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18-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6501       资源大小:89.5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18-1及答案解析.doc

    1、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18-1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45.00)1.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时期的立法最高指导机关是( )。(分数:1.00)A.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B.国民大会C.中央政治会议D.立法院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律为形式公布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1.00)A.铸刑书B.竹刑C.法经D.秦律3.首创总则篇目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1.00)A.法经B.曹魏律C.北魏律D.北齐律4.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正式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 )。(分数:1.00)A.郑国的“铸刑书”B.郑国的“竹刑”C.晋国的“铸刑鼎”

    2、D.魏国的“法经”5.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 )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委会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部、委的质询案。(分数:1.00)A.90B.10C.15D.306.( )是一种不以行为人过错为前提并由当事人合理分担的特殊责任。(分数:1.00)A.个人责任B.私法责任C.过错责任D.公平责任7.由消灭封建剥削改为减弱封建剥削程度和减租减息为中心的土地立法原则确立于( )。(分数:1.00)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B.抗日民主政权时期C.解放战争人民民主政权时期D.建国以后8.下列选项中哪项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分数:1.00)A.言论自由B.宗教信仰自由C

    3、.批评建议权D.平等权9.大清民律草案仿照了( )。(分数:1.00)A.英国式民法B.法国式民法C.美国式民法D.德国式民法10.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主席、副主席的每届任期是( )。(分数:1.00)A.5年B.4年C.10年D.2年11.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所创立的新刑种是( )。(分数:1.00)A.管制B.死刑C.徒刑D.笞刑12.中国把“法”和“律”作为独立合成词连用是在( )。(分数:1.00)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明清时期D.清末民初1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草案是( )。(分数:1.00)A.钦定宪法大纲B.十九信条C.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D.中华民

    4、国约法14.新民主主义政权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分数:1.00)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D.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5.我国宪法第 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分数:1.00)A.侮辱B.诽谤C.陷害D.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16.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刷的封建法典是( )。(分数:1.00)A.大清会典B.元典章C.宋刑统D.大明律17.划分法的历史类型的标准是( )。(分数:1.00)A.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B.法的效力和法的地位C.法的形式和历史传统D.法的经济基础和阶

    5、级本质18.两宋的法制指导思想不包括( )。(分数:1.00)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割据分裂B.重点治“贼盗”C.德本刑用D.义利并用,重视经济立法19.不属于当代中国守法的范围的是( )。(分数:1.00)A.地方性法规B.法院的裁定书C.特别行政区的法律D.习惯20.下列不是法治原则的是( )。(分数:1.00)A.通过法律对权力的控制原则B.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C.权利保障原则与社会自由原则D.公民权利的绝对化原则21.欧洲大陆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分数:1.00)A.法国宪法B.德国宪法C.英国宪法D.苏俄宪法22.在立法指导思想上,以法家为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主张( )。(分数

    6、:1.00)A.一断于法B.恢复礼治C.明德慎罚D.刑不上大夫23.我国宪法第 5条规定,一切违反( )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分数:1.00)A.宪法和法律B.民主监督C.参政议政D.行政监察24.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根据( )的提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分数:1.00)A.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B.国务院总理C.国家主席D.全国人大25.宋朝为加强中央司法机构的控制,在皇宫中设立( )。(分数:1.00)A.大司徒B.宣政院C.大理院D.审刑院26.所谓( ),即法律的强制实施都是通过法定时间与法定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而得以进行的。(分数:1.00)A

    7、.法的强制性B.法的程序性C.法的国家性D.法的适用性27.大中刑律统类编纂于( )。(分数:1.00)A.唐朝B.宋朝C.五代D.元朝28.我国现行宪法在总结历史经验、分析现实状况基础上,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写入宪法,成为宪法总的指导思想的是( )。(分数:1.00)A.邓小平理论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C.“主权在民”D.“三权分立”思想29.清末最早颁行的带有商法总则性质的法规是( )。(分数:1.00)A.商人通例B.破产律C.公司律D.大清商律草案30.大诰是由( )制定的。(分数:1.00)A.明太祖B.明成祖C.明英宗D.明神宗31.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始确立于( )。(分数

