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16-2 及答案解析(总分:11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5,分数:45.00)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律实施的是U /U。 A.立法 B.守法 C.执法 D.法律监督(分数:1.00)A.B.C.D.2.据左传昭公六年载:“周有乱政,而作U /U。” A.禹刑 B.汤刑 C.九刑 D.吕刑(分数:1.00)A.B.C.D.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U /U。 A.言论自由 B.平等权 C.宗教信仰自由 D.批评建议权(分数:1.00)A.B.C.D.4.在英美法系,被视为第一法源的是U /U。 A.制定法 B.习惯
2、法 C.道德 D.判例法(分数:1.00)A.B.C.D.5.根据宪法学的基本理论,形成宪法规范的最基本方式是U /U。 A.制定 B.认可 C.判决 D.惯例(分数:1.00)A.B.C.D.6.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英国宪法的渊源?U /U A.宪法法典 B.宪法惯例 C.宪法判例 D.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分数:1.00)A.B.C.D.7.村民会议由本村U /U组成。 A.村民 B.全体村民 C.18周岁以上的村民 D.18周岁以上具有政治权利的村民(分数:1.00)A.B.C.D.8.魏明帝时期制定的魏律的显著特点包括 A.将刑名一篇分为二篇 B.将刑名一篇置于律末 C.八议入律 D.调整法
3、典的结构为 20篇(分数:1.00)A.B.C.D.9.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以下的权利和利益_。 A.合法的 B.正当的 C.平等的 D.对等的(分数:1.00)A.B.C.D.10.以国家权力行为的权限幅度为标准对法的指引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_。 A.确定的指引与原则的指引 B.确定的指引与有选择的指引 C.羁束的指引与非羁束的指引 D.原则的指引与具体的指引(分数:1.00)A.B.C.D.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_的监督。 A.原选举单位 B.所在单位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分数:1.00)A.B.C.D.12.我国第一部
4、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U /U。 A.共同纲领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1954宪法 D.1978宪法(分数:1.00)A.B.C.D.13.西周时期的中央司法官叫做U /U。 A.遂士 B.卿 C.乡士 D.大司寇(分数:1.00)A.B.C.D.14.按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乡镇行政区域界限变更的审批机关是U /U。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分数:1.00)A.B.C.D.15.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
5、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U /U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分数:1.00)A.B.C.D.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 83条规定:“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在中国境内办学和合作办学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从法律规则的分类角度看,该规定属于U /U A.确定性规则 B.委任性规则 C.准用性规则 D.任意性规则(分数:1.00)A.B.C.D.17.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规定的行使立法权的机构是U /U。 A.立法院 B.国会 C.参议院 D.
6、总统(分数:1.00)A.B.C.D.18.现行宪法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U /U。 A.主导力量 B.领导力量 C.核心力量 D.中坚力量(分数:1.00)A.B.C.D.19.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 B.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 C.我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 D.在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之后(分数:1.00)A.B.C.D.20.最早在法律上规定“诸强奸幼女者处死,虽和同强,女不
7、坐”的是U /U。 A.宋刑统 B.大明律 C.元朝法律 D.大清律例(分数:1.00)A.B.C.D.21.元朝的中央司法机关不包括U /U。 A.大理寺 B.刑部 C.御史台 D.大宗政府(分数:1.00)A.B.C.D.22.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U /U。 A.享有选举权、丧失被选举权 B.丧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仍可有条件地保留 D.是否丧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由居住地的权力机关决定(分数:1.00)A.B.C.D.23.被马克思誉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A.法国的人权宣言 B.北美的独立宣言 C.俄国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 D.世界
