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7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逻辑推理(总题数:30,分数:60.00)1.某国 H 省为农业大省,94的面积为农村地区;H 省也是城市人口最集中的大省,70的人口为城市居民。就城市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而言,H 省是全国最高的。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H 省人口密度在全国所有省份中最高。B.全国没有其他省份比 H 省有如此少的地区用于城市居民居住。C.近年来,H 省的城市人口增长率明显高于农村人口增长率。D.H 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在全国是最低的。E.H 省大部分土地都不适合
2、城市居民居住。2.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分数:2.00)A.格斯特不是好的评论家。B.格林喜欢格斯特。C.格林不喜欢格斯特。D.有的评论家不是好的评论家。E.格林在这次演讲中没有提到格斯特。3.W 病毒是一种严重危害谷物生长的病毒,每年要造成谷物的大量减产。W 病毒分为三种:W 1 ,W 2 ,W 3 。科学家们发现,把一种从 W 1 中提取的基因,植入易受感染的谷物基因中,可以使该谷物产生对 W 1 的抗体,这样处理的谷物会在 W 2 和 W 3 中,同时产生对其中一种病毒的抗体,但严重减弱对另一种病毒的抵抗力。科学家证实,这种方法能大大减少谷物因 W 病毒危害造成的损失。从上述
3、断定最可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在三种 W 病毒中,不存在一种病毒,其对谷物的危害性,比其余两种病毒的危害性加在一起还大。B.在 W 2 和 W 3 两种病毒中,不存在一种病毒,其对谷物的危害性,比其余两种 W 病毒的危害性加在一起还大。C.W 1 对谷物的危害性,比 W 2 和 W 3 的危害性加在一起还大。D.W 2 和 W 3 对谷物具有相同的危害性。E.W 2 和 W 3 对谷物具有不同的危害性。4.上个世纪 60 年代初以来,新加坡的人均预期寿命不断上升,到本世纪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之最。与此同时,和一切发达国家一样,由于饮食中的高脂肪含量,新加坡人的心血管疾病的发
4、病率也逐年上升。从上述判定,最可能推出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新加坡人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虽逐年上升,但这种疾病不是造成目前新加坡人死亡的主要杀手。B.目前新加坡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水平是全世界最高的。C.上个世纪 60 年代造成新加坡人死亡的那些主要疾病,到本世纪,如果在该国的发病率没有实质性的降低,那么对这些疾病的医治水平一定有实质性的提高。D.目前新加坡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低于日本。E.新加坡人比日本人更喜欢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5.环境学家认为,随着许多野生谷物的灭绝,粮食作物的遗传特性越来越单一化,这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人类必须采取措施,阻止野生谷物和那些不再
5、种植的粮食作物的灭绝,否则,不同遗传特性的缺乏,很可能使我们的粮食作物在一夜之间遭到毁灭性破坏。例如,1980 年,萎叶病横扫了整个美国的南部,使得粮食作物减产大约 20,只有个别几个品种的谷物没有受到萎叶病的影响。从上述信息能推出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容易感染某种植物疾病,是一种通过遗传获得的特性。B.1980 年在美国南部种植的粮食作物中,大约 80具有抵抗萎叶病的能力。C.目前种植的粮食作物的遗传特性都不利于它们抵抗植物疾病。D.已经灭绝的野生谷物,都具有抵抗萎叶病的能力。E.萎叶病只对植物中的谷物产生危害。6.许多人认为,香烟广告是造成青少年吸烟流行的关键原因。但是,挪威
6、自 1975 年以来一直禁止香烟广告,这个国家青少年吸烟的现象却至少和那些不禁止香烟广告的国家一样流行。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广告对于引起青少年吸烟并没有起什么作用。B.香烟广告不是影响青少年吸烟流行的唯一原因。C.如果不禁止香烟广告,挪威青少年吸烟的现象将比现在更流行。D.禁止香烟广告没有减少香烟的消费。E.广告对青少年的影响甚于成年人。7.在 B 国一部汽车的购价是 A 国同类型汽车的 16 倍。尽管需要附加运输费用和关税,在 A 国购买汽车运到 B 国后的费用仍比在 B 国国内购买同类型的汽车便宜。如果上述断定为真,最能加强以下哪项断定?(分数:2.00)A