    8、:1.00)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B.抗日根据地C.解放战争时期D.建国之后32.行政权更注重权力结果的实质性,但司法权更注重权力过程的( )。(分数:1.00)A.形式性B.交涉性C.终极性D.转瞬性33.在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自由中,居首要地位的自由是( )。(分数:1.00)A.出版自由B.结社自由C.言论自由D.示威自由34.各国普遍重视对宪法实施的保障,其根本原因是( )。(分数:1.00)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宪法确认、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D.宪法有严格的修改程序35.提出“行刑,重其轻者”的是( )。(分数:1.00)A.李悝B.商鞅C.

    9、韩非D.子产36.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 )。(分数:1.00)A.夏B.西周C.商D.春秋37.宋刑统在内容上沿袭( )。(分数:1.00)A.唐律疏议B.泰始律C.开皇律D.九章律38.国家( )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分数:1.00)A.推广B.实行C.提倡D.宣传39.王某打架斗殴,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其罚款 50 元,这种处罚属于( )。(分数:1.00)A.刑事制裁B.行政制裁C.违宪制裁D.民事制裁40.社会公德是指( )。(分数:1.00)A.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公认的道德B.一个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道德C.有关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道德规范D.一般社会道德规

    10、范41.宋代法律规定,犯人推翻口供时应改换审判官重审的审判制度是( )。(分数:1.00)A.理雪制度B.翻异别勘制C.鞫谳分司制D.乞鞫42.西周时期审判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称为( )。(分数:1.00)A.五过B.五听C.五刑D.五善43.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宪法修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全国人大常委会或 1/5以上的人大代表有权提议修改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的 2/3以上多数通过C.目前我国已对宪法进行了 4次大修改 5次小修改D.宪法修改有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4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修订于( )。(分数:1.00)A.1932年 1

    11、月B.1932年 7月C.1933年 1月D.1934年 1月45.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 )。(分数:1.00)A.华侨代表B.妇女代表C.军队代表D.少数民族代表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46.各国在出生国籍上通常采用的原则有( )。(分数:2.00)A.要么采取血统主义原则B.要么采取出生地主义原则C.要么采取出生地主义与血统主义相结合的原则D.都会采取出生地主义与血统主义相结合的原则47.传统私法的价值目标是( )。(分数:2.00)A.自由B.秩序C.公平D.效益48.全国人大开展工作的基本方式是( )。(分数:2.00)A

    12、.组织代表视察工作B.召开全国人大会议C.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D.组成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49.下列法律概念中,属于关系概念的有( )。(分数:2.00)A.原告B.赔偿责任C.所有权D.违约50.公民财产权的范围主要包括( )。(分数:2.00)A.储蓄B.房屋C.股票D.彩票51.在体例上,宋刑统主要取法( )。(分数:2.00)A.永徽律疏)B.唐六典C.大中刑统D.大周刑统52.在下面关于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一致性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分数:2.00)A.遵守法律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B.违反法律的行为也是违反最低层次道德要求的行为C.违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D.两者

    13、具有共同的经济、政治、思想基础53.现阶段我国的统一战线称作爱国统一战线。这一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特点包括( )。(分数:2.00)A.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最高原则B.以政治协商为主要工作方式C.以爱国主义为政治基础和界限范围D.以“三大任务”为奋斗目标54.西宁番子治罪条例适用的地区是( )。(分数:2.00)A.蒙古B.甘肃C.青海D.宁夏55.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政治方面的权利的是( )。(分数:2.00)A.选举权B.被选举权C.政治自由D.宗教信仰自由56.法与政治的关系是( )。(分数:2.00)A.政治可以为法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B.法可以反映和实现一定阶级的政治要求C.

