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综合课)-试卷 240 及答案解析(总分:1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什么关系( )(分数:2.00)A.一般与特殊B.整体与局部C.理论与实际D.论与史3.法的调整对象是( )(分数:2.00)A.行为关系B.思想社会关系C.利益关系D.各种社会资源4.全国人大审议普通法案需要经全体代表的( )通过(分数:2.00)A.全体B.34C.过半数D.235.“违约”概念属
2、于哪一种法律概念( )(分数:2.00)A.主题概念B.关系概念C.客体概念D.事实概念6.公法与私法的分类起源于( )(分数:2.00)A.古中国法B.古希腊法C.古印度法D.古罗马法7.下列关于“普通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在法学中,“普通法”是个多义词B.“普通法”可以指与根本法相对应的一种法律C.“普通法”可以指与衡平法相对应的一种法律D.“普通法”是英国议会制定的一种法律8.下列选项属于狭义的执法的是( )(分数:2.00)A.法官审理案件B.地方政府制定政府规章C.交通警察指挥交通D.公司经理依据法律为其员工办理劳动保险9.以下选项不属于社会法部门的是( )
3、(分数:2.00)A.未成年人保护法B.劳动法C.义务教育法D.高等教育法10.以下民族自治地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需要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是( )(分数:2.00)A.自治区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B.自治区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C.自治州人大制定的单行条例D.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规章11.刑法第 232 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官对杀人案中的被告人依法判处无期徒刑,这体现了( )(分数:2.00)A.类比推理B.归纳推理C.演绎推理D.辨证推理12.以下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国家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B.奴隶制社会的奴隶
4、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C.在古代社会,法律关系的主体的范围完全由皇帝或国王决定D.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法律性和社会性13.依据宪法或宪法性法律文件所确立的法律关系是( )(分数:2.00)A.普通法律关系B.一般法律关系C.基本法律关系D.根本法律关系14.以下关于法律责任构成要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责任的主体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B.狭义的违法行为不包括犯罪行为C.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都不是法律责任构成的必备要件D.没有主观过错,就没有法律责任15.以下关于法律和国家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国家政权的合法性需要法律确认,因此法律是国家存在的
5、根基B.法律的表现形式取决于国家的物质生活条件C.法律必定能促进国家职能的实现D.法律由国家创制,因此国家是法律存在的前提16.一个民族的法律意识属于以下哪一类法律意识( )(分数:2.00)A.个人法律意识B.群体法律意识C.社会法律意识D.民族法律意识17.宪法法院最早设立于( )(分数:2.00)A.法国B.德国C.西班牙D.奥地利18.现行最古老的钦定宪法是( )(分数:2.00)A.钦定宪法大纲B.大日本帝国宪法C.挪威王国宪法D.瑞典王国宪法19.增加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的宪法修正案是( )(分数:2.00)A.1988 年宪法修正案B.1993 年宪法修正案
6、C.1999 年宪法修正案D.2004 年宪法修正案20.近代意义上的主权概念由以下哪一位学者提出( )(分数:2.00)A.博丹B.西耶士C.普莱士D.华莱士21.人类历史上最早确认人权的宪法性文件是( )(分数:2.00)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D.自由大宪章22.我国的根本任务是写在现行宪法结构的哪一部分( )(分数:2.00)A.序言B.总纲C.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D.国家机构23.下列哪个选项是 1954 年宪法的制定主体( )(分数:2.00)A.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D.人民24.以下属于全国人民代
7、表大会的职权的是( )(分数:2.00)A.制定宪法B.修改宪法C.解释宪法D.决定特赦25.以下不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 )(分数:2.00)A.发布行政法规B.改变省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C.决定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D.批准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2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组成中,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有( )个代表(分数:2.00)A.1 个B.2 个C.3 个D.4 个27.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范围是( )(分数:2.00)A.职业教育B.高等教育C.中等教育D.初等教育28.下列哪一选项是我国的国体( )(分数:2.00)A.人民民主专政B.
