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246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6752       资源大小:105.50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246及答案解析.doc

    1、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 246 及答案解析(总分:14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41,分数:8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下列哪一位学者认为神的智慧是一切法律的渊源( )(分数:2.00)A.奥斯丁B.托马斯阿奎那C.西塞罗D.亚里士多德3.下列关于法的基本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C.法是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D.法是由严格

    2、程序规定的,具有程序性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系是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的不同对法所作的分类B.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法系C.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法系是英美法系、民法法系D.凡属于同一传统的法律就构成一个法系5.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决定国家立法体制的主要因素( )(分数:2.00)A.物质生活条件B.国家性质C.国家结构形式D.历史文化传统6.在当代中国,除成文法外,法律的正式渊源还有( )(分数:2.00)A.权威性法学著作B.惯例C.判例D.传统道德7.根据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划分为( )(分数:2.00)A.实体性规则和程

    3、序性规则B.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C.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8.关于守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2.00)A.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是守法的主体,但是依法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B.在我国守法的范围是依法制定并生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C.在我国,守法就是不做违法犯罪的行为D.守法范围直接决定于一个国家法的渊源9.以下选项属于行政法部门的是( )(分数:2.00)A.教育法B.卫生法C.海商法D.海关法10.根据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将法律原则分为( )(分数:2.00)A.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B.基本法律原则和具体法律原则C.实体性原则和程序原则D.公法原

    4、则和私法原则11.下列选项中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进行修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 )(分数:2.00)A.宪法B.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C.基本法律D.国际条约12.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被称为( )(分数:2.00)A.法律行为B.法律事实C.权利能力D.行为能力13.以下选项中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责任的承担必须以实际损害后果的存在为条件B.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构成的必备条件C.接受法律制裁的前提是应承担法律责任D.有法律责任就有法律制裁14.法治的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分数:2.00)A.法律至上B.权利保障C.权力

    5、制约D.正当程序15.以下关于法律意识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B.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本国现行法律的思想、观念或态度这三方面的总称C.法律意识比其他社会意识具有更强的强制性D.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的核心16.以下关于法律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国家的监狱制度不属于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B.法律文化是一个国家法律现象的总和C.法律文化是人们从事法律活动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D.法律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超阶级性17.我国的新选举法颁布于 1979 年,其后进行过 5 次修正,差额选举的方法最早出现于哪一部选举法( )(分数:2.

    6、00)A.1979 年选举法B.1995 年修正后的选举法C.2004 年修正后的选举法D.2010 年修正后的选举法18.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的分类是以下哪一位学者提出的( )(分数:2.00)A.博丹B.蒲莱士C.西耶士D.华莱士19.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次写进宪法的宪法修正案是( )(分数:2.00)A.1988 年宪法修正案B.1993 年宪法修正案C.1999 年宪法修正案D.2004 年宪法修正案20.明确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修正案是( )(分数:2.00)A.1988 年宪法修正案B.1993 年宪法修正案C.1999 年宪法修正案D.2004 年宪法修正案

    7、21.我国的宪法解释权属于立法机关,这种解释体制最先由哪一部宪法确立( )(分数:2.00)A.1954 年宪法B.1975 年宪法C.1978 年宪法D.1982 年宪法22.依据现行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有权罢免 A 省 B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的机关是( )(分数:2.00)A.A 省高级人民法院B.B 市人民代表大会C.B 市人民政府D.B 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3.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要求最小年龄要达到( )(分数:2.00)A.22 周岁B.23 周岁C.24 周岁D.25 周岁24.下列关于我国宪法对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制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

    8、行破坏社会秩序的活动B.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损害公民身体健康的活动C.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有伤风化的活动D.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25.以下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职权的是( )(分数:2.00)A.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B.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C.决定全国总动员D.发布行政法规26.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哪个机关批准( )(分数:2.00)A.省、自治区的人大B.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C.本市的人大常委会D.省、自治区的人民法院院长27.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在直接选举中,每一选区至多划分多少个代表名额( )