    14、政治的内容不仅仅通过法来反映D.法在反映政治内容时是一种一般的政治措施57.春秋时抨击郑、晋两国公布成文法的是( )。(分数:2.00)A.子产B.邓析C.叔向D.孔子58.法律制裁可以分为( )。(分数:2.00)A.民事制裁B.财产制裁C.刑事制裁D.人身制裁5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含义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在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保障C.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特点D.坚持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6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限包括( )。(分数:2.00)A.修改宪法B.制定和修

    15、改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C.改变或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D.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61.西周的刑罚适用原则主要有( )。(分数:2.00)A.区分故意、过失和惯犯、偶犯B.因地因时制宜C.疑罪从赦D.严宽适中62.从法的本质看,法具有( )。(分数:2.00)A.意志性与规律性B.阶级性与共同性C.利益性与正义性D.实体性与程序性63.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 )。(分数:2.00)A.事先审查B.宪法控诉C.违宪审查D.附带性审查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64.社会主义宪法有哪些主要原则?(分数:8.00)_65.简述清末修

    16、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意义。(分数:8.00)_66.简述法律关系的演变过程。(分数:8.00)_四、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30.00)67.尚书康诰记载:“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时乃不可杀。” 请据此分析说明西周的刑法原则。(分数:10.00)_68.张明违反了法律规定,法院依法追究了他的法律责任。但张明所违反的法律是在张明出国期间由国内立法机关制定的,张明不知道有这种法律规定,他回国后也无人告知他已经制定了这一法律。张明认为不知者不为过,法院不应当根据他不知道的法律规定处罚他,至少也应考虑对他予以减轻处罚。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和法律基本原理分析

    17、以上案例。(分数:10.00)_69.我国宪法第 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 33条第 3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分析上述两条款的含义及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分数:10.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70.如何理解司法独立原则?(分数:15.00)_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18-1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45.00)1.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时期的立法最高指导机关是( )。(分数:1.00)A.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 B.国民大会C.中央政治会议

    18、D.立法院解析:解析 1928 年 10月通过的训政纲领规定,“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律为形式公布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1.00)A.铸刑书B.竹刑C.法经D.秦律 解析:解析 此题测试改法为律的时间问题。我国古代改法为律是战国时期商鞅完成的。战国时期,随着封建法律的不断发展、完善和法制建设经验的进一步积累,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法的公平性,而要求把法律的普遍性和必行性提到更高的位置上来。因此,商鞅“改法为律”。“律”,强调法律规范的普遍性,兵有“范天下不一而归于一”的功能。“改法为律”是法律观念上的一大进步。本题中,铸刑

    19、书是春秋时期郑国的立法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该活动发生于商鞅“改法为律”之前,因此 A不能选。竹刑是春秋时期郑国大夫邓析私刻的法律规范,该活动也发生于商鞅“改法为律”之前,因此 B不能选。法经作为我国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虽制定于战国时期,但是法经的出台早于商鞅“改法为律”活动,因此 C也不能选。商鞅变法,颁布泰律,该法律正式以律命名,为我国以律命名法典的开端,该法典并为秦朝沿用,从此,我国历代封建成文法典都以律命名,直到清末。因此,选项 D是正确答案。3.首创总则篇目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1.00)A.法经 B.曹魏律C.北魏律D.北齐律解析:解析 法经中的“兵法

    20、”相当于总则,故为始创。4.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正式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 )。(分数:1.00)A.郑国的“铸刑书”B.郑国的“竹刑”C.晋国的“铸刑鼎” D.魏国的“法经”解析:解析 此题测试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运动问题。在春秋中期以后,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便在一些诸侯国中出现,把制定和公布成文法的思想领域斗争引向法律实践领域。公元前 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公元前 513年,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于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上,公之于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活动。新兴地主阶级制定和公

