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24-1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45.00)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可以担任的职务是( )。(分数:1.00)A.国务委员B.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C.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D.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2.采用宪法法院等专门机构解释宪法的,有些国家过去只允许政府机关申请解释,不允许个人申请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方允许个人提起宪法诉讼。其程序大体包括 ( )等。(分数:1.00)A.起诉、审理,判决B.起诉、审理、公布C.提请审查、决议、判决D.提请审查、决议、公布3.下列有关沈家本修律的表述,错误
2、的是( )。(分数:1.00)A.沈家本主持了清末大部分商事法律的修订B.沈家本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C.沈家本在修律过程中强调了“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刑法原则D.沈家本企图通过修律活动收回治外法权4.在编纂体例上采用以六部官制为纲,分述各行政机关职掌和事例的封建法典是( )。(分数:1.00)A.宋刑统B.明会典C.元典章D.大清律例5.关于民主与法制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分数:1.00)A.民主是法制的物质和制度基础B.民主只有法律化才能健康发展C.司法独立与民主可能有一定冲突D.健全法制是发扬民主的最终目标6.法律制定的科学性原则包括( )。(分数:1.00)
3、A.法律制定的过程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B.制定的法律要内部和谐统一C.法律制定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最根本利益出发D.法律制定应合理吸收、借鉴历史和外国的经验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法律技术性内容的核心是权利义务关系B.准规范性法律条文可以独立存在C.规范性法律文件不针对具体人和事,可反复适用D.规范性法律条文可以出现在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中8.某选区有 25000 名选民,其中 12300 人参加了选举,候选人王某得了 6300 张选票,候选人张某得了6000 张选票,候选人李某得了 3000 张选票,则( )。(分数:1.00)A.张某能当选B.李某能当选C.王某能当选D.
4、谁都不能当选9.西周时期的“五听”不包括( )。(分数:1.00)A.旁听B.色听C.气听D.辞听10.( )有权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分数:1.00)A.中央军事委员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国务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1.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对案件所适用的法律进行的解释和说明,属于( )。(分数:1.00)A.司法解释B.立法解释C.非正式解释D.正式解释12.关于明朝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大明律是明朝终世不改的根本大法B.充军刑在明代得到广泛的适用C.奸党罪是明朝专有的罪名D.厂卫干预司法活动是明朝司法制度的一大特色13.北洋政府的最高审
5、判机关是( )。(分数:1.00)A.大理寺B.大理院C.最高法院D.J 临时中央审判所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的规范性的表现?( )(分数:1.00)A.法律是一般的,概括的规则,不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可以反复被适用B.法律规范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制定和认可C.法律的构成要素中以法律规范为主D.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行为模式、条件假设和法律后果15.我国教师法规定:本法的实施细则,由国务院具体制定。这一规定属于( )。(分数:1.00)A.确定性规则B.委任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强行性原则16.在我国,海事法院在审级上相当于( )。(分数:1.00)A.高级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基层人民法
6、院D.派出法庭17.首创律例合编新体例的封建法典编纂方式的朝代是( )。(分数:1.00)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8.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 )。(分数:1.00)A.列人选民名单B.不列人选民名单C.保留选举权D.取消选举权19.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由 ( )批准。(分数:1.00)A.国务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D.省级人民政府20.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 )”。(分数:1.00)A.禹刑B.汤刑C.九刑D.吕刑21.首次确立“准五服以治罪”制度的是( )。(分数:1.00)A.晋律
7、B.新律C.北魏律D.北齐律22.下列职务没有届数限制的是( )。(分数:1.00)A.国家主席B.中央军委主席C.国务院总理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23.下列哪些行为符合我国法律的适用原则?( )(分数:1.00)A.法官乐某为办好案件与原、被告双方的代理人分别有多次私下接触B.族长决定强奸案的被害人赵某及家人不许向公安局报案,由强奸实施人董某向赵某赔偿 5 000 元C.在处理合同纠纷时,诸葛法官接到市委书记的批条,指示不能判外地企业胜诉D.监狱根据法定的情况没有将因贪污、受贿被判处 lo 年有期徒刑的原局长万某收监执行24.下列关系中属于法律关系的是哪个?( )(分数:1.00)A.已订婚的