8、社会主义制度C.无产阶级专政制度D.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2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 )(分数:2.00)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重大信条十九条C.钦定宪法大纲D.天坛宪章30.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 )(分数:2.00)A.两年B.三年C.四年D.五年31.香港特别行政区境内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归于( )(分数:2.00)A.中华人民共和国B.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C.香港人民集体所有D.个人32.宫刑在哪个时期不再作为法定刑( )(分数:2.00)A.东汉B.西晋C.北魏D.北齐33.尚书吕刑说:“士制百姓于刑之中。”这体现了西周的什么刑法原则( )(分数:2.00)A.因地、
9、因时制宜B.同罪异罚C.上下比罪D.宽严适中34.法经中相当于近代刑法典总则部分的篇目是( )(分数:2.00)A.网法B.杂法C.具法D.捕法35.秦朝对犯下轻微罪行的人实行什么刑罚( )(分数:2.00)A.髡刑B.赎刑C.作刑D.赀刑36.汉朝在对外贸易方面禁止和西域通商的物品是( )(分数:2.00)A.铁B.马匹C.铜钱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37.汉朝在京师设立的地方监察机关是( )(分数:2.00)A.御史台B.尚书台C.司隶校尉D.典军校尉38.“准五服以制罪”制度首次人律是在哪一部律( )(分数:2.00)A.泰始律B.泰和律C.晋律D.北齐律39.秋官大司寇是南北朝时期哪一个政
10、权设立的官职( )(分数:2.00)A.北魏B.北齐C.北周D.南梁40.十恶重罪中,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父母等尊长的罪名是( )(分数:2.00)A.大不敬B.不孝C.恶逆D.不道41.唐朝科举由六部中的哪一部负责( )(分数:2.00)A.吏部B.户部C.礼部D.兵部42.宋朝的最高军事行政机关的长官是( )(分数:2.00)A.太尉B.枢密使C.宰相D.兵部尚书43.明朝的任官基本上定期轮换一次,这个期限是( )(分数:2.00)A.3 年B.4 年C.5 年D.10 年44.在清朝的宗祧继承中,以嫡长子为法定第一继承人,则第二继承人为( )(分数:2.00)A.庶长子B.嫡次子
11、C.嫡次孙D.嫡长孙45.大清民律草案的总则、债权、物权起草人是( )(分数:2.00)A.沈家本B.伍廷芳C.松冈义正D.冈田朝太郎46.中国近代第一部全面的资产阶级宪法文件是( )(分数:2.00)A.临时政府组织大纲B.临时约法C.“天坛宪草”D.“五五宪草”二、多选题(总题数:19,分数:38.00)47.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48.下列关于资本主义法律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资本主义法律维护以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
12、义私有制B.资本主义法律维护代议制政府C.资本主义法律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人权D.资本主义法律是资本主义社会全体成员意志的体现49.以下选项中属于我国法律草案审议的结果的是( )(分数:2.00)A.提付立法机关表决B.发回C.搁置D.终止审议50.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法律概念相比,有以下哪些特点( )(分数:2.00)A.微观指导性B.可操作性强C.可预测性D.确定性程度更高51.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包括( )(分数:2.00)A.一般行政监督B.专门行政监督C.行政复议D.行政监管52.责任法定原则的内容包括( )(分数:2.00)A.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唯一依据B.由特定的国家机关
13、或国家授权的机构归责C.反对责任擅断D.反对追溯53.以下关于道德对法律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道德是法律的理论基础B.道德是衡量良法与恶法的标准C.人们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法律的实施D.道德具有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54.在国家副主席缺位时,以下作法不符合我国宪法规定的是( )(分数:2.00)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补选B.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继任C.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代理D.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兼任55.下列国家中由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是( )(分数:2.00)A.美国B.日本C.加拿大D.澳大利亚56.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行政区划变更的说法正确的是(
14、 )(分数:2.00)A.只有全国人大有权设立省、自治区、直辖市B.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界线变更C.自治州、自治县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变更可由国务院授权省级政府审批D.乡、民族乡、镇的一切行政区划变更均由省级政府审批57.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有权决定扣押或者拆检公民信件的机关有( )(分数:2.00)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C.人民法院D.邮电部门58.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会议由以下哪些人员组成( )(分数:2.00)A.常委会委员长B.常委会副委员长C.国务委员D.常委会秘书长59.下列关于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讨论重大疑难案件B
15、.总结审判经验,提出法院审判工作中的改进办法C.决定助理审判员代理审判员办案D.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60.以下关于秦朝刑事立法的选项正确的有( )(分数:2.00)A.秦朝以年龄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标准B.对诬告者以所诬之罪进行处罚C.秦朝时已出现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D.无钱赎罪的人可以劳役折抵61.唐朝对以下哪些物品实行禁榷制度( )(分数:2.00)A.盐B.茶C.铁D.酒62.宋朝时期,以下哪些刑罚实行折杖法( )(分数:2.00)A.加役流B.流刑C.徒刑D.笞杖刑63.宋朝在农忙时节终止诉讼审判的案件有( )(分数:2.00)A.杀人案B.不动产纠纷案C.离婚案D.盗窃案64.大清新刑
16、律规定的主刑包括( )(分数:2.00)A.斩刑B.无期徒刑C.有期徒刑D.罚金65.1947 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普通法院分为哪几级( )(分数:2.00)A.初级法院B.高等法院C.地方法院D.最高法院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66.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67.简述法律关系的定义和特征。(分数:2.00)_68.简述总理负责制的具体内容。(分数:2.00)_69.简述从汉朝到明朝的中央监察机关的发展变化。(分数:2.00)_四、分析题(总题数:4,分数:24.00)70.分析题第 67-69 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7、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6.00)_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13 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 23 条: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报送有关资料和样品,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制剂