    21、布成文法,是政治上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它不仅动摇了奴隶制法律制度的基础,而且开创了一个法治代替礼治的新局面。因此此题选 C。5.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 )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委会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部、委的质询案。(分数:1.00)A.90B.10 C.15D.30解析:解析 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第二十五条的明确规定。6.( )是一种不以行为人过错为前提并由当事人合理分担的特殊责任。(分数:1.00)A.个人责任B.私法责任C.过错责任D.公平责任 解析:解析 按照行为人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过错责任、无过蜡责任和公平责任。此处显然不是过

    22、错责任,因而是 D。7.由消灭封建剥削改为减弱封建剥削程度和减租减息为中心的土地立法原则确立于( )。(分数:1.00)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B.抗日民主政权时期 C.解放战争人民民主政权时期D.建国以后解析:8.下列选项中哪项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分数:1.00)A.言论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C.批评建议权D.平等权解析:9.大清民律草案仿照了( )。(分数:1.00)A.英国式民法B.法国式民法C.美国式民法D.德国式民法 解析:10.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主席、副主席的每届任期是( )。(分数:1.00)A.5年 B.4年C.10年D.2年解析:解析 我国现行宪

    23、法第 7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 45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后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11.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所创立的新刑种是( )。(分数:1.00)A.管制 B.死刑C.徒刑D.笞刑解析:12.中国把“法”和“律”作为独立合成词连用是在( )。(分数:1.00)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明清时期D.清末民初 解析:1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草案是( )。(分数:1.00)A.钦定宪法大纲B.十九信条 C.中华民国宪法(

    24、草案)(“天坛宪草”)D.中华民国约法解析:解析 十九信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草案、第二部宪法文件。14.新民主主义政权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分数:1.00)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D.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解析:解析中华苏雄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制定于 1931年,是新民主主义政权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15.我国宪法第 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分数:1.00)A.侮辱B.诽谤C.陷害D.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解析:解析 本题考的也是有关公民基本权利人身自由部分的内容。

    25、本题直接来源于宪法第 38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16.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刷的封建法典是( )。(分数:1.00)A.大清会典B.元典章C.宋刑统 D.大明律解析:解析 宋刑统修成后,经宋大祖批准,“模印颁行”天下,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刷的封建法典。17.划分法的历史类型的标准是( )。(分数:1.00)A.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B.法的效力和法的地位C.法的形式和历史传统D.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 解析:解析 此题测试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问题。法律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做出不同的分类。法的历史类型是

    26、指按照法律制度赖以产生的生产关系的类型和反映的阶级意志的不同,对历史的和现实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分类。凡是属于建立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反映同一阶级意志的法律制度就属于同一法的历史类型。按照这种分类,法的历史类型一共有四种;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这些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制度以及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志,所以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决定了法的历史类型。因此本题应选 D。18.两宋的法制指导思想不包括( )。(分数:1.00)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割据分裂B.重点治“贼盗”C.德本刑用 D.义利并用,重视经济立法解析:解析 此题测试宋代的立法指导思想

    27、问题。宋朝时,社会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统治阶级必须强化封建统治权。宋初统治者总结了唐末五代“君弱臣强”导致变乱的历史教训,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基本国策,大力加强法律对社会的全面控制,防止割据分裂。同时针对农民起义蜂起的形势,确立了重点治“贼盗”的法制指导思想。另外宋代统治者重视民商事和经济立法,强调“通商惠工”、“政丰”、“理财”。所以 A、B、D 三项所说都是宋代的立法指导思想。而“德本刑用”则是唐代统治者在总结隋亡教训的基础上确立的,唐统治者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制指导思想,因此“德本刑用”不是宋代立法的指导思想。本题应该选 C。19.不属于当代中国守法的范围的是( )

