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法学)真题2015年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6199       资源大小:86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法学)真题2015年及答案解析.doc

    1、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法学)真题 2015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刑法第 202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该条文的罪状形式属于_。(分数:1.00)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2.甲因形迹可疑,被公安干警盘问,遂交代了与乙、丙一起贩毒的事实。侦查机关进一步侦查,将乙、丙抓获。甲的行为属于_。(分数:1.00)A.自首B.准自首C.立功D.坦白3.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巨大的,处 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2002 年 7月

    2、 5日甲挪用本单位巨额资金,用于经营活动,直到 2013年 4月 1日才归还。甲的行为的追诉时效期限为_。(分数:1.00)A.10年,从 2002年 7月 5日开始计算B.10年,从 2002年 10月 5日开始计算C.15年,从 2002年 7月 5日开始计算D.15年,从 2013年 4月 1日开始计算4.甲公司董事长乙明知公司已无继续经营的可能,虚构了标的额为 1,000万元的贸易合同,骗取银行贷款300万元,致使银行损失数额巨大。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分数:1.00)A.以贷款诈骗罪追究甲公司的刑事责任B.以合同诈骗罪追究甲公司的刑事责任C.以贷款诈骗罪追究乙的刑事责任D.以合同

    3、诈骗罪追究甲公司和乙的刑事责任5.甲盗取李某的身份证及一张信用卡,对妻子乙谎称是在路上拾得的。甲与乙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了信用卡密码,持该卡共消费 4万元。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分数:1.00)A.甲与乙构成盗窃罪B.甲与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D.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乙属于不当得利6.甲自称神医,擅长治愈癌症,患者云某服用了甲自制的“神药”后,因该“药”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有毒成分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_。(分数:1.00)A.医疗事故罪B.非法行医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生产、销售假药罪7.甲意图毒死年迈的父亲,在其饭菜中掺入“毒鼠强”。甲父觉得

    4、饭菜有异味就没吃,在将饭菜倒掉时,不慎摔倒,引发脑血管破裂而死亡。甲的行为构成_。(分数:1.00)A.故意杀人罪(既遂)B.故意杀人罪(未遂)C.过失致人死亡罪D.投放危险物质罪8.某国有控股公司董事长甲收受钱某的现金 30万元,通过其丈夫(某市市委书记)帮助钱某升迁。甲的行为构成_。(分数:1.00)A.受贿罪B.介绍贿赂罪C.利用影响力受贿罪D.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9.甲在医院缴费单上加盖自己私刻的收费章。逃避支付妻子透析治疗费用 17万余元。甲的行为_。(分数:1.00)A.按诈骗罪定罪处罚B.按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C.按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D.成立紧急避险10.甲秘密窃取他人持有

    5、的枪支,该行为同时符合盗窃罪和盗窃枪支罪的犯罪构成。按照我国刑法理论,这种情形属于_。(分数:1.00)A.牵连犯B.法条竞合C.想象竞合犯D.结果加重犯11.甲恋爱期间送给女友乙一枚钻戒,后二人因性格不合分手,2 年后甲欲要回钻戒。甲_。(分数:1.00)A.有权要求乙返还,因为赠与合同可撤销B.无权要求乙返还,因为赠与物已经交付C.无权要求乙返还,因为已超过诉讼时效D.有权要求乙返还,因为赠与钻戒属于情谊行为12.2010年 9月 9日甲创作完成小说坚硬的泡沫,2012 年 5月 4日甲去世。该作品著作财产权保护期的截止日是_。(分数:1.00)A.2060年 9月 9日B.2060年 1

    6、2月 31日C.2062年 5月 4日D.2062年 12月 31日13.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 6个月内发生下列情形,其中导致新颖性丧失的是_。(分数:1.00)A.在国内试销产品B.在规定的学术会议上首次发表C.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D.在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14.甲系公司经理,有一子一女。甲弟乙(单身)38 周岁时与甲签订收养协议,收养甲 5周岁的女儿丙,双方办理了登记手续。两年后乙结婚,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甲不同意。对此,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分数:1.00)A.乙无权解除收养关系B.甲、乙之间的收养协议适用合同法C.甲不具备送养人条件,故收养无效D.乙

