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试卷 32 及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7,分数:60.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 小题,满分。_2.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3.2004 年,我国留学生李某在荷兰留学期间,与一当地英国人霍华德发生冲突,后来李某在一酒吧喝酒,恰逢霍华德与其朋友也在喝酒。霍华德一伙趁酒兴将李某打成重伤后逃走。2005 年霍华德来到中国旅游。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我国司法机关有管辖权,根据属地管辖权的规定B.我国司法机关
2、无管辖权,因为应由犯罪地司法机关管辖C.我国司法机关有管辖权,根据普遍管辖权的规定D.我国司法机关有管辖权,根据保护管辖权的规定4.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之间的关系。(分数:2.00)A.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B.行为与结果C.客观行为与主观心理D.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5.下列( )情形不属于间接故意。(分数:2.00)A.张三在李四的暖水瓶中下毒以杀害李四,知李四与王五共用一暖水瓶,而对王五死活听之任之,结果王五饮水后死亡。张三对王五死亡结果B.赵六用一散弹枪打麻雀,看见一小孩站在停满麻雀的树旁边,没有理会,一枪打去致小孩重伤。赵六对小孩重伤的结果C.孙七与被害人因琐事引起争执,被害人纠集 2
3、0 余人入孙七院中无理取闹。孙七气急,拿出私藏的手榴弹拧开后盖掖在腰间,手持点燃的爆竹自屋内冲出,想以此吓退对方。不料对方抢夺手榴弹,发生爆炸,造成 3 人死亡、2 人重伤、5 人轻伤的后果。孙七对该手榴弹爆炸的结果D.郑八酒后驾车超速行驶,乘客提醒他注意安全,他不听,仍然高速行驶,结果造成交通事故6.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7.甲与乙想盗窃某厂
4、仓库的钢材,乙的一个亲戚恰好在该厂工作,甲让乙设法配一把钥匙,乙将钥匙配好交给甲。某日晚,二人约好在仓库门口汇合,但乙思前想后,觉得事情早晚会败露,最后没有如约前往。甲久等乙不来,只好自己用钥匙打开仓库大门,盗走钢材。几日后,甲将钢材卖出,得赃款 30000 元,甲分给乙 10000 元,但乙拒绝接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乙是共同犯罪B.甲的行为是盗窃既遂,乙的行为是犯罪中止C.甲的行为是盗窃既遂,乙的行为是犯罪未遂D.对甲的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对乙应当按照中止犯的规定减轻处罚8.王与李有仇,一日李拦截王,骂且做势欲打,王逃,李追打不舍。王顺手拾得屠刀一把,李不敢
5、近前。王又恶言激李,李又追,王待李近伺机刀刺其胸致死。王某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故意杀人9.某甲家中一只箱子和若干财物被盗,箱子当时就在附近的公共垃圾桶中被找到,里面的东西原封未动。某甲认为是窃贼所藏,日后必然来取,就产生了报复窃贼的念头,并把箱中物品取出,装入一个拉发的爆炸装置,放到原处。后来,一个清洁工清除垃圾时发现了箱子,打开时发生爆炸,当场死亡。某甲的行为( )。(分数:2.00)A.构成故意杀人罪B.构成爆炸罪C.属于假想的防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0.王某利用计算机知识获取某公司上网账号和密码后,
6、以每 3 个月 100 元的价格出售上网账号和密码,从中获利 5000 元,给该公司造成 4 万元的损失。对此,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分数:2.00)A.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 5000 元B.王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 5000 元C.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 4 万元D.王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 4 万元11.李某系 A 市建设银行某储蓄所记账员。2002 年 3 月 20 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出纳员陈某将 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抽屉内(未锁)。当日下班后,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该 2 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到自己办公桌下面的垃圾袋
7、中,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分数:2.00)A.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既遂B.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未遂C.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D.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12.税务稽查员甲发现 A 公司欠税 80 万元,便私下与 A 公司有关人员联系,要求对方汇 10 万元到自己存折上以了结此事。 A 公司将 10 万元汇到甲的存折上后,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 A 公司免交 80 万元税款办理了手续。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分数:2.00)A.认定为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从重处罚B.认定为受贿罪,从重处罚C.认定为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与受贿罪
