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6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20,分数:20.00)1.甲在盗窃之前,请乙代为销赃。甲盗得财物后,乙如约销赃,获赃款 2 000 元。甲、乙二人平分了赃款。乙的行为( )。(分数:1.00)A.构成盗窃罪B.构成销售赃物罪C.构成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二罪D.不构成犯罪2.有权对刑法作出有权解释的机关不包括( )。(分数:1.00)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国务院3.对下列哪些情形不应当从重处罚?( )(分数:1.00)A.甲教唆 17 周岁的高中生王某实施故意杀人行为,但王某并未听从B.乙
2、与米满 14 周岁的初中生叶某发生性行为,叶某完全出于自愿C.丙为索债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并在扣押、拘禁的过程中殴打而致被害人轻伤D.某公安民警丁利用职权非法拘禁自己的仇人邢某4.李某在向朱某索要赌债未果的情况下,纠集亲友把朱某挟持至自己家中,并给朱家打电话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朱某一只手。李某的行为( )。(分数:1.00)A.构成绑架罪B.构成非法拘禁罪C.构成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的想象竞合犯D.构成敲诈勒索罪5.李二憨一日到邻村赴宴时醉酒,回家途中遇本村痴呆女孩傻姑,因酒乱性,将其奸淫,酒醒后后悔不已,到乡派出所投案,对李二憨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分数:1.00)A.李二憨是由于醉
3、酒乱性才奸淫傻姑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他的本意,也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其主观心态不是犯罪故意,因此他的行为只是一般违法,不应当认为是犯罪B.李二憨醉酒后在意识不清状态下实施的行为可以类比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的发病期实施的行为,这个时候他们都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根据刑法第 18 条无行为能力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因此李二憨的行为不是犯罪,甚至连违法都算不上C.根据李二憨犯错后的悔改表现可以得知其对自己醉酒时的所作所为确实不知情,况且傻姑是痴呆者,感受不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李二憨的行为根本就没有造。成危害,没有受害者、不具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就不是犯罪D.李二憨应当
4、对其醉酒时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6.对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应当适用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分数:1.00)A.王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B.李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C.朱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D.周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7.根据刑法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同时构成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的( )。(分数:1.00)A.实行数罪并罚B.择一重罪处罚C.以徇私枉法罪定罪处罚D.以受贿罪定罪处罚8.甲在夜晚射杀乙,结果将乙饲养的一匹马杀死。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1.00)A.意外事件B.工具不能犯未遂C.对象不能犯未遂D.能犯未遂9.下列犯罪中不属于一般主体的有( )。
5、(分数:1.00)A.违规制造、销售枪支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交通肇事罪D.劫持航空器罪10.甲为非国家工作人员,是某国有公司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乙为国家工作人员,是该公司财务部主管。甲出谋划策,与乙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财务便利,共同侵吞了本单位的财物 100万元。对甲,乙两人应当如何定性?( )(分数:1.00)A.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两人不是共同犯罪B.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但两人是共同犯罪C.甲定职务侵占罪,乙是共犯,也定职务侵占罪D.乙定贪污罪,甲是共犯,也定贪污罪11.陈莱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 2 300
6、 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莱,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不属于中止行为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屑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12.甲利用到外国旅游的机会,为了自用,从不法分子手中购买了手枪 1 支、子弹 60 发,然后经过伪装将其邮寄回国内。后来甲得知乙欲抢银行,想得到一支枪,就与乙协商,以 5 000 元将其手枪出租给乙使用。乙使用该手枪抢劫某银行,随后被抓获。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
