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模拟试卷 91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逻辑推理(总题数:31,分数:62.00)1.小李将自家护栏边的绿地毁坏,种上了黄瓜。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发现后,提醒小李:护栏边的绿地是公共绿地,属于小区的所有人。物业为此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小李限期恢复绿地。小李对此辩称:“我难道不是小区的人吗?护栏边的绿地既然属于小区的所有人,当然也属于我。因此我有权在自己的土地上种黄瓜。”以下哪项论证和小李的错误最为相似?(分数:2.00)A.所有人都要对他的错误行为负责,小梁没有对他的这次行为负责,所以小梁的这次行为没有错误。B.所有参展的兰花在这
2、次博览会上被订购一空,李阳花大价钱买了一盆花,由此可见,李阳买的必定是兰花。C.没有人能够一天读完大仲马的所有作品,没有人能够一天读完三个火枪手,因此,三个火枪手是大仲马的作品之一。D.所有莫尔碧骑士组成的军队在当时的欧洲是不可战胜的,翼雅王是莫尔碧骑士之一,所以翼雅王在当时的欧洲是不可战胜的。E.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掌握当今世界的所有知识,地心说不是当今世界的知识,因此,有些人可以掌握地心说。2.公达律师事务所以为刑事案件的被告进行有效辩护而著称,成功率达 90以上。老余是一位以专门为离婚案件的当事人成功辩护而著称的律师。因此,老余不可能是公达律师事务昕的成员。以下哪项最为确切地指出了上述论证
3、的漏洞?(分数:2.00)A.公达律师事务所具有的特征,其成员不一定具有。B.没有确切指出老余为离婚案件的当事人辩护的成功率。C.没有确切指出老余为刑事案件的当事人辩护的成功率。D.没有提供公达律师事务所统计数据的来源。E.老余具有的特征,其所在工作单位不一定具有。3.美国政府决策者面临的一个头痛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别在我家门口”综合症,例如,尽管民意测验一次又一次地显示公众大多数都赞成建新的监狱,但是,当决策者正式宣布计划要在某地新建一所监狱时,总遭到附近居民的抗议,并且抗议者总有办法使计划搁浅。以下哪项也属于上面所说的“别在我家门口”综合症?(分数:2.00)A.某家长主张,感染了艾滋病毒素
4、的孩子不能被允许入公共学校,当知道一个感染了艾滋病毒素的孩子进入了他孩子的学校时,他立即办理了自己孩子的退学手续。B.某政客主张所有政府官员必须履行个人财产公开登记,他自己递交了一份虚假的财产登记表。C.某教授主张宗教团体有义务从事慈善事业,但他自己拒绝捐款资助索马里饥民。D.某汽车商主张和外国进行汽车自由贸易,以有利于本国经济,但要求本国政府限制外国制造的汽车进口。E.某军事战略家认为核战争会毁灭人类,但主张本国保持足够的核能力以抵御外部可能的核袭击。4.我国正常婴儿在 3 个月时的平均体重在 56 公斤。因此,如果一个 3 个月婴儿的体重只有 4 公斤,则说明其间他的体重增长低于平均水平。
5、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说明上述论证存在的漏洞?(分数:2.00)A.婴儿体重增长低于平均水平并不意味着发育不正常。B.上述婴儿在 6 个月时的体重高于平均水平。C.上述婴儿出生时的体重低于平均水平。D.母乳喂养的婴儿体重增长较快。E.我国婴儿的平均体重较 20 年前有了显著的增加。5.对同一事物,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可见,不存在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言。以下除哪项外,都与题干推理所犯的逻辑错误近似?(分数:2.00)A.甲:“厂里规定,工作时禁止吸烟。”乙:“当然,可我吸烟时从不工作。”B.有意杀人者应处死刑,行刑者是有意杀人者,所以行刑者应处死刑。C.
