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86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授权性规则根据( )可以分为权利性规则和职权性规则。(分数:2.00)A.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B.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C.规则调整的对象不同D.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3.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 )。(分数:2.00)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B.强行性规则和
2、任意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和委任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4.下列关于法律规则的种类的 t 兑 l 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B.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C.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D.授权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5.中华人民共和同教育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境外组织和个人在中国境内办学和合作办学的办法,由国务院
3、规定。”从法律规则的分类角度看,该规定属于( )。(分数:2.00)A.确定性规则B.委任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任意性规则6.1997 年 3 月 14 日公布,同年 10 月 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据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该法律条文中的行为模式为“勿为”B.该法律条文所载内容属于确定性规则C.该法律条义在法律逻辑上缺少似设条件D.该法律条文在法律逻辑上由三部分构成7.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七条:“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该法律规则属于( )。(分数
4、:2.00)A.确定性规则B.委任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任意性规则8.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关于该条款规定的规则(或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A.任意性规则B.法律原则C.准用性规则D.禁止性规则9.关于法律要素,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反垄断法第三十七条:“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这属于义务性规则B.行政处罚法第三
5、十七条第二三款:“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这既不属于法律原则,也不属于法律规则C.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七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本条例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机构制定。”这属于委仟性规则D.婚姻法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这属于确定性规则10.甲、乙签订一份二手房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本合同一式三份,经双方签字后生效。甲、乙各执一份,留给见证律师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关于该条款,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6、( )。(分数:2.00)A.是有关法律原则之适用条件的规定B.属于案件事实的表述C.是甲乙双方所确立的授权性规则D.关涉甲乙双方的行为效力及后果11.法律规则的结构中不包括( )。(分数:2.00)A.假定条件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行为评价12.我国刑法规定:“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该规则包含的逻辑结构要素是( )。(分数:2.00)A.假定和行为模式B.行为模式卡和法律后果C.假定和法律后果D.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13.下列关于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规则就是法律条文B.法
7、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C.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的D.不是每一个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14.下列关于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区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原则的具体的目的是削弱“自由裁量”,而法律规则有较大的余地供法官选择和灵活应用B.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C.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法律原则不是D.法律规则具有比法律原则强大的显示性特征15.按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之覆盖面的宽窄和适用范围大小,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 )。
8、(分数:2.00)A.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B.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C.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D.公理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16.诉讼法中规定的“一事不再理”原则属于( )。(分数:2.00)A.公理性原则B.实体性原则C.程序性原则D.具体原则17.下列法律概念中,属于客体概念的有( )。(分数:2.00)A.原告B.人民法院C.动产D.不可抗力18.法律的核心要素是( )。(分数:2.00)A.法律规则B.法律原则C.法律概念D.法律关系19.刑法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对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一规定属于法律构成要素中的( )。(分数:2.00)A.法律概念B.法律原则C.法律规则
9、D.技术性规定20.下列关于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间关系说法不止确的是( )。(分数:2.00)A.法学体系属思想范畴,法律体系则是由一国现行法构成的规范体系B.法学体系以一国的现行法为限,而法律体系则可以包容对全部法律现象的理论、历史、比较分析等研究的结果C.法律体系是法学体系行程、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构成一国法学体系的主要内容D.法学体系的发展也会促进法律体系的发展完善21.关于法律部门及其划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构成一国法律体系的所有部门法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B.法律部门等同于法律制度C.法律部门的结构和内容基本上是确定的,但是不排除必要的发展变化D.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