    7、不具备收养人条件,故收养无效15.甲与乙协议离婚时约定:女儿由乙抚养,甲给付抚养费,每周探望一次。离婚后,甲的父母非常想念孙女,也想探望,遭乙拒绝。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分数:1.00)A.仅甲有探望权B.甲、甲的父母均有探望权C.乙若拒绝甲探望女儿,则丧失抚养权D.甲若不给付抚养费,乙可以剥夺甲的探望权16.甲、乙兄弟二人居住于祖传院落中,四间南房为甲所有,五间北房为乙所有。甲在外地打工,乙独自在家。某日,院墙因连日暴雨倒塌将路人丙砸伤。丙的损害应由_。(分数:1.00)A.乙单独承担责任B.甲、乙承担连带责任C.甲、乙承担按份责任D.丙自己承担17.某公司货车在途经竣工不久的高架桥时,

    8、大桥突然坍塌,货车倾覆,司机重伤,货物毁损。该损害应由_。(分数:1.00)A.施工单位单独承担责任B.建设单位单独承担责任C.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D.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承担连带责任18.甲在网吧上网,邻座乙、丙因故发生争吵并互殴,但无人制止,致甲被误伤。甲的损害应由_。(分数:1.00)A.网吧单独承担责任B.网吧、乙、丙承担连带责任C.网吧承担责任,乙、丙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D.乙、丙承担责任,网吧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19.甲向乙银行贷款,以其别墅设定抵押。之后,甲在别墅院内建造了独立车库。贷款到期,甲无力偿还。乙银行享有优先受偿权的财产_。(分数:1.00)A.仅限于别墅B.包括别

    9、墅、车库C.包括别墅、建设用地使用权D.包括别墅、车库及建设用地使用权20.某公安局官方微博公布了演员甲因容留他人吸毒被抓的消息,某知名记者在其博客上转载该消息,并上传了甲与艺人乙、丙一起赌博的照片。该记者的行为_。(分数:1.00)A.侵害了甲的隐私权B.侵害了乙、丙的肖像权C.侵害了乙、丙的隐私权D.不构成侵权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中规定:“刑法规定的售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这一规定属于_。(分数:2.0

    10、0)A.立法解释B.扩大解释C.当然解释D.类推解释22.2010年,甲(15 周岁)因琐事放火烧毁邻居家房屋后逃走,2014 年因多次盗窃被抓获。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_。(分数:2.00)A.甲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B.对甲最重只能判处无期徒刑C.对甲的放火行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甲的行为构成放火罪和盗窃罪,应当数罪并罚23.甲约乙入户盗窃。甲入户盗窃,乙负责望风。甲得手后发现熟睡中的刘某,便对刘某实施了奸淫行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_。(分数:2.00)A.甲、乙共同构成盗窃罪B.甲、乙共同构成强奸罪C.甲为共同犯罪的主犯,乙为共同犯罪的从犯D.甲为共同犯罪的实行犯,乙为共同犯罪的帮助

    11、犯24.下列选项中,构成抢劫罪的有_。(分数:2.00)A.甲携带管制刀具抢夺赵某财物B.乙杀死仇人钱某后,随手拿走其手机C.丙趁孙某醉酒搜走其随身携带的 2,000元现金D.丁扒窃得手后被李某发现,拿刀子威胁李某不得声张25.甲在某学校附近利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被刘某举报。甲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 1年,缓刑 2年,同时宣告禁止令。关于该禁止令的适用,正确的有_。(分数:2.00)A.禁止甲接触刘某B.禁止甲进入学校C.禁止甲从事食用油生产经营行业D.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缓刑考验期满之日起计算26.甲(8 周岁)名下有一套房产。下列人员中,在处分房产时可以成为甲的法定代理人的有_。(分数:

    12、2.00)A.甲的父亲B.甲的祖父C.甲的舅舅D.甲的继母27.根据我国商标法,下列要素及其组合中,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有_。(分数:2.00)A.图形B.颜色组合C.三维标志D.声音28.甲公司为乙公司运输一批羊,途中有三只羊逃跑,被丙、丁拾得。丙将其中两只羊赶回家,丁带着剩下的一只羊在路边等候失主。戊驾车经过此地,因车速过快将羊撞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_。(分数:2.00)A.甲公司有权要求丙返还两只羊B.乙公司有权要求丙返还两只羊C.甲公司有权要求戊赔偿D.丁有权要求戊赔偿29.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不当得利之债发生的有_。(分数:2.00)A.向债权人提前偿还借款B.匿名资助贫困地区

    13、学生读书C.向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交“保护费”D.在网站订购的商品被快递员误投给他人30.甲与妻子乙协议离婚,约定 8周岁儿子由乙抚养,甲支付抚养费。后甲与有一女儿的丙再婚,并在婚后继续给付儿子抚养费。10 年后,丙因心脏病去世。丙去世时,其近亲属还有姐姐丁。有权继承丙遗产的人有_。(分数:2.00)A甲B.甲的儿子C.丙的女儿D丁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31.简述缓刑的适用条件。 (分数:10.00)_32.简述我国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 (分数:10.00)_33.简述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及其责任形式。 (分数:10.00)_34.简述滥用代理权的主要情形及其效力。 (分

    14、数:10.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35.试述防卫过当的成立条件及其刑事责任。 (分数:15.00)_36.试论物权的保护。 (分数:15.00)_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0)甲为偿还赌债,找到乙商定绑架他人勒索赎金。二人将赵某骗出,用电棍将赵某打晕,带至一隐蔽处,用绳索将其捆住。甲在赵某身上搜出银行卡,逼赵某说出银行卡密码,吩咐乙取出卡中的 4万元。甲随后给赵某的母亲发短信,索要人民币 200万元,并要求是旧钞。乙感觉事情不妥,便对甲说已弄到 4万元了,赵母也不可能筹到 200万元旧钞,不如放了赵某。甲不答应,并指使乙给赵母打电话索要赎金,乙只好照办

    15、。之后,乙骗甲说赵家已经报警,再次劝其放了赵某。甲便让乙放走赵某。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分数:20.01)(1).甲、乙的绑架行为是犯罪未遂、中止,还是既遂?(分数:6.67)_(2).甲、乙取出赵某卡中 4万元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分数:6.67)_(3).对甲、乙应如何定罪处罚?(分数:6.67)_2013年 10月 18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双方约定:乙公司以公路运输方式运输甲公司的货物,合同有效期为 1年。同年 12月 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货物买卖合同,约定在 12月 10日前甲公司将货物运交丙公司。12 月 3日,甲公司将丙公司订购的货物交由乙公

    16、司运输,乙公司出具的货物托运单载明:托运人为甲公司,收货人为丙公司。 乙公司收到货物后,委托丁公司将货物运交给丙公司。丁公司将货物运到丙公司所在地后,以乙公司拖欠运费为由扣留货物。经查,乙公司拖欠丁公司运费一事属实。 请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分数:20.00)(1).丙公司是否有权要求丁公司交付货物?(分数:5.00)_(2).丁公司是否有权对货物行使留置权?(分数:5.00)_(3).甲公司是否有权要求丁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分数:5.00)_(4).甲公司是否有权解除与乙公司之间的货物运输合同?(分数:5.00)_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法学)真题 2015年答案解析(总分

    17、:15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刑法第 202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该条文的罪状形式属于_。(分数:1.00)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 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解析:考点 罪状的种类 解析 罪状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犯罪特征的描述。根据对罪状描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简单罪状、叙明罪状、空白罪状、空白罪状与叙明罪状共存形式、引证罪状。简单罪状是指只简单地规定罪名或者简单描述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罪状。叙明罪状,是指详细地描述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罪状。空白罪状是不直接叙明某一犯罪构成的特征,而是指出该罪违反的其他法律

