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命题推理)-试卷 8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逻辑推理(总题数:26,分数:52.00)1.关于财务混乱的谣言损害了一家银行的声誉。如果管理人员不试图反驳这些谣言,它们就会传播开来并最终摧毁顾客的信心。但如果管理人员努力驳斥这种谣言,这种驳斥使怀疑增加的程度比使它减少的程度更大。 如果以上的陈述都是正确的,根据这些陈述,下列哪一项一定是正确的?( )(分数:2.00)A.银行的声誉不会受到猛烈的广告宣传活动的影响。B.管理人员无法阻止已经出现的威胁银行声誉的谣言。C.面对谣言,银行经理的最佳对策是直接说出财务的真实情况。D.关于财务
2、混乱的真实的传言,对银行储户对该银行的信心的影响没有流言大。E.良好的口碑可以提高银行在财务方面的声誉。2.媒体上最近充斥着有关某名人的八卦新闻,这使该名人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如果她不出面做澄清和反驳,那些谣言就会被大众信以为真;如果她出面做澄清和反驳,这反而会引出更多人的关注,使那些八卦新闻传播得更快更广。这也许就是当名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吧。 如果题干中的陈述为真,则下面哪一项必定为真?( )(分数:2.00)A.该名人实际上无法阻止那些八卦新闻对她个人声誉的损害。B.一位名人的声誉不会受媒体上八卦新闻的影响。C.在面对八卦新闻时,该名人所能采取的最好策略就是澄清真相。D.该名人的一些朋友出
3、面夸奖她,反而会起反效果。E.该名人的谣言多证明有很多的人关注。3.小李考上了清华,或者小孙未考上北大。如果小张考上了北大,则小孙也考上了北大;如果小张未考上北大,则小李考上了清华。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分数:2.00)A.小李考上了清华。B.小张考上了北大。C.小李未考上清华。D.小张未考上北大。E.以上断定都不一定为真。4.要是不学习二胡演奏,徐平就做不了民乐理论研究。如果他喜欢民族乐器,那么他会选择二胡演奏作为专业。如果他不喜欢民族乐器,他就会做民乐理论研究。 由此可推出徐平将( )(分数:2.00)A.研究民乐理论。B.学习二胡演奏。C.不学二胡演奏。D.不研
4、究民乐理论。E.不喜欢民族乐器。5.中央作出新一轮支援新疆的战略部署后,某单位很快组成由党办、人事处、业务处参加的推荐小组,确定了援疆干部人选。这三部门的推荐意见分别是:党办:从甲、乙、丙三人中选派出一至两人。 人事处:如果不选派甲,就不选派乙和丙。 业务处:只有不选派乙和丙,才选派甲。 在下列选项中,能够同时满足党办、人事处和业务处的意见的方案是:( )(分数:2.00)A.选派乙和丙,不选派甲。B.不选派乙和丙,选派甲。C.选派乙,不选派甲和丙。D.选派丙,不选派甲和乙。E.选派乙和甲,不选派丙。6.小赵:“最近几个月股票和基金市场很活跃。你有没有成为股民或基民?”小王:“我只能告诉你,股
5、票和基金我至少买了其中之一;如果我不买基金,那么我也不买股票。” 如果小王告诉小赵的都是实话,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分数:2.00)A.小王买了股票。B.小王没买股票。C.小王买了基金。D.小王没买基金。E.小王买了基金也买了股票。7.关于确定一项突击性任务的人选,甲、乙、丙三位推荐人的意见分别是: 甲:不是选派小张,就是选派小王。 乙:如果不选派小张,就不选派小王。 丙:只要不选派小王,就不选派小张。 以下哪项是能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 )(分数:2.00)A.两人都选派。B.两人都不选派。C.选小张,不选小王。D.选小王,不选小张。E.没有能够满足三人意见的方案。8.对
6、于一个国家而言或者维持其经济发展,或者保持社会稳定。某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是,要维持它的经济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要保持社会稳定,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而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则需要企业每年为职工缴纳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险费。如果企业每年为职工缴纳这样比例的社会保险费,则需要不断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 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上面的陈述中推出?( )(分数:2.00)A.这个国家或者可以维持它的经济发展,并且可以保持它的社会稳定。B.如果降低企业每年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比例,则可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量。C.这个国家或者不断加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或者不断提升政府的
