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36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40.00)1.下列情况不得适用假释的是_。 A.教唆犯 B.主犯 C.累犯 D.惯犯(分数:1.00)A.B.C.D.2.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_。 A.一律不适用减刑 B.可以减刑,但是不能缩减其缓刑考验期限 C.不能减刑,但是可以减缩其缓刑考验期限 D.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分数:1.00)A.B.C.D.3.甲、乙二人在某饭店,用事先准备好的玻璃碴将嘴划破,然后将玻璃碴放入饭中,威胁该店赔偿,否则将扰乱饭店的经营,饭店为了平息事端给两人 1000 元。两天后
2、,二人又到另外一家饭店再次以同样方式勒索饭店 3000 元,被服务员识破并当场抓获。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_。 A.敲诈勒索罪 B.诈骗罪 C.寻衅滋事罪 D.招摇撞骗罪(分数:1.00)A.B.C.D.4.下列情形中不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是_。 A.私自架设电网致人伤亡的 B.向人群开枪射击致多人伤亡的 C.投放微生物或放射性物质进行破坏的 D.驾车撞人致使多人死伤的(分数:1.00)A.B.C.D.5.王某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某公司上网账号和密码后,以每 3 个月 100 元的价格出售上网账号和密码,从中获利 5000 元,给该公司造成 4 万元的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_。 A.盗窃
3、罪,盗窃数额为 5000 元 B.诈骗罪,诈骗数额为 5000 元 C.盗窃罪,盗窃数额为 4 万元 D.诈骗罪,诈骗数额为 4 万元(分数:1.00)A.B.C.D.6.某甲之女友乙被丙强奸,甲大怒,决定报复,后在乙的帮助下将丙的女友丁强奸,_。 A.甲构成强奸罪,乙不构成犯罪 B.甲、乙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C.甲、乙的行为情有可原,不构成犯罪 D.甲、乙均构成强奸罪,但不是共同犯罪(分数:1.00)A.B.C.D.7.刑法第 13 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但书”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_。 A.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免于刑罚处罚 B.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予以非
4、刑罚处罚 C.给予司法机关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自由裁量权 D.避免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化(分数:1.00)A.B.C.D.8.王某自称医术高明,虽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仍然行医,一日在为一幼儿诊治时未作过敏试验即注射青霉素,致使幼儿死亡。对王某应如何定罪?_。 A.非法行医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医疗事故罪 D.玩忽职守罪(分数:1.00)A.B.C.D.9.魏某在公共汽车上扒窃钱包一个,内装人民币 80 元整,被失主发现后扭送当地派出所。在扭送途中,魏某趁失主不备,猛然将其推倒,夺路逃走后又被群众抓获。魏某的行为_。 A.抢劫罪 B.构成抢夺罪 C.构成盗窃罪按抢劫罪论处 D.不构成犯罪(分
5、数:1.00)A.B.C.D.10.2005 年,某村举行村主任的选举,张某为赢得选票,许诺凡投其赞成票的选民将送与人民币 50 元,并暗地里送给乡长人民币 10,000 元。问张某构成什么罪_。 A.破坏选举罪 B.行贿罪 C.破坏选举罪和行贿罪 D.不构成犯罪(分数:1.00)A.B.C.D.11.某蘑菇养殖户在种植的封闭大棚内私拉电网,防止老鼠盗吃蘑菇,一日两个小孩玩耍,打开门进人大棚,触电身亡,蘑菇养殖户构成_。 A.间接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危害公共安全罪 D.不构成犯罪(分数:1.00)A.B.C.D.12.在不实行数罪并罚时,法定的管制期限为_。 A.3 个月以上、
6、3 年以下 B.1 个月以上、2 年以下 C.3 个月以上、2 年以下 D.6 个月以上、2 年以下(分数:1.00)A.B.C.D.13.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行贿罪的构成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何种目的_。 A.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B.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C.谋取利益的目的 D.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分数:1.00)A.B.C.D.14.被告人钱某与孙某有私仇。钱为了报复孙,在孙某与邻居(三户)公用厨房里装上炸药和雷管引起爆炸着火,烧毁炊事用具及一住户的全套家具,损失折款三千余元,并将孙某的爱人炸成重伤。钱某的行为构成_。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 C.放火罪 D.爆炸罪(分数:1.
