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模拟试卷 71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逻辑推理(总题数:30,分数:60.00)1.世界上不可能有某种原则适用于所有不同的国度。以下哪项与上述断定的含义最为接近?(分数:2.00)A.有某种原则可能不适用于世界上所有不同的国度。B.任何原则都可能有它不适用的国度。C.任何原则都必然有它所适用的国度。D.任何原则都必然有它不适用的国度。E.有些原则可能有他不适用的国度。2.本杰明:“除非所有的疾病都必然有确定的诱因,否则有些疾病可能难以预防。” 富兰克林:“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以下哪项断定,最能准确表达富兰克林的看法?(分数:2
2、.00)A.有些疾病可能没有确定的诱因,但有些疾病可能加以预防。B.所有的疾病都可能没有确定的诱因,但有些疾病可能加以预防。C.有些疾病可能没有确定的诱因,但所有的疾病都必然可以预防。D.有些疾病必然没有确定的诱因,但所有的疾病都可能加以预防。E.所有的疾病都必然有确定的诱因,但有些疾病可能难以预防。3.不可能所有的证人都说实话。如果上述命题是真的,那么以下哪个命题必然是真的?(分数:2.00)A.所有证人一定都说实话。B.有的证人说实话。C.有的证人不说实话。D.刑事案件的证人都说实话。E.刑事案件的证人都不说实话。4.一方面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又允许有人触犯法律而不受制裁,这是不可能
3、的。以下哪项最符合题干的断定?(分数:2.00)A.或者允许有人凌驾于法律之上,或者任何人触犯法律都要受到制裁,这是必然的。B.任何人触犯法律都要受到制裁,这是必然的。C.有人凌驾于法律之上,触犯法律而不受制裁,这是可能的。D.如果不允许有人触犯法律可以不受制裁,那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可能的。E.一方面允许有人凌驾于法律之上,同时又声称任何人触犯法律都要受到制裁,这是可能的。5.人都不可能不犯错误,不一定所有人都会犯严重错误。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分数:2.00)A.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但有的人可能不犯严重错误。B.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但所有的人都可能不犯严重错误。C.人都一定会
4、犯错误,但有的人可能不犯严重错误。D.人都一定会犯错误,但所有的人都可能不犯严重错误。E.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但有的人一定不犯严重错误。6.一把钥匙能打开天下所有的锁。这样的万能钥匙是不可能存在的。以下哪项最符合题干的断定?(分数:2.00)A.任何钥匙都必然有它打不开的锁。B.至少有一把钥匙必然打不开天下所有的锁。C.至少有一把锁天下所有的钥匙都必然打不开。D.任何钥匙都可能有它打不开的锁。E.至少有一把钥匙可能打不开天下所有的锁。7.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既想产品上一个档次,又不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这是不可能的。以下哪项所表达的意思与上文最为接近?(分数:2.00)A.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想产品
5、上一个档次,只有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B.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加大了科研方面的投入,其产品就能上一个档次,这是必然的。C.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是极其重要的。D.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产品上一个档次是最为重要的。E.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想产品上一个档次,就要加大科研方面的投人,这是必然的。8.英国信息产业是热门产业,所有人任职 2 年以上,才有继续升职的机会。史蒂芬、约翰、布尔三个朋友互相关心升职的情况。 史蒂芬:明年布尔不可能不升职,今年约翰则不必然不升职。 约翰:今年我可能会升职,史蒂芬则不必然不升职。 布尔:明年我必然升职,今年约翰、史蒂芬则都可能升职。 以下哪项与上述断定最为接
6、近?(分数:2.00)A.史蒂芬今年可能升职,约翰今年可能升职,布尔今年必然不升职。B.史蒂芬今年不可能升职,约翰今年可能升职,布尔今年必然不升职。C.史蒂芬今年可能升职,约翰今年不可能升职,布尔今年必然不升职。D.史蒂芬今年可能升职,约翰今年不可能升职,布尔明年必然不升职。E.史蒂芬今年不可能升职,约翰今年可能升职,布尔今年必然升职。9.不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的物体运动是不可能存在的。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达了上述断定的含义?(分数:2.00)A.有物体运动就必然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B.任何物体运动都必然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C.任何物体运动都可能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D.有的物体运动可能对其他物体
