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5,分数:58.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 小题,满分。_2.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3.刑法第 121 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这一条款中所规定的法定刑是( )。(分数:2.00)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自由设定的法定刑4.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
2、罪故意的认识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认识错误B.手段认识错误C.客体认识错误D.对象认识错误5.关于缓刑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对未成年的累犯可以适用缓刑B.缓刑可适用于实被判处 5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C.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发生应予撤销缓刑事由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D.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发生应予撤销缓刑事由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6.某检察机关在查处一贪污案时,找证人王某了解情况。谈话结束时,侦查人员顺便问:“你自己有无问题需要说清楚?”王某一时语塞,侦查人员见状便予以政策教育,王某遂交代了自己受贿 5 万元的犯罪事实。根据刑法规定
3、,对王某受贿罪量刑时应考虑哪种情节?( )(分数:2.00)A.自首情节B.立功情节C.揭发他人情节D.认罪服法情节7.在罪数形态中,继续犯与状态犯区别的关键是( )。(分数:2.00)A.犯罪造成的不法状态是否继续B.不法行为是否继续C.犯罪是否侵害同一客体D.主观上是否出于同一故意8.关于租赁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租赁合同中约定的租赁期间不得超过 20 年,否则租赁合同无效。B.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否则合同无效。C.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由第三人赔偿损失,承租人不承担赔偿责任。D.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
4、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9.公安人员张某在审讯犯罪嫌疑人高某时,对其捆绑吊打,致使高某脑内大面积出血而死亡。对张某的行为进行处罚的原则是( )。(分数:2.00)A.按刑讯逼供罪从重处罚B.按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C.按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从重处罚D.按过失致人死亡罪从重处罚10.某国有林场为了解决本单位的职工福利问题,擅自采伐所管理的林木 1000 余棵。其行为属于( )。(分数:2.00)A.单位构成盗伐林木罪B.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个人构成盗伐林木罪C.滥伐林木罪D.不构成犯罪11.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5、 )年。(分数:2.00)A.1/2、20B.1/3、10C.1/2、10D.1/2、1512.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构成( )。(分数:2.00)A.徇私枉法罪B.玩忽职守罪C.枉法裁判罪D.滥用职权罪13.甲从邻居男孩乙手中骗得房门钥匙一把,随即作了模仿及压制,后还了钥匙。一日,甲拿着仿制的钥匙去乙家开门行窃,因钥匙仿制不准,未能成功,准备回家加工后继续作案,此时被他人抓获。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14.我国刑法第 13 条中的“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6、应理解为( )。(分数:2.00)A.构成犯罪,但不应受处罚B.构成犯罪,但不需要刑罚处罚C.不构成犯罪D.构成犯罪,但免予刑罚处罚15.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 )开始计算。(分数:2.00)A.判决宣告之日B.判决确定之日C.实施犯罪之日D.判决执行完毕之日16.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贪污罪主体的是( )。(分数:2.00)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C.国家机关委派到中外合资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D.外商委派到中外合资企业担任经理的人员17.下列关于刑法中法条竞合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条竞合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一些条文之间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关系
7、B.对法条竞合关系的处理原则是,在一般情况下依照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法条的原则,适用特别法条C.诈骗罪与信用卡诈骗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D.行贿罪与受贿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18.下列哪种情况不能认定为具有因果关系?( )(分数:2.00)A.甲希望乙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出资赞助乙乘飞机周游世界,乙果真在途中遇空难而死亡B.甲为了替自己遭到强奸杀害的女儿报仇,在罪犯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的途中,乘人不备将该罪犯砍死C.甲遭遇乙某强奸,在乙某的紧迫之下,不幸失足跌入悬崖摔死D.甲用刀扎伤乙某,当时地处深山,甲背乙走两天两夜才赶到最近的一家医院,到医院之后,乙才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19.闫某为刑警,一日值班时
