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历史学基础-21 及答案解析(总分:4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在甲骨文的研究领域,对甲骨文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后人称为“甲骨四堂,的四位学者是( )。A王懿荣、刘鹗、董作宾、郭沫若 B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C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王懿荣 D刘鹗、罗振玉、郭沫若、王国维(分数:2.00)A.B.C.D.2.下列制度不是战国时代开始推行的是( )。A“上计”制度 B“玺书”制度C俸禄制度 D军功人仕制度(分数:2.00)A.B.C.D.3.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得到了迅速发展,援儒入道,在道教官方化过程中有重大贡献的北朝人物
2、是( )。A葛洪 B陶弘景 C寇谦之 D陆静修(分数:2.00)A.B.C.D.4.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手工业生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能够制造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B出现了秘色瓷C丝织业吸收了波斯技术 D制瓷业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分数:2.00)A.B.C.D.5.金石学是宋代史学新开拓的领域,我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研究的专著是( )。A赵明诚的金石学 B欧阳修的集古录C赵明诚的集古录D欧阳修的金石学(分数:2.00)A.B.C.D.6.明初,罢中书省,六部的地位上升,上承皇帝之命,一定程度上分割了宰相的事权,与六部尚书合称“七卿”的是( )。A大理寺卿 B通政司长官C都察院长官 D
3、内阁大学士(分数:2.00)A.B.C.D.7.下列改革内容不是在天朝天亩制度中提出的一项是( )。A把全国的土地按照亩产量的高低分为九等,然后再按每家人口的多少平均分田B废止商业贸易,取消商店,城内军民的衣食杂用由国库统一分配C禁止妇女缠足,禁止买卖婚姻,严禁鸦片D每 25家为 1两,每两设国库和教堂一座,均由两司马管理其事(分数:2.00)A.B.C.D.8.云南和贵州两省的独立发生在( )时期。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北伐战争 D辛亥革命(分数:2.00)A.B.C.D.9.中华民国军政府是由下列哪个军阀成立的?( )A张作霖 B曹锟 C徐世昌 D吴佩孚(分数:2.00)A.B.C.D
4、.10.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A1950 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谈判期间B1953 年中印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谈判期间C1954 年日内瓦会议期间D1955 年亚非会议期间(分数:2.00)A.B.C.D.11.种姓制度形成的时代是( )。A早期吠陀时代 B后期吠陀时代C哈拉巴文化时代 D列国时代(分数:2.00)A.B.C.D.12.下列不属于梭伦改革内容的是( )。A制定陶片放逐法 B确立公民集体立法原则C设四百人会议 D推行货币改革(分数:2.00)A.B.C.D.13.墨洛温王朝的建立者是( )。A克洛维 B查理马特 C查理大帝 D矮子丕平(
5、分数:2.00)A.B.C.D.14.伊斯兰教历元年元旦是以下哪个日期?( )A公元 624年 7月 6日 B公元 622年 9月 16日C公元 624年 9月 6日 D公元 622年 7月 16日(分数:2.00)A.B.C.D.15.公元 913 世纪是西欧封建庄园的兴盛时期,典型的庄园采用( )的剥削方式。A实物地租 B劳役地租C货币地租 D农奴(分数:2.00)A.B.C.D.16.英国在共和国时期颁布的航海条例主要是针对哪个国家?(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法国(分数:2.00)A.B.C.D.17.第一国际成立于下面的哪个城市?( )A伦敦 B利物浦 C爱丁堡 D伯明翰(分
6、数:2.00)A.B.C.D.18.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德军在西部速决战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日兰德海战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分数:2.00)A.B.C.D.19.下列哪个条约为土耳其赢得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 )A摩得洛斯停战协定 B色佛尔条约C洛桑条约 D海峡公约(分数:2.00)A.B.C.D.20.下列国家中不是不结盟运动发起者的是( )。A南斯拉夫 B印度C埃及 D中国(分数:2.00)A.B.C.D.二、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80.00)21.诗经(分数:10.00)_22.五铢钱(分数:10.00)_23.黄册(分数:10.00)_24.古文运动(
7、分数:10.00)_25.四库全书(分数:10.00)_26.癸卯学制(分数:10.00)_27.耆那教(分数:10.00)_28.道威斯计划(分数:10.00)_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80.00)阅读材料并结合背景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凡田分九等:其田一亩,早晚二季可出一千二百斤者为尚尚田,可出一千一百斤者为尚中田,可出一千斤者为尚下田,可出九百斤者为中尚田,可出八百斤者为中中田,可出七百斤者为中下田,可出六百斤者为下尚田,可出五百斤者为下中田,可出四百斤者为下下田。尚尚田二一亩当尚中田一亩一分,当尚下田一亩二分,当中尚田一亩三分五厘,当中中田一亩五分,当中下田一亩七分五厘,当下尚