18、批准文号后,方可配制。 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上述材料中的法律分别属于哪一类法律渊源?(分数:2.00)_(2).上述材料中的法律分别属于哪个法律部门?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分数:2.00)_(3).简述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原则,并说明原因。(分数:2.00)_某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为缓解市内交通拥堵情况,制定了一项“禁摩令”,规定在市内某些路段禁止摩托车通行。该法规施行后,指定路段的拥堵情况得到大幅改善,但与此同时对摩托车用户的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运用宪法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禁摩令”侵犯了公民的哪一项
19、宪法权利?(分数:2.00)_(2).该市制定“禁摩令”的权限有何依据?该法规的生效条件是什么?(分数:2.00)_(3).摩托车用户如何对“禁摩令”提起违宪审查?(分数:2.00)_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穷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人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不知者不坐。 大明律自吴楚诛后,稍夺诸侯权,左官附益阿党之法设。附益,言欲增益诸侯王也。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为阿党。 汉书根据上述文字,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第一段文字说的是明代的什么罪名?该罪名处以什么刑罚?(分数:2.00)_(2).明代为何要设立该罪名?(
20、分数:2.00)_(3).该罪名最早源于汉代的什么罪名?(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71.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72.联系中国实际,论述法的社会作用及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体现。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试卷 240 答案解析(总分:1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
21、:2.00)_解析:2.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什么关系( )(分数:2.00)A.一般与特殊 B.整体与局部C.理论与实际D.论与史解析:解析: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法理学与部门法学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法理学的材料是通过对所有部门法材料进行高度抽象概括获得的,所以法理学既提供了研究部门法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它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对部门法学的研究又具有指导意义。法理学与法制史学、法律思想史学的关系是“论”与“史”的关系。3.法的调整对象是( )(分数:2.00)A.行为关系 B.思想社会关系C.利益关系D.各种
22、社会资源解析:解析:从其存在形态看,法首先是一种规范。所谓规范,是指人们行为的标准或规则。法律不是一般的规范,而是一种社会规范。其特点在于它所调整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关系)。在这一点上,法律作为社会规范,不同于思维规范、语言规范,也不同于技术规范。法律作为社会规范,像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一样,具有规范性。法律的规范性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表现在法律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法律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包括三种:人们可以怎样行为、人们不得怎样行为、人们应当或必须怎样行为。4.全国人大审议普通法案需要经全体代表的( )通
23、过(分数:2.00)A.全体B.34C.过半数 D.23解析:解析: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23 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法律和其他议案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5.“违约”概念属于哪一种法律概念( )(分数:2.00)A.主题概念B.关系概念C.客体概念D.事实概念 解析:解析:按照法律概念所涉及的因素,可将其分为四类:主体概念,这是用以表达各种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如公民、法人、原告、行政机关,等等;关系概念,这是用以表达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概念,如所有权、抵押权、交付义务、赔偿责任,等等;客体概念,这是用以表达各种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的概念,
24、如动产、主物、支票,等等;事实概念,这是用以表达各种事件和行为的概念,如失踪、不可抗力、违约,等等。6.公法与私法的分类起源于( )(分数:2.00)A.古中国法B.古希腊法C.古印度法D.古罗马法 解析:解析:公法与私法的分类源于古罗马法,它是在民法法系中适用的一种法律分类。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提出,公法是关于罗马国家的法律,私法是关于个人利益的法律。现代西方法学著作认为,公法主要调整国家与普通个人之间的关系,私法主要调整国家的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宪法、刑法、行政法属于公法,民商法属于私法。在当代,公法与私法的界限日益模糊,出现了兼备公法和私法特征的法律,如经济法。7.下列关于“普
25、通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在法学中,“普通法”是个多义词B.“普通法”可以指与根本法相对应的一种法律C.“普通法”可以指与衡平法相对应的一种法律D.“普通法”是英国议会制定的一种法律 解析:解析:根本法与普通法是根据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的不同而对法律进行的分类。根本法即宪法,它在一个国家中享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指宪法以外的法律,其内容一般涉及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另外,普通法与衡平法是普通法法系的一种法律分类方法。这里的普通法,不同于前面法律的一般分类中的普通法概念,而是专指英国在11 世纪后由法官通过判
26、决形式逐渐形成的适用于全英格兰的一种判例法;而衡平法是指英国在 14 世纪后对普通法的修正和补充而出现的一种判例法。8.下列选项属于狭义的执法的是( )(分数:2.00)A.法官审理案件B.地方政府制定政府规章C.交通警察指挥交通 D.公司经理依据法律为其员工办理劳动保险解析:解析:广义上的执法是指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包括一切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活动,实质上是法的实施;狭义上的执法则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