7、.A 国的汽油价格是 B 国的 60。B.从 A 国进口到 B 国的汽车数量是 B 国国内销售量的 16 倍。C.B 国购买汽车的人是 A 国的 40。D.从 A 国进口汽车到 B 国的运输费用高于在 A 国购买同类型汽车价钱的 60。E.从 A 国进口汽车到 B 国的关税低于在 B 国购买同类型汽车价钱的 60。8.某地区国道红川口曾经是交通事故的频发路段,自从 8 年前对此路段限速每小时 60 公里后,发生在此路段的交通伤亡人数大幅下降。然而,近年来此路段超速车辆增多,但发生在此路段的交通伤亡人数仍然下降。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车辆限速与此路段 8 年来交通伤
8、亡人数大幅下降没有关系。B.8 年来在此路段行驶的车辆并未显著减少。C.8 年来对本地区进行广泛的交通安全教育十分有效。D.近年来汽油费用的上升限制了本地区许多家庭购买新车。E.此路段 8 年来交通伤亡人数下降不仅是车辆限速的结果。9.水泥的原料是很便宜的,像石灰石和随处可见的泥土都可以用作水泥的原料。但水泥的价格会受石油价格的影响,因为在高温炉窑中把原料变为水泥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基于上述断定最可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石油是水泥所含的原料之一。B.石油是制水泥的一些高温炉窑的能源。C.水泥的价格随着油价的上升而下跌。D.水泥的价格越高,石灰石的价格也越高。E.石油价格是决定
9、水泥产量的主要因素。10.用蒸馏麦芽渣提取的酒精作为汽油的替代品进入市场,使得粮食市场和能源市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直接联系。到 1995 年,谷物作为酒精的价值已经超过了作为粮食的价值。西方国家已经或正在考虑用从谷物提取的酒精来替代一部分进口石油。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对于那些已经用从谷物提取的酒精来替代一部分进口石油的西方国家,以下哪项,最可能是 1995 年后进口石油价格下跌的后果?(分数:2.00)A.一些谷物从能源市场转入粮食市场。B.一些谷物从粮食市场转入能源市场。C.谷物的价格面临下跌的压力。D.谷物的价格出现上浮。E.国产石油的销量大增。11.麦角碱是一种可以在谷物种子的表层大量滋生
10、的菌类,特别多见于黑麦。麦角碱中含有一种危害人体的有毒化学物质。黑麦是在中世纪引进欧洲的。由于黑麦可以在小麦难以生长的贫瘠和潮湿的土地上有较好的收成,因此,就成了那个时代贫穷农民的主要食物来源。上述信息最能支持以下哪项断定?(分数:2.00)A.在中世纪以前,麦角碱从未在欧洲出现。B.在中世纪以前,欧洲贫瘠而潮湿的土地基本上没有得到耕作。C.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果不食用黑麦,就可以避免受到麦角碱所含有毒物质的危害。D.在中世纪的欧洲,富裕农民比贫穷农民较多地意识到麦角碱所含有毒物质的危害。E.在中世纪的欧洲,富裕农民比贫穷农民较少受到麦角碱所含有毒物质的危害。12.如果二氧化碳气体超量产生,就会
11、在大气层中聚集,使全球气候出现令人讨厌的温室效应。在绿色植被覆盖的地方,特别是在森林中,通过光合作用,绿色植被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的破坏,就意味着再“生产”二氧化碳。工厂中对由植物生成的燃料的耗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燃料包括木材、煤和石油。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如果地球上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受到严重破坏,将使全球气候不可避免地出现温室效应。B.只要有效地保护好地球上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那么,即便工厂超量耗用由植物生成的燃料,也不会使全球的气候出现温室效应。C.如果各国工厂耗用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超过了一定
12、的限度,那就不可避免地使全球气候出现温室效应,除非全球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得到足够良好的保护。D.只要各国工厂耗用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就可使全球气候的温室效应避免出现。E.如果全球气候出现了温室效应,则说明或者是全球的绿色植被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或者各国的工厂耗用了超量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13.美国授予发明者的专利数量,由 1971 年的 56000 项下降到 1978 年的 45000 项。美国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入,在 1964 年到达其顶峰占 GNP 的 3,而在 1978 年只是 22,在这期间,研究和开发费用占 GNP 的比重一直在下降。同一时期,西德和日本却增加了