8、间与朋友打麻将,接到一名女子报警声称即将遭遇强奸,要求保护。闫某没有立即采取行动,也没有向领导报告,致使该名女子遭受强奸并被杀害。闫某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滥用职权罪B.玩忽职守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20.对刑法关于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规定,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分数:2.00)A.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包括引诱、容留、介绍男性向同性恋者卖淫B.引诱成年人甲卖淫、容留成年人乙卖淫的,成立引诱、容留卖淫罪,不实行并罚C.引诱幼女甲卖淫,容留幼女乙卖淫的,成立引诱幼女卖淫罪与容留卖淫罪,实行并罚D.强迫不满十六周岁的幼女卖淫的,属于加重情节2
9、1.甲报复杀害其仇人乙,在农贸市场将自制的爆炸装置点燃后掷向乙,致乙重伤,并造成三名菜农轻伤。对甲的行为应定为( )。(分数:2.00)A.故意杀人罪B.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C.故意伤害罪D.爆炸罪22.成立犯罪不可缺少的要素是( )。(分数:2.00)A.犯罪行为B.犯罪结果C.犯罪目的D.犯罪动机23.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24.下列哪些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分数:2.00)A.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B.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
10、妇女、儿童的C.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查处的D.走私、贩卖毒品犯罪过程中以暴力、威胁的方法抗拒检查的25.下列人员中能够成为妨害公务罪对象的是( )。(分数:2.00)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C.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D.依法履行职责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26.减刑的对象包括( )。(分数:2.00)A.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C.被判处拘役的罪犯D.被判处管制的罪犯27.下列关于牵连犯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B.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C.牵连犯
11、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罪名D.牵连犯是实际的一罪,所以不实行数罪并罚28.对于下列( )情形,行为人出于保护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分数:2.00)A.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B.正在进行的暴力性的强奸,抢劫C.正在进行的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爆炸D.正在进行的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29.简答题第 26-27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30.简述抗税罪的概念和特征。(分数:2.00)_31.试述犯罪未遂的种类。(分数:2.00)
12、_32.法条分析题第 29 小题。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33.刑法第 25 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分数:2.00)_34.案例分析题第 30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35.酒店房客甲疑同屋旅客乙为富商,遂假意逢迎,伺机将乙灌醉,从乙身上翻出空白支票一张。 甲凭此与一家公司签订一笔价值数十万元的合同。该公司经查得知,支票因原单位更换印鉴,现已失效,故未发货。阅读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刑法理论,甲的行为触犯何种罪名?简要说明理由。 (2)
13、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并简要说明法律根据。(分数:2.00)_二、民法学(总题数:36,分数:60.00)36.单项选择题第 31-5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37.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 )年。(分数:2.00)A.1B.2C.3D.438.张某和李某受甲鞋店委托,去外地买了一批皮鞋,其实张某与某乡办鞋厂勾结,购进一批劣质皮鞋,李某并不知情。张某得了好处后,送了一条高档香烟给李某,李某因为张某是其师傅,也未过多问。此案中,应负连带责任的是( )。(分数:2.00)A.张某、李某和某乡办鞋厂B.张
14、某与某乡办鞋厂C.张某与李某D.李某与某乡办鞋厂39.甲、乙、丙、丁四人合伙经营汽车运输业务,丙又介绍其弟戊参加合伙,甲、丁同意,乙不同意,戊以多数同意而驾车运营,后因发生事故,造成 5 000 元损失,戊主张每人承担 1 000 元,诉至法院,法院应如何判决?( )。(分数:2.00)A.甲、乙、丙、丁、戊各承担 1 000 元B.甲、乙、丙、丁、分担 5 000 元债务C.由戊自己承担 5 000 元债务D.由丙、戊分担 5 000 元债务40.甲用其房屋做抵押,向乙贷款 30 万元,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两个月后又以该房屋做抵押,向丙贷款20 万元,也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及至债务履行期届满
15、,甲无力清偿,该房屋拍卖支付相关费用后尚余30 万,则( )。(分数:2.00)A.乙优先受偿B.丙优先受偿C.乙丙按对甲债权的比例受偿D.乙丙每人分 15 万,剩下的债务转化为普通债务41.李某到上海出差,住进酒店后,将包裹寄存在酒店的寄存处。当晚寄存处失窃,李某的包裹也被盗走。三天后,李某被告知其寄存的包裹被盗。依照我国民法的规定,李某请求赔偿的是诉讼时效期间是( )。(分数:2.00)A.从李某被告知包裹被盗时起 1 年内B.从李某的包裹被盗时起 1 年内C.从李某被告知包裹被盗时起 2 年内D.从李某的包裹被盗时起 2 年内42.甲公司欠乙公司 300 万元货款。现在甲公司经营管理不善
16、,负债累累,被乙公司兼并。甲公司欠乙公司的债务因之消灭,这种债的消灭被称为( )。(分数:2.00)A.债的接触B.债的混同C.债的抵消D.债的免除43.导致诉讼时效延长的事由发生在( )。(分数:2.00)A.诉讼时效期间内任何时间B.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 个月内C.诉讼时效期间的开始 6 个月内D.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以后4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合为一个新法人,原法人人格全部消灭的行为称为( )。(分数:2.00)A.法人的合并B.法人的新设合并C.法人组织形态的变更D.法人宗旨的变更45.下列选项中可以适用善意取得的是( )。(分数:2.00)A.管制刀具B.外币C.可卡因D.白银46.