8、的竞合,从一重处罚D.认定为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与受贿罪,实行并罚13.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 M 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1 年后甲受雇于 N 国的一个专门收集有关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组织,随后受该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在某军区参谋部工作的战友乙,以 1 万美元的价格从乙手中购买了 3 份军事机密材料。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分数:2.00)A.以叛逃罪论处B.以叛逃罪和间谍罪论处C.以间谍罪论处D.以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论处14.群众在马路上捡拾到一个钱包(内有人民币 23000 元),送交值勤民警寻找失主。民警寻找失主未果,乘机据为已有。民警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
9、A.诈骗罪B.贪污罪C.侵占罪D.职务侵占罪15.孙某纠集李某等 5 人组成“兄弟帮”,自封帮主,要李某等人发挥能动性,为“兄弟帮创收”。李某等人在 6 个月内抢劫 6 次,杀死 1 人重伤 3 人,劫得财物若干。上述行为有的孙某知道,有的不知道,其中孙某策划、参与抢劫一次。对孙某应如何处理?( )(分数:2.00)A.对其所知道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B.对其参与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C.对其指挥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D.对该集团全部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6.甲某加工生产了 100 件计 6 万盒、批号为“991104”的假普利胃炎胶囊,分 3 次售出,得赃款 11282万元。该药在市场上并未引起
10、重大危害。则( )。(分数:2.00)A.甲某构成非法经营罪B.甲某构成诈骗罪C.甲某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D.甲某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7.乙与丙发生口角,甲知此事后,找到乙,谎称自己受丙所托带口信给乙,若乙不拿 3000 元给丙,将派人来打乙,乙很害怕,就托甲将 3000 元带给丙,甲将钱占为已有。对甲的行为应( )。(分数:2.00)A.按诈骗罪处理B.按敲诈勒索罪处理C.按侵占罪处理D.按抢劫罪处理18.孙某制作、复制大量的淫秽光盘,除出卖外,还多次将淫秽光盘借给许多人观看。对其行为应如何处理?( )(分数:2.00)A.以制作、复制、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处罚B.以组织播放淫秽音
11、像制品罪从重处罚C.以制作、复制、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罪数罪并罚D.以传播淫秽物品从重处罚19.关于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共同犯罪中,所有的主犯都是实行犯B.共同犯罪中,从犯也必须是实行犯,只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C.对于从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D.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0.周某 1998 年犯甲罪,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 3 年,但一时没有被发现;2000 年周某又实施了乙罪,该罪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 10 年,后周某被抓获。则关于对周某所犯的甲、乙两罪的追诉期间,说法错
12、误的是( )。(分数:2.00)A.在 2002 年,既可以对甲罪进行追诉,也可以对乙罪进行追诉B.在 2006 年,既可以对甲罪进行追诉,也可以对乙罪进行追诉C.在 2008 年,只能对乙罪进行追诉D.2015 年之后,对甲、乙两罪都不能再追诉了21.下列哪个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分数:2.00)A.甲在实施抢劫之后,为了灭口,将被害人杀死B.乙强奸某女,引起某女自杀C.丙与丁通奸多年,丙要丁杀死其夫,丁不同意,丙毒打丁并称若丁不杀其夫,就要丁自杀,丁不忍杀夫遂自杀D.某男与某女相约自杀,欺骗某女先自杀后,该男逃走22.下列行为人所谋取的利益,哪个不是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 )
13、(分数:2.00)A.甲向某国有公司负责人米某送 2 万元,希望能承包该公司正在发包的一项建筑工程B.乙向某高校招生人员刘某送 2 万元,希望刘某在招生时对其已经进入该高校设档线的女儿优先录取C.丙向某法院国家赔偿委员会委员高某送 2 万元,希望高某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处理自己的赔偿申请D.丁向某医院药剂科科长程某送 2 万元,希望程某在质量、价格相同的条件下优先采购丁所在单位生产的药品23.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24.遗弃罪的犯罪对象有(分数:2.00)A.残疾人B