13、它们 GNP 中研究和开发费用的比重,分别增长到 32和 16。上述信息最能支持以下哪个结论?(分数:2.00)A.一个国家的 GNP 和发明数量之间有直接的关系。B.日本和西德在 1978 年比美国在研究和开发方面花费的钱多。C.一个国家花在研究和开发上的钱的数量,直接决定该国产生的专利数量。D.19641978 年间,美国研究开发费用占 GNP 的比重一直高于日本。E.西德和日本都将很快在专利数量方面超过美国。14.一个人从饮食中摄入的胆固醇和脂肪越多,他的血清胆固醇指标就越高。存在着一个界限,在这个界限内,二者成正比。超过了这个界限,即使摄入的胆固醇和脂肪急剧增加,血清胆固醇指标也只会缓
14、慢地有所提高。这个界限,对于各个人种是一样的,大约是欧洲人均胆固醇和脂肪摄人量的 14。上述判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中国的人均胆固醇和脂肪摄人量是欧洲的 12,但中国人的人均血清胆固醇指标不一定等于欧洲人的12。B.上述界限可以通过减少胆固醇和脂肪摄人量得到降低。C.34 的欧洲人的血清胆固醇含量超出正常指标。D.如果把胆固醇和脂肪摄人量控制在上述界限内,就能确保血清胆固醇指标的正常。E.血清胆固醇的含量只受饮食的影响,不受其他因素,例如运动,吸烟等生活方式的影响。15.家用电炉有三个部件:加热器、恒温器和安全器。加热器只有两个设置:开和关。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如果将加
15、热器设置为开,则电炉运作加热功能;设置为关,则停止这一功能。当温度达到恒温器的温度旋钮所设定的读数时,加热器自动关闭。电炉中只有恒温器具有这一功能。只要温度一超出温度旋钮的最高读数,安全器自动关闭加热器。同样,电炉中只有安全器具有这一功能。当电炉启动时,三个部件同时工作,除非发生故障。以上判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一个电炉,如果它的恒温器和安全器都出现了故障,则它的温度一定会超出温度旋钮的最高读数。B.一个电炉,如果其加热的温度超出了温度旋钮的设定读数但加热器并没有关闭,则安全器出现了故障。C.一个电炉,如果加热器自动关闭,则恒温器一定工作正常。D.一个电炉,如果其加热的
16、温度超出了温度旋钮的最高读数,则它的恒温器和安全器一定都出现了故障。E.一个电炉,如果其加热的温度超出了温度旋钮的最高读数,则它的恒温器和安全器不一定都出现了故障,但至少其中某一个出现了故障。16.营养学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增加每天吃饭的次数,只要进食总量不显著增加,一个人的血脂水平将显著低于他常规就餐次数时的血脂水平。因此,多餐进食有利于降低血脂。然而,事实上,大多数每日增加就餐次数的人都会吃更多的食物。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分数:2.00)A.对于大多数人,增加每天吃饭的次数一般不能导致他的血脂水平显著下降。B.对于少数人,增加每天吃饭的次数是降低高血脂的最佳方式。
17、C.对于大多数人,每天所吃的食物总量一半不受吃饭次数的影响。D.对于大多数人,血脂水平不会受每天所吃食物量的影响。E.对于大多数人,血脂水平可受到就餐时间的影响。17.为了减少汽车追尾事故,有些国家的法律规定,汽车在白天行驶时也必须打开尾灯。一般地说,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离赤道越远,其白天的能见度越差;而白天的能见度越差,实施上述法律效果越显著。事实上,目前世界上实施上述法律的国家都比中国离赤道远。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相关结论?(分数:2.00)A.中国离赤道较近,没有必要制定和实施上述法律。B.在实施上述法律的国家中,能见度差是造成白天汽车追尾的最主要原因。C.一般地说,和目前已实施上述法
18、律的国家相比,如果在中国实施上述法律,其效果将较不显著。D.中国白天汽车追尾事故在交通事故中的比例,高于已实施上述法律的国家。E.如果离赤道的距离相同,则实施上述法律的国家每年发生的白天汽车追尾事故的数量,少于未实施上述法律的国家。18.在桂林漓江一些有地下河流的岩洞中,有许多露出河流水面的石笋。这些石笋是由水滴长年滴落在岩石表面而逐渐积聚的矿物质形成的。如果上述断定为真,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过去漓江的江面比现在高。B.只有漓江的岩洞中才有地下河流。C.漓江的岩洞中大都有地下河流。D.上述岩洞中的地下河流是在石笋形成前出现的。E.上述岩洞中地下河流的水比过去深。19.地
19、球在其形成的早期是一个熔岩状态的快速旋转体,绝大部分的铁元素处于其核心部分。有一些熔岩从这个旋转体的表面甩出,后来冷凝形成了月球。如果以上这种关于月球起源的理论正确,则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月球是唯一围绕地球运行的星球。B.月球将早于地球解体。C.月球表面的凝固是在地球表面凝固之后。D.月球像地球一样具有固体的表层结构和熔岩状态的核心。E.月球的含铁比例小于地球核心部分的含铁比例。20.在西方经济发展的萧条期,消费需求的萎缩导致许多企业解雇职工甚至倒闭。在萧条期,被解雇的职工很难找到新的工作,这就增加了失业人数。萧条之后的复苏,是指消费需求的增加和社会投资能力的扩张。这种
