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真题 2010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1,分数:15.00)1.某负反馈控制系统框图如附图所示,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C(s)/R(s)。 (分数:15.00)_二、B/B(总题数:1,分数:15.00)2.某太阳能加热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分数:15.00)_三、B/B(总题数:1,分数:15.00)3.某负反馈控制系统如附图 1所示,试绘制系统以 为参变量的根轨迹。(分数:15.00)_四、B/B(总题数:1,分数:15.00)4.某二阶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 Nyquist曲线如附图所示。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分子为常
2、数。试求:当输入 r(t)=2(t)+10sin2t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ess。(分数:15.00)_五、B/B(总题数:1,分数:20.00)5.某单位负反馈系统框图如附图所示,系统加入测速反馈校正环节 k2s后要求满足:系统速度误差系数Kv=5,闭环系统阻尼比为 0.5,当 =5%时,调整时间 ts2s,试确定 k1、k 2的值。(分数:20.00)_六、B/B(总题数:1,分数:15.00)某采样系统框图如附图所示。(分数:15.00)(1).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分数:7.50)_(2).当输入 r(t)=2008+2009t+2010t2时,试求系统稳态误差,其中误差 E(s)=R(
3、s)-C(s)。(分数:7.50)_七、B/B(总题数:1,分数:20.00)已知某控制系统框图如附图 1所示,其中非线性环节的描述函数为 N(A)= 。(分数:20.00)(1).当系统未接入校正装置 Gc(s)时,系统是否存在自持振荡,若存在,求出其振幅和频率,并分析使系统稳定的 A的取值范围;(分数:10.00)_(2).当系统接入校正装置 Gc(s)时,分析系统是否会产生自持振荡。(分数:10.00)_八、B/B(总题数:1,分数:20.00)某系统状态方程为 (分数:20.01)(1).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分数:6.67)_(2).试讨论通过加入输出反馈,能否使系统渐近稳定(即系统所
4、有特征根均具有负实部);(分数:6.67)_(3).试讨论通过加入状态反馈,能否使系统渐近稳定。(分数:6.67)_九、B/B(总题数:1,分数:15.00)讨论分别使下式所描述的两个系统为完全能观测时,参数 a、b 的取值范围。(分数:15.00)(1). y=0 1x; (分数:7.50)_(2). y= 。 (分数:7.50)_电子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真题 2010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1,分数:15.00)1.某负反馈控制系统框图如附图所示,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C(s)/R(s)。 (分数:15.00)_正确答案:(由梅森公式可得:=
5、1+*系统包含 9条前向通道:p1=-K,p 2=*,p 3=*,p 4=K,p 5=*,p 6=1,p 7=*,p 8=*,p 9=* 1= 2= 3= 4= 5= 6= 7= 8= 9=1可得传递函数为:(s)=*)解析:二、B/B(总题数:1,分数:15.00)2.某太阳能加热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分数:15.00)_正确答案:(由题可知:A=* B=*,u=*系统状态方程为:*则可得:e At=*x(0)=*)解析:三、B/B(总题数:1,分数:15.00)3.某负反馈控制系统如附图 1所示,试绘制系统以 为参变量的根轨迹。(分数:15.00)_正确答案:(由系统框图可得闭环系统特征方程
6、为 1+G(s)H(s)=0,即:s(s+1)(s+2)+6+6s=0由此可得*,即:*(1)使用 180根轨迹规则绘制。(2)根轨迹起点、终点:p 1=j*,p 2=-j*,p 3=-3;z=0。(3)实轴上的根轨迹:-3,0。(4)渐近线:与实轴交点为(-1.5,j0),渐近线与实轴正方向夹角为90(5)计算可得根轨迹起始角为155可绘制所求的根轨迹图如附图 2所示。*图 2)解析:四、B/B(总题数:1,分数:15.00)4.某二阶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 Nyquist曲线如附图所示。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分子为常数。试求:当输入 r(t)=2(t)+10sin2t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es
