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47-1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8,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40.00)1.王与李有仇,一日李拦截王,骂且做势欲打,王逃,李追打不舍。王顺手拾得屠刀一把,李不敢近前。王又恶言激李,李又追,王待李近伺机刀刺其胸致死。王某的行为属于_。(分数:1.00)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故意杀人2.某甲上山打猎,发现村边草丛中有一物件时隐时现,遂认为是野兔而开枪射击,结果击中一挖野菜的村妇,并致其轻伤。则甲某的行为构成_。(分数:1.00)A.因某甲行为属于对象错误,当然不构成犯罪B.因只是致人轻伤,故某甲不构成犯罪C.故意伤害
2、罪D.过失伤害罪3.王某花 8000 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 1 万元的价格卖给他人。王某的行为构成_。(分数:1.00)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B.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与强奸罪C.拐卖妇女、儿童罪D.拐卖妇女、儿童罪与强奸罪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_。(分数:1.00)A.没收财产主要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罪及情节较重的其他刑事犯罪B.没收财产必须没收犯罪分子财产的全部C.没收财产只能一次性没收,不能分期缴纳D.没收财产必须没收犯罪分子现实所有的财产5.下列情形中,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是_。(分数:1.00)A.民警甲,捏造犯罪事实诬告陷害丁B.
3、工人乙指使其 10 岁的侄儿盗窃他人 5000 元C.副县长丙利用职权打击报复吴某D.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换取假币6.某地税局征管科科长代某利用职务的便利向上级申请向使用发货票的用户收取一定数额的带有保证性质的抵押金,得到上级机关的同意,建立专项账户由专人保管此项抵押金,先后收取此类性质的抵押金达100 万元。某啤酒厂劳动服务公司经理王某为个人发运木材,向代某提出要借款 17 万元。代某将其保管的发货票抵押金中拨出 17 万元借给王某,供王某进行倒卖木材的营利活动。王某出具了借条,借款后 21天即归还本金。对代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_。(分数:1.00)A.构成挪用公款罪B.构成滥用职权罪C
4、.因只借了 21 天,没有达到挪用 3 个月的要求,因此不构成犯罪D.属于借用,不构成犯罪7.李某在家照顾女儿。因为女儿太小,一直不停啼哭,李某感到心里很烦,就从床上拿了一条被子蒙在女儿身上。见女儿仍继续啼哭,李某就又取了一床被子给女儿蒙上,致使女儿因缺氧窒息而死亡。对李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李某对女儿的死亡是间接故意B.李某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导致了女儿的死亡C.李某不应对女儿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D.李某对女儿的死亡持有过于自信的过失态度8.李某听说赵某急需毒品,就装了一包白面谎称是毒品卖给了赵某,获得巨额报酬,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_。(分数:1.00)A.诈骗罪B.
5、非法持有毒品罪C.欺骗他人吸毒罪D.贩卖毒品罪9.李某系 A 市建设银行某储蓄所记账员。2008 年 3 月 20 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出纳员陈某将 2 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抽屉内(未锁)。当日下班后,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该 2 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到自己办公桌下面的垃圾袋中,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分数:1.00)A.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既遂B.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未遂C.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D.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10.以下属于减刑的是_。(分数:1.00)A.乙被判处罚金 5000 元,因其经济困难,法院将
6、其罚金减为 2000 元B.甲被判处无期徒刑,在执行期确有悔改,减为有期徒刑 20 年C.因丙的主刑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 20 年,法院将剥夺其政治权利的期限减为 10 年D.丁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11.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期满,减为 25 年有期徒刑的条件是_。(分数:1.00)A.确有认罪表现B.确有重大悔改表现C.确有立功表现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12.望某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总经理,一日望某去仓库找仓库保管员梁某,梁某不在,但是忘了将仓库的门锁上。望某发现仓库的门没锁,顺手拿走两台笔记本电脑,后来将一台送给朋友,一台留给正在上大学的独生子使用,梁某因仓库丢失笔记本电脑被单位开除,望某
