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22-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6510       资源大小:210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22-2及答案解析.doc

    1、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22-2 及答案解析(总分:14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5,分数:45.00)1.下列关于法律制裁的说法,错误的是U /U。 A.法律制裁是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据其违法行为而采取的惩罚措施 B.行政处分包括行政制裁、行政处罚和劳动教养 C.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因此制裁也可以分为刑事制裁和非刑事制裁 D.法律责任是实施和接受法律制裁的前提,法律制裁是具体承担法律责任的结果或体现(分数:1.00)A.B.C.D.2.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按一定程序解释司法案例的权力通常归U /U。 A.立法院行使 B.法院行使 C.

    2、行政院行使 D.司法院行使(分数:1.00)A.B.C.D.3.所谓U /U,即法律的强制实施都是通过法定时间与法定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而得以进行的。 A.法的强制性 B.法的程序性 C.法的国家性 D.法的适用性(分数:1.00)A.B.C.D.4.保证立法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性质的重要原则是U /U。 A.立足全局、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 B.维护法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及时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 C.合宪性与法制统一的原则 D.总结国内实践和借鉴外国经验相结合的原则(分数:1.00)A.B.C.D.5.下列关于法律要素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_。 A.法律规则并不都是由法律条文来表述的,并非所有的法

    3、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 B.法律概念可以提高法律的明确化和专业化程度 C.法律原则具有比法律规则强度大的显示性特征 D.和法律概念与法律原则相比,法律规则更具有微观指导性和可预测性(分数:1.00)A.B.C.D.6.在我国矿藏、水流的所有权属于U /U。 A.社会 B.集体 C.国家和集体 D.国家(分数:1.00)A.B.C.D.7.欧洲大陆国家第一部成文宪法是U /U。 A.1679 年英国人身保护法 B.1791 年法国宪法 C.1215 年英国自由大宪章 D.1787 年美国宪法(分数:1.00)A.B.C.D.8.在中国历史上,最先确立 12 篇体例的法典是_。 A.魏律 B.晋律

    4、C.北齐律 D.开皇律(分数:1.00)A.B.C.D.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抗日民主政权时期的从刑的是 A.褫夺公权 B.没收财产 C.罚金 D.当庭训诫(分数:1.00)A.B.C.D.10.“官当”首次规定在_。 A.曹魏律 B.北魏律 C.北齐律 D.陈律(分数:1.00)A.B.C.D.11.采用宪法法院等专门机构解释宪法的,有些国家过去只允许政府机关申请解释,不允许个人申请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方允许个人提起宪法诉讼。其程序大体包括 U /U等。 A.起诉、审理,判决 B.起诉、审理、公布 C.提请审查、决议、判决 D.提请审查、决议、公布(分数:1.00)A.B.C.D.12

    5、.明初最普及的法规是U /U。 A.大诰 B.大明律 C.大明令 D.榜文(分数:1.00)A.B.C.D.13.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U /U。 A.一元的立法体制 B.两级的立法体制 C.多层次的立法体制 D.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分数:1.00)A.B.C.D.14.在我国,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U /U。 A.全国人大批准后生效 B.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C.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D.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备案后生效(分数:1.00)A.B.C.D.15.下列有关法律与社会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U /U。 A.法对社会具有反作用,法律通过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等资

    6、源分配系统的配合,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 B.和谐社会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与法的最重要结合点在于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 C.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节约型社会与法律的结合点在于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立。 D.法律有时具有一定超前性、引导性,超前于社会现状、引导社会进步与发展。(分数:1.00)A.B.C.D.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U /U。 A.法律技术性内容的核心是权利义务关系 B.准规范性法律条文可以独立存在 C.规范性法律文件不针对具体人和事,可反复适用 D.规范性法律条文可以出现在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分数:1.00)A.B.C.D.17.根据我国宪法,_决定

    7、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A.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B.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数:1.00)A.B.C.D.18.宋朝U /U是国家确认土地所有权的凭证。 A.傅别 B.质剂 C.私契 D.红契(分数:1.00)A.B.C.D.19.在法律推理中,属于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的是U /U。 A.三段论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D.辨证推理(分数:1.00)A.B.C.D.20.在我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成文法典的人是U /U。 A.子产 B.邓析 C.孔子 D.叔向(分数:1.00)A.B.C.D.21.现行宪法规定,国有经济,即社

