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非法学)-9-2 及答案解析(总分:15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45.00)1.由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的、有关本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组织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职权等问题的规范性文件是_(分数:1.00)A.法律B.地方性法规C.自治条例D.单行条例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_ 。(分数:1.00)A.批评、建议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集会、游行、示威自由D.结社自由3.武昌革命爆发后,资政院仅用三天时间便颁布了(分数:1.00)A.十九信条B.钦定宪法大纲C.宣示预备立宪谕D.资政院院章
2、4.近代分权学说的完成者是 _ 。(分数:1.00)A.霍布斯B.洛克C.孟德斯鸠D.卢梭5.现行宪法规定,下列自然资源中既可为国家所有,也可以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是(分数:1.00)A.矿藏B.水流C.森林D.宅基地6.西周时期对民事、刑事诉讼已经有所区分,其中“相告以罪名者”称为 _ 。(分数:1.00)A狱B告C讼D诉7.关于法理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法理学是从总体上研究法和法律现象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B.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C.法理学是一门以法(或法律)这一社会现象及其规律
3、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D.法理学与部门法学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法理学是通过对所有部门法材料进行高度抽象概括而获得材料来源的,所以法理学既提供了研究部门法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它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对部门法学的研究又具有指导意义8.下列关于民主与法治的联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法治与民主息息相关,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B.法治作为一种政治法律制度,必须建立在民主基础上C.民主化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就必须先实现社会主义民主D.民主是法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治支持民主,民主也兼容法治9.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普通法院实行的
4、司法审级是_(分数:1.00)A.三级两审制B.三级三审制C.四级两审制D.四级三审制10.以修正案的方式修改宪法是来自美国的做法,美国迄今共通过了 _ 条宪法修正案。(分数:1.00)A.20B.23C.25D.2711.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未规定者,依习惯;无习惯者, _ 。(分数:1.00)A.依宗法B.依法理C.依政策D.依人情12.代表中国古代法制最高水平的是 _ 。(分数:1.00)A.法经B.唐律疏议C.宋刑统D.大清律例13.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 )。”(分数:1.00)A.禹刑B.汤刑C.九刑D.吕刑14.李某的牛曾经吃了邻居赵某家的草,赵某耿
5、耿于怀。一天,赵某趁李某不备,将李某的牛毒死了。李某后将赵某诉至法院,法学判决赵某赔偿李某 3000 元。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_(分数:1.00)A.李某对其牛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是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B.由于李某起诉而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C.因赵某毒死李某家的牛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纵向的法律关系D.因赵某毒死李某家的牛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中,李某不得放弃自己的权利15.下面有关我国行政区域的变更程序说法错误的是 _(分数:1.00)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报全国人大审议决定B.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报国务院审批C.县、市、市
6、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变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D.乡、民族乡、镇得建立、撤销、更名和行政区划界线的变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16.下列关于邦联的说法错误的是 _ 。(分数:1.00)A.邦联是一种联盟国家B.邦联没有统一的宪法和集中统一的国家机关体系C.邦联中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立的主权D.邦联是复合制国家结构中的一种形式17.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来追究的法律责任是(分数:1.00)A.刑事责任B.行政责任C.民事责任D.违宪责任18.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废除封建帝制的宪法性文件是 _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D“天坛宪草” (
7、分数:1.00)A.B.C.D.19.抛弃旧律中“诸法合体”的编撰形式的法律是 _ 。(分数:1.00)A.大清律例B.大清会典C.大清现行刑律D.大清新刑律20.下列各项中,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专门委员会的任务是研究、审议、拟定有关议案或提 m 有关报告B.专门委员会是临时性的机构C.专门委员会每届任期四年D.专门委员会委员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21.下列对政体与国体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_(分数:1.00)A.有什么样的国体,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政体B.政体对国体具有反作用C.议会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政体D.政体决定于国体,但
8、同一类型的国体,其政体却并不必然相同22.下列关于民事制裁的表述,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是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B.以人身关系为核心C.民事制裁方式包括罚金D.适用范围最广23.法律制定不包括 _(分数:1.00)A.法律的创制B.法律的修改C.法律的认可D.法律的汇编24.关于特别行政区行政与立法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行政长官无权决定是否签署或者通过法案B.立法会有权罢免行政长官C.立法会可迫使行政长官辞职D.行政长官有权解散立法会,但在其任期内只能解散立法会两次25.下面有关公民的权利义务说法错误的是 _(分数:1.00)A.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归