    9、(分数:2.00)A.2 个B.3 个C.4 个D.5 个28.西周时期的礼仪内容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冠婚之礼属于( )(分数:2.00)A.吉礼B.军礼C.宾礼D.嘉礼29.西周时期的市场管理人员被称为( )(分数:2.00)A.司寇B.司契C.司约D.质人30.秦朝的法律形式中,关于司法机关审判原则、治狱程式的法律形式是( )(分数:2.00)A.令B.法律答问C.封诊式D.廷行事31.秦朝的司法官吏为取得口供,采用恐吓手段审讯,其审判效果称为( )(分数:2.00)A.上B.中C.下D.败32.汉朝在官吏选任中实行的回避制度称为( )(分数:2.00)A.三互B.三刺C.三

    10、赦D.三宥33.“八议”制度首次入律发生在哪个时期( )(分数:2.00)A.东汉末年B.三国时期C.西晋D.东晋34.“式”这一法律形式源于汉代的( )(分数:2.00)A.科条B.诀事比C.廷行事D.品式章程35.唐朝的加役流刑为哪一部律所增设( )(分数:2.00)A.武德律B.贞观律C.永徽律D.开元律36.以下关于十恶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对犯谋反、谋大逆、谋叛罪者一般要实施连坐B.对犯十恶重罪者没有首从之分,一律重惩C.十恶重罪,以违礼为刑事责任的依据D.犯十恶者,不适用八议制度37.唐朝的土地所有制分为国家所有和私人所有,属于私有土地的是( )(分数:2.00

    11、)A.口分田B.职分田C.公廨田D.永业田38.明朝犯奸党罪的官员一律判处什么刑罚( )(分数:2.00)A.斩刑B.充军C.凌迟D.廷杖39.清朝的秋审制度发源于明朝的什么制度( )(分数:2.00)A.朝审B.大审C.圆审D.热审40.清末年间,哪一部法律文件废除了十恶制度( )(分数:2.00)A.钦定宪法大纲B.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C.大清现行刑律D.大清新刑律41.以下宪法性文件中实行责任内阁制的是( )(分数:2.00)A.临时政府组织大纲B.临时约法C.“袁记约法”D.1947 年中华民国宪法二、多选题(总题数:11,分数:22.00)42.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

    12、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43.以下属于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有( )(分数:2.00)A.格劳秀斯B.斯宾诺莎C.霍布斯D.孟德斯鸠44.法的作用的局限性体现为( )(分数:2.00)A.法律无法调整所有社会关系B.法律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现实生活的变化C.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D.法的实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45.以下关于法律部门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部门之间是相互协调的B.法律部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C.法律部门的结构和内容基本上是确定的D.法律部门是

    13、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46.以实施主体和法的内容为标准,法律实施的方式通常可分为( )(分数:2.00)A.执法B.司法C.守法D.法律监督47.以下关于法律推理的选项中属于分析推理的是( )(分数:2.00)A.三段论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实质推理4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 )(分数:2.00)A.劳动B.生活C.教育D.就业49.以下关于宪法的发展趋势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各国宪法越来越重视人权的保障B.各国宪法确认和授予政府更多的权力C.各国越来越重视建立违宪审查制度D.许多国家的宪法与国际法相结合50.以下选项中属

    14、于商朝监狱名称的有( )(分数:2.00)A.圜土B.囹圄C.羑里D.钧台51.以下选项中属于汉朝危害国家政权的犯罪的有( )(分数:2.00)A.见知故纵B.群饮酒C.左道D.通行饮食52.唐朝不适用“同居相隐不为罪”原则的罪名有( )(分数:2.00)A.谋叛B.谋大逆C.谋反D.恶逆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53.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54.简述法律关系的定义和特征。(分数:2.00)_55.简述我国宪法关于总理负责制的规定。(分数:2.00)_56.简述“天坛宪草”的特点。(分数:2.00)_四、分析题(总题数:4,

    15、分数:24.00)57.分析题第 67-69 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6.00)_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13 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 23 条: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报送有关资料和样

    16、品,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制剂批准文号后,方可配制。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上述材料中的法律分别属于哪一类法律渊源?(分数:2.00)_(2).上述材料中的法律分别属于哪个法律部门?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分数:2.00)_(3).简述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原则,并说明原因。(分数:2.00)_某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为缓解市内交通拥堵情况,制定了一项“禁摩令”,规定在市内某些路段禁止摩托车通行。该法规施行后,指定路段的拥堵情况得到大幅改善,但与此同时对摩托车用户的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运用宪法学的知识