14、.年老者C.患病者D.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者25.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为选择性罪名,包含(分数:2.00)A.对象的选择B.妨害行为的选择C.主体的选择D.手段的选择26.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分数:2.00)A.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B.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C.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D.对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27.洗钱罪的犯罪对象是(分数:2.00)A.贪污贿赂犯罪的所得及其收益B.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C.财产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D.金融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28.甲唆使乙杀丙,乙将丙杀死。甲和乙属于(分数:2.00)A.必要共犯B.任意共犯C.简单共
15、犯D.复杂共犯29.简答题第 26-27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30.教唆犯的特点及成立要件。(分数:2.00)_31.简述我国刑法总则中有关死刑适用的限制性规定。(分数:2.00)_32.辨析题第 28 小题。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33.请对“所有的首要分子都是主犯”这一说法进行辨析。(分数:2.00)_34.法条分析题第 29 小题。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35.刑法第 310 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
16、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试分析: (1)本条所规定的罪名、罪状的描述类型。 (2)本条所规定的犯罪的主客观要件。 (3)试举例说明本条第 2 款规定的情况。(分数:2.00)_36.案例分析题第 30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37.曹某怀疑其妻与其朋友韩某有不正当关系,遂于某晚跟踪其妻至韩某住所。进屋后,曹某发现其妻子披头散发坐在韩某的床上,正在哭泣。曹某大怒,遂殴打其妻,并与韩发生争吵。曹某知道韩某非常有钱,决定抓住这个机会狠狠敲诈他一笔,于是谎称到其父母家中解决问题,将韩某骗至其表妹杨某(当时不在家)的住所,并对韩某进行捆
17、绑、殴打。韩某在不堪忍受的情况下,承认与曹某妻子有不正当关系,提出用金钱补偿,并在曹某的胁迫下,先后数次给家里打电话,要家人将 20 万元放在某公园的指定场所,韩某的家人并未照办。不久,杨某返回住所,韩某以实情相告,杨某并未加以制止,并与曹某一起致信韩某的妻子,信称:韩某系卑鄙小人,现在我等控制之中,为示惩戒,速送 20 万元至某公园的指定地点,钱到放人,不得报警;否则,后果自负。韩某妻子害怕,将钱放至指定地点,并通知曹某。曹某叫杨某去公园取钱,杨某不敢去。于是,曹某留下杨某看管韩某,自己去取赃款。在曹某外出取钱之际,韩某哀求杨某将自己放掉。杨某心动,将韩某放走,并和韩某一起去派出所报警,带领
18、公安人员去公园捉拿曹某,但此时曹某早已携款逃走。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曹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2)杨某私自将韩某放走的行为,是否成立犯罪中止?请说明理由。 (3)杨某的行为有何法定量刑情节? (4)假设曹某在犯罪过程中杀害了韩某,其行为如何处理?(分数:2.00)_二、民法学(总题数:36,分数:60.00)38.单项选择题第 31-5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39.教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受害人的损害应当由( )承担。(分数:2.00)A.教唆人B.教唆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限制
19、民事行为能力人D.教唆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40.不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 )。(分数:2.00)A.法定代理人死亡B.撤诉C.不可抗力D.行为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41.民法中经常出现“以上”、“以内”、“不满”、“以外”等称谓,下列关于上述称谓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以上不包括本数B.以内包括本数C.以外包括本数D.不满包括本数42.关于仓储合同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仓储合同的仓储人享有对标的物留置的权利B.保管人给付仓单,则仓储合同成立C.仓单的转让必须经过背书D.存货人逾期提货的,保管人可以加收仓储费而不必要求存货人承担违
20、约责任43.下列民事法律法律关系中,适用等价有偿原则的有( )。(分数:2.00)A.监护B.扶养C.赠与D.融资租赁44.甲公司传真告诉乙公司:有某品牌电脑 25 台,每台 7000 元,其他条件如旧,请于 2 日内答复。乙公司当日发出传真:“完全同意你方条件。”但因电子线路故障,该传真第四日到达,甲公司未表态。后履行期届至,甲公司不履行义务。则( )。(分数:2.00)A.甲公司有权不履行,因合同尚未成立B.甲公司如果不履行,须承担缔约过失责任C.乙公司的传真为新要约D.乙公司的承诺已经生效45.属于社会团体法人的是( )。(分数:2.00)A.某大学组织的学生记者团B.证券交易所C.中华
21、律师协会D.某大学46.甲企业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 10 万元人民币,借款期限为 1 年,丙企业作保证人。合同签订 3 个月后,甲企业因扩大生产急需资金,遂与乙银行协商,将贷款金额增加到 15 万元,甲企业和乙银行通知了丙企业,丙企业没有答复。后甲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则( )。(分数:2.00)A.丙企业不承担保证责任B.丙企业仅仅对原来的 10 万元债务承担保证责任C.丙企业对 15 万元债务承担保证责任D.保证合同无效47.甲、乙签订买卖棉花的合同,约定甲将棉花运到乙指定的仓库后,乙再向甲付款,不料运输途中遭遇雷雨天气,棉花受损,则风险由( )承担。(分数:2.00)A.甲B