7、理?( )(分数:1.00)A.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B.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与非法出租枪支罪并罚C.以走私武器、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D.以走私武器、弹药罪、非法出租枪支罪、抢劫罪并罚13.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 3 000 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分数:1.00)A.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B.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14.下列选项属于刑法中的犯罪行为的有( )。(分数:1.00)A.甲被持枪的歹徒威胁,歹徒要求甲打伤乙,否则歹
8、徒就把甲打死,甲别无选择将乙打伤B.甲女对欲实施强奸行为的乙男实行防卫,将乙男打死C.甲性格孤僻怪异,常常设想各种杀人的手段,并记录在日记中D.甲诱使自家养的恶犬将邻居咬成重伤15.甲、乙、丙、丁四人在三年间,以夜间在牛草料投放灭鼠药或者直接朝牛嘴灌毒药的手段,作案 20 次,毒死耕牛 42 头。在每次毒死耕牛后,前去低价收购。然后将牛肉在市场出售关于本案下列哪个说法错误?( )(分数:1.00)A.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B.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C.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D.数罪并罚16.周某向朋友杨某借钱,并告诉杨某是去南方购买一批走私品,回内地待销完后,分给杨某一笔钱杨某便把钱交给周某,对杨某应以(
9、 )处罚。(分数:1.00)A.走私罪B.行贿罪C.受贿罪D.走私罪共犯17.对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均必须适用于下列哪种刑罚方法?( )(分数:1.00)A.死刑B.无期徒刑C.没收财产D.剥夺政治权利18.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1.00)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19.甲和乙多次发生争吵,矛盾日深,
10、两人又发生争吵,甲提出决斗,乙同意应战,决斗中,甲将乙刺成重伤,乙奋起反抗,刺穿甲的心脏致使甲死亡,乙的行为属于( )。(分数:1.00)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犯罪D.过失犯罪20.下列行为中,不构成盗窃罪的有( )。(分数:1.00)A.盗窃数额不大,但一年之内人户盗窃三次以上B.盗窃信用卡后又使用,数额较大C.盗窃使用中的电力设备,造成当地断电 6 个小时的严重后果D.偷开他人的汽车玩耍,将汽车变卖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结果加重犯?( )(分数:2.00)A.张某侮辱吴某导致吴某自杀身亡B.监管人员李某对被监管人成某进行殴打与体罚虐
11、待致其死亡C.赵某强制猥亵妇女齐某致齐某自感屈辱而自杀D.朱某遗弃因有重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妻子白某致其死亡22.下列选项中,哪些可以认定为犯罪未遂的“着手”?( )(分数:2.00)A.杀人犯甲举刀对准了被害人乙B.乙举枪瞄准被害者C.丙为杀丁在路口守候等其出现D.接近犯罪目标23.冯某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程某,提出向该公司借款 10 万元用于购买毒品,并许诺出售毒品获利后给程某好处费。程某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冯某 10 万元。冯某拿到 10 万元后,便从外地购得毒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冯某便送给程某 3 万元好处费。冯某后来在出售毒品的过程中被公安人员
12、抓获,后程某也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关于挪用公司 10 万元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冯唆使程挪用公司 10 万元,故冯与程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B.冯没有指使、参与策划挪用公司 10 万元,故冯与程就挪用行为不成立共同犯罪C.冯明知是挪用的款项而使用,故冯与程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D.程明知冯欲从事非法活动,却仍然挪用 10 万元,故即使没有超过 3 个月也构成犯罪24.关于不作为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分数:2.00)A.行为人因为不履行抚养义务而构成遗弃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B.故意杀人罪可由不作为构成C.不作为义务不仅限于法律规定的义务D.不作为不是
13、什么都没有做,而是没有实施法律要求的行为25.下列关于伪造货币的定罪处罚问题,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伪造货币并出售的,不应当数罪并罚B.伪造货币并运输的,不应当数罪并罚C.本人伪造货币而后持有的,应当数罪并罚D.本人伪造货币而后使用的,应当数罪并罚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2.00)26.简述犯罪既遂的标准及形态。(分数:6.00)_27.简述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分数:6.00)_四、辨析题(总题数:1,分数:8.00)28.“犯罪行为停止以后,不可能再出现犯罪中止.(分数:8.00)_五、法条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29.刑法第 305 条规定;