7、00)A.B.C.D.15.张某(男)和王某(女)通奸,生下一女婴。为了避人耳目,他们就把女婴放到很少有人出没的老山林里。两天以后,女婴因无人喂养而饿死。张某和王某的行为是_。 A.遗弃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故意杀人罪 D.不构成犯罪(分数:1.00)A.B.C.D.16.办案民警柳某接受犯罪人家属的贿赂 10,000 元,在立案情况中将犯罪人李某的年龄由 18 周岁改成16 周岁,企图在审判时使李某获得从轻处罚的可能。那么,李某_。 A.按受贿罪和徇私枉法罪处罚 B.是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C.构成受贿罪和伪证罪 D.按受贿罪处罚(分数:1.00)A.B.C.D.17.我国刑法第 13
8、 条中的“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_。 A.构成犯罪,但不应受处罚 B.构成犯罪,但不需要刑罚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构成犯罪,但免予刑罚处罚(分数:1.00)A.B.C.D.18.梁某与程某共同盗窃了某一珍贵文物“铜鼎”之后,二人又用斧子将“铜鼎”砸碎,目的是销赃。梁、程的行为属于_。 A.继续犯 B.想象数罪 C.牵连犯 D.吸收犯(分数:1.00)A.B.C.D.19.某甲将某乙打昏在地,路过此地的某丙见某乙昏迷,趁机将乙装有 5000 元现金的提包拿走。甲和丙的行为属于_。 A.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B.非共同犯罪 C.事先通谋的共同犯罪 D.任意共同犯罪
9、(分数:1.00)A.B.C.D.20.某人偷割正在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构成_。 A.盗窃罪 B.破坏通讯设备罪 C.破坏交通设备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分数:1.00)A.B.C.D.21.在建筑承包合同中,双方的约定工程费为 65 万元。工程竣工时费用增减误差不超过 10%,承揽人在工程完工后,计算的工程费为 120 万元,定作人计算则为 70 万元。定作人在与承揽人结账时说:“只能按70 万元结账,否则就只有打官司。”承揽人为避免麻烦,便表示同意并以定作人的计算结果结账。对此_。 A.承揽人有权以受到定作人胁迫为理由,主张其意思表示无效 B.承揽人有权以定作人的行为是乘人之
10、危的行为为理由,主张其意思表示无效 C.承揽人不得以受到定作人胁迫为理由,主张其意思表示无效 D.承揽人有权以显失公平为理由,主张撤销其行为(分数:1.00)A.B.C.D.22.陈兴夫妇到红星照相馆为儿子陈华拍照留念,摄影师翻拍了陈华的底片,后将其卖给个体户张某做挂历用。张某又将该底片卖给某电器厂作广告之用。在本案中,侵害陈华肖像权的侵权人是_。 A.摄影师和张某,不包括电器厂 B.张某和电器厂,不包括摄影师 C.摄影师和电器厂,不包括张某 D.摄影师、张某和电器厂(分数:1.00)A.B.C.D.23.甲与乙共同出资购买门市房一间,后一直出租给某公司使用。在租赁期间,乙因缺钱花,欲出让自己
11、的共有份额。承租的公司表示愿意购买,问此房属于乙的份额应卖给_。 A.如甲也表示愿意要,当然就卖给甲 B.如甲报价与承租的公司相同,应卖给甲 C.由乙决定卖给谁 D.承租公司报价在先,应卖给该公司(分数:1.00)A.B.C.D.24.甲厂向乙大学发函表示:“我厂生产的 X 型电教室耳机,每副 30 元。如果贵校需要,请与我厂联系。”乙大学回函:“我校愿向贵厂订购 X 型耳机 1000 副,每副单价 30 元,但需在耳机上附加一个音量调节器。”2 个月后,乙大学收到甲厂发来的 1000 副耳机,但这批耳机上没有音量调节器,于是拒收。在这一过程中_。 A.乙大学违约,因其表示同意购买,合同即已成
12、立 B.甲厂违约,因为乙大学同意购买的是附有音量调节器的耳机 C.双方当事人均违约,因双方均未履行已生效的合同 D.双方当事人都没有违约,因为合同没有成立。乙大学附条件地接受甲厂的要约,是一种新要约而非承诺(分数:1.00)A.B.C.D.25.某公司生产了一种食品,其注册商标是“酷我酷”。该公司又将“酷酷我”、“我酷酷”作为该饮料公司的商标予以注册。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酷酷我”、“我酷酷”为_。 A.证明商标 B.联合商标 C.防御商标 D.集体商标(分数:1.00)A.B.C.D.26.下列情形中,_一定导致商标权被撤销。 A.无正当理由连续 3 年停止使用注册商标,在规定期限内拒不改
13、正的 B.自行改变商标注册人名称、地址或其他注册事项的 C.自行转让注册商标的 D.自行改变商标注册的文字、图形或者组合的(分数:1.00)A.B.C.D.27.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代理的是_。 A.代拟发言稿 B.代为书写遗嘱 C.代买办公用品 D.代为主持会议(分数:1.00)A.B.C.D.28.所谓遗嘱能力,是指遗嘱人在设立遗嘱时必须具有_。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B.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D.无行为能力(分数:1.00)A.B.C.D.29.画家黄某在去世前将自己画的一幅山水画赠给了朋友李某,其子在整理遗物时发现黄某曾立下一遗嘱,其中提到把所赠李某的