8、张某和姜某之间的关系B.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杨某与该院其他党员的关系C.被告人陈某聘请律师余某进行辩护D.王某赌博输给唐某 1 万元钱,立下字据表示在 3 天内付清25.关于“折中主义”的立法原则,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法律适用于本国人,不适用于外国人,无论本国人居住在国内或国外,法律均有效B.法律对人的效力以地域为准C.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基础,不管是什么国籍的人,只要实施了侵害本国利益的行为均适用本国的法律D.居住在他国的公民适用居住国的法律,但有关公民义务,民法中的婚姻、家庭、继承,刑法中有特殊规定的某些犯罪,则适用本国法律26.不属于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活动
9、的是( )。(分数:1.00)A.茆门之法B.刑器C.铸刑鼎D.连坐法27.下列哪项权利不属于言论自由的延伸?( )(分数:1.00)A.出版自由B.集会、游行、示威自由C.结社自由D.宗教信仰自由28.关于大陆法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大陆法系渊源于古罗马法,最后于 19 世纪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法系B.大陆法系分为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两个支系C.大陆法系法律基本结构是在公法和私法的分类基础上建立的,传统上公法指宪法、行政法,刑法及诉讼法,私法主要指民法和商法D.大陆法系法官通常采用归纳法,即将法典中高度概括的法律原理进行具体化,然后适用于案件29.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是
10、由( )制定的。(分数:1.00)A.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B.立法院C.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a 国民大会30.根据我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个机关有权行使立法解释权?( )(分数:1.00)A.国务院B.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全国人大常委会31.关于清末对刑律修订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大清现行刑律的制定拉开了清末修订刑律的序幕B.“干名犯义”条款仍然保留在大清新刑律的法典正文中C.大清新刑律引进了正当防卫制度D.礼法之争的焦点主要体现在大清新刑律的修订上32.关于革命根据地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了“地主不
11、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土地政策B.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了“三三制”的政权组织原则C.最早规定“减租减息”政策的文件是抗日救国十大纲领D.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规定了没收四大家族财产的政策33.在我国,第一次把人格尊严写入宪法的是( )。(分数:1.00)A.1954 年宪法B.1975 年宪法C.1978 年宪法D.1982 年宪法34.下列不属于我国国家主席职权的是( )。(分数:1.00)A.外交权B.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权C.荣典权D.紧急状态决定权35.( )是指因战争或其他非常情况,在全国或在局部地区采取的非常准备措施。(分数:1.00)A.戒严B.动员C.紧急状态D.战争状态36.农村中
12、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 )经济。(分数:1.00)A.混合所有制B.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C.非公有制D.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37.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可以分为( )。(分数:1.00)A.宪法、行政法、民法、劳动法、经济法、诉讼法、环境法等B.宪法、行政法规、规章、环境法、劳动法、诉讼法、经济法等C.宪法,行政法、民法、诉讼法、劳动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D.宪法、特别行政区法、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和单行法规等38.下列关于司法独立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个?( )(分数:1.00)A.审判人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B.检察人员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C.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
13、职权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39.我国刑法第 59 条规定。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 部这一规定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 )。(分数:1.00)A.法律规范B.法律原则C.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D.法律概念40.最早建立宪法法院的国家是( )。(分数:1.00)A.法国B.美国C.俄罗斯D.奥地利41.人民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来源,国家是自由的人民根据契约协议的产物,而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这是( )的思想。(分数:1.00)A.人民主权学说B.基本人权学说C.法治学说D.分权学说42.D律例(分数:1.00)A.B.C.D.4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不
