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真题 2010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以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范围为标准,可以将法划分为( )。(分数:1.00)A.国内法和国际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2.下列关于法学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1.00)A.法学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律学”B.所有法律现象都在法学研究范围之内C.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法学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D.法学随着法的出现而出现,因此有了法就有了法学3.法的普遍性是指( )。(分数:1.00)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法律的效力都
2、是相同的C.法律可以多次、反复适用D.法律在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4.下列原则中,属于程序性法律原则的是( )。(分数:1.00)A.诚实信用原则B.“谁主张谁举证”原则C.罪刑法定原则D.物权法定原则5.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历史类型划分标准的是( )。(分数:1.00)A.法的历史渊源B.法的外部特征C.社会生产力水平D.法的阶级本质6.从法系角度看,我国澳门地区近代以来的法律属于( )。(分数:1.00)A.普通法法系B.大陆法系C.中华法系D.社会主义法系7.在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历史类型之间新法对旧法的借鉴和吸收,在法学理论上称为( )。(分数:1.00)A.法律继承B.法律移植C
3、.法制改革D.法律发展8.下列关于行政法规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1.00)A.行政法规由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组成B.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和规章C.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D.行政法规是调整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9.根据西哀耶士的观点,制宪权归属于( )。(分数:1.00)A.国民B.立法机关C.执政党D.制宪机关10.被马克思誉为世界上“第一部人权宣言”的宪法性文件是( )。(分数:1.00)A.1679 年英国人身保护法B.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C.1776 年美国独立宣言D.1789 年法国人权宣言11.有权接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
4、表辞职申请的机关是( )。(分数:1.00)A.该省人民代表大会B.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选举该代表的人民代表大会D.选举该代表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12.下列情形中,侵犯了公民宪法权利的是( )。(分数:1.00)A.公民甲因精神病发作而未被选举委员会列入选民名单B.某报报道了副市长乙因嫖娼而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的新闻C.公安机关就某刑事案件要求电信部门提供公民丙的通讯记录D.某高校毕业生丁因身高不符合中国人民银行某分行的招聘条件而未被录用13.在民族自治机关组成人员中,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的职务是( )。(分数:1.00)A.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B.自治
5、区副主席、自治州副州长、自治县副县长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14.稻香河流经甲村,邻近的乙村村民为生产和生活需要一直从稻香河取水。为了争夺水源,两村经常发生争执,甚至械斗。该河流的所有权属于( )。(分数:1.00)A.甲村和乙村B.甲村C.乙村D.国家15.中国古代首次设置律博士的政权是( )。(分数:1.00)A.北魏B.曹魏C.西晋D.北齐16.元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为( )。(分数:1.00)A.宗人府B.宣政院C.理藩院D.内务府17.史称“贿选宪法”的是( )。(分数:1.00)A.1913 年中华民国宪法(
6、草案)B.1914 年中华民国约法C.1923 年中华民国宪法D.1947 年中华民国宪法18.秦朝作为司法官吏断案依据的成例称为( )。(分数:1.00)A.决事比B.封诊式C.廷行事D.断例19.“八议”中保护前朝皇室宗亲及其后裔的制度是( )。(分数:1.00)A.议亲B.议宾C.议贵D.议故20.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通过约法修正案的赞成票应占出席议员的比例是( )。(分数:1.00)A.二分之一以上B.三分之二以上C.四分之三以上D.五分之四以上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21.从性质上看,法律关系是( )。(分数:2.00)A.物质关系B.意志(思想
7、)关系C.社会关系D.事实关系22.在我国,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包括( )。(分数:2.00)A.司法权的专属性B.行使职权的独立性C.司法机构的独立性D.行使职权的合法性23.在我国法律监督体系中,属于社会监督的有( )。(分数:2.00)A.中国共产党的监督B.民主党派的监督C.新闻媒体的监督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24.下列关于守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分数:2.00)A.守法的最低限度是不违法B.守法的范围与一个国家的正式法律渊源密切相关C.守法不仅指依法履行法律义务,而且包括依法行使法律权利D.守法仅指对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遵守,不包括对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遵守25.下