8、人权宣言(分数:1.00)A.B.C.D.24.全国人大有权撤销或者改变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的根据是( )。 A.违反宪法 B.违反法律 C.不适当 D.不合理(分数:1.00)A.B.C.D.25.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U /U。 A.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都是基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没有违法行为,就没有承担法律责任的客观基础,也就谈不上实施法律制裁。追究法律责任必须实施法律制裁 B.在英美法系国家,不独立设置检察机关,检察机关附属于法院系统或隶属于司法部 C.法律的制定可以说是法律对利益的第一次分配,它应当符合并体现正义;法律的实施可以说是法律对利益的第二次分配,它也应当符合并体现正义 D.法律
9、条文是组成法律的基本单位,法律的基本要素包括:法律概念、法律条文和法律原则(分数:1.00)A.B.C.D.26.关于资本主义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U /U。 A.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在本质上已经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法律了 B.各国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虽然在时间上有先有后,但其法律的产生却呈现出大致相同的特征 C.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法律始终不变的核心 D.资本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法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公共意志的体现(分数:1.00)A.B.C.D.27.法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是通过调整U /U。 A.人们的劳动 B.生产技术的优化 C.知识产权 D.生产关
10、系(分数:1.00)A.B.C.D.28.下列选项中哪一项被认为是中国现行宪法总的指导思想?U /U A.邓小平理论 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C.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四项基本原则(分数:1.00)A.B.C.D.29.下列表述不属于法的原则的是_。 A.公民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B.民事活动应当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 C.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 D.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按照法律的规定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得定罪处罚(分数:1.00)A.B.C.D.30.划分法律部门应保持相对平衡,不宜过宽也不宜过细,这属于法律部门划分的U /U。
11、 A.平衡原则 B.客观原则 C.主次原则 D.发展原则(分数:1.00)A.B.C.D.31.元代地方设立两个行御史台,作为中台的派出机构,其中包括U /U。 A.监临北方诸省的诸道行御史台北台 B.监临地方诸省的诸道行御史台外台 C.监临东部诸省的诸道行御史台东台 D.设在陕、甘、滇、蜀地区的陕西诸道行御史台西台(分数:1.00)A.B.C.D.32.从法系角度看,近代以来我国香港地区的法律属于_ A.普通法法系 B.大陆法系 C.中华法系 D.社会主义法系(分数:1.00)A.B.C.D.33.宋朝规定了“立继”和“命继”。在室女享有U /U的财产继承权,命继子享有U /U的财产继承权。
12、 A.1/3 1/3 B.1/2 1/2 C.3/4 1/4 D.2/3 1/3(分数:1.00)A.B.C.D.34.在我国,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使用归纳推理的直接原因是U /U。 A.中国法制较为落后 B.中国不存在判例法 C.中国的归纳推理尚未得到法律的承认 D.中国缺少法律推理的传统(分数:1.00)A.B.C.D.35.宪法的本质是U /U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A.阶级 B.政治 C.利益集团 D.阶层(分数:1.00)A.B.C.D.36.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有U /U。 A.社会主义法律关系主体的特点是主体与客体是一致的 B.精神产品属于非物质财富,我国法学界常称为“智力成果”或“
13、无体财产” C.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己作出一定的行为 D.我国 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视为部分限制行为能力人(分数:1.00)A.B.C.D.37.违宪制裁的方式包括U /U。 A.撤销或改变 B.撤职或降级 C.记过和开除 D.罚款和罢免(分数:1.00)A.B.C.D.38.构成法律部门的基本要素是( )。 A.法律制度 B.法律条文 C.规范性法律文件 D.同类法律规范(分数:1.00)A.B.C.D.39.下列各项中,属于私法的有_。 A.国际法 B.宪法 C.刑法 D.民法(分数:1.00)A.B.C.D.40.现行宪法明文规定,一切U
14、/U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A.法律和行政法规 B.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C.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D.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条例(分数:1.00)A.B.C.D.41.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以分为U /U。 A.实体法和程序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国内法和国际法(分数:1.00)A.B.C.D.42.明朝在各州县及乡为张贴榜文、以利教化而设立的机构是 A.六科给事中 B. 申明亭 C.官廨 D.提刑按察司(分数:1.00)A.B.C.D.43.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法律解释的方法是U /U。 A.历史解释 B.逻辑解释 C.目的解释 D.
