器。8.页面虚拟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_。(分数:1.00)A.不要求将作业装入到主存的连续区域B.不要求将作业同时全部装入到主存的连续区域 C.不要求进行缺页中断处理D.不要求进行页面置换解析:分析页式虚拟存储管理是把作业信息作为副本存放在磁盘上,当作业执行时,把作业信息的部分页面装
26、入主存储器。作业执行时若所访问的页面已在主存中,则按页式存储器管理方式进行地址转换,得到欲访问的主存绝对地址,若页面不在主存中,则产生一个“缺页中断”。这样可以将用户程序的任一页放在内存的任一块中,实现离散分配。所以,页面虚拟存储管理不要求将作业同时全部装入到主存的连续区域。9.一个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为 32 位,其中段号占 8 位,则最大段长是_。(分数:1.00)A.28字节B.216字节C.224字节 D.232字节解析:分析段式管理的地址结构由段号和段内位移组成,段内位移的最大值就是最大段长。在本题中,段号占了 8 位,剩下 32-8=24 位是段内位移空间,因此最大段长是
27、224 字节。10.页表的作用是实现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_。(分数:1.00)A.逻辑映射B.物理映射C.地址映射 D.逻辑地址映射解析:分析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允许将进程的每一项离散地存储在内存的任意物理块中,但系统应能保证进程的正确进行,即能在内存中找到每个页面所对应的物理块。为此,系统又为每个进程建立一张页面映射表,简称页表,在进程地址空间的所有页,都在页表中有一个表项,其中记录了相应页在内存中所对应的物理块号。在配置了页表后,进行执行时,通过查找页表,即可找到每页在内存中的物理块号。可见,页表的作用是实现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即使在简单的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也常在页表的表项中设置
28、一存取控制字段,用于对该存储块的内容进行保护,当存取控制字段仅有一位时,可用来规定该存储块中的内容是允许读/写、还是只读;若存储控制字段威二位,则可规定为读/写、只读和只执行等存取方式。如果有一个进程试图去写一个只允许读的存储块时,则将引起操作系统的一次中断。如果要利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区实现虚拟存储器,则还需要增加一数据项。11.某基于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其主存容量为 55MB(初始为空),采用最佳适配(Best Fit)算法,分配和释放的顺序为:分配 15MB,分配 30MB,释放 15MB,分配 8MB,分配 6MB,此时主存中最大空闲分区的大小是_。(分数:1.00)A.7 MBB
29、.9 MB C.10 MBD.15 MB解析: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采用最佳适配算法的过程如下:分配 15MB 后,空闲链表各分区的大小为:40MB;分配 30MB 后,空闲链表各分区的大小为:10MB;释放 15MB 后,空闲链表各分区的大小为:10MB,15MB;分配 8MB 后,空闲链表各分区的大小为:2MB,15MB;分配 6MB 后,空闲链表各分区的大小为:2MB,9MB,因此,此时主存中最大空闲分区大小为 9MB。程序放于不同内存区间,相互之间不可越界,因此需要进行界地址保护。12.虚拟存储器是_。(分数:1.00)A.可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的设备B.容量扩大了的主存实际空间C.通
30、过 SPooLing 技术实现的D.可以容纳总和超过主存容量的多个作业同时运行的一个地址空间 解析:分析因为虚拟存储器技术实际上就是将内存和外存统一管理,虚拟存储器的容量取决于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和外存容量。13.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当查找的页不在_中时,要产生缺页中断。(分数:1.00)A.外存B.虚存C.内存 D.地址空间解析:分析请求页式管理的原理是:当执行某条指令而又发现它不在内存中时,或当执行某条指令需访问其他的数据和指令时,这些指令和数据不在内存中,从而发生缺页中断,系统将外存中相应的页面调入内存中。14.在请求分页系统中,LRU 算法是指_。(分数:1.00)A.最早进入内存的页先
31、淘汰B.近期最长时间以来没被访问的页先淘汰 C.近期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页先淘汰D.以后再也不用的页先淘汰解析:分析有的也将 LRU 称为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的置换算法,根据一个作业在执行过程中过去的页面踪迹来推测未来的行为。该算法的思想是当需要淘汰一页时,选择离当前时间最近的一段时间最久没有使用过的页先淘汰,它认为过去一段时间里不曾被访问过的页,在最近的将来也不再会被访问。15.在页式存储器管理中,页表内容如表 3-1 所示。若页的大小为 4KB,则地址转换机构将逻辑地址 12293转换成的物理地址为_。表 3-1 页表内容 逻辑页号 物理页号0 21 52 63 84 35 11(分数:1.00
32、)A.20485B.32773 C.24581D.12293解析:分析逻辑地址向物理地址转换,把握住首要条件,即页号和页内位移的取值(所占位数)。该题的条件是页的大小为 4KB 即 2 的 12 次方,则页内位移为 12 位。逻辑地址 12293 转换成二进制数是:11000000000101,取其低 12 位作为页内位移,剩余高位为页号,值为 3,得出对应的页框(块)号是 8,与页内位移合并,得出物理地址 1000000000000101,转换成十进制得 32773。16.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 1