27、9.以下选项不属于社会法部门的是( )(分数:2.00)A.未成年人保护法B.劳动法C.义务教育法D.高等教育法 解析:解析:高等教育法属于行政法部门。要注意的是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属于社会法部门。10.以下民族自治地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需要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是( )(分数:2.00)A.自治区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B.自治区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 C.自治州人大制定的单行条例D.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规章解析:解析:根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发布适用于本地区的地方性法规,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28、。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经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根据宪法、组织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11.刑法第 232 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官对杀人案中的被告人依法判处无期徒刑,这体
29、现了( )(分数:2.00)A.类比推理B.归纳推理C.演绎推理 D.辨证推理解析:解析: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即根据一般性的知识推出关于特殊性的知识。演绎推理又叫三段论推理,其特点是:法院有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则和原则(大前提),也有通过审理确定的、可以归入该规则或原则的案件事实(小前提),由此法院可以作出一个确定的判决(结论)。大陆法系的法官依法判案一般是使用演绎推理。12.以下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国家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B.奴隶制社会的奴隶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C.在古代社会,法律关系的主体的范围完全由皇帝或国王决定 D.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法律
30、性和社会性解析:解析: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法律性和社会性。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法律性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得任意参加法律关系,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性是指法律规范规定什么人和社会组织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不是任意的,而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比如,在奴隶制国家的法律中,只有自由民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奴隶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这一法律规定是由奴隶制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可见,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虽然表面上是法律规定的,但是法律规范并不是确定其主体资格的最终根源。立法者不能任意规定权利主体的范围。13.依据宪法或宪法性法律文件所确立的法律关系是( )(
31、分数:2.00)A.普通法律关系B.一般法律关系C.基本法律关系 D.根本法律关系解析:解析: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与诉讼法律关系是按法律关系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的性质所作的分类。基本法律关系是由宪法或宪法性法律文件所确认或创立的、直接反映该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基本性质的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是依据宪法以外的法律而形成的,存在于各类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中的大部分是普通法律关系。诉讼法律关系是依据诉讼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存在于诉讼程序之中的法律关系。14.以下关于法律责任构成要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责任的主体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B.狭义的违法行为不
32、包括犯罪行为C.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都不是法律责任构成的必备要件D.没有主观过错,就没有法律责任 解析:解析: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主要有三类,即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和法律规定,因法律规定而产生的法律责任不以违法行为和主观过错作为构成要件。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超越权利的界限行使权利以及侵权行为的总称。广义上的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狭义上的违法行为仅指除犯罪以外的一般违法行为。损害结果是指由于违法行为所导致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因果关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若无违法行为,则无损害结果,亦无因果关系,因此损害结果和因果关系均不是法律责任构成的必备要件。15
33、.以下关于法律和国家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国家政权的合法性需要法律确认,因此法律是国家存在的根基B.法律的表现形式取决于国家的物质生活条件C.法律必定能促进国家职能的实现D.法律由国家创制,因此国家是法律存在的前提 解析:解析:国家是法律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法律的产生、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性质、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法律的发展变化都依赖国家。首先,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其次,法的实现以国家政权的运行为必要条件;最后,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影响着法的形式。法律的表现形式取决于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法律不一定能促进国家职能的实现。16.一个民族的法律
34、意识属于以下哪一类法律意识( )(分数:2.00)A.个人法律意识B.群体法律意识 C.社会法律意识D.民族法律意识解析:解析:依据法律意识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个人法律意识是具体的个人对法律现象的思想、看法、意见和情趣,它是个人独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经历的反映。群体法律意识是指家庭、集体、团体、阶级、阶层、民族、政党等不同的社会集合体对法律现象的意识。社会法律意识是指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对法律现象的意识,是一个社会中个人法律意识、各种群体法律意识相互交融的产物,因此这种法律意识往往是一个国家法制状况的总的反映。17.宪法法院最早设立于( )(分数:
35、2.00)A.法国B.德国C.西班牙D.奥地利 解析:解析:当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宪法解释体制,分别是立法机关解释体制、司法机关解释体制、专门机关解释体制。其中,专门机关解释体制源自奥地利,早在 1920 年,奥地利就设立了宪法法院,欧洲大陆的许多国家(除法国和英国)都设立了宪法法院。18.现行最古老的钦定宪法是( )(分数:2.00)A.钦定宪法大纲B.大日本帝国宪法C.挪威王国宪法 D.瑞典王国宪法解析:解析:钦定宪法是由君主或以君主的名义制定和颁布的宪法。现行最古老的钦定宪法是 1814 年 5月 17 日的挪威王国宪法。1889 年日本明治天皇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和 1908 年中国清政