8、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分数:2.00)A.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法律责任的主体B.追究民事法律责任时均不需要考虑主观过错C.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是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D.有些法律责任的承担不需要以实际损害结果为前提26.下列关于法律推理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分数:2.00)A.法律推理有助于限制法官的主观任意性B.法律推理可以为法院判决提供正当理由C.归纳推理具有或然性,无法得出有效的法律结论D.演绎推理以法律规定为大前提,以案件事实为小前提,以判决为结论27.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间接选举中,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的主体有( )。(分数:2.00)A.各政党B.各人民团体C
9、.选民十人以上联名D.代表十人以上联名28.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国家主席可以行使的职权有( )。(分数:2.00)A.决定特赦B.批准和废除我国同外国缔结的条约C.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D.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公布法律29.下列关于大清新刑律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采用罪刑法定主义原则B.在体例上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C.采用西方国家通用的缓刑、假释、正当防卫等制度和术语D.确立了新的刑罚制度,规定的主刑包括死刑、遣刑、流刑、徒刑和罚金30.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调解制度的主要原则包括( )。(分数:2.00)A.双方自愿B.尊重群众意见C
10、.以法律为准绳,照顾善良风俗D.调解不是诉讼必经程序三、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30.00)31.简述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分数:10.00)_32.简述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概念和特点。(分数:10.00)_33.简述中华民国民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分数:10.00)_四、B分析论述题/B(总题数:5,分数:80.00)34.陈某夫妇靠捡拾垃圾为生,几年中“捡回”5 名残疾弃婴,并筹钱为孩子们治病。当地民政部门认为,陈某夫妇不具备法定收养条件,且未依法办理收养手续,属非法收养。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人对相关法律规定表示无法理解,认为陈某夫妇的行为体现了中华
11、民族的传统美德,法律应予充分肯定。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法与道德关系的原理,对陈某夫妇收养弃婴的行为进行分析。 (2)针对人们的态度和观点,阐述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分数:15.00)_35.联系我国法治现状,论述立法民主原则的内容、要求及意义。(分数:15.00)_36.某市著名民营企业家、全国人大代表李某,在全国人大代表小组讨论会上,论及政府有关民营经济的一些政策和管理措施时,对其所在市领导的某些做法大加批评,言辞颇为激烈。该市领导获悉后极为不满,并安排其秘书对李某的通讯往来密切监控。1 个月后,该市公安机关以涉嫌徘谤罪,宣布将李某逮捕。 请结合宪法学知识,分析李某
12、的哪些权利受到侵犯,并说明依据。(分数:15.00)_37.试述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内容及其完善。(分数:15.00)_38.上行出中渭桥,有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日:“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日:“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日:“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顷,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日:“廷尉当是也。”(汉书-张释之传) (1
13、)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何谓犯跸?汉朝对于犯跸给予何种处罚? 廷尉在汉代司法机关体系中的地位及职责如何? (2)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阐述这段史料提供的历史借鉴意义。(分数:20.00)_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真题 2010 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以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范围为标准,可以将法划分为( )。(分数:1.00)A.国内法和国际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解析:考点 法律的分类 解析 国内法是指在一主权国内,由特定国家法律创制机关创制的并在本国主权所及范围内适
14、用的法律;国际法则是由参与国际关系的国家通过协议制定或认可的,并适用于国家之间的法律,其形式一般为国际条约和国际协议等。2.下列关于法学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1.00)A.法学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律学”B.所有法律现象都在法学研究范围之内 C.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法学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D.法学随着法的出现而出现,因此有了法就有了法学解析:考点 法学的含义 解析 法学是法发展到出现大量法律现象和职业法学家阶层后才出现的,其研究对象就是所有的法律现象。“律学”是秦汉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虽然先秦商鞅“改法为律”,但并没有产生律学。3.法的普遍性是指( )。(分数:1.00)A.法律面
15、前人人平等B.法律的效力都是相同的C.法律可以多次、反复适用D.法律在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 解析:考点 法律的特征 解析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普遍性指法律最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和特性。包括两方面内容:(1)法律的效力和对象的普遍性;(2)法律效力的重复性。4.下列原则中,属于程序性法律原则的是( )。(分数:1.00)A.诚实信用原则B.“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C.罪刑法定原则D.物权法定原则解析:考点 法律要素 解析 程序性法律原则是指直接涉及程序法(诉讼法)问题的原则。“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法的原则,因此是程序性法