15、理论解释(分数:1.00)A.B.C.D.44.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U /U的原则。 A.按需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分数:1.00)A.B.C.D.45.下列不属于法的规范性的表现的是_。 A.法律是一般的、概括的规则,不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可以反复被适用 B.法律规范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制定和认可 C.法律的要素中以法律规范为主 D.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行为模式、条件假设和法律后果(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8,分数:30.00)46.根据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
16、、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必须是年满_的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A.18周岁 B.20周岁 C.23周岁 D.25周岁(分数:1.00)A.B.C.D.47.在原始社会中,U /U。 A.没有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 B.没有习惯法 C.也有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则 D.没有保证生产与生活秩序的公共权力机关(分数:2.00)A.B.C.D.48.篇目为 12篇的封建成文法典不包括 A.北齐律 B.开皇律 C.宋刑统 D.大清律例(分数:2.00)A.B.C.D.4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包括 A.华侨委员会 B.监察委员会 C.宪法委员会 D.环境与资源
17、保护委员会(分数:2.00)A.B.C.D.50.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U /U。 A.事先审查 B.宪法控诉 C.违宪审查 D.附带性审查(分数:2.00)A.B.C.D.51.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含义_。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的要求更加严格 D.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分数:2.00)A.B.C.D.52.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行使的权利是_。 A.劳动权 B.受教育权 C.申诉
18、权 D.继承权(分数:2.00)A.B.C.D.53.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含义?U /U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的要求更加严格 D.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分数:2.00)A.B.C.D.5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U /U。 A.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B.法律条文就是法律规范 C.并不是所有的法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 D.同一法律规则可以通过一个法律
19、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分数:2.00)A.B.C.D.55.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法适用的宗旨,实现司法公正必须遵循U /U。 A.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B.刑法司法解释采用从新原则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D.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分数:1.00)A.B.C.D.56.李悝的法经有六篇,列于前面的两篇是U /U。 A.具法 B.杂法 C.盗法 D.贼法(分数:2.00)A.B.C.D.57.多党制分为 A.两党制 B.温和多党制 C.碎分化多党制 D.极化多党制(分数:2.00)A.B.C.D.58.唐律中有关拷讯的限制包括_。 A.依法享有
20、议、请、减等特权的不得刑讯 B.老小废疾不得刑讯 C.女犯不得刑讯 D.拷囚不得超过三次(分数:2.00)A.B.C.D.59.法的适用的时间效力,是指U /U。 A.法何时开始生效 B.法何时终止效力 C.法有无溯及力 D.法何时公布(分数:2.00)A.B.C.D.60.下列宪法中属于钦定宪法的有 U /U。 A.1814年挪威王国宪法 B.1911年大清帝国“十九信条”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09年瑞典王国宪法(分数:1.00)A.B.C.D.61.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是 U /U。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B.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 C.各民主党派是反对党 D.各民主党派
21、是参政党(分数:1.00)A.B.C.D.62.清朝制定的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专门法律包括U /U。 A.西宁番子治罪条例 B.蒙古律 C.钦定八旗则例 D.回律(分数:1.00)A.B.C.D.63.在法的产生条件和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有U /U。 A.法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 B.法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 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促进了法的产生 D.为了处理日益增多和复杂的事务,需要一种新的行为规则(分数:1.00)A.B.C.D.三、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24.00)64.简述两宋行政律法的特点。(分数:8.00)_65.简述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特征。(分数:
22、8.00)_66.简述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分数:8.00)_四、B分析题/B(总题数:3,分数:12.00)67.请对下列文字进行简要分析:唐律疏议,断狱律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制敕断罪,临时处分,不为永格者,不得引为后比。若辄引,致罪有出入者,以故失论。(分数:1.00)_68.汉书:汉宣帝下诏明确规定:“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句话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并简要分析。 (2)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
23、代什么制度?(分数:10.00)_69.唐律疏议名例中说:“诸八议者,犯死罪者,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诸犯私罪者,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请就此予以分析。(分数:1.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00)70.试论从法的形式特征论述法的主要优点。(分数:1.00)_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16-2 答案解析(总分:11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5,分数:45.00)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律实施的是U /U。 A.立法 B.守法 C.执法 D.法律监
24、督(分数:1.00)A.B.C.D. 解析:2.据左传昭公六年载:“周有乱政,而作U /U。” A.禹刑 B.汤刑 C.九刑 D.吕刑(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周朝时期的立法 解析 这句话是晋国的叔向在反对郑国子产“铸刑鼎”时提到的。周初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立法活动,即制定九刑。九刑在春秋时期就失传,只在左传中保留了一些片段,根据这些记述,九刑应该是由九篇组成而得名,后人往往以此指代周朝的法律。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U /U。 A.言论自由 B.平等权 C.宗教信仰自由 D.批评建议权(分数:1.00)A. B.C.D.解析:我国宪法第 35条规定,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故本题只有 A符合题意。4.在英美法系,被视为第一法源的是U /U。 A.制定法 B.习惯法 C.道德 D.判例法(分数:1.00)A.B.C.D. 解析:5.根据宪法学的基本理论,形成宪法规范的最基本方式是U /U。 A.制定 B.认可 C.判决 D.惯例(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形成宪法规范的方式主要包括宪法制定、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其中,宪法制定为形成宪法规范的最基本方式,故选 A项。6.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英国宪法的渊源?U /U A.宪法法典 B.宪法惯例 C.宪法判例 D.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分数:1.
