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操作系统-1-2 及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8,分数:36.00)1.下列特征中不属于分时系统的是_。 A.及时性 B.多路性 C.调度性 D.独占性(分数:2.00)A.B.C.D.2.操作系统最重要的两个目标是_。 A.开放性和有效性 B.可扩充性和方便性 C.有效性和方便性 D.方便性和开放性(分数:2.00)A.B.C.D.3.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_内处理完来自外部的事件。 A.一个机器周期 B.被控对象规定时间 C.周转时间 D.时间片(分数:2.00)A.B.C.D.4.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接口是_。 A.库函数 B.
2、高级语言 C.系统调用 D.子程序(分数:2.00)A.B.C.D.5.下列哪个观点不是描述操作系统的典型观点_。 A.操作系统是众多软件的集合 B.操作系统是于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C.操作系统是资源的管理者 D.操作系统是虚拟机(分数:2.00)A.B.C.D.6.从下面关于并发性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_。 A.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B.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刻发生 C.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D.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间间隔内发生(分数:2.00)A.B.C.D.7.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_;在设计批处理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3、_;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_。 A.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B.交互性和响应时间 C.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 D.实时性和可靠性(分数:2.00)A.B.C.D.8.以下几项中哪一项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_。 A.管理计算机裸机 B.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及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接口 C.管理计算机中的信息资源 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分数:2.00)A.B.C.D.9.与早期的操作系统相比,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具有很多优点,但是这些优点不包括_。 A.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B.提高了操作系统的运行效率 C.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D.使操作系统的可移植性更好(分数:2.00)A.
4、B.C.D.10.下列关于操作系统的论述中,正确的是_。 A.对于批处理作业,必须提供相应的作业控制信息 B.对于分时系统,不一定全部提供人机交互功能 C.从响应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的要求相似 D.在采用分时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分数:2.00)A.B.C.D.11.操作系统的不确定性是指_。 A.程序运行结果的不确定性 B.程序运行次序的不确定性 C.程序多次运行时间的不确定性 D.B和 C(分数:2.00)A.B.C.D.12.所谓_,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内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器的时间和外设等其他资源。 A.多重处理
5、 B.多道程序设计 C.实时处理 D.并行执行(分数:2.00)A.B.C.D.13.在中断发生后,进入中断处理的程序属于_。 A.用户程序 B.可能是应用程序,也可能是操作系统程序 C.操作系统程序 D.既不是应用程序,也不是操作系统程序(分数:2.00)A.B.C.D.14.系统调用是_。 A.用户编写的一个子程序 B.高级语言中的库程序 C.操作系统中的一条命令 D.操作系统向用户程序提供的接口(分数:2.00)A.B.C.D.15.用户程序在目态下使用特权指令引起的中断属于_。 A.硬件故障中断 B.程序中断 C.外部中断 D.访管中断(分数:2.00)A.B.C.D.16.在单处理器
6、系统中,可并行的是_。进程与进程 处理器与设备处理器与通道 设备与设备 A.、和 B.、和 C.、和 D.、和(分数:2.00)A.B.C.D.17.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_。 A.系统调用 B.中断 C.库函数 D.原语(分数:2.00)A.B.C.D.18.下列选项中,在用户态执行的是_。 A.命令解释程序 B.缺页处理程序 C.进程调度程序 D.时钟中断处理程序(分数:2.00)A.B.C.D.二、B应用题/B(总题数:8,分数:40.00)19.一个分层结构操作系统由裸机、用户、CPU 调度、文件管理、作业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命令管理等部分组成。试按层次结构的
7、原则从内到外将各部分重新排列。(分数:5.00)_20.设内存中有 3道程序 A、B、C,它们按 A、B、C 的优先次序执行。它们的计算和 I/O操作的时间见下表。假设 3道程序使用相同设备进行 I/O操作,即程序以串行方式使用设备,试画出单道运行和多道运行的时间关系图(调度程序的执行时间忽略不计)。在两种情况下,完成这 3道程序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多道运行时采用抢占式调度策略)。程序执行情况 (单位:ms)(分数:5.00)_21.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分数:5.00)_22.简述“虚拟”在操作系统中的应用。(分数:5.00)_23.试比较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和分
8、时系统。(分数:5.00)_24.试说明操作系统与硬件、其他系统软件以及用户之间的关系。(分数:5.00)_25.推动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分数:5.00)_26.试说明库函数与系统调用的区别和联系。(分数:5.00)_考研操作系统-1-2 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8,分数:36.00)1.下列特征中不属于分时系统的是_。 A.及时性 B.多路性 C.调度性 D.独占性(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分时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对用户的响应时间,而且各用户进程之间相互独立,很容易推出多路性这一特