    28、。(分数:1.00)A.地方性法规B.法院的裁定书C.特别行政区的法律D.习惯 解析:20.下列不是法治原则的是( )。(分数:1.00)A.通过法律对权力的控制原则B.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C.权利保障原则与社会自由原则D.公民权利的绝对化原则 解析:解析 法治的原则一般有四个:(1)通过法律对权力的控制原则;(2)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原则;(3)权利保障原则与社会自由原则;(4)公民义务的法律化和相对化原则。因此本题选项中的 D是错误的。21.欧洲大陆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分数:1.00)A.法国宪法 B.德国宪法C.英国宪法D.苏俄宪法解析:解析 本题考的是有关宪法历史发展的内容。制定

    29、于 1791年的法国宪法是欧洲大陆最早制定的成文宪法,以人权宣言为序言。22.在立法指导思想上,以法家为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主张( )。(分数:1.00)A.一断于法 B.恢复礼治C.明德慎罚D.刑不上大夫解析:解析 在立法的指导思想上,以法家为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主张一断于法、刑无等故、轻罪重刑和法布于众。恢复礼治、明德慎罚、刑不上大夫是儒家法律思想。23.我国宪法第 5条规定,一切违反( )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分数:1.00)A.宪法和法律 B.民主监督C.参政议政D.行政监察解析:解析 本题考的是有关宪法特征的内容,实质上是宪法的原条文。我国宪法第 5条规定: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

    30、须予以追究。24.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根据( )的提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分数:1.00)A.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B.国务院总理 C.国家主席D.全国人大解析:解析 本题考的是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都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总理提名。25.宋朝为加强中央司法机构的控制,在皇宫中设立( )。(分数:1.00)A.大司徒B.宣政院C.大理院D.审刑院 解析:解析 大司徒是自汉代设立的行政机关,宣政院是元朝中央设立的专掌宗教审判的机构,大理院则是清末法制改革时设立的最高审判,机关。26.所谓( ),即

    31、法律的强制实施都是通过法定时间与法定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而得以进行的。(分数:1.00)A.法的强制性B.法的程序性 C.法的国家性D.法的适用性解析:解析 法的程序性是指法的强制实施需由专门的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执行,具体含义与法的强制性、法的国家性、法的适用性均有不同。27.大中刑律统类编纂于( )。(分数:1.00)A.唐朝 B.宋朝C.五代D.元朝解析:解析 大中刑律统类编纂于唐宣宗大中年间,主要是为适应司法适用之需,将律按性质分为121门,将相关的敕、令、格、式附于律文之后,从而创立了“刑律统类”的法典编排体例,对后世的五代、宋朝的法典体例产生了直接影响。28.我国现行宪法在总结历史经验、

    32、分析现实状况基础上,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写入宪法,成为宪法总的指导思想的是( )。(分数:1.00)A.邓小平理论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C.“主权在民”D.“三权分立”思想解析:解析 我国现行宪法在总结历史经验、分析现实状况基础上,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整体写入宪法,成为宪法总的指导思想。29.清末最早颁行的带有商法总则性质的法规是( )。(分数:1.00)A.商人通例 B.破产律C.公司律D.大清商律草案解析:30.大诰是由( )制定的。(分数:1.00)A.明太祖 B.明成祖C.明英宗D.明神宗解析:解析 大诰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31.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始

    33、确立于( )。(分数:1.00)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B.抗日根据地C.解放战争时期 D.建国之后解析:32.行政权更注重权力结果的实质性,但司法权更注重权力过程的( )。(分数:1.00)A.形式性 B.交涉性C.终极性D.转瞬性解析:33.在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自由中,居首要地位的自由是( )。(分数:1.00)A.出版自由B.结社自由C.言论自由 D.示威自由解析:解析 言论自由是公民对于政治和社会的各种问题有通过语言方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它在公民的各项政治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34.各国普遍重视对宪法实施的保障,其根本原因是( )。(分数:1.00)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宪法