14、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入、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1)本条规定的罪名是什么?该罪的犯罪主体是什么?(2)“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的含义是什么?(3)在一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甲为了争取胜诉,花了 500 元请乙对本案的关键情节作虚假陈述,乙明知这是虚假的陈述仍然出庭为甲作证,致使一审法院据此判令原告甲胜诉,并造成被告经济损失 5 万元。后被告不服上诉至二审法院,二审法院查明了其中的原委,撤销了原审判决,发回一审法院重审。本案中乙的行为是否构成本条
15、规定的罪?请说明理由。(4)本条规定的罪与诬告陷害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分数:10.00)_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5.00)30.甲(男,1988 年 3 月 5 日生)平时游手好闲,贪图享乐,为了让经商的父亲多给一些零花钱而费尽心机。2005 年 7 月 3 日,甲让乙(男,1989 年 8 月 4 日生)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谎称自己被警察抓走了,乙问:为什么要撒谎?甲吼道:“这不用你管!”乙虽不乐意但还是打了电话。甲于当日半夜将自己的左手小指齐指甲根处剁下,第二天清晨,甲让丙 (男,1988 年 6 月 9 日生)将装有半截手指的信封送到自家门前。中午,丙按甲的旨意给甲的父亲
16、丁打电话:“你的儿子已被我们绑架了,限你在三天拿 20 万元来赎人,否则要你儿子的命”。丁立即报案,后公安机关将甲、乙,丙抓获。甲在被羁押期间,主动交代了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另一起事实:甲于 2004 年 2 月 15 日,在马某家盗窃了 3 000 元现金,为毁灭罪证而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乙在预审讯问期间,主动交代了自己于 2005 年 4 月 15 日参与一起绑架案的经过,并分得赎金 2 000 元。丙在被拘留期间,检举揭发了韩某的抢劫行为,并带侦查人员在韩某的暂住地将其抓获归案,后韩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5 年。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1)本案中甲、乙、丙的行为是否
17、构成犯罪?构成何罪?(2)本案中是否存在共同犯罪?如有,构成何罪?(3)哪些人具有法定的量刑情节?(分数:15.00)_七、民法学(总题数:20,分数:20.00)31.保护期限为 20 年的知识产权是( )。(分数:1.00)A.发明专利B.实用新型专利C.外观设计专利D.商标专用权32.诉讼时效期间适用 1 年期限的情形是( )。(分数:1.00)A.延期支付贷款的B.互易合同标的物丢失的C.产品质量不合格的D.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33.下列行为中不能适用代理的民事法律行为是( )。(分数:1.00)A.行使追偿权B.签订买卖合同C.起诉D.演出3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财产中可以适用
18、善意取得的是( )。(分数:1.00)A.记名股票B.实用新型C.大熊猫D.定情信物35.相对法律关系适用于( )。(分数:1.00)A.物权关系B.债权关系C.人身权关系D.继承关系36.某甲威胁某乙,扬言:如果某乙不嫁给某甲,他将杀死某乙父母。某乙无奈嫁给了某甲。对于该婚姻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该婚姻自成立之日起即为无效B.如果某乙在 1 年内没有主张撤销该婚姻,则该婚姻一直有效C.该婚姻效力待定,只有经过某乙的父母追认才能发生法律效力D.该婚姻屑于事实婚姻37.下列行为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是( )。(分数:1.00)A.遗赠B.赠与C.委托D.保管38.丧偶女婿
19、可以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条件是( )。(分数:1.00)A.没有再婚B.尽了主要赡养义务C.尽了赡养义务D.其子女是否丧失代位继承权39.两个以上商标注册申请人同一天以相同商标提出注册申请的,应当适用( )(分数:1.00)A.商标局抽签决定原则B.使用在先原则C.申请在先原则D.申请单一性原则40.既屑于用益物权,又属于从物权的是( )。(分数:1.00)A.地上权B.留置权C.地役权D.质权41.下列选项中,属于身份权的是( )。(分数:1.00)A.隐私权B.荣誉权C.发表权D.姓名权42.在试用买卖合同项下,如果试用买卖期限届满,买受人未作是否购买的意思表示,则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
20、险由( )。(分数:1.00)A.试用物品的买受人承担B.出卖人承担C.试用物品的买受人和出卖人共同承担D.二人合理分担43.下列选项中,属于永久性抗辩权的是( )。(分数:1.00)A.不安抗辩权B.同时履行抗辩权C.先履行抗辩权D.时效经过抗辩权44.债权人分立没有通知债务人导致债务人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不能采取的救济手段是( )。(分数:1.00)A.中止履行B.提存标的物C.行使债务保全措施D.向债权人的代理人履行债务45.下列选项中,可以具有法人资格的是( )。(分数:1.00)A.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B.商务部财务司C.省政府采购办D.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分公司46.我国对于有限责
21、任公司的设立原则采用( )。(分数:1.00)A.行政许可主义B.准则主义C.严格准则主义D.命令主义47.关于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物权的种类、内容不得自由创设B.当事人变动物权时依法进行了公示,第三人信赖这一公示行为而取得的物权受法律保护C.当事人变动物权时未依法进行公示,其物权不得对抗第三人D.当事人变动物权时依法进行了公示,其物权足以对抗第三人48.甲、乙签订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支付定金 3 万元,任何一方违约,都必须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5 万元。后乙违约,则甲获得( )才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利益。(分数:1.00)A.5 万元B.6 万元C