14、超过( )(分数:1.00)A.2000 人B.3000 人C.4000 人D.5000 人44.宋朝的“刺配之法”是作为某些( )的宽待刑出现的。(分数:1.00)A.流刑B.徒刑C.死刑D.笞刑45.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法律制裁可以分为违宪制裁、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其中,违宪制裁是具有最高政治权威的法律制裁B.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公法与资源的“第一次分配”相适应,而私法与资源的“第二次分配”相适应C.法律关系主体参加法律关系有资格上的限制,这种资格的限制就是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D.法律推理的方法有两大类,一是形式逻辑方法;二是辩证逻辑方法。法律推理
15、按照这两种方法可以分为形式推理、辩证推理两大类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46.关于会审公廨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会审公廨最早确立于中英烟台条约中B.在会审公廨中,凡是涉及外国人案件,必须由领事官员参加会审C.在会审公廨中,凡中国人与外国人间的诉讼案件,由本国领事裁判或陪审D.会审公廨属于领事裁判制度的延伸和扩充47.在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分数:2.00)A.政体与国体之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B.有什么样的国体,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政体C.国体从属于政体D.只有借助于政体,国体才能外化出来48.下列有关唐朝“十恶”的说法正确的有(
16、)。(分数:2.00)A.“十恶”渊源于北齐律的“重罪十条”B.唐律将“十恶”列入名例律之中C.“十恶”制度所规定的犯罪可以分为两类,一为侵犯皇权与特权的犯罪,一为违反伦理纲常的犯罪D.唐律规定凡是犯十恶罪的,不适用八议等规定,而且为常赦所不原49.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 )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分数:2.00)A.经济的B.文化的C.社会的D.家庭的生活50.属于古代监察机构的有( )。(分数:2.00)A.御史台B.清吏司C.都察院D.六科给事中51.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遵守我国法律的行为或事项?( )(分数:2.00)A.某市仲裁委员会的仲裁B.某县公安局的治安处罚决定C
17、.习惯法D.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52.法律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不同的法律解释其效力也不相同。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 )(分数:2.00)A.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B.法律规定业已修正需要重新定义其相关内容的C.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D.法律之间发生冲突,需要裁决其效力优先性的53.代表确定的指引作用的法律规范有( )。(分数:2.00)A.授权性规范B.命令性规范C.禁止性规范D.强行性规范54.对我国宪法修改的程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议,并
18、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 2/3 以上多数通过B.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 3/5 以上多数通过C.由 1/5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的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 2/3 以上多数通过D.由 1/10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的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 3/5 以上多数通过55.在下面关于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一致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遵守法律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B.违反法律的行为也是违反最低层次道德要求的行为C.违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D.两者具有共同的经济、政治、思想基础56.我国国务院各部部长的产生方式是( )。(分数:2.00)A.
19、根据国家主席提名,由全国人大决定B.根据总理提名,由全国人大决定C.根据国家主席提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D.根据总理提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57.以“名例律”这一称谓作为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的刑法典有( )。(分数:2.00)A.曹魏律B.泰始律C.宋刑统D.大明律58.我国采用单一制的主要理由是( )。(分数:2.00)A.长期实行单一制的历史传统B.民族分布和民族成分状况C.融洽的民族关系D.单一的宗教传统5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 )负责制。(分数:2.00)A.县长B.区长C.乡长D.镇长60.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的权力有( )。(分数:2.00)A.国务院负责管理与特别行