    8、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U /U。 A.主导力量 B.领导力量 C.核心力量 D.中坚力量(分数:1.00)A.B.C.D.22.在我国,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使用归纳推理的直接原因是U /U。 A.中国法制较为落后 B.中国不存在判例法 C.中国的归纳推理尚未得到法律的承认 D.中国缺少法律推理的传统(分数:1.00)A.B.C.D.2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宪法的渊源?U /U。 A.宪法性法律 B.宪法惯例 C.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D.宪法权威学者的权威论著(分数:1.00)A.B.C.D.24.在我国,规定国家领导人任职限任制的是U /U。 A.1954 年宪法 B.1975

    9、年宪法 C.1978 年宪法 D.1982 年宪法(分数:1.00)A.B.C.D.25.不属于宋朝法律形式的是U /U。 A.条法式类 B.编敕 C.编例 D.律例(分数:1.00)A.B.C.D.26.秋审制度中,案情事实尚未完全搞清的,驳回原省再审的情况叫做U /U。 A.缓决 B.可矜 C.可疑 D.留养承祀(分数:1.00)A.B.C.D.27.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U /U公民的身体。 A.非法侵犯 B.非法侵害 C.非法伤害 D.非法搜查(分数:1.00)A.B.C.D.28.下列宪法性文件规定的政体是总统制的是U /U。 A.中华民国临时政

    10、府组织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D.钦定宪法大纲(分数:1.00)A.B.C.D.29.在官制中实行差遣制的朝代是 U /U。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分数:1.00)A.B.C.D.30.法律规定: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项规则属于U /U。 A.义务性规则 B.授权性规则 C.强制性规则 D.禁止性规则(分数:1.00)A.B.C.D.31.朝律6 篇的作者是U /U。 A.萧何 B.赵禹 C.韩信 D.叔孙通(分数:1.00)A.B.C.D.3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自然资源中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是U /U。 A.

    11、矿藏、水流 B.山岭、戈壁 C.森林、草原 D.荒地、滩涂(分数:1.00)A.B.C.D.33.从法系角度看,近代以来我国香港地区的法律属于_ A.普通法法系 B.大陆法系 C.中华法系 D.社会主义法系(分数:1.00)A.B.C.D.34.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正式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U /U。 A.郑国的“铸刑书” B.郑国的“竹刑” C.晋国的“铸刑鼎” D.魏国的“法经”(分数:1.00)A.B.C.D.35.赵某与钱某约定,赵某以 1000 元的价格购买钱某的耕牛。当夜,耕牛被孙某盗走,致使合同因无法履行而终止,钱某返还赵某价款。该事例中,导致合同解除的法律事实是U /U A.孙某

    12、盗窃耕牛的行为 B.耕牛被盗事件 C.合同无法履行的事实 D.钱某返还价款的行为(分数:1.00)A.B.C.D.36.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是U /U。 A.坚持依宪治国 B.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数:1.00)A.B.C.D.3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U /U。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分数:1.00)A.B.C.D.38.在中国法制史上,最终废除宫刑是在 A.曹魏 B.北周 C.隋朝 D.北齐(分数:1.00)A.B.C.D.39.在不改变内

    13、容的前提下,将现行法律文件按一定目的和标准使之规范化的活动属于U /U。 A.法典编纂 B.法律汇编 C.法律解释 D.法规清理(分数:1.00)A.B.C.D.40.甲和乙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且发给结婚证书,产生两人法律上的婚姻关系这一事实,在理论上被称为U /U。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分数:1.00)A.B.C.D.41.我国对出生国籍采取的原则是U /U。 A.出生地主义原则 B.血统主义原则 C.以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结合原则 D.本人自愿申请原则(分数:1.00)A.B.C.D.42.我国选举法规

    14、定,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不超过U /U人。 A.2000 B.3000 C.3500 D.3800(分数:1.00)A.B.C.D.43.下列关于我国现行宪法制定时间的表述中哪一选项是正确的?U /U A.1982 年 12 月 4 日 B.1999 年 3 月 15 日 C.1982 年 10 月 1 日 D.1978 年 12 月 4 日(分数:1.00)A.B.C.D.44.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是U /U。 A.民间社会逐渐形成 B.国家制定和认可 C.国家机关颁布 D.法学家和思想家的著述(分数:1.00)A.B.C.D.45.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我国的兵役制度是U /U。 A.