    17、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禁摩令”侵犯了公民的哪一项宪法权利?(分数:2.00)_(2).该市制定“禁摩令”的权限有何依据?该法规的生效条件是什么?(分数:2.00)_(3).摩托车用户如何对“禁摩令”提起违宪审查?(分数:2.00)_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穷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不知者不坐。 大明律自吴楚诛后,稍夺诸侯权,左官附益阿党之法设。附益,言欲增益诸侯王也。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为阿党。 汉书根据上述文字,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第一段文字说的是明代的什么罪名?该罪

    18、名处以什么刑罚?(分数:2.00)_(2).明代为何要设立该罪名?(分数:2.00)_(3).该罪名最早源于汉代的什么罪名?(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58.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59.2015 年 3 月 1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 20 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这是立法法实施 15 年来首次修改。根据上述背景,试论述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分数:2.00)_60.论述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19、(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 246 答案解析(总分:14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41,分数:8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下列哪一位学者认为神的智慧是一切法律的渊源( )(分数:2.00)A.奥斯丁B.托马斯阿奎那 C.西塞罗D.亚里士多德解析:解析:神意论是历史上较早出现的解释法的本质问题的观点,直接或间接地将法的本质归结为神的意志。在西方法学史上,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西罗马帝国后期的圣奥古斯丁和 11 世纪经

    20、院主义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在其神学大全一书中认为,神的智慧是一切法律的渊源,神的智慧本身具有法律性质。奥斯丁是命令说(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命令说的其他学者还有霍布斯、边沁。西塞罗是理性论(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理性论的其他学者还有荷兰的格劳秀斯、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洛克,德国的普芬道夫,法国的孟德斯鸠、卢梭等。亚里士多德不是教材中所列举的任何法学派的代表人物。3.下列关于法的基本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C.法是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 D.法是由严格程

    21、序规定的,具有程序性解析:解析:考试分析的观点是: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规范性;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另外,法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总是与特定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的;“法由原始社会习惯演变而来”是正确的,但并没有体现出法的历史性。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系是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的不同对法所作的分类B.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法系C.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法系是英美法系、民法法系D.凡属于同一传统的法律就构成一

    22、个法系 解析:解析:法系是西方法学家首先使用的一个概念。它是按照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法律的源流关系和历史传统以及形式上某些特点对法律所作的分类。法系是具有共性或共同历史传统的法律的总称。虽然法系的划分主要是依法律的历史传统进行的,但是影响法系形成的因素很多,也十分复杂。对资本主义法律影响最大的法系是大陆法系和普通法法系。大陆法系和普通法法系并不是仅有的两个法系,还有如:中华法系、印度法系、伊斯兰法系。法系的划分主要依据法律的历史传统进行,但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并不是属于同一传统的法律就一定会构成一个法系。5.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决定国家立法体制的主要因素( )(分数:2.00)A.物质生活条件

    23、B.国家性质C.国家结构形式D.历史文化传统解析:解析:一个国家立法体制的形成,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国家性质、国家结构形式和文化传统等因素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对于立法体制形成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国家里,一般采用一元立法体制;在实行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国家里,一般采用二元或多元立法体制。6.在当代中国,除成文法外,法律的正式渊源还有( )(分数:2.00)A.权威性法学著作B.惯例 C.判例D.传统道德解析:解析:法的形式渊源可以分为直接渊源和间接渊源。直接渊源又称正式渊源或法定渊源,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律的正式渊源

    24、通常包括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和国际条约等。间接渊源又称为非正式意义上的渊源或非法定渊源,如习惯、判例、宗教规则、法律学说、道德原则等。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主要是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行政规章、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7.根据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划分为( )(分数:2.00)A.实体性规则和程序性规则B.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C.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解析:解析: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

    25、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做或不做某种行为的规则,义务性规则又可以分为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两种。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不论人们的意愿如何,都必须加以适用的规则;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按照法律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法律条文中

    26、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律规则都属于此种规则;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依据法律规则功能的不同,将法律规则分为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调整性规则是对已有行为方式进行调整的规则;构成性规则是组织人们按照规则规定的行为去活动的规则。8.关于守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2.00)A.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是守法的主体,但是依法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B.在我国守法的范围是依法制定并生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C.在我国,守法就是不做违

    27、法犯罪的行为D.守法范围直接决定于一个国家法的渊源 解析:解析:守法主体是指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应当遵守法律的主体即一定守法行为的实施者。按照宪法的规定,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守法范围是指守法主体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种类。守法范围直接决定于一个国家法的渊源。在我国,守法的范围并不限于各种制定法,还包括有法律效力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如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等。9.以下选项属于行政法部门的是( )(分数:2.00)A.教育法B.卫生法C.海商法D.海关法 解析:解析:行政法可

