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作文)-试卷 10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数:2.00)_2.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 700 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有一位猎人带着自己的几个儿子去山中打猎。老猎人向自己的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打猎时你们看到了什么呢?”老大第一个回答:“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山林中的野鸡,还有一望无垠的山林。”父亲摇摇头,什么也没有说。 老二稍微想了一下,回答道:“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鸡,还有茫茫的山林。”父亲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三儿子的回答很干脆,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鸡。”这时父亲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傍晚回
2、家的时候,老三手里的猎物最多。这时老猎人语重心长的对三个儿子说:“要记住一个好猎手的眼中只有猎物!”(分数:2.00)_3.论说文(分数:2.00)_4.下文摘录于“奥林匹克食品集团”给它的股票持有者的一份年度报告:随着时间推移,加工成本会逐渐下降,原因是企业学会了更好的工艺,因而提高了效率。以彩照冲印为例,1970 年冲印一张 35 英寸的照片要 5 天时间,成本为 50 美分;到了 1984 年,冲印时间缩短到 1 天,成本也降到 20 美分。食品加工的情况也一样。我们奥林匹克食品公司马上要迎来 25 周年庆典,这么长的从业经历,无疑可以使我们建立信心:本公司可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
3、。(分数:2.00)_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作文)-试卷 10 答案解析(总分:8.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数:2.00)_解析:2.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 700 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有一位猎人带着自己的几个儿子去山中打猎。老猎人向自己的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打猎时你们看到了什么呢?”老大第一个回答:“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山林中的野鸡,还有一望无垠的山林。”父亲摇摇头,什么也没有说。 老二稍微想了一下,回答道:“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鸡,还有茫茫的山林。”父亲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三儿子的回答很干脆,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鸡。”这时父亲
4、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傍晚回家的时候,老三手里的猎物最多。这时老猎人语重心长的对三个儿子说:“要记住一个好猎手的眼中只有猎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专注方能成功 “专注方能成功”。故事中只专注于猎物的老三猎到最多的猎物,正好诠释了这点。 专注基于坚持不懈的努力。柏拉图曾说:“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专心”的基础需要足够的耐心,需要坚持不懈,古人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的亦是这个道理。只有真正做到坚持不懈,“致志”才不会成为空谈。做一件事情,只有不断努力,不断积累,让量变成为质变,才会获得成功。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从七岁就开始练习书法,几十年如一日,刻苦练字,从不间
5、断。有时走在路上,坐在椅子上,还揣摩着名家书法,手指不停地在衣服上比划,时间一长,连衣襟都划破了。正因如此,他才练出“入木三分“的笔力,笔笔刚健,字字飞龙,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享有书圣的美誉。 专注要有明确的方向,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在拥有美好理想的同时也要确立明确的方向,并为之奋斗,切忌三心二意,厌旧贪新。大文学家左思,幼时调皮贪玩,曾致力于书法,但后又好学弹琴,却终不能学有所成。父亲对他的顽劣,见异思迁之性非常苦恼,一度认为他将是一个无用之才,甚至对朋友抱怨儿子将来不会有大的出息。左思听到倍感伤心,于是下决心努力求学,潜心研究,精心撰写,用了整十年时间,终成文学巨著三都赋。由此可见,如果没有