7、产生作用。E.物体运动不可能对所有物体产生作用。10.某公司在一次招聘中,对所有申请者进行了一次书面测试,其中包括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不是一个诚实的人?”有 25 的申请者的回答是:“我至少有一点不诚实。”该公司在这次测试中,很可能低估了申请者中不诚实的人所占的比例,因为( )。以下哪项作为上文的后续最为恰当?(分数:2.00)A.在这次测试中,有些非常诚实的申请者可能作了不诚实的回答。B.在这次测试中,那些回答“我至少有一点不诚实”的申请者可能是非常不诚实的。C.在这次测试中,那些回答自己是不诚实的申请者,他所做的这一回答可能是诚实的。D.在这次测试中,有些不诚实的申请者可能宣称自己是诚实的
8、。E.在这次测试中,其余 25 的申请者,可能很多人的回答是“我非常不诚实”。11.美国前总统林肯说:“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也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如果林肯的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是假的?(分数:2.00)A.林肯可能在某个时刻受骗。B.林肯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受骗。C.骗子也可能在某个时刻受骗。D.不存在某个时刻所有的人都必然不受骗。E.不存在某一时刻有人可能不受骗。12.在国际大赛中,即使是优秀的运动员,也有人不必然不失误,当然,并非所有的优秀运动员都可能失误。以下哪项与上述意思最为接近?(分数:2.00)A.优秀运动员
9、都可能失误,其中有的优秀运动员不可能不失误。B.有的优秀运动员可能失误,有的优秀运动员可能不失误。C.有的优秀运动员可能失误,有的优秀运动员不可能失误。D.有的优秀运动员可能不失误,有的优秀运动员不可能失误。E.有的优秀运动员可能不失误,有的优秀运动员可能失误。13.可能今年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会下降。据此可以推出:(分数:2.00)A.可能今年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不会下降。B.可能今年所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都不会下降。C.必然今年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会下降。D.不必然今年所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都不会下降。E.必然今年所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不会下降。14.过往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永远的敌人和永远的朋友
10、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必然存在永远的利益。如果题干为真,以下选项必然正确的是:(分数:2.00)A.可能存在永远的朋友和永远的敌人。B.不必然存在永远的利益。C.必然存在永远的朋友。D.必然不存在永远的朋友和敌人。E.可能存在永远的朋友但是不存在永远的敌人。15.在上次考试中,老师出了一道非常古怪的难题,导致 86的考生不及格。这次考试之前,王见明预测说:“根据上次考试情况,这次考试不一定会出那种难题了。”胡思明说:“这就是说这次考试肯定不出那种难题了,太好了!”王见明说:“我不是那个意思。”下面哪句话与王见明说的意思相似?(分数:2.00)A.这次考试老师不可能不出那种难题。B.这次考试老师必
11、定不出那种难题了。C.这次考试老师可能不出那种难题了。D.这次考试老师不可能出那种难题了。E.这次考试老师可能出那种难题。16.郝大爷过马路时不幸摔倒昏迷,所幸有小伙子及时将他送往医院救治。郝大帛病情稳定后,有 4 位陌生小伙陈安、李康、张幸、汪福来医院看望他。郝大爷问他们究竟是谁送他来医院,他们回答如下: 周:登上卓奥友峰是队员郑。 郑:我还没有参加过任何登山活动。 吴:我虽然也参加了那次登山活动,但没有登顶。 王:我是队员吴的候补,如果他没登顶就是我登顶了。 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错了,则以下哪项必然成立?(分数:2.00)A.说真话的是李康和张幸。B.说真话的是陈安和张幸。C.说真话的是
12、李康和汪福。D.说真话的是张幸和汪福。E.说真话的是陈安和汪福。17.北大山鹰社的周、吴、郑、王中有且只有一人登上过卓奥友峰,记者采访他们时,他们说了以下的话。周:登上卓奥友峰是队员郑。 郑:我还没有参加过任何登山活动。 吴:我虽然也参加了那次登山活动,但没有登顶。 王:我是队员吴的候补,如果他没登顶就是我登顶了。 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错了,则以下哪项必然成立?(分数:2.00)A.北大山鹰社的其他队员也登上了卓奥友峰。B.郑登上过卓奥友峰。C.吴或者周登上过卓奥友峰。D.王登上过卓奥友峰。E.不能推出谁登上过卓奥友峰。18.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富家少女鲍西娅品貌双全,贵族子弟、公子王
13、孙纷纷向她求婚。鲍西娅按照其父遗嘱,由求婚者猜盒订婚。鲍西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分别刻有三句话,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放有鲍西娅的肖像。求婚者谁通过这三句话,最先猜中鲍西娅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谁就可以娶到鲍西娅。 金盒子上说:“肖像不在此盒中。” 银盒子上说:“肖像在铅盒中。” 铅盒子上说:“肖像不在此盒中。” 鲍西娅告诉求婚者,上述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 如果你是一位求婚者,如何尽快猜中鲍西娅的肖像究竟放在哪一个盒子里?(分数:2.00)A.金盒子。B.银盒子。C.铅盒子。D.或者银盒子或者铅盒子。E.不能确定。19.一批人报考电影学院,其中, (1)有些考生通过了初试。 (2)有些考生