20、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B.国务院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C.国务院任命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D.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权61.法产生的共同规律是( )。(分数:2.00)A.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B.从对人们行为的个别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C.从对特定人、特定事的调整发展到对一般人,一般事的调整D.从法律、道德等规范混为一体到逐渐分化为不同的社会规范6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有( )。(分数:2.00)A.各级人民法院院长B.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C.上级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63.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哪些是
21、不适当的?( )(分数:2.00)A.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会调整手段B.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C.实现了法制,就不会出现牺牲个案实体正义的情况D.法治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64.简述法律关系的特征。(分数:8.00)_65.简述我国第四次宪法修正的特点。(分数:8.00)_66.简述法经的内容、特点和历史地位。(分数:8.00)_四、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30.00)67.运用法理学的知识对这些观点加以分析。(分数:10.00)_68.问: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乡、村干部的行
22、为侵犯了刘某及其家人的哪些宪法权利?(分数:10.00)_69.(4)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问题的弊端在哪里?(分数:10.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70.从立法、执法、司法的角度论述权力制约的法治原则。(分数:15.00)_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24-1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45.00)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可以担任的职务是( )。(分数:1.00)A.国务委员B.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C.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D.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解析:评析 考查要点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根
23、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但是否可以担任军事机关的职务,没有限制。因此,D 项是正确的;A 项、B 项、C 项是错误的。2.采用宪法法院等专门机构解释宪法的,有些国家过去只允许政府机关申请解释,不允许个人申请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方允许个人提起宪法诉讼。其程序大体包括 ( )等。(分数:1.00)A.起诉、审理,判决B.起诉、审理、公布C.提请审查、决议、判决D.提请审查、决议、公布 解析:评析 采用宪法法院等专门机构解释宪法的,有些国家过去只允许政府机关申请解释,不允许个人申请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方允许个人
24、提起宪法诉讼,其程序大体包括有提请审查、决议、公布等。3.下列有关沈家本修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沈家本主持了清末大部分商事法律的修订 B.沈家本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C.沈家本在修律过程中强调了“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刑法原则D.沈家本企图通过修律活动收回治外法权解析:评析 考查要点是沈家本对修律活动所作的贡献。清末修律始终与沈家本息息相关。沈家本从任刑部补官以来,专攻法律之学。历任山西按察使、刑部左侍郎、大理寺正卿、刑部右侍郎、修订法律大臣等职。沈家本精通中国古代法律,对西方法律的研究也有很深的造诣,他批判总结古今中外法律,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
25、义思想的开明官僚。在沈家本主持下,清末对我国的法律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不过需要注意,沈家本并没有参与大多数商事法律的修订,因此,A 项是正确答案清末修律的重点是对刑律的修订,在沈家本的主持下,清末制定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大清新刑律,可见, B 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沈家本在修律过程中,根据西方“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资产阶级刑法原则,反对比附断案,在他起草的新刑律时强调:“旧律之宜变通者,厥有五端”,其中之一就是“删除比附”,可见,C 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沈家本修律过程中,英国曾经保证,如果清末实施修律,英国将放弃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沈家本
