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82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区别在于( )。(分数:2.00)A.是否具有国家强制力B.是否具有普遍约束力C.是否具有程序性D.是否规定权利和义务3.从体现国家意志的角度讲,法总是( )。(分数:2.00)A.一元的B.二元的C.多元的D.并存二元或多元4.关于法与国家意志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
2、0)A.法等同于国家意志B.国家意志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C.法具有国家意志性,这是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之一D.宗教教规、风俗礼仪、道德规范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5.法的普遍性特征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在一国范围之内,任何人的行为皆受法律约束B.即在同样的情况下,法可以反复适用,而不是只适用一次C.平等地对待一切人,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法不能为某一特殊事项或行为而制定6.下列不属于法的效力的局限性的是( )。(分数:2.00)A.法的效力空间范围主要以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为界B.只调整人们之间的某些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的某个方面C.人们的行为除了受法调整外,还受诸如道德
3、、习惯、宗教等多种社会规范的约束D.法调整的对象是无限度的7.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权利表征利益,义务表征负担B.权利是主动的,义务是被动的C.法律上只要规定了权利,就必须规定或意味着相应的义务D.二者在数值上并不总是一致的8.法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强迫人们遵守的性质体现了法的( )特征。(分数:2.00)A.国家意志性B.国家强制性C.规范性D.普遍性9.法律通过对权利、义务的规定,告诉人们该怎样行为、不该怎样行为以及必须怎样行为体现了法的( )特征。(分数:2.00)A.权利和义务一致性B.规范性C.国家强制性D.程序性10.国家强制力还是一种
4、“合法的”暴力,这种“合法性”要求法具有( )。(分数:2.00)A.规范性B.国家强制性C.程序性D.国家意志性11.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法的基本特征( )。(分数:2.00)A.规范性B.普遍性C.国家意志性D.阶级性12.法产生的经济原因是( )。(分数:2.00)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B.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C.阶级分化D.私有制产生13.为了维护和调整一定阶级关系的需要而产生是法产生的( )。(分数:2.00)A.经济原因B.文化原因C.政治原因D.思想原因14.下列关于法产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经济因素不对法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B.法的产生,除了经济、政
5、治原因以外,不受其他人文、地理等因素的影响C.从法的最初起源看,正是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导致了法的产生D.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15.关于法律的起源与演进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2.00)A.世界各国法的起源有各自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和原因,因此无共同规律可寻B.法的形态总是先表现为成文(制定)形式,即成文法,然后才发展为不成文形式,即习惯和习惯法C.原始社会的习惯从最初就与法具有明显界限D.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这些因素又是在经济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相互作用的16.下列关于法起源的一般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分
6、数:2.00)A.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是由个别到一般、由自发到自觉,是法起源和发展的规律B.先出现对一般人、一般事的调整,然后才发展为对特定人、特定事的调整C.习惯和习惯法没有本质区别D.文化的因素决定法的发展规律17.依据马克思主义法学观,下列关于法起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私有制是法律起源的经济根源B.从存在形态看,国家先于法律产生C.法起源时就有别于道德、宗教规范D.从一般调整到个别调整是法起源的基本规律18.人类历史最早出现的法是( )。(分数:2.00)A.封建制法B.资本主义法C.奴隶制法D.社会主义法19.下列关于奴隶制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
7、00)A.奴隶制法是人类历史最早出现的法,也是最早的私有制类型的法B.世界上大多数地区都经历过奴隶制社会阶段,都存在奴隶制法C.奴隶制法完全是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奴隶主贵族意志的体现D.奴隶制法的刑罚手段极其残酷,并保留了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残余20.世界上迄今为止基本上完整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A.汉谟拉比法典B.f二表法C.法经D.摩奴法典2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制法典是( )。(分数:2.00)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表法C.法经D.摩奴法典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22.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
8、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3.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特征是( )。(分数:2.00)A.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为指导B.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C.阶级性与科学性是辩证统一的D.法不是也不可能是超阶级的,而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决定的24.下列关于剥削阶级法学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大都是以唯心史观为指导,不可能对法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作出真正科学的回答B.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和法律要求的体现C.竭力掩饰和否认自己的阶级倾向性D.存在决定意识,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归根结底决