9、侨和侨眷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华侨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B.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C.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26.唐朝对大案、疑案常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的长官共同审理,称为 _(分数:1.00)A.三司会审B.联合办案C.三司推事D.圆审27.关于“人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分数:1.00)A.活人的(整个)人身,不能视为法律上之“物”B.权利人不能基于对自己人身的支配权利,而进行违法或有伤风化的行为C.献血者输出的血液,可以成为法律之上的“物”D.有监护权的父母,为了防止自己精神有问题的儿子出门惹
10、事,无奈将其锁于家中28.据左传昭公六年载:“周有乱政,而作 _ ”。(分数:1.00)A.禹刑B.汤刑C.九刑D.吕刑29.( )称宪法是法律的法律。(分数:1.00)A.马克思B.戴雪C.毛泽东D.列宁30.关于政权组织形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形态B.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政权机关组织和活动的有机体制C.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大多数是共和制D.政权组织形式决定国家性质3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 _ 批准或者决定或者 _ 决定,并由 _ 执行,不受逮捕。(分数:1.00)A.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
11、关B.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D.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人民法院3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 _ 。(分数:1.00)A.监督法律机关B.法律监督机关C.刑事检察机关D.反贪污贿赂机关33.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 _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分数:1.00)A.公共财产B.公有财产C.国有财产D.集体财产34.明朝治者为了防范范臣僚朋比结党、强加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在明律中特设“奸党”之罪于 _(分数:1.00)A.名例律B.吏律C.礼律D.刑律35.下列关于临时约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_(分数:1.00)A.
1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B.以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为指导思想C.规定了国家的土地政策D.确认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36.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这一规范属于 _ 。(分数:1.00)A.强行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非确定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37.“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于 _ 。(分数:1.00)A.曹魏B.北魏C.东魏D.西魏38.亲亲相隐原则规定于 _ 时期。(分数:1.00)A.汉宣帝B.汉高祖C.汉武帝D.汉文帝39.下列选项中,不是十二篇体例的法典是 _ 。(分数:1.00)A.北齐律B.开皇律C.大业律D.贞观律40.下列选项中
13、,不属于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的是 _ 。(分数:1.00)A.“缘法而治”B.“法令由一统”C.刑无等级D.严刑重法41.法治是相对于 _ 而言的。(分数:1.00)A.德治B.人治C.法制D.专制42.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依法联名提出议案、质询案B.有权获得其工作、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C.享有言论豁免权,在公开场合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D.为广泛听取民意,得设代表工作室并聘请代表助理43.2010 年选举法结果修改以后,对很多问题做了修改。下面有关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_(分数:1.00)A.2010 年选举法修改后,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
14、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规定为 1:1。B.增加人大代表中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等基层代表的比例。C.新增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任命的规定和选举委员会职责的规定。D.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选民名单公布之日起十日内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对申诉意见,应在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申诉人如果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在选举日以前作出判决。人民法院的判决为最后决定。44.最早提出“刑罚世轻世重,轻重诸罚有权”刑事政策原则的法律是 _ 。(分数:1.00)A.法经B.九章律C.吕刑D.禹刑45.清朝光绪年间,某官员甲因犯罪而被发配新疆,给驻防八旗官兵当差
15、为奴。甲被判处的刑罚是_(分数:1.00)A.发遣B.刺配C.充军D.流刑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46.资本主义法律的主要特点包括 _(分数:2.00)A.维护以剥削劳动则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B.维护资本主义代议制政府C.反对教会法律D.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人权47.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与法律条文,下列哪些表述是错误的? _(分数:2.00)A.假定部分在条文中不能省略B.法律后果在条文中不能省略C.法律规则三要素在逻辑上缺一不可D.肯定性法律后果在条文中能省略48.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_ 。(分数:2.00)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
16、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B.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是在 1998 年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体系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人民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49.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客体包括 _ 。(分数:2.00)A.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及其组成人员B.有关国家权力机关及其组成人员C.国家武装力量、各政党D.企事业组织、公民个人50.关于法的适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_(分数:2.00)A.在我国,司法权包括审判权和检察权B.司法的过程,需要遵守法定的程序C.在我国,经过二审后的判决,还要经过再审才有最终的法律效力D.司法要遵循人民民主专政的原