10、主要是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22.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3.法的效力的局限性体现在( )。(分数:2.00)A.法的效力空间范围主要以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为界B.法调整的对象是有限度的C.人们的行为除了受法调整外,还受诸如道德、习惯、宗教等多种社会规范的约束D.中国有些法律是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的,有些则是在部分地区或仅对特定主体生效24.法律通过对权利、义务的规定,告诉人们该怎样行为、不该怎样行为以及必须怎么行为。这
11、一表述与法的( )特征无关(分数:2.00)A.规范性B.权利和义务一致性C.国家强制性D.程序性25.下列关于法律的强制性的表述,不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2.00)A.公法具有强制性,而私法不具有强制性B.人们遵守法律主要是基于对法律强制性的恐惧C.法律对统治阶级内部的成员没有强制性D.法律的强制性是法律发挥作用的最后保障26.法的程序性表现在( )。(分数:2.00)A.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遵守法律程序B.法律就其本质而言要求实现程序化C.程序的独特性质和功能也为保障法的效率和权威提供了条件D.法是强调程序、规定程序和实行程序的规范27.关于法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
12、:2.00)A.从法的最初起源看,正是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导致了法的产生B.从主观上讲,法起源的经济原因指物质制约性C.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D.法是为了维护某种所有制、调整一定经济关系和秩序的需要而产生的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8.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29.简述公法与私法。(分数:2.00)_30.简述法律对人的效力原则。(分数:2.00)_31.简述法律的域内效力。(分数:2.00)_32.简述我国法律终止效力的形式。(分数:2.00)_33.试述法律溯及力。(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
13、课(法理学)-试卷 86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授权性规则根据( )可以分为权利性规则和职权性规则。(分数:2.00)A.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B.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C.规则调整的对象不同 D.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解析:解析:授权性规则根据调整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权利性规则和职权性规则。3.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
14、 )。(分数:2.00)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和委任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解析:解析: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4.下列关于法律规则的种类的 t 兑 l 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B.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C.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D.授权性规则,是指内容
15、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 解析:解析: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5.中华人民共和同教育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境外组织和个人在中国境内办学和合作办学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从法律规则的分类角度看,该规定属于( )。(分数:2.00)A.确定性规则B.委任性规则 C.准用性规则D.任意性规则解析:解析:所谓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题干中的规定并未明确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在中国境内办学和合作办学的具体行为模式和
16、法律后果,而是规定由国务院制定相应的办法,因此属于典型的委任性规则。6.1997 年 3 月 14 日公布,同年 10 月 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据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该法律条文中的行为模式为“勿为”B.该法律条文所载内容属于确定性规则C.该法律条义在法律逻辑上缺少似设条件 D.该法律条文在法律逻辑上由三部分构成解析:解析:在逻辑结构上,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的,尽管它们往往不表现于同一个条文当中。7.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七条:“商业银行
17、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该法律规则属于( )。(分数:2.00)A.确定性规则B.委任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 D.任意性规则解析:解析: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8.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关于该条款规定的规则(或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A.任意性规则 B.法律原则C.准用性规则D.禁止
18、性规则解析:解析: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题干中的条款明确规定“夫妻双方可以约定”,说明属于任意性范畴,故属于任意性规则。9.关于法律要素,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反垄断法第三十七条:“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这属于义务性规则B.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三款:“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这既不属于法律原则,也不属于法律规则 C.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七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