6、象是动物,所以小象是小动物。D.这种观点既不属于唯物主义,又不属于唯心主义,我看两者都有点像。E.有的写作教材上讲,写作中应当讲究语言形式的美,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语言就应该朴实,不应该追求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6.有一种观点认为,到 21 世纪初,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将有更多的人死于艾滋病。其根据是:据统计,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在发达国家趋于稳定或略有下降,在发展中国家却持续快速发展;到 21 世纪初,估计全球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将达到 4 OOO 万至 1 亿 1 千万人,其中,60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一观点缺乏充分的说服力。因为,同样权威的统计数据表明,发达国家艾滋病毒感染者从感染到发病
7、的时间要大大短于发展中国家,而从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时间只有发展中国家的二分之一。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上述反驳所使用的方法?(分数:2.00)A.对“论敌”的立论动机提出质疑。B.指出“论敌”把两个相近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C.对“论敌”的论据的真实性提出质疑。D.提出一个反例来否定“论敌”的一般性结论。E.指出论敌在论证中没有明确具体的时间范围。7.张教授:如果没有爱迪生,人类还将生活在黑暗中。理解这样的评价,不需要任何想象力。爱迪生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但是,他只在学校中受过几个月的正式教育。因此,接受正式教育对于在技术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并不是必要的。 李研究员:你的看法完全错了
8、。自爱迪生时代以来,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当代,如果你想对技术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即使接受当时的正式教育,全面具备爱迪生时代的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以下哪项最恰当地指出了李研究员的反驳中存在的漏洞?(分数:2.00)A.没有确切界定何为“技术发展”。B.没有确切界定何为“接受正式教育”。C.夸大了当代技术发展的成果。D.忽略了一个核心概念:人类的生存方式。E.低估了爱迪生的发明对当代技术发展的意义。8.统计显示,在汽车事故中,装有安全气囊汽车的比例高于未装安全气囊的汽车。因此在汽车中安装安全气囊,并不能使车主更安全。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上述论证的漏洞?(分数:2.00)A.不加说明地假设:任
9、何装有安全气囊汽车都有可能遭遇汽车事故。B.忽视了这种可能性:未装安全气囊的车主更注意谨慎驾驶。C.不当地假设:在任何汽车事故中,安全气囊都会自动打开。D.不当的把发生汽车事故的可能程度,等同于车主在事故中受伤害的严重程度。E.忽视了这种可能性:装有安全气囊的汽车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9.张先生买了块新手表。他把新手表与家中的挂钟对照,发现手表比挂钟一天慢了三分钟;后来他又把家中的挂钟与电台的标准时对照,发现挂钟比电台标准时一天快了三分钟。张先生因此推断:他的手表是准确的。以下哪项是对张先生推断的正确评价?(分数:2.00)A.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种,
10、这说明手表准时。B.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他不应该把手表和挂钟比,应该是直接和标准时比。C.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是标准的三分钟;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是不标准的三分钟。D.张先生的推断既无法断定为正确,也无法断定为错误。E.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他的手表是新的。10.甲:“你认为末代皇帝拍得好吗?” 乙:“我认为不算好。” 甲:“那就是说,你认为坏了?” 乙:“不我并没有说坏。” 甲:“说不好就是坏!” 下面哪个选项不可能是对甲、乙对话的正确评价?(分数:2.00)A.甲问话的用意是要求乙做出一个肯定的、明确的答案。B.乙的回答前后矛盾。C.甲没有把握乙的两次回
11、答的真谛。D.在乙看来,末代皇帝拍得一般。E.甲对事物评判一般是采取好与坏两个判定。11.临近本科毕业,李明所有已修课程的成绩均是优秀。按照学校规定,如果最后一学期他的课程成绩也都是优秀,就一定可以免试读研究生。李明最后一学期有一门功课成绩未获得优秀,因此他不能免试就读研究生了。以下哪项对上述论证的评价最为恰当?(分数:2.00)A.上述论证是成立的。B.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忽略了课程成绩只是衡量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C.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忽略了所陈述的规定有漏洞,会导致理解的歧义。D.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把题干所陈述的规定错误地理解为:只要所有学期课程成绩均是优秀就一定可以免试就读研究