9、定于在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25.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以往法学的主要区别有( )。(分数:2.00)A.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B.承认经济以外因素对法律的影响C.认为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D.否认新法与旧法之间的继承性26.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分数:2.00)A.部门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B.个别部门法的特殊问题C.法律现象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D.方法论问题27.实证分析方法包括( )。(分数:2.00)A.社会调查法B.历史考察法C.比较分析法D.逻辑一语义分析法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8.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
10、.00)_29.简述法律继承的根据和理由。(分数:2.00)_30.简述法律继承的内容。(分数:2.00)_31.简述法律全球化的进展的表现。(分数:2.00)_32.简述法律全球化的主要途径。(分数:2.00)_33.简述法的规范作用。(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82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区别在于( )。(分数:2
11、.00)A.是否具有国家强制力B.是否具有普遍约束力 C.是否具有程序性D.是否规定权利和义务解析:解析:法的规范性将法律文件的效力区分为规范性文件和非规范性文件,前者具有普遍的效力。而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仅对特定的当事人有效。3.从体现国家意志的角度讲,法总是( )。(分数:2.00)A.一元的 B.二元的C.多元的D.并存二元或多元解析:解析:法的表现形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成文或不成文),但这只是形式上的差别,不能因为这种形式差别而认为一个国家并存二元或多元的法。从体现国家意志的角度讲,法总是一元的。4.关于法与国家意志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等
12、同于国家意志 B.国家意志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C.法具有国家意志性,这是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之一D.宗教教规、风俗礼仪、道德规范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解析:解析:尽管法是实现国家意志的重要手段,但法并不等同于国家意志。国家意志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它可以表现为法律,也可以在政治(政策)、伦理等领域得以体现。因而反映国家意志的某些口号、声明、决定、例会等,其本身并非国家的法律。法具有国家意志性,这是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之一。宗教教规、风俗礼仪、道德规范当然都具有规范性,但并非以国家的名义制定,故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5.法的普遍性特征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在一国范围
13、之内,任何人的行为皆受法律约束B.即在同样的情况下,法可以反复适用,而不是只适用一次C.平等地对待一切人,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法不能为某一特殊事项或行为而制定解析:解析:法的普遍性特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法的效力对象的广泛性。在一国范围之内,任何人的行为皆受法律约束。法不是为保护个别人的利益而特别制定,也不是为约束个别人的行为而特别设立的。法的效力的重复性。这是指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反复适用的效力。即在同样的情况下,法可以反复适用,而不是只适用一次。法不能为某一特殊事项或行为而制定,也不能因为一次性适用而终止生效。6.下列不属于法的效力的局限性的是( )。(分数:2.00)A.法的效力空间范
14、围主要以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为界B.只调整人们之间的某些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的某个方面C.人们的行为除了受法调整外,还受诸如道德、习惯、宗教等多种社会规范的约束D.法调整的对象是无限度的 解析:解析:法调整的对象是有限度的,即使在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法也只调整人们之间的某些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的某个方面。7.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权利表征利益,义务表征负担B.权利是主动的,义务是被动的C.法律上只要规定了权利,就必须规定或意味着相应的义务D.二者在数值上并不总是一致的 解析:解析:权利和义务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一个表征利益,一个表征负担,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
15、的,它们互为互相排斥的对立面。法律上只要规定了权利,就必须规定或意味着相应的义务,二者在数值上总是一致的。8.法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强迫人们遵守的性质体现了法的( )特征。(分数:2.00)A.国家意志性B.国家强制性 C.规范性D.普遍性解析:解析:所谓法的国家强制性就是指法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强迫人们遵守的性质。9.法律通过对权利、义务的规定,告诉人们该怎样行为、不该怎样行为以及必须怎样行为体现了法的( )特征。(分数:2.00)A.权利和义务一致性 B.规范性C.国家强制性D.程序性解析:解析:法是通过设定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模式的方式,指引人的行为,将人的行为纳入统一的秩序之
16、中,以调整社会关系。10.国家强制力还是一种“合法的”暴力,这种“合法性”要求法具有( )。(分数:2.00)A.规范性B.国家强制性C.程序性 D.国家意志性解析:解析:国家权力必须合法行使,包括符合实体法尤其是程序法两个方面的要求。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遵守法律程序,法的程序性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11.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法的基本特征( )。(分数:2.00)A.规范性B.普遍性C.国家意志性D.阶级性 解析:解析:法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普遍性、国家强制性、程序性以及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等基本特征。12.法产生的经济原因是( )。(分数:2.00)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B.私有