7、s。(分数:15.00)_正确答案:(由系统开环 Nyquist曲线的起点可知系统为 0型系统,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由图可知,Nyquist 曲线与实轴的交点:|GH(j0)|=3*K=3Nyquist曲线与虚轴的交点:*故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s)=*误差传递函数为: e(s)=1-(s)=*当 r(t)=2(t)时,稳态误差:e ss1=*当 r(t)=10sin2t时,稳态误差:ess2=|R(t) e(j2)|sin2t+ e(j2)=8.77sin(2t+52.1)故当输入 r(t)=2(t)+10sin2t时,系统稳态误差为:e
8、ss=ess1+ess2=0.5+8.77sin(2t+52.1)解析:五、B/B(总题数:1,分数:20.00)5.某单位负反馈系统框图如附图所示,系统加入测速反馈校正环节 k2s后要求满足:系统速度误差系数Kv=5,闭环系统阻尼比为 0.5,当 =5%时,调整时间 ts2s,试确定 k1、k 2的值。(分数:20.00)_正确答案:(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因此有:K v=*将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s)=*与标准形式比较可得:*k1=1.25,k 2=0.15经过验算,t s=1.4s,所以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要求。)解析:六、B/B(总题数:1,分数:15.00)某采样系统框图如
9、附图所示。(分数:15.00)(1).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分数:7.50)_正确答案:(系统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G(z)=*系统特征方程为 1+G(z)=0,可得|z 1|=|z2|1,故系统稳定。)解析:(2).当输入 r(t)=2008+2009t+2010t2时,试求系统稳态误差,其中误差 E(s)=R(s)-C(s)。(分数:7.50)_正确答案:(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z)=*由 E(s)=R(s)-C(s),可得: e(z)=1-(z)=*可知,系统为型,故对于 r(t)=2008+2009t+2010t2时,系统稳态误差为。)解析:七、B/B(总题数:1,分数:20.00)已知
10、某控制系统框图如附图 1所示,其中非线性环节的描述函数为 N(A)= 。(分数:20.00)(1).当系统未接入校正装置 Gc(s)时,系统是否存在自持振荡,若存在,求出其振幅和频率,并分析使系统稳定的 A的取值范围;(分数:10.00)_正确答案:(未接入校正装置时,线性部分等效传递函数为:G(s)=*非线性部分负倒描述函数为*,其曲线为负实轴的一段。其线性部分 Nyquist曲线及负倒描述函数曲线如附图 2所示。*图 2线性部分 Nyquist曲线与实轴交点:令 ImG(j)=0,得 =*,交点为 ReG(j*)=*。两曲线交点处:*A=2.448,3.463可知,存在两个交点,且只有一个
11、交点为稳定的自激振荡,幅值 A=3.463,自振角频率 =*rad/s。当A2.448 时,系统稳定;当 A2.448 时,系统产生稳定的自振荡。)解析:(2).当系统接入校正装置 Gc(s)时,分析系统是否会产生自持振荡。(分数:10.00)_正确答案:(接入校正装置后,线性部分传递函数变为:G(s)=*重新绘制线性部分 Nyquist曲线如附图 3所示,可知 Nyquist曲线不会包围*曲线,也不会与之相交,故系统不会产生自振荡。*图 3)解析:八、B/B(总题数:1,分数:20.00)某系统状态方程为 (分数:20.01)(1).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分数:6.67)_正确答案:(系统特征
12、方程|I-A|=*= 2+1=0*=j,故处于临界稳定状态。)解析:(2).试讨论通过加入输出反馈,能否使系统渐近稳定(即系统所有特征根均具有负实部);(分数:6.67)_正确答案:(由于系统为单输出系统,设输出反馈矩阵为常数 H,加输出反馈后 u=Hy+V,状态方程变为:*=Ax+B(V+Hy)=(A+BHC)x+BV=*x+BV特征方程为:|I-(A+BHC)|=*= 2+1+H=0可知不论 H取何值,均不能使系统特征根均具有负实部,因此加输出反馈不能使系统渐近稳定。)解析:(3).试讨论通过加入状态反馈,能否使系统渐近稳定。(分数:6.67)_正确答案:(设 u=V+Kx,K=k 1 k
13、2,加状态反馈后状态方程为:*=(A+BK)x+BV=*+BV特征方程为: 2-k1+1+k 2=0所以通过改变 k1、k 2的值便可以改变系统特征根的值,可以使系统渐近稳定。)解析:九、B/B(总题数:1,分数:15.00)讨论分别使下式所描述的两个系统为完全能观测时,参数 a、b 的取值范围。(分数:15.00)(1). y=0 1x; (分数:7.50)_正确答案:(rank*,系统完全能观测,a 可为任意值。)解析:(2). y= 。 (分数:7.50)_正确答案:(Q g*,要使系统完全能观测,需使 rankN=3。即当*6a 2b2+28a2+27b2-42ab+70 时,系统完全能观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