14、没有通过初试。 (3)何梅与方宁没有通过初试。 如果上述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为真,以下哪项关于这批考生的断定一定为真?(分数:2.00)A.所有考生都通过了初试。B.所有考生都没有通过初试。C.何梅通过了初试,但方宁没通过。D.方宁通过了初试,但何梅没有通过。E.以上各选项都不一定为真。20.某公司发生一起贪污案,在对所有可能涉案人员进行排查后,四位审计人员各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人都没有贪污。 乙:张经理没有贪污。 丙:这些涉案人员不都没有贪污。 丁:有的人没有贪污。 如果四位审计人员中只有一个人断定属实,那么下列哪项是真的?(分数:2.00)A.甲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B.丙断定属实,张
15、经理没有贪污。C.丙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D.丁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E.丁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21.某班有一位同学做了好事没留下姓名,他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个。当老师问他们时,他们分别这样说: 甲: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乙:这件好事是丁做的。 丙:这件好事是乙做的。 丁: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请你推出是谁做了好事?(分数:2.00)A.甲。B.乙。C.丙。D.丁。E.不能推出。22.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四个人对此次考试成绩分别作了如下预测: 甲: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乙:丁考试没及格。 丙: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 丁:乙考试也没及格。 已知只有一
16、个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分数:2.00)A.说假话的是甲,乙考试没及格。B.说假话的是乙,丙考试没及格。C.说假话的是丙,丁考试没及格。D.说假话的是丁,乙考试没及格。E.说假话的是甲,丙考试没及格。23.桌子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 第一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 第三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 第四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 如果其中只有一句话真,那么以下哪项为真?(分数:2.00)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C.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D.第三个杯子中有巧克力。E.第二个杯子中有苹果。24.
17、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议论本班同学申请建行学生贷款的情况。 甲:我班所有同学都已申请了贷款。 乙:如果班长申请了贷款,那么学习委员就没申请。 丙:班长申请了贷款。 丁:我班有人没有申请贷款。 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甲说假话,班长没申请。B.乙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C.丙说假话,班长没申请。D.丁说假话,学习委员申请了。E.甲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25.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 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那么以下哪
18、项是真的?(分数:2.00)A.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B.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C.丙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D.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E.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26.有一天,某一珠宝店被盗了一块贵重的钻石。经侦破,查明作案人肯定是赵、钱、孙、李这四人中的某一个。于是,这四个人被作为重大嫌疑犯而拘捕入狱。在审讯中,这四个人的口供如下: 赵:我不是作案的。 钱:李是罪犯。 孙:钱是盗窃这块钻石的罪犯。 李:作案的不是我。 我们假定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真话,这个案子里的罪犯是谁?(分数:2.00)A.赵。B.钱。C.孙。D.李。E.不能确定。27.某宿舍的女生全部报名参加了