17、关于特定物和种类物区分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特定物为“独一无二”的物B.种类物可经当事人选择确定为特定物C.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客体只能为特定物D.特定物灭失,权利人只能要求损害赔偿47.以下关于民事权利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不享有民事权利能力B.实际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自然人才能享有民事权利能力C.任何人无权限制或剥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D.自然人本人可以放弃民事权利能力48.下列财产中应该归国家所有的是( )。(分数:2.00)A.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B.遗失物C.漂流物D.失散的饲养动物49.甲将一幅古画交给乙进行装裱
18、,该合同在性质上属于(分数:2.00)A.委托合同B.保管合同C.行纪合同D.承揽合同50.下列选项中,属于所有权原始取得的是( )。(分数:2.00)A.采摘果园的果实B.国家进行行政征收土地C.继承取得遗产D.通过买卖取得标的物51.下列所附条件有效的是( )。(分数:2.00)A.如果一年前我的旧房子没有拆,我现在就把房子租给你B.如果今年冬天我独生子不回家,我就把房子租给你C.如果你能帮我搞到毒品,我就把工程承包给你D.如果天下雨,我送你一把雨伞52.甲与乙去某歌厅消费,二人共要了两杯可乐,结账时发现须付 l000 美元,应当如何处理?( )(分数:2.00)A.二人没还价就买,应该付
19、钱B.歌舞厅环境好,应该付这么多钱C.二人有权要求变更价款D.该合同不公平,无效53.下列行为中,可以构成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2009 年单选 35)(分数:2.00)A.小张在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中约定“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赔偿保险金”B.小王与小李在房屋买卖合同中约定“双方到房产部门办理登记过户手续后,房屋所有权转移”C.甲公司与乙公司在租赁合同中约定“待甲所建大楼落成时租给乙工作室两间”D.小明的爷爷与小明约定“小明获得游泳冠军后,给小明买 1 台电脑”54.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可以由法人享有的人格权是( )。(2008 年单选 45)(分数:2.00)A.姓名权B.肖像权
20、C.名誉权D.隐私权55.没有配偶且符合其他结婚条件的男女同居生活的,如果当事人向法院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人民法院( )。(2012 年单选 38)(分数:2.00)A.按离婚处理B.不予受理C.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D.对于有子女的按离婚处理56.甲见乙挥拳打丙,遂上前制止,结果被乙误伤。对甲因此所受的损害 ( )。(分数:2.00)A.由乙、丙承担按份赔偿责任B.由乙、丙承担连带赔偿责任C.由丙承担全部赔偿责任D.由乙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乙无力承担,可责令丙给予适当补偿57.多项选择题第 51-5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21、。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58.下列选项中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是( )。(分数:2.00)A.平等原则B.合同自由原则C.有偿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59.以下民事纠纷中,诉讼时效期间为 1 年的是( )。(分数:2.00)A.因拒付租金引起的纠纷B.技术进出口合同纠纷C.名誉权纠纷D.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纠纷60.下列共有关系中,属于共同共有关系的有( )。(分数:2.00)A.居住在同一幢楼的居民对共同乘坐的电梯形成的共有关系B.甲乙共同申请一项专利,并获得专利权C.甲乙 2008 年 1 月结婚,甲在结婚后得到一笔婚前发表的小说稿费,后 2008 年 9 月甲乙离婚,对于该笔稿费D.甲、
22、乙各出一幢房屋和 1 万元钱成立一普通合伙企业后所得经营收入61.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有( )。2009 年多选 52)(分数:2.00)A.出让B.转让C.划拨D.先占62.某甲与某乙签订了一份租房协议,协议约定:如果甲之子在 1 年内出国,则甲将房租给乙居住。这一民事法律行为 ( )。(分数:2.00)A.既未成立,也未生效B.已成立但未生效C.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D.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63.简答题第 56-57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64.简述质权与留置权的区别。(分数:2.00)_65.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有何区别?(分数:2.00)_66.辨析题第 58 小题