33、的情况是_。(分数:1.00)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解析:分析系统为管理主存,将不相邻空闲区分别登记,要使空闲区个数减少,唯一的方法是合并,而只有地址相邻的空闲区才可合并。先看选项 A,无上邻也无下邻,只好将回收区域单独登记,会导致空闲区数增 1。再看选项 B 和选项 C,如果只有一个相邻空闲区,则合并后空闲区数不改变。只有选项 D,当与上邻空闲区和下邻空闲区合并,让原来的两个空闲区合并成一个,数量才会减 1。17.在分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页面的大小与可能产生的缺页中断次数的关系是_
34、。(分数:1.00)A.页面的大小与缺页中断次数成正比B.页面越大,则缺页中断次数就越低 C.页面越大,则缺页中断次数就越高D.页面的大小与缺页中断次数是一个固定的比值解析:分析实现虚拟存储器能给用户提供一个容量很大的存储器,但当主存空间己装满而又要装入新页时,必须按一定的算法把已在主存的一些页调出去,这个工作称页面调度。所以,页面调度算法实际上就是用来确定应该淘汰哪些页的算法。算法的选择是很重要的,选用了一个不适合的算法,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刚被淘汰的页面又立即要用,因而又要把它调入,而调入不久再被淘汰,淘汰不久再被调入。如此反复,使得整个系统的页面调度非常频繁以至于大部时间都在来回调度上。
35、这种现象叫做“抖动”,又称“颠簸”,一个好的调度算法应减少和避免抖动现象。为了衡量调度算法的优劣,我们考虑在固定空间的前提下来讨论各种页面调度算法。这一类算法是假定每道作业都给固定数的主存空间,即每道作业占用的主存块数不允许页面调度算法加以改变。在这样的假定下,怎样来衡量一个算法的好坏呢?假定作业 p 共计 n 页,而系统分配给它的主存块只有 m 块(m、n 均为正整数,且 1mn),即最多只能容纳 m 页。如果作业 p 在运行中成功的访问次数为 S(即所访问的页在主存中),不成功的访问次数为 F(即缺页中断次数),则总的访问次数 A 为:A=S+F又定义:f=F/A则称厂为缺页中断率。影响缺
36、页中断率 f 的因素如下。分配给作业的主存块数。分配给作业的主存块数多,则缺页中断就低;反之,缺页中断率就高。页面的大小,如果划分的页面大,则缺页中断率就低,否则缺页中断率就高。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反比关系。页面调度算法。作业本身的程序编制方法。程序编制的方法不同,对缺页中断的次数有很大影响。18.在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架的大小应选_。(分数:1.00)A.2 的整数次幂 B.任意值C.1KB 以上D.1KB 以下解析:分析在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架的大小应选 2 的整数次幂,这样可以加快地址转换速度。19.可变式分区又称为动态分区,它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_时动态建立的。(分数:
37、1.00)A.在作业装入 B.在作业创建C.在作业完成D.在作业未装入解析:分析在存储器管理技术中引入多道程序系统后,出现了多个作业同时放在内存中,这就需要把存储器分成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分配给一道程序,这就是分区或分配,分区管理分为固定式分区和可变式分区两种。在系统启动后,除操作系统占据了一部分内存外,其余所有内存空间为一个大空闲区,称为自由空间,如果作业申请内存,则从空闲区中划出一个与作业需求量相适应的分区分配给该作业,在作业运行完毕后,收回释放的分区。这种分配方式对作业要求的存储容量分配是合理的;然而,随着一系列的分配与回收,内存中也会形成若干未用和暂时不能用的区域,即存储碎片。有时,碎片
38、的总容量超过了作业申请的容量,由于不连续而不能分配,所以将碎片进行拼接,合成一个连续的存储区,但进行大量碎片的拼接会浪费 CPU 的时间。20.在某操作系统中对内存采用页式存储管理方法,所划分的页面大小_。(分数:1.00)A.要依据内存大小而定B.必须相同 C.要依据 CPU 的地址结构D.要依据外存和内存而定解析:分析页式管理是将各进程的虚拟空间划分成若干个长度相等的页,页式管理把内存空间按页的大小划分成片或者页面,然后把页式虚拟地址与内存地址建立一一对应页表,并用相应的硬件地址变换机构,来解决离散地址变换问题。页式管理采用请求调页或预调页技术实现了内外存存储器的统一管理。页式管理中很重要
39、的个概念便是页面大小如何确定。页式管理的特点是:所有单元都是等长的,这样易于系统管理。21.请求页式管理中,缺页中断率与进程所分得的内存页面数、_和进程页面流的走向等因素有关。(分数:1.00)A.页表的位置B.置换算法 C.外存管理算法D.进程调度算法解析:分析在其他几个因素确定的情况下,不同的置换算法其缺页率是不同的。22.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_。(分数:1.00)A.界地址保护 B.程序代码保护C.数据保护D.栈保护解析:分析分区分配内存,程序放于不同内存区间,相互之间不可越界,因此需要进行界地址保护,因此本题答案选A。23.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主要是利用_来使用碎片。(分数:1.00)A.离散技术B.固定技术C.集中技术D.移动技术 解析:分析(1) 移动技术。移动在主存中的各作业,使其分区位置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