26、00)A. B.C.D.解析:解析 所谓英国宪法,实际上是由不同历史时期陆续颁布的宪法性法律和不同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宪法惯例、判例所构成,没有成文法典。英国宪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英国是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的国家;是典型的柔性宪法的国家。可知,本题选 A项。英国没有宪法法典,只有宪法性法律文件。7.村民会议由本村U /U组成。 A.村民 B.全体村民 C.18周岁以上的村民 D.18周岁以上具有政治权利的村民(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村民会议由本村 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8.魏明帝时期制定的魏律的显著特点包括 A.将刑名一篇分为二篇 B.将刑名
27、一篇置于律末 C.八议入律 D.调整法典的结构为 20篇(分数:1.00)A.B.C. D.解析:9.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以下的权利和利益_。 A.合法的 B.正当的 C.平等的 D.对等的(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华侨权利 根据宪法第 50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本题选 B项。10.以国家权力行为的权限幅度为标准对法的指引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_。 A.确定的指引与原则的指引 B.确定的指引与有选择的指引 C.羁束的指引与非羁束的指引 D.原则的指引与具体的指引(分数:1.00)A.B.C.
28、D.解析:考点 法的指引的种类 根据国家权力行为的权限幅度分为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根据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分为确定的指引与有选择的指引;根据法的构成要素分为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本题选 c项。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_的监督。 A.原选举单位 B.所在单位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要点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原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本单位选出的代表。因此,A项是正确的;B、C、D 项是错误的。12.我
29、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U /U。 A.共同纲领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1954宪法 D.1978宪法(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于 1949年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政权。为了巩固人民的革命成果,1954 年,第一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了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3.西周时期的中央司法官叫做U /U。 A.遂士 B.卿 C.乡士 D.大司寇(分数:1.00)A.B.C.D. 解析:西周时期,大司寇为中央常设最高司法审判官,主要职责是“佐王刑邦国,诘四方”,即在周王领导下主管全国重大司法审判事务
30、。对一些不能独立决定的案件,则需上报周王最后裁断,或由周王指派高级贵族进行议决。选项 A不正确,遂士,是西周时期国都百里之外、三百里之内的司法官吏。选项 B不正确,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选项 C不正确,乡士是西周时期国都之外百里之内的司法官吏。14.按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乡镇行政区域界限变更的审批机关是U /U。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行政区域变更的法律程序 解析 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批
31、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故答案为 C。15.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U /U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分数:1.00)A.B. C.D.
32、解析: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从某一具体法律关系来说,权利与义务存在主次之分,即一方当事人在该法律关系中主要享有权利,而另一方当事人主要履行义务,比如债权关系中的债权人与债务人。再次,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终极目的来看,义务的设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人们设立法律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权利,而不是为了履行义务。因此 B项的表述不正确。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 83条规定:“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在中国境内办学和合作办学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从法律规则的分类角度看,该规定属于U /U A.确定性规则
33、 B.委任性规则 C.准用性规则 D.任意性规则(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法律规则的分类。17.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规定的行使立法权的机构是U /U。 A.立法院 B.国会 C.参议院 D.总统(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中华民国约法否定和取消了临时约法的国会制,设立有名无实的立法院行使立法权。在立法院成立以前,是纯属总统咨询机关的参议院代行其职权。18.现行宪法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U /U。 A.主导力量 B.领导力量 C.核心力量 D.中坚力量(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宪法第 7条规定
34、: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故选 A。19.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 B.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 C.我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 D.在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之后(分数:1.00)A.B.C. D.解析:20.最早在法律上规定“诸强奸幼女者处死,虽和同强,女不坐”的是U /U。 A.宋刑统 B.大明律 C.元朝法律 D.大清律例(分数:1.00)A.B.