6、明确的方向,专一的目标,即使川流不息,也不会水滴石穿,终成硕果。 “专注方能成功”。真正的成功者,究其一生,只是用一生的精力去完成一件大事而已。如果一个人专心一件事,学会、学懂,真正拥有一技之长,从而满足生存基础;然后进一步把这件事作为一个事业来做,做专、做精,成为行业的精英;再基于此继续坚持做大、做强,从而成为行业的象征,为社会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这可谓真正的成功。一个人只有始终如一的追逐自己的目标,追求内心的理想,坚持不懈,专心不移,才会成就大业。 干工作,干事业更要专心致志,只有这样,才能终成硕果。如果一味的追求量大,面广而不注重质量,最终也会一事无成。专心追求目标,坚持不懈,你便会拥有
7、成功的宝贵财富。)解析:解析:审题立意解析 此材料审题的关键在于老猎人最后说的话:“一个好猎手的眼中只有猎物。”所以,我们可以从目标专一或者做事专心等角度进行立意。3.论说文(分数:2.00)_解析:4.下文摘录于“奥林匹克食品集团”给它的股票持有者的一份年度报告:随着时间推移,加工成本会逐渐下降,原因是企业学会了更好的工艺,因而提高了效率。以彩照冲印为例,1970 年冲印一张 35 英寸的照片要 5 天时间,成本为 50 美分;到了 1984 年,冲印时间缩短到 1 天,成本也降到 20 美分。食品加工的情况也一样。我们奥林匹克食品公司马上要迎来 25 周年庆典,这么长的从业经历,无疑可以使
8、我们建立信心:本公司可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值得怀疑的报告 题目中的年度报告根据冲印一张普通彩照成本逐年下降的情况,就认为“奥林匹克食品集团”可以凭着 25 年的从业经验来改进工艺,提高效率,从而实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这份报告所作的论证存在诸多的漏洞,所得出的结果是值得怀疑的。 首先,该报告以彩印业为例来类比食品加工业的情况,这是不恰当的。食品与彩印是生产工艺完全不同的两类产品。彩照冲印行业主要依赖于技术的更新和工作方法的完善,而食品加工业更多的是一种传统的产业,它的产业技术和方法都比较成熟稳定。在一定的时间里,其加工成本很可能难以有实
9、质性的下降。 其次,该报告认为加工成本会随着企业经营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这种说法也是非常含糊的。我们不禁要问,加工成本是天天都在下降,还是以一年、十年或者一百年为单位在逐渐下降呢?另外,究竟“下降”了多少?如果下降很少,少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那么,这样的论据对整个论证和结论来说,就是没有力度的。 再次,就算“加工成本”逐渐下降是真,能否就能在此基础上必然得出“成本最小化”的结论?明显是不一定的。因为成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除了加工成本之外,还包括了管理成本、销售成本以及资金利息成本等,如果除了加工成本之外的其他成本都没有下降,甚至上升了,那么,即使加工成本下降,整个企业在总成本上依然可能是上
10、升的。 最后,题干的报告中成本和利润之间缺少了收入这个量。所以就算企业成本下降了,若总体销售收入不变,也不可能导致“利润最大化”,而只会导致利润的下降。再者,如果成本降低了很少,而销售收入却减少了很多,那么,利润很有可能也是减少的。 综上所述,该报告的分析与论断所依据的论据是站不住脚的,该报告也就难以令人信服,其所得出的结论值得怀疑。)解析:解析:逻辑问题解析 本题题干论证中存在以下逻辑漏洞,供参考: (1)从论证的角度来说,本文第一段“随着时间推移,加工成本会逐渐下降”是不够严谨的。加工成本是天天都在下降,还是以半年、一年、五年为时间节点逐渐下降或者说波动性下降不得而知。倘若整体下降的幅度非
11、常小,那么此论据对整个论证和结论来说,就不够有力。 (2)食品加工业和彩照冲印业之间差异性太大,两行业的影响因素、发展趋势都不尽相同。论者意以彩照冲印行业的成本下降情况类比食品加工业,类比度不高。 (3)论述者以彩照冲印为例来说明,加工成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而彩照冲印是否具有行业代表性也是值得商榷的。我们需要考虑,1970 年到 1984 年间对彩照冲印来说,是不是什么特殊的历史时期?如果这段时期正好是彩照冲印技术的特殊革新期,那么此例就不足以论证它的加工成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4)此外,我们可能还要考虑有没有别的因素导致彩照冲印的价格从 50 美分变化至 20 美分。这样的
12、变化表面看来是降,但是如果这段时间刚好是通货紧缩的时间;钱越来越值钱,那么,加工成本从实际价值的角度看,价格依然可能是上升的。 (5)彩照冲印的例证当中提到的“成本”和前文中的“加工成本”有混淆概念之嫌。加工成本中既包括了材料和设备的损耗,可能还包括人员薪金、管理费用等等。而彩照冲印成本中有没有把这些都包括进去,文中并没有提及,论据不充分。 (6)即使企业的加工成本确实逐渐下降,也不足以证明该公司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可能还有很多别的更为主要的原因在其中发挥作用。对成本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成本除了加工成本之外,还包括了管理成本、销售成本以及资金利息成本等,如果仅有加工成本下降,其他成本不降反升,那么企业总成本可能是上升的,反而会导致利润的下降。(7)对“成本降低”与“成本最小化”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也很模糊,犯了概念不清的错误。 (8)文末提及的 25 年的从业经历与信心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食品加工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不同时期的发展重心和发展模式可能有极大的差异。时间长并不意味着在行业内就一定占据着领先地位,就可以建立信心,属强加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