7、管理能力。D.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受到一定影响。E.这个国家不能保持它的社会稳定。9.某国大选在即,国际政治专家陈研究员预测,选举结果或者是甲党控制政府,或者是乙党控制政府。如果甲党赢得对政府的控制权,该国将出现经济问题;如果乙党赢得对政府的控制权,该国将陷入军事危机。根据陈研究员上述预测,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分数:2.00)A.该国将出现经济问题,或者将陷入军事危机。B.如果该国陷入了军事危机,那么乙党赢得了对政府的控制权。C.如果该国出现经济问题,那么甲党赢得了对政府的控制权。D.该国可能不会出现经济问题,也不会陷入军事危机。E.如果该国出现了经济问题并且陷入了军事危机,那么甲党与乙
8、党均赢得了对政府的控制权。10.如果李凯拿到钥匙,他就会把门打开并且保留钥匙。如果杨林拿到钥匙,他会把钥匙交到失物招领处。要么李凯拿到钥匙,要么杨林拿到钥匙。 如果上述信息正确,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分数:2.00)A.失物招领处没有钥匙。B.失物招领处有钥匙。C.门打开了。D.李凯拿到了钥匙。E.如果李凯没有拿到钥匙,那么钥匙会在失物招领处。11.某中药配方有如下要求:(1)如果有甲药材,那么也要有乙药材;(2)如果没有丙药材,那么必须有丁药材;(3)人参和天麻不能都有;(4)如果没有甲药材而有丙药材,则需要有人参。 如果有天麻,则关于该配方的断定哪项为真?( )(分数:2.00)A.含有
9、甲药材。B.含有丙药材。C.没有丙药材。D.没有乙药材和丁药材。E.含有乙药材或丁药材。12.某中药制剂中,人参或者党参至少有一种,同时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1)如果有党参,就必须有白术;(2)白术、人参至多只能有一种; (3)若有人参,就必须有首乌; (4)有首乌,就必须有白术。 如果以上为真,该药制剂中一定包含以下哪两种药物?( )(分数:2.00)A.人参和白术。B.党参和白术。C.首乌和党参。D.白术和首乌。E.党参和人参。13.某市要建花园或修池塘,有下列 4种假设:修了池塘就要架桥;架了桥就不能建花园;建花园必须植树;植树必须架桥。 据此不可能推出的是:( )(分数:2.00)A.
10、最后有池塘。B.最后一定有桥。C.最后可能有花园。D.池塘和花园不能同时存在。E.架桥和花园不能同时存在。14.某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是,要维持它的经济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要保持社会稳定,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而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则需要企业每年为职工缴纳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险费。如果企业每年为职工缴纳这样比例的社会保险费,则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上面的陈述中推出?( )(分数:2.00)A.这个国家或者可以维持它的经济发展,或者可以保持它的社会稳定。B.如果降低企业每年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比例,则可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量。C.这个
11、国家无法维持它的经济发展,或者不能保持它的社会稳定。D.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受到一定影响。E.这个国家不能保持它的社会稳定。15.在潮湿的气候中仙人掌很难成活;在寒冷的气候中柑橘很难生长。在某省的大部分地区,仙人掌和柑橘至少有一种不难成活生长。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分数:2.00)A.该省的一半地区,既潮湿又寒冷。B.该省的大部分地区炎热。C.该省的大部分地区潮湿。D.该省的某些地区既不寒冷也不潮湿。E.柑橘在该省的所有地区都无法生长。16.2013年 7月 16日,美国“棱镜门”事件揭秘者斯诺登正式向俄罗斯提出避难申请。美国一直在追捕斯诺登。如果俄罗斯接受斯诺登的申
12、请,必将导致俄美两国关系恶化。但俄罗斯国内乃至世界各国有很高呼声认为斯诺登是全球民众权利的捍卫者,如果拒绝他的申请,俄罗斯在道义上和国家尊严方面都会受损。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一定为真?( )(分数:2.00)A.俄罗斯不希望斯诺登事件损害俄美两国关系。B.俄罗斯不会将斯诺登交给美国,而可能将他送往第三国。C.如果接受斯诺登的避难申请,俄罗斯在道义上或国家尊严方面就不会受损。D.如果俄罗斯不想使俄美两国关系恶化,其在道义上和国家尊严方面就会受损。E.如果俄罗斯不想使俄美两国关系恶化,并且不在道义上和国家尊严方面受损,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沉默。17.在一次联欢活动中有学生缺席。文娱委员认为