23、。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67.既然质权人对质物享有孳息收取权,则质物所生孳息为质权人所有。(分数:2.00)_68.法条分析题第 59 小题。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6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61 条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24、。(分数:2.00)_70.案例分析题第 60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71.2006 年 6 月,甲公司向乙银行借款 300 万元。双方约定:借用期限为 6 个月,期限届满一次性偿还,并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如果借款人逾期不还, 乙银行有权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同时,乙银行与丙公司签订担保合同,约定:丙公司为甲公司的借款提供连带保证责任。此外,为了保证甲公司按期还款,丙公司又以自己所有的大厦第五层的房屋为甲公司提供抵押担保,并将应收账款作为甲公司还款的质押担保,乙银行还要求丙公司及时办理抵押登记和质押登记,但丙公司未按约定对抵押和质押担保办理登记。后甲公司没有按期还款
25、。问(1)如何认定甲公司和乙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的效力?为什么? (2)如何认定乙银行和丙公司签订的抵押和质押担保合同的效力?为什么? (3)乙银行与丙公司设定的抵押权和质权能否成立?为什么? (4)甲公司和丙公司应当如何对乙银行承担民事责任?为什么?(分数:2.00)_三、辨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72.请对“无行为即无犯罪”这一说法进行辨析。(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5,分数:58.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 小题,满分。_解析:2.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
26、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解析:3.刑法第 121 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这一条款中所规定的法定刑是( )。(分数:2.00)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自由设定的法定刑解析:解析:由于暴力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对公共安全的破坏十分严重,刑法对其规定了绝对确定的法定刑。4.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认识错误B.手段认识错误C.客体认识错误 D.对象认识错
27、误解析:解析: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处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总原则是: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法判定,不因主观上的认识错误而发生变化。因此排除选项 A。如果行为人对犯罪对象认识有错误,但是对犯罪客体认识没有错误,则对刑事责任不发生任何影响;据此,排除选项 D。手段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罪过成立,是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行为人只负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据此,排除选项 B。客体认识错误的,则依行为人主观认识的客体种类定罪。比如,甲认为乙包中藏有钱财实施抢劫,而乙包中实际藏有手枪,据此应当排除甲抢劫枪支罪的故意,即应当认定甲构成抢劫罪,而非抢劫枪支罪。因此,选项 C 应选
28、。5.关于缓刑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对未成年的累犯可以适用缓刑B.缓刑可适用于实被判处 5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C.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发生应予撤销缓刑事由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D.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发生应予撤销缓刑事由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的规定,对累犯不适用缓刑,因而选项 A 不对;缓刑仅适用于被判处拘役、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而选项 B 不对;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发生应予以撤销缓刑事由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而非原判刑罚执行完毕,因此,选项 C 错误,选项 D 正确。6.某检察机关在查处一贪污案时,找证
29、人王某了解情况。谈话结束时,侦查人员顺便问:“你自己有无问题需要说清楚?”王某一时语塞,侦查人员见状便予以政策教育,王某遂交代了自己受贿 5 万元的犯罪事实。根据刑法规定,对王某受贿罪量刑时应考虑哪种情节?( )(分数:2.00)A.自首情节 B.立功情节C.揭发他人情节D.认罪服法情节解析:解析: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王某自动交代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自己的受贿事实,构成自首。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
30、他案件的行为。7.在罪数形态中,继续犯与状态犯区别的关键是( )。(分数:2.00)A.犯罪造成的不法状态是否继续B.不法行为是否继续 C.犯罪是否侵害同一客体D.主观上是否出于同一故意解析:解析:所谓继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之时直至其构成既遂,且通常在既遂之后在犯罪行为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在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当中,除非法拘禁罪外,窝藏罪、遗弃罪等也是典型的继续犯。继续犯与状态犯区别的关键在于:不法行为是否处于持续状态中,即是否继续。8.关于租赁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租赁合同中约定的租赁期间不得超过