12、生。E.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把题干所陈述的规定错误地理解为:只有所有学期课程成绩均是优秀,才可以免试就读研究生。12.所有的灰狼都是狼。这一断定显然是真的。因此,所有的疑似甲型 H1N1 病例都是甲型 H1N1 病例,这一断定也是真的。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题干论证中存在的漏洞?(分数:2.00)A.题干的论证忽略了一个命题是真的,不等于具有该命题形式的任一命题都是真的。B.题干的论证忽略了灰狼与狼的关系,不同于疑似甲型 H1N1 病例和甲型 H1N1 病例的关系。C.题干的论证忽略了在疑似甲型 H1N1 病例中,大部分不是甲型 H1N1 病例。D.题干的论证忽略了许多狼不是灰色的。E.题
13、干的论证忽略了此种论证方式会得出其他许多明显违反事实的结论。13.许多人不了解自己,也不设法去了解自己。这样的人可能想了解别人,但此种愿望肯定是要落空的,因为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不可能了解别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你要了解别人,首先要了解自己。以下哪项对上述论证的评价最为恰当?(分数:2.00)A.上述了论证所运用的推理是成立的。B.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把得出某种结果的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C.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不当地假设:每一个人都可以了解自己。D.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他忽视了这种可能性: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E.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基于个别性的事件轻率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14.这次
14、新机种试飞只是一次例行试验,既不能算成功,也不能算不成功。以下哪项对于题干的评价最为恰当?(分数:2.00)A.题干的陈述没有漏洞。B.题干的陈述有漏洞,这一漏洞也出现在后面的陈述中:这次关于物价问题的社会调查结果,既不能说完全反映了民意也不能说一点也没有反映民意。C.题干的陈述有漏洞,这一漏洞也出现在后面的陈述中:这次考前辅导,既不能说完全成功,也不能说彻底失败。D.题干的陈述有漏洞,这一漏洞也出现在后面的陈述中:人有特异功能,既不是被事实证明的科学结论,也不是纯属欺诈的伪科学结论。E.题干的陈述有漏洞,这一漏洞也出现在后面的陈述中:在即将举行的大学生辩论赛中,我不认为我校代表队一定能进入前
15、四名也不认为我校代表队可能进不了前四名。15.主持人:有网友称你为国学巫师,也有网友称你为国学大师。你认为哪个名称更适合你?上述提问中的不当也存在于以各项中除了:(分数:2.00)A.你要社会主义的低速度,还是资本主义的高速度?B.你主张为了发展可以牺牲环境,还是主张宁可不发展也不能破坏环境?C.你认为人都自私,还是认为人都不自私?D.你认为“911”恐怖袭击必然发生,还是认为有可能避免?E.你认为中国队必然夺冠,还是认为不可能夺冠?16.违法必究,但几乎看不到违反道德的行为受到惩罚,如果这成为一种常规,那么,民众就会失去道德约束。道德失控对社会稳定的威胁并不亚于法律失控。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的
16、稳定,任何违反道德的行为都不能不受惩治。以下哪项对上述论证的评价最为恰当?(分数:2.00)A.上述论证是成立的。B.上述论证有漏洞,它忽略了有些违法行为并未受到追究。C.上述论证有漏洞,它忽略了由违法必究,推不出缺德必究。D.上述论证有漏洞,它夸大了违反道德行为的社会危害性。E.上述论证有漏洞,它忽略了由否定“违反道德的行为都不受惩治”,推不出“违反道德的行为都要受惩治”。17.贾女士:在英国,根据长子继承权的法律,男人的第一个妻子生的第一个儿子有首先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利。 陈先生:你说的不对。布朗公爵夫人就合法地继承了她父亲的全部财产。 以下哪项对陈先生所作断定的评价最为恰当?(分数:2.0
17、0)A.陈先生的断定是对贾女士的反驳,因为他举出了一个反例。B.陈先生的断定是对贾女士的反驳,因为他揭示了长子继承权性别歧视的实质。C.陈先生的断定不能构成对贾女士的反驳,因为任何法律都不可能得到完全的实施。D.陈先生的断定不能构成对贾女士的反驳,因为他对布朗夫人继承父产的合法性并未给予论证。E.陈先生的断定不能构成对贾女士的反驳,因为他把贾女士的话误解为只有儿子才有权继承财产。18.研究表明,严重失眠者 90爱喝浓茶。老张爱喝浓茶,因此,他很可能严重失眠。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上述论证的漏洞?(分数:2.00)A.它忽视了这种可能性:老张属于喝浓茶中 10不严重失眠的那部分人。B.它忽视了