19、考研,关于录取情况有如下几项陈述: (1)该宿舍有的女生被录取了; (2)该宿舍有的女生没有被录取; (3)并非该宿舍有的女生没有被录取; (4)该宿舍的王玲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了。 如果以上陈述中有两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必假?(分数:2.00)A.该宿舍的有些女生被录取了。B.该女生宿舍所有人都被录取了。C.该女生宿舍所有人都没有被录取。D.在该女生宿舍中,所有成绩优秀的人都被录取了。E.该宿舍有些女生没有被录取。28.学校在为失学儿童义捐活动中收到两笔没有署真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定是周、吴、郑、王中的某两个捐的。经询问: 周:不是我捐的。 吴:是王捐的。 郑:是吴捐的。 王:我肯定
20、没有捐。 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有两个人说的是真话。 根据已知条件,请你判断下列哪项可能为真?(分数:2.00)A.是吴和王捐的。B.是周和王捐的。C.是郑和王捐的。D.是郑和吴捐的。E.是郑和周捐的。29.某商场失窃,员工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通过审问,四人口供如下: 甲说:“是丙作的案。” 乙说:“我和甲、丁三人至少有一人作案。” 丙说:“我没作案。” 丁说:“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甲说真话,作案的是丙。B.乙说真话,作案的是乙。C.丙说真话,作案的是甲。D.丙说真话,作案的是丁。E.丁说真话,四人中无
21、人作案。30.班上同学的业余爱好多种多样,如游泳、美术、桥牌等等。已知: (1)班上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都喜欢围棋; (2)班上有同学喜欢围棋; (3)班上有同学不喜欢围棋。 如果以上三句话中只有一句符合事实,那么以下哪项必然为真?(分数:2.00)A.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都喜欢围棋。B.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至少有一人喜欢围棋。C.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都不喜欢围棋。D.班上只有少数同学喜欢围棋。E.班上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围棋。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模拟试卷 71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逻辑推理(总题数:30,分数:60.00)1.世界上不可能有某种原则适用于所
22、有不同的国度。以下哪项与上述断定的含义最为接近?(分数:2.00)A.有某种原则可能不适用于世界上所有不同的国度。B.任何原则都可能有它不适用的国度。C.任何原则都必然有它所适用的国度。D.任何原则都必然有它不适用的国度。 E.有些原则可能有他不适用的国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模态命题的等值命题。不可能有某种原则适用于所有的国度,即:必然不是有某种原则适用所有的国度的,也就是说必然所有的原则都有它所不适用的国度。2.本杰明:“除非所有的疾病都必然有确定的诱因,否则有些疾病可能难以预防。” 富兰克林:“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以下哪项断定,最能准确表达富兰克林的看法?(分数:2.00)A.有些疾病可
23、能没有确定的诱因,但有些疾病可能加以预防。B.所有的疾病都可能没有确定的诱因,但有些疾病可能加以预防。C.有些疾病可能没有确定的诱因,但所有的疾病都必然可以预防。 D.有些疾病必然没有确定的诱因,但所有的疾病都可能加以预防。E.所有的疾病都必然有确定的诱因,但有些疾病可能难以预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模态命题与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题干中本杰明的看法可以看作:如果不是所有疾病都必然有确定的诱因,那么有些疾病可能难以预防。富兰克林不同意本杰明的看法,即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不是所有疾病都必然有确定的诱因,但并非有些疾病可能难以预防”。不是所有疾病都必然有确定的诱因等值于有些疾病不必然有确定的诱因,也
24、就是有些疾病可能没有确定的诱因。并非有些疾病可能难以预防等值于所有疾病不可能难以预防,也就是所有疾病必然可以预防。3.不可能所有的证人都说实话。如果上述命题是真的,那么以下哪个命题必然是真的?(分数:2.00)A.所有证人一定都说实话。B.有的证人说实话。C.有的证人不说实话。 D.刑事案件的证人都说实话。E.刑事案件的证人都不说实话。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模态命题的等值命题。由“不可能所有的证人都说实话”,可以推出必然不是所有的证人都说实话,进而推出结论:必然有些证人不说实话。4.一方面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又允许有人触犯法律而不受制裁,这是不可能的。以下哪项最符合题干的断定?(分数:2.