22、.乙C.承运人D.甲、乙分担48.下列选项中,可以转让的债权是( )。(分数:2.00)A.扶养费支付请求权B.属于从权利的债权C.演出公司对演员享有的债权D.基于买卖合同享有的债权49.保证合同的当事人是( )。(分数:2.00)A.债权人和债务人B.保证人和债权人C.保证人和债务人D.保证人、债权人和债务人50.甲租赁乙的房屋期间,乙欲购买甲的该租赁房屋,甲表示同意,则所有权自( )时起转移。(分数:2.00)A.合同生效B.乙占有房屋C.租赁合同期限届至D.办理房屋转移登记手续51.下列各项权利中属于人格权的是( )。(分数:2.00)A.署名权B.探视权C.荣誉权D.保护作品完整权52
23、.下列选项中,必须申请商标注册的商品有( )。(分数:2.00)A.雪茄制品B.敌敌畏C.杀虫剂D.灭鼠灵5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有( )。(分数:2.00)A.不归还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B.甲、乙签订断绝亲子关系的协议C.丙为开设妓院而租用丁的房屋D.某企业有关“工伤概不负责”的规定54.甲将其创作的含有智力成果的计算机软件卖给乙,乙又将该软件卖给丙公司和丁公司,则( )对该智力成果拥有知识产权。(分数:2.00)A.甲B.乙C.丙公司D.丁公司55.关于遗嘱形式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公证遗嘱不能撤销B.代书遗嘱无须见证人C.危机情况解除,口头遗嘱无效
24、D.自书遗嘱须有见证人在场见证56.既属于双务合同,又属于实践合同的是( )。(分数:2.00)A.赠与合同B.委托合同C.租赁合同D.有偿保管合同57.构成无因管理之债的情形是( )。(分数:2.00)A.行人抢救落水儿童B.拾得人以所有的意思占有他人抛弃之物C.打扫公共场所D.将盗窃物隐匿58.下列选项中,属于三代旁系血亲的是( )。(分数:2.00)A.本人和堂兄B.胞弟和胞妹C.本人的堂叔和本人的外甥D.本人和孙女59.多项选择题第 51-5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60.根据物权法的
25、规定,下列合同可以适用留置权的有(分数:2.00)A.委托合同B.行纪合同C.承揽合同D.运输合同61.下列选项中,可以适用不当得利的情形有(分数:2.00)A.误将他人病牛当作自己病牛进行救治而支付的医药费B.养子女误以为对生父母有赡养义务而支付赡养费C.明知不欠他人债务而进行清偿D.合同因重大误解而被撤销,一方已为给付62.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形有(分数:2.00)A.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B.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C.遗弃被继承人的D.虐待被继承人的63.下列权利遭受侵害时,权利人可以实施正当防卫予以反击的有(分数:2.00)A.名誉权B.身体权C.隐私权D.健康
26、权64.甲公司欠乙公司 30 万元欠款,一直无力偿付,现丙公司欠甲公司 20 万元欠款已经到期,但甲公司明确表示放弃对丙公司的到期债权,乙公司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则(分数:2.00)A.可以请求法院撤销甲放弃债权的行为B.可以行使代位权,要求丙公司偿还 20 万元C.乙公司行使权利所支出的费用可以向甲公司主张D.乙公司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65.简答题第 56-57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66.简述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区别。(分数:2.00)_67.简述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分数:2.00)_68.辨析题第 58 小题。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
27、69.民间有一种说法:“有损害,有责任;无损害,无责任。也就是说,有损害发生,造成损害的人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试用侵权法原理对该说法加以辨析。(分数:2.00)_70.法条分析题第 59 小题。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7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 68 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28、包括该条文所规定制度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效力和制度价值)。(分数:2.00)_72.案例分析题第 60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73.张某系玉雕世家出身,其父亲去世后张某从父亲收藏的玉石中发现一块质地奇特的玉石,他反复琢磨之后决定在上面雕刻人物图。经过数月呕心沥血的创作,张某终于完成了这件玉雕作品。该玉雕送展后获得了一等奖,一香港商人出高价购买,并支付了价款。张某便委托李某(16 岁)将玉雕送给该香港商人。张某父亲的生前好友钱某听说此事后找到张某,称该玉石是张某的父亲生前向他借去玩赏的,要求张某返还。经查,玉石确系钱某所有。不幸的是,李某在送玉雕的途中,因其所乘坐的某运输公司的
29、汽车翻车受伤,玉雕被毁。钱某于是诉至法院,要求张某返还玉石,香港商人也要求张某承担违约责任。张某拒绝返还玉石,并以玉雕毁坏系李某和运输公司所致,拒绝承担违约责任。问: (1)本案涉及哪些合同法律关系? (2)谁拥有玉雕的所有权?为什么? (3)如何认定张某与李某之间委托合同的性质?为什么? (4)钱某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 (5)张某是否应当承担玉雕毁坏的违约责任?为什么?(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试卷 32 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7,分数:60.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 小题,满分。_解析:2.单项选择题第 1-20