16、律原则。其余三项原则都是实体性的法律原则。5.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历史类型划分标准的是( )。(分数:1.00)A.法的历史渊源B.法的外部特征C.社会生产力水平D.法的阶级本质 解析:考点 法的历史类型 解析 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的观点,人类社会有五种社会类型,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每种社会都有各自类型的法。因此,这种法的历史类型划分标准就是法的阶级本质。6.从法系角度看,我国澳门地区近代以来的法律属于( )。(分数:1.00)A.普通法法系B.大陆法系 C.中华法系D.社会主义法系解析:考点 大陆法系 解析 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
17、来的法律的总称。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包括德国、意大利,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及其殖民地国家。澳门历史上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其法律体系深受葡萄牙的影响,属于大陆法系。7.在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历史类型之间新法对旧法的借鉴和吸收,在法学理论上称为( )。(分数:1.00)A.法律继承 B.法律移植C.法制改革D.法律发展解析:考点 法律继承 解析 法律移植是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法律继承是一国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相承、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律制度(原有法)对新法律制度(现行法)的影响和新法律制度对旧法律制度的承接和继受。因此本题选 A。8
18、.下列关于行政法规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1.00)A.行政法规由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组成B.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C.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D.行政法规是调整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解析:考点 中国的法律渊源 解析 行政法规专指由国务院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为实施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地方性法规由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制定,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属于部门规章,效力都低于行政法规。D 项没有限定制定主体,因此只有 B 项正确。9.根据西哀耶士的观点,制宪权归属于( )。(分数:1.00)A.国
19、民 B.立法机关C.执政党D.制宪机关解析:考点 制宪权的主体 解析 制宪权是制宪主体按照一定原则创造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的一种权力。法国的西哀耶士(17481836)在第三等级是什么一书中提出,只有国民拥有制宪权。10.被马克思誉为世界上“第一部人权宣言”的宪法性文件是( )。(分数:1.00)A.1679 年英国人身保护法B.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C.1776 年美国独立宣言 D.1789 年法国人权宣言解析:考点 近代宪法的产生 解析 独立宣言是英属北美殖民地爆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中于 1776 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的。宣言提出:“人人生而平等。他们从自己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
20、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因此被马克思称之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是宪政史上重要的历史文献,对美国宪法的产生和宪政体制的确立产生了直接影响。11.有权接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辞职申请的机关是( )。(分数:1.00)A.该省人民代表大会B.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选举该代表的人民代表大会D.选举该代表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 解析:考点 人大代表的辞职 解析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 52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选举他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辞
21、职”因此答案 D 正确。12.下列情形中,侵犯了公民宪法权利的是( )。(分数:1.00)A.公民甲因精神病发作而未被选举委员会列入选民名单B.某报报道了副市长乙因嫖娼而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的新闻C.公安机关就某刑事案件要求电信部门提供公民丙的通讯记录D.某高校毕业生丁因身高不符合中国人民银行某分行的招聘条件而未被录用 解析:考点 公民的宪法基本权利 解析 答案 A 符合选举法第 26 条第 2 款“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之规定;答案 B 符合宪法第 41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和第 27 条第 2