17、则51.根据我国第五次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省人大代表提出辞职的,须经选举他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B.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C.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可以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D.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及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应当在选举日的 5 日以前公布52.授权性规则可以分为 _(分数:2.00)A.权利性规则B.命令性规则C.职权性规则D.权力性规则5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 _
18、 的职务。(分数:2.00)A.行政机关B.军事机关C.审判机关D.检察机关54.根据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的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对特别行政区行使的权力包括 _ 。(分数:2.00)A.负责管理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B.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C.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D.解释和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55.法律的强制力( )。(分数:2.00)A.是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B.具有直接性C.具有潜在性D.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56.在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_(分数:2.00)A.政体与国体之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B.有什么样的国体,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政体C.国体从属于政体
19、D.只有借助于政体,国体才能外化出来5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是 _ 。(分数:2.00)A.祖国统一B.政治协商C.民主监督D.参政议政58.宪法的实质特征包括 _ 。(分数:2.00)A.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B.宪法是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59.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民民主专政特点的是(分数:2.00)A.统一战线B.工农联盟C.民主与专政的结合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60.民国北京政府的法律体系的构成部分不包括(分数:2.00)A.判例B.六法全书(基本法典)C.中央政治会议决议D.解释例61.元代法律的内容包括(
20、分数:2.00)A.大元通制循唐宋旧制,仍将“十恶”列于首篇B.对知情不举的谋反者的宅主及两邻未规定连带责任C.元律规定:“奸有和强,罚有轻重”,但又划分出了属于强奸的“欺奸”D.规定“诸强奸人幼女者,处死,虽和同强,女不坐。凡称幼女,止十五岁以下”6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国家领导人中可以连续任职超过两届的是 _ 。(分数:2.00)A.国家主席B.中央军委主席C.国务委员D.中央军委副主席63.下列关于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_ 。(分数:2.00)A.不成文法就是指习惯法B.判例法以文字表述,是成文法C.不成文法从来就不构成国家的正式法源D.中国是实行成文法的国家,但也有不
21、成文法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64.简述唐律规定的封建官吏的特权原则。 (分数:8.00)_65.简述宋朝科举制度的特点。 (分数:8.00)_66.简述法律关系的含义和特征。 (分数:8.00)_四、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35.00)67.联系我国法治建设的需要,论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分数:15.00)_68.清稗类抄狱讼类云:“或曰:查所出题为维民所止。忌者谓维止二字,意在去雍正之首也。上闻,世宗以其怨望毁谤,谓为大不敬。” 请分析上述文字所反映的史实以及其所造成的影响。 (分数:10.00)_69.某县公安局
22、的四名民警,以群众举报有人看“黄碟”为由,到居民张某家检查。他们没有戴警帽,没有佩戴警号、警徽,并在检查中与张某发生冲突。之后,两名自称是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的警察以“调查案子”为名将张某带走。 运用宪法学的有关知识对这一案例加以分析。 (分数:10.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70.请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法律渊源有哪些组成部分。 (分数:15.00)_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非法学)-9-2 答案解析(总分:15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45.00)1.由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的、有关本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组织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
23、职权等问题的规范性文件是_(分数:1.00)A.法律B.地方性法规C.自治条例 D.单行条例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民族自治地方人大的职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的、有关本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组织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的职权、活动原则、工作制度以及其他的各种有关重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单行条例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在自治权的范围内根据当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特点,针对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而制定的,在本区域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和
24、自由的是 _ 。(分数:1.00)A.批评、建议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集会、游行、示威自由D.结社自由解析:解析 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结社自由等方面的内容。批评、建议权属于公民的监督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 项。3.武昌革命爆发后,资政院仅用三天时间便颁布了(分数:1.00)A.十九信条 B.钦定宪法大纲C.宣示预备立宪谕D.资政院院章解析:4.近代分权学说的完成者是 _ 。(分数:1.00)A.霍布斯B.洛克C.孟德斯鸠 D.卢梭解析:解析 洛克是近代分权学说倡导者,他认为国家权力应该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联盟权,这实际上是