18、引起严重失眠的其他原因。C.它依赖的论据并不涉及爱喝浓茶的人中严重失眠者的比例。D.它忽视了喝浓茶还可能引起其他不良后果。E.它低估了严重失眠对健康的危害。19.张林是奇美公司的总经理,潘洪是奇美公司的财务主管。奇美公司每年生产的紫水晶占全世界紫水晶产品的 2。潘洪希望公司通过增加产量使公司利润增加。张林认为:增加产量将会导致全球紫水晶价格下降,反而会导致利润减少。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张林的逻辑推断中的漏洞?(分数:2.00)A.将长期需要与短期需要互相混淆。B.不当地假设公司的产品是与全球的紫水晶市场紧密联系的。C.不当地假设公司的生产目标与财务目标不一定是一致的。D.将未加工的紫水晶的
19、价格互相混淆。E.不当地假设奇美公司的产品供给变化会显著改变整个水晶市场产品的总供给。20.小陈经常因驾驶汽车超速收到交管局寄来的罚单。他通过调查发现,同事中开小排量汽车超速的可能性低得多。为此,他决定将自己驾驶的大排量汽车卖掉,换购一辆小排量汽车,以此降低超速驾驶的可能性。 小陈的论证推理最容易受到以下哪项的批评?(分数:2.00)A.仅仅依据现象间有联系就推断出有因果联系。B.依据一个过于狭隘的范例得出一般结论。C.将获得结论的充分条件当作必要条件。D.将获得结论的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E.进行了一个不太可信的调查研究。21.某市报业集团经营遇到困难,向某咨询公司救助。咨询公司派出张博士调
20、查了目标报纸的发行时段,早上有晨报,上午有日报,下午有晚报,都不是为夜间准备的。张博士建议他们办一份都市夜报,占领这块市场。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恰当地指出张博士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分数:2.00)A.报纸的发行时段和读者阅读时间可能是不同的。B.酒吧或影剧院的灯光都很昏暗,无法读报。C.许多人睡前有读书的习惯,而读报的比较少。D.晚上人们一般习惯于看电视节目,很少读报。E.售报亭到夜间就关门了,都市夜报发行困难。22.20 世纪 80 年代被认为是一个被自私的个人主义破坏了社会凝聚力的时代。但是,这一时代特征在任何时代都有。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有人类行为的动机都是自私的,从人类行为更
21、深层次看,即使是最无私的行为,也是对人类自身自私的关心。以下哪项最能揭示上述论证中所存在的缺陷?(分数:2.00)A.关于在人类历史中一直有自私存在的断言与论证实际上没有关系。B.没有统计数据表明人类的自私行为多于人类的无私行为。C.论证假设自私是当今时代唯一仅有的。D.论证只提到人类,而没有考虑到其他物种的行为。E.论证依赖于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自私这个概念。23.人们在抱怨邮局准备增加 5 分钱邮资的同时指责邮政部门不称职和缺乏效率,但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很少有比读到一位朋友的私人来信更让人喜悦的体验了。从这个角度来看,邮资是如此之低,增加 5 分钱根本不值一提。以下哪项最能指出上
22、述论证在逻辑上的漏洞?(分数:2.00)A.假定邮政部门是称职的和有效的,但没有说明如何衡量称职和有效率。B.声称准备增加的邮资是无关紧要的,但没有说明增加到什么水平才值得严肃讨论。C.把邮品的价值和邮送的价值混淆了。D.诉诸外在的权威来支持一个需要通过论证才能得到确立的前提。E.没有表明邮政局的批评者是否是邮政局的雇员。24.为了在今天的社会中成功,你必须有大学文凭。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有许多人高中都没有上完,但他们却很成功。不过,这种成功只是表面的,因为没有大学文凭,一个人是不会获得真正成功的。以下哪项最能说明上述论证中所存在的漏洞?(分数:2.00)A.基于大多数人都会相信这个结论的
23、假设而得出这个结论。B.没有考虑到与所断言的反例存在的情形。C.假设了它所要证明的结论。D.将一种相互关联错认为一种因果联系。E.从与个别的案例有关的论据中推出一个高度概括的结论。25.有关研究发现在肺癌患者中,有高达 90的建筑工人经常感受到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王强是一名肺癌患者,而且他经常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时甚至有不堪重负的感觉,所以,王强很可能是一名建筑工人。以下哪项最准确地指出了上文推理中的错误?(分数:2.00)A.以上论述忽视了王强有可能是属于 90以外的肺癌患者。B.以上论述忽视了这样一种可能:除了经常感受到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外,还有其他原因也能导致肺癌患者中
24、的建筑工人压力增大。C.以上论述依赖于一个未经确认的假设:经常感受到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的肺癌患者有 90是建筑工人。D.以上论述依赖于一个未经确认的假设: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是建筑工人患肺癌的唯一原因。E.以上论述所依赖的前提不充分,不足以推出王强的身份。26.宇宙中一定道德秩序的存在取决于人类的灵魂不灭。在一些文化中,这种道德秩序被视为一种掌管人们如何轮回转世的因果报应的结果:而另一些文化则认为它是神灵在人们死后对其所作所为予以审判的结果。但是,不论道德秩序表现如何,如果人的灵魂真能不灭的话,那恶人肯定要受到惩罚。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指出了上述论证中所存在的逻辑错误?(分数:2.00