35、C. D.解析:解析 元朝刑罚制度 解析 在唐朝和宋朝均为规定强奸幼女罪,在元代首次规定了这一罪名,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故答案为 C。21.元朝的中央司法机关不包括U /U。 A.大理寺 B.刑部 C.御史台 D.大宗政府(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考查要点是元朝的中央司法机关。元朝的中央司法机关比较混乱,司法机关重叠,职权不分,严重扰乱了司法秩序。元朝一改前朝的“三法司”制度,撤销了大理寺,以刑部取代大理寺,自此,刑部成为中央主审机关。元朝仍以御史台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 元朝设置大宗政府,专理蒙古王公贵族案件。元朝设置宣政院,主持全国宗教的审判。可见,A 项是正确答
36、案,排除 B项、C 项和 D项。22.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U /U。 A.享有选举权、丧失被选举权 B.丧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仍可有条件地保留 D.是否丧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由居住地的权力机关决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但丧失了被选举权,而且也不能享有选举权。23.被马克思誉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A.法国的人权宣言 B.北美的独立宣言 C.俄国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 D.世界人权宣言(分数:1.00)A.B. C.D.解析:24.全国人大有权撤销或者改变全国人大常委会
37、决定的根据是( )。 A.违反宪法 B.违反法律 C.不适当 D.不合理(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宪法第 62条规定全国人大的 15个职权,结合第 67条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 21个职权学习,特别注意本条第(1)、(2)项和第 67条第(2)项的比较,易出题。宪法第 62条规定的全国人大的第(11)项职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本题选 C。25.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U /U。 A.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都是基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没有违法行为,就没有承担法律责任的客观基础,也就谈不上实施法律制裁。追究法律责任必须实施法律制裁 B.在英美法系国
38、家,不独立设置检察机关,检察机关附属于法院系统或隶属于司法部 C.法律的制定可以说是法律对利益的第一次分配,它应当符合并体现正义;法律的实施可以说是法律对利益的第二次分配,它也应当符合并体现正义 D.法律条文是组成法律的基本单位,法律的基本要素包括:法律概念、法律条文和法律原则(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考查要点是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判断。选项 A的说法是错误的,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但这并不等于说一切法律责任的实现均有国家强制力直接介入。选项 B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
39、英美法系的检察官不尽相同,且职责、权限、任命方式也有差异。在英国,检察官一般分为总检察长、副总检察长、检察长、皇家检察官等。美国的联邦总检察长就是司法部部长。与英美法系国家不同,大陆法系国家不独立设置检察机关,检察机关附属于法院系统或隶属于司法部。选项 D的错误在于:首先,法律的基本细胞是法律规范,而不是法律条文。法律条文与法律规范之间是一种载体与内容的关系:一个法律条文可能就是一个法律规范;一个法律条文也有可能包含了若干个法律规范;一个法律规范还有可能是由若干个法律条文共同组成的。判断一个法律条文是不是一个法律规范,主要看它是否具备完整的法律规范逻辑构成。法律的三要素分别是法律规范、法律概念
40、和法律原则。26.关于资本主义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U /U。 A.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在本质上已经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法律了 B.各国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虽然在时间上有先有后,但其法律的产生却呈现出大致相同的特征 C.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法律始终不变的核心 D.资本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法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公共意志的体现(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资本主义法 解析 资本主义法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与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法律制度。A 选项中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
41、律并不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因此本质上并不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法律。资本主义法的产生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如英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各不相同,因此 B也是错误的。D 项中资本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资产阶级意志的体现,后者是工人阶级为代表的人民意志的体现。C 选项明显是正确的。27.法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是通过调整U /U。 A.人们的劳动 B.生产技术的优化 C.知识产权 D.生产关系(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法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法影响生产力的途径主要有:法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生产
42、力要素之一的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法通过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利用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法通过保护知识产权,确立科学的经济管理规则,使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28.下列选项中哪一项被认为是中国现行宪法总的指导思想?U /U A.邓小平理论 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C.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四项基本原则(分数:1.00)A.B.C.D. 解析:我国 1982年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分析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将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一个整体写入宪法,成为宪法总的指导思想。29.下列表述不属于法的原则的是_。 A.公民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B.民事活动应当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 C.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 D.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按照法律的规定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得定罪处罚(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法律原则 法的规则,即法律规则,是指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看一个法律条文表述的是不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