17、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 C.阶级分化D.私有制产生解析:解析: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是法产生的经济原因。从法的最初起源看,正是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导致了法的产生。13.为了维护和调整一定阶级关系的需要而产生是法产生的( )。(分数:2.00)A.经济原因B.文化原因C.政治原因 D.思想原因解析:解析: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开始利用国家和法律维护自己的统治,这是法产生的政治根源。法是为了维护和调整一定阶级关系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14.下列关于法产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经济因素不对法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B.法的产生,除了经济、政治原因以外
18、,不受其他人文、地理等因素的影响C.从法的最初起源看,正是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导致了法的产生D.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是这些因素又是经济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是法产生的经济原因。从法的最初起源看,正是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导致了法的产生。法的产生,除了经济、政治原因以外,还有其他人文、地理等因素的影响。15.关于法律的起源与演进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分数:2.00)A.世界各国法的起源有各自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和原因,因此无共同规律可寻B.法的形态总是
19、先表现为成文(制定)形式,即成文法,然后才发展为不成文形式,即习惯和习惯法C.原始社会的习惯从最初就与法具有明显界限D.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这些因素又是在经济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相互作用的 解析:解析:尽管世界各国法的起源有各自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和原因以及不同的形式,但是他们仍有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性。法的形态总是先表现为不成文形式,即习惯和习惯法,然后才发展为成文(制定)形式,即成文法。国家产生之初的习惯法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等没有明显的界限,三者相互渗透、浑然一体。16.下列关于法起源的一般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人
20、类认识的发展规律是由个别到一般、由自发到自觉,是法起源和发展的规律 B.先出现对一般人、一般事的调整,然后才发展为对特定人、特定事的调整C.习惯和习惯法没有本质区别D.文化的因素决定法的发展规律解析:解析: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是由个别到一般、由自发到自觉,这个也是法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先出现对特定人、特定事的调整,然后才发展为对一般人、一般事的调整。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规范主要是习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习惯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具有了阶级性,逐渐转变为习惯法。文化的因素起重要作用,但不是绝对的。17.依据马克思主义法学观,下列关于法起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私有制是法律起源
21、的经济根源 B.从存在形态看,国家先于法律产生C.法起源时就有别于道德、宗教规范D.从一般调整到个别调整是法起源的基本规律解析:解析:露盈法早在国家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于原始社会中,如习惯法。法起源时与道德宗教混为一体,然后发展到相对独立。法是由个别调整发展到规范性调整。18.人类历史最早出现的法是( )。(分数:2.00)A.封建制法B.资本主义法C.奴隶制法 D.社会主义法解析:解析:奴隶制法是人类历史最早出现的法,也是最早的私有制类型的法。19.下列关于奴隶制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奴隶制法是人类历史最早出现的法,也是最早的私有制类型的法B.世界上大多数地区都经历过
22、奴隶制社会阶段,都存在奴隶制法C.奴隶制法完全是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奴隶主贵族意志的体现 D.奴隶制法的刑罚手段极其残酷,并保留了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残余解析:解析:奴隶制法作为阶级社会的法,其本质上当然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贵族意志的体现,但是不能太绝对,任何社会的法都会或多或少、间接或直接地顾及被统治阶级的意志。20.世界上迄今为止基本上完整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A.汉谟拉比法典 B.f二表法C.法经D.摩奴法典解析:解析:古巴比伦法的代表是公元前 18 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基本上完整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成文法典。2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制
23、法典是( )。(分数:2.00)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表法C.法经 D.摩奴法典解析:解析:战国初期,魏相李悝的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制法典。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22.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3.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特征是( )。(分数:2.00)A.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为指导 B.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 C.阶级性与科学性是辩证统一的 D.法不是也不可能是超阶级的,而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结