25、)A.只由某事对某一道德秩序必不可少就推论出该事对于认识到的秩序的某一因素是足够的。B.把只是信仰的东西当成了确定的事实。C.从灵魂不灭预示着宇宙间存在某一道德秩序推论出宇宙间存在某一道德秩序预示着灵活不灭。D.把与道德秩序相关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E.在对道德秩序进行定义的过程中预先假定了其结论。27.和平基金会决定中止对 S 研究所的资助,理由是这种资助可能被部分地用于武器研究。对此,S 研究所承诺:和平基金会的全部资助,都不会用于任何与武器相关的研究。和平基金会因此撤销了上述决定,并得出结论:只要 S 研究所遵循承诺,和平基金会的上述资助就不再会有利于武器研究。以下哪项最为恰当的概括
26、了和平基金会上述结论中的漏洞?(分数:2.00)A.忽视了这种可能性:S 研究所并不遵守承诺。B.忽视了这种可能性:S 研究所可以用其他来源的资金进行武器研究。C.忽视了这种可能性:和平基金会的资助使 S 研究所有能力的把其他资金改用武器研究。D.忽视了这种可能性:武器研究不一定危害和平。E.忽视了这种可能性:和平基金会的上述资助额度有限,对武器研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28.通常认为左撇子比右撇子更容易出操作事故,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大多数家务事故,大到火灾、烫伤,小到切破手指,都出自右撇子。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上述论证中的漏洞?(分数:2.00)A.对两类没有实质性区别的对象做实质性的区
27、分。B.在两类不具有可比性的对象之间进行类比。C.未考虑家务事故在整个操作事故中所占的比例。D.未考虑左撇子在所有人中所占的比例。E.忽视了这种可能性:一些家务事故是由都个人造成的。29.地球所在的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存在生命的就占了八分之一。按照这个比例,考虑到宇宙中存在数量巨大的行星,因此,宇宙中有生命的天体的数量一定是极其巨大的。 以上论证的漏洞在于,不加证明就预先假设:(分数:2.00)A.一个天体如果与地球类似,就一定存在生命。B.一个星系,如果与太阳系类似,就一定恰有八个行星。C.太阳系的行星与宇宙中的许多行星类似。D.类似于地球上的生命可以在条件迥异的其他行星上生存。E.地球是最
28、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30.在我国的戏剧工作者中,只有很小的比例在全国 30 多个艺术家协会中任职。这说明,在我国的艺术家协会中,戏剧艺术方面缺少应有的代表性。以下哪项是对上述论证最为恰当的评价?(分数:2.00)A.上述论证是成立的。B.上述论证不能成立,因为它没有提供准确的比例数字。C.上述论证缺乏说服力,因为一个戏剧工作者在艺术家协会中任职,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在其中有效地体现戏剧艺术的代表性。D.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我国的戏剧工作者中,只有很少的比例在全国艺术家协会中任职,并不意味着其他艺术种类的工作者中有较高的比例在我国艺术家协会中任职。E.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我国的戏剧工作者中,只有很
29、少的比例在全国 30 多个艺术家协会中任职,并不意味着在我国艺术家协会中戏剧工作者只占很少的比例。31.X:一次性塑料杯子含有对环境有害的氟氯烃,应该用纸杯子代替它。在生产这种泡沫塑料的过程中会产生苯乙烯,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致癌物。此外,泡沫塑料不易被大自然分解,会长久地留在自然界。 Y:你忽视了制造纸杯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生产纸杯要燃烧更多的石油,它所需要的电力是泡沫杯的 36 倍,并且需要 12 倍于泡沫杯的蒸汽和 2 倍于泡沫杯的冷却水。况且纸杯比泡沫杯重,运输也要消耗更大的能量。造纸厂会排出废水。当这些杯子腐烂时,还会产生对全球变暖有负面效应的甲烷。所以,不应该用纸杯代替泡沫杯。
30、 以下哪项对于评价 X 和 Y 的意见分歧最重要?(分数:2.00)A.在多长时间内,X 和 Y 所说的污染才能达到最大?B.是否某些国家的人比另一些国家的人使用更多的一次性商品?C.能否找到能够替代泡沫杯的无环境危害的产品?D.在分析一种商品对环境的影响时,生产、销售这种商品以及处理它对环境所产生的后果各自应占多大的比重?E.以它们最流行的大小,纸杯和泡沫杯是否能盛同样多的液体?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模拟试卷 91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逻辑推理(总题数:31,分数:62.00)1.小李将自家护栏边的绿地毁坏,种上了黄瓜。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发现后,提
31、醒小李:护栏边的绿地是公共绿地,属于小区的所有人。物业为此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小李限期恢复绿地。小李对此辩称:“我难道不是小区的人吗?护栏边的绿地既然属于小区的所有人,当然也属于我。因此我有权在自己的土地上种黄瓜。”以下哪项论证和小李的错误最为相似?(分数:2.00)A.所有人都要对他的错误行为负责,小梁没有对他的这次行为负责,所以小梁的这次行为没有错误。B.所有参展的兰花在这次博览会上被订购一空,李阳花大价钱买了一盆花,由此可见,李阳买的必定是兰花。C.没有人能够一天读完大仲马的所有作品,没有人能够一天读完三个火枪手,因此,三个火枪手是大仲马的作品之一。D.所有莫尔碧骑士组成的军队在当时的