    15、志愿兵役制 B.义务兵役制 C.义务兵役制与志愿兵役制相结合,以义务兵役制为主 D.义务兵役制与志愿兵役制相结合,以志愿兵役制为主(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8,分数:29.00)46.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U /U。 A.事先审查 B.宪法控诉 C.违宪审查 D.附带性审查(分数:2.00)A.B.C.D.47.法的适用的时间效力,是指_。 A.法何时开始生效 B.法何时终止效力 C.法有无溯及力 D.法何时公布(分数:2.00)A.B.C.D.48.规定采用责任内阁制的中华民国时期的宪法性文件有U /U。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

    16、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分数:1.00)A.B.C.D.49.某林区村民小李为盖房欲去山上砍伐几棵国有树木。村长对他说,未经许可砍伐国有林木属于乱砍滥伐,是违反国家森林法规定的,于是小李听从了村长的劝导,放弃了去砍树的念头。该事例说明法有_功能。 A.指引功能 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 D.强制功能(分数:2.00)A.B.C.D.50.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些自然资源不属于集体所有U /U。 A.森林 B.矿产 C.山岭 D.水流(分数:1.00)A.B.C.D.5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_的职务

    17、。 A.行政机关 B.军事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分数:2.00)A.B.C.D.52.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U /U。 A.法决定政策的效力 B.政策指导法律的制定 C.法促进政策的实施 D.政策指导法律的实施(分数:2.00)A.B.C.D.53.在我国,所谓“特定人的权利”中的“特定人”包括_。 A.妇女 B.老人和儿童 C.青少年 D.华侨、归侨和侨眷(分数:2.00)A.B.C.D.54.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U /U。 A.修改宪法 B.解释宪法 C.监督宪法实施 D.提出宪法修正案(分数:1.00)A.B.C.D.55.

    18、全国人大常委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_的职务。 A.国家行政机关 B.审判机关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检察机关(分数:1.00)A.B.C.D.56.唐律中规定的附加劳役一年的流刑有U /U。 A.流一千里 B.流一千五百里 C.流二千五百里 D.流三千里(分数:1.00)A.B.C.D.57.我国的中央国家机构包括U /U。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家主席和国务院 C.中央军委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数:2.00)A.B.C.D.58.一个国家实行何种政权组织形式,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A.国体 B.阶级力量对比关系 C.历史传统 D.领导人的意愿(分数:2.00)A.B.C.

    19、D.59.我国古代封建成文法典体系中,篇目由 12 篇构成的有U /U。 A.北齐律 B.开皇律 C.贞观律 D.宋刑统(分数:1.00)A.B.C.D.60.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行使的权利是_。 A.劳动权 B.受教育权 C.申诉权 D.继承权(分数:2.00)A.B.C.D.61.某甲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价值 34 万元人民币的商品房,银行每月从某甲的工资存折上扣划1300 元,用于偿还银行的贷款,某甲和银行之间的这种法律关系属于U /U。 A.基本法律关系 B.隶属刑法律关系 C.相对法律关系 D.普通法律关系(分数:1.00)A.B.C.D.6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

    20、主要职能是U /U。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多党合作(分数:2.00)A.B.C.D.63.权力制衡原则的基本含义包括 A.国家权力制约国家权力 B.个人权利制约国家权力 C.国家权力制约个人权利 D.个人权利制约个人权利(分数:2.00)A.B.C.D.三、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24.00)64.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分数:8.00)_65.简述法律制定的特征。(分数:8.00)_66.简述我国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分数:8.00)_四、B分析题/B(总题数:3,分数:30.00)67.材料 1:消费者陈女士为在外地大学读书的女儿通过甲快递