25、立法与行政两权分立。孟德斯鸠则是近代分权学说的完成者,他在洛克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分权理论,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学说。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项。5.现行宪法规定,下列自然资源中既可为国家所有,也可以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是(分数:1.00)A.矿藏B.水流C.森林 D.宅基地解析:6.西周时期对民事、刑事诉讼已经有所区分,其中“相告以罪名者”称为 _ 。(分数:1.00)A狱 B告C讼D诉解析:解析 西周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诉讼程序,西周将诉讼称为“狱讼”、“词讼”,针对诉讼案件的性质,对刑事、民事两类诉讼已有所区分。“以财货相告者”称为“讼”,审理民事案件称为“听讼”;对“相告以罪
26、名者”称为“狱”,审理刑事案件称为“断狱”。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 项。7.关于法理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法理学是从总体上研究法和法律现象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B.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C.法理学是一门以法(或法律)这一社会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 D.法理学与部门法学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法理学是通过对所有部门法材料进行高度抽象概括而获得材料来源的,所以法理学既提供了研究部门法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它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对部门法学的研究又具有指导意
27、义解析:解析 以法(或法律)这一社会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是法学而非法理学。考生应注意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故 C 项表述错误。8.下列关于民主与法治的联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法治与民主息息相关,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B.法治作为一种政治法律制度,必须建立在民主基础上C.民主化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就必须先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D.民主是法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治支持民主,民主也兼容法治解析:解析 法治是一种以民主宪政为核心的政治法律制度,法治与民主息息相关,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民主政治作为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必然会影响到法的表现形式和运行方式;法
28、治作为一种政治法律制度,必须建立在民主基础上,故 ABD 项正确。民主化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条件,但并不意味着要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就必须先实现社会主义民主,C 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项。9.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普通法院实行的司法审级是_(分数:1.00)A.三级两审制B.三级三审制C.四级两审制D.四级三审制 解析:解析 考查知识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司法审级。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沿用北洋政府的法院组织体系,实行四级三审制。10.以修正案的方式修改宪法是来自美国的做法,美国迄今共通过了 _ 条宪法修正案。(分数:1.00)A.20B.23C.25D.27 解析:11.南京国民政府的民
29、法典规定:民事法律未规定者,依习惯;无习惯者, _ 。(分数:1.00)A.依宗法B.依法理 C.依政策D.依人情解析: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法典明确规定:民事法律未规定者,依习惯;无习惯者,依法理。选项 A、C、D不符合当时的民法典规定。12.代表中国古代法制最高水平的是 _ 。(分数:1.00)A.法经B.唐律疏议 C.宋刑统D.大清律例解析: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 65 1 年),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撰写律令,同年完成 12 篇 500 条的永徽律。永徽三年(公元 652 年),长孙无忌等人又历时一年,完成“律文”的疏议工作,作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并将疏议附于律后,于永徽四年(公元 653 年)
30、颁行全国,称为永徽律疏。永徽律疏在元代以后被称为唐律疏议。永徽律疏是我国迄今为止完整保存下来的一部最早、最完备、影响最大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总结了中国历代统治者立法和注律的经验,继承了汉代以来德主刑辅的思想和礼律结合的传统,使中国封建法律至此发展到最成熟、最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中国封建立法技术达到最高水平。选项A 不正确,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是战国初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选项 C 不正确。宋太祖建隆初年,由工部尚书判大理寺窦仪等人,主持修律。至建隆四年(公元 963 年),宋刑统修成,经太祖批准
31、,“模印颁行”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选项 D 不正确,大清律例于乾隆元年开始制定,乾隆五年(公元 1740 年)正式颁行天下,成为清朝的基本法典。13.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 )。”(分数:1.00)A.禹刑B.汤刑 C.九刑D.吕刑解析:解析 考查要点是商朝的立法。“汤刑”是商朝法律的总称,因商朝的建立者汤而得名。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这里的“汤刑”是不成文法,习惯法占很大比重。可见,B 项是正确答案。“禹刑”是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九刑”是西周时期的法律渊源之一,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
32、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几刑”也是不成文法,几刑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西周时期的刑书,因九篇得名,另一种含义是九种刑罚:墨、劓、剕、宫、大辟、加鞭、扑、赎、流,合称“九刑”。“吕刑”是西周时期,周穆王为革新政治,命令当时司寇吕侯制作的一部法律,“吕刑”又称为“甫刑”。综上分析,A 项、C 项和 D 项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14.李某的牛曾经吃了邻居赵某家的草,赵某耿耿于怀。一天,赵某趁李某不备,将李某的牛毒死了。李某后将赵某诉至法院,法学判决赵某赔偿李某 3000 元。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_(分数:1.00)A.李某对其牛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是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B.由于李某起诉而形