3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解析:3.2004 年,我国留学生李某在荷兰留学期间,与一当地英国人霍华德发生冲突,后来李某在一酒吧喝酒,恰逢霍华德与其朋友也在喝酒。霍华德一伙趁酒兴将李某打成重伤后逃走。2005 年霍华德来到中国旅游。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我国司法机关有管辖权,根据属地管辖权的规定B.我国司法机关无管辖权,因为应由犯罪地司法机关管辖C.我国司法机关有管辖权,根据普遍管辖权的规定D.我国司法机关有管辖权,根据保护管辖权的规定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 8 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据此,英国人霍华德对我国公民李某在我国境外实施了犯罪(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 234 条,该犯罪在我国应处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英国也有对故意伤害罪的惩处规定,所以符合第 8条规定,我国司法机关有管辖权。此管辖权不是属地管辖权,因犯罪发生在境外;也不是普遍管辖权,因普遍管辖权主要是针对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国际罪行,如贩毒、恐怖活动等;此为保护管辖权,D 正确。4.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之间的关系。(分数:2.00)A.危害行为与危害
32、结果 B.行为与结果C.客观行为与主观心理D.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解析:解析:刑法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客观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A 正确。5.下列( )情形不属于间接故意。(分数:2.00)A.张三在李四的暖水瓶中下毒以杀害李四,知李四与王五共用一暖水瓶,而对王五死活听之任之,结果王五饮水后死亡。张三对王五死亡结果B.赵六用一散弹枪打麻雀,看见一小孩站在停满麻雀的树旁边,没有理会,一枪打去致小孩重伤。赵六对小孩重伤的结果C.孙七与被害人因琐事引起争执,被害人纠集 20 余人入孙七院中无理取闹。孙七气急,拿出私藏的手榴弹拧开后盖掖在腰间,手持点燃的爆竹自屋内冲出,想以此吓退对方
33、。不料对方抢夺手榴弹,发生爆炸,造成 3 人死亡、2 人重伤、5 人轻伤的后果。孙七对该手榴弹爆炸的结果D.郑八酒后驾车超速行驶,乘客提醒他注意安全,他不听,仍然高速行驶,结果造成交通事故 解析:解析:A、B、C 均属间接故意,D 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D 为正确答案。6.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 解析:解析:在犯罪预备阶段既可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
34、也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D 表述错误,故为正确选项。7.甲与乙想盗窃某厂仓库的钢材,乙的一个亲戚恰好在该厂工作,甲让乙设法配一把钥匙,乙将钥匙配好交给甲。某日晚,二人约好在仓库门口汇合,但乙思前想后,觉得事情早晚会败露,最后没有如约前往。甲久等乙不来,只好自己用钥匙打开仓库大门,盗走钢材。几日后,甲将钢材卖出,得赃款 30000 元,甲分给乙 10000 元,但乙拒绝接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乙是共同犯罪 B.甲的行为是盗窃既遂,乙的行为是犯罪中止C.甲的行为是盗窃既遂,乙的行为是犯罪未遂D.对甲的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对乙应当按照中止犯的规定减轻处罚解析:解析:共
35、同犯罪是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在共同犯罪中部分共犯退出或者放弃犯罪的,可以成立中止,但除必须具备犯罪中止的一般要件外,还必须具备“有效性”,即有效地阻止共同犯罪结果发生或有效地消除自己先前参与行为对共同犯罪的作用。如果共同犯罪中部分共犯中止自己的行为,但其他共犯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时,不能单独成立犯罪中止,而应成立犯罪既遂。也就是说,共同犯罪人要成立犯罪中止,不仅要中止自己的行为,还要阻止其他共同犯罪人实施犯罪或有效阻止犯罪结果发生。因为共同犯罪实行的是“一部行为,全部责任”的原则,如果仅仅中止自己的行为,仍然要对整个犯罪承担责任,但其中止自己的行为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本题中,乙不能成立犯
36、罪中止,甲、乙都是盗窃既遂。 A 为正确选项。8.王与李有仇,一日李拦截王,骂且做势欲打,王逃,李追打不舍。王顺手拾得屠刀一把,李不敢近前。王又恶言激李,李又追,王待李近伺机刀刺其胸致死。王某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故意杀人 解析:解析:本题案例中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挑拨。所谓防卫挑拨,是指为了侵害对方,有意挑逗对方首先实行侵害行为,然后借口遭到不法侵害,实施加害对方的行为。防卫挑拨不符合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即防卫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因此防卫挑拨不能成立正当防卫。王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D 正确。9.某甲家中一只箱子和若