22、 款“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之规定;答案 C 符合宪法第 40 条“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之规定;答案 D 该分行以身高为由不予录用的行为违反了宪法第 33 条第 2 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侵犯了该毕业生平等就业的权利。13.在民族自治机关组成人员中,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的职务是( )。(分数:1.00)A.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
23、县长 B.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州副州长、自治县副县长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解析:考点 地方国家机关 解析 宪法第 114 条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因此答案 A 正确。14.稻香河流经甲村,邻近的乙村村民为生产和生活需要一直从稻香河取水。为了争夺水源,两村经常发生争执,甚至械斗。该河流的所有权属于( )。(分数:1.00)A.甲村和乙村B.甲村C.乙村D.国家 解析:考点 自然资源的所有权 解析 宪法第 9 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
24、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因此答案 D 正确。15.中国古代首次设置律博士的政权是( )。(分数:1.00)A.北魏B.曹魏 C.西晋D.北齐解析:考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解析 魏明帝时,在廷尉之下增设律博士一职,专门负责教授法律知识,以提高司法官吏的专业素质和审判水平。西晋承袭了这一做法,并增设了其他职官。因此答案选 B。16.元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为( )。(分数:1.00)A.宗人府B.宣政院 C.理藩院D.内务府解析:考点 元代的司法制度 解析 宗人府主要是清朝管理皇室宗族的谱牒、爵禄、赏罚、祭祀等项事务的机构,分别职
25、掌收发文件、管理宗室内部诸事、登记黄册、红册、圈禁罪犯及教育宗室子弟。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统领吐蕃地区地区军、民之政的中央机构。立法院是清朝管理蒙古、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内务府是清朝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因此答案选 B。17.史称“贿选宪法”的是( )。(分数:1.00)A.1913 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B.1914 年中华民国约法C.1923 年中华民国宪法 D.1947 年中华民国宪法解析:考点 宪法的历史发展 解析 1923 年曹锟在把黎元洪赶下台后,武装包围国会,以每票 5000元贿赂议员选举他担任总统,为了替贿选的总统披上合法的外衣,迫使国会赶制的一部宪法,即中
26、华民国宪法。由于这部宪法在起草和通过过程中受到曹锟贿选的操纵,故而被国人讥称为“贿选宪法”。18.秦朝作为司法官吏断案依据的成例称为( )。(分数:1.00)A.决事比B.封诊式C.廷行事 D.断例解析:考点 秦汉的法律形式 解析 封诊式是关于秦朝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成因、治狱程式、调查勘验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同时也包含了一些具体案例,供司法官员审理案件时参考使用。廷行事是司法机关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的先例(判例)。廷指宫廷、法廷等各级官府,如朝廷、郡廷、县廷之类;行事即已决、已行的事例与案例,可作为审理判决同类案件的判决依据。决事比是汉代的法律形式,指当判案无法律明文规定的,可以比照最接近的法律条
27、文,或同类典型判例处断。“断例”是元朝刑事立法的主要形式。因此答案选 C。19.“八议”中保护前朝皇室宗亲及其后裔的制度是( )。(分数:1.00)A.议亲B.议宾 C.议贵D.议故解析:考点 八议制度 解析 八议制度是封建刑律规定的对八种人犯罪必须交由皇帝裁决或依法减轻处罚的特权制度。议亲,指皇室一定范围的亲属;议宾,指被尊为国宾的前朝国君的后裔;议贵,指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者;议故,指皇帝的某些故旧。因此答案选 B。20.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通过约法修正案的赞成票应占出席议员的比例是( )。(分数:1.00)A.二分之一以上B.三分之二以上C.四分之三以上 D.五分
28、之四以上解析:考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规定约法必须由参议员议员 2/3 以上,或临时大总统提议,经参议院 4/5 以上出席,出席议员 3/4 以上通过才可修改。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21.从性质上看,法律关系是( )。(分数:2.00)A.物质关系B.意志(思想)关系 C.社会关系 D.事实关系解析:考点 法律关系的特征 解析 法律关系有两大特征,首先它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其次它是体现意志性的特殊社会关系,尤其是体现了国家意志性。22.在我国,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包括( )。(分数:2.0
29、0)A.司法权的专属性 B.行使职权的独立性 C.司法机构的独立性D.行使职权的合法性 解析:考点 司法权 解析 在我国,司法机构是没有独立性的。23.在我国法律监督体系中,属于社会监督的有( )。(分数:2.00)A.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B.民主党派的监督 C.新闻媒体的监督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解析:考点 法律监督主体 解析 我国法律监督体系中,属于国家监督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及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的包括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及民主党派的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因此不属于社会监督。24.下列关于守法的表述
