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60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6553       资源大小:104.50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60及答案解析.doc

    1、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60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45.00)1.上请制度最早确立于( )。(分数:1.00)A.西汉B.三国C.南北朝D.隋代2.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事件中的法律事实?( )(分数:1.00)A.某人自然死亡B.某人盗窃他人财产C.一对恋人分手D.洪水造成财产损失3.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1.00)A.人的死亡所引起的婚姻法律关系的消灭属于法律事件中的相对事件B.法律关系可以不通过人的意志而产生C.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现实性D.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4.下列关于资本主义国

    2、家法律制度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1.00)A.英美法系国家的法院有通过具体案件确定是否符合宪法的司法审查权B.法国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创立为大陆法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核心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是资产阶级法律产生的前提5.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不同的税率适用规则,这些税率适用规则从类型上看属于( )。(分数:1.00)A.调整性规则B.保护性规则C.构成性规则D.委任性规则6.唐律中规定:杀一家非死罪者三人以上和支解人的犯罪行为,构成唐律“十恶”中的( )。(分数:1.00)A.不睦B.不义C.不道D.大不敬7.清朝的基本法典大清律例定型

    3、于( )。(分数:1.00)A.顺治年间B.康乾盛世C.雍正年间D.乾隆年间8.清代的则例( )。(分数:1.00)A.专指刑事单行法规B.指清政府针对中央各部门的职责、办事规程制定的基本规则C.指皇帝就某项事务发布的“上谕”或经皇帝批准的政府部门提出的建议D.指经过整理编订的事例9.下列法律关系中,属于公私法混合关系的是( )。(分数:1.00)A.婚姻法律关系B.购销法律关系C.租赁法律关系D.劳动法律关系10.“一国两制”的提出是为了解决( )的问题。(分数:1.00)A.台湾B.香港C.澳门D.西藏11.下列哪项不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是由国家主席提名决定的?( )(分数:1

    4、.00)A.国家副主席B.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C.国务院总理D.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2.下列关于法律要素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1.00)A.法律规则并不都是由法律条文来表述的,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B.法律概念可以提高法律的明确化和专业化程度C.法律原则具有比法律规则强度大的显示性特征D.和法律概念与法律原则相比,法律规则更具有微观指导性和可预测性13.元代中央司法机关中,取代前朝大理寺主持审判的机构是( )。(分数:1.00)A.大宗正府B.宣政院C.刑部D.御史台14.1803年美国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意义在于( )。(分数:1.00)A.开创了州法院审查州法律是否符

    5、合州宪性的先例B.开创了州法院审查州法律是否符合联邦宪法的先例C.开创了联邦法院审查州法律是否符合联邦宪法的先例D.开创了联邦法院审查联邦法律是否符合联邦宪法的先例15.大清新刑律的附文有( )。(分数:1.00)A.暂行章程B.秋审条例C.贩卖吗啡治罪专条D.违警律16.正式确定凌迟刑作为法定死刑的法律是( )。(分数:1.00)A.大中刑律统类B.淳熙条法事类C.宋刑统D.庆元条法事类17.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的制定机关是( )。(分数:1.00)A.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B.立法院C.国民会议D.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18.小周是一个饲料厂的销售员,与各方面有广泛的接触,他认为法律没有人重要,

    6、有人、有朋友就有法律。他的这种认识属于( )。(分数:1.00)A.法律思想体系B.执法意识C.法律心理D.阶级法律意识19.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私造的刑书被称为( )。(分数:1.00)A.吕刑B.竹刑C.九刑D.汤刑20.下列关于英国宪法和宪政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英国是世界近代宪法的发源地B.英国的宪法是由宪法性文件、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等组成C.英国最著名的宪法文件包括改革法、国会法、国民参政法和共同体法等D.英国宪政制度最终是通过 1688年“光荣革命”实现的21.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间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1.00)A.社会主