20、扩张要求增加劳动力。但是经历了萧条之后的企业主大都丧失了经商的自信,他们尽可能地推迟雇用新的职工。上述断定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经济复苏不一定能迅速减少失业人数。B.萧条之后的复苏至少需要两三年。C.萧条期的失业大军主要由倒闭企业的职工造成。D.萧条通常是由企业主丧失经商自信引起的。E.在西方经济发展中出现萧条是解雇职工造成的。21.蚂蚁在从蚁穴回到食物源的途中,会留下一种成为信息素的化学物质。蚂蚁根据信息素的气味,来回于蚁穴和食物源之间,把食物运回蚁穴。当气温达到摄氏 45 度以上,这种信息素几乎都会不留痕迹地蒸发。撒哈拉沙漠下午的气温都在摄氏 45 度以上。
21、如果上述断定为真,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蚂蚁只在上午或晚上觅食。B.蚂蚁无法在撒哈拉沙漠存活。C.在撒哈拉沙漠存活的蚂蚁,如果不在上午或晚上觅食,那么一定不是依靠信息素气味的引导把食物运回蚁穴。D.如果蚂蚁不是依靠信息素的引导把食物运回蚁穴,那么一定依靠另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在气温达到摄氏 45 度以上时不会蒸发。E.蚂蚁具有耐高温的生存能力。22.大多数抗忧郁药物都会引起体重增加。尽管在服用这些抗忧郁药物时,节食有助于减少体重的增加,但不可能完全避免这种现象。以上信息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医生不应当给体重超重的患者开抗忧郁药处方。B.至少有些服用抗忧
22、郁药物的人的体重会超重。C.至少有些服用抗忧郁药物的人会增加体重。D.至少有些服用抗忧郁药物的患者应当通过节食来保持体重。E.服用抗忧郁药物的人体重超重,是由于没有坚持节食。23.烟斗和雪茄比香烟对健康的危害明显要小。吸香烟的人如果戒烟的话,则可以免除对健康的危害,但是如果改吸烟斗或雪茄的话,对健康的危害和以前差不多。如果以上的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断定最不可能为真?(分数:2.00)A.香烟对所有吸香烟者健康的危害基本相同。B.烟斗和雪茄对所有吸烟斗或雪茄者健康的危害基本相同。C.同时吸香烟、烟斗和雪茄所受到的健康危害不大于只吸香烟。D.吸烟斗和雪茄的人戒烟后如果改吸香烟,则所受到的健康危害比
23、以前大。E.吸烟斗和雪茄对健康的危害要大。24.某彩票销售站最近半年一直出售一种不记名、不挂失的“刮刮看”彩票,该彩票左边有 2 个隐藏的两位数字,右边有 6 个隐藏的两位数字,顾客购买后就可以刮彩票,如果右边刮出来的数字和左边的某个数字相同,在右边该数字下面刮出来的字体更小的数字就是中奖的金额。根据福彩中心提供的信息:这种彩票可能中奖的金额有:60 元、800 元、6000 元、80000 元、600000 元、1000000 元,每张彩票至多有一个中奖数字。张三下班后在某福彩销售站购买了一张彩票,刮开后发现右边的一个数字是 15,与左边的数字相同,再看右边的小字数字是 8000 元,高兴之
24、极,销售彩票的李四立刻给了他 8000 元,张三高兴地去餐厅和朋友大吃了一顿,事后矛盾爆发,两人打起了官司。以下哪项陈述是最不可能发生的?(分数:2.00)A.张三当真认为自己中奖 8 000 元。B.李四当真认为张三中奖 8 000 元。C.张三认为自己真的中了彩票。D.李四认为张三真的中了彩票。E.张三没有仔细刮开彩票。25.当在微波炉中加热时,不含食盐的食物,其内部可以达到很高的、足以把所有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杀死的温度,但是含有食盐的食物的内部则达不到这样高的温度。假设以下提及的微波炉都性能正常,则上述断定可推出以下所有的结论,除了:(分数:2.00)A.食盐可以有效地阻止微波加热食物的
25、内部。B.当用微波炉烹调含盐食物时,其原有的杀菌功能大大减弱。C.经过微波炉加热的食物如果引起食物中毒,则其中一定含盐。D.如果不向就要放进微波炉中加热的食物中加盐,则由此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就会减少。E.食用经微波炉充分加热的不含盐食品,肯定不会引起食物中毒。26.去年春江市的汽车月销售量一直保持稳定。在这一年中,“宏达”车的月销售量较前年翻了一番,它在春江市的汽车市场上所占的销售份额也有相应的增长。今年一开始,尾气排放新标准开始在春江市实施。在该标准实施的头三个月中,虽然“宏达”车在春江市的月销售量仍然保持在去年底达到的水平,但在春江市的汽车市场上所占的销售份额明显下降。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
26、下哪项不可能为真?(分数:2.00)A.在实施尾气排放新标准的头三个月中,除了“宏达”车以外,所有品牌的汽车在春江市的月销售量都明显下降。B.在实施尾气排放新标准之前的三个月中,除了“宏达”车以外,所有品牌的汽车销售总量在春江市汽车市场所占的份额明显下降。C.如果汽车尾气排放新标准不实施,“宏达”车在春江市汽车市场上所占的销售份额会比题干所断定的情况更低。D.如果汽车尾气排放新标准继续实施,春江市的汽车月销售总量将会出现下降。E.由于实施了汽车尾气排放新标准,在春江市销售的每辆“宏达”汽车的平均利润有所上升。27.某大学对非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英语教师可以自行选择教材,可以删掉其