26、依此力图通过修订法律收回治外法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可见,D 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当然,张之洞对于沈家本的这种看法持怀疑态度。张之洞指出:西方列强专视国家兵力之强弱,船坚炮利,试图通过修律收回治外法权是不可能的。平心而论,张之洞的看法不无可取之处,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清末修律的重要意义。4.在编纂体例上采用以六部官制为纲,分述各行政机关职掌和事例的封建法典是( )。(分数:1.00)A.宋刑统B.明会典 C.元典章D.大清律例解析:评析 考查要点是明会典的编纂体例。明会典是模仿唐六典制作而成的,在编纂体例上,采取了以六部官职为纲,分述各行政机关的职掌和事例。因此,B 项是正确答案
27、宋刑统是采取律下分门,律后附有敕、令、格、式的法典编纂体例,况且宋刑统也不是行政法典,因此,排除 A项。元典章是由元朝地方政府编纂的一部行政法汇编,它没有系统的编纂体例,因此,排除 C 项。大清律例是清朝仿效大明律的编纂体例制颁而成的,其编纂体例为:以名例律统率六部,尽管也有六部体例,但是多了一个统率篇目名例律,而且大清律例也不属于行政法典,因此,排除 D 项。5.关于民主与法制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分数:1.00)A.民主是法制的物质和制度基础B.民主只有法律化才能健康发展 C.司法独立与民主可能有一定冲突D.健全法制是发扬民主的最终目标解析:评析 民主和法制的一般关系是民主是法制的前提
28、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紧抓这两句话即可。但不能说民主是法制的物质基础,故 A 选项错误。司法独立与民主即权力制约并不冲突,健全法制是发扬民主的手段之一,并非目标。6.法律制定的科学性原则包括( )。(分数:1.00)A.法律制定的过程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B.制定的法律要内部和谐统一C.法律制定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最根本利益出发D.法律制定应合理吸收、借鉴历史和外国的经验 解析:评析 法律制定的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法律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总结借鉴和科学预见相结合。法律制定应合理吸收、借鉴历史和外国的经验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故 D 选项正确。A 选项、C 选项是民主性原则的要求,
29、B 选项是法制统一原则的要求。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法律技术性内容的核心是权利义务关系B.准规范性法律条文可以独立存在C.规范性法律文件不针对具体人和事,可反复适用 D.规范性法律条文可以出现在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中解析:评析 本题考查法的内容和形式。法的内容依其性质可分为法律规范性内容(法律规范)和法律技术性内容;依其结构可分为低层次的法律规范、中层次的法律部门、高层次的法律体系。法律规范的核心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的形式就成文法而言可分为法律条文 (包括规范性条文和非规范性条文)、规范性法律文件、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系(立法体系)。非规范性法律条文总是附屑于规范性法律
30、文件中的法律条文而存在,并且和规范性法律条文一样,不可能出现在非规范法律文件中。8.某选区有 25000 名选民,其中 12300 人参加了选举,候选人王某得了 6300 张选票,候选人张某得了6000 张选票,候选人李某得了 3000 张选票,则( )。(分数:1.00)A.张某能当选B.李某能当选C.王某能当选D.谁都不能当选 解析:评析 考查要点是选举的民主程序。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在直接选举的地方,选区全体选民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在本选区的25000 名选民中,只有 12300 人参加了选举,未过半数,选举无效。因此,D
31、项是正确的;A 项、B 项、C项是错误的。9.西周时期的“五听”不包括( )。(分数:1.00)A.旁听 B.色听C.气听D.辞听解析:评析 考查要点是西周时期的“五听”制度。“五听”制度是西周时期司法官审理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其具体内容包括:(1)“辞听”即观察当事人的言语表 达,理屈者则言语错乱,(2)“色听”,即观察当事人的面部表情,理屈者则面红,(3)“气听”,即观察当事人的呼吸,无理则喘息;(4)“耳听”,即观察当事人的听觉,理屈则听语不清;(5)“目听”,即观察当事人的眼睛与视觉,无理则双目失神。“五听”实际上是审讯者通过观察被讯问者的感官反应而确定其陈述真假的方法
32、。这种方式虽然近于主观,具有唯心主义色彩,但比起夏商时期的“神明裁判”明显进步,这说明西周时期已经注意到人的心理问题并将其运用到司法实践中,这也是中国司法心理学史上重要的一笔。自西周以后,中国历朝的司法实践都沿用了“五听”制度。综上分析,“五听”中没有“旁听”,因此,A 项是正确答案,排除 B 项、C 项和 D 项。10.( )有权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分数:1.00)A.中央军事委员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析:评析 考查要点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决定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因此,B 项是正确的,A 项、C 项、
33、D 项是错误的。11.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对案件所适用的法律进行的解释和说明,属于( )。(分数:1.00)A.司法解释B.立法解释C.非正式解释 D.正式解释解析:评析 在我国只有最高司法机关有司法解释权,其他司法机关的解释都是非正式解释。12.关于明朝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大明律是明朝终世不改的根本大法B.充军刑在明代得到广泛的适用C.奸党罪是明朝专有的罪名 D.厂卫干预司法活动是明朝司法制度的一大特色解析:评析 考查要点是明朝的法制。大明律是在明太祖朱元璋亲自过问下,历经前后三十年而编纂成的明朝基本法典。为了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朱元璋在大明律颁
