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作文)-试卷 20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数:2.00)_2.包容和谐(分数:2.00)_3.论说文(分数:2.00)_4.有人认为矿难的频繁发生与安全监管机构在编人员太少有直接的关系。以山西省为例,有煤矿 4235 座,而安全监管机构在编的人员仅有 1666 名。于是建议政府增加监管人员,这样既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还可以缓解现在监管机构的工作压力,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他们的工作更具有条理性。(分数:2.00)_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作文)-试卷 20 答案解析(总分:8.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论
2、证有效性分析(分数:2.00)_解析:2.包容和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不吝宽容 竞选总统前夕,林肯在参议院演说时曾遭到一个议员的羞辱:“林肯先生,在你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自己是个鞋匠的儿子。”林肯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记起了我过世的父亲,我一定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好。”参议院陷入了一片沉默。林肯继而对那个傲慢的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父亲也曾为你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我父亲学会了做鞋的技术。”他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
3、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所有的嘲笑化作了真诚的掌声。 宽容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我们应把宽容融在生活的点点滴滴,践行在行动中,对他人对自己都不吝宽容。 首先,我们应当学会宽容自己。人的烦恼一半源于自己,即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芸芸众生,各有长短,争强好胜如果没了限度,往往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只有正视自我,扬长避短,才能不因嫉妒之火吞灭心中灵光,才能心平气和地生活、学习、工作,才能处处契机应缘,和谐美满。 其次,我们应学着宽容他人。尽量以大局为重,可能有退一步海阔天空,化干戈为玉帛的欣喜。赵国蔺相如面对廉颇大将因
4、妒贤引发的针锋相对、无理取闹,一直笑而避之,才有了“负荆请罪”的美谈,两人共同辅佐赵王,使他国不敢来侵。学会对他人宽容,也意味着你不会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 宽容是一种爱。我们要相信,斤斤计较、工于心计的人可能会占得一时便宜,或阴谋得逞,或飞黄腾达。但请不要对宽容的力量失去信心。宽容所付出的,在未来某天一定会有回报,也许来自你的朋友,也许来自你的竞争对手,也许来自你的领导,也许来自时间的考验。 不过,宽容也不是无原则的宽大无边。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宽容,是懒惰;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放任:宽容不应宽容的人,那是放纵。 学会不吝啬宽容,也是一门生活的学问。)解析:3.论说文(分数:2.00)_解
5、析:4.有人认为矿难的频繁发生与安全监管机构在编人员太少有直接的关系。以山西省为例,有煤矿 4235 座,而安全监管机构在编的人员仅有 1666 名。于是建议政府增加监管人员,这样既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还可以缓解现在监管机构的工作压力,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他们的工作更具有条理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增加监管人员就可以减少矿难的发生吗? 上述论证认为,近几年我国矿难的频频发生与安全监管机构人员太少有直接的关联,据此提出了“政府要增加监管人员“这一建议。而这一论证并非无懈可击,主要问题分析如下:首先,论证者以山西监管人员过少作为全国矿难频发的原因,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山
6、西的情况只能代表山西这一个省份的情况,并代表全国各个省发生矿难的原因。论证者仅从山西这个小范围的情况来推断出全国矿难频发的原因,其推理过程是不足信的。 其次,矿难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论证者认为全国矿难频繁发生与监管人员太少有直接关系,忽略了其他原因。外因包括矿区的地质条件、水文情况、土质条件等因素;内因有人员素质、组织管理等因素。论证者将矿难发生的原因只归结于监管人员太少,犯了单因论断的错误。 再次,论证者认为增加监管人员可以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这一点过于主观。增加监管人员数量也有可能使员工工作状态变得散漫。责任心是指员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服务意识,与工作多少没有直接
7、的因果关系。 最后,论证者认为增加监管人员可以使工作更有条理性,这也是没有道理的。人多往往不易管理,要是管理不到位,就更容易造成混乱,所谓“尾大必折,尾大不掉”就是这个道理。 一言以蔽之,由于上述论证存在以偏概全、忽略它因、主观臆断等诸多逻辑错误,依据此论断得出的建议也实难采纳,不一定可行。)解析:解析:逻辑问题解析 本题题干论证中存在以下逻辑漏洞,供参考: (1)矿难的频发与安全监管机构在编人员太少有直接的关系吗?他们的看法足以作为政府增加监管人员的依据吗?倘若不能,此论证的可靠性将大打折扣。 (2)以山西一个省为例就能说明事实了吗?山西虽然是全国的煤矿大省,但一省之情不能代表全国之况。犯了
8、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3)人员多就一定好办事?这还得看这些人能不能办事、会不会办事,否则不但帮不上忙,反而越帮越忙。 (4)就算增加监管人员可以缓解监管机构的工作压力,但这和增加责任心有什么直接关系?事实上,根据责任分散原理,人越多,大家的责任意识可能越弱。这样一来,该做法就适得其反了。 (5)增加监管人员以使工作更有条理性就更没道理了。人多往往不易管理,要是管理不到位,就更容易造成混乱,所谓“尾大不掉”就是这个道理。 (6)就算矿难的频发与安全监管机构在编人员太少有直接的关系,那么请问这个直接关系究竟是什么?增加的监管人员具体是要承担什么样的工作呢?难道矿难频发只与这一个因素有关系吗?极有可能是诸多因素千丝万缕交织在一起,才造成了矿难的频繁发生。如此说来,只是增加监管人员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