14、画由其儿子继承,其子遂要求李某返还。据此,该画应_。 A.归李某所有 B.归黄某的儿子所有 C.由黄某儿子与李某共同共有 D.由黄某儿子与李某按份共有(分数:1.00)A.B.C.D.30.甲厂向乙厂购买了 10 吨水泥。在装车时,乙厂工作人员误装了 12 吨。甲厂提货人员也未察觉。甲厂汽车在途中翻人河中,水泥全部损失。甲厂应向乙厂支付多少吨水泥的价款_。 A.12 吨 B.10 吨 C.6 吨 D.2 吨(分数:1.00)A.B.C.D.31.以下关于死亡宣告被撤销的法律后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 A.无论其配偶是否结婚,被宣告死亡人与配偶的夫妻关系自行恢复 B.被宣告死亡人有权要求分得其财产
15、的人返还其财产,但原物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不予退还但应给予补偿 C.被宣告死亡人在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D.如果被宣告死亡人的子女被他人收养,则收养关系无效(分数:1.00)A.B.C.D.32.以下法律中不属于民法范畴的是_。 A.婚姻法 B.专利法 C.票据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分数:1.00)A.B.C.D.33.甲工厂欠乙公司 300 万元货款。现在甲工厂经营管理不善,负债累累,被乙公司兼并。甲工厂欠乙公司的债务因之消灭,这种债的消灭被称为_。 A.债的解除 B.债的混同 C.债的抵销 D.债的免除(分数:1.00)A.B.C.D.34.2006 年 6 月
16、1 日,甲向乙借款 5000 元人民币,甲向乙写下欠条“今欠乙人民币 5000 元”,抬头为欠条,署名日期并签字,未注明还款日期,2008 年 7 月 1 日,乙遂向甲要款,甲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拒绝付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 A.诉讼时效已经超过,乙实体权利消灭 B.诉讼时效已经超过,乙丧失胜诉权,但实体权利没有消灭 C.诉讼时效未超过,时效自 2008 年 7 月 1 日始 D.诉讼时效未超过,时效开始日不能确定(分数:1.00)A.B.C.D.35.李某向刘某借了 1000 元钱,约定 1998 年 1 月 1 日还款。因李某届期未还,刘某于 1999 年 1 月 3 日向李某写了一封信催
17、促还款,李某于 1999 年 1 月 9 日收到这封信。该项债务的诉讼时效自何时中止或中断?_。 A.从 1999 年 1 月 3 日中断 B.从 1999 年 1 月 3 日中止 C.从 1999 年 1 月 9 日中断 D.从 1999 年 1 月 9 日中止(分数:1.00)A.B.C.D.36.当事人约定“甲的儿子如果从外地调回”,甲、乙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即行终止。这一民事法律行为所附的是_。 A.肯定解除条件 B.肯定延缓条件 C.否定解除条件 D.否定延缓条件(分数:1.00)A.B.C.D.37.法人的有限责任是指_。 A.法人只承担一定范围内的责任 B.法人只承担一定数额内的责
18、任 C.法人只以其一定财产承担责任 D.法人只以其所有的财产独立承担责任(分数:1.00)A.B.C.D.38.某企业老板在招工时与工人所签合同中印有“在受雇期间发生工伤或死亡,雇主概不负责”字样。该行为主要违背了民法的什么原则?_。 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等价有偿原则 D.合法民事权益受保护原则(分数:1.00)A.B.C.D.39.杜某上班途中拾得一个皮包,内装提货单、现金等财物。杜某在现场等候了会儿,未见失主前来,便携包上班。次日杜某见到报纸上登了一则启事。写明“如有拾得者,酬谢 2000 元”。杜某见失主所寻找的正是自己拾得的皮包,便把皮包返还给失主。但在杜某向失主请求酬金时
19、,被失主拒绝。杜某应当享有哪些权利、负有哪些义务_? A.无偿归还拾得物。因为我国法律未规定拾得人有获得报酬的权利 B.无偿归还拾得物,有权要求失主偿还因此而支出的费用,但无权获得报酬 C.归还拾得物,无权要求失主给予报酬 D.归还拾得物,有权要求失主支付 2000 元的酬金(分数:1.00)A.B.C.D.40.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一项要约,并在要约中写道:“若在 10 日内未作表示,就视为你方承诺。”10天后,公司未作任何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乙公司未作任何表示的行为应当视为默认的承诺 B.10 日期间已过,合同即告成立 C.乙公司的沉默不构成承诺,因为甲的单方声明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20、 D.该要约和承诺均有效(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41.