31、20 年,否则租赁合同无效。B.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否则合同无效。C.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由第三人赔偿损失,承租人不承担赔偿责任。D.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解析:解析: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所以,租赁合同中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但超过二十年的,仅导致超过部分的租赁期限约定无效,并非导致租赁合同整体无效。选项 A 错误。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所以,租赁合同未采用
32、书面形式的并不导致合同无效,选项 B 错误。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所以,选项 C 错误。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所以,选项 D 正确。9.公安人员张某在审讯犯罪嫌疑人高某时,对其捆绑吊打,致使高某脑内大面积出血而死亡。对张某的行为进行处罚的原则是( )。(分数:2.00)A.按刑讯逼供罪从重处罚B.按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 C.按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从重处罚D.按过失致人死亡罪从重处罚解析:解
33、析:刑法第 247 条规定,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10.某国有林场为了解决本单位的职工福利问题,擅自采伐所管理的林木 1000 余棵。其行为属于( )。(分数:2.00)A.单位构成盗伐林木罪 B.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个人构成盗伐林木罪C.滥伐林木罪D.不构成犯罪解析:解析:参见刑法第 345 条、第 346 条的规定。盗伐林木罪是指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其构成特点为:(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林业的管理和国家、集体或他人对林木的所有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森林法规,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3)犯罪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4)主观
34、方面为故意。林场为了解决本单位的职工福利问题,擅自采伐所管理的林木 1000 余棵,数量较大,符合各项构成要件,因而构成盗伐林木罪,其犯罪主体是林场。盗伐林木罪与滥伐林木罪的区别在于,前者不仅破坏国家林业资源,而且还侵犯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林木所有权;后者仅破坏林业资源,并不侵犯林木所有权。因此,此题选 A。11.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年。(分数:2.00)A.1/2、20B.1/3、10C.1/2、10 D.1/2、15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 78 条第 2 款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
35、、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10 年。”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12.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构成( )。(分数:2.00)A.徇私枉法罪B.玩忽职守罪C.枉法裁判罪 D.滥用职权罪解析:解析:参见刑法第 399 条第 2 款的规定。徇私枉法罪规定在刑法第 399 条第 1 款中,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注意,该款规定很重要,通常将其客观方面总结为一个过程(刑事诉讼
36、过程中)、两种起因(徇私、徇情)、三种行为。特别提醒考生注意分清这两个罪名。提供给大家一个记忆的方法:这两个罪名连起来,就是“徇私枉法(枉法)裁判”,大家都知道“先刑后民”一说,相对应地,“徇私枉法”就是“刑”,“枉法裁判”就是“民”,虽不确切,但比较容易分清。此外,还有应当注意的一点是定罪问题:根据刑法第 399 条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徇私枉法、枉法裁判,同时又构成受贿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13.甲从邻居男孩乙手中骗得房门钥匙一把,随即作了模仿及压制,后还了钥匙。一日,甲拿着仿制的钥匙去乙家开门行窃,因钥匙仿制不准,未能成功,准备回家加工后继续作案,此时被他人抓获。甲的
37、行为属于( )。(分数:2.00)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解析: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犯罪未遂的原因。在犯罪未遂中,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大致有三种情形:行为人以外的客观原因;行为人自身的客观原因;行为人主观认识错误。本题中,行为人已经开始着手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但因行为人以外的客观原因而未达既遂,故构成犯罪未遂。14.我国刑法第 13 条中的“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分数:2.00)A.构成犯罪,但不应受处罚B.构成犯罪,但不需要刑罚处罚C.不构成犯罪 D.构成犯罪,但免予刑罚处罚解析:解析:对刑法第 13 条犯罪概念中“但书”的