27、中部分章节,同时也可以加入他们自己选择的材料。上述改革最不利于实现下面哪项目标?(分数:2.00)A.满足某些学生对于英语教学的特殊需求。B.调动英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力。C.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包括口语和听力。D.提高学生参加全国统一英语考试的成绩。E.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28.捐助希望工程的动机,大都是社会责任,但也有的是个人功利,当然,出于社会责任的行为,并不一定都不考虑个人功利。对希望工程的每一项捐款,都是利国利民的善举。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分数:2.00)A.有的行为出于社会责任,但不是利国利民的善举。B.所有考虑个人功利的行为,都不是利国利民的善举
28、。C.有的出于社会责任的行为是善举。D.有的行为虽然不是出于社会责任,但却是善举。E.对希望工程的有些捐助,即不是出于社会责任,也不是出于个人功利,而是有其他原因,例如服从某种指派。29.张珊喜欢喝绿茶,也喜欢喝咖啡。他的朋友中没有人既喜欢喝绿茶,又喜欢喝咖啡,但他的所有朋友都喜欢喝红茶。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分数:2.00)A.张珊喜欢喝红茶。B.张珊的所有朋友都喜欢喝咖啡。C.张珊的所有朋友喜欢喝的茶在种类上完全一样。D.张珊有一个朋友既不喜欢喝绿茶,也不喜欢喝咖啡。E.张珊喜欢喝的饮料,他有一个朋友也喜欢喝。30.一位房地产信息员通过对某地的调查发现:护城河两岸房屋的
29、租金都比较廉价,廉租房都坐落在凤凰山北麓,东向的房屋都是别墅,非廉租房不可能具有廉价的租金;有些单室套的两限房建在凤凰山南麓,别墅也都建筑在凤凰山南麓。根据该房地产信息员的调查,以下哪项不可能存在?(分数:2.00)A.东向的护城河两岸的房屋。B.凤凰山北麓的两限房。C.单室套的廉租房。D.护城河两岸的单室套。E.南向的廉租房。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7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逻辑推理(总题数:30,分数:60.00)1.某国 H 省为农业大省,94的面积为农村地区;H 省也是城市人口最集中的大省,70的人口为城市居民。就城市人口占
30、全省人口的比例而言,H 省是全国最高的。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H 省人口密度在全国所有省份中最高。B.全国没有其他省份比 H 省有如此少的地区用于城市居民居住。C.近年来,H 省的城市人口增长率明显高于农村人口增长率。D.H 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在全国是最低的。 E.H 省大部分土地都不适合城市居民居住。解析:解析:由 H 省城市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是全国最高,对比推理可知,H 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在全国是最低的。因此 D 为正确答案。 如果 D 项不成立,则至少存在一个省,其农村人口的比例低于 30,因而其城市人口的比例高于 70,这样,题干关于
31、 H 省城市人口比例全国最高的断定就不成立。 A 项中的人口密度为新概念;B 项中的信息题干没有提到;C 项中的人口增长率为新概念;E 项所述事实与题干无关,因此,都应排除。2.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分数:2.00)A.格斯特不是好的评论家。B.格林喜欢格斯特。C.格林不喜欢格斯特。D.有的评论家不是好的评论家。E.格林在这次演讲中没有提到格斯特。 解析:解析:假定 E 不成立,那么,格林在这次演讲中提到了诗人格斯特。 结合题干断定,所有好的评论家都喜欢格林在这次演讲中提到的每一个诗人。 可推出:所有好的评论家都喜欢格斯特。 这完全不符合题干所陈述的“没有一个好的评论家喜欢格斯特”
32、。 所以,假定不成立,这说明,从题干必然可以推出 E 项。3.W 病毒是一种严重危害谷物生长的病毒,每年要造成谷物的大量减产。W 病毒分为三种:W 1 ,W 2 ,W 3 。科学家们发现,把一种从 W 1 中提取的基因,植入易受感染的谷物基因中,可以使该谷物产生对 W 1 的抗体,这样处理的谷物会在 W 2 和 W 3 中,同时产生对其中一种病毒的抗体,但严重减弱对另一种病毒的抵抗力。科学家证实,这种方法能大大减少谷物因 W 病毒危害造成的损失。从上述断定最可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在三种 W 病毒中,不存在一种病毒,其对谷物的危害性,比其余两种病毒的危害性加在一起还大。B.