13、:并非学生甲和学生乙都没来。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达了文娱委员的意思?( )(分数:2.00)A.学生甲和乙中至少来了一个。B.学生甲和乙中至多来了一个。C.学生甲和乙都没来。D.学生甲和乙都来了。E.学生甲来了,乙没有来。18.并非蔡经理负责研发或者负责销售工作。 如果上述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一定为真?( )(分数:2.00)A.蔡经理既不负责研发也不负责销售。B.蔡经理负责销售但不负责研发。C.蔡经理负责研发但不负责销售。D.如果蔡经理不负责销售,那么他负责研发。E.如果蔡经理负责销售,那么他不负责研发。19.总经理:建议小李和小孙都提拔。 董事长:我有不同意见。 以下哪项符合董事长的意
14、思?( )(分数:2.00)A.小李和小孙都不提拔。B.提拔小李,不提拔小孙。C.不提拔小李,提拔小孙。D.除非不提拔小李,否则不提拔小孙。E.要么不提拔小李,要么不提拔小孙。20.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如果上述调查的结论是真实的,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分数:2.00)A.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没有偷税、逃税行为。B.多数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C.并非有的个体商贩没有偷税、逃税行为。D.有的个体商贩确实没有偷税、逃税行为。E.少数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21.大会主席宣布:“此方案没有异议,大家都赞同、通过。” 如果以上不是事实,以下哪项必定为事实?(
15、 )(分数:2.00)A.大家都不赞同方案。B.有少数人不赞同方案。C.有些人赞同、有些人不赞同。D.至少有人是反对方案的。E.绝大多数人不赞同方案。22.李老师说:“并非丽丽考上了清华大学并且明明没有考上南京大学。” 如果李老师说的为真,则以下哪项可能为真?( ) 丽丽考上了清华大学,明明考上了南京大学。 丽丽没考上清华大学,明明没考上南京大学。 丽丽没考上清华大学,明明考上了南京大学。 丽丽考上了清华大学,明明没有考上南京大学。(分数:2.00)A.仅和。B.仅和。C.仅和。D.仅、和。E.仅、和。23.总经理:我主张小王和小孙两人中至少提拔一人。董事长:我不同意。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
16、述了董事长实际上同意的意思?( )(分数:2.00)A.小王和小孙两人都得提拔。B.小王和小孙两人都不提拔。C.小王和小孙两人中至多提拔一人。D.如果提拔小王,则不提拔小孙。E.如果不提拔小王,则提拔小孙。24.总经理:我主张小王和小孙两人中至多提拔一人。董事长:我不同意。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达了董事长实际同意的意思?( )(分数:2.00)A.小王、小孙都得提拔。B.小王、小孙都不能提拔。C.小王和小孙两人中至少提拔一人。D.如果提拔小王,则也得提拔小孙。E.如果不提拔小王,则也不得提拔小孙。25.并非本届世界服装节既成功又节俭。如果上述判断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分数:2.
17、00)A.本届世界服装节成功但不节俭。B.本届世界服装节节俭但不成功。C.本届世界服装节既不节俭也不成功。D.如果本届世界服装节不节俭,则一定成功。E.如果本届世界服装节节俭,则一定不成功。26.张珊喜欢喝绿茶,也喜欢喝咖啡。他的朋友中没有人既喜欢喝绿茶,又喜欢喝咖啡,但他的所有朋友都喜欢喝红茶。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 )(分数:2.00)A.张珊喜欢喝红茶。B.张珊的所有朋友都喜欢喝咖啡。C.张珊的所有朋友喜欢喝的茶在种类上完全一样。D.张珊有一个朋友既不喜欢喝绿茶,也不喜欢喝咖啡。E.张珊喜欢喝的饮料,他有一个朋友都喜欢喝。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命题推理)-
18、试卷 8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逻辑推理(总题数:26,分数:52.00)1.关于财务混乱的谣言损害了一家银行的声誉。如果管理人员不试图反驳这些谣言,它们就会传播开来并最终摧毁顾客的信心。但如果管理人员努力驳斥这种谣言,这种驳斥使怀疑增加的程度比使它减少的程度更大。 如果以上的陈述都是正确的,根据这些陈述,下列哪一项一定是正确的?( )(分数:2.00)A.银行的声誉不会受到猛烈的广告宣传活动的影响。B.管理人员无法阻止已经出现的威胁银行声誉的谣言。 C.面对谣言,银行经理的最佳对策是直接说出财务的真实情况。D.关于财务混乱的真实的传言,对银行储户对该银行的信心的