32、欧洲是不可战胜的,翼雅王是莫尔碧骑士之一,所以翼雅王在当时的欧洲是不可战胜的。 E.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掌握当今世界的所有知识,地心说不是当今世界的知识,因此,有些人可以掌握地心说。解析:解析:题干中小李辩论中的推理是:“护栏边的绿地既然属于小区的所有人,我是小区的人,所以,护栏边的绿地也属于我”。“小区的所有人”是一个整体,但“我是小区的人”,我只是这个整体的一个分子。所以,整体所具有的性质,其分子不一定具有,因此,从整体具有某种性质就推出组成它的个体也必然具有,存在“分解”的逻辑错误。选项 D 中,从“莫尔碧骑士组成的军队”这个整体具有“不可战胜”的性质,推出这个整体的构成个体“翼雅王”也具
33、有同样的性质,也犯了同样的错误。选项 B 中,“参展的兰花”不是整体概念,也不存在类似于题干的漏洞。2.公达律师事务所以为刑事案件的被告进行有效辩护而著称,成功率达 90以上。老余是一位以专门为离婚案件的当事人成功辩护而著称的律师。因此,老余不可能是公达律师事务昕的成员。以下哪项最为确切地指出了上述论证的漏洞?(分数:2.00)A.公达律师事务所具有的特征,其成员不一定具有。 B.没有确切指出老余为离婚案件的当事人辩护的成功率。C.没有确切指出老余为刑事案件的当事人辩护的成功率。D.没有提供公达律师事务所统计数据的来源。E.老余具有的特征,其所在工作单位不一定具有。解析:解析:由于“以为刑事案
34、件的被告进行有效辩护而著称”这个性质是公达律师事务所这个集合体所具有的性质,组成该集合的每一个元素不一定具有集合体本身的性质。所以,不能因为没有这个性质,就不能是该集合的一个元素。A 项正好指出了逻辑漏洞之所在。3.美国政府决策者面临的一个头痛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别在我家门口”综合症,例如,尽管民意测验一次又一次地显示公众大多数都赞成建新的监狱,但是,当决策者正式宣布计划要在某地新建一所监狱时,总遭到附近居民的抗议,并且抗议者总有办法使计划搁浅。以下哪项也属于上面所说的“别在我家门口”综合症?(分数:2.00)A.某家长主张,感染了艾滋病毒素的孩子不能被允许入公共学校,当知道一个感染了艾滋病毒素
35、的孩子进入了他孩子的学校时,他立即办理了自己孩子的退学手续。B.某政客主张所有政府官员必须履行个人财产公开登记,他自己递交了一份虚假的财产登记表。C.某教授主张宗教团体有义务从事慈善事业,但他自己拒绝捐款资助索马里饥民。D.某汽车商主张和外国进行汽车自由贸易,以有利于本国经济,但要求本国政府限制外国制造的汽车进口。 E.某军事战略家认为核战争会毁灭人类,但主张本国保持足够的核能力以抵御外部可能的核袭击。解析:解析:选项 A 没有什么矛盾现象,该家长的主张是前后一致的。选项 B 中的政客虽然递交的是一份虚假的财产登记表,但这也是履行了个人财产登记手续,没有矛盾。选项 C 中的教授所主张的宗教团体
36、而拒绝的是个人,并不矛盾。选项 E 也不矛盾,因为该军事战略家主张本国保持足够的核能力也可以阻止核战争。只有选项 D 是矛盾的,既然是自由贸易,那就应该是有来有往,而又要求本国政府限制外国制造的汽车进口,也就谈不上和外国汽车进行自由贸易了。4.我国正常婴儿在 3 个月时的平均体重在 56 公斤。因此,如果一个 3 个月婴儿的体重只有 4 公斤,则说明其间他的体重增长低于平均水平。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说明上述论证存在的漏洞?(分数:2.00)A.婴儿体重增长低于平均水平并不意味着发育不正常。B.上述婴儿在 6 个月时的体重高于平均水平。C.上述婴儿出生时的体重低于平均水平。 D.母乳喂养的
37、婴儿体重增长较快。E.我国婴儿的平均体重较 20 年前有了显著的增加。解析:解析:“平均体重”和“体重增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平均体重低,但是体重增长不一定就低。题干论证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5.对同一事物,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可见,不存在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言。以下除哪项外,都与题干推理所犯的逻辑错误近似?(分数:2.00)A.甲:“厂里规定,工作时禁止吸烟。”乙:“当然,可我吸烟时从不工作。”B.有意杀人者应处死刑,行刑者是有意杀人者,所以行刑者应处死刑。C.象是动物,所以小象是小动物。D.这种观点既不属于唯物主义,又不属于唯心主义,我看两者都有
38、点像。 E.有的写作教材上讲,写作中应当讲究语言形式的美,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语言就应该朴实,不应该追求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解析:解析:选项 A、B、C、E 都和题干一样,犯有“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题干中前一个“共同语言”是指共同的观点或看法。A 中甲所说的“工作”,是指工作的这一段时间,是一个时间概念,乙所说的“工作”则是指做某件事情,是一个空间概念。B 中前一个“杀人”,是指非法杀人,后一个“杀人”则是指合法杀人。C 中前一个“小”是指年龄小,后一个小则是指体形小。D 中的错误是“模棱两可”和“自相矛盾”。选项 E 混淆了“语言形式的美”和“形式主义的东西”这两个概念。6.有一种观点认为