下列情形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有_。 A.甲因诈骗被害人 5 万元现金而被获,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又发现甲某在此之前曾经采用同样手段两次诈骗他人现金分别 10 万元、8 万元 B.乙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5 年,在狱中服刑期间,乙又将同住一室的人打成重伤 C.丙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服刑期间,又发现其在判刑前还有多起受贿行为,金额达20 万元 D.丁 2000 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刑满释放后,2004 年丁又因强奸被捕,后发现其在1998 年还曾犯
21、下一起强奸罪行(分数:2.00)A.B.C.D.42.关于不作为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_。 A.行为人因为不履行抚养义务而构成遗弃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B.故意杀人罪可由不作为构成 C.不作为义务仅限于法律规定的义务 D.不作为不是什么都没有做,而是没有实施法律要求的行为(分数:2.00)A.B.C.D.43.下列哪些情形只能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_。 A.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 B.刑法分则未明文规定犯罪主体包括单位的 C.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 D.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分数:2
22、.00)A.B.C.D.44.崔某身穿警服,冒充交通民警,乘坐何某的出租车。车行至市郊时,崔某持假枪抢走何某人民币 1500元,将何某一脚踹出车外,使何某身受重伤,崔某趁机将车开走。本案中属于抢劫罪法定加重情节的有哪些_。 A.持枪抢劫 B.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C.抢劫致人重伤 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分数:2.00)A.B.C.D.45.关于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的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有_。 A.在直接故意的场合,即使追求的特定危害结果没有发生,通常应当追究预备、未遂的罪责 B.在间接故意的场合,即使没有实际发生特定危害结果,通常也应当追究未遂的罪责 C.刑法分则各条规定的犯罪,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
23、况下,其主观罪过形式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 D.刑法规定的过失犯罪只有既遂形态并且只处罚既遂形态(分数:2.00)A.B.C.D.46.以下关于民事法律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 A.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B.民事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 C.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D.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分数:2.00)A.B.C.D.47.下列选项中,当事人负有通知义务的有_。 A.甲欲行使不安抗辩权 B.乙主张与丙的债务抵销 C.债务人丁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债务 D.债权人戊转让其债权给第三人(分数:2.00)A.B.C.D.48.某机关
24、法定代表人甲安排驾驶员乙开车执行公务,乙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甲遂临时安排丙出车,丙在途中将行人丁撞成重伤。有关部门认定丙和丁对事故的发生承担同等责任。关于丁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下列表述错误的是_。 A.甲用人不当应当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B.乙不服从领导安排应当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C.丙有过错应当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D.该机关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分数:2.00)A.B.C.D.49.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_ A.自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成立时设立 B.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 C.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时应当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D.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对