    7、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B.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物质基础C.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力量源泉D.社会主义法治决定着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22.我国的下列哪些宪法规定了宪法解释制度?( )(分数:1.00)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23.某国家机关与某演员签订一份演出协议,该国家机关所享有的权利是( )。(分数:1.00)A.公权B.对世权C.相对权D.管理权24.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不包括( )。(分数:1.00)A.财产权B.受教育权C.劳动权D.宗教信仰自由25.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来追究的法律责任是( )。(分数:1.00)A

    8、.刑事责任B.行政责任C.民事责任D.违宪责任26.我国现在实行的政党制度是( )。(分数:1.00)A.一党制B.多党制C.多党合作制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27.唐朝将六赃犯罪中的监临主司以外的其他官员“因事受财”构成的犯罪称为( )。(分数:1.00)A.坐赃B.受财不枉法C.受所监临财物D.受财枉法28.法律规则的三个构成部分是假定、行为模式和( )。(分数:1.00)A.权利和义务B.法律事实C.法律责任D.法律后果29.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英国宪法的渊源?( )(分数:1.00)A.宪法法典B.宪法惯例C.宪法判例D.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30.违宪制裁的方式包括( )。(分数:1.00

    9、)A.撤销或改变B.撤职或降级C.记过和开除D.罚款和罢免31.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1.00)A.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是不负法律责任的条件B.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是法律公正精神在法律责任归结上的具体体现C.责任自负原则不是绝对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法律秩序特别是财产保护的需要,也产生责任的转承D.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相辅相成,有法律责任就有法律制裁,没有法律责任就没有法律制裁32.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均是全国人大代表B.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大领导C.专门委员会包括办公厅等日常工作辅助性机构D

    10、.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33.宗教信仰自由在法律上属于( )。(分数:1.00)A.精神自由的范畴B.政治自由的范畴C.人身自由的范畴D.言论自由的范畴34.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袁记约法”政权体制上采用( )。(分数:1.00)A.总统制B.委员制C.责任内阁制D.混合制35.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政策是( )。(分数:1.00)A.引导、监督和管理B.引导、监督和帮助C.鼓励、支持和引导D.鼓励、支持和监督36.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权力属于( )。(分数:1.00)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特别行政区政府37.谘议局章程及谘议局议员选举章程的

    11、草拟机构是( )。(分数:1.00)A.考察政治馆B.宪政编查馆C.刑部D.修订法律馆38.下列活动中属于严格意义上行政执法的是( )。(分数:1.00)A.人民法院执行已生效的民事判决B.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C.公安局实施治安处罚D.对罪犯执行死刑39.元代地方设立两个行御史台,作为中台的派出机构,其中包括( )。(分数:1.00)A.监临北方诸省的诸道行御史台北台B.监临地方诸省的诸道行御史台外台C.监临东部诸省的诸道行御史台东台D.设在陕、甘、滇、蜀地区的陕西诸道行御史台西台40.当代世界的宪法中,属于协定宪法的是( )。(分数:1.00)A.瑞典王国宪法B.挪威王国宪法C.美国宪

    12、法D.法国宪法4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关于决定特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1.00)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决定特赦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特赦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特赦D.决定特赦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的专有职权42.全国人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召集主体是( )。(分数:1.00)A.委员长B.全国人大主席团C.全国人大常委会D.委员长会议43.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一致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二者的经济基础相同B.二者的阶级本质相同C.二者的制定机构相同D.二者的指导思想相同44.由于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

    13、有依照法律规定( )。(分数:1.00)A.提出批评的权利B.提出控告的权利C.提出申诉的权利D.取得赔偿的权利45.唐代时期,“以刑律分类为门,附以格敕”编纂而成的法律是( )。(分数:1.00)A.永徽律疏B.大中刑律统类C.庆元条法事类D.唐六典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46.法治和人治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分数:2.00)A.靠法律还是靠权力实行国家管理B.强调法律规则还是强调个别命令指引行为C.实行民主还是实行专制D.是否承认领袖的作用47.晋武帝时为晋律做注的律学家包括( )。(分数:2.00)A.张斐B.孔融C.杜预D.董仲舒48.在我国,关于犯罪和刑罚