37、干财物被盗,箱子当时就在附近的公共垃圾桶中被找到,里面的东西原封未动。某甲认为是窃贼所藏,日后必然来取,就产生了报复窃贼的念头,并把箱中物品取出,装入一个拉发的爆炸装置,放到原处。后来,一个清洁工清除垃圾时发现了箱子,打开时发生爆炸,当场死亡。某甲的行为( )。(分数:2.00)A.构成故意杀人罪B.构成爆炸罪 C.属于假想的防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解析:解析:虽然某甲的本意是报复窃贼,但是把爆炸装置放在公共垃圾箱内,很难保证将爆炸范围限制在特定的不危及公共安全的范围内,还是很有可能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所以,此行为构成爆炸罪。10
38、.王某利用计算机知识获取某公司上网账号和密码后,以每 3 个月 100 元的价格出售上网账号和密码,从中获利 5000 元,给该公司造成 4 万元的损失。对此,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分数:2.00)A.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 5000 元B.王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 5000 元C.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 4 万元 D.王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 4 万元解析:解析:刑法第 265 条规定: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依照本法第 264 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最高人
39、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2 条规定:刑法第 265 条规定的“以牟利为目的”,是指为了出售、出租、自用、转让等谋取经济利益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更为明确的规定,该解释第 8 条规定:盗用他人公共信息网络上网账号、密码上网,造成他人电信资费损失较大的,依照刑法第 264 条的规定,以盗窃罪定罪处罚。本题中,王某“获取某公司上网账号和密码”后,为了获利而出售该上网账号和密码让他人使用,构成盗窃罪。关于本题盗窃数额的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5 条规定,明知是盗接他人的通信线路
40、、复制他人电信码号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盗窃数额按合法用户为其支付的屯话费计算。本题盗窃数额不能按照罪犯最终所得的数额认定,而是应按照被盗财物的实际价值认定,应认定该公司损失的 4 万元为盗窃数额。故本题选 C 项。诈骗罪必须是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自愿”地交付财物或处分财物。本题中某公司早先对自己公司的上网账号和密码被盗并不知情,因此王某犯的不是诈骗罪。11.李某系 A 市建设银行某储蓄所记账员。2002 年 3 月 20 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出纳员陈某将 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抽屉内(未锁)。当日下班后,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该 2 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到自己办公桌
41、下面的垃圾袋中,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分数:2.00)A.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既遂B.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未遂C.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 D.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解析:解析:本题中,李某是将其他工作人员主管的而非自己主管的营业款盗走,他在实行盗窃行为时虽然利用了本人可以进入作案现场并熟悉周围情况的有利条件,但其盗窃行为没有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因此不构成贪污罪,而构成盗窃罪,故排除 A、B 两项。本题的关键是区分盗窃罪的既遂和未遂。盗窃罪是侵犯财产罪的一种,其直接侵犯被害人对自己财物的控制。在我国的传统刑法理论中,判定盗窃既遂的标准是
42、“失控说”,也就是说,只要罪犯的行为导致被害人对自己的财产失去控制,就构成盗窃罪的既遂。本题中,李某将陈某主管的营业款盗走,虽然暂时藏在“自己办公桌下面的垃圾袋中”,当天也没有带出单位自由支配使用,但是对于陈某来说,他对这 2 万元营业款已经失控,因此李某属于盗窃既遂,故应选 C 项。12.税务稽查员甲发现 A 公司欠税 80 万元,便私下与 A 公司有关人员联系,要求对方汇 10 万元到自己存折上以了结此事。 A 公司将 10 万元汇到甲的存折上后,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 A 公司免交 80 万元税款办理了手续。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分数:2.00)A.认定为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从重处罚B.认定为受贿罪,从重处罚C.认定为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与受贿罪的竞合,从一重处罚 D.认定为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与受贿罪,实行并罚解析:解析:刑法第 404 条规定: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处 5 年以下有期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