8、田二亩,当下中田二亩四分,当下下田三亩。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请回答:(分数:60.00)(1).上述材料出自哪个纲领性文件?此文件都有哪些内容?(分数:30.00)_(2).此文件实施的效果如何?结果又如何?(分数:30.00)_阅读材料并结合背景知识回答问
9、题:材料一1991年 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签署条约,进一步阐明了建立货币联盟的主张。条约首先在总则中明确了:(1)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针对成员国本着开放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所拟定的共同目标,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2)规定各成员国的货币兑换率,以便实行单一的货币欧元;(3)制定并且实行单一货币和统一的货币兑换率政策,以保障价格的稳定;(4)建立一个旨在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材料二欧共体首脑会议在签署的条约中还规定的目标包括:(1)促进平衡持久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达到该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建立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欧洲共同体,加强经济社会一致性;
10、(2)在国际上,作为一个政治同盟,通过实行包括拟定共同防务政策在内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伸展自己的立场;(3)实行联盟公民权制度以加强成员国国民的权利和利益的保护;(4)在内部事务和司法方面密切合作。请回答:(分数:120.00)(1).从材料一看出该条约规定了哪些基本内容?这些内容表明了欧共体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分数:30.00)_(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欧共体的发展有什么变化趋势?其基本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数:30.00)_(3).说出欧共体的前身和后身分别是什么组织?(分数:30.00)_(4).简述欧共体在世界经济政治的地位。(分数:30.00)_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
11、:120.00)29.北魏孝文帝是怎样对鲜卑族进行汉化的?(分数:40.00)_30.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分数:40.00)_31.试述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影响。(分数:40.00)_考研历史学基础-21 答案解析(总分:4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在甲骨文的研究领域,对甲骨文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后人称为“甲骨四堂,的四位学者是( )。A王懿荣、刘鹗、董作宾、郭沫若 B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C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王懿荣 D刘鹗、罗振玉、郭沫若、王国维(分数:2.00)A.B. C.D.解析:
12、解析 “甲骨四堂”是指对甲骨学作出重大贡献的四位中国学者,因为他们的名号中都包含了“堂”字。他们是: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晚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号鼎堂。2.下列制度不是战国时代开始推行的是( )。A“上计”制度 B“玺书”制度C俸禄制度 D军功人仕制度(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中的四个选项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推行的新型官僚任用制度,但是其中的“玺书”制度是在春秋末期开始推行的,其他三项始于战国时代。3.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得到了迅速发展,援儒入道,在道教官方化过程中有重大贡献的北朝人物是( )。A葛洪 B陶弘景 C寇谦之 D陆静修(分数:2.00)A.B.
13、C. D.解析:解析 在北朝,道士寇谦之对道教进行改造,剔除可能被用于组织斗争的教义、仪式,增加礼度和服食修炼的内容。他还托言太上老君授予天师之位,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等道经,并献给北魏太武帝。他得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信任和支持,道教被宣布为“国教”,地位在佛教之上。4.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手工业生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能够制造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B出现了秘色瓷C丝织业吸收了波斯技术 D制瓷业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隋唐五代时期,制瓷业发展显著,最著名的是邢窑白瓷、越窑青瓷,由此可知制瓷业主要分布在江北地区。5.金石学是宋代史学新开拓的领
14、域,我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研究的专著是( )。A赵明诚的金石学 B欧阳修的集古录C赵明诚的集古录D欧阳修的金石学(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收集了历代古器物和石刻的铭文拓本 400多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研究的专著;其他名作还有赵明诚的金石录,吕大临的考古图。6.明初,罢中书省,六部的地位上升,上承皇帝之命,一定程度上分割了宰相的事权,与六部尚书合称“七卿”的是( )。A大理寺卿 B通政司长官C都察院长官 D内阁大学士(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明初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其长官左右都御史与六部尚书地位相近,合称“七卿”。7.下列改革内容