25、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造册,未经登记造册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分数:2.00)A.B.C.D.50.下列权利在行使时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是_。 A.质权 B.抵押权 C.留置权 D.债权(分数:2.00)A.B.C.D.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4.00)51.简述我国刑法对死刑适用限制的规定。(分数:6.00)_52.简述一般自首和特殊自首的区别。(分数:6.00)_53.简述不当得利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分数:6.00)_54.简述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区别。(分数:6.00)_四、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6.00)55.请对“杀人偿命”这一说法进行辨析。(分数:8.00)_56.日常生
26、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无知者无畏,不知者不怪”的说法。请从我国物权法、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角度对此加以分析。(分数:8.00)_五、法条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57.刑法第 254 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试说明:(1)本条所规定的罪名和罪状的描述类型。 (2)本条所规定的犯罪的构成特征。 (3)本条所规定的量刑。(分数:10.00)_58.侵权责任法第 85 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
27、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试分析这一规定。(分数:10.00)_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30.00)59.甲系某地进城务工的农民,其表兄乙(不能生育)委托其帮忙领养一个女孩。甲在朋友中打探领养小孩之事,丙出主意说去医院抱一个人家不要的,不就有了。于是甲就到某医院产科前转来转去,看有无不要的小女孩,转了几天未果。某天夜里,甲转到儿科急诊科室,见医院输液大厅的楼道长椅上睡着一个 4 岁的小女孩,其父母均在旁边睡着了。甲确认三人熟睡后,用大衣包起孩子,迅速离开。甲将孩子抱到乙处,告之前述
28、情形后,从乙处取走 2 万元现金作为酬劳,并分给丙 2000 元。乙对该女孩后爱护有加,以为从此自己也有孩子了。但在两天后,警方侦破此案,前往乙家解救小孩,乙夫妇看到丢失孩子家长的痛苦后未进行阻碍,同意归还小孩。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对甲、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处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2)对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和处理?并简要说明理由。(分数:15.00)_60.2008 年 2 月 3 日甲乙之间签订合同约定,乙借给甲 10 万元,甲以自己的一辆汽车作为借款的抵押担保。2 月 5 日,乙将 10 万元交给甲,但甲并没有将汽车交给乙,也没有办理登记手续。2 月 10 日甲与丙
29、订立合同,约定甲向丙购买一批价值 30 万元的冰箱,违约金为 3 万元,同时甲向丙交付了 1.5 万元的定金。之后丙又要求甲为该合同提供担保,于是二人于 2 月 15 日订立了质押合同,约定甲将自己的汽车质押给丙,2 月 16 日,甲将汽车交给了丙。后来丙由于无法提供合同约定的冰箱而违约,导致甲损失 2 万元。在丙占有该汽车期间,丙又将其出租给了不知情的丁。丁由于驾驶不当而造成汽车多处受损,遂到戊的汽车修理店修理,丁修完后交了修理费要将车开走,戊以丁之前还欠其 5000 元为由要求留置该汽车。 问题: (1)甲乙之间的借款合同何时生效? (2)甲乙之间的抵押合同是否生效,乙的抵押权效力如何?