    14、的法律规范可以由( )制定。(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49.下列关于法治国家中法律与其他社会调控方式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与其他社会调控方式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和互补性B.法律与其他社会调控方式彼此独立,互不相干C.当法律与其他社会调控方式发生冲突时,法律应处于优先地位D.法律调整是最重要的社会调整,其他社会调控方式可有可无50.下列有关宋朝考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宋朝的考课方法包括磨勘制和历纸制B.宋朝的职事官也要经过考课C.宋朝对于京官的考课由考课院掌考D.宋朝对

    15、地方州县官员的考课标准是“四善二十七最”51.根据我国第五次修正后的选举法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省人大代表提出辞职的,须经选举他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B.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C.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可以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D.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及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应当在选举日的 5日以前公布52.我国所加入的国际人权公约中有规定,而我国宪法中没有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 )。(分数:2.00)A.生命权B.知情权C.迁徙自由D.表达自由53.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

    16、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需要对以下主体负责,这些主体有( )。(分数:2.00)A.中央人民政府B.全国人大常委会C.香港特别行政区D.全国人大54.在我国,所谓“特定人的权利”中的“特定人”包括( )。(分数:2.00)A.妇女B.老人和儿童C.青少年D.华侨、归侨和侨眷55.在我国,民事法律规范可以( )。(分数:2.00)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B.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C.由国务院制定D.由省级人大及人大常委会制定56.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功能有( )。(分数:2.00)A.直接在宪法条文中以新内容代替旧内容B.废除宪法原有的条款或内容C.变动宪法中的规定D.增补宪法的条款或内容57.法

    17、不是万能的,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有些社会关系不适宜由法律调整B.法的稳定性与社会生活的变动性之间存在矛盾C.有些事实在法律上不能确定D.法的实现要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相配合58.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包括( )。(分数:2.00)A.领导力量一致B.国家职能一致C.阶级基础一致D.历史使命一致59.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 )。(分数:2.00)A.拆除公民的住宅B.搜查公民的住宅C.侵入公民的住宅D.侵犯公民的住宅60.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诉讼审判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根据国民党法院组织法的

    18、规定,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四级三审制B.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审理的上诉案件,既是事实审,也是法律审C.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有权监督检察署的检察工作D.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审检合署,检察院设置于法院之内61.以刑部作为刑事案件主审机关的朝代有( )。(分数:2.00)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62.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民民主专政特点的是( )。(分数:2.00)A.统一战线B.工农联盟C.民主与专政的结合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63.应用实质推理的前提是( )。(分数:2.00)A.法律规定模糊不清B.不同法律规定之间存在矛盾C.法律严重落后于社会发展D.法律在某些问题上的规定有空白或漏洞三、简答

    19、题(总题数:3,分数:24.00)64.简述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分数:8.00)_65.简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分数:8.00)_66.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分数:8.00)_四、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30.00)67.为维护社会治安,从严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某省人民代表大会在“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决定”中规定,在本省对于“飞车抢夺”(即驾驶机动车乘行人不备抢夺其财物后逃跑)的行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263条“抢劫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请根据法理学知识,对该规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作出分析。(分数:10.00)_材料 1:消费者陈女士为在外地大学读书的女儿通过甲快递公司快递

    20、一封信件,第 3天陈女士接到女儿电话,问为什么还没有收到信件。陈女士很奇怪,便致电甲快递公司,快递公司承认工作人员开封检查了,但对陈女士和其女儿提出的赔偿要求予以拒绝,理由是快递公司有规定,即“本公司拥有绝对权利对每件快件开封检查是否符合有关政府机关规定或者航空限制,如发现寄件违法、违禁,有权退回或拒收。本公司有权在未事先通知寄件人的情况下开封检查交寄的物品”。陈女士怀疑信件被拆开偷看后丢弃了,于是报了警。材料 2:近些年,一些街头小广告成为我国现代城市的公害。小广告内容涉及办理证件、刻章、疏通管道、开锁等各种五花八门的内容,被随处张贴在树木、居民楼、电线杆等处。这些小广告的特征还表现在特别留