19、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本条例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机构制定。”这属于委仟性规则D.婚姻法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这属于确定性规则解析:解析: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合法性的、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在结构和效力上符合法律规则的特征,属于法律规则。10.甲、乙签订一份二手房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本合同一式三份,经双方签字后生效。甲、乙各执一份,留给见证律师一份,均具
20、有同等法律效力。”关于该条款,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A.是有关法律原则之适用条件的规定B.属于案件事实的表述C.是甲乙双方所确立的授权性规则D.关涉甲乙双方的行为效力及后果 解析:解析:双方约定的内容明确具体,属于法律规则。双方约定的内容是对法律效力和法律后果的说明,而非对事实的表述。授权性规则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义务性规则规定人们应当作出或不应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本题中的约定内容属于义务性规则。11.法律规则的结构中不包括( )。(分数:2.00)A.假定条件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行为评价 解析:解析:在逻辑结构上,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都是由假定(条
21、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的,尽管它们往往不表现于同一个条文当中。12.我国刑法规定:“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该规则包含的逻辑结构要素是( )。(分数:2.00)A.假定和行为模式B.行为模式卡和法律后果C.假定和法律后果 D.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解析:解析:法律规则是构成法律的基本单位,但规范性法律文件却是由法律条文构成,法条是法律规则的表达形式,而这种表达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有时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对于刑法部门而言,绝大多数分则法条都只包含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两个要素,即“罪状”与“
22、法定刑”。故 C 准确描述了题干中刑法规则的逻辑结构13.下列关于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规则就是法律条文 B.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C.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的D.不是每一个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解析:解析: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的,也不是每一个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14.下列关于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区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原则的具体的目的是削弱“自由裁量”,而法律规则有较大的余地供
23、法官选择和灵活应用 B.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C.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法律原则不是D.法律规则具有比法律原则强大的显示性特征解析:解析:法律规则的具体的目的是削弱“自由裁量”,而法律原则有较大的余地供法官选择和灵活应用。15.按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之覆盖面的宽窄和适用范围大小,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 )。(分数:2.00)A.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B.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C.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D.公理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解析:解析:按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之覆盖面的宽窄和
24、适用范围大小,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16.诉讼法中规定的“一事不再理”原则属于( )。(分数:2.00)A.公理性原则B.实体性原则C.程序性原则 D.具体原则解析:解析:程序性原则是直接指涉及程序法(诉讼法)问题的原则,如诉讼法中规定的“一事不再理”原则、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等。17.下列法律概念中,属于客体概念的有( )。(分数:2.00)A.原告B.人民法院C.动产 D.不可抗力解析:解析:“客体”实际上指的是法律关系的客体,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物、行为、精神产品(非物质财富)和人身利益。动产属于“物”,是法律关系客体,因而“动产”这一概念
25、属于客体概念。18.法律的核心要素是( )。(分数:2.00)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C.法律概念D.法律关系解析:解析:法律规则是法律的核心要素,是法律精神和本质的集中体现。19.刑法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对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一规定属于法律构成要素中的( )。(分数:2.00)A.法律概念B.法律原则C.法律规则 D.技术性规定解析:解析: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现象或法律事实加以描述、概括的概念。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原理和准则,法律原则一般不具有明确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技术性规定是指法律中涉及时间、数字等内容的标
26、准。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其逻辑结构分为假定、行为模式及法律后果三要素,故题干中的刑法规定应为法律规则。20.下列关于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间关系说法不止确的是( )。(分数:2.00)A.法学体系属思想范畴,法律体系则是由一国现行法构成的规范体系B.法学体系以一国的现行法为限,而法律体系则可以包容对全部法律现象的理论、历史、比较分析等研究的结果 C.法律体系是法学体系行程、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构成一国法学体系的主要内容D.法学体系的发展也会促进法律体系的发展完善解析:解析:法学体系的范围比法律体系大得多,法律体系以一国的现行法为限,
27、而法学体系则可以包容对全部法律现象的理论、历史、比较分析等研究的结果,注意偷换概念。21.关于法律部门及其划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构成一国法律体系的所有部门法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B.法律部门等同于法律制度 C.法律部门的结构和内容基本上是确定的,但是不排除必要的发展变化D.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主要是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解析:解析:法律部门不同于法律制度,法律制度也是由同类法律规范构成的各种法律的分类。法律制度这一概念同部门法是一种交叉关系。一种法律制度,可以附属于某一个法律部门(如刑罚制度),也可以分属于几个法律部门(如所有权制度)。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