39、,到 21 世纪初,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将有更多的人死于艾滋病。其根据是:据统计,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在发达国家趋于稳定或略有下降,在发展中国家却持续快速发展;到 21 世纪初,估计全球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将达到 4 OOO 万至 1 亿 1 千万人,其中,60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一观点缺乏充分的说服力。因为,同样权威的统计数据表明,发达国家艾滋病毒感染者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要大大短于发展中国家,而从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时间只有发展中国家的二分之一。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上述反驳所使用的方法?(分数:2.00)A.对“论敌”的立论动机提出质疑。B.指出“论敌”把两个相近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
40、 C.对“论敌”的论据的真实性提出质疑。D.提出一个反例来否定“论敌”的一般性结论。E.指出论敌在论证中没有明确具体的时间范围。解析:解析:题干中所反驳的观点是:到 21 世纪初,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将有更多的人死于艾滋病。其根据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在发达国家趋于稳定或略有下降,在发展中国家却持续快速上升。题干对此所做的反驳实际上指出:上述观点把“死于艾滋病的人数”和“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这两个相近的概念错误地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在发达国家虽低于发展中国家,但由于发达国家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从感染到发病,以及从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时间要大大短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其实际死于艾滋
41、病的人数仍可能多于发展中国家。因此,B 项恰当地概括了题干中的反驳所使用的方法,其余各项均不恰当。7.张教授:如果没有爱迪生,人类还将生活在黑暗中。理解这样的评价,不需要任何想象力。爱迪生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但是,他只在学校中受过几个月的正式教育。因此,接受正式教育对于在技术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并不是必要的。 李研究员:你的看法完全错了。自爱迪生时代以来,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当代,如果你想对技术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即使接受当时的正式教育,全面具备爱迪生时代的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以下哪项最恰当地指出了李研究员的反驳中存在的漏洞?(分数:2.00)A.没有确切界定何为“技术发展”。 B.没
42、有确切界定何为“接受正式教育”。C.夸大了当代技术发展的成果。D.忽略了一个核心概念:人类的生存方式。E.低估了爱迪生的发明对当代技术发展的意义。解析:解析:张教授讲的“技术发展”是指当时的技术发展,而李研究员所说的技术发展则是指当代的技术发展,犯有“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8.统计显示,在汽车事故中,装有安全气囊汽车的比例高于未装安全气囊的汽车。因此在汽车中安装安全气囊,并不能使车主更安全。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上述论证的漏洞?(分数:2.00)A.不加说明地假设:任何装有安全气囊汽车都有可能遭遇汽车事故。B.忽视了这种可能性:未装安全气囊的车主更注意谨慎驾驶。C.不当地假设:在任何汽车事故
43、中,安全气囊都会自动打开。D.不当的把发生汽车事故的可能程度,等同于车主在事故中受伤害的严重程度。 E.忽视了这种可能性:装有安全气囊的汽车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解析:解析:安全气囊的作用,并不在于避免汽车事故,而在于当事故发生时减少车主受伤害的程度。题干混淆了汽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程度和汽车发生事故后车主受伤害的严重程度这两个不同概念。9.张先生买了块新手表。他把新手表与家中的挂钟对照,发现手表比挂钟一天慢了三分钟;后来他又把家中的挂钟与电台的标准时对照,发现挂钟比电台标准时一天快了三分钟。张先生因此推断:他的手表是准确的。以下哪项是对张先生推断的正确评价?(分数:2.00)A.张先生的推断是正
44、确的,因为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种,这说明手表准时。B.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他不应该把手表和挂钟比,应该是直接和标准时比。C.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是标准的三分钟;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是不标准的三分钟。 D.张先生的推断既无法断定为正确,也无法断定为错误。E.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他的手表是新的。解析:解析:张先生把手表与家中的挂钟比,一天慢了三分钟的“三分钟”是“不标准的三分钟”。而张先生后来把家中的挂钟和电台的标准时比,一天快了三分钟的“三分钟”是“标准的三分钟”。两个“三分钟”,虽然语词是一个,但前后却表达了不同的概念。张先生的推断违反了