33、在 W 2 和 W 3 两种病毒中,不存在一种病毒,其对谷物的危害性,比其余两种 W 病毒的危害性加在一起还大。 C.W 1 对谷物的危害性,比 W 2 和 W 3 的危害性加在一起还大。D.W 2 和 W 3 对谷物具有相同的危害性。E.W 2 和 W 3 对谷物具有不同的危害性。解析:解析:如果 B 项不成立,即如果在 W 2 和 W 3 两种病毒中,存在一种病毒,不妨假设是 W 2 ,其对谷物的危害性,比其余两种 W 病毒的危害性加在一起还要大,那么,运用题干中的方法,谷物虽然得益于对 W 1 和 W 3 产生的抗体,但却同时受害于严重减弱了对 W 2 的抵抗力。由于 W 2 对谷物的危
34、害性比其余两种 W 病毒的危害性加在一起还要大,因此,题干的方法使谷物受害大于受益,这样,题干的论述就不能成立。所以,如果题干成立,那么,B 项一定成立,即 B 项是从题干中可以推出的结论。 其他各项不能作为题干的结论。比如 A 项也不能从题干推出,因为如果事实上 W 1 的危害性,比其余两种病毒的危害性加在一起还大,题干的陈述仍然成立。4.上个世纪 60 年代初以来,新加坡的人均预期寿命不断上升,到本世纪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之最。与此同时,和一切发达国家一样,由于饮食中的高脂肪含量,新加坡人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从上述判定,最可能推出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新加坡人的心
35、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虽逐年上升,但这种疾病不是造成目前新加坡人死亡的主要杀手。B.目前新加坡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水平是全世界最高的。C.上个世纪 60 年代造成新加坡人死亡的那些主要疾病,到本世纪,如果在该国的发病率没有实质性的降低,那么对这些疾病的医治水平一定有实质性的提高。 D.目前新加坡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低于日本。E.新加坡人比日本人更喜欢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解析:解析:题干断定:一方面,新加坡的人均预期寿命上升为世界之最;另一方面,新加坡人的心血管疾病也逐年上升。 可见,题干论证必须假设:除了心血管疾病外,其他以前造成新加坡人死亡的疾病到目前造成新加坡人死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因此,C
36、项最可能被题干所推出,否则,如果“上个世纪 60年代造成新加坡人死亡的那些主要疾病,到本世纪,在该国的发病率没有实质性的降低,并且对这些疾病的医治水平也没有实质性的提高”,那么,新加坡的人均预期寿命不可能不断上升,更难以在本世纪初成为世界之最。 其余各项均不能从题干推出。例如:A 项不能从题干推出,因为尽管新加坡的人均预期寿命是世界之最,但心血管病仍完全可能是造成目前新加坡人死亡的主要杀手(A 项对题干有解释作用,但不能被题干推出)。B 项也不能从题干推出,因为题干并没有讲到心血管疾病是造成目前新加坡人死亡的主要杀手。5.环境学家认为,随着许多野生谷物的灭绝,粮食作物的遗传特性越来越单一化,这
37、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人类必须采取措施,阻止野生谷物和那些不再种植的粮食作物的灭绝,否则,不同遗传特性的缺乏,很可能使我们的粮食作物在一夜之间遭到毁灭性破坏。例如,1980 年,萎叶病横扫了整个美国的南部,使得粮食作物减产大约 20,只有个别几个品种的谷物没有受到萎叶病的影响。从上述信息能推出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容易感染某种植物疾病,是一种通过遗传获得的特性。 B.1980 年在美国南部种植的粮食作物中,大约 80具有抵抗萎叶病的能力。C.目前种植的粮食作物的遗传特性都不利于它们抵抗植物疾病。D.已经灭绝的野生谷物,都具有抵抗萎叶病的能力。E.萎叶病只对植物中的谷物
38、产生危害。解析:解析:题干断定:粮食作物的遗传特性越来越单一化,使作物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这显然说明容易感染某种植物疾病是一种通过遗传获得的特性。实际上,A 项是题干论证的一个假设,否则,如果容易感染某种植物疾病并不是一种通过遗传获得的特性,那么,即使粮食作物的遗传特性越来越单一化,也不见得使作物抵抗灾害的能力下降。 作物减产 20不意味着 80具有抗病能力,有可能绝大部分没有抗病能力而造成总量减产 20,B 项不能由题干推出。 抗病能力下降不意味着所有遗传特性都不利于抗病,有可能有利于抗病的也有不利于抗病的,C 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D、E 的说法都很绝对,为明显错误选项。6.许多人认为