28、0)22.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3.法的效力的局限性体现在( )。(分数:2.00)A.法的效力空间范围主要以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为界 B.法调整的对象是有限度的 C.人们的行为除了受法调整外,还受诸如道德、习惯、宗教等多种社会规范的约束 D.中国有些法律是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的,有些则是在部分地区或仅对特定主体生效 解析:解析:法的效力也是有局限性的:法的效力空间范围主要是以国家丰权管辖范围为界。法调整的对象是有限度的,即使在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法
29、也只调整人们之间的某些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的某个方面。人们的行为除了受法调整外,还受诸如道德、习惯、宗教等多种社会规范的约束。此外,就某一国家的具体法律的效力而言,则不可一概而论。中国有些法律是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的,有些则是在部分地区或仅对特定主体生效(如地方性法规、军事法规)。24.法律通过对权利、义务的规定,告诉人们该怎样行为、不该怎样行为以及必须怎么行为。这一表述与法的( )特征无关(分数:2.00)A.规范性 B.权利和义务一致性C.国家强制性 D.程序性 解析:解析: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它明确地告诉人们该怎样行为、不该怎样行为以及必须怎样行为。人们根据法律
30、规定来预先估计自己与他人之间该怎样行为,并预见到行为的后果以及法律的态度。25.下列关于法律的强制性的表述,不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2.00)A.公法具有强制性,而私法不具有强制性 B.人们遵守法律主要是基于对法律强制性的恐惧 C.法律对统治阶级内部的成员没有强制性 D.法律的强制性是法律发挥作用的最后保障解析:解析:法律具有特殊的强制性,是以国家为后盾,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不论是公法还是私法都具有强制性;人们遵守法律的原因除了畏惧还有习惯,对合法性的认识,出于社会压力以及出于道德上的考量等,故恐惧并非唯一的守法原因;法律作为阶段统治的工具,也要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对统治阶级内部同
31、样具有约束力和强制力。26.法的程序性表现在( )。(分数:2.00)A.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遵守法律程序 B.法律就其本质而言要求实现程序化 C.程序的独特性质和功能也为保障法的效率和权威提供了条件 D.法是强调程序、规定程序和实行程序的规范 解析:解析:法的程序性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遵守法律程序,从形式化的意义上看,法是强调程序、规定程序和实行程序的规范,法的程序性还表现在:一方面,法律就其本质而言要求实现程序化;一方面,程序的独特性质和功能也为保障法的效率和权威提供了条件。27.关于法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从法的最初起
32、源看,正是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导致了法的产生 B.从主观上讲,法起源的经济原因指物质制约性C.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D.法是为了维护某种所有制、调整一定经济关系和秩序的需要而产生的 解析:解析:从客观上讲,法起源的经济原因指物质制约性。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8.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29.简述公法与私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早在古代罗马时期就存在公法与私法的划分。现代法学一般认为,凡涉及公共权利、公共关系、公共利益和卜下服从关系、管理关系、强制性关系的法律,即为公法
33、。而凡属个人利益、个人权利、自由选择、平权关系的法律即为私法。)解析:30.简述法律对人的效力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属人主义,即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不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即便身在该国领域内也不适用。 (2)属地主义,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本国公民,都受法律约束和法律保护;本国公民不在本国,则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3)保护主义,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任何侵害了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 (4)折中主义,即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解析:31.简述法律
34、的域内效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法律在全国范围生效。凡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在全国有效。如全国人大制定的宪法和基本法律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基奉法律以外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均在全国范围内生效。当然,这并不排除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也有在特定范围内适用的情况,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法律在局部地区生效。 凡是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法规只能在制定机关所管辖的范围内生效。)解析:32.简述我国法律终止效力的形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我国法律终止效力的形式有:新的法律公布后,原有的法律即丧失效力。新法律取代原有
35、法律,同时宣布旧法律作废。法律本身规定的有效期届满。由有关机关颁布专门文件宣布废止某个法律。法律已完成其历史任务而自行失效。注:以默示方式终止法律效力时,后法优于前法。)解析:33.试述法律溯及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律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法律颁布对颁布之前的行为事件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法律是否具有溯及力,不同法律规范之间的情况是不同的。就有关侵权、违约的法律和刑事法律而言,一般以法律不溯及既往为原则。这是由于:法律应当具有普遍性和可预测性,人们根据法律从事一定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如果法律溯及既往,就是以今天的规则要求昨天的行为,就等于要求某人承担自己从未期望过的义务。败诉者将不是因为他违反了他已有的某个义务,而是因为他违反了一个事后才创造出来的新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而受到惩罚。这是不公正的。但是,法律不溯及既往并非绝对。目前各国采用的通例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