    21、公司快递一封信件,第 3 天陈女士接到女儿电话,问为什么还没有收到信件。陈女士很奇怪,便致电甲快递公司,快递公司承认工作人员开封检查了,但对陈女士和其女儿提出的赔偿要求予以拒绝,理由是快递公司有规定,即“本公司拥有绝对权利对每件快件开封检查是否符合有关政府机关规定或者航空限制,如发现寄件违法、违禁,有权退回或拒收。本公司有权在未事先通知寄件人的情况下开封检查交寄的物品”。陈女士怀疑信件被拆开偷看后丢弃了,于是报了警。 材料 2:近些年,一些街头小广告成为我国现代城市的公害。小广告内容涉及办理证件、刻章、疏通管道、开锁等各种五花八门的内容,被随处张贴在树木、居民楼、电线杆等处。这些小广告的特征还

    22、表现在特别留下电话、手机等通信方式。为有效治理这种“城市牛皮癣”,近年来全国有近 20 个城市通过地方立法来治理乱贴、乱写并公布其通信方式的行为,利用 24 小时不间断呼叫、暂停或终止其通讯工具的使用等手段来治理此类违法行为。对此有人认为这一地方立法行为已经侵害到了公民所享有的通信自由的基本权利。 请结合我国宪法的规定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 1 中甲快递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2)材料 2 中有关地方立法是否侵害了公民所享有的通信自由?为什么?(分数:10.00)_68.汉书:汉宣帝下诏明确规定:“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

    23、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句话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并简要分析。 (2)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制度?(分数:10.00)_69.案例一:何某与韩某结婚前约定,婚后夫妻财产分开,除每人支付一定家庭共同生活费用外,其余收入归双方各自所有。2 年后双方因感情不和离婚,何某以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收入都是家庭共同财产为理由,要求法院判定双方的原约定无效并重新认定和分割财产。 案例二:张某初到某市打工时,与其雇主签订了为期 1 年的劳务合同,张某为雇主提供全日劳务(无休息日),雇主向张某提供食宿

    24、和每月 100 元工资。张某还向雇主预交了 500 元保证金,约定若合同期满前张某辞工,则保证金不退还。2 个月后张某找到其他工作,想辞工并要回保证金。但雇主不肯退,认为原协议是双方自愿达成的有效契约。为此,双方诉至劳动仲裁机构。 试以法理学关于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的原理分析上述案例中各方的约定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分数:10.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70.试论法律的利导性。(分数:15.00)_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22-2 答案解析(总分:14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5,分数:45.00)1.下列关于法律制裁的说法,错

    25、误的是U /U。 A.法律制裁是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据其违法行为而采取的惩罚措施 B.行政处分包括行政制裁、行政处罚和劳动教养 C.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因此制裁也可以分为刑事制裁和非刑事制裁 D.法律责任是实施和接受法律制裁的前提,法律制裁是具体承担法律责任的结果或体现(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制裁根据适用的部门法可以分为刑事制裁、行政制裁、民事制裁和违宪制裁。行政制裁又可以分为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劳动教养三种,选项 B 混淆了这种说法。2.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按一定程序解释司法案例的权力通常归U /U。 A.立法院行使 B.法院行使 C.行政院行

    26、使 D.司法院行使(分数:1.00)A.B.C.D. 解析:3.所谓U /U,即法律的强制实施都是通过法定时间与法定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而得以进行的。 A.法的强制性 B.法的程序性 C.法的国家性 D.法的适用性(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法的程序性是指法的强制实施需由专门的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执行,具体含义与法的强制性、法的国家性、法的适用性均有不同。4.保证立法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性质的重要原则是U /U。 A.立足全局、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 B.维护法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及时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 C.合宪性与法制统一的原则 D.总结国内实践和借鉴外国经验相结合的原则(分数

    27、:1.00)A.B.C. D.解析:解析 要保证立法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就必须首先合宪,还必须保持法制统一;5.下列关于法律要素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_。 A.法律规则并不都是由法律条文来表述的,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 B.法律概念可以提高法律的明确化和专业化程度 C.法律原则具有比法律规则强度大的显示性特征 D.和法律概念与法律原则相比,法律规则更具有微观指导性和可预测性(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法律要素 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但并不是所有条文都是直接规定法律规则的,也不是每一个条文都完整表述一个法律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