    18、、法规的罪状。引证罪状是引用刑法分则的其他条款来说明某种犯罪的特征的罪状。本题的法律条文具体描述了犯罪的手段特征“暴力、威胁方法”以及主观目的“拒不缴纳税款”,属于叙明罪状,故选 B。2.甲因形迹可疑,被公安干警盘问,遂交代了与乙、丙一起贩毒的事实。侦查机关进一步侦查,将乙、丙抓获。甲的行为属于_。(分数:1.00)A.自首 B.准自首C.立功D.坦白解析:考点 量刑制度:自首、立功、坦白 解析 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准自首)两种。特别自首的主体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甲不符合特别自首的主体要件,故不成立特别自首。甲交代了与乙、丙一起贩毒的事实,成立共同犯罪

    19、。有关司法解释明确指出,揭发同案犯犯罪事实的,不成立立功,但是可以酌情予以从轻处罚。坦白是指犯罪分子被抓获归案之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并接受国家司法机关审查和裁判的行为。题目中,甲不是被抓获归案,仅仅是形迹可疑,被公安干警盘问后交代犯罪事实。所以,甲不成立坦白。最高人民法院于 1998年 4月 6日发布的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条第 1款明确规定罪行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成立自首,故选 A。3.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巨大的,处 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2

    20、002 年 7月 5日甲挪用本单位巨额资金,用于经营活动,直到 2013年 4月 1日才归还。甲的行为的追诉时效期限为_。(分数:1.00)A.10年,从 2002年 7月 5日开始计算B.10年,从 2002年 10月 5日开始计算C.15年,从 2002年 7月 5日开始计算 D.15年,从 2013年 4月 1日开始计算解析:考点 追诉时效 解析 追诉时效,是指依法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甲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成立挪用资金罪。应当判处 3年以上 10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最高刑为 10年。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 5年有期徒刑的,

    21、经过 5年;(2)法定最高刑为 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 10年;(3)法定最高刑为 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 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 20年。如果 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所以,甲的追诉时效为 15年。至于追诉期限如何起算,要注意犯罪行为是否是连续犯或者继续犯的情况。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其余的,追诉期限从犯罪成立之日起计算。题中,甲构成挪用资金罪,犯罪成立之日为 2002年 7月 5日,并且挪用公款罪不属连续犯或继续犯,故选 C。4.甲公司董事长乙明知公司已无继续经营的可能,虚构了标的额为 1,

    22、000万元的贸易合同,骗取银行贷款300万元,致使银行损失数额巨大。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分数:1.00)A.以贷款诈骗罪追究甲公司的刑事责任B.以合同诈骗罪追究甲公司的刑事责任C.以贷款诈骗罪追究乙的刑事责任D.以合同诈骗罪追究甲公司和乙的刑事责任 解析:考点 合同诈骗罪与贷款诈骗罪 解析 合同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财物的欺诈性犯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的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

    23、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贷款诈骗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单位不能成为犯罪主体。最高人民法院于 2001年 1月 21日发布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规定:对于单位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不能以贷款诈骗罪定罪处罚,也不能以贷款诈骗罪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单位十分明显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签订、履行借款合同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符合刑法第 224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乙作为公司的法定

    24、代表人责任人,其履职行为视为甲公司的行为。甲公司在签订合同中虚构事实骗取银行贷款,数额较大,成立合同诈骗罪。法律规定,单位成立合同诈骗罪采取双罚制,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所以不仅要对公司处罚金,也要乙判处刑罚。故选 D。5.甲盗取李某的身份证及一张信用卡,对妻子乙谎称是在路上拾得的。甲与乙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了信用卡密码,持该卡共消费 4万元。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分数:1.00)A.甲与乙构成盗窃罪B.甲与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乙属于不当得利解析:考点 信用卡犯罪 解析 信用卡诈骗罪是

