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8397       资源大小:5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6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29,分数:58.00)1.名词解释 21-28小题。(分数:2.00)_2.【度田事件】湘潭大学 2014年中国史真题;西北师范大学 2015年历史学综合真题;江苏师范大学2016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3.【白榘】首都师范大学 2012年中国思想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4.【代田法】河北大学 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 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分数:2.00)_5.【合市】(分数:2.00)_6

    2、.【陈胜吴广起义】(分数:2.00)_7.【巨鹿之战】(分数:2.00)_8.【昆阳之战】南京大学 2018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9.【太平道】(分数:2.00)_10.【五斗米道】苏州大学 200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 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11.【黄巾起义】(分数:2.00)_12.【白登之围】西北大学 2014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13.【和亲政策】(分数:2.00)_14.【昭君出塞】(分数:2.00)_15.【张骞通西域】南京大学 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兰州大学 2013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安徽师

    3、范大学2015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16.【西域都护】武汉大学 2000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武汉大学 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17.【河西四郡】西北大学 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 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陕西师范大学 2015年历史地理学真题(分数:2.00)_18.【护乌桓校尉】北京大学 2015年历史学基础(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19.【丝绸之路】江西师范大学 2011年历史地理学复试真题;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4年边疆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20.【今古文经之争】(分数:2.00)_21.【古文经学】陕西师范大学 2016年中国

    4、史真题(分数:2.00)_22.【白虎观会议】西北大学 2018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23.【说文解字】(分数:2.00)_24.【谶纬之学】湖南师范大学 2015年中国史综合真题;江苏师范大学 2017年中国通史真题;西北民族大学 2017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吉林大学 2018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25.【论衡】四川大学 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西北大学 2013年专门史真题(分数:2.00)_26.【太初历】(分数:2.00)_27.【伤寒杂病论】(分数:2.00)_28.【神农本草经】(分数:2.00)_29.【汜胜之书】厦门大学 1999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

    5、0)_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6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29,分数:58.00)1.名词解释 21-28小题。(分数:2.00)_解析:2.【度田事件】湘潭大学 2014年中国史真题;西北师范大学 2015年历史学综合真题;江苏师范大学2016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东汉光武帝时期因度田而引发的地方豪强与中央对抗的事变。土地问题是西汉中后期留下来的重要社会问题。汉光武帝于建武十五年(公元 39年)下令核查土地,引发了地方豪强叛变。汉光武帝采取分化与镇压相结合的政策,平息了叛乱。度田事件

    6、显示出地方豪强势力的强大。)解析:3.【白榘】首都师范大学 2012年中国思想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汉时期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 95年),接受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在泾水与洛水之间穿挖渠道。引泾水为源,首起谷口(今陕西礼泉东北),尾入栎阳(今陕西临潼北),注归渭水,与郑国渠平行,长达二百里,灌溉农田四千五百余顷,民得其利。因为是白公建议开凿此渠,故称为白渠或白公渠。)解析:4.【代田法】河北大学 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 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汉

    7、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汉武帝末,搜粟都尉赵过总结了西北地区抗旱斗争的经验,推行代田法。代田法把一亩地分成三酬和三垄,年年互换位置,以休养地力。下种时把谷物种在酬里,幼苗长出后,把垄上的土推到酬里,这样作物入土深,抗风耐旱。代田法配合便巧的农具,实行精细的田间管理,每亩产量增加了一斛到三斛。)解析:5.【合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东汉时期民族间由官方组织的定期商业交换关系。又称互市。东汉时期,汉和匈奴之间定期合市,每次合市,汉商以铁器、丝织品和手工业品,交换匈奴的牛马。汉与羌、乌桓、鲜卑及西南各族之间也定期合市。合市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解析:

    8、6.【陈胜吴广起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秦二世元年(公元前 209年),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举行起义。随后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以陈胜为王的“张楚”政权。次年,陈、吴均被部下杀害,起义失败。这次起义,动摇了秦朝的统治,为刘邦、项羽灭秦创造了条件。)解析:7.【巨鹿之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秦末起义军和秦军主力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公元前 207年,秦大军围赵王歇于巨鹿,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救赵。宋义畏缩不前,项羽杀宋义,率军与秦决战,大破秦军,俘获王离,解巨鹿之围。此役基本消灭了秦军的主

    9、力,扭转了整个战局,为最后推翻秦王朝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解析:8.【昆阳之战】南京大学 2018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王莽新朝时,王莽军与起义军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公元 23年,王莽派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率大军围攻起义军重镇昆阳。王凤率九千人坚守昆阳,刘秀召集数千人突人王莽军指挥中心,里应外合击败王莽军,杀王寻。王莽军至此基本被消灭。)解析:9.【太平道】(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东、汉末年兴起的道教流派之一。东汉末年,太平道首领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利用太平经传播道教,教练弟子,以跪拜首过、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张角传教十余年,在青、徐、