33、成的诉讼法律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 C.因赵某毒死李某家的牛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纵向的法律关系D.因赵某毒死李某家的牛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中,李某不得放弃自己的权利解析:解析 法律关系的分类、权利的性质 解析 法律关系,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保护性法律关系。调整性法律关系是法的实现的正常形式,不需要适用法律制裁。保护性法律关系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往往伴随着法律制裁。题中所有权本身是属于调整性法律关系。A 选项错误。第一性法律关系又称主法律关系,是主体间存在的合法建立的、不依赖其他法律关系可独立存在的法律关系。第二性法律关系,产生于第一性法律关系,具有从属性。诉讼救济即属于第二性法律
34、关系。故,B 选项正确。按照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和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是指不平等或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横向(平权)法律关系是指平权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C 选项错误。选项 D 中,权利,是指权利主体所拥有的、正当的行为自由与行为控制。权利可以自由处分,也当然可以放弃。因此,D 选项错误。故,本题选 B。15.下面有关我国行政区域的变更程序说法错误的是 _(分数:1.00)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报全国人大审议决定B.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报国
35、务院审批C.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变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D.乡、民族乡、镇得建立、撤销、更名和行政区划界线的变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解析:解析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报全国人大审议决定,A 正确。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报国务院审批,B 正确。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变更,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C 错误。乡、民族乡、镇得建立、撤销、更名和行政区划界线的变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D 正确。16.下列关于邦联的说法错误的是 _ 。(分数:1.00)A.邦联是一种联盟国家 B.邦联没有统
36、一的宪法和集中统一的国家机关体系C.邦联中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立的主权D.邦联是复合制国家结构中的一种形式解析:解析 邦联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性的国家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而结成的松散的国家联盟。邦联的基本特征有:邦联不是一个主权国家,没有统一的宪法和集中统一的国家机关体系;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立的主权、中央国家机关体系和法律制度体系;邦联的决定要经各个国家的批准才能够产生效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 项。17.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来追究的法律责任是(分数:1.00)A.刑事责任 B.行政责任C.民事责任D.违宪责任解析:18.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废除封建帝制的宪法性文件是 _ 。 A中华民
37、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D“天坛宪草” (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考查要点是中华民国时期的制宪活动和宪法性文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辛亥革命胜利后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的关于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纲领性文件,于 1911 年 12 月通过。它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宣告废除封建帝制,以美国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了总统制共和政体,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这个大纲是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蓝本。可见,C 项是正确答案,排除 A 项、B 项和 D 项。19.抛弃旧律中“诸法合体”的编撰形式的法律是 _ 。(分数:1.00)A.大清律例B.大清会典C.大
38、清现行刑律D.大清新刑律 解析:解析 大清新刑律抛弃了以往旧律中“诸法合体”的编撰形式,明确地将涉及罪名和刑罚及其运用等专属于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与罪名、刑罚无关的其他法律条款被排除在新刑法之外。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 项。20.下列各项中,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专门委员会的任务是研究、审议、拟定有关议案或提 m 有关报告 B.专门委员会是临时性的机构C.专门委员会每届任期四年D.专门委员会委员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解析:解析 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研究、审议、拟定有关议案或提出有关报告,交全
39、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处理,A 项正确。专门委员会是常设性机构,B 项错误。专门委员会任期是五年,委员由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选举产生,CD 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 项。21.下列对政体与国体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_(分数:1.00)A.有什么样的国体,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政体B.政体对国体具有反作用C.议会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政体 D.政体决定于国体,但同一类型的国体,其政体却并不必然相同解析:解析 政体与国体关系 解析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对国体有反作用。22.下列关于民事制裁的表述,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是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B.以人身关系为核心C.民事制裁方式包括罚金D.