    21、下电话、手机等通信方式。为有效治理这种“城市牛皮癣”,近年来全国有近 20个城市通过地方立法来治理乱贴、乱写并公布其通信方式的行为,利用 24小时不间断呼叫、暂停或终止其通讯工具的使用等手段来治理此类违法行为。对此有人认为这一地方立法行为已经侵害到了公民所享有的通信自由的基本权利。请结合我国宪法的规定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0.00)(1).材料 l中甲快递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分数:5.00)_(2).材料 2中有关地方立法是否侵害了公民所享有的通信自由?为什么?(分数:5.00)_68.请对下列文字进行简要分析。清末修律必须“折中世界各国大同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

    22、,“亦不戾手中国数千年之礼教民情”,“务期中外通行”。大清法规大全法律部和光绪朝东华录(分数:10.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69.试述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的原则。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分数:15.00)_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60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45.00)1.上请制度最早确立于( )。(分数:1.00)A.西汉 B.三国C.南北朝D.隋代解析:解析 随着汉代儒家思想的影响、封建特权意识的发展,西汉时期规定了上请制度。2.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事件中的法律事实?( )(分

    23、数:1.00)A.某人自然死亡B.某人盗窃他人财产C.一对恋人分手 D.洪水造成财产损失解析:解析 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法律事实具有以下特征:(1)法律事实是一种规范性事实;(2)法律事实是一种能用证据证明的事实;(3)法律事实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A 项自然人死亡可能会导致婚姻关系及财产关系的变更。B 项盗窃行为会导致物权关系的变更,并可能产生刑事法律关系。D 项洪水造成财产损失导致物权的消灭。只有 C项,不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是一般的事实,不是法律事实。选 C项。3.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1.00)A

    24、.人的死亡所引起的婚姻法律关系的消灭属于法律事件中的相对事件 B.法律关系可以不通过人的意志而产生C.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现实性D.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解析:解析 绝对事件是不因任何人的行为而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事件,如人的闩然死亡、时间的流逝、自然灾害等,因此 A项中人的死亡属于法律事件中的绝对事件,A 项错误。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必须符合两方面的条件。第一方面的条件是抽象的条件,即法律规范的存在。D 项正确。第二方面的条件是具体的条件,即法律事实的存在。法律事实并不一定都由人的意志产生,如法律事件,B 项正确。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的重要因素,它体现了人们在

    25、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反映法律调整的文明程度,具有现实性。C 项正确。4.下列关于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1.00)A.英美法系国家的法院有通过具体案件确定是否符合宪法的司法审查权 B.法国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创立为大陆法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核心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是资产阶级法律产生的前提解析:解析 A 项考查违宪审查制度。美国是以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典型国家。但英国违宪审查制度并不完善,并没有在法律上规定以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A 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大陆法系主要包括两个支系,即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

    26、B 正确。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核心就是保护私有财产,C 项显然正确。资产阶级国家建立是资本主义法律产生的前提,没有资产阶级政权就不会产生资本主义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因此 D也正确。5.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不同的税率适用规则,这些税率适用规则从类型上看属于( )。(分数:1.00)A.调整性规则B.保护性规则C.构成性规则 D.委任性规则解析:解析 构成性规则是组织人们按照规则规定的行为去活动的规则,规则所指定的行为在逻辑上依赖于规则本身。本题中税率的适用规则,要求人们按照该法律条文履行纳税义务,所以这些规则是构成性规则。本题选 C项。6.唐律中规定:杀一家非死罪者三人以上和支解人的

    27、犯罪行为,构成唐律“十恶”中的( )。(分数:1.00)A.不睦B.不义C.不道 D.大不敬解析:解析 “十恶”具体是指:一日谋反,即图谋反对皇帝,推翻封建君主政权的犯罪;二日谋大逆,即图谋毁坏宗庙、陵寝及宫阙的犯罪;三日谋叛,即图谋背叛朝廷,投奔外国的犯罪;四日恶逆,即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父母等尊长的犯罪;五日不道,即杀一家非死罪者三人以上和支解人的犯罪;六日大不敬,即盗大祀神御之物,盗窃、伪造御宝,指斥乘舆,情理切害,以及对捍制使,无人臣之礼等方面的犯罪;七日不孝,即告发或咒骂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世而别籍异财等犯罪;八日不睦,即谋杀或卖缌麻以上亲,殴打或告发丈夫及大功以上尊