25、00)A.或者允许有人凌驾于法律之上,或者任何人触犯法律都要受到制裁,这是必然的。 B.任何人触犯法律都要受到制裁,这是必然的。C.有人凌驾于法律之上,触犯法律而不受制裁,这是可能的。D.如果不允许有人触犯法律可以不受制裁,那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可能的。E.一方面允许有人凌驾于法律之上,同时又声称任何人触犯法律都要受到制裁,这是可能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模态命题的等值命题。题干表达可以整理为:不可能既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允许有人触犯法律而不受制裁。该语句可以转换为:必然或者不能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或者不允许有人触犯法律而不受制裁。也就是说,必然允许有人凌驾于法律之上,或者任何人触犯法律都要
26、受到制裁。5.人都不可能不犯错误,不一定所有人都会犯严重错误。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分数:2.00)A.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但有的人可能不犯严重错误。B.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但所有的人都可能不犯严重错误。C.人都一定会犯错误,但有的人可能不犯严重错误。 D.人都一定会犯错误,但所有的人都可能不犯严重错误。E.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但有的人一定不犯严重错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模态命题的等值命题。“不可能不犯错误”的意思即“必然会犯错误”。“不一定所有人都会犯严重错误”的意思即“可能有些人不会犯严重错误”。6.一把钥匙能打开天下所有的锁。这样的万能钥匙是不可能存在的。以下哪项最符合题干
27、的断定?(分数:2.00)A.任何钥匙都必然有它打不开的锁。 B.至少有一把钥匙必然打不开天下所有的锁。C.至少有一把锁天下所有的钥匙都必然打不开。D.任何钥匙都可能有它打不开的锁。E.至少有一把钥匙可能打不开天下所有的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模态命题的矛盾命题。题干意味着:不可能存在一把钥匙能打开天下所有的锁。这句话也就是说:必然所有的钥匙都有它打不开的锁。7.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既想产品上一个档次,又不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这是不可能的。以下哪项所表达的意思与上文最为接近?(分数:2.00)A.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想产品上一个档次,只有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B.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加大了科研方面的
28、投入,其产品就能上一个档次,这是必然的。C.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是极其重要的。D.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产品上一个档次是最为重要的。E.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想产品上一个档次,就要加大科研方面的投人,这是必然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模态命题的等值命题及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题干的意思是:不可能既想产品上一个档次又不加大科研投入。即必然或者不能使产品上一个档次或者加大科研投入。也就是说,如果想产品上一个档次,则必须加大科研投入。8.英国信息产业是热门产业,所有人任职 2 年以上,才有继续升职的机会。史蒂芬、约翰、布尔三个朋友互相关心升职的情况。 史蒂芬:明年布尔不可能不升职,今年约翰
29、则不必然不升职。 约翰:今年我可能会升职,史蒂芬则不必然不升职。 布尔:明年我必然升职,今年约翰、史蒂芬则都可能升职。 以下哪项与上述断定最为接近?(分数:2.00)A.史蒂芬今年可能升职,约翰今年可能升职,布尔今年必然不升职。 B.史蒂芬今年不可能升职,约翰今年可能升职,布尔今年必然不升职。C.史蒂芬今年可能升职,约翰今年不可能升职,布尔今年必然不升职。D.史蒂芬今年可能升职,约翰今年不可能升职,布尔明年必然不升职。E.史蒂芬今年不可能升职,约翰今年可能升职,布尔今年必然升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模态命题的等值命题。根据题干我们可以得到史蒂芬今年可能升职,约翰今年可能升职,注意:布尔明年必然
30、升职,那就意味着今年必然不能升职。因为“所有人任职 2 年以上,才有继续升职的机会。”那么如果今年布尔升职了则它没有在升职后的岗位工作满两年,那么明年就不可能升职了。所以今年布尔必然不升职。9.不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的物体运动是不可能存在的。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达了上述断定的含义?(分数:2.00)A.有物体运动就必然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B.任何物体运动都必然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 C.任何物体运动都可能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D.有的物体运动可能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E.物体运动不可能对所有物体产生作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模态命题的等值命题。题干的意思是,不可能存在物体运动不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转化