19、影响没有流言大。E.良好的口碑可以提高银行在财务方面的声誉。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归谬法题,主要考查(AB)(AB)可以得出 B恒成立的结论。根据题意把题干信息符号化如下: (1)反驳谣言摧毁顾客信心; (2)反驳谣言摧毁顾客信心。 根据(1)(2)都可以得出无论是否反驳谣言,都会摧毁顾客的信心,因此管理人员无法阻止已经出现的威胁银行声誉的谣言。故正确答案为 B。2.媒体上最近充斥着有关某名人的八卦新闻,这使该名人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如果她不出面做澄清和反驳,那些谣言就会被大众信以为真;如果她出面做澄清和反驳,这反而会引出更多人的关注,使那些八卦新闻传播得更快更广。这也许就是当名人不得不
20、付出的代价吧。 如果题干中的陈述为真,则下面哪一项必定为真?( )(分数:2.00)A.该名人实际上无法阻止那些八卦新闻对她个人声誉的损害。B.一位名人的声誉不会受媒体上八卦新闻的影响。 C.在面对八卦新闻时,该名人所能采取的最好策略就是澄清真相。D.该名人的一些朋友出面夸奖她,反而会起反效果。E.该名人的谣言多证明有很多的人关注。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归谬法题,主要考查(AB)(AB)可以得出 B恒成立的结论。根据题意把题干信息符号化如下: (1)澄清反驳谣言谣言流传; (2)澄清反驳谣言谣言流传。 根据这两条无论是否澄清反驳谣言,谣言都会流传。因此该名人无法阻止已经出现的八卦新闻对她
21、个人声誉的损害。故正确答案为 A。3.小李考上了清华,或者小孙未考上北大。如果小张考上了北大,则小孙也考上了北大;如果小张未考上北大,则小李考上了清华。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分数:2.00)A.小李考上了清华。 B.小张考上了北大。C.小李未考上清华。D.小张未考上北大。E.以上断定都不一定为真。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归谬法题,主要考查(AB)(AB)可以得出 B恒成立的结论。根据题意把题干信息符号化如下: (1)小李清华小孙北大; (2)小张北大小孙北大; (3)小张北大小李清华。 通过(1)小李清华小孙北大,可以得出一个结论(4)小孙北大小李清华;结合(2)
22、就能够得到(5)小张北大小李清华,再结合(3),小张是否上北大都可以得出结论:小李清华。故正确答案为 A。4.要是不学习二胡演奏,徐平就做不了民乐理论研究。如果他喜欢民族乐器,那么他会选择二胡演奏作为专业。如果他不喜欢民族乐器,他就会做民乐理论研究。 由此可推出徐平将( )(分数:2.00)A.研究民乐理论。B.学习二胡演奏。 C.不学二胡演奏。D.不研究民乐理论。E.不喜欢民族乐器。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归谬法题,主要考查(AB)(AB)可以得出 B恒成立的结论。根据题意把题干信息符号化如下: (1)学二胡民乐理论研究; (2)喜欢民乐学二胡; (3)喜欢民乐民乐理论研究。 命题(1)
23、的等价命题为:民乐理论研究学二胡,结合(3)可知: (4)喜欢民乐学二胡。 结合(2)和(4)可得徐平无论是否喜欢民族乐器,都得学二胡。故正确答案为 B。5.中央作出新一轮支援新疆的战略部署后,某单位很快组成由党办、人事处、业务处参加的推荐小组,确定了援疆干部人选。这三部门的推荐意见分别是:党办:从甲、乙、丙三人中选派出一至两人。 人事处:如果不选派甲,就不选派乙和丙。 业务处:只有不选派乙和丙,才选派甲。 在下列选项中,能够同时满足党办、人事处和业务处的意见的方案是:( )(分数:2.00)A.选派乙和丙,不选派甲。B.不选派乙和丙,选派甲。 C.选派乙,不选派甲和丙。D.选派丙,不选派甲和
24、乙。E.选派乙和甲,不选派丙。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归谬法题,主要考查(AB)(AB)可以得出 B恒成立的结论。根据题意把题干信息符号化如下: 党办:甲乙丙; 人事处:甲乙丙; 业务处:甲乙丙。 根据人事处和业务处的观点,可以得出不选派乙也不选派丙。再根据党办的观点,不选派乙,也不选派丙,最后只能选择甲。故正确答案为 B。6.小赵:“最近几个月股票和基金市场很活跃。你有没有成为股民或基民?”小王:“我只能告诉你,股票和基金我至少买了其中之一;如果我不买基金,那么我也不买股票。” 如果小王告诉小赵的都是实话,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分数:2.00)A.小王买了股票。B.小王没买股票。C
25、.小王买了基金。 D.小王没买基金。E.小王买了基金也买了股票。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归谬法题,主要考查(AB)(AB)可以得出A 恒成立的结论。根据题意把题干信息符号化如下: (1)股票基金; (2)基金股票。 根据(1)可得基金股票,结合(2)可以得到(基金)恒成立,也就是小王买了基金。此题不能得到小王是否买股票的结论。故正确答案为 C。7.关于确定一项突击性任务的人选,甲、乙、丙三位推荐人的意见分别是: 甲:不是选派小张,就是选派小王。 乙:如果不选派小张,就不选派小王。 丙:只要不选派小王,就不选派小张。 以下哪项是能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 )(分数:2.00)A.