7、的行为如何认定?_。(分数:1.00)A.构成贪污罪,望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出入商场仓库,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构成贪污罪B.不构成贪污罪,虽然望某是国家工作人员,但其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没有利用职权上的便利,而是通过盗窃的方法达到目的C.侵占罪D.职务侵占罪13.丙因为犯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 1 年。执行 3 年时。因有立功表现,被减为有期徒刑 15 年,2 年后丙又有重大立功表现,司法机关要对其再次减刑,则这次减刑后甲至少还应服刑_。(分数:1.00)A.4 年B.5 年C.7 年D.8 年14.行为人在实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时,其罪过_。(分数:1.00)A.只
8、能是故意B.只能是过失C.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D.只能是间接故意15.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_。(分数:1.00)A.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甲开枪射击乙,乙迅速躲闪,子弹击中乙身后的丙。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C.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D.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撞上疾驶汽车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16.张某窃得同事一张银行借记卡及身份证,向丈夫何某谎称路上所拾。张某与何某根据身份
9、证号码试出了借记卡密码,持卡消费 5000 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分数:1.00)A.张某与何某均构成盗窃罪B.张某与何某均构成信用卡诈骗罪C.张某构成盗窃罪,何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D.张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何某不构成犯罪17.甲深夜盗窃 5 万元财物,在离现场 1 公里的偏僻路段遇到乙。乙见甲形迹可疑,紧拽住甲,要甲给5000 元才能走,否则就报警。甲见无法脱身,顺手一拳打中乙左眼,致其眼部受到轻伤,甲乘机离去。关于甲伤害乙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分数:1.00)A.构成转化型抢劫罪B.构成故意伤害罪C.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D.系过失致人轻伤,不构成犯罪
10、18.甲女移情别恋,听说骑摩托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死亡,便购买一辆大功率摩托车送给其丈夫乙,企盼乙能被撞死。乙在一次骑摩托车时超速,果真发生交通事故摔死。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分数:1.00)A.甲的行为属于作为的危害行为B.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C.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刑法的因果关系,不构成犯罪D.甲的行为构成过间接故意杀人罪19.下列哪一选项构成不作为犯罪?_。(分数:1.00)A.甲到湖中游泳,见武某也在游泳。武某突然腿抽筋,向唯一在场的甲呼救。甲未予理睬,武某溺亡B.乙女拒绝周某求爱,周某说“如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乙明知周某可能跳河,仍不同
11、意。周某跳河后,乙未呼救,周某溺亡C.丙与贺某到水库游泳。丙为显示泳技,将不善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泳。贺某忽然沉没,丙有点害怕,忙游上岸,贺某溺亡D.丁邀秦某到风景区漂流,在漂流筏转弯时,秦某的安全带突然松开致其摔落河中。丁未下河救人,秦某溺亡20.大学生甲为获得公务员面试高分,送给面试官乙(某机关领导)2 瓶高档白酒,乙拒绝。次日,甲再次到乙家,偷偷将一块价值 1 万元的金币放在茶几上离开。乙不知情。保姆以为乙知道此事,将金币放入乙的柜子。对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分数:1.00)A.甲的行为成立行贿罪B.乙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C.认定甲构成行贿罪与乙不构成受贿罪不矛盾D.保
12、姆的行为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21.甲委托乙购买某型号山地车一辆,乙到商场后发现山地车脱销,担心甲急需使用,遂为之购买普通自行车一辆,甲拒收,乙诉至法院。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分数:1.00)A.甲拒绝受领的行为合法,乙的行为属于越权代理B.甲、乙之间无书面委托书,委托关系不成立C.乙的行为属于有效行为,因为是为了甲的利益D.甲不得拒绝受领,因为乙有代理权22.下列有关民事法律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任何民事法律关系中都必须有权利主体B.任何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都具有特定性C.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都能产生民事法律关系D.一旦民事法律关系消灭,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