45、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对于张先生的推断,选项 A、E 认为是正确的,显然不对,选项 D 认为不能断定其为正确还是错误,也不对。选项 B 虽然指出了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但是关于错误的原因的说明却不正确。10.甲:“你认为末代皇帝拍得好吗?” 乙:“我认为不算好。” 甲:“那就是说,你认为坏了?” 乙:“不我并没有说坏。” 甲:“说不好就是坏!” 下面哪个选项不可能是对甲、乙对话的正确评价?(分数:2.00)A.甲问话的用意是要求乙做出一个肯定的、明确的答案。B.乙的回答前后矛盾。 C.甲没有把握乙的两次回答的真谛。D.在乙看来,末代皇帝拍得一般。E.甲对事物评判一般是采取好与坏两
46、个判定。解析:解析:在好与坏之间还存在着中间的情况,即既不好也不坏的“一般”情况。排中律只要求在不能都假,其中必有一真的命题中肯定一个是真的,而“好”与“坏”两种事物情况却可能都是假的,所以,乙没有从中肯定一个并没有违反排中律。乙的回答更谈不上是前后矛盾,因此,选项 B 不可能是对甲、乙对话的正确评价。而甲在对话中采取了“好”与“坏”必有一个为真的标准,犯了“非黑即白”的逻辑错误。11.临近本科毕业,李明所有已修课程的成绩均是优秀。按照学校规定,如果最后一学期他的课程成绩也都是优秀,就一定可以免试读研究生。李明最后一学期有一门功课成绩未获得优秀,因此他不能免试就读研究生了。以下哪项对上述论证的
47、评价最为恰当?(分数:2.00)A.上述论证是成立的。B.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忽略了课程成绩只是衡量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C.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忽略了所陈述的规定有漏洞,会导致理解的歧义。D.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把题干所陈述的规定错误地理解为:只要所有学期课程成绩均是优秀就一定可以免试就读研究生。E.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把题干所陈述的规定错误地理解为:只有所有学期课程成绩均是优秀,才可以免试就读研究生。 解析:解析:显然题干的根本错误是将充分条件当成必要条件来进行推理了。12.所有的灰狼都是狼。这一断定显然是真的。因此,所有的疑似甲型 H1N1 病例都是甲型 H1N1 病例,这一断定也
48、是真的。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题干论证中存在的漏洞?(分数:2.00)A.题干的论证忽略了一个命题是真的,不等于具有该命题形式的任一命题都是真的。B.题干的论证忽略了灰狼与狼的关系,不同于疑似甲型 H1N1 病例和甲型 H1N1 病例的关系。 C.题干的论证忽略了在疑似甲型 H1N1 病例中,大部分不是甲型 H1N1 病例。D.题干的论证忽略了许多狼不是灰色的。E.题干的论证忽略了此种论证方式会得出其他许多明显违反事实的结论。解析:解析:灰狼和狼的关系是真包含于关系,而疑似 H1Nl 病例与 H1Nl 病例不是真包含于关系。混淆这两种关系,是题干的根本错误所在。选项 A 有些强加题干的意思,
49、因为题干并没有说如果一个命题是真的,则具有该命题形式的任一命题都是真的。13.许多人不了解自己,也不设法去了解自己。这样的人可能想了解别人,但此种愿望肯定是要落空的,因为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不可能了解别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你要了解别人,首先要了解自己。以下哪项对上述论证的评价最为恰当?(分数:2.00)A.上述了论证所运用的推理是成立的。 B.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把得出某种结果的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C.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不当地假设:每一个人都可以了解自己。D.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他忽视了这种可能性: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E.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基于个别性的事件轻率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解析:解析:题干从“不了解自己,就不可能了解别人”,推出结论:要了解别人,就要了解自己。这是一个正确的推理。14.这次新机种试飞只是一次例行试验,既不能算成功,也不能算不成功。以下哪项对于题干的评价最为恰当?(分数:2.00)A.题干的陈述没有漏洞。B.题干的陈述有漏洞,这一漏洞也出现在后面的陈述中:这次关于物价问题的社会调查结果,既不能说完全反映了民意也不能说一点也没有反映民意。C.题干的陈述有漏洞,这一漏洞也出现在后面的陈述中:这次考前辅导,既不能说完全成功,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