22、.8 万元D.11 万元49.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作业人可以以( )作为免责事由(分数:1.00)A.自己无过错B.第三人过错C.受害人故意D.不可抗力5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要约的是( )。(分数:1.00)A.商店明码标价出售商品B.自动售货机售卖商品C.招标D.公交汽车进站台载客八、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51.2002 年 5 月 8 日,王某骑自行车回家经过一工地时,掉人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成骨折。王某于同年 6 月 10 日找到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要求赔偿,两单位相互推诿。同年 6 月13,王某前往法院起诉,突遭台风袭击,中途返
23、回。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本案诉讼时效期间于 2003 年 6 月 10 日届满B.王某 6 月 13 日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C.发包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D.承包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52.下列选项中,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解除权是一种形成权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C.债权请求权不具有排他性D.支配权不存在对应义务53.婚姻无效的情形有( )。(分数:2.00)A.重婚的B.未达到法定婚龄的C.表兄妹结婚的D.因受胁迫而结婚的54.甲、乙签订一份钢材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先交付钢材,乙公司验收完毕后再付款。则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分
24、数:2.00)A.乙被丙公司提起破产申请,甲公司可以径直解除合同B.乙如果出现严重亏损,且危害付款之虞,甲可以主张不安抗辩权C.如果甲公司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交付钢材的义务,则可以免除交付义务D.如果甲提前向乙公司表示无力履行交付钢材的义务,乙公司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55.不动产物权可以适用的制度有( )。(分数:2.00)A.登记B.先占C.抵押D.善意取得九、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2.00)56.简述留置权的概念和成立条件。(分数:6.00)_57.简述不安抗辩权的概念和构成条件。(分数:6.00)_十、十、辨析题(总题数:1,分数:8.00)58.民间有一种说法:“买卖不成仁义在。”
25、请运用民法原理对该说法加以辨析。(分数:8.00)_十一、十法条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5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131 条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 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包括该条文所规定制度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效力和制度价值)。(分数:10.00)_十二、十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5.00)60.韩洪宝、刘桂兰夫妇共生育子女 3 人,长子韩玉平,长女韩玉英,次女韩玉珍。 1966 年韩洪宝夫妇在 A 市购买房屋 4 间,建筑面积 90 平方米,1980 年 1 月,韩玉平与李旭结婚,于同年 7 月搬出分家另过
26、,并于 1981 年初生有一子韩坤,4 月,韩玉平因车祸丧生。1981 年 9 月,韩洪宝病故,其遗产未作处理。韩洪宝去世后,刘桂兰与女儿韩玉英、韩玉珍共同生活。1995 年,韩玉英结婚,搬到 B 市另过。1998 年韩玉珍亦出嫁,刘桂兰独立生活。2002 年 6 月,刘桂兰病故,其病故前,于 2002 年 5 月 10 日经 A 市公证处立下公证遗嘱,全文如下:“将韩洪宝、刘桂兰所有的房屋在我死后都留给我的大女儿韩玉英”。并将房屋产权证交给了韩五英。刘桂兰去世后,其次女看见姐姐家境不好,声明将自己应有的房屋产权赠给韩玉英。李旭认为,韩玉平也是家庭成员,理应分得部分遗产,遂将韩玉英起诉到人民法
27、院。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分数:15.00)_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6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20,分数:20.00)1.甲在盗窃之前,请乙代为销赃。甲盗得财物后,乙如约销赃,获赃款 2 000 元。甲、乙二人平分了赃款。乙的行为( )。(分数:1.00)A.构成盗窃罪 B.构成销售赃物罪C.构成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二罪D.不构成犯罪解析:评析 根据我国刑法第 310 条规定,经事前通谋于事后为犯罪分子销赃的,应当以共犯论处,故对于乙的行为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2.有权对刑法作出有权解释的机关不包括( )。(分数:1.00)A.全国人