13、将消灭23.关于注册商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1.00)A.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B.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标使用许可未经备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C.宣告无效的注册商标,该注册商标专用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D.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决定或者裁定,对宣告无效前人民法院做出并已执行的商标侵权案件的判决具有追溯力24.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形成的下列财产应当认定为个人财产的是_。(分数:1.00)A.一方转让发明专利获得的转让费B.一方在经营期间获得的收益C.一方获得的津贴D.一方使用的化妆品25.某小区楼盘发售,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该
14、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欲将该小区绿地改造为超市,遂发生争议。该绿地应当归属谁所有_。(分数:1.00)A.归业主委员会所有B.归房地产开发商所有C.归全体业主共同所有D.归物业管理公司所有26.下列选项中,属于三代旁系血亲的是_。(分数:1.00)A.本人和堂兄B.胞弟和胞妹C.本人的堂叔和本人的外甥D.本人和孙女27.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权的消极权能的是_。(分数:1.00)A.占有权B.使用权C.收益权D.排除他人干涉权28.王某因购买化肥借了李某 600 元钱,后李某对王某表示不需再还了。这是_。(分数:1.00)A.债的解除B.债的抵消C.债的混同D.债的免除29.甲有一子,为初中一年级学生
15、,在校期间与同学乙发生口角,追打乙,致使乙摔伤,共花去医药费4000 元。对于上述费用承担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甲承担B.学校承担C.主要由甲承担,学校若有过错,可责令学校给予适当赔偿D.主要由学校承担,甲若有过错,可责令甲给予适当赔偿30.张某拾得王某的一只小羊拒不归还,李某将小羊从张某羊圈中抱走交给王某。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_。(分数:1.00)A.张某拾得小羊后因占有而取得所有权B.张某有权要求王某返还占有C.张某有权要求李某返还占有D.李某侵犯了张某的占有31.下列哪一情形下,甲对乙不构成胁迫?_。(分数:1.00)A.甲说,如不出借 1 万元,则举报乙犯罪。乙照
16、办,后查实乙构成犯罪B.甲说,如不将藏獒卖给甲,则举报乙犯罪。乙照办,后查实乙不构成犯罪C.甲说,如不购甲即将报废的汽车,将公开乙的个人隐私。乙照办D.甲说,如不赔偿乙撞伤甲的医疗费,则举报乙醉酒驾车。乙照办,甲取得医疗费和慰问金32.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财产或权利可以设定抵押权的是_。(分数:1.00)A.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B.地役权C.耕地D.宅基地使用权33.孙某与李某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李某承租后与陈某签订了转租合同,孙某表示同意。但是,孙某在与李某签订租赁合同之前,已经把该房租给了王某并已交付。李某、陈某、王某均要求继续租赁该房屋。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_。(分数:1.00)A.李某
17、有权要求王某搬离房屋B.陈某有权要求王某搬离房屋C.李某有权解除合同,要求孙某承担赔偿责任D.陈某有权解除合同,要求孙某承担赔偿责任34.甲、乙约定:甲将 100 吨汽油卖给乙,合同签订后 3 天交货,交货后 10 天内付货款。还约定,合同签订后乙应向甲支付 10 万元定金,合同在支付定金时生效。合同订立后,乙未交付定金,甲按期向乙交付了货物,乙到期未付款。对此,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_。(分数:1.00)A.甲可请求乙支付定金B.乙未支付定金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效力C.甲交付汽油使得定金合同生效D.甲无权请求乙支付价款35.甲与乙结伴旅游,甲在金沙江边拾得一块翡翠原石,爱不释手,拟带回家。乙说,
18、物权法规定河流属于国家所有,这一行为可能属于侵占国家财产。关于甲能否取得翡翠原石的所有权,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分数:1.00)A.不能,因为石头是河流的成分,金沙江属于国家所有,石头从河流中分离后仍然属于国家财产B.可以,因为即使金沙江属于国家所有,但石头是独立物,经有关部门许可即可以取得其所有权C.不能,因为即使石头是独立物,但金沙江属于国家所有,石头也属于国家财产D.可以,因为即使金沙江属于国家所有,但石头是独立物、无主物,依先占的习惯可以取得其所有权36.甲与保姆乙约定:甲生前由乙照料,死后遗产全部归乙。乙一直细心照料甲。后甲女儿丙回国,与乙一起照料甲,半年后甲去世。丙认为自己是