26、两人都选派。 B.两人都不选派。C.选小张,不选小王。D.选小王,不选小张。E.没有能够满足三人意见的方案。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归谬法题,主要考查(AB)(AB)可以得出A 恒成立的结论。根据题意把题干信息符号化如下: 甲:张王; 乙:张王; 丙:王张。 根据甲和乙的观点,可以得出(张)恒成立,也就是小张是要选上的。再根据丙的话王张,逆否等价为张王。所以张和王都被选上了。故正确答案为 A。8.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或者维持其经济发展,或者保持社会稳定。某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是,要维持它的经济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要保持社会稳定,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
27、而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则需要企业每年为职工缴纳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险费。如果企业每年为职工缴纳这样比例的社会保险费,则需要不断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 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上面的陈述中推出?( )(分数:2.00)A.这个国家或者可以维持它的经济发展,并且可以保持它的社会稳定。B.如果降低企业每年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比例,则可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量。C.这个国家或者不断加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或者不断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 D.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受到一定影响。E.这个国家不能保持它的社会稳定。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经典的归谬法题,主要模型可以概括为“前或推后或”:若AB,CD,AC,三者联合可以得出结
28、论 BD 成立。 根据题意,我们把试题中的题干进行逻辑转化: (1)维持经济发展不断加强企业竞争力; (2)保持社会稳定不断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 (3)维持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根据这三条,可以得出结论:不断加强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选项 C就是这个“前或推后或”的结论。故正确答案为 C。9.某国大选在即,国际政治专家陈研究员预测,选举结果或者是甲党控制政府,或者是乙党控制政府。如果甲党赢得对政府的控制权,该国将出现经济问题;如果乙党赢得对政府的控制权,该国将陷入军事危机。根据陈研究员上述预测,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分数:2.00)A.该国将出现经济问题,或者将陷入军事危机。
29、 B.如果该国陷入了军事危机,那么乙党赢得了对政府的控制权。C.如果该国出现经济问题,那么甲党赢得了对政府的控制权。D.该国可能不会出现经济问题,也不会陷入军事危机。E.如果该国出现了经济问题并且陷入了军事危机,那么甲党与乙党均赢得了对政府的控制权。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经典的归谬法题,主要模型可以概括为“前或推后或”:若AB,CD,AC,三者联合可以得出结论 BD 成立。 根据题意,我们把试题中的题干进行逻辑转化: 甲党控制政府经济困难; 乙党控制政府军事危机; 甲党控制政府乙党控制政府。 三者联合可以得到结论,经济困难军事危机。故正确答案为 A。10.如果李凯拿到钥匙,他就会把门打开并且保
30、留钥匙。如果杨林拿到钥匙,他会把钥匙交到失物招领处。要么李凯拿到钥匙,要么杨林拿到钥匙。 如果上述信息正确,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分数:2.00)A.失物招领处没有钥匙。B.失物招领处有钥匙。C.门打开了。D.李凯拿到了钥匙。E.如果李凯没有拿到钥匙,那么钥匙会在失物招领处。 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经典的归谬法考题,主要模型可以概括为“前或推后或”:若AB,CD,AC,三者联合可以得出结论 BD 成立。 先将题干的条件进行简单的符号化: (1)李凯拿钥匙(把门打开八保留钥匙); (2)杨林拿钥匙交到失物招领处; (3)李凯拿钥匙杨林拿钥匙。 根据条件(1)(2)(3)可得,要么李凯保留钥匙,