39、,香烟广告是造成青少年吸烟流行的关键原因。但是,挪威自 1975 年以来一直禁止香烟广告,这个国家青少年吸烟的现象却至少和那些不禁止香烟广告的国家一样流行。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广告对于引起青少年吸烟并没有起什么作用。B.香烟广告不是影响青少年吸烟流行的唯一原因。 C.如果不禁止香烟广告,挪威青少年吸烟的现象将比现在更流行。D.禁止香烟广告没有减少香烟的消费。E.广告对青少年的影响甚于成年人。解析:解析:如果香烟广告是影响青少年吸烟流行的唯一原因,那么,挪威自 1975 年以来一直禁止香烟广告,这个国家青少年吸烟的现象应当明显少于那些不禁止香烟广告的国家。可见,B
40、 项是题干论证成立所必需的假设。7.在 B 国一部汽车的购价是 A 国同类型汽车的 16 倍。尽管需要附加运输费用和关税,在 A 国购买汽车运到 B 国后的费用仍比在 B 国国内购买同类型的汽车便宜。如果上述断定为真,最能加强以下哪项断定?(分数:2.00)A.A 国的汽油价格是 B 国的 60。B.从 A 国进口到 B 国的汽车数量是 B 国国内销售量的 16 倍。C.B 国购买汽车的人是 A 国的 40。D.从 A 国进口汽车到 B 国的运输费用高于在 A 国购买同类型汽车价钱的 60。E.从 A 国进口汽车到 B 国的关税低于在 B 国购买同类型汽车价钱的 60。 解析:解析:假设 E
41、项不成立,则在 A 国购买汽车运到 B 国后的费用不比在 B 国国内购买同类型的汽车便宜,即题干的断定不能成立。因此,如果题干为真,E 项一定成立。8.某地区国道红川口曾经是交通事故的频发路段,自从 8 年前对此路段限速每小时 60 公里后,发生在此路段的交通伤亡人数大幅下降。然而,近年来此路段超速车辆增多,但发生在此路段的交通伤亡人数仍然下降。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车辆限速与此路段 8 年来交通伤亡人数大幅下降没有关系。B.8 年来在此路段行驶的车辆并未显著减少。C.8 年来对本地区进行广泛的交通安全教育十分有效。D.近年来汽油费用的上升限制了本地区许多家庭购买
42、新车。E.此路段 8 年来交通伤亡人数下降不仅是车辆限速的结果。 解析:解析:如果车辆限速是此路段 8 年来交通伤亡人数下降的唯一原因,那么,近年来随着此路段超速车辆增多,发生在此路段的交通伤亡人数不会下降。也就是说,如果 E 项不成立,题干的断定就不成立。即如果题干的断定成立,则 E 项成立。9.水泥的原料是很便宜的,像石灰石和随处可见的泥土都可以用作水泥的原料。但水泥的价格会受石油价格的影响,因为在高温炉窑中把原料变为水泥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基于上述断定最可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石油是水泥所含的原料之一。B.石油是制水泥的一些高温炉窑的能源。 C.水泥的价格随着油价的上升
43、而下跌。D.水泥的价格越高,石灰石的价格也越高。E.石油价格是决定水泥产量的主要因素。解析:解析:题干断定:第一,水泥的原料很便宜(如石灰石和泥土)。 第二,水泥的价格会受石油价格的影响。 第三,在高温炉窑中把原料变为水泥要耗费大量的能源。 可见 B 项是题干论述成立必需的假设,否则,如果石油不是制水泥的一些高温炉窑的能源,那么,由于石油不是水泥的原料,因此,水泥的价格就不会受石油价格的影响。 其余选项从题干都推不出来。10.用蒸馏麦芽渣提取的酒精作为汽油的替代品进入市场,使得粮食市场和能源市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直接联系。到 1995 年,谷物作为酒精的价值已经超过了作为粮食的价值。西方国家已经
44、或正在考虑用从谷物提取的酒精来替代一部分进口石油。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对于那些已经用从谷物提取的酒精来替代一部分进口石油的西方国家,以下哪项,最可能是 1995 年后进口石油价格下跌的后果?(分数:2.00)A.一些谷物从能源市场转入粮食市场。B.一些谷物从粮食市场转入能源市场。C.谷物的价格面临下跌的压力。 D.谷物的价格出现上浮。E.国产石油的销量大增。解析:解析:对于那些已经用从谷物提取的酒精来替代一部分进口石油的西方国家,1995 年后进口石油价格下跌,显然可能导致作为石油替代品的酒精价格的下跌;而酒精价格的下跌,显然可能导致作为酒精原料的谷物价格的下跌。因此,作为 1995 年后进口
45、石油价格下跌的可能后果,谷物的价格面临下跌的压力。这正是 C 项所断定的。 当酒精价格的下跌幅度大到使得谷物作为酒精的价值低于作为粮食的价值,才会发生 A 项所断定的“一些谷物从能源市场转入粮食市场”,否则,这种现象不会发生。因此,先由 C项发生,才再会有 A 项发生,也就是说 A 项断定的后果虽然也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如 C 项大。 1995 年后进口石油价格下跌的后果当然不会是一些谷物从粮食市场转入能源市场,B 项不正确;D、E 项也都不是可能后果。11.麦角碱是一种可以在谷物种子的表层大量滋生的菌类,特别多见于黑麦。麦角碱中含有一种危害人体的有毒化学物质。黑麦是在中世纪引进欧洲的。由于黑麦