34、行后,特下令:“令子孙守之,群臣有稍议更改,即坐以变乱祖制之罪。”意思是,哪怕群臣议论稍有更改大明律的,就以变乱祖制酌罪名处罚。因此,大明律直到明朝灭亡也没有更改,始终是明朝的基本大法。可见,A 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充军刑虽然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存在(不过指南认为该刑罚创制于明代),但是到了明代才得到广泛的适用,并成为法定刑。它是强制犯人到边远地区屯种或者充实军伍的刑罚,是仅次于死刑重于流刑的刑罚。可见,B 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臣下结党营私,紊乱朝政,加强皇权,特设奸党罪。奸党罪虽始创于明代,但并非明朝专有,清朝在大清律例中也规定了奸党罪。可见,C 项
35、表述错误,为应选项。明朝司法的一大特色就是厂卫干预司法,厂卫干预司法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导致了明朝的迅速灭亡。可见,D 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13.北洋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分数:1.00)A.大理寺B.大理院 C.最高法院D.J 临时中央审判所解析:评析 考查要点是北洋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北洋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是大理院,因此,B 项是正确答案。注意: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中央最高审判机关的名称不同。北齐至宋朝为大理寺,因此,排除 A 项。元朝至清朝为刑部。清末、北洋政府为大理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依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确定临时中央审判所为最高审判机关,依临时约法确定最高法院为
36、最高审判机关;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为最高法院,因此,排除 C 项和 D 项。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的规范性的表现?( )(分数:1.00)A.法律是一般的,概括的规则,不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可以反复被适用B.法律规范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制定和认可 C.法律的构成要素中以法律规范为主D.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行为模式、条件假设和法律后果解析:评析 本题的考查要点是法律的特征问题。法的规范性是法律的首要特征法是一种行为规范的表现。“法律规范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制定和认可”是法律的另一个特征,并非是法的规范性的表现。法的规范性的表现或者说法律为什么会具有规范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法律具有概括性。
37、(2)法律的构成要素中以法律规范为主。(3)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中包括行为模式、条件假设和法律后果。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15.我国教师法规定:本法的实施细则,由国务院具体制定。这一规定属于( )。(分数:1.00)A.确定性规则B.委任性规则 C.准用性规则D.强行性原则解析:评析 “由国务院具体规定”表明这是一条委任性规范。强行性规则一定是确定性规则,故 D 选项错。16.在我国,海事法院在审级上相当于( )。(分数:1.00)A.高级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 C.基层人民法院D.派出法庭解析:评析 考查要点是人民法院的组织系统。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海事法院在审级上相当于中级人民法
38、院。因此,B 项是正确的,A 项、C 项、D 项是错误的。17.首创律例合编新体例的封建法典编纂方式的朝代是( )。(分数:1.00)A.唐朝B.宋朝C.明朝 D.清朝解析:评析 考查要点是明朝的立法形式律例合编体例。从立法状况上看,明朝除了大明律、明大诰和明会典之外,还有“律例”这一立法形式。明朝的“例”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判案依据的典型判例,另一种是单行成例。“例”经过汇编并经朝廷认可,即可上升为有效的法律,从而与大明律及明大诰一样成为司法审判的依据。“例”比律更具有灵活性。明初“例”不单独使用,而“以类”附人律的正文。明宪宗成化以后,用“例”之风开始蔓延。明孝宗弘治年间,刑部删定问刑条例
39、,“例”成为正式的法律,而后开始出现“律”、“例”并行的局面。明神宗万历年间,使将律,例合编为一书,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称为大明律集解附例,从而开创了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的先例,并影响了清朝。大清律集解附例、大清律集解和大清律例都是仿照此法典编纂体例编纂而成的可见,C 项是正确答案。唐朝没有例,因此,排除 A 项。宋朝有例,称为“编例”,但是宋朝并没有将律、例合编,因此,排除 B 项。清朝晚于明朝,因此,排除 D 项。18.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 )。(分数:1.00)A.列人选民名单B.不列人选民名单 C.保留选举权D.取消选举权解析:评析 考查要点是选举的民主程
40、序。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因此,B 项是正确的;A 项、C 项、D 项是错误的。19.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由 ( )批准。(分数:1.00)A.国务院 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D.省级人民政府解析:评析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由国务院批准。20.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 )”。(分数:1.00)A.禹刑B.汤刑 C.九刑D.吕刑解析:评析 考查要点是商朝的立法。“汤刑”是商朝法律的总称,因商朝的建立者汤而得名。据左传昭公