31、为等值命题,即:必然所有物体运动都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10.某公司在一次招聘中,对所有申请者进行了一次书面测试,其中包括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不是一个诚实的人?”有 25 的申请者的回答是:“我至少有一点不诚实。”该公司在这次测试中,很可能低估了申请者中不诚实的人所占的比例,因为( )。以下哪项作为上文的后续最为恰当?(分数:2.00)A.在这次测试中,有些非常诚实的申请者可能作了不诚实的回答。B.在这次测试中,那些回答“我至少有一点不诚实”的申请者可能是非常不诚实的。C.在这次测试中,那些回答自己是不诚实的申请者,他所做的这一回答可能是诚实的。D.在这次测试中,有些不诚实的申请者可能宣称自己是
32、诚实的。 E.在这次测试中,其余 25 的申请者,可能很多人的回答是“我非常不诚实”。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模态命题。该公司低估了申请者中不诚实的人所占的比例说明至少有一些不诚实的人声称自己是诚实的。11.美国前总统林肯说:“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也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如果林肯的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是假的?(分数:2.00)A.林肯可能在某个时刻受骗。B.林肯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受骗。C.骗子也可能在某个时刻受骗。D.不存在某个时刻所有的人都必然不受骗。E.不存在某一时刻有人可能不受骗。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模态命题的综合应
33、用。选项 A、C 都可从题干“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中推出来,因为林肯、骗子都属于所有的人中的一员。根据题干“最高明的骗子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选项 B 不一定假。根据负命题的等值命题的有关知识选项 D 可以进行以下等值推理: “不存在某个时刻所有的人都必然不受骗” 等值于“在所有的时刻不是所有的人都必然不受骗”, 等值于“在所有的时刻有的人不必然不受骗”, 等值于“在所有的时刻有的人可能受骗”。 显然,选项 D 可以从题干“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某些人”中推出来。 根据负命题的等值命题的有关知识,选项 E 可以进行下述等值推理: “不存在某一时刻有人可能
34、不受骗”, 等值于“在所有时刻不是有人可能不受骗”, 等值于“在所有时刻所有人不可能不受骗”, 等值于“在所有时刻所有人必然受骗”。 由题干“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可知选项 E 为假。12.在国际大赛中,即使是优秀的运动员,也有人不必然不失误,当然,并非所有的优秀运动员都可能失误。以下哪项与上述意思最为接近?(分数:2.00)A.优秀运动员都可能失误,其中有的优秀运动员不可能不失误。B.有的优秀运动员可能失误,有的优秀运动员可能不失误。C.有的优秀运动员可能失误,有的优秀运动员不可能失误。 D.有的优秀运动员可能不失误,有的优秀运动员不可能失误。E.有的优秀运动员可能不失误,有的优秀
35、运动员可能失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模态命题的等值命题。题干中的意思为有些优秀的运动员不必然不失误,等价于有些优秀运动员可能失误,并非所有的优秀运动员可能失误等价于有些优秀的运动员不可能失误。13.可能今年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会下降。据此可以推出:(分数:2.00)A.可能今年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不会下降。B.可能今年所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都不会下降。C.必然今年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会下降。D.不必然今年所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都不会下降。 E.必然今年所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不会下降。解析:解析:此题考察的是模态命题的等值命题,可能等值于不必然不,所以可能会:不必然不会,即D。14.过往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道
36、理,永远的敌人和永远的朋友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必然存在永远的利益。如果题干为真,以下选项必然正确的是:(分数:2.00)A.可能存在永远的朋友和永远的敌人。B.不必然存在永远的利益。C.必然存在永远的朋友。D.必然不存在永远的朋友和敌人。 E.可能存在永远的朋友但是不存在永远的敌人。解析:解析:根据题干,“永远的朋友和永远的敌人是不可能存在的”的含义:不可能存在永远的敌人和永远的朋友,也就是“可能存在永远的敌人和永远的朋友”的矛盾命题,即必然不存在永远的朋友和永远的敌人,故选 D 项。A 项是题干的矛盾命题,一定为假;B 项是不必然存在永远的利益,也就是可能不存在永远的利益,它的矛盾命题是必然
37、存在永远的利益,故与题干相矛盾,不选;C 项说的是必然存在永远的朋友,这与题干相矛盾,故为假,不选;E 也是无法从题干中推断出来。15.在上次考试中,老师出了一道非常古怪的难题,导致 86的考生不及格。这次考试之前,王见明预测说:“根据上次考试情况,这次考试不一定会出那种难题了。”胡思明说:“这就是说这次考试肯定不出那种难题了,太好了!”王见明说:“我不是那个意思。”下面哪句话与王见明说的意思相似?(分数:2.00)A.这次考试老师不可能不出那种难题。B.这次考试老师必定不出那种难题了。C.这次考试老师可能不出那种难题了。 D.这次考试老师不可能出那种难题了。E.这次考试老师可能出那种难题。解