46、可以在小麦难以生长的贫瘠和潮湿的土地上有较好的收成,因此,就成了那个时代贫穷农民的主要食物来源。上述信息最能支持以下哪项断定?(分数:2.00)A.在中世纪以前,麦角碱从未在欧洲出现。B.在中世纪以前,欧洲贫瘠而潮湿的土地基本上没有得到耕作。C.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果不食用黑麦,就可以避免受到麦角碱所含有毒物质的危害。D.在中世纪的欧洲,富裕农民比贫穷农民较多地意识到麦角碱所含有毒物质的危害。E.在中世纪的欧洲,富裕农民比贫穷农民较少受到麦角碱所含有毒物质的危害。 解析:解析:题干断定:第一,在中世纪的欧洲,黑麦是贫穷农民而非富裕农民的主要食物来源。第二,那个年代的黑麦中,多见有毒物质麦角碱。
47、由此显然可以推出:在那个年代,富裕农民比贫穷农民较少受到麦角碱的危害。这正是 E 项所断定的。 C 项超出题干的断定范围,不一定成立。其余各项均不能从题干的信息中得出。12.如果二氧化碳气体超量产生,就会在大气层中聚集,使全球气候出现令人讨厌的温室效应。在绿色植被覆盖的地方,特别是在森林中,通过光合作用,绿色植被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的破坏,就意味着再“生产”二氧化碳。工厂中对由植物生成的燃料的耗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燃料包括木材、煤和石油。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分数:2.00)A.如果地球上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受到严重破坏,
48、将使全球气候不可避免地出现温室效应。B.只要有效地保护好地球上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那么,即便工厂超量耗用由植物生成的燃料,也不会使全球的气候出现温室效应。C.如果各国工厂耗用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那就不可避免地使全球气候出现温室效应,除非全球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得到足够良好的保护。 D.只要各国工厂耗用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就可使全球气候的温室效应避免出现。E.如果全球气候出现了温室效应,则说明或者是全球的绿色植被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或者各国的工厂耗用了超量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解析:解析:题干中做出了三个断定: 第一,工厂对由植物生成的燃料的耗用产生二氧化碳。
49、第二,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吸收二氧化碳。 第三,如果二氧化碳超量产生,则会出现全球气候的温室效应。 从上述三个断定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工厂产生的二氧化碳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并且没有足够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那么二氧化碳就会超量,就会不可避免地使全球出现温室效应。这正是 C 项所断定的。其余各项均不能从题干推出。比如 E 项,如果出现了温室效应,不一定是植被破坏或工厂耗用燃料造成的,可能是由别的因素引起的(比如火山爆发等)。13.美国授予发明者的专利数量,由 1971 年的 56000 项下降到 1978 年的 45000 项。美国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入,在 1964 年到达其顶峰占 GNP 的 3,而在 1978 年只是 22,在这期间,研究和开发费用占 GNP 的比重一直在下降。同一时期,西德和日本却增加了它们 GNP 中研究和开发费用的比重,分别增长到 32和 16。上述信息最能支持以下哪个结论?(分数:2.00)A.一个国家的 GNP 和发明数量之间有直接的关系。B.日本和西德在 1978 年比美国在研究和开发方面花费的钱多。C.一个国家花在研究和开发上的钱的数量,直接决定该国产生的专利数量。D.19641978 年间,美国研究开发费用占 GNP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