15、不是在天朝天亩制度中提出的一项是( )。A把全国的土地按照亩产量的高低分为九等,然后再按每家人口的多少平均分田B废止商业贸易,取消商店,城内军民的衣食杂用由国库统一分配C禁止妇女缠足,禁止买卖婚姻,严禁鸦片D每 25家为 1两,每两设国库和教堂一座,均由两司马管理其事(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的纲领性文件,但是其中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选项中 C、D 两项都是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对农村社会基层组织和社会风俗改革的具体内容。废止商业一项,是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初期的规定,但是此项并不在天朝田亩制度之中。8.云南和贵州
16、两省的独立发生在( )时期。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北伐战争 D辛亥革命(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1915 年底由于袁世凯复辟称帝,云南将领蔡锷、唐继尧等人统一各派力量,在云南首举义旗,宣布云南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分三路讨袁,其后不久贵州省宣布独立。9.中华民国军政府是由下列哪个军阀成立的?( )A张作霖 B曹锟 C徐世昌 D吴佩孚(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1927 年 6月张作霖自封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拥有国家的元首资格,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同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国民政府相互对抗。10.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A195
17、0 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谈判期间B1953 年中印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谈判期间C1954 年日内瓦会议期间D1955 年亚非会议期间(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1953 年 12月,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在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1.种姓制度形成的时代是( )。A早期吠陀时代 B后期吠陀时代C哈拉巴文化时代 D列国时代(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在早期吠陀时代晚期,随着雅利安人社会的分化,在雅利安人内部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等级划分,即婆罗门、罗阁尼亚和吠舍。原来的达萨成为首陀罗,罗阁尼亚转化
18、成为刹帝利,从而萌芽为四个瓦尔那。到后期吠陀时代,四瓦尔那制度正式形成。12.下列不属于梭伦改革内容的是( )。A制定陶片放逐法 B确立公民集体立法原则C设四百人会议 D推行货币改革(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措施之一。13.墨洛温王朝的建立者是( )。A克洛维 B查理马特 C查理大帝 D矮子丕平(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公元 486年,法兰克王克洛维率军大败罗马军队于苏瓦松,奠定了法兰克王国的基础。而他本人则从一个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变成真正的国王,开始了以其祖父墨洛温命名的墨洛温王朝(486751年)。14.伊斯兰教历元年
19、元旦是以下哪个日期?( )A公元 624年 7月 6日 B公元 622年 9月 16日C公元 624年 9月 6日 D公元 622年 7月 16日(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穆罕默德和少数亲信于 622年逃出麦加,迁往麦地那,伊斯兰教称这一迁徙事件为“希吉拉”(旧译“徙志”)。后确定希吉拉为伊斯兰教纪元,并以迁徙的那一年作为阿拉伯太阴历的岁首(公元622年 7月 16日),即伊斯兰教历元年元旦。15.公元 913 世纪是西欧封建庄园的兴盛时期,典型的庄园采用( )的剥削方式。A实物地租 B劳役地租C货币地租 D农奴(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913 世纪
20、是封建庄园兴盛时期。9 世纪起,一种新的封建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农奴劳役制庄园开始在西欧流行。典型的庄园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庄园的土地划分成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16.英国在共和国时期颁布的航海条例主要是针对哪个国家?(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法国(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1651 年 10月,英国公布航海条例,荷兰的海上航运业受到了很大打击。荷兰要求英国废除它,遭到英国拒绝,由此引起了 16521654年第一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被迫承认英国的航海条例。17.第一国际成立于下面的哪个城市?( )A伦敦 B利物浦 C爱丁堡 D伯明翰(分数:2.00)A.