    25、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法定方法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刑法第 196条的规定,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方式有以下几种:(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3)冒用他人的信用卡;(4)恶意透支。题目中,甲乙二人行为的性质并不相同。甲盗取李某的身份证及一张信用卡,并使用。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刑法关于盗窃罪的规定处罚。而乙主观上,并不知道信用卡是盗窃所得,乙认为信用卡是拾得的,属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情形,系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数额较大,应该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乙行为人的刑事责任。6.甲自称神医,擅长治愈癌症,患者云某服用了甲自制的“神药”后,因该“药”含有国家禁止

    26、使用的有毒成分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_。(分数:1.00)A.医疗事故罪B.非法行医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D.生产、销售假药罪解析:考点 非法行医罪 解析 根据刑法第 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甲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导致患者云某死亡,情节严重,成立非法行医罪。而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已经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甲没有职业资格,不能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非法行医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和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发生在非法从事医疗活动的过程中。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仅是特定公民的生命

    27、健康权利,一般都不发生在医疗活动的过程中,因而甲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生产、销售假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认识到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而对此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在销售领域内必须具有明知是假药而售卖的心理状态。题目中甲在主观上没有意识自己的“神药”足以严重危害患者的患者的健康,不成立生产、销售假药罪。故选 B。7.甲意图毒死年迈的父亲,在其饭菜中掺入“毒鼠强”。甲父觉得饭菜有异味就没吃,在将饭菜倒掉时,不慎摔倒,引发脑血管破裂而死亡。甲的行为构成_。(分数:1.00)A.故意杀人罪(既遂)B.故意杀人罪(未遂) C.过失致人死亡罪D.投放危险物质罪解析:考点 故意杀人罪及其与相关罪名的界限 解析

    28、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为剥夺他人生命,即杀人,杀人行为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既遂;没有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中止或者预备。甲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因而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父亲死亡是因为其将饭菜倒掉时不慎摔倒,引发脑血管破裂而死亡,与甲的投毒没有因果关系,因而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而非既遂。甲在其父饭菜中掺入“毒鼠强”,不会危及到其他不特定人的生命安全,所以,不成立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其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甲有剥夺父亲生命的意图,因而不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由此可见,应当选 B。8.某国有控股公司董事长甲收受

    29、钱某的现金 30万元,通过其丈夫(某市市委书记)帮助钱某升迁。甲的行为构成_。(分数:1.00)A.受贿罪B.介绍贿赂罪C.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D.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解析:考点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解析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甲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所以不构成受贿罪。介绍贿赂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介绍贿赂罪是为受贿人或者行贿人牵线搭桥,促成贿赂交易。题目中,甲自己收受贿赂,因而不构成介绍汇率罪,不选 B。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

    30、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题目中,甲并没有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所以也不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甲的行为符合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故选 C。9.甲在医院缴费单上加盖自己私刻的收费章。逃避支付妻子透析治疗费用 17万余元。甲的行为_。(分数:1.00)A.按诈骗罪定罪处罚 B.按伪造事业单

    31、位印章罪定罪处罚C.按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D.成立紧急避险解析:考点 诈骗罪 解析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首先,甲实施了欺诈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医院产生错误认识,该收的费用没有收取,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虽然,在诈骗的过程中,伪造了事业单位印章,但是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的行为是诈骗行为的组成部分,存在吸收关系,所以只定诈骗罪一罪即可。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必须发生在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本题不存在签订或者履行合同的行为,因而不构成合同诈骗罪。紧急避险,是指为了

    32、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紧急避险不仅没有社会危害性,而且是对社会有利的行为。而题目中甲的行为不符合紧急避险的成立要件,已经严重侵害了医院财物的所有权,构成犯罪。故选 A。10.甲秘密窃取他人持有的枪支,该行为同时符合盗窃罪和盗窃枪支罪的犯罪构成。按照我国刑法理论,这种情形属于_。(分数:1.00)A.牵连犯B.法条竞合 C.想象竞合犯D.结果加重犯解析:考点 法条竞合 解析 法条竞合,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刑法分则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甲秘密