    28、A 项正确。B 项显然正确。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在内容的明确性、适用范围、适用方式和作用上存在区别,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规范。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而法律原则不预先设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较笼统、模糊。C 项错误。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D 项正确。6.在我国矿藏、水流的所有权属于U /U。 A.社会 B.集体 C.国家和集体 D.国家(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现行宪法第 9 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

    29、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7.欧洲大陆国家第一部成文宪法是U /U。 A.1679 年英国人身保护法 B.1791 年法国宪法 C.1215 年英国自由大宪章 D.1787 年美国宪法(分数:1.00)A.B. C.D.解析:A 项英国人身保护法,是 1679 年制定的宪法性文件,它是英国宪法的组成部分,不是成文宪法。C项自由大宪章是英国 1215 年制定的,它也是英国宪法的组成部分,只是宪法性文件,不能称之为成文宪法。英国也不是欧洲大陆国家。D 项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但是美国不是欧洲国家。B项法国宪法是 1791 年

    30、制定的,是欧洲大陆国家第一部成文宪法。8.在中国历史上,最先确立 12 篇体例的法典是_。 A.魏律 B.晋律 C.北齐律 D.开皇律(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各朝著名法典 重要法典的篇数:法经6 篇;九章律9 章;傍章律18 篇;越宫律27 篇;朝律6 篇;泰始律20 篇;魏律18 篇;北魏律20 篇;北齐律12 篇;开皇律12 篇;大业律18 篇;武德律12 篇;贞观律12 篇;唐律疏议12 篇;宋刑统213 门;元典章60 卷;大明律7 篇 30 卷;大清律例7 篇。最先确立 12 篇体例的法典是北齐律。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抗日民主政权时期的从刑的是 A.褫夺公权

    31、 B.没收财产 C.罚金 D.当庭训诫(分数:1.00)A.B.C.D. 解析:10.“官当”首次规定在_。 A.曹魏律 B.北魏律 C.北齐律 D.陈律(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官当入律 考查要点是“官当”入律。“官当”是指以官品折抵徒罪的制度,该制度是封建特权法获得发展的表现。“官当”首次规定在北魏律中,因此,B 项是正确答案。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只有两部法典规定了“官当”制度,即北魏律和陈律,因此,排除 A 项和 C 项。陈律的颁布时间晚于北魏律,因此,排除 D 项。“官当”制度为开皇律和唐律所继承。11.采用宪法法院等专门机构解释宪法的,有些国家过去只允许政

    32、府机关申请解释,不允许个人申请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方允许个人提起宪法诉讼。其程序大体包括 U /U等。 A.起诉、审理,判决 B.起诉、审理、公布 C.提请审查、决议、判决 D.提请审查、决议、公布(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采用宪法法院等专门机构解释宪法的,有些国家过去只允许政府机关申请解释,不允许个人申请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方允许个人提起宪法诉讼,其程序大体包括有提请审查、决议、公布等。12.明初最普及的法规是U /U。 A.大诰 B.大明律 C.大明令 D.榜文(分数:1.00)A. B.C.D.解析:13.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U /U。 A.一元的立法体

    33、制 B.两级的立法体制 C.多层次的立法体制 D.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分数:1.00)A.B.C.D. 解析:14.在我国,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U /U。 A.全国人大批准后生效 B.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C.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D.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备案后生效(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才能生效,而不像其他省级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15.下列有关法律与社会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U /U。 A.法对社会具有反作用,法律通过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等资源分配系统的配合

    34、,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 B.和谐社会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与法的最重要结合点在于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 C.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节约型社会与法律的结合点在于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立。 D.法律有时具有一定超前性、引导性,超前于社会现状、引导社会进步与发展。(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法与社会的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法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法以社会为基础,法律性质与功能决定于社会,法律变迁与社会发展进程基本一致;另一方面,法对社会具有反作用,法律作为主要的社会调整方法,通过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等资源分配系统的配合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

    35、因此,A 正确。和谐社会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与法的最重要结合点在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信用、安定有序等虽然也是和谐社会与法的结合点,但却不是最重要的结合点,民主法治才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以民主法治社会的建成为前提条件。因此,B 错误。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节约型社会与法律的结合点在于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具体说来,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必须树立与节约型社会相适应的法律观念;第二,必须完善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体系;第三,要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因此,C 项正确。法律作为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有时会具有一定超前性、