21、B.C.D.解析:解析 1864 年,英国和法国的工会领袖在伦敦建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德军在西部速决战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日兰德海战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1914 年 9月 510日,德军主力与英法联军会战于马恩河畔。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规模的战略决战,它前后持续 8天,双方参战人数达到 150多万,以德军第一次撤退和失败,英法联军取得胜利而结束。这次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德军所追求的在 6周内打败法军的速决战的破产。19.下列哪个条约为土耳其赢
22、得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 )A摩得洛斯停战协定 B色佛尔条约C洛桑条约 D海峡公约(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1923 年 7月 24日,英、法、意、日、希、罗、南七国与土耳其签订了洛桑条约。同日,英、法、意、日、希、罗、南、保、土九国签订了海峡条约。洛桑条约为土耳其赢得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独立,是土耳其人民反帝斗争的重大胜利。20.下列国家中不是不结盟运动发起者的是( )。A南斯拉夫 B印度C埃及 D中国(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1961 年 9月,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五国发起的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终于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
23、莱德召开,共有 25个国家的首脑参与了会议并通过二、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80.00)21.诗经(分数:10.00)_正确答案:(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 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又称国风,即十五国风,保存有大量民歌,是诗经的精华。雅分大雅和小雅,多是贵族歌颂帝王功绩的作品,有些篇章与后世的叙事诗很接近。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内容是在祭祀或大朝会时用于歌功颂德的颂歌。根据部分诗篇考察,最早的约作于西周初年,最晚的约作于春秋中期。)解析:22.五铢钱(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为了解决私人铸劣钱营利造成的币制紊乱问题,汉武帝决定从统一货币种类,统一货币发行权人手。元
24、狩五年(前 118年),武帝初令郡国铸五铢钱。元鼎四年(前 113年),汉武帝下令宣布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把钱币大权收归中央,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钱。钟官负责铸造,辨铜负责审查铜的质量成色,技巧负责刻范。这次新铸的五铢钱(也称上林钱或三官钱)重如其文,钱的质量很高,便于流通,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解析:23.黄册(分数:10.00)_正确答案:(黄册是明初用以征收赋税的依据,开始编制于洪武十四年(1381 年),详细登载全国所有编入里甲人户的情况,如每户的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以及所属户类(民户、军户、匠
25、户)等。这种黄册每十年编造一次,其编造以里甲为单位,每里编为一册。册凡四份,一份上送户部,其余三份则由县、府、布政司各存一份。上送户部者,封面是黄纸,故称为黄册。因黄册是明政府征收赋税的依据,所以又称赋役黄册。)解析:24.古文运动(分数:10.00)_正确答案:(古文运动是唐代的一次文学运动。这一运动主要是对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进行改革。唐中叶,一些文人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大力提倡古文,逐渐形成社会风尚,此即古文运动。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韩愈是古文运动的积极提倡者,写了大量优秀的散文,气势磅礴,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柳宗元也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由唐宋古文运动开始的古文新
26、传统,支配文坛一千多年,直到“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才被白话文所代替。)解析:25.四库全书(分数:10.00)_正确答案:(四库全书是清乾隆皇帝委派纪昀等许多著名学者编纂的,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共收书 3503种,79337 卷,装订成 36000余册。所收之书的来源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清廷的内府藏本,一是从各省收集的民间藏本。书成后共缮写七部,现完整保存下来的还有四部。四库全书编成后,编者们又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百卷,仍以经、史、子、集分类,类下又分目属。四库全书是 18世纪 70到 80年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项大型文化工程,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解析:26.癸卯
27、学制(分数:10.00)_正确答案:(1904 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该章程不仅制定了从蒙养院、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直至通儒院的普通教育体制,还制定了初级师范学堂到优级师范学堂的师范教育体系,以及从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到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的实业教育体系。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了。癸卯学制施行至 1911年辛亥革命止。)解析:27.耆那教(分数:10.00)_正确答案:(耆那教是公元前 6世纪时在印度兴起的一大宗教。耆那教的创始人通常认为是筏驮摩那。公元前 3世
28、纪初,耆那教徒在华氏城举行第一次大结集,把大雄的教义整理、编纂成耆那教的经典十二支。耆那教的基本教义是业报轮回、灵魂解脱、非暴力和苦行主义。它的最高理想是超脱轮回,达到解脱,使灵魂进入永恒的极乐境地。)解析:28.道威斯计划(分数:10.00)_正确答案:(道威斯计划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于 1924年制定的德国赔款支付计划。1923 年11月,赔款委员会成立了一个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任主席的专家委员会。1924 年 4月 9日,该委员会向赔款委员会提出了关于德国赔款问题建议书,即“道威斯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涉及德国赔款的支付年限、支付来源以及贷款等。1924 年 9月 1日“道威斯
29、计划”开始实行。道威斯计划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解析: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80.00)阅读材料并结合背景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凡田分九等:其田一亩,早晚二季可出一千二百斤者为尚尚田,可出一千一百斤者为尚中田,可出一千斤者为尚下田,可出九百斤者为中尚田,可出八百斤者为中中田,可出七百斤者为中下田,可出六百斤者为下尚田,可出五百斤者为下中田,可出四百斤者为下下田。尚尚田二一亩当尚中田一亩一分,当尚下田一亩二分,当中尚田一亩三分五厘,当中中田一亩五分,当中下田一亩七分五厘,当下尚田二亩,当下中田二亩四分,当下下田三亩。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
30、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请回答:(分数:60.00)(1).上述材料出自哪个纲领性文件?此文件都有哪些内容?(分数:30.00)_正确答案:(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对以土地为中心的各项制度作了具体系统的规定。为了实现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31、”的大同理想,它规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法则。首先,把全国的土地按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九等,不分男女按照每家的口数平均分配,16 岁以下者减半。其次,全国的人口随土地的多少、好坏程度来调配,但是全国的土地所有权一并归国家所有。)解析:(2).此文件实施的效果如何?结果又如何?(分数:30.00)_正确答案:(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土地分配制度否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是对当时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农民阶层美好愿望的真实体现,因此具有很强的号召力,给了群众继续奋斗以达成这种目标的动力,但是,这种空想式的绝对平均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不仅因为当时太平天国和整个中国所处的恶劣环境,而且与社会的发展规律相左