30、,能够成立的有( )。(分数:2.00)A.守法的最低限度是不违法 B.守法的范围与一个国家的正式法律渊源密切相关 C.守法不仅指依法履行法律义务,而且包括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D.守法仅指对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遵守,不包括对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遵守解析:考点 守法的构成要素 解析 守法的范围主要是各种制定法,但某些非规范性文件如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等也属于守法的范围。25.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分数:2.00)A.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法律责任的主体B.追究民事法律责任时均不需要考虑主观过错C.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是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D.有些法律责任的承担不需要以实际损害
31、结果为前提 解析:考点 法律责任的构成 解析 从法律责任的构成来看,首先主体不同于违法主体,范围要小于违法主体,如 14 周岁以下的儿童无刑事责任能力;其次,民事责任中过错是构成一般侵权行为的要素。26.下列关于法律推理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分数:2.00)A.法律推理有助于限制法官的主观任意性 B.法律推理可以为法院判决提供正当理由 C.归纳推理具有或然性,无法得出有效的法律结论D.演绎推理以法律规定为大前提,以案件事实为小前提,以判决为结论 解析:考点 法律推理 解析 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和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同时
32、这也限制了法官的主观任意性。法律推理有形式推理和辩证推理两大类,形式推理中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只要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正确,结论就应当是真实的。典型表现是三段论推理;而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就是运用了归纳推理的方法。因此本题 C 是错误的。27.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间接选举中,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的主体有( )。(分数:2.00)A.各政党 B.各人民团体 C.选民十人以上联名D.代表十人以上联名 解析:考点 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解析 选举法第 29 条第 2 款规定:“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
33、表候选人”本题中由于是间接选举,因此选 ABD。28.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国家主席可以行使的职权有( )。(分数:2.00)A.决定特赦B.批准和废除我国同外国缔结的条约C.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 D.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公布法律 解析:考点 国家主席的职权 解析 根据宪法第 80 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和第 81 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34、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选项 A、B 不对。29.下列关于大清新刑律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采用罪刑法定主义原则 B.在体例上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 C.采用西方国家通用的缓刑、假释、正当防卫等制度和术语 D.确立了新的刑罚制度,规定的主刑包括死刑、遣刑、流刑、徒刑和罚金解析:考点 大清新刑律的特点 解析 大清新刑律在刑罚上抛弃了传统的封建五刑制度,采用新的刑罚制度,将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主刑包括罚金、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
35、刑(仅绞刑一种),从刑则包括褫夺公权和没收。因此选项 D 错误。30.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调解制度的主要原则包括( )。(分数:2.00)A.双方自愿 B.尊重群众意见C.以法律为准绳,照顾善良风俗 D.调解不是诉讼必经程序 解析:考点 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 解析 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调解制度的主要原则不包括尊重群众意见。三、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30.00)31.简述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科技对法律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拓宽了法律的调整范围,产生了新的法律部门(如科技法)。 (2)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法的内容和原理(如禁止近亲结婚)
36、。 (3)影响了法律技术和法律调整机制(如现代刑侦手段)。 (4)影响了立法方法和立法体制(如立法技术和委托立法)。 (5)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如克隆技术和安乐死)。32.简述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概念和特点。(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指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以城乡居(村)民一定的居住地为纽带和范围设立,并由居(村)民选举产生的成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会组织。它具有以下特点:组织构成、组织系统和自治内容的基层性;组织上具有独立性;活动上具有自治性。33.简述中华民国民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中华
37、民国民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包括: (1)采用社会本位的立法原则。在民法的基本价值方面摒弃个人主义,转而注重社会公共利益。 (2)在具体制度上,将外国民法最新学理、最新立法例加以吸纳、整合、荟萃成本国民法,表现出新的历史条件下继受法与固有法结合的特点。 (3)采取民商合一的编撰体例。 (4)重在维护私有财产所有权及地主土地经营权。 (5)婚姻家庭制度体现浓厚封建色彩。四、B分析论述题/B(总题数:5,分数:80.00)34.陈某夫妇靠捡拾垃圾为生,几年中“捡回”5 名残疾弃婴,并筹钱为孩子们治病。当地民政部门认为,陈某夫妇不具备法定收养条件,且未依法办理收养手续,属非法收养。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在