    33、窃取他人持有的枪支,该行为触犯盗窃罪和盗窃枪支罪两个法条,属于法条竞合。牵连犯指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数个犯罪行为,数个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或者目的与结果的牵连关系,分别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状态。想象竞合犯是指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犯罪,数个犯罪之间没有内容上的重复或交叉关系的情形。结果加重犯,又叫加重结果犯,是指故意实施刑法规定的一个基本犯罪行为,由于发生了更为严重的结果,刑法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11.甲恋爱期间送给女友乙一枚钻戒,后二人因性格不合分手,2 年后甲欲要回钻戒。甲_。(分数:1.00)A.有权要求乙返还,因为赠与合同可撤销B.无权要求乙返还,因为赠与物已经交付 C.无权要求乙返还,因

    34、为已超过诉讼时效D.有权要求乙返还,因为赠与钻戒属于情谊行为解析:考点 赠与合同的效力和撤销条件 解析 合同法第 186条第 1款所规定的,“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这种撤销权是法律赋予赠与人单方享有的权利。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并不是无限制的,为维护合同的严肃性,法律规定赠与人撤销赠与也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赠与人撤销赠与应受下列限制:(1)赠与人撤销赠与必须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2)赠与人可撤销的赠与必须不是具有救灾、扶贫等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3)赠与人撤销赠与,仅限于没有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题目中,钻戒已经交付给了乙,乙已经取得了钻戒的所有权,财产权

    35、利已经发生了转移。甲不再享有任意撤销权。故选 B。12.2010年 9月 9日甲创作完成小说坚硬的泡沫,2012 年 5月 4日甲去世。该作品著作财产权保护期的截止日是_。(分数:1.00)A.2060年 9月 9日B.2060年 12月 31日C.2062年 5月 4日D.2062年 12月 31日 解析:考点 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 解析 著作权保护期限是指著作权受法律保护的期限。在该期限内作者的著作权受到保护,期限届满著作权丧失,作品进入公有领域。我国在制定著作权法时规定了公民的作品著作财产权保护期为有生之年加死后 50年的著作财产权保护期。从作者死亡的那一年开始计算,截止于作者死亡之后第

    36、50年的 12月 31日。甲于 2012年去世,所以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 2062年的 12月 31日。故选 D。13.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 6个月内发生下列情形,其中导致新颖性丧失的是_。(分数:1.00)A.在国内试销产品 B.在规定的学术会议上首次发表C.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D.在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解析:考点 发明创造的新颖性 解析 我国专利法对于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3种专利新颖性的时间标准,都是以申请日来划分的,但是第 24条也规定了 3种例外情况,尽管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被公开了,但并不丧失新颖性:(1)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

    37、首次展出的发明创造,在展出之日起 6个月内申请专利的,不丧失新颖性。(2)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发明创造,在发表后 6个月内申请专利的,不丧失新颖性。(3)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发明创造内容的,申请人于发明创造被泄露之日起 6个月内申请专利的,不丧失新颖性。发明创造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不包括 A项的情形,故选 A。14.甲系公司经理,有一子一女。甲弟乙(单身)38 周岁时与甲签订收养协议,收养甲 5周岁的女儿丙,双方办理了登记手续。两年后乙结婚,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甲不同意。对此,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分数:1.00)A.乙无权解除收养关系 B.甲、乙之间的收养协议适用合

    38、同法C.甲不具备送养人条件,故收养无效D.乙不具备收养人条件,故收养无效解析:考点 收养条件 解析 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收养法第 9条规定,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 40周岁以上。这是法律对单身男性收养女性所作的特殊规定,也是法律中被收养的女婴和女童的特殊保护。但是,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不受年龄相差 40周岁以上的限制,收养关系有效,A 选项正确。15.甲与乙协议离婚时约定:女儿由乙抚养,甲给付抚养费,每周探望一次。离婚后,甲的父母非常想念孙女,也想探望,遭乙拒绝。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分数:1.