32、,不具备可操作性。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方案,规定得相当具体,其中一些是比较积极的,比如禁止妇女缠足,禁止买卖婚姻,严禁鸦片等,还有一些规定,明显的绝对化,从而违背了一些基本的社会运动规律。比如以绝对的平均主义来规划农村的生产、生活;打破家庭的观念,而是按男女来分营居住等等,这些有悖常规的改革,在实行一段时间后,问题都暴露无遗,只好又改回原来的旧例。)解析:阅读材料并结合背景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91年 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签署条约,进一步阐明了建立货币联盟的主张。条约首先在总则中明确了:(1)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针对成员国本着开放和自由竞争
33、的市场经济原则所拟定的共同目标,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2)规定各成员国的货币兑换率,以便实行单一的货币欧元;(3)制定并且实行单一货币和统一的货币兑换率政策,以保障价格的稳定;(4)建立一个旨在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材料二欧共体首脑会议在签署的条约中还规定的目标包括:(1)促进平衡持久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达到该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建立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欧洲共同体,加强经济社会一致性;(2)在国际上,作为一个政治同盟,通过实行包括拟定共同防务政策在内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伸展自己的立场;(3)实行联盟公民权制度以加强成员国国民的权利和利益的保护;(4)在内部事务和司法方面密切合作
34、。请回答:(分数:120.00)(1).从材料一看出该条约规定了哪些基本内容?这些内容表明了欧共体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分数:30.00)_正确答案:(条约规定的内容主要有: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统一货币和货币兑换率;设立欧洲中央银行等。基本性质是一个经济货币联盟单位。)解析:(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欧共体的发展有什么变化趋势?其基本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数:30.00)_正确答案:(欧共体的发展呈现出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的变化趋势;基本性质是由经济货币联盟发展为政治社会联盟。)解析:(3).说出欧共体的前身和后身分别是什么组织?(分数:30.00)_正确答案:(前身是欧洲煤钢共
35、同体,后身是欧洲联盟。)解析:(4).简述欧共体在世界经济政治的地位。(分数:30.00)_正确答案:(从经济方面看,欧盟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其实力是任何国家所不能忽视的;从政治上看,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今天,欧盟对世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120.00)29.北魏孝文帝是怎样对鲜卑族进行汉化的?(分数:40.00)_正确答案:(迁都洛阳。北魏建都平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在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而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迫切需要汉族地主的合作,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重
36、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又无水陆漕运,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再次,在军事上,与北边的柔然相比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还有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2)易服装。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人服装。孝文帝自己带头穿戴汉族服装。(3)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下令官员上朝时要讲汉话,但 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 岁以下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4)改汉姓。孝
37、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他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氏,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姓。改姓以后,鲜卑族姓氏与汉姓完全相同。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族的门第高低,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5)通婚姻。为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带头纳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巩固统治。(6)改籍贯。孝文帝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自从魏孝文帝建都洛阳起,先后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阳北郊邙山一带。)解析:30.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分数:40.00)_正确答案:(
38、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推进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它使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另一方面,它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在战争全局上打败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的胜利。(2)抗日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的解放战争,是建立在抗日统一战线基础之上的,这又是以中华民族的民族救亡意识空前觉醒为基础的。(3)除了国共合作的实现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之外,全国工农兵商学各界人民、党派、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组成浩浩荡荡的抗日大军。(4)抗日战争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全民族总动员的民族解放战争,创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加强了民族团结。(5)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也是全民族浴血奋战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空前的大胜利。)解析:31.试述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影响。(分数:40.00)_正确答案:(根源:大危机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国家在一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19191920年短暂的经济危机,从 1924年起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但是,这一时期已潜伏着许多矛盾。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