28、大及其常委会B.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国务院 解析:评析 根据解释的效力,刑法解释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其中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属于有权解释。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刑法条文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刑法问题所作的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刑法问题所作的解释属于司法解释,故 D 为正确选项。3.对下列哪些情形不应当从重处罚?( )(分数:1.00)A.甲教唆 17 周岁的高中生王某实施故意杀人行为,但王某并未听从 B.乙与米满 14 周岁的初中生叶某发生性行为,叶某完全出于自愿C
29、.丙为索债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并在扣押、拘禁的过程中殴打而致被害人轻伤D.某公安民警丁利用职权非法拘禁自己的仇人邢某解析:评析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 A 项不符合题意。奸淫不满 14 周岁的幼女的,即使幼女出于自愿,也构成强奸罪,应当从重处罚,所以不应选 B项。犯非法拘禁罪,具有殴打、侮辱等情节的,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所以 C、D 两项不符合题意。4.李某在向朱某索要赌债未果的情况下,纠集亲友把朱某挟持至自己家中,并给朱家打电话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朱某一只手。李某的行为( )。(分数:1.00)A.构成绑
30、架罪B.构成非法拘禁罪 C.构成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的想象竞合犯D.构成敲诈勒索罪解析:评析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根本区别在于前罪是凭空勒索财物,后罪是索要原本存在的债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指出,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 238 条(非法拘禁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所以李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5.李二憨一日到邻村赴宴时醉酒,回家途中遇本村痴呆女孩傻姑,因酒乱性,将其奸淫,酒醒后后悔不已,到乡派出所投案,对李二憨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分数:1.00)A.李二憨是由于醉酒乱性才奸淫傻
31、姑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他的本意,也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其主观心态不是犯罪故意,因此他的行为只是一般违法,不应当认为是犯罪B.李二憨醉酒后在意识不清状态下实施的行为可以类比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的发病期实施的行为,这个时候他们都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根据刑法第 18 条无行为能力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因此李二憨的行为不是犯罪,甚至连违法都算不上C.根据李二憨犯错后的悔改表现可以得知其对自己醉酒时的所作所为确实不知情,况且傻姑是痴呆者,感受不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李二憨的行为根本就没有造。成危害,没有受害者、不具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就不是犯罪D.李二憨应当对其醉酒时的犯
32、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解析:评析 刑法规定。醉酒的人应对其醉酒时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故 D 正确。6.对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应当适用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分数:1.00)A.王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B.李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 C.朱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D.周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解析:评析 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分子和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强奸的犯罪分子,“可以”而不是“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7.根据刑法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同时构成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的( )。(分数:1.00)A.实行数罪并罚B.择一重罪处罚 C.以
33、徇私枉法罪定罪处罚D.以受贿罪定罪处罚解析:评析 本题旨在考查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同时构成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时的处理。刑法第 399 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 5 年以上 lo 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5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有前两款