9、征。而调度性通常是批处理系统的特征。2.操作系统最重要的两个目标是_。 A.开放性和有效性 B.可扩充性和方便性 C.有效性和方便性 D.方便性和开放性(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可从操作系统的概念去思考、辨析。从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则可挑出“有效性”必选,再用排除法选出 C。实际上,近年来在微机的操作系统中,更加重视方便性。3.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_内处理完来自外部的事件。 A.一个机器周期 B.被控对象规定时间 C.周转时间 D.时间片(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对时间的要求不同,反映各自的系统特点。实时系统的时间要求是根据被
10、控对象来确定的,而时间片通常是分时系统的时间要求。4.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接口是_。 A.库函数 B.高级语言 C.系统调用 D.子程序(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系统调用在高级语言中常以函数形式提供给程序员。其他选项都错在范围和限定上。5.下列哪个观点不是描述操作系统的典型观点_。 A.操作系统是众多软件的集合 B.操作系统是于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C.操作系统是资源的管理者 D.操作系统是虚拟机(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选项 B、C、D 是对操作系统描述的典型的 3个观点,A 只是从软件的量上说明了
11、一下,没有说出操作系统的真正作用。6.从下面关于并发性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_。 A.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B.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刻发生 C.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D.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间间隔内发生(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而不是在同一时刻发生。在单处理器情况下,同一时刻只能处理一个事件,微观上这些事件是串行的,但在一个时间间隔内,这些事件都能够得到处理。7.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_;在设计批处理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_;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_。
12、A.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B.交互性和响应时间 C.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 D.实时性和可靠性(分数:2.00)A.B. C. D. 解析:解析 概念题,分时操作系统注重交互和响应,批处理操作系统注重系统利用率,实时操作系统注重实时性和可靠性。8.以下几项中哪一项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_。 A.管理计算机裸机 B.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及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接口 C.管理计算机中的信息资源 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不属于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操作系统关心的问题都与硬件和系统资源有关。9.与早期的操作系统相比,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
13、系统具有很多优点,但是这些优点不包括_。 A.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B.提高了操作系统的运行效率 C.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D.使操作系统的可移植性更好(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微内核结构不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其他都是微内核的优点。10.下列关于操作系统的论述中,正确的是_。 A.对于批处理作业,必须提供相应的作业控制信息 B.对于分时系统,不一定全部提供人机交互功能 C.从响应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的要求相似 D.在采用分时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分时系统必须有交互功能,实时系统对
14、于响应的要求比分时系统更高。在分时系统中,用户不会独占文件系统,这是多用户共享的。11.操作系统的不确定性是指_。 A.程序运行结果的不确定性 B.程序运行次序的不确定性 C.程序多次运行时间的不确定性 D.B和 C(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不确定性是指运行次序和运行时间的不确定,但运行结果是确定的。12.所谓_,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内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器的时间和外设等其他资源。 A.多重处理 B.多道程序设计 C.实时处理 D.并行执行(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指将多个作业存放在内存中,使它们处于运行状
15、态,并共享处理器和其他资源。13.在中断发生后,进入中断处理的程序属于_。 A.用户程序 B.可能是应用程序,也可能是操作系统程序 C.操作系统程序 D.既不是应用程序,也不是操作系统程序(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中断处理程序只能是操作系统程序,不可能是应用程序。中断处理属于系统中会对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动作,因此只允许核心态程序执行;而应用程序通常指用户程序,运行在用户态下,不能进行这些操作。14.系统调用是_。 A.用户编写的一个子程序 B.高级语言中的库程序 C.操作系统中的一条命令 D.操作系统向用户程序提供的接口(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系统