40、适用范围最广 解析:解析 刑事制裁是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故 A 项错误。民事制裁以财产关系为核心,故 B 项错误。罚金是刑事制裁的方式,故 C 项错误。民事制裁是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法律制裁方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 项。23.法律制定不包括 _(分数:1.00)A.法律的创制B.法律的修改C.法律的认可D.法律的汇编 解析:解析 法律制定的种类 解析 该考点在于立法的具体活动。立法,即法律制定,包括创制、修改、认可和废止法律的活动。立法是国家职能的活动,不产生国家意志的活动不是立法活动。而选项 D,法律的汇编,不需要一定是有权国家机关进行,同时也不会产生国家意志,所以不属于立法。故选 D。2
41、4.关于特别行政区行政与立法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行政长官无权决定是否签署或者通过法案B.立法会有权罢免行政长官C.立法会可迫使行政长官辞职 D.行政长官有权解散立法会,但在其任期内只能解散立法会两次解析:解析 特别行政区行政与立法之间是相互制衡的。其表现是:(1)行政长官决定是否签署或者通过法案;(2)行政长官有权解散立法会,但在其任期内只能解散立法会一次;(3)立法会可迫使行政长官辞职;(4)立法会有权弹劾行政长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项。25.下面有关公民的权利义务说法错误的是 _(分数:1.00)A.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归侨和侨眷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
42、护华侨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B.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C.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解析:解析 公民的权利义务(综合考点) 解析 宪法第 50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故 A 项错误。第 49 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B、C、D 正确。26.唐朝对大案、疑案常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的长官共
43、同审理,称为 _(分数:1.00)A.三司会审B.联合办案C.三司推事 D.圆审解析:解析 唐朝的司法制度 解析 唐朝对大案、疑案常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的长官会同审理,称“三司推事”。27.关于“人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分数:1.00)A.活人的(整个)人身,不能视为法律上之“物”B.权利人不能基于对自己人身的支配权利,而进行违法或有伤风化的行为C.献血者输出的血液,可以成为法律之上的“物”D.有监护权的父母,为了防止自己精神有问题的儿子出门惹事,无奈将其锁于家中 解析:解析 人身作为法律之上的“物” 解析 活人的(整个)人身,不能视为法律上之“物”。权利人对自己的人身不得进行违法或有
44、伤风化的活动。对人身行使权利时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超出法律授权的界限,严禁对他人人身非法强行行使权利。人身体的一部分,当其自然地合法地从身体中脱落,可以视为法律之上的“物”。据此,选项 D 是错误的。28.据左传昭公六年载:“周有乱政,而作 _ ”。(分数:1.00)A.禹刑B.汤刑C.九刑 D.吕刑解析:解析 周朝的立法活动 解析 周初主要立法活动是制定了以九刑为名的刑书。左传昭公六年有“周有乱政,而作九刑”的记载,29.( )称宪法是法律的法律。(分数:1.00)A.马克思 B.戴雪C.毛泽东D.列宁解析:马克思在考察了宪法与一般法律的关系和宪法的重要性后,认为宪法是立法的基础和依据。马克思
45、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即宪法是“母法”,一般的法律是“子法”。一般法律的制定都是以宪法为基本依据的。30.关于政权组织形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形态B.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政权机关组织和活动的有机体制C.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大多数是共和制D.政权组织形式决定国家性质 解析:解析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性质之间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国家性质就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国家性质决定政权组织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对国家性质也具有反作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 项。3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
46、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 _ 批准或者决定或者 _ 决定,并由 _ 执行,不受逮捕。(分数:1.00)A.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B.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D.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人民法院解析:解析 公民的人身自由 A 解析 宪法第 37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A 正确。3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 _ 。(分数:1.00)A.监督法律机关B.法律监督机关 C.刑事检察机关D.反贪污贿赂机关解析:解析 考查要点是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