34、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 385 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8.甲在夜晚射杀乙,结果将乙饲养的一匹马杀死。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1.00)A.意外事件B.工具不能犯未遂C.对象不能犯未遂 D.能犯未遂解析:评析 犯罪未遂按照行为实际能否达到既遂状态为标准,可以划分为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能犯未遂是指有可能达到既遂的未遂;不能犯未遂是指因事实认识错误,不可能达到既遂的未遂。不能犯未遂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工具(手段、方法)不能犯的未遂和对象不能犯的未遂。误把动物当活人杀害的,属于对象不能犯的未遂,故 C 正确。9.下列犯罪中不属于一般主体的有( )。(分数:1.00
35、)A.违规制造、销售枪支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交通肇事罪D.劫持航空器罪解析:评析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体是依法被指定生产、销售枪支的企业。10.甲为非国家工作人员,是某国有公司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乙为国家工作人员,是该公司财务部主管。甲出谋划策,与乙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财务便利,共同侵吞了本单位的财物 100万元。对甲,乙两人应当如何定性?( )(分数:1.00)A.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两人不是共同犯罪B.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但两人是共同犯罪C.甲定职务侵占罪,乙是共犯,也定职务侵占罪 D.乙定贪污罪,甲是共犯,也定贪污罪解析:评析 最高人民
36、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 3 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本案中,甲、乙分别利用了各自的职务便利,甲在犯罪中起的作用大一些,甲是主犯,二人的共同犯罪按甲的犯罪性质定罪。11.陈莱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 2 300 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莱,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7、分数:1.00)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不属于中止行为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屑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解析:评析 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就是既遂。至于行为人是否最终达到了非法占有并任意处置之不理该财物的日的,并不影响既遂的成立。在认定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时,必须根据财物性质、形状、体积大小、被害人对财物的占有状态,行为人的窃取样态等进行判断。在本题中,陈某在商店盗窃戒指时,已经将戒指“握在手中”由于戒指体积很小,此时陈某已经使营业员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因此陈某的行为属于盗窃的既遂,因此 A 项说法正确。既然陈某属于盗窃
38、的既遂,就不可能再出现犯罪中止。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只是在盗窃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即使这时营业员没有怀疑陈某,甚至没有发现少了一枚戒指,而是陈某主动将戒指扔回柜台,陈某的行为仍然属于盗窃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因此 C 项和 D 项都是正确的说法。12.甲利用到外国旅游的机会,为了自用,从不法分子手中购买了手枪 1 支、子弹 60 发,然后经过伪装将其邮寄回国内。后来甲得知乙欲抢银行,想得到一支枪,就与乙协商,以 5 000 元将其手枪出租给乙使用。乙使用该手枪抢劫某银行,随后被抓获。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分数:1.00)A.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B.以买卖、邮寄枪支、弹
39、药罪与非法出租枪支罪并罚C.以走私武器、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 D.以走私武器、弹药罪、非法出租枪支罪、抢劫罪并罚解析:评析 走私武器、弹药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武器、弹药进出国(边)境的行为。故甲构成本罪而不构成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如果行为人明知租用、借用枪支的人是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租用、借用枪支,却仍然出租或者出借,则成为租用、借用枪支人所实施犯罪的共犯,应当按照共同犯罪的规定予以处罚。甲后来的行为应定抢劫罪,故选 C。13.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 3 000 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与乙
40、的行为构成何罪?( )(分数:1.00)A.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B.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解析:评析 甲、乙开始的行为构成共同盗窃罪,乙后来对丙使用暴力,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刑法第 269 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 263 条的规定定罪处罚。14.下列选项属于刑法中的犯罪行为的有( )。(分数:1.00)A.甲被持枪的歹徒威胁,歹徒要求甲打伤乙,否则歹徒就把甲打死,甲别无选择将乙打伤B.甲女对欲实施强奸行为的乙男实行防卫,将乙男打死C.甲性格孤僻怪异,常