16、调用是操作系统向用户程序提供的接口。15.用户程序在目态下使用特权指令引起的中断属于_。 A.硬件故障中断 B.程序中断 C.外部中断 D.访管中断(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程序在目态下,即在执行用户程序时引起的中断属于来自 CPU的中断,不是硬件故障中断和外部中断。特权指令指的是只允许管态下使用的指令,因此目态下对特权指令的使用会实现从目态到管态的改变,即会产生访管中断。 硬件故障中断是由硬件故障引起的中断,比如在使用打印机时打印机突然断电,造成硬件异常所引起的中断。 程序中断指的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一般中断,比如,当程序有使用磁盘等要求时产生的中断,如果本题中用户
17、程序使用的不是特权指令而是一般指令,产生的中断就应该是这种。 外部中断是指由外部事件引起的中断,比如单击鼠标和键盘输入等操作引起的中断。16.在单处理器系统中,可并行的是_。进程与进程 处理器与设备处理器与通道 设备与设备 A.、和 B.、和 C.、和 D.、和(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在多道程序设计下,宏观上进程是同时运行的,但是在微观上,单处理器(此处不包含多核的情况)某时刻只能处理一个进程,所以进程与进程之间不能并行执行。处理器、通道、设备都能并行执行,比如同时打印(设备)、计算(处理器)、传输数据(通道控制内存与外存间数据交换)。 这里要注意区别并发与并行的含义,
18、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虽然同时刻只能处理一个进程,但多个进程可以并发执行。17.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_。 A.系统调用 B.中断 C.库函数 D.原语(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操作系统提供两类接口,一类是命令接口(包括图形接口,即图形化的命令接口),比如用户通过键盘命令和鼠标命令来操作计算机;另一类是程序接口,它提供一组系统调用,用户可以通过运行一些应用程序来访问操作系统的资源。 实际上,本题 4个选项中,只有 A是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系统调用是能完成特定功能的子程序,当应用程序要求操
19、作系统提供某种服务时,便调用具有相应功能的系统调用。库函数则是高级语言中提供的与系统调用对应的函数(也有些库函数与系统调用无关),目的是隐藏指令的细节,使系统调用更为方便、抽象。但要注意,库函数属于用户程序而非系统调用,是系统调用的上层。而中断及原语是计算机系统底层的基础功能,属于系统调用的下层。 系统提供封装好的系统调用供应用程序使用,应用程序无须考虑系统底层的内容,仅考虑上层的操作即可;中断是系统内部对于事件响应的机制,对于应用程序来说是透明的,不会提供给应用程序直接使用;同样库函数和原语都是面对操作系统底层的,不会直接提供给应用程序。18.下列选项中,在用户态执行的是_。 A.命令解释程
20、序 B.缺页处理程序 C.进程调度程序 D.时钟中断处理程序(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缺页处理与时钟中断都属于中断,会对系统造成影响,因此只能在核心态执行。进程调度属于系统的一部分,也只能在核心态执行。命令解释程序属于命令接口,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所使用的接口,因此可以在用户态执行。 CPU 状态分为管态和目态,管态又称特权状态、系统态或核心态。通常,操作系统在管态下运行,CPU 在管态下可以执行指令系统的全集。目态又称常态或用户态,机器处于目态时,程序只能执行非特权指令,用户程序只能在目态下运行。 CPU 将指令分为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对于那些危险的指令,只允许操作系
21、统及其相关模块使用,普通的应用程序不能使用。 常见的特权指令有以下几种: 有关对 I/O设备使用的指令。如启动 I/O设备指令、测试 I/O设备工作状态和控制 I/O设备动作的指令等。 有关访问程序状态的指令。如对程序状态字(PSW)的指令等。 存取特殊寄存器指令。如存取中断寄存器、时钟寄存器等指令。 其他特权指令。 本题中 B、D 都是要修改中断寄存器,C要修改程序状态字(PSW)。二、B应用题/B(总题数:8,分数:40.00)19.一个分层结构操作系统由裸机、用户、CPU 调度、文件管理、作业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命令管理等部分组成。试按层次结构的原则从内到外将各部分重新排列。(分数
22、:5.00)_正确答案:(采用层次结构方法可以将操作系统的各种功能分成不同的层次,即将整个操作系统看成是由若干层组成,每一层都提供一组功能,这些功能只依赖于该层以内的各层次,最内层部分是机器硬件本身提供的各种功能。操作系统的这种层次结构如图所示。图中,同机器硬件紧挨着的是操作系统内核,它是操作系统的最内层。内核包括中断处理、设备驱动、CPU 调度,以及进程控制与通信等功能,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进程可以存在和活动的环境。*内核以外各层次依次是存储管理层、I/O 管理层、文件管理层、作业管理层、命令管理层。它们提供各种资源管理功能并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命令管理层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接口层,因而在操作
23、系统的最外层。从描述可以看出,按层次结构原则从内到外依次为:裸机、CPU 调度、内存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命令管理、用户。)解析:20.设内存中有 3道程序 A、B、C,它们按 A、B、C 的优先次序执行。它们的计算和 I/O操作的时间见下表。假设 3道程序使用相同设备进行 I/O操作,即程序以串行方式使用设备,试画出单道运行和多道运行的时间关系图(调度程序的执行时间忽略不计)。在两种情况下,完成这 3道程序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多道运行时采用抢占式调度策略)。程序执行情况 (单位:ms)(分数:5.00)_正确答案:(若采用单道方式运行这 3道程序,则运行次序为 A、B、C。即程序
24、 A先进行 30ms的计算,再完成 40ms的 I/0操作,最后再进行 10ms的计算;接下来程序 B先进行 60ms的计算,再完成 30ms的 I/O操作,最后再进行 10ms的计算;然后程序 C先进行 20ms的计算,再完成 40ms的 I/O操作,最后再进行20ms的计算。至此,3 道程序全部运行完毕。若采用多道方式运行这 3道程序,因系统按照 A、B、C 的优先次序执行,则在运行过程中,无论使用 CPU还是 I/O设备,A 的优先级最高,B 的优先级次之,C 的优先级最低。即程序 A先进行 30ms的计算,再完成 40ms的 I/O操作(与此同时,程序 B进行 40ms的计算),最后再
25、进行 10ms的计算(此时程序 B等待,程序 B的第一次计算已经完成 40ms,还剩余 20ms);接下来程序 B先进行剩余 20ms的计算,再完成 30ms的 I/O操作(与此同时,程序 C进行 20ms的计算,然后等待 I/O设备),最后再进行 10ms的计算(此时程序 C执行 I/O操作 10ms,其 I/O操作还需 30ms);然后程序 C先进行 30ms的 I/O操作,最后再进行 20ms的计算。至此,3 道程序全部运行完毕。单道方式运行时,其程序运行时间关系图如图所示,总运行时间如下:(30+40+10+60+30+10+20+40+20)ms=260ms*多道方式运行时,其程序运