31、要么钥匙在失误招领处,根据选言推理规则,如果李凯没有拿到钥匙,那么钥匙会在失物招领处。选项 A、B、C、D 都是不全面的,因此不能确定真假。故正确答案为 E。11.某中药配方有如下要求:(1)如果有甲药材,那么也要有乙药材;(2)如果没有丙药材,那么必须有丁药材;(3)人参和天麻不能都有;(4)如果没有甲药材而有丙药材,则需要有人参。 如果有天麻,则关于该配方的断定哪项为真?( )(分数:2.00)A.含有甲药材。B.含有丙药材。C.没有丙药材。D.没有乙药材和丁药材。E.含有乙药材或丁药材。 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经典的归谬法考题,主要模型可以概括为“前或推后或”:若AB,CD,AC,三者联
32、合可以得出结论 BD 成立。 根据题意,我们把试题中题干进行逻辑转化: (1)甲药材乙药材; (2)丙药材药材; (3)(人参天麻); (4)(甲药材丙药材)人参。 题干如果有天麻,根据(3)可知人参。又根据(4)逆否等价得到结论(5)甲药材丙药材。联合(1)(2),根据“前或推后或”,可以得到结论:乙药材丁药材。故正确答案为 E。12.某中药制剂中,人参或者党参至少有一种,同时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1)如果有党参,就必须有白术;(2)白术、人参至多只能有一种; (3)若有人参,就必须有首乌; (4)有首乌,就必须有白术。 如果以上为真,该药制剂中一定包含以下哪两种药物?( )(分数:2.00
33、)A.人参和白术。B.党参和白术。 C.首乌和党参。D.白术和首乌。E.党参和人参。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经典的归谬法考题,主要模型可以概括为“前或推后或”:若AB,CB,AC,三者联合可以得出结论 B成立。 根据题意,我们把试题中题干进行逻辑转化: (1)人参党参; (2)党参白术; (3)白术人参; (4)人参首乌; (5)首乌白术。 注意这个题干中人参或者党参至少必须有一种,符号化是(1),不可漏掉。 联合(4)(5),可以得到:(6)人参白术。结合条件(1)(2),可以得出结论必须有白术。根据(3)可以得到人参。再根据(1)可得人参党参。所以一定有白术和党参,没有人参。结合答案,排除
34、A、C、D、E 项。故正确答案为 B。13.某市要建花园或修池塘,有下列 4种假设:修了池塘就要架桥;架了桥就不能建花园;建花园必须植树;植树必须架桥。 据此不可能推出的是:( )(分数:2.00)A.最后有池塘。B.最后一定有桥。C.最后可能有花园。 D.池塘和花园不能同时存在。E.架桥和花园不能同时存在。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经典的归谬法考题,主要考查如下模型:AB,AB,B 和B 矛盾,三者联合可以得出结论 1A成立。 先将题干信息符号化如下: (1)修池塘架桥; (2)架桥建花园; (3)建花园植树; (4)植树架桥。 由(2)可得(5)建花园架桥。 由(3)(4)可得(6)建花园架桥
35、。 由(5)(6)可得建花园。这样可知选项 D、E 为真,选项 C为假。选项 A、B 真假不确定。题干要选择的是确定为假的。故正确答案为 C。14.某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是,要维持它的经济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要保持社会稳定,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而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则需要企业每年为职工缴纳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险费。如果企业每年为职工缴纳这样比例的社会保险费,则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上面的陈述中推出?( )(分数:2.00)A.这个国家或者可以维持它的经济发展,或者可以保持它的社会稳定。B.如果降低企业每年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比例
36、,则可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量。C.这个国家无法维持它的经济发展,或者不能保持它的社会稳定。 D.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受到一定影响。E.这个国家不能保持它的社会稳定。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经典的归谬法考题,主要考查如下模型:AB,CB,B 和B 矛盾,三者联合可以得出结论(AC)成立,也就是AC 成立。 先将题干信息符号化如下: (1)维持经济发展加强企业竞争力; (2)保持社会稳定建立健全保障体制缴纳社会保险费加强企业竞争力。 根据加强企业竞争力和加强企业竞争力矛盾,可知(维持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成立,也就是维持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成立。这个结论就是选项 C。对照选项排除 A、B、D、E 项。