30、(3)甲丙之间的质押合同何时生效,丙的质押权何时产生? (4)甲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应如何主张自己的权益? (5)丁驾驶不当造成汽车受损,甲应该向谁要求赔偿损失? (6)戊能否留置丁送来修理的汽车? (7)若本案中的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都有效且有行使的依据,则其行使的顺序如何?(分数:15.00)_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36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40.00)1.下列情况不得适用假释的是_。 A.教唆犯 B.主犯 C.累犯 D.惯犯(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不得假释的情况 根据刑法第 8
31、1 条第 2 款的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可知此题选 C。2.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_。 A.一律不适用减刑 B.可以减刑,但是不能缩减其缓刑考验期限 C.不能减刑,但是可以减缩其缓刑考验期限 D.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缓刑相关规定 刑法第 72 条第 3 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故 D 选项正确。根据刑法第 73 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 1 年以下,但是不
32、能少于 2 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 5 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 年。”可知,只要符合缓刑的刑期限制要求可以减刑。ABC 三项均错误。3.甲、乙二人在某饭店,用事先准备好的玻璃碴将嘴划破,然后将玻璃碴放入饭中,威胁该店赔偿,否则将扰乱饭店的经营,饭店为了平息事端给两人 1000 元。两天后,二人又到另外一家饭店再次以同样方式勒索饭店 3000 元,被服务员识破并当场抓获。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_。 A.敲诈勒索罪 B.诈骗罪 C.寻衅滋事罪 D.招摇撞骗罪(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实施威胁或者
33、要挟,迫使其当场或者限期交出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使用威胁和要挟的方法,即精神强制的方法,使被害人在心理上产生恐惧或压力,然后向被害人强行索取财物。此题中,甲乙二人以干扰饭店正常经营秩序威胁饭店的手段,迫使饭店赔偿,是敲诈勒索罪。本题 B 项诈骗罪要求被害人因被骗,仿佛“自愿”交出财物,C 项寻衅滋事罪行为方式不包括精神强制,D 项招摇撞骗罪行为方式是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此 BCD 三项均错误。4.下列情形中不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是_。 A.私自架设电网致人伤亡的 B.向人群开枪射击致多人伤亡的 C.投放微生物或放射性物质进行破坏的 D.驾车撞人致使多人死伤的(分
34、数:1.00)A.B.C. D.解析:考点 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使用与放火、投放危险物质、决水、爆炸方法的危险性相当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个兜底罪名,即除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罪名以外,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方式。本题 C 项是投放危险物质罪,故不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范畴。5.王某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某公司上网账号和密码后,以每 3 个月 100 元的价格出售上网账号和密码,从中获利 5000 元,给该公司造成 4 万元的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_。 A.盗窃罪,盗窃数额为 5000 元 B.诈骗罪,诈骗数额为 5000 元 C.盗窃罪,盗窃
35、数额为 4 万元 D.诈骗罪,诈骗数额为 4 万元(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盗窃罪及盗窃数额的确定 本题中王某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获得某公司上网账号、密码并销售牟利的行为是盗窃罪。根据 2013 年 4 月 2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4 条第 5 款规定,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出售的,按照销赃数额认定盗窃数额。盗窃行为给失主造成的损失大于盗窃数额的,损失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因此本题中王某获利 5000 元应认定为盗窃数额。6.某甲之女友乙被丙强奸,甲大怒,决定报复,后在乙的帮助下将丙的女友丁强奸,_。
36、A.甲构成强奸罪,乙不构成犯罪 B.甲、乙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C.甲、乙的行为情有可原,不构成犯罪 D.甲、乙均构成强奸罪,但不是共同犯罪(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共同犯罪和特殊主题 强奸罪的实行犯要求为男性,但是该罪的帮助犯、教唆犯可以为女,所以乙构成强奸罪。显然也是共同犯罪。类似的还有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等。7.刑法第 13 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但书”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_。 A.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免于刑罚处罚 B.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予以非刑罚处罚 C.给予司法机关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自由裁量权 D.避免轻微的违法