    36、引导性,超前于社会现状、引导社会进步与发展。因此,D 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 B。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U /U。 A.法律技术性内容的核心是权利义务关系 B.准规范性法律条文可以独立存在 C.规范性法律文件不针对具体人和事,可反复适用 D.规范性法律条文可以出现在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法的内容和形式。法的内容依其性质可分为法律规范性内容(法律规范)和法律技术性内容;依其结构可分为低层次的法律规范、中层次的法律部门、高层次的法律体系。法律规范的核心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的形式就成文法而言可分为法律条文 (包括规范性条文和非规范性条

    37、文)、规范性法律文件、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系(立法体系)。非规范性法律条文总是附屑于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法律条文而存在,并且和规范性法律条文一样,不可能出现在非规范法律文件中。17.根据我国宪法,_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A.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B.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地方人民政府的职权 考查要点是地方人民政府的职权。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因此,A 项是正确的;B、C、D 项是错误的。18.宋朝U /U是国家确认土地所有权的凭证

    38、。 A.傅别 B.质剂 C.私契 D.红契(分数:1.00)A.B.C.D. 解析:宋太祖开宝二年(公元 969 年)进一步规定红契制度和税契制度,即用官府加盖红印的契据确认土地所有权,以收取契约税的形式保护土地交易的合法性。选项 A 不正确,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选项 B 不正确,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选项 C 不正确,隋唐时期,民间契约常有“官有政法,人从私契”的惯语,主要依靠民间习惯调整契约关系。19.在法律推理中,属于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的是U /U。 A.三段论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D.辨证推理(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形式推理是指解决

    39、法律问题时所运用的演绎方法、归纳方法等。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即根据一般性的知识推出关于特殊性的知识。演绎推理的典型表现为三段论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物或现象的知识推出该类事物或现象的一般原则的推理。在英美法系,判例法就是运用了归纳推理方法。20.在我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成文法典的人是U /U。 A.子产 B.邓析 C.孔子 D.叔向(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公元前 536 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21.现行宪法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U /U。 A.

    40、主导力量 B.领导力量 C.核心力量 D.中坚力量(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宪法第 7 条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故选 A。22.在我国,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使用归纳推理的直接原因是U /U。 A.中国法制较为落后 B.中国不存在判例法 C.中国的归纳推理尚未得到法律的承认 D.中国缺少法律推理的传统(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判例法是最典型的归纳推理,但我国不存在判例法,因此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采用归纳推理,而多用演绎推理。2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宪法的渊源?U /U。 A.宪

    41、法性法律 B.宪法惯例 C.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D.宪法权威学者的权威论著(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我国宪法的渊源形式,包括成文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解释)、我国参加和缔结国际条约等。宪法权威学者的权威论著属于无权解释,对于宪法学术的研究有作用,但不是宪法的渊源。24.在我国,规定国家领导人任职限任制的是U /U。 A.1954 年宪法 B.1975 年宪法 C.1978 年宪法 D.1982 年宪法(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我国规定国家领导人任期的是 1982 年宪法,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人民代表大

    42、会的每届任期 5 年,其他机关及人员任期与之相同。本考点记住哪些人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委员长、副委员长、主席、副主席、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法院的院长、检察院的检察长,其他人员都可以连续任职超过两届。25.不属于宋朝法律形式的是U /U。 A.条法式类 B.编敕 C.编例 D.律例(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考查要点是宋朝的法律形式。宋朝的法律形式包括律、令、格、式,刑统,编敕、编例和条法式类。可见,A 项、B 项和 C 项都属于宋朝的法律形式。而律例是明清时期的法典编纂形式,宋朝没有此法律形式,因此,D 项是正确答案。26.秋审制度中,案情事实尚未完全搞清的,驳回原省再审的情况叫做U /U。 A.缓决 B.可矜 C.可疑 D.留养承祀(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注意 2008 年考试分析比往年在秋审这个制度下多了一个“可疑”,但很容易记忆。27.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U /U公民的身体。 A.非法侵犯 B.非法侵害 C.非法伤害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22-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wealthynice1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