37、故正确答案为 C。15.在潮湿的气候中仙人掌很难成活;在寒冷的气候中柑橘很难生长。在某省的大部分地区,仙人掌和柑橘至少有一种不难成活生长。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分数:2.00)A.该省的一半地区,既潮湿又寒冷。 B.该省的大部分地区炎热。C.该省的大部分地区潮湿。D.该省的某些地区既不寒冷也不潮湿。E.柑橘在该省的所有地区都无法生长。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经典的归谬法考题,主要考查如下模型:AB,CD,AC,三者联合可以得出结论 BD 成立。 先将题干信息符号化如下: (1)仙人掌成活潮湿; (2)柑橘生长寒冷; (3)仙人掌成活柑橘生长。 根据以上三条可以得出结论(
38、潮湿寒冷),选项 A和这个结论相矛盾,为假。选项 B、C、D、E 真假都不定。选项 A的错误在于题干中大部分地区是(潮湿寒冷),A 中一半地区既潮湿又寒冷是不可能的。故正确答案为 A。16.2013年 7月 16日,美国“棱镜门”事件揭秘者斯诺登正式向俄罗斯提出避难申请。美国一直在追捕斯诺登。如果俄罗斯接受斯诺登的申请,必将导致俄美两国关系恶化。但俄罗斯国内乃至世界各国有很高呼声认为斯诺登是全球民众权利的捍卫者,如果拒绝他的申请,俄罗斯在道义上和国家尊严方面都会受损。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一定为真?( )(分数:2.00)A.俄罗斯不希望斯诺登事件损害俄美两国关系。B.俄罗斯不会将斯诺
39、登交给美国,而可能将他送往第三国。C.如果接受斯诺登的避难申请,俄罗斯在道义上或国家尊严方面就不会受损。D.如果俄罗斯不想使俄美两国关系恶化,其在道义上和国家尊严方面就会受损。 E.如果俄罗斯不想使俄美两国关系恶化,并且不在道义上和国家尊严方面受损,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沉默。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经典的归谬法考题,主要考查如下模型:AB,CD,AC,三者联合可以得出结论 BD 成立。 先将题干信息符号化如下: (1)接受申请俄美两国关系恶化; (2)接受申请俄罗斯在道义上和国家尊严方面都会受损; (3)接受申请接受申请。 根据以上三条可以得出结论(俄美两国关系恶化俄罗斯在道义上和国家尊严方面都会
40、受损),用选言推理规则就可以得到选项 D,如果俄罗斯不想使俄美两国关系恶化,它在道义上和国家尊严方面就会受损。对照选项,排除 A、B、C、E 项。故正确答案为 D。17.在一次联欢活动中有学生缺席。文娱委员认为:并非学生甲和学生乙都没来。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达了文娱委员的意思?( )(分数:2.00)A.学生甲和乙中至少来了一个。 B.学生甲和乙中至多来了一个。C.学生甲和乙都没来。D.学生甲和乙都来了。E.学生甲来了,乙没有来。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对联言判断进行否定的题目。并非学生甲和学生乙都没来,可以用符合表示为(甲乙),即(甲乙),也就是甲和乙中至少来了一个,也可能两个都来了。
41、故正确答案为A。18.并非蔡经理负责研发或者负责销售工作。 如果上述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一定为真?( )(分数:2.00)A.蔡经理既不负责研发也不负责销售。 B.蔡经理负责销售但不负责研发。C.蔡经理负责研发但不负责销售。D.如果蔡经理不负责销售,那么他负责研发。E.如果蔡经理负责销售,那么他不负责研发。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对选言判断进行否定的题目。这个题目主要用到了否定“肯定”得“否定”,否定“或”得“且”。题干(研发销售)等价为研发 A销售,故正确答案为 A。19.总经理:建议小李和小孙都提拔。 董事长:我有不同意见。 以下哪项符合董事长的意思?( )(分数:2.00)A.小李
42、和小孙都不提拔。B.提拔小李,不提拔小孙。C.不提拔小李,提拔小孙。D.除非不提拔小李,否则不提拔小孙。 E.要么不提拔小李,要么不提拔小孙。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对联言判断进行否定的题目。总经理的意见是:提拔小李提拔小孙,董事长否定了这个意见,也就是(提拔小李提拔小孙),即提拔小李提拔小孙,也就是两个至少有一个不提拔,有可能两个都不提拔。D 项是这个选言的等价形式,即否定一个得另一个。 错误选项辨析:20.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如果上述调查的结论是真实的,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分数:2.00)A.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没有偷税、逃税行为。B.多数个体商贩