    10、幽、冀、荆、扬、兖、豫等八州,有信徒数十万人。随着实力的增强,引发了黄巾大起义。)解析:10.【五斗米道】苏州大学 200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 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东汉末年兴起的道教流派之一。又称天师道,主要流行于巴蜀。因人道的信徒需出米五斗,故名。主要首领为张鲁,传教方式与太平道基本相同,自号师君。下属有祭酒,各领部众,部众多者称治头大祭酒。五斗米道信徒很多,成为汉末一支很有实力的割据势力。)解析:11.【黄巾起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东汉末年,太平道首领

    11、张角利用传教治病的方式,秘密进行组织活动。10 余年间,徒众达数 10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中平元年(184年),因内奸唐周告密,起义被迫提前发动。起义军因头裹黄巾,故称“黄巾军”。起义军主力主要活动在南阳、颍川、河北地区。不久张角病死,起义军主力先后在颍川、南阳等地失败。黄巾军主力的斗争历时 9个月,沉重地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解析:12.【白登之围】西北大学 2014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事件。又称“平城之围”。汉高祖六年(公元前 201年),冒顿单于发兵围攻马邑,韩王信投降,次年又攻晋阳(今山西

    12、太原市)。汉高祖闻讯,亲率 30万大军迎战,被匈奴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南),达七天七夜,和主力部队完全断绝联系。后来用陈平计,向单于阏氏行贿,才得脱险。此后刘邦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解析:13.【和亲政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汉首创的朝廷宗室女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的政治联姻政策。西汉初年无力对匈奴作战,汉高祖只好采纳娄敬“和亲”的建议,把汉室公主嫁给单于,每年送去大批的丝绸、粮食、酒等,与匈奴约为兄弟,以缓和匈奴的侵扰。实行和亲没能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匈奴一面和亲,与西汉进行贸易,另一方面又派兵经常骚扰,抢掠财物。但是,和亲避免了汉匈之间大规模的战争,有利于

    13、西汉王朝集中力量解决内部问题,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经济。)解析:14.【昭君出塞】(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汉元帝时宫女王昭君奉命出塞和亲匈奴之事。西汉后期匈奴分裂为五部,其中的一部首领为呼韩邪单于,投降汉朝,南徙于长城一带,要求与汉和亲。公元前 33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汉元帝以宫人王嫱(字昭君)嫁与呼韩邪单于,号宁胡阏氏。从此,汉匈之间又恢复了和亲。昭君出塞结束了汉匈长期的战争状态,转入和好,促进了汉匈关系的发展和中原与塞北的联系。)解析:15.【张骞通西域】南京大学 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兰州大学 2013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

    14、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武帝时期对西域诸国所采取的大规模外交行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 138年),第二次是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年)。出使西域的目的:第一次要联合大月氏,第二次要联合乌孙。当时匈奴在西域势力很大,大月氏、乌孙不想再回原地,所以张骞原定的目的未能达到。但是,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和西域各国的联系。张骞通西域,加强了汉族人民与西域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解析:16.【西域都护】武汉大学 2000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武汉大学 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公元前 60年西汉宣帝在西域设置的管理西域事务的最高行政军

    15、事长官。公元前60年,宣帝命郑吉监护车师西北方各国的安全,因总领两道,遂号都护。驻地在乌垒城。西域都护官秩二千石,相当于内地郡守,其下设副校尉、丞、司马等属吏。西域都护的设置,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和经济文化交流,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解析:17.【河西四郡】西北大学 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 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陕西师范大学 2015年历史地理学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的四郡,即酒泉郡、武威郡、敦煌郡、张掖郡。公元前121年,汉将霍去病率数万骑北击匈奴,游牧于河西地区的匈奴浑邪王、休屠王投降汉朝。随后,

    16、汉朝在浑邪王、休屠王原来的游牧地区,设置了酒泉、武威、敦煌、张掖四郡。河西四郡的设置,促进了中西交通的发展,便利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解析:18.【护乌桓校尉】北京大学 2015年历史学基础(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代主管乌桓、鲜卑少数民族事务的职官名。简称乌桓校尉。西汉武帝时霍去病打败奴役乌桓的匈奴贵族后,迁乌桓人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等郡,遂置护乌桓校尉,秩比二千石,专门负责有关乌桓的事务,其下属官员有长史、司马等。王莽时乌桓降匈奴,罢置。东汉光武末年班彪建议复置。)解析:19.【丝绸之路】江西师范大学 2011年历史地理学复试真题;中国社会

    17、科学院 2014年边疆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古代通往西亚、南亚、欧洲、北非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 19世纪 70年代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中国一书中最先使用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因大量中国丝及丝织品经由此道运往西方,故名。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于张骞出使西域,当时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共有两条路:一条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经安息到达大秦,或者由大月氏南人身毒;另一条路是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至康居等地。除此之外,还有宋元之后从中国东部沿海到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