19、第一顺序继承人,且尽了义务,主张甲、乙约定无效。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_。(分数:1.00)A.遗赠抚养协议有效B.协议部分无效,丙可以继承甲的一半遗产C.协议无效,应按法定继承处理D.协议有效,应按遗嘱继承处理37.下列哪一情形不产生不当得利之债?_。(分数:1.00)A.甲向乙借款 10 万元,1 年后根据约定偿还本息 15 万元B.甲不知诉讼时效已过,向债权人乙清偿债务C.甲久别归家,误把乙的鸡当成自家的吃掉D.甲雇用的装修工人,误把邻居乙的装修材料用于甲的房屋装修38.甲与乙登记结婚 3 年后,乙向法院请求确认该婚姻无效。乙提出的下列哪一理由可以成立?_。(分数:1.00)A.乙登记结
20、婚的实际年龄离法定婚龄相差 2 年B.甲婚前谎称是海归博士且有车有房,乙婚后发现上当受骗C.甲与乙是表兄妹关系D.甲以揭发乙父受贿为由胁迫乙结婚39.关于监护,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_。(分数:1.00)A.甲委托医院照料其患精神病的配偶乙,医院是委托监护人B.甲的幼子乙在寄宿制幼儿园期间,甲的监护职责全部转移给幼儿园C.甲丧夫后携幼子乙改嫁,乙的爷爷有权要求法院确定自己为乙的法定监护人D.市民甲、乙之子丙 5 周岁,甲乙离婚后对谁担任丙的监护人发生争议,丙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有权指定40.甲公司以其机器设备为乙公司设立了质权。10 日后,丙公司向银行贷款 100 万元,甲公司将机器设备又抵押给
21、银行,担保其中 40 万元贷款,但未办理抵押登记。同时,丙公司将自有房产抵押给银行,担保其余 60 万元贷款,办理了抵押登记。20 日后,甲将机器设备再抵押给丁公司,办理了抵押登记。丙公司届期不能清偿银行贷款。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_。(分数:1.00)A.如银行主张全部债权,应先拍卖房产实现抵押权B.如银行主张全部债权,可选择拍卖房产或者机器设备实现抵押权C.乙公司的质权优先于银行对机器设备的抵押权D.丁公司对机器设备的抵押权优先于乙公司的质权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犯盗窃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判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有_。(分数:2.00)A.盗
22、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B.多次入户盗窃,数额特别巨大的C.盗窃珍贵文物,情节特别严重的D.盗窃救灾物资,数额特别巨大的4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_。(分数:2.00)A.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B.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C.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D.对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4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有_。(分数:2.00)A.未遂犯B.胁从犯C.教唆未遂D.中止犯44.甲系从事期货生意的人员,利用关系巴结上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乙,并时不时送礼物给乙。某日晚,甲约乙饮酒并成功将乙灌醉,然后从乙口中获知了将对某期货价格具
23、有重大影响的信息。甲如获至宝并于当晚告知妻子丙,二人迅速进行该期货的交易,从中获益巨大。后在警方查处另一案件时,发现了该案线索,传唤甲、乙、丙三人,三人均供认不讳。则三人关于期货交易案的主观方面是_。(分数:2.00)A.乙因过失泄露内幕信息而不具有泄露内幕消息罪的主观故意B.甲、丙属非法获取内幕信息,并认识到所利用的消息来自内部,且尚未公开,符合了内幕交易罪的主观故意内容C.甲、丙认识到其期货交易行为是利用了乙泄露的内幕消息,具备了内幕交易罪主观故意的罪过特征D.甲、丙实施内幕交易行为是希望获利目的实现,即追求获益结果的发生,符合了内幕交易的主观故意内容45.甲某将 800 克西药“头痛粉”
24、冒充海洛因,找到乙某帮助贩卖。次日,乙某从甲某处拿了 200 克“头痛粉”,在街头出售时被查获。乙某直到审判时才知道甲某给其贩卖的是“头痛粉”不是海洛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分数:2.00)A.甲某与乙某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犯B.乙某构成贩卖毒品罪(未遂)C.甲某构成诈骗罪D.乙某构成贩卖毒品罪(既遂)46.村民甲因外出打工,将自己的一头水牛委托乙照料,乙因儿子结婚急需用钱,遂将该水牛以自己的名义卖给邻村的丙。双方约定,3 日后付款取牛。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_。(分数:2.00)A.乙卖牛的行为为无权处分行为B.乙卖牛的行为为无权代理行为C.乙丙所订买卖合同为有效合同D.乙丙所订买卖合同为
25、效力待定的合同47.下列合同条款无效的是_。(分数:2.00)A.违反国家有关对电视机实行“三包”的规定B.商场门口公告:“商场有权对顾客带入商场的皮包进行查看”C.出租车司机向乘客表示:“乘坐本车,乘客受伤自负其责”D.修车店的注意事项:“汽车丢失,折价赔偿”48.甲家盖房,邻居乙、丙前来帮忙。施工中,丙因失误从高处摔下受伤,乙不小心撞伤小孩丁。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_。(分数:2.00)A.对丙的损害,甲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可减轻其责任B.对丙的损害,甲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C.对丁的损害,甲应承担赔偿责任D.对丁的损害,甲应承担补充赔偿责任49.甲将自有房屋卖给乙,在