    34、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宪法确认、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D.宪法有严格的修改程序解析:35.提出“行刑,重其轻者”的是( )。(分数:1.00)A.李悝B.商鞅 C.韩非D.子产解析:36.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 )。(分数:1.00)A.夏B.西周 C.商D.春秋解析:37.宋刑统在内容上沿袭( )。(分数:1.00)A.唐律疏议 B.泰始律C.开皇律D.九章律解析:解析宋刑统在内容上沿袭了唐律疏议,在体例上取法大中刑统和大周刑统。38.国家( )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分数:1.00)A.推广 B.实行C.提倡D.宣传解析:39.王某打架斗殴,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

    35、例的规定对其罚款 50 元,这种处罚属于( )。(分数:1.00)A.刑事制裁B.行政制裁 C.违宪制裁D.民事制裁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行政法规,依据行政法规而作出的罚款处罚是行政制裁。40.社会公德是指( )。(分数:1.00)A.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公认的道德B.一个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道德 C.有关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道德规范D.一般社会道德规范解析:解析 社会公德即社会公共道德,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41.宋代法律规定,犯人推翻口供时应改换审判官重审的审判制度是( )。(分数:1.00)A.理雪制度B.翻异别勘制 C.鞫谳分司制D.乞鞫解析:解析 宋代重视证

    36、据定罪,而口供是定罪量刑不可缺少的证据,往往由于刑讯,口供与其他证据材料相矛盾。在此情况下,则实行“翻异别勘制”,即犯人否认其口供,且“所翻情节,实碍重罪”时,案件则由另一法官或另一司法机关审理。法律规定翻异一般不超过三次。42.西周时期审判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称为( )。(分数:1.00)A.五过B.五听 C.五刑D.五善解析:解析 西周的法官在审判中采用察言观色的审讯方法为“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即五听。43.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宪法修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全国人大常委会或 1/5以上的人大代表有权提议修改B.由全国人民代

    37、表大会的全体代表的 2/3以上多数通过C.目前我国已对宪法进行了 4次大修改 5次小修改 D.宪法修改有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解析:4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修订于( )。(分数:1.00)A.1932年 1月B.1932年 7月C.1933年 1月D.1934年 1月 解析:解析 1934 年 1月的全国工农兵第二次代表大会对宪法大纲做了某些修改。45.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 )。(分数:1.00)A.华侨代表B.妇女代表C.军队代表D.少数民族代表 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46.各国在出生国籍上通常采用的原则有( )。(分

    38、数:2.00)A.要么采取血统主义原则 B.要么采取出生地主义原则 C.要么采取出生地主义与血统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D.都会采取出生地主义与血统主义相结合的原则解析:解析 所谓出生国籍是指因出生而取得国籍。对此,各国通常采用的原则是或者采取血统主义原则,或者采取出生地主义原则,或者采取出生地主义与血统主义相结合的原则。47.传统私法的价值目标是( )。(分数:2.00)A.自由 B.秩序C.公平D.效益 解析:解析 传统私法主要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部门的总和。私法追求的价值很多,本题给出的选项中的自由、效益属于私法的价值目标。48.全国人大开展工作的基本方式是( )。(分数:2

    39、.00)A.组织代表视察工作 B.召开全国人大会议 C.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 D.组成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解析:解析 本题考的是全国人大的工作方式。要对指南的内容加以精简提炼,才能得出答案。49.下列法律概念中,属于关系概念的有( )。(分数:2.00)A.原告B.赔偿责任 C.所有权 D.违约解析:解析 所谓关系概念,是指表达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概念,赔偿责任、所有权均属此类。而原告则属于主体概念,违约则属于事实概念。50.公民财产权的范围主要包括( )。(分数:2.00)A.储蓄 B.房屋 C.股票 D.彩票 解析:解析 公民财产权的范围主要包括:(1)合法收入;(2)储蓄