    28、长的犯罪;九日不义,即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现授业师等方面的犯罪;十曰内乱,即奸小功以上亲,或父、祖妾的犯罪。可知,本题选 C项。7.清朝的基本法典大清律例定型于( )。(分数:1.00)A.顺治年间B.康乾盛世C.雍正年间D.乾隆年间 解析:解析 大清律例于乾隆元年开始制定,乾隆五年(公元 1740年)正式颁行天下。大清律例的结构形式、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共分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篇,律文四百余条,附例一千余条。自乾隆年间修订完成后,大清律例成为清代的基本法典,尤其是律文部分基本定型,极少修订,后世各朝只是对律文之后的“附例”予以增修。可知,本题选择 D项。8

    29、.清代的则例( )。(分数:1.00)A.专指刑事单行法规B.指清政府针对中央各部门的职责、办事规程制定的基本规则 C.指皇帝就某项事务发布的“上谕”或经皇帝批准的政府部门提出的建议D.指经过整理编订的事例解析:解析 所谓“则例”,乃是清政府针对中央各部门的职责、办事规程而制定的基本规则,是各部、院机关正常运转的基本依据,可以视为清政府的行政法规。清代则例自康熙开始制定,主要有刑部现行则例、钦定吏部则例、钦定户部则例、钦定礼部则例等。则例作为清代重要法律形式之一,在国家行政管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题选择 B项。9.下列法律关系中,属于公私法混合关系的是( )。(分数:1.00)A.婚姻法律关系

    30、B.购销法律关系C.租赁法律关系D.劳动法律关系 解析:解析 现代法学一般认为,凡涉及公共权力、公共关系、公共利益和上下服从关系、管理关系、强制关系的法律,即为公法;而凡属个人利益、个人权利、自由选择、平权关系的法律即为私法。A、B、C 属于私法范畴。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由劳动合同产生的法律关系,其中既有公法范畴的上下级之间的管理关系,又有涉及个人利益和一定自由选择权的私法范畴的法律关系。故本题选择 D项。10.“一国两制”的提出是为了解决( )的问题。(分数:1.00)A.台湾 B.香港C.澳门D.西藏解析:解析 为了实现台湾回归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宪法

    31、第 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可知,本题选 A项。11.下列哪项不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是由国家主席提名决定的?( )(分数:1.00)A.国家副主席B.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C.国务院总理 D.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解析:解析 宪法第 62条关于全国人大的第(5)项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A、D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 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任

    32、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故选 C。12.下列关于法律要素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1.00)A.法律规则并不都是由法律条文来表述的,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B.法律概念可以提高法律的明确化和专业化程度C.法律原则具有比法律规则强度大的显示性特征 D.和法律概念与法律原则相比,法律规则更具有微观指导性和可预测性解析:解析 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但并不是所有条文都是直接规定法律规则的,也不是每一个条文都完整表述一个法律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A 项正确。B 项显然正确。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在内容的明确性、适用范围、适用方式和作用上存在区别,它们是两

    33、种不同的法律规范。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而法律原则不预先设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较笼统、模糊。C 项错误。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D 项正确。13.元代中央司法机关中,取代前朝大理寺主持审判的机构是( )。(分数:1.00)A.大宗正府B.宣政院C.刑部 D.御史台解析:解析 刑部属中书省,掌司法行政与审判,是仿唐宋制度建立的,但较唐宋刑部职能为宽。原属大理寺的职能,部分地归于刑部。本题选 C项。14.1803年美国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意义在于( )。