26、交房和过户之前,沈某擅自撬门装修,施工导致邻居丙经常失眠。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_。(分数:2.00)A.丙有权要求甲排除妨碍B.丙有权要求乙排除妨碍C.丙请求排除妨碍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D.丙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50.关于共有,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_。(分数:2.00)A.对于共有财产,部分共有人主张按份共有,部分共有人主张共同共有,如不能证明财产是按份共有的,应当认定为共同共有B.按份共有人对共有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的份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出资额确定;不能确定出资额的,视为等额享有C.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权利平等,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D.对
27、共有物的分割,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时可以请求分割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4.00)51.简述我国数罪并罚的原则。 (分数:6.00)_52.简述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 (分数:6.00)_53.简述法定抵消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分数:6.00)_54.简述代位权概念和成立要件。 (分数:6.00)_四、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6.00)55.请对“我国刑法中刑罚目的以特殊预防为主、一般预防为辅”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分数:8.00)_56.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无知者无畏,不知者不怪
28、”的说法。请从我国物权法、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角度对此加以分析。 (分数:8.00)_五、法条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刑法第 310 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先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分数:10.00)(1).本条规定的罪名是什么?“明知”的含义是什么?(分数:2.50)_(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是什么?(分数:2.50)_(3).包庇罪和伪证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分数:2.50)_(4).甲、乙预谋盗窃,事先明确分工,由甲负责偷盗物
29、品,乙负责望风并事后为甲提供隐藏处所,两人分获赃款。乙的行为构成何罪?(分数:2.50)_57.合同法第 66 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试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分数:10.00)_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30.00)材料一:甲被邻居马某因琐事殴打,甲气愤异常,便伺机报复。某日,甲见马某 15 岁的女儿在地里干活,便产生报复马某女儿的念头,但又怕自己打伤女孩犯法。他想起别人说过的“少年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便叫自己 13 岁的儿子乙和 15
30、岁的侄子丙去打死马某的女儿。乙和丙听了甲的怂恿,一人拿起一把铁锹冲过去,对准马某女儿的小腿各铲一锹,因女孩大动脉血管被砍断,被群众送住医院抢救,终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 材料二:胡某因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遭两名加害人报复追杀。胡某在逃跑过程中,两加害人仍持刀追赶。途中,一中年妇女甲骑摩托车(价值人民币 6000 元)缓速驶来,眼见两加害人已经逼近,情急之下,胡某一手抓住摩托车一手将甲某推下(甲倒地但并未受伤),骑车逃走。胡某骑至安全地带,松了口气,才想起摩托车怎么处理。胡某将摩托车尾部工具箱的锁撬开,发现内有现金 2000 元和一张未到期的定额存单(面额 1 万元)。胡某顿生贪念,将现金和
31、存单据为己有,并将摩托车推至山下摔坏。几日后,胡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在到期之前将存单中的 1 万元取出。此后逃往外地。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分数:15.00)(1).甲的是否构成犯罪,刑事责任如何承担?(分数:3.00)_(2).乙,丙是否构成犯罪?说明理由。(分数:3.00)_(3).胡某在遭追杀的紧急情况下,夺取摩托车的行为,如何定性?(分数:3.00)_(4).胡某将工具箱内的 2000 元钱和存单据为己有的行为构成犯罪?后胡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将存单中的 1万元取出,这一行为又该如何处理?(分数:3.00)_(5).对胡某将摩托车推至山下摔坏的行为,如何定性?(分数:3.