26、行时间关系图如图所示,总运行时间如下:(30+40+10+20+30+10+30+20)ms=190ms*)解析:21.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多道程序设计是指把多个程序同时存放在内存中,使它们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器时间和外设以及其他资源。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多道、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多道是指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多道相互独立的程序。宏观上并行,是指同时进入系统中的多道程序都处于运行状态。微观上串行,是指在单处理器环境中,内存中的多道程序轮流占有 CPU,交替运行。)解析:22.简述“虚拟”在操作系统中的
27、应用。(分数:5.00)_正确答案:(操作系统中的虚拟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成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从大的方面看,由于一台计算机配置了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而比一台裸机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称为虚拟机。而由于操作系统自身包含了若干层软件,则该计算机系统又可称为多层虚拟机。又如在多道分时系统中,利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以把一台物理上的 CPU虚拟为多台逻辑上的 CPU,而供多个终端用户使用。又如虚拟存储器,仅把作业的一部分装入内存便可运行作业,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进行了扩充。又如在设备管理中虚拟设备技术的使用,可将一台物理设备变换为若干台逻辑上的对应物。总之,“虚拟”体现在操作系统各个方面的
28、应用当中。)解析:23.试比较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分数:5.00)_正确答案:(从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 5个方面对它们进行比较。 多路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与分时系统一样具有多路性,系统按分时原则为多个终端用户服务;对于实时控制系统,其多路性则主要表现在经常对多路的现场信息进行采集以及对多个对象或多个执行机构进行控制。 独立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与分时系统一样具有独立性。每个终端用户在向实时信息处理系统提出服务请求时,也彼此互不干扰。 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则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
29、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百毫秒级直至毫秒级,甚至有的要求低于 100s。 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虽也具有交互性,但这里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它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处理、资源共享等服务。 可靠性:分时系统虽然也要求系统可靠,相比之下,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则要求系统高度可靠。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无法预料的灾难性后果。因此,在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中,往往都采取多级容错措施来保证系统的安全及数据的安全。)解析:24.试说明操作系统与硬件、其他系统软件以及用户之间的关系。(分数:5.00)_正确答案:(操作系统是覆盖
30、在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它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向用户提供良好的界面。操作系统与硬件紧密相关,它直接管理硬件资源,为用户完成所有与硬件相关的操作,从而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硬件资源的使用并提高了硬件资源的利用率。操作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系统软件,其他系统软件运行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之上,可获得操作系统提供的大量服务,也就是说操作系统是其他系统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而一般用户使用计算机除了需要操作系统支持外,还需要用到大量的其他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以使其工作更加方便和高效。可见,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其他系统软件、应用程序和用户之间存在着如图所示的层次关系。*)解析:25.推动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形成
31、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推动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不断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提高系统吞吐量”。其主要表现在:脱机输入/输出技术的应用和作业的自动过渡大大地提高了 I/O的速度及 I/O设备与CPU并行工作的程度,减少了主机 CPU的空闲时间;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应用更进一步提高了 CPU、内存和 I/O设备的利用率及系统的吞吐量。 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 CPU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的提供使用户能方便地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个用户(包括远程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互不干扰地处理自己的作业。)解析:26.试说明库函数与系统调用的区别和联系。(分数:5.00)_正确答案:(库函数是语言或应用程序的一部分,可以运行在用户空间中。而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是内核提供给用户的程序接口,运行在内核空间中,而且许多库函数都会使用系统调用来实现功能。没有使用系统调用的库函数,执行效率通常比系统调用高,因为使用系统调用时,需要上下文的切换以及状态的转换(从用户态转为核心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