38、析:解析:本题考查模态命题的等值命题。王见明所言为不一定会出那种难题,等价于不必然出那种难题,即等价于可能不出那种难题。16.郝大爷过马路时不幸摔倒昏迷,所幸有小伙子及时将他送往医院救治。郝大帛病情稳定后,有 4 位陌生小伙陈安、李康、张幸、汪福来医院看望他。郝大爷问他们究竟是谁送他来医院,他们回答如下: 周:登上卓奥友峰是队员郑。 郑:我还没有参加过任何登山活动。 吴:我虽然也参加了那次登山活动,但没有登顶。 王:我是队员吴的候补,如果他没登顶就是我登顶了。 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错了,则以下哪项必然成立?(分数:2.00)A.说真话的是李康和张幸。 B.说真话的是陈安和张幸。C.说真话的是
39、李康和汪福。D.说真话的是张幸和汪福。E.说真话的是陈安和汪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直言命题。分析可知,陈安和李康的话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两人说真话,两人说假话”可知,张幸和汪福的话必然也一真一假。假设汪福说的是真话,则张幸说的也是真话,与题干矛盾,故汪福说假话,张幸说真话。进而可知送老人来医院的是汪福,则陈安的话为假,李康的话为真。故答案选 A。17.北大山鹰社的周、吴、郑、王中有且只有一人登上过卓奥友峰,记者采访他们时,他们说了以下的话。周:登上卓奥友峰是队员郑。 郑:我还没有参加过任何登山活动。 吴:我虽然也参加了那次登山活动,但没有登顶。 王:我是队员吴的候补,如果他没登顶就是我登
40、顶了。 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错了,则以下哪项必然成立?(分数:2.00)A.北大山鹰社的其他队员也登上了卓奥友峰。B.郑登上过卓奥友峰。C.吴或者周登上过卓奥友峰。D.王登上过卓奥友峰。 E.不能推出谁登上过卓奥友峰。解析:解析:本题属于典型的真假话问题。周的话和郑的话具有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假所以,假话必在二者之中,所以,吴和王的话都是真话。由吴和王的话都真,可以推出:王登上过卓奥友峰。18.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富家少女鲍西娅品貌双全,贵族子弟、公子王孙纷纷向她求婚。鲍西娅按照其父遗嘱,由求婚者猜盒订婚。鲍西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分别刻有三句话,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放有鲍西娅的肖像。求
41、婚者谁通过这三句话,最先猜中鲍西娅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谁就可以娶到鲍西娅。 金盒子上说:“肖像不在此盒中。” 银盒子上说:“肖像在铅盒中。” 铅盒子上说:“肖像不在此盒中。” 鲍西娅告诉求婚者,上述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 如果你是一位求婚者,如何尽快猜中鲍西娅的肖像究竟放在哪一个盒子里?(分数:2.00)A.金盒子。 B.银盒子。C.铅盒子。D.或者银盒子或者铅盒子。E.不能确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矛盾关系的性质。银盒子和铅盒子的话互相矛盾,真话必然在二者之中。所以金盒子上的话一定是假话。从金盒子上的话为假,可以推出结论:肖像就在金盒子中。19.一批人报考电影学院,其中, (1)有些
42、考生通过了初试。 (2)有些考生没有通过初试。 (3)何梅与方宁没有通过初试。 如果上述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为真,以下哪项关于这批考生的断定一定为真?(分数:2.00)A.所有考生都通过了初试。 B.所有考生都没有通过初试。C.何梅通过了初试,但方宁没通过。D.方宁通过了初试,但何梅没有通过。E.以上各选项都不一定为真。解析:解析:题干中命题(1)和(2)、(1)和(3)均为下反对关系,所以命题(1)和(2)必有一真,(1)和(3)也必有一真,可得:(1)为真。所以,(2)和(3)都是假的。由(2)为假,可得:所有考生都通过了初试。20.某公司发生一起贪污案,在对所有可能涉案人员进行排查后,四位
43、审计人员各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人都没有贪污。 乙:张经理没有贪污。 丙:这些涉案人员不都没有贪污。 丁:有的人没有贪污。 如果四位审计人员中只有一个人断定属实,那么下列哪项是真的?(分数:2.00)A.甲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B.丙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C.丙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 D.丁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E.丁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假话问题,可用矛盾法求解。甲的话“所有人都没有贪污”和丙的话“这些涉案人员不都没有贪污”即“有些人贪污了”之间具有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真一假。所以真话必在甲和丙之间,所以,乙的话和丁的话都是假话。由乙的话假,可知张经
44、理贪污了;由丁的话假,可知所有人都贪污了。所以,丙的话一定真,而甲的话一定假。正确答案只能是 C。21.某班有一位同学做了好事没留下姓名,他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个。当老师问他们时,他们分别这样说: 甲: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乙:这件好事是丁做的。 丙:这件好事是乙做的。 丁: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请你推出是谁做了好事?(分数:2.00)A.甲。 B.乙。C.丙。D.丁。E.不能推出。解析:解析:乙的话和丁的话具有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句是真的,所以,真话在乙和丁之中。所以,甲的话和丙的话都是假的。根据甲的话为假,可以推出:这件好事是甲做的。22.甲、乙、丙、丁是同