43、都有偷税、逃税行为。C.并非有的个体商贩没有偷税、逃税行为。D.有的个体商贩确实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E.少数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性质判断否定题。根据矛盾即可以找到其等价的形式,这个题目还考到“所有某个有的”这个包容关系。并非所有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等价于有的个体商贩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错误选项辨析:21.大会主席宣布:“此方案没有异议,大家都赞同、通过。” 如果以上不是事实,以下哪项必定为事实?( )(分数:2.00)A.大家都不赞同方案。B.有少数人不赞同方案。C.有些人赞同、有些人不赞同。D.至少有人是反对方案的。 E.绝大多数人不赞同方案。
44、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性质判断否定题,可以通过对当关系求解。“此方案没有异议,大家都赞同、通过”。此句话不是事实,也就意味着并非大家都赞同,这个负判断等价于有的人不赞同,即有的人是反对的。有的人是反对的,不能得到多数还是少数,选项 B、E 不能人选;有些人不赞同,当然也可能所有的人都不赞同,但这个不是确定的,故不能选择 A和 C。因此正确答案为 D。22.李老师说:“并非丽丽考上了清华大学并且明明没有考上南京大学。” 如果李老师说的为真,则以下哪项可能为真?( ) 丽丽考上了清华大学,明明考上了南京大学。 丽丽没考上清华大学,明明没考上南京大学。 丽丽没考上清华大学,明明考上了南京大学。
45、 丽丽考上了清华大学,明明没有考上南京大学。(分数:2.00)A.仅和。B.仅和。C.仅和。D.仅、和。E.仅、和。 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联言判断否定题。题干可以表示为 1(丽丽清华大学八 1明明南京大学)(丽丽清华大学明明南京大学)。这个或命题有三种情况为真,即、。只有和题干的结论矛盾。故正确答案为 E。23.总经理:我主张小王和小孙两人中至少提拔一人。董事长:我不同意。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述了董事长实际上同意的意思?( )(分数:2.00)A.小王和小孙两人都得提拔。B.小王和小孙两人都不提拔。 C.小王和小孙两人中至多提拔一人。D.如果提拔小王,则不提拔小孙。E.如果不提拔小
46、王,则提拔小孙。解析:解析:本题是经典的选言推理负判断题。总经理的意思符号化为:提拔小王提拔小孙。董事长不同意就是:(提拔小王提拔小孙)(提拔小王提拔小孙)。故正确答案为 B。24.总经理:我主张小王和小孙两人中至多提拔一人。董事长:我不同意。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达了董事长实际同意的意思?( )(分数:2.00)A.小王、小孙都得提拔。 B.小王、小孙都不能提拔。C.小王和小孙两人中至少提拔一人。D.如果提拔小王,则也得提拔小孙。E.如果不提拔小王,则也不得提拔小孙。解析:解析:本题是经典的选言推理负判断题。总经理的意思符号化为:提拔小王提拔小孙。董事长不同意就是:(提拔小王提拔小孙)(提
47、拔小王提拔小孙)。故正确答案为 A。25.并非本届世界服装节既成功又节俭。如果上述判断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分数:2.00)A.本届世界服装节成功但不节俭。B.本届世界服装节节俭但不成功。C.本届世界服装节既不节俭也不成功。D.如果本届世界服装节不节俭,则一定成功。E.如果本届世界服装节节俭,则一定不成功。 解析:解析:本题是一个联言命题的负命题。题干符号化为:(成功节俭)(成功节俭)。这个结论有三种可能性存在,如下表所示: 把这个结论“(成功节俭)”用鲁滨逊定理转化为“(成功节俭)(节俭成功)”。选项 E和这个等价意思一致。 错误选项辨析:26.张珊喜欢喝绿茶,也喜欢喝咖啡。他
48、的朋友中没有人既喜欢喝绿茶,又喜欢喝咖啡,但他的所有朋友都喜欢喝红茶。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 )(分数:2.00)A.张珊喜欢喝红茶。B.张珊的所有朋友都喜欢喝咖啡。C.张珊的所有朋友喜欢喝的茶在种类上完全一样。D.张珊有一个朋友既不喜欢喝绿茶,也不喜欢喝咖啡。E.张珊喜欢喝的饮料,他有一个朋友都喜欢喝。 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联言命题的负命题。题干符号化为: (1)张珊(绿茶咖啡); (2)张珊所有朋友(绿茶咖啡); (3)张珊所有朋友喝红茶。 对于张珊是否喝红茶,题干没有断定,选项 A真假不定;选项 B真假不定,张珊所有朋友或者不喝绿茶,或者不喝咖啡,若都喝咖啡,则都不喝绿茶是可能的;选项 C真假不定,可能都喜欢某种茶;选项 D也是可能的;选项 E张珊喜欢绿茶和咖啡,由于张珊的朋友(绿茶咖啡),因此二者构成矛盾,选项 E是假的。故正确答案为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