37、行为犯罪化(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犯罪概念 根据刑法第 13 条关于犯罪的一般定义的文字表述,犯罪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社会危害性;二是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性。这里的社会危害性是指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换句话说就是,只有社会危害性严重的行为且需要科处刑罚时才是犯罪。只要刑法分则规定的应当作为犯罪处理的行为,一般不能根据刑法第 13 条的规定直接宣告无罪。8.王某自称医术高明,虽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仍然行医,一日在为一幼儿诊治时未作过敏试验即注射青霉素,致使幼儿死亡。对王某应如何定罪?_。 A.非法行医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医疗事故罪 D.玩忽职守罪(分数:1.00)A
38、. B.C.D.解析:考点 非法行医罪 本题 C 选项主体是具有医生执业资格,故不能选。9.魏某在公共汽车上扒窃钱包一个,内装人民币 80 元整,被失主发现后扭送当地派出所。在扭送途中,魏某趁失主不备,猛然将其推倒,夺路逃走后又被群众抓获。魏某的行为_。 A.抢劫罪 B.构成抢夺罪 C.构成盗窃罪按抢劫罪论处 D.不构成犯罪(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盗窃罪 本案魏某的盗窃行为,因盗窃数额没有达到数额,不能构成犯罪。在扭送途中,魏某趁失主不备,猛然将其推倒,属于使用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情节不严重、危害不大或者没有伤害的意图,只是为了挣脱抓捕而冲撞他人的,可以不认为是使用暴力的
39、情况,不发生转化,故选 D。10.2005 年,某村举行村主任的选举,张某为赢得选票,许诺凡投其赞成票的选民将送与人民币 50 元,并暗地里送给乡长人民币 10,000 元。问张某构成什么罪_。 A.破坏选举罪 B.行贿罪 C.破坏选举罪和行贿罪 D.不构成犯罪(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破坏选举罪 破坏选举罪,是指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村主任的选举不属于上述破坏选举的范围,固不能认定为破坏选举。但是暗地给乡长送钱的行为符合
40、行贿罪的构成特征,应当以行贿罪论处。11.某蘑菇养殖户在种植的封闭大棚内私拉电网,防止老鼠盗吃蘑菇,一日两个小孩玩耍,打开门进人大棚,触电身亡,蘑菇养殖户构成_。 A.间接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危害公共安全罪 D.不构成犯罪(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私拉电网问题 本题如果私拉电网为防小偷,电死小孩,则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私人院墙私拉电网防小偷亦如此,如果果园等公共场所撕拉电网防小偷,电死小孩,则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本题在封闭大棚内私拉电网,防止老鼠盗吃蘑菇,而非防小偷,其情节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12.在不实行数罪并罚时,法定的管制期限为_。 A.3 个月以上、
41、3 年以下 B.1 个月以上、2 年以下 C.3 个月以上、2 年以下 D.6 个月以上、2 年以下(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管制期限 刑法第 38 条第 1 款规定:“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故选C。13.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行贿罪的构成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何种目的_。 A.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B.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C.谋取利益的目的 D.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行贿罪的构成特征 本罪侵犯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客观方面表现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犯罪主体是自然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
42、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故选择 A。14.被告人钱某与孙某有私仇。钱为了报复孙,在孙某与邻居(三户)公用厨房里装上炸药和雷管引起爆炸着火,烧毁炊事用具及一住户的全套家具,损失折款三千余元,并将孙某的爱人炸成重伤。钱某的行为构成_。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 C.放火罪 D.爆炸罪(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与爆炸罪的区别 本题中,孙某不但毁坏了财物,而且在公用厨房使用爆炸这种危险方法,危及了公共安全,因此应定为爆炸罪。15.张某(男)和王某(女)通奸,生下一女婴。为了避人耳目,他们就把女婴放到很少有人出没的老山林里。两天以后,女婴因无人喂
43、养而饿死。张某和王某的行为是_。 A.遗弃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故意杀人罪 D.不构成犯罪(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本案将女婴放到很少有人出没的老山林里,使婴儿饿死,作为成年的行为人主观上应当预知而放任,其主观上构成间接故意,故 B 不正确,放置地点及行为结果形成非法剥夺女婴生命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的客观方面,侵犯了女婴的生命权利,行为人为成年人,主体合格,本案符合故意杀人的构成要件,故选择 C。遗弃罪只能由不作为的行为方式构成,是典型的纯正不作为犯,故本案 A 不正确。16.办案民警柳某接受犯罪人家属的贿赂 10,000 元,在立案情况中将犯罪人李某的年龄由 18 周岁改成16 周岁,企图在审判时使李某获得从轻处罚的可能。那么,李某_。 A.按受贿罪和徇私枉法罪处罚 B.是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C.构成受贿罪和伪证罪 D.按受贿罪处罚(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受贿罪 刑法第 399 条第 4 款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所以本案应当以受贿罪处罚。17.我国刑法第 13 条中的“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