    28、以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两个部分。一般行政法是对一般的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有: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公务员法等。特别行政法则指对各专门行政职能部门管理活动适用的法律、法规,主要规范性法律文件有:国家安全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监狱法、土地管理法、高等教育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海关法等。教育法、卫生法属于社会法部门,海商法属于民商法部门。10.根据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将法律原则分为( )(分数:2.00)A.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 B.基本法律原则和具体法律原则C.实体性原则和程序原则D.公法原则和私法原

    29、则解析:解析: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政策性原则是国家关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决策、指示、决定及目的、目标;公理性原则是从社会关系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得到广泛承认并被奉为法律的公理。按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之授盖面的宽窄和适用范围大小,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基本法律原则是整个法律体系或某一法律部门所适用的、体现法的基本价值的原则,如宪法所规定的各项原则;具体法律原则是在基本原则指导下适用于某一法律部门中特定情形的原则,如英美契约法中的要约原则和承诺原则等。按照法律原则涉及的内容和问题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30、实体性原则是直接涉及实体性权利和义务等的原则;程序性原则是直接涉及程序法问题的原则。11.下列选项中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进行修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 )(分数:2.00)A.宪法B.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C.基本法律 D.国际条约解析:解析:修宪权属于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只有解释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如果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符合基本法关于中央管理的事务及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的条款,可将有关法律发回,但不作修改。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回的法律立即失效。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常委会可以补

    31、充、修改基本法律,但不得与该法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基本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法律,包括关于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方面的基本法律;非基本法律,是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的法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指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是指由香港或澳门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12.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被称为( )(分数:2.00)A.法律行为B.法律事实C.权利能力D.行为能力 解析:解析:法律关系主体参加法律关系的资格上的限制在法学上被称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权利能力是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它反映了权利主体取得享有权利和

    32、承担义务的资格。行为能力是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行为能力以权利能力为前提,自然人有权利能力并不一定有行为能力。13.以下选项中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责任的承担必须以实际损害后果的存在为条件B.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构成的必备条件C.接受法律制裁的前提是应承担法律责任 D.有法律责任就有法律制裁解析:解析: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主要有三类,即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和法律规定。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超越权利的界限行使权利以及侵权行为的总称。一般情形

    33、或多数情形下,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产生的前提,没有违法行为就没有法律责任。在特殊情况下,法律责任的承担不以违法行为为条件,而是以法律规定为构成条件。损害结果是指由于违法行为所导致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人身、财产和精神方面的损失和伤害。有些法律责任的承担不以实际损害结果的存在为条件,比如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具有密切关系。法律制裁是承担法律责任的一个重要方式。应承担法律责任是实施和接受法律制裁的前提,法律制裁是具体承担法律责任的结果或体现。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又有明显的区别。法律责任并不等于法律制裁,有法律责任并不一定就有法律制裁。14.法治的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分数:2

    34、.00)A.法律至上 B.权利保障C.权力制约D.正当程序解析:解析:法律至上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根本标志,也是法治的首要条件。法律至上原则是指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的法治原则,它是法治中最基本的重要原则,其中宪法至上是法律至上原则的核心。不确立法律至上,即使法律完全建立在民主基础上,也仅是“纸上的法律”,人权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权力受制约的原则均无法实现。法律至上原则是资产阶级在其法治建设中提出的重要口号和基本原则之一。其意在强调法律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任何社会规范都不能否定法的效力或与法相冲突。15.以下关于法律意识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

    35、0)A.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B.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本国现行法律的思想、观念或态度这三方面的总称 C.法律意识比其他社会意识具有更强的强制性D.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的核心解析:解析: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泛指人们对法律,特别是对本国现行法律的思想、观点、心理或态度等的总称。法律意识与其他社会意识相比,具有较强的强制性,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指令性,它对社会生活的法律要求或法律调整的反映比较及时、敏感;而其他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的影响,常常是通过思想指导、情感熏陶、心理感召、习俗的维护等方式潜移默化地起作用,对社会生活的法律要求作用缓慢而持久。在法律文化观念中,法律意识居于