24、构决定的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几个显著特征:指导思想。阶级基础。阶级性和科学性的关系。根本观点。24.下列关于剥削阶级法学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大都是以唯心史观为指导,不可能对法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作出真正科学的回答 B.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和法律要求的体现C.竭力掩饰和否认自己的阶级倾向性 D.存在决定意识,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归根结底决定于在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解析:解析:剥削阶级法学尽管流派繁多,但大都以唯心史观为指导,不可能对法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作出真正科学的回答。剥削阶级法学都竭力掩饰和否认自己的阶级倾向性。25.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以往法学的
25、主要区别有( )。(分数:2.00)A.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B.承认经济以外因素对法律的影响C.认为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D.否认新法与旧法之间的继承性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以往法学的主要区别在于指导思想、阶级基础、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以及一系列根本的理论观点。26.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分数:2.00)A.部门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B.个别部门法的特殊问题C.法律现象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 D.方法论问题 解析:解析:法理学研究的是部门法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个别部门法中的特殊问题。法理学研究法律现象中最基础,因而也是最具根本性的核心问题,提供关于法的抽象的基本的
26、理论。法理学还研究法学的方法论问题。27.实证分析方法包括( )。(分数:2.00)A.社会调查法 B.历史考察法 C.比较分析法 D.逻辑一语义分析法 解析:解析:实证分析方法主要特点就是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和分析来建立和检验各种理论命题,具体包括社会调查法、历史考察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一语义分析法。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8.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29.简述法律继承的根据和理由。(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决定了法律继承性。法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法的发展过程的延续性和继承性
27、。法作为人类文明成果决定了法律继承的必要性。法的发展的历史事实验证了法律继承性,如法国资产阶级以奴隶制时代的罗马法为基础制定的法国民法典。)解析:30.简述法律继承的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法律概念和法律技术。基本的法律概念、术语如权利、义务、法律行为、法律责任等;立法、执法和司法程序;法律解释方法;法律体系的结构、形式;法律机构的设置等都是可以继承的。 (2)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的法律规定。在公共事务规范中有许多属于技术性规范或者是反映社会整体利益的规范,如有关交通、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人口、卫生、水利、城市建设等的法律规定是可以继承的。 (3)反映市场经济规律的法
28、律原则和规范,如关于市场主体、市场要素、市场行为、市场调控的法律规定有不少就值得借鉴。 (4)反映法的一般价值的原则,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公开审判原则、法治原则等,这些是可以继承的。)解析:31.简述法律全球化的进展的表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联合国宪章是世界共同遵守的基本规范。联合国宪章是迄今拥有缔约国最多的一项国际公约,与世界人权宣言以及其他重要的国际人权公约一道构成了国际法治的基本构架,具有“准宪法”的性质。 (2)国际法的许多任意性规范成为强制性规范。一般国际法强行规范的地位得到确立。 (3)国际司法机制正在强化。安理会的地位
29、明显加强,国际法院的作用也在强化。国际刑事法院可跨越主权国家的界限对某些犯罪行为实行管辖。)解析:32.简述法律全球化的主要途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国际法的国内化、地方化。 国际性法律的国内化、地方化主要表现在:国际人权标准的国内法化。在人权领域中,联合国和国际组织已经通过国际公约制定了大量的国际人权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人权文件是世界人权宣言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国内法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缔约国必须根据有关协议调整自己的法律制度。国际援助过程中的国内法改革压力。 (2)地方法或国内法的全球化。 主要表现在:新商
30、人法的出现。新商人法有别于国家法和国际法,是一种“自我合法化”的法律,它不依赖国家或国际的法律和传统的法院,是一种“自我繁衍”和“自我发展”的法律制度。一些国家通过“法律与发展”等项目“推销”西方的法律。美国试图通过法律输出占领世界法律市场,尽管没有成功,但影响了许多拉美、非洲等国家的法律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进程。)解析:33.简述法的规范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行为规范,对人们的意志、行为发生的直接影响,对人的行为起到保障和约束作用。根据规范作用的不同对象,即不同的行为,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和强制作用等。指引作用是
31、指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在这里,行为的主体是每个人自己。评价作用是法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这里,行为的对象是他人。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之间将会有怎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安排。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之间的行为。法的教育作用主要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这种作用的对象是所有的社会成员,即一般的行为,包括积极教育,也包括消极教育。强制作用是指法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使法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这里,强制作用的对象是违法者的行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