41、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这里的“汤刑”是不成文法,习惯法占很大比重。可见,B 项是正确答案。“禹刑”是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九刑”是西周时期的法律渊源之一,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九刑”也是不成文法,九刑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西周时期的刑书,因九篇得名,另一种含义是九种刑罚:墨、劓、剕、宫、大辟、加鞭、扑、赎、流,合称“九刑”。“吕刑”是西周时期,周穆王为革新政治,命令当时司寇吕侯制作的一部法律,“吕刑”又称为“甫刑”。综上分析,A 项、C 项和 D 项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21.首次确立“准五服以治罪”制度的是( )。
42、(分数:1.00)A.晋律 B.新律C.北魏律D.北齐律解析:评析 考查要点是“准五服以治罪”制度的确立。晋律首次确立了“准五服以治罪”制度。“服制”本是中国古代以丧服为标志,规定亲属之间亲疏远近的一种制度。封建服制依据亲属关系的远近将亲属关系分为斩衰、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五等服制不仅确定了继承与赡养等权利义务关系,而且也确定了亲属之间相犯时刑罚轻重适用的原则。在刑罚适用上,凡是服制越近,以尊犯卑者,处罚越轻:凡是服制越远,以尊犯卑者,处罚加重。凡是服制越近,以卑犯尊者,处罚越重;凡是服制越远,以卑犯尊者,处罚减轻。“准五服以治罪”制度的确立,是封建法律儒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影响深远,直至
43、明清。因此,A 项是正确答案,排除 B 项、C 项和 D 项。22.下列职务没有届数限制的是( )。(分数:1.00)A.国家主席B.中央军委主席 C.国务院总理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解析:评析 考查要点是我国国家领导人的任职条件。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中央军委主席没有届数限制。因此,B 项是正确的,A 项、C 项、D 项是错误的。23.下列哪些行为符合我国法律的适用原则?( )(分数:1.00)A.法官乐某为办好案件与原、被告双方的代理人分别有多次私下接触B.族长决定强奸案的被害人赵某及家人不许向公安局报案,由强奸实施人董某向赵某赔偿 5 000 元C.
44、在处理合同纠纷时,诸葛法官接到市委书记的批条,指示不能判外地企业胜诉D.监狱根据法定的情况没有将因贪污、受贿被判处 lo 年有期徒刑的原局长万某收监执行 解析:评析 做这一题时主要依据教材上的有关内容并进行综合分析。监狱虽为执行法律的机关,但就性质而言为行政机关,因此应当从法律执行的原则角度进行分析,一般不涉及是否符合法律适用原则问题;况且本身也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而族长的行为则侵犯了司法机关的职权,国家的审判权和检察权只能分别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统一行使,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无权行使这项权力。族长显然不是司法机关,其行为影响到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法官乐某为办好案件与原、被告双方
45、的代理人分别有多次私下接触”与“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要求不一致。“在处理合同纠纷时,诸葛法官接到市委书记的批条,指示不能判外地企业胜诉”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相悖。24.下列关系中属于法律关系的是哪个?( )(分数:1.00)A.已订婚的张某和姜某之间的关系B.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杨某与该院其他党员的关系C.被告人陈某聘请律师余某进行辩护 D.王某赌博输给唐某 1 万元钱,立下字据表示在 3 天内付清解析:评析 法律关系必须是经法律所确认的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A 项二人已订婚但没有正式登记未得到法律确认,B 项党内关系不是法律关系,D 项是非法关系。25.关于“折中
46、主义”的立法原则,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法律适用于本国人,不适用于外国人,无论本国人居住在国内或国外,法律均有效B.法律对人的效力以地域为准C.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基础,不管是什么国籍的人,只要实施了侵害本国利益的行为均适用本国的法律D.居住在他国的公民适用居住国的法律,但有关公民义务,民法中的婚姻、家庭、继承,刑法中有特殊规定的某些犯罪,则适用本国法律 解析:评析 考查要点是折中主义立法原则的内容。任何一个国家,法律对自然人的效力问题都可能发生几种情况,例如,本国人在本国适用法律的问题、本国人在外国适用法律的问题、外国人在本国适用的问题,等等。关于法律对自然人的效力
47、问题,各个国家奉行不同的立法原则,大体上有四种:属人主义、属地主义、保护主义和折中主义。折中主义的实质是以“屑地主义”为基础,以“属人主义”为补充。现代各国的法律多采用折中主义原则,我国也是如此。26.不属于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活动的是( )。(分数:1.00)A.茆门之法B.刑器C.铸刑鼎D.连坐法 解析:评析 考查要点是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春秋中后期,出现了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主要包括郑国子产“铸刑书”、邓析的“竹刑”、晋国赵鞅的“铸刑鼎”、楚国的“仆区之法”和“茆门之法”、宋国的“刑器”等。可见;A 项、B 项和 C 项都属于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连坐法”不是春秋时期而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过程中颁布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