    36、核心地位。16.以下关于法律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国家的监狱制度不属于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B.法律文化是一个国家法律现象的总和C.法律文化是人们从事法律活动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 D.法律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超阶级性解析:解析:法律文化由两个层面组成,其一是物质性的法律文化,诸如法律制度、法律规范等,即制度形态的法律文化;其二是精神性的法律文化,诸如法律学说、法律心理、法律习惯等,即观念形态的法律文化。法律文化与现行法、法律实践、法律意识等法律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文化的载体是法律现实,法律文化蕴含其中。但是法律文化并不等于现行法、法律实践以及法律意识,也并非简单

    37、地等同于这些法律现象的总和。法律文化是这些法律现象中所包含的知识、智慧和经验,是其中一切有价值的、流传久远的行为方式或思想方式,是一种文化传统。法律文化是人们从事法律活动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这里的行为模式并不是指法律规则,或者法律所规定的行为模式。法律文化并不体现在脱离现实的法律规则中,而是体现在实际生活中起着作用、指导人们的法律活动的实际规则中。法律文化具有多样性、阶级性与相对独立性、民族性。17.我国的新选举法颁布于 1979 年,其后进行过 5 次修正,差额选举的方法最早出现于哪一部选举法( )(分数:2.00)A.1979 年选举法 B.1995 年修正后的选举法C.2004 年修正

    38、后的选举法D.2010 年修正后的选举法解析:解析: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于 1953 年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选举法。1953 年的选举法对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作了具体的规定,确立了比较完善的选举制度。1979 年我国颁布了新的选举法。与 1953 年选举法相比较,1979 年选举法主要在两个方面有了新的发展,一是将直接选举扩大到县一级;二是将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此后,又在 1982 年、1986 年、1995 年、2004 年和 2010 年进行了 5 次修正。18.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的分类是以下哪一位学者提出的( )(分数:2.00)A.博丹B.蒲莱士

    39、 C.西耶士D.华莱士解析:解析: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是英国学者蒲莱士最早提出来的。这是按照宪法的效力和修改程序是否与普通法律相同和以宪法有无严格的制定和修改机关以及程序为标准而进行的分类。刚性宪法,是指在效力上高于普通法律、在修改程序上比普通法律严格的宪法。柔性宪法,则是指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都与普通法律相同的宪法。另外,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也是蒲莱士首次提出的宪法分类,这种宪法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为宪法是否具有统一法典形式。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西耶士最早系统提出宪法制定权概念及其理论体系,认为国民不受制于宪法,国民拥有制宪权。19.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次写进宪法的宪法修正案是( )(分数:2

    40、.00)A.1988 年宪法修正案B.1993 年宪法修正案 C.1999 年宪法修正案D.2004 年宪法修正案解析:解析:第 311 条宪法修正案是 1993 年 3 月 29 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主要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及“改革开放”正式写进宪法;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取代“人民公社”,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20.明确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修正案是( )(分数:2.00)A.1988 年宪法修正案B.1993 年宪法修正案C.1999 年

    41、宪法修正案D.2004 年宪法修正案 解析:解析:1999 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2004 年宪法修正案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既鼓励、支持、引导,又依法监督、管理,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21.我国的宪法解释权属于立法机关,这种解释体制最先由哪一部宪法确立( )(分数:2.00)A.1954 年宪法B.1975 年宪法C.1978 年宪法 D.1982 年宪法解析:解析:中国宪法的解释属于立法机关解释体制。这种解释体制首先是由 1978 年宪法予以确认和建立的,我国宪法在第 25 条规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解释宪法和法律、制定法令” 的

    42、职权。现行宪法再次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宪法解释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这与我国的宪政体制是相吻合的。22.依据现行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有权罢免 A 省 B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的机关是( )(分数:2.00)A.A 省高级人民法院B.B 市人民代表大会 C.B 市人民政府D.B 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解析: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01 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省长和副省长、市长和副市长、县长和副县长、区长和副区长、乡长和副乡长、镇长和副镇长。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出或者罢免人民检察院

    43、检察长,须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23.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要求最小年龄要达到( )(分数:2.00)A.22 周岁B.23 周岁 C.24 周岁D.25 周岁解析: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必须是年满 23 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4.下列关于我国宪法对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制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的活动B.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损害公民身体健康的活动C.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有伤风化的活动 D.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解析:解析: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25.以下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职权的是( )(分数:2.00)A.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B.批准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246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