45、班同学。四个人对此次考试成绩分别作了如下预测: 甲: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乙:丁考试没及格。 丙: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 丁:乙考试也没及格。 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分数:2.00)A.说假话的是甲,乙考试没及格。 B.说假话的是乙,丙考试没及格。C.说假话的是丙,丁考试没及格。D.说假话的是丁,乙考试没及格。E.说假话的是甲,丙考试没及格。解析:解析:甲的话和丙的话具有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句是假的,所以,假话在甲和丙之中。所以,乙的话和丁的话都是真的。根据乙的话和丁的话都是真的,可以推出甲的话是假的,丙的话是真的。23.桌子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 第
46、一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 第三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 第四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 如果其中只有一句话真,那么以下哪项为真?(分数:2.00)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C.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D.第三个杯子中有巧克力。 E.第二个杯子中有苹果。解析:解析:第一个杯子的话和第四个杯子的话具有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句是真的。所以,真话一定为第一个杯子的话或者为第四个杯子的话。所以,第二个杯子的话和第三个杯子的话都是假的。根据第三个杯子的话为假,可以推出结论,第三个杯子中有巧克力。24.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议论本班
47、同学申请建行学生贷款的情况。 甲:我班所有同学都已申请了贷款。 乙:如果班长申请了贷款,那么学习委员就没申请。 丙:班长申请了贷款。 丁:我班有人没有申请贷款。 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甲说假话,班长没申请。B.乙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C.丙说假话,班长没申请。D.丁说假话,学习委员申请了。E.甲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 解析:解析:甲的话和丁的话具有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个是假的,所以,假话在甲和丁之中。所以,乙的话和丙的话都是真的。根据乙的话和丙的话都是真的,可以推出结论:学习委员没有申请贷款。又由学习委员没有申请贷款,可以推出甲的话是假的,丁
48、的话是真的。25.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 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那么以下哪项是真的?(分数:2.00)A.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B.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C.丙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D.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E.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矛盾关系的性质。丙的话的意思是:有的个体户纳了税。显然,甲的话和丙的话具有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个是真的,所以,真话在甲的话和丙的话之中。所以,乙的话和丁的话都是假的。根据乙的话是假
49、的,可以推出结论:个体户陈老板纳了税。进而可以推出甲的话是假的,丙的话是真的。26.有一天,某一珠宝店被盗了一块贵重的钻石。经侦破,查明作案人肯定是赵、钱、孙、李这四人中的某一个。于是,这四个人被作为重大嫌疑犯而拘捕入狱。在审讯中,这四个人的口供如下: 赵:我不是作案的。 钱:李是罪犯。 孙:钱是盗窃这块钻石的罪犯。 李:作案的不是我。 我们假定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真话,这个案子里的罪犯是谁?(分数:2.00)A.赵。 B.钱。C.孙。D.李。E.不能确定。解析:解析:钱的话和李的话之间为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真,所以,真话必在钱和李之中,所以,赵的话和孙的话都是假的。由赵的话为假,可知赵是罪犯。27.某宿舍的女生全部报名参加了考研,关于录取情况有如下几项陈述: (1)该宿舍有的女生被录取了; (2)该宿舍有的女生没有被录取; (3)并非该宿舍有的女生没有被录取; (4)该宿舍的王玲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了。 如果以上陈述中有两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必假?(分数:2.00)A.该宿舍的有些女生被录取了。B.该女生宿舍所有人都被录取了。C.该女生宿舍所有人都没有被录取。 D.在该女生宿舍中,所有成绩优秀的人都被录取了。E.该宿舍有些女生没有被录取。解析:解析:本题可用矛盾法求解。题干中条件(3)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