    34、(分数:1.00)A.开创了州法院审查州法律是否符合州宪性的先例B.开创了州法院审查州法律是否符合联邦宪法的先例C.开创了联邦法院审查州法律是否符合联邦宪法的先例D.开创了联邦法院审查联邦法律是否符合联邦宪法的先例 解析:解析 该案起因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亚当斯在其任期的最后一天午夜,突击任命了 42位治安法官,但其中 16人的任命状未能及时送达;继任的总统杰弗逊让国务卿麦迪逊将这 16份委任状统统扔掉。其中,一位因此而没能当上法官的人叫作马伯里,由此提起了对麦迪逊的诉讼。审理该案的法官马歇尔,运用高超的法律技巧和智慧,判决该案中所援引的 1789年司法条例第 13款因违宪而被无效,从而解决了此案

    35、,并从此确立了美国最高法院有权解释宪法、裁定政府行为和国会立法行为是否违宪的制度,对美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题选择 D项。15.大清新刑律的附文有( )。(分数:1.00)A.暂行章程 B.秋审条例C.贩卖吗啡治罪专条D.违警律解析:解析 大清新刑律分为总则和分则两编,共 53章,411 条,另附有暂行章程5 条。本题选 A项。16.正式确定凌迟刑作为法定死刑的法律是( )。(分数:1.00)A.大中刑律统类B.淳熙条法事类C.宋刑统D.庆元条法事类 解析:解析 凌迟刑首用于五代时期,但属于法外刑,至宋朝确立为法定刑,被广泛使用。宁宗颁布庆元条法事类时,凌迟刑成为法定刑,与绞刑

    36、、斩刑并用。本题选 D项。17.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的制定机关是( )。(分数:1.00)A.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B.立法院C.国民会议 D.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解析:解析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于 1931年 5月 5日由蒋介石集团包办的“国民会议”制定,同年 6月 1日由南京国民政府公布施行,共 8章,89 条。本题选 C项。18.小周是一个饲料厂的销售员,与各方面有广泛的接触,他认为法律没有人重要,有人、有朋友就有法律。他的这种认识属于( )。(分数:1.00)A.法律思想体系B.执法意识C.法律心理 D.阶级法律意识解析:解析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

    37、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从人的认识过程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角度,法律意识可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感性阶段,它直接与人们日常的法律生活相联系,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表面的、直观的、自发的反映。可知,本题选 C项。小周非行政执法人员,B 项错误。小周的认识也不具有阶级性,D 项错误。19.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私造的刑书被称为( )。(分数:1.00)A.吕刑B.竹刑 C.九刑D.汤刑解析:解析 在春秋中期以后,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在一些诸侯国中出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郑国的“铸刑书”、邓析的“竹刑”、晋国的“铸刑鼎”;此外,其他一些诸侯国也进行了公布成

    38、文法的活动,如宋国的“刑器”,楚国的“仆区之法”、“茆门之法”等。本题选 B项。20.下列关于英国宪法和宪政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英国是世界近代宪法的发源地B.英国的宪法是由宪法性文件、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等组成C.英国最著名的宪法文件包括改革法、国会法、国民参政法和共同体法等D.英国宪政制度最终是通过 1688年“光荣革命”实现的 解析:解析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英国是最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也是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所谓英国宪法,实际上是由不同历史时期陆续颁布的宪法性法律和不同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宪法惯例、判例所构成。为了适应统治秩序的需要,英国不断地完善宪政制度,其间

    39、著名的宪法性法律主要有:1832 年的改革法,1911 年的国会法,1918 年的国民参政法,1972 年的共同体法,可知,A、B、C 项正确。17 世纪的英国革命以“光荣革命”成功实现君主制与宪政的调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制度。D 项错误。21.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间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1.00)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B.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物质基础C.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力量源泉D.社会主义法治决定着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解析:解析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产生的

    40、条件和依据,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民主;(2)社会主义民主决定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3)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力量源泉。第二,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1)社会主义法治确认民主;(2)社会主义法治体现民主;(3)社会主义法治保障民主。由此可知,本题 A项正确。22.我国的下列哪些宪法规定了宪法解释制度?( )(分数:1.00)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 解析:解析 根据宪法第 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可知,本题选择 D项。23.某国家机关与某演员签订一份演出协议,