32、00)_2008 年 2 月 3 日申乙之间签订合同约定,乙借给甲 10 万元,甲以自己的一辆汽车作为借款的抵押担保。2 月 5 日,乙将 10 万元交给甲,但甲并没有将汽车交给乙,也没有办理登记手续。2 月 10 日甲与丙订立合同,约定甲向丙购买一批价值 30 万元的冰箱,违约金为 3 万元,同时甲向丙交付了 1.5 万元的定金。之后丙又要求甲为该合同提供担保,于是二人于 2 月 15 日订立了质押合同,约定甲将自己的汽车质押给丙,2 月 16 日,甲将汽车交给了丙。后来丙由于无法提供合同约定的冰箱而违约,导致甲损失 2 万元。在丙占有该汽车期间,丙又将其出租给了不知情的丁。丁由于驾驶不当而
33、造成汽车多处受损,遂到戊的汽车修理店修理,丁修完后交了修理费要将车开走,戊以丁之前还欠其 5000 元为由要求留置该汽车。 问题:(分数:14.98)(1).甲乙之间的借款合同何时生效?(分数:2.14)_(2).甲乙之间的抵押合同是否生效,乙的抵押权效力如何?(分数:2.14)_(3).甲丙之间的质押合同何时生效,丙的质押权何时产生?(分数:2.14)_(4).甲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应如何主张自己的权益?(分数:2.14)_(5).丁驾驶不当造成汽车受损,甲应该向谁要求赔偿损失?(分数:2.14)_(6).戊能否留置丁送来修理的汽车?(分数:2.14)_(7).若本案中的抵押权、质
34、押权、留置权都有效且有行使的依据,则其行使的顺序如何?(分数:2.14)_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47-1 答案解析(总分:149.98,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40.00)1.王与李有仇,一日李拦截王,骂且做势欲打,王逃,李追打不舍。王顺手拾得屠刀一把,李不敢近前。王又恶言激李,李又追,王待李近伺机刀刺其胸致死。王某的行为属于_。(分数:1.00)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故意杀人 解析:考点 正当防卫 解析 本案中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挑拨。所谓防卫挑拨,是指为了侵害对方,有意挑逗对方首先实行侵害行为,然后借口遭到不法侵害,实施加害对方的行为。防
35、卫挑拨不符合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即防卫目的必须是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因此防卫挑拨不能成立正当防卫。王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故选 D 项。2.某甲上山打猎,发现村边草丛中有一物件时隐时现,遂认为是野兔而开枪射击,结果击中一挖野菜的村妇,并致其轻伤。则甲某的行为构成_。(分数:1.00)A.因某甲行为属于对象错误,当然不构成犯罪B.因只是致人轻伤,故某甲不构成犯罪 C.故意伤害罪D.过失伤害罪解析:考点 过失犯罪 解析 甲的罪过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主要表现在,甲是在村边打猎,所以应该预见草丛中可能有人,但是由于见一物件时隐时现而误认为是野兔,所以是疏忽大意。在过失犯罪中只有致人重伤才构成犯罪
36、,轻伤并不构成犯罪,故答案 B 项为正确选项。3.王某花 8000 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 1 万元的价格卖给他人。王某的行为构成_。(分数:1.00)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B.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与强奸罪C.拐卖妇女、儿童罪 D.拐卖妇女、儿童罪与强奸罪解析:考点 拐卖妇女、儿童罪 解析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拐卖妇女、儿童罪定罪处罚。奸淫被拐卖妇女的,作为拐卖妇女罪的加重构成,而不另外构成强奸罪。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_。(分数:1.00)A.没收财产主要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罪及情节较重的其他刑事犯罪B.没收财产必须没收犯罪分子财产的全