38、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人对相关法律规定表示无法理解,认为陈某夫妇的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法律应予充分肯定。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法与道德关系的原理,对陈某夫妇收养弃婴的行为进行分析。 (2)针对人们的态度和观点,阐述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法律与道德不同,它们之间往往会有冲突,这主要表现为情理与法理的冲突,即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陈某夫妇收养多名弃婴的行为即属合理不合法。一方面,陈某夫妇的行为确实是一种符合道德的行为,应在道德上予以肯定;另一方面,它们的收养行为不符合收养法相关规定,因此是违法的。 (2)道德是法律
39、的评价标准,法律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和保障道德。道德的评价作用具体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及监督等环节中。材料中,人们之所以对法律不理解,对民政部门的做法持有异议,恰恰是在依据道德原则对法律进行评价。而陈某夫妇收养弃婴的行为从道德角度看,是符合人的善良本性与保障人的生命权的一般道德准则的,因此获得人们的好评。道德作为法的评价标准,具有引导立法完善的作用。在上述意义上,收养法的相关规定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35.联系我国法治现状,论述立法民主原则的内容、要求及意义。(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立法民主原则的概念。应当包括:贯彻人民民主思想;反映和体现人民意志、利益和要求;保
40、障、发展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立法机关与人民群众参与相结合。 (2)立法民主原则的内容。具体包括:立法主体具有广泛性;立法内容具有人民性;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具有民主性。 (3)立法民主原则的要求。具体包括:树立民主观念;完善民主制度;注意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扩大公民参与。 (4)立法民主原则的意义。具体包括:人民主权的要求;客观规律的要求;有效监督的要求。36.某市著名民营企业家、全国人大代表李某,在全国人大代表小组讨论会上,论及政府有关民营经济的一些政策和管理措施时,对其所在市领导的某些做法大加批评,言辞颇为激烈。该市领导获悉后极为不满,并安排其秘书对李某的通讯往来密切监控。1 个月后,该市公安
41、机关以涉嫌徘谤罪,宣布将李某逮捕。 请结合宪法学知识,分析李某的哪些权利受到侵犯,并说明依据。(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李某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言论免责权受到了侵犯。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2)李某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人身特别保障权受到了侵犯。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3)李某作为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到了侵犯。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
42、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37.试述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内容及其完善。(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内容: 监督的依据:现行宪法关于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规定。 监督的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监督的方式: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相结合。 监督的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
43、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2)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建立专门的监督机关、扩大监督范围、建立具体的监督程序、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增强制裁措施的力度等方面加以完善。38.上行出中渭桥,有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日:“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日:“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日:“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顷,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44、?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日:“廷尉当是也。”(汉书-张释之传) (1)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何谓犯跸?汉朝对于犯跸给予何种处罚? 廷尉在汉代司法机关体系中的地位及职责如何? (2)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阐述这段史料提供的历史借鉴意义。(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犯跸是冒犯皇帝出行车驾仪仗的行为,在汉代应处以罚金。 廷尉是汉代中央最高司法机关,负责审理地方上诉案件以及郡县不能决断的疑狱,同时负责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 (2)汉代廷尉张释之依法审理案件的事例,可以提供的历史借鉴有: 法律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案件应该由专门的司法机关进行审理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必须做到公平、公正; 公正的法律只有得到公正的执行,才能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