    39、00)A.仅甲有探望权 B.甲、甲的父母均有探望权C.乙若拒绝甲探望女儿,则丧失抚养权D.甲若不给付抚养费,乙可以剥夺甲的探望权解析:考点 探望权的主体 解析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直接抚养方,不得无故阻拦、干扰有子女探望权的一方行使探望权。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是离婚后与子女分开生活的非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甲的父母不享有探望权。如果出现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由人民法院依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乙无权擅自剥夺。故选 A。16.甲、乙兄弟二人居住于祖传院落中,四间南房

    40、为甲所有,五间北房为乙所有。甲在外地打工,乙独自在家。某日,院墙因连日暴雨倒塌将路人丙砸伤。丙的损害应由_。(分数:1.00)A.乙单独承担责任B.甲、乙承担连带责任 C.甲、乙承担按份责任D.丙自己承担解析:考点 物件损害责任 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 85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本题中虽然房屋的所有权做了区分,四间南房为甲所有,五间北房为乙所有,但院墙的所有权属于共同共有,院墙倒塌将路人丙砸伤,两人如果不能

    41、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应该对丙的损害承担连带责任。故选 B。17.某公司货车在途经竣工不久的高架桥时,大桥突然坍塌,货车倾覆,司机重伤,货物毁损。该损害应由_。(分数:1.00)A.施工单位单独承担责任B.建设单位单独承担责任C.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D.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承担连带责任解析:考点 建筑物设施致人损害责任 解析 新建的桥梁投入使用属于建筑物,大桥突然坍塌,属于建筑物倒塌致人损害,应适用我国侵权责任法第 86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故选 C。18.甲在网吧上网,邻座乙、丙因故发生争吵并互殴,但无人制止,致甲被误

    42、伤。甲的损害应由_。(分数:1.00)A.网吧单独承担责任B.网吧、乙、丙承担连带责任C.网吧承担责任,乙、丙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D.乙、丙承担责任,网吧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解析:考点 安全保障义务 解析 安全保障义务具体是指公共场所的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对消费者、潜在的消费者或者其他进入服务场所的人之人身、财产安全依法承担的安全保障义务。根据侵权责任法第 37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

    43、任。题目中,乙丙互殴致甲损害,由乙和丙对甲承担侵权责任,网吧因为未及时制止,违反了依法承担的安全保障义务,所以应当相应的补充责任。故选 D。19.甲向乙银行贷款,以其别墅设定抵押。之后,甲在别墅院内建造了独立车库。贷款到期,甲无力偿还。乙银行享有优先受偿权的财产_。(分数:1.00)A.仅限于别墅B.包括别墅、车库C.包括别墅、建设用地使用权 D.包括别墅、车库及建设用地使用权解析:考点 抵押权的效力范围 解析 物权法第 200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后,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不属于抵押财产。该建设用地使用权实现抵押权时,应当将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与建筑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但新增建筑物所得的价

    44、款,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抵押权的效力不能及于这部分新增加建筑物。车库属于新增的建筑物,不属于抵押财产的范围。所以,B、D 均错。以建筑物抵押的,该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所以,乙银行享有优先受偿权的财产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故选 C。20.某公安局官方微博公布了演员甲因容留他人吸毒被抓的消息,某知名记者在其博客上转载该消息,并上传了甲与艺人乙、丙一起赌博的照片。该记者的行为_。(分数:1.00)A.侵害了甲的隐私权B.侵害了乙、丙的肖像权C.侵害了乙、丙的隐私权D.不构成侵权 解析:考点 肖像权保护例外情况 解析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因社会公共利益等原因,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不构成侵权:(1)使用社会公众人物肖像;(2)为宣传报道而使用参加游行集会、游园活动的人的肖像;(3)旨在行使正当的舆论监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4)因通缉犯罪嫌疑人或报道已判决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5)为肖像权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6)国家机关为执行、适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7)作为证据而使用公民的肖像;(8)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所以,记者在报道中使用甲、乙、丙的肖像不构成对甲、乙、丙肖像权的侵犯。甲容留乙、丙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法学)真题2015年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xplodesoak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