37、部 C.没收财产只能一次性没收,不能分期缴纳D.没收财产必须没收犯罪分子现实所有的财产解析:考点 没收财产 解析 根据刑法第 59 条,没收财产的范围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确定:(1)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所谓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是指属于犯罪分子本人实际所有的财产及与他人共有财产中依法应得的份额。应当严格区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与其家属或者他人财产的界限,只有依法确定为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才能予没收。至于没收财产是一部分还是全部,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犯罪分子所处主刑的轻重;其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其人身危险性大小。(2)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
38、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以维持犯罪分子个人和扶养的家属的生活。(3)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所谓家属所有财产,是指纯属家属个人所有的财产,如家属自己穿用的衣物、个人劳动所得财产;家属应有财产,是指家庭共同所有的财产中应当属于家属的那一份财产。对于犯罪分子与他人共有的财产,属于他人所有的部分,也不得没收。5.下列情形中,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是_。(分数:1.00)A.民警甲,捏造犯罪事实诬告陷害丁 B.工人乙指使其 10 岁的侄儿盗窃他人 5000 元C.副县长丙利用职权打击报复吴某D.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换取假币解析:考点 诬告陷害罪
39、解析 A 项根据刑法第 243 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B 项乙的行为属于间接正犯,从丁行为单独论处,注意与刑法第 29条第 1 款的规定的“教唆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相区别,二者的区别在于间接正犯不属于共同犯罪,也就没有教唆犯和实行犯之分,而第 29 条第 1 款的规定是针对共同犯罪而言的。6.某地税局征管科科长代某利用职务的便利向上级申请向使用发货票的用户收取一定数额的带有保证性质的抵押金,得到上级机关的同意,建
40、立专项账户由专人保管此项抵押金,先后收取此类性质的抵押金达100 万元。某啤酒厂劳动服务公司经理王某为个人发运木材,向代某提出要借款 17 万元。代某将其保管的发货票抵押金中拨出 17 万元借给王某,供王某进行倒卖木材的营利活动。王某出具了借条,借款后 21天即归还本金。对代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_。(分数:1.00)A.构成挪用公款罪 B.构成滥用职权罪C.因只借了 21 天,没有达到挪用 3 个月的要求,因此不构成犯罪D.属于借用,不构成犯罪解析:考点 挪用公款罪 解析 地税局所收取的发货票抵押金,虽然是乱收费收来的,但毕竟是由税务局征管科暂时保管的款项,不管交纳抵押金的用户是国有企业、集体
41、企业还是个体工商户,此款均属于由国家管理的财产,应认定为公款。代某挪用 17 万元公款的时间虽然较短,但是属于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7.李某在家照顾女儿。因为女儿太小,一直不停啼哭,李某感到心里很烦,就从床上拿了一条被子蒙在女儿身上。见女儿仍继续啼哭,李某就又取了一床被子给女儿蒙上,致使女儿因缺氧窒息而死亡。对李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李某对女儿的死亡是间接故意 B.李某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导致了女儿的死亡C.李某不应对女儿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D.李某对女儿的死亡持有过于自信的过失态度解析:考点 间接故意 解析 本题的难点在于区分间接故意与疏忽
42、大意过失之间的区别,前者是明知加放任的心理态度,后者是应当预见,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的心理态度,对危害结果持否定态度。明知包括知道或应当知道,本案中,因女儿太小,作为常识,李某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婴儿窒息死亡,仍继续实施其行为,对其危害结果持一种放任态度。8.李某听说赵某急需毒品,就装了一包白面谎称是毒品卖给了赵某,获得巨额报酬,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_。(分数:1.00)A.诈骗罪 B.非法持有毒品罪C.欺骗他人吸毒罪D.贩卖毒品罪解析:考点 诈骗罪 解析 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装了一包白面谎称是毒品),骗取了数额较大的财物,已构成诈骗罪。9.李某系 A 市建设银行某储蓄所记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