36、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等也属于钦定宪法。另外,现存最古老的协定宪法是 1809 年 6 月 6 日的瑞典王国宪法,又称政体书或政府组织法。19.增加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的宪法修正案是( )(分数:2.00)A.1988 年宪法修正案 B.1993 年宪法修正案C.1999 年宪法修正案D.2004 年宪法修正案解析:解析:第 l 条和第 2 条宪法修正案是 1988 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主要修改之处为,一是在第 11 条增加 1 款对私营经济作了规定,二是修改第 10 条第 4 款,删去了不得出租土地的规定,增加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20.近
37、代意义上的主权概念由以下哪一位学者提出( )(分数:2.00)A.博丹 B.西耶士C.普莱士D.华莱士解析:解析:近代意义上的主权概念是法国人博丹在共和六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凡属国家,必有一种最高权力,其不受任何人为的法律的限制,而只受上帝的法律或自然的法律限制。西耶士是提出制宪权概念的学者。普莱士是提出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两种分类的学者。21.人类历史上最早确认人权的宪法性文件是( )(分数:2.00)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C.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D.自由大宪章解析:解析:人类历史上最早确认人权的宪法性文件是 1776 年美国的独立宣言,以后,人权就成为世界各国立宪
38、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作为一个政治概念,人权的内涵是随着人类民主政治的逐渐进步而不断丰富的,经历了一个由平等自由权到参政权、平等经济文化权和国际化的发展过程。22.我国的根本任务是写在现行宪法结构的哪一部分( )(分数:2.00)A.序言 B.总纲C.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D.国家机构解析:解析:宪法序言原文:“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3.下列哪个选项是 1954 年宪法的制定主体( )(分数:2.00)A.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D.人民 解析:解析:宪法制定是指制宪主体依据程序制定宪
39、法、行使制宪权的活动。制宪权是创制作为根本法的宪法的一种权力,也是宪法制定行为的一种依据。制宪权的概念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法治思想以及中世纪的根本法思想。最早系统提出宪法制定权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的学者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西耶士,他认为国民不受制于宪法,国民拥有制宪权。制宪权的主体是制宪权得以运行的首要因素。在历史上,君主、少数组织、特定团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制宪权主体。但按照西耶士的观点,只有国民才可以构成制宪权主体。事实上,国民成为制宪权的主体是现代宪法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近代宪法发展的结果,为现代各国宪法所普遍确立。国民作为制宪权的主体,只是从抽象意义上来界定的,源自权力的享有主体,但在运行
40、上并不意味着全体国民直接参与制宪活动,具体行使制宪权。真正直接参与制定宪法过程的只能是国民中的一部分人(代表),由他们代表国民行使制宪权。24.以下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是( )(分数:2.00)A.制定宪法B.修改宪法 C.解释宪法D.决定特赦解析:解析:A 选项,制宪权属于人民;C 选项,宪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D 选项,特赦不需要由全国人大决定,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修宪权属于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25.以下不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 )(分数:2.00)A.发布行政法规B.改变省人民政府不适当的
41、决定和命令C.决定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D.批准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解析:解析: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1)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2)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3)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并且领导不属于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全国性的行政工作;(4)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5)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6)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7)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
42、生育工作;(8)领导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和监察等工作;(9)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10)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11)领导和管理民族事务,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12)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13)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14)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15)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16)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人紧急状态;(17)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依照法
43、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C 选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2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组成中,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有( )个代表(分数:2.00)A.1 个 B.2 个C.3 个D.4 个解析:解析:全国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一名代表。27.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范围是( )(分数:2.00)A.职业教育B.高等教育C.中等教育D.初等教育 解析:解析: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8.下列哪一选项是我国的国体( )(分数:2.00)A.人民民主专政 B.社会主义制度C.无产阶级专政制度D.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解析: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