    40、;(3)房屋;(4)其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公民的合法收入中,耽包括合法的劳动收入,也包括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主要指持股分红、买卖差价收入、彩票中奖等。51.在体例上,宋刑统主要取法( )。(分数:2.00)A.永徽律疏)B.唐六典C.大中刑统 D.大周刑统 解析:解析 宋刑统的体例编排形式是“以律统类”,其直接的体例渊源是唐末的大中刑统和后周的大周刑统。52.在下面关于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一致性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分数:2.00)A.遵守法律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B.违反法律的行为也是违反最低层次道德要求的行为 C.违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D.两者具有共同的经济、

    41、政治、思想基础解析:解析 违反道德的行为与违反法律的行为没有完全包含关系,有各自不一致的领域。这里理解的难点是遵守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但是不能说违反法律的所有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原因在于在特定情况下,违法行为不一定违反道德,这是法律的统一性、普遍性、统治阶级意志性与特定道德的部分性、地域性不相一致的结果。法律与道德具有共同的政治、经济、思想基础是正确的。53.现阶段我国的统一战线称作爱国统一战线。这一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特点包括( )。(分数:2.00)A.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最高原则 B.以政治协商为主要工作方式 C.以爱国主义为政治基础和界限范围 D.以“三大任务”为奋斗目标 解析:解析

    42、现阶段我国的统一战线的特点包括: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最高原则、以政治协商为主要工作方式、以爱国主义为政治基础和界限范围、以“三大任务”为奋斗目标和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54.西宁番子治罪条例适用的地区是( )。(分数:2.00)A.蒙古B.甘肃 C.青海 D.宁夏 解析:55.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政治方面的权利的是( )。(分数:2.00)A.选举权 B.被选举权 C.政治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解析:解析 此题测试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内容的问题。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方面的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有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43、。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参政议政权。我国宪法第 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 18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政治自由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在政治上享有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的自由。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宪法第 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因此选举权、被选举权和政治自由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政治方面的权利,本题应选 ABC。56.法与政治的关系是( )。(分数:2.00)A.政治可以为法的发展提供条件

    44、和环境 B.法可以反映和实现一定阶级的政治要求 C.政治的内容不仅仅通过法来反映 D.法在反映政治内容时是一种一般的政治措施解析:解析 法所反映的政治内容不是一般的政治措施,而是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性、权利义务性的规则,故 D项错误。57.春秋时抨击郑、晋两国公布成文法的是( )。(分数:2.00)A.子产B.邓析C.叔向 D.孔子 解析:58.法律制裁可以分为( )。(分数:2.00)A.民事制裁 B.财产制裁C.刑事制裁 D.人身制裁解析:解析 法律制裁是指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其基本分类为违宪制裁、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5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含义是

    45、( )。(分数:2.00)A.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在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保障 C.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特点 D.坚持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在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特点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特点;坚持依宪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D 项的“依法治国”应该是依宪治国。6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限包括( )。(分数:2.00)A.修改宪法 B.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 C.改变或撤销全国人

    46、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D.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解析:解析 根据我国的现行宪法规定,本题中的四个选项全部是全国人大的立法权限范围。61.西周的刑罚适用原则主要有( )。(分数:2.00)A.区分故意、过失和惯犯、偶犯 B.因地因时制宜C.疑罪从赦 D.严宽适中 解析:解析 西周的刑罚适用原则主要有老幼犯罪减免刑罚原则;区分故意、过失和惯犯、偶犯原则;疑罪从赦、疑罪从轻原则和严宽适中原则。因地因时制宜是法制指导思想。62.从法的本质看,法具有( )。(分数:2.00)A.意志性与规律性 B.阶级性与共同性 C.利益性与正义性 D.实体性与程序性解析:63.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 )。(分数:2.00)A.事先审查 B.宪法控诉 C.违宪审查D.附带性审查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宪法实施保障的内容。从世界各国的宪政实践来看。尽管各国宪法实施保障的工作方式、方法互有差异,但其基本方式不外平以下几种:(1)事先审查和事后审查;(2)附带性审查和宪法控诉。三、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18-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