    18、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解析:20.【今古文经之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代儒学内部的学术之争。秦代焚书,禁止诗书流传,一些老儒以口头相授的方式用隶书记载儒家经典,称“今文经”;焚书时埋藏起来,而在汉初发现的用篆书记载的儒家经典称为“古文经”。刘歆在整理经文时,建议在太学设立学官,引起两者之争,争论的焦点在设立学官上。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以兼采二家的方式注释经典,今古文经之争基本结束。今古文经之争促进了学术的发展。)解析:21.【古文经学】陕西师范大学 2016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经学研究中的学术流派。与今文经学相对应。古文经指秦以

    19、前用古文书写而由汉代学者加以训释的儒家经典。古文经学专讲古代典章制度,不讲阴阳五行,治学注重师承,严守家法。古文经初在民间传授。西汉末年,王莽利用古文经周礼,作为“改制”的依据,提高了古文经学的地位。刘歆又力争古文经也应设立博士官,于是古文经一度成为官学。东汉末年,马融、郑玄将今文经学融人古文经,今古文经学趋于混同。)解析:22.【白虎观会议】西北大学 2018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东汉章帝时召开的讲议五经异同的御前会议。建初四年(公元 79年),朝廷召集各地儒学名士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会议在“君臣之正义”“父子之纪纲”政治伦理原则的基础上,将儒家经学各

    20、派统一起来。会后班固奉命整理讲议记录,撰写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白虎观会议的举行和白虎通义的编撰,进一步巩固了儒学的独尊地位。)解析:23.【说文解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东汉许慎所著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许慎用 22年的时间,写成说文解字一书,收小篆 9353个,收古文(战国文字)、籀文(西周、春秋文字)1163 个为重文;每个字标明字形,注出音读,推究字义,全书分为 540部,全部解说不过 133 万多字,简明扼要。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辑完善、内容丰富的字典。)解析:24.【谶纬之学】湖南师范大学 2015年中国史综合真

    21、题;江苏师范大学 2017年中国通史真题;西北民族大学 2017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吉林大学 2018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流行于西汉末和东汉时的一种神学迷信学说。“谶”,指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或宗教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纬”,指方士化的儒生编集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该学说大体以易经中河图、洛书的神话传说和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根据,编造影射性的图谶符命,为巩固统治或改朝换代提供天命上的根据。王莽利用图谶“改制”。东汉光武帝用图谶为中兴汉朝做根据。东汉章帝集白虎观会议,写成白虎通义,使儒学神秘化,谶纬学也更为发展。东汉末年,这一学说逐渐衰落

    22、。)解析:25.【论衡】四川大学 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西北大学 2013年专门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东汉王充的哲学论著。王充出身于“细族孤门”,曾做过州郡小吏,大部分时间以教学为生。写成了论衡85 篇(今存 84篇),20 余万言。他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神论,发展了古代的天道自然观。王充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根据这种道理,他反对人死为鬼之说。王充受当时生产水平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于他自己引为论据的某些自然现象,有时理解错误。所以他不得不用天命来解释社会事物变化的终极原因,用骨相来解释个人的贵贱夭寿,因而陷入了宿命论。)

    23、解析:26.【太初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武帝太初元年编撰的历法。西汉初,沿用秦的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但颛顼历并不精确,到汉武帝时已出现了“朔晦月见,弦望满亏”的错乱现象。于是汉武帝令司马迁、邓平等改颛顼历而作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在无中气的月份,插入闰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使朔望晦弦较为正确,是我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解析:27.【伤寒杂病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东汉张仲景撰写的中医学著作。张仲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著伤寒杂病论。晋人王叔和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伤寒论对伤寒诸症分析病理

    24、,提出疗法,确定药方。 金匮要略一书,则是杂病的病症、病方的汇集。伤寒杂病论从辨症、拟方、用药等各个环节,建立了一整套辨证治疗的医疗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标志着我国中医理论走向成熟。)解析:28.【神农本草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成书于东汉,书中共收药物 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 67种,矿物药 46种。根据药物的性能和使用目的的不同,又分为上、中、下三品。这是我国药物学的最早分类法,以后历代本草著作均相沿引用此法。)解析:29.【汜胜之书】厦门大学 1999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汉汜胜之所撰农学著作。因原书在北宋初年亡佚,现从齐民要术等书中摘集而成,内容有耕田法、区田法、穗选法以及禾、黍、麦、稻等 13种作物的栽培技术。其中区田法是把不平整的土地挖成小方块的区,在区中施足基肥、盖土、浇水而后下种,从而抗旱保墒,成倍地提高农产品产量。区田法至今仍在不断改进中得到沿用。汜胜之书反映了当时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和技术水平,是中国农史研究的宝贵史料。)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