38、理解。15.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 )开始计算。(分数:2.00)A.判决宣告之日B.判决确定之日 C.实施犯罪之日D.判决执行完毕之日解析:解析:刑法第 73 条第 3 款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开始计算。16.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贪污罪主体的是( )。(分数:2.00)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C.国家机关委派到中外合资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D.外商委派到中外合资企业担任经理的人员 解析:解析:外商委派到中外合资企业担任经理的人员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不能成为贪污罪的主体。17.下列关于刑法中法条竞合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条竞
39、合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一些条文之间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关系B.对法条竞合关系的处理原则是,在一般情况下依照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法条的原则,适用特别法条C.诈骗罪与信用卡诈骗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D.行贿罪与受贿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条竞合。法条竞合是指刑法中有一些条文之间在内容上存在重复或史又关系。这完全是由于立法技术上的原因所追成的,最常见的是特殊罪名的法条与一般罪名的法条竞合,如各种金融诈骗罪与刑法第 266 条规定的(一般)诈骗罪的竞合。对法条竞合的处理原则一般是特别法优于一般法,适用特别法条,但特别情况下也有重法条优先适用的。行贿罪和受贿罪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18.下列
40、哪种情况不能认定为具有因果关系?( )(分数:2.00)A.甲希望乙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出资赞助乙乘飞机周游世界,乙果真在途中遇空难而死亡 B.甲为了替自己遭到强奸杀害的女儿报仇,在罪犯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的途中,乘人不备将该罪犯砍死C.甲遭遇乙某强奸,在乙某的紧迫之下,不幸失足跌入悬崖摔死D.甲用刀扎伤乙某,当时地处深山,甲背乙走两天两夜才赶到最近的一家医院,到医院之后,乙才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解析:解析:刑法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客观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根据因果关系客观说,B、C、D 三种情况均认为具有因果关系,A 为正确选项。19.闫某为刑警,一日值班时间与朋友打麻将,接到一
41、名女子报警声称即将遭遇强奸,要求保护。闫某没有立即采取行动,也没有向领导报告,致使该名女子遭受强奸并被杀害。闫某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滥用职权罪B.玩忽职守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解析:解析: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或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玩忽职守表现出的是一种不作为,是对自己职责范同以内的事项置之不理,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而滥用职权的行为是一种作为,是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因此,本案中闫某的行为符合玩忽职守罪的特征。20.对刑法关于组织、强迫、引诱
42、、容留、介绍卖淫罪的规定,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分数:2.00)A.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包括引诱、容留、介绍男性向同性恋者卖淫B.引诱成年人甲卖淫、容留成年人乙卖淫的,成立引诱、容留卖淫罪,不实行并罚C.引诱幼女甲卖淫,容留幼女乙卖淫的,成立引诱幼女卖淫罪与容留卖淫罪,实行并罚D.强迫不满十六周岁的幼女卖淫的,属于加重情节 解析:解析:A 对,卖淫包括男性向同性恋者卖淫。B 对,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是选择罪名,不并罪。C 对,引诱幼女卖淫罪与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属不同罪名,两行为构成两罪名并罚。D 错,强迫不满14 周岁的幼女卖淫的,属于加重情节。21.甲报复杀害其仇人乙,在农贸市场将自制的爆炸装置点燃后掷向乙,致乙重伤,并造成三名菜农轻伤。对甲的行为应定为( )。(分数:2.00)A.故意杀人罪B.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C.故意伤害罪D.爆炸罪 解析:22.成立犯罪不可缺少的要素是( )。(分数:2.00)A.犯罪行为 B.犯罪结果C.犯罪目的D.犯罪动机解析:解析: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都必须具备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这四个要件。任何一种犯罪都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