    41、该国家机关所享有的权利是( )。(分数:1.00)A.公权B.对世权C.相对权 D.管理权解析:解析 本题中该国家机关与某演员签订的协议的性质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这种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民法调整的范畴,权利、义务的主体都只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对第三人没有约束效力。应选 C项。24.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不包括( )。(分数:1.00)A.财产权B.受教育权C.劳动权D.宗教信仰自由 解析:解析 本题 D项属于精神自由范畴,不属于经济文化权利,故选 D。25.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来追究的法律责任是( )。(分数:1.00)A.刑事责任 B.行政责任C.民事责任D.违宪责任解析:解析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

    42、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本题中,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案件是刑事案件,调整的必然是刑事法律关系,因此检察机关追究的必然是刑事责任。本题选 A项。26.我国现在实行的政党制度是( )。(分数:1.00)A.一党制B.多党制C.多党合作制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解析:解析 宪法序言中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27.唐朝将六赃犯罪中的监临主司以外的其他官员“因事受财”构成的犯罪称为( )。(分数:1.00)A.坐赃 B.受财不枉法C.受所监临财物D.受财枉法解析:解析 六赃,指唐律规定的六种非法获取公私财物的犯罪。一

    43、是“受财枉法”,指官吏收受贿赂,为行贿人作出歪曲法律的处断;二是“受财不枉法”,指官吏收受贿赂,没有为行贿人作歪曲法律的处断;三是“受所监临”,指主管官不是因公事而受下属吏民的财物;四是“强盗”,指以暴力获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五是“窃盗”,指以隐蔽的手段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的行为;六是“坐赃”,指官吏或一般人不是由于收受贿赂或盗窃等原因,而是为公或为私收取不应该收取的财物。本题选择 A项。28.法律规则的三个构成部分是假定、行为模式和( )。(分数:1.00)A.权利和义务B.法律事实C.法律责任D.法律后果 解析:解析 我国学者提出的新“三要素说”,认为任何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

    44、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可知,本题选择 D项。29.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英国宪法的渊源?( )(分数:1.00)A.宪法法典 B.宪法惯例C.宪法判例D.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解析:解析 所谓英国宪法,实际上是由不同历史时期陆续颁布的宪法性法律和不同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宪法惯例、判例所构成,没有成文法典。英国宪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英国是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的国家;是典型的柔性宪法的国家。可知,本题选 A项。英国没有宪法法典,只有宪法性法律文件。30.违宪制裁的方式包括( )。(分数:1.00)A.撤销或改变 B.撤职或降级C.记过和开除D.罚款和罢免解析:解析 违宪制裁是对违宪行

    45、为所实施的一种强制措施。在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行使违宪制裁权的机关。承担宪法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及其领导干部。制裁措施有:撤销同宪法相抵触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罢免国家的领导成员等。违宪制裁是具有最高政治权威的法律制裁。可知本题选 A项。31.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1.00)A.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是不负法律责任的条件B.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是法律公正精神在法律责任归结上的具体体现C.责任自负原则不是绝对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法律秩序特别是财产保护的需要,也产生责任的转承D.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相辅相成,有法律责任就有法

    46、律制裁,没有法律责任就没有法律制裁 解析:解析 根据违法行为的一般特点,把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五个方面。只有当五个方面都满足要求时,才能够产生法律责任。A 项正确。责任相称原则是法律公正精神在法律责任归结上的具体表现。其含义包括:(1)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性质相适应;(2)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当与违法行为的危害或者损害相适应;(3)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还应当与行为人主观恶性相适应。B 项正确。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法律秩序特别是财产保护上的需要,也产生责任转承问题。比如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承担替代责任,上级对下级承担替代责任等。C 项正确。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具有逻辑上的联系,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而追究法律责任,一般都必须实施法律制裁。但也存在免责的情况,如时效免责、不诉免责、自首立功免责等。故 D项错误。32.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均是全国人大代表B.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大领导C.专门委员会包括办公厅等日常工作辅助性机构 D.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解析:解析 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是按专业分工而设立的辅助性工作机构。专门委员会的任务是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60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