41、常设想各种杀人的手段,并记录在日记中D.甲诱使自家养的恶犬将邻居咬成重伤 解析:评析 犯罪行为是指在人的意志或者意识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犯罪行为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在客观上是人的具体行为,排除“思想犯”;(2)在主观上是在行为人的意识或者意志支配之下;(3)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A 选项中甲的行为不是在其意志支配之下的,因而不是犯罪行为。B 选项中甲女属正当防卫,正当防卫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甲女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C 项中甲属“思想犯”,其行为不是犯罪行为。只有 D 项符合犯罪行为的特征,D 为正确选项。15.甲、乙、丙、丁四人在三年间,以夜间在牛草料投放灭鼠药或者直接朝牛嘴灌
42、毒药的手段,作案 20 次,毒死耕牛 42 头。在每次毒死耕牛后,前去低价收购。然后将牛肉在市场出售关于本案下列哪个说法错误?( )(分数:1.00)A.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B.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C.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D.数罪并罚解析:评析 因为四人实施的毒杀耕牛行为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故仅成立破坏生产经营罪 (残害耕畜)。另将被毒死的耕牛出售,成立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对此应当数罪并罚,故 A 为正确答案。16.周某向朋友杨某借钱,并告诉杨某是去南方购买一批走私品,回内地待销完后,分给杨某一笔钱杨某便把钱交给周某,对杨某应以( )处罚。(分数:1.00)A.走私罪B.行贿罪C.受贿罪D.走私罪
43、共犯 解析:评析 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共犯论处。17.对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均必须适用于下列哪种刑罚方法?( )(分数:1.00)A.死刑B.无期徒刑C.没收财产D.剥夺政治权利 解析:评析 本题旨在考查剥夺政治权利。根据我国刑法第 56 条和第 57 条的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依照本法分则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
44、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18.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1.00)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解析:评析 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如下:(1)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必须是立法
45、机关制定的成文的法律,行政规章不得规定刑罚,习惯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判例也不应作为刑法的渊源。(2)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3)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4)禁止绝对的不定刑与绝对的不定期刑。 (5)刑法的处罚范围与处罚程序必须具有合理性:只能将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禁止将轻微危害行为当做犯罪处理;处罚程度必须适应现阶段般人的价值观念。(6)对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必须明确:对犯罪构成的规定必须明确;对法律后果的规定必须明确。(7)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故选C。19.甲和乙多次发生争吵,矛盾日深,两人又发生争吵,甲提出决斗,乙同意应战,决斗中,甲将乙刺成重伤,乙奋起反
46、抗,刺穿甲的心脏致使甲死亡,乙的行为属于( )。(分数:1.00)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犯罪 D.过失犯罪解析:评析 本题案例中甲、乙二人属于互殴,在互殴的场合,因互殴双方都有侵害对方的意图,所以原则上都不能成立正当防卫。乙的行为属于故意犯罪,C 正确。20.下列行为中,不构成盗窃罪的有( )。(分数:1.00)A.盗窃数额不大,但一年之内人户盗窃三次以上B.盗窃信用卡后又使用,数额较大C.盗窃使用中的电力设备,造成当地断电 6 个小时的严重后果 D.偷开他人的汽车玩耍,将汽车变卖解析:评析 本题考查的是盗窃罪的各种表现形式。选项 C 的行为同时触犯了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属于想象竞合,应择一重罪处罚,以破坏电力设备罪定罪处罚。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结果加重犯?( )(分数:2.00)A.张某侮辱吴某导致吴某自杀身亡 B.监管人员李某对被监管人成某进行殴打与体罚虐待致其死亡 C.赵某强制猥亵妇女齐某致齐某自感屈辱而自杀 D.朱某遗弃因有重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妻子白某致其死亡 解析:评析 结果加重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的行为,同时又造成一个基本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