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80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关于“法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在中国古代,法学被称为“刑名法术之学”或“律学”。B.西方国家早期将法学理解为“法律的知识”或“法律的技术”。C.汉语中现代意义的“法学”一词,最早由日本传入我国。D.“法学”的基本知识属于法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3.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分数:2.00)A.法
2、律现象B.法律行为C.法律现实D.法律关系4.由法学内部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学科或知识系统是( )。(分数:2.00)A.法律体系B.法学体系C.法系D.立法体系5.从认识论的角度可将法学体系划分为( )。(分数:2.00)A.立法学和解释学B.法学本科和法学边缘C.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D.法理学和法律史学6.法理学和法律史学属于( )。(分数:2.00)A.理论法学B.应用法学C.部门法学D.法学边缘7.从法学和其他学科关系的角度可将法学体系划分为( )。(分数:2.00)A.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B.立法学和解释学C.法理学和法律史学D.法学“本科”与法学交叉学科8.中国法学出现
3、百家争鸣局面是在( )。(分数:2.00)A.鸦片战争后B.春秋战国C.西汉中后期D.东汉中后期9.法学起源于( )。(分数:2.00)A.古罗马B.古希腊C.中国D.中世纪的西欧10.17 世纪至 18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法学派是( )。(分数:2.00)A.注释法学派B.历史法学派C.古典自然法学派D.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11.下列不属于 19 世纪至 20 世纪出现的资产阶级法学流派的是( )。(分数:2.00)A.历史法学派B.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C.社会法学派D.注释法学派12.下列关于西方主要法学流派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西方主要法学流派主要包
4、括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和社会法学派B.自然法学派注重对法的理念、法的价值进行分析C.分析法学派重视对法本质进行分析D.社会法学派重视对法的社会效果进行分析13.自然法学派的主要观点不包括( )。(分数:2.00)A.人人生而平等和自由B.自然权利至上C.恶法亦法D.恶法非法14.关于分析法学派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分析法学派认为法律与道德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B.分析法学派历经两个历史阶段,早期分析法学派阶段和新分析法学派阶段C.分析法学派认为法理学的任务应当限定在分析和剖析实在法律制度的范围内D.分析法学派的观点没有弊端15.下列不属于社会法学派与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
5、区别的是( )。(分数:2.00)A.社会法学派与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都是西方主要法学流派B.社会法学派着重法的作用C.认为法是一种社会制度,并且通过人的努力可以改善D.社会法学派不强调法的制裁16.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于( )。(分数:2.00)A.19 世纪 40 年代B.19 世纪 50 年代C.19 世纪 60 年代D.18 世纪 40 年代17.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指导思想是( )。(分数:2.00)A.法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决定的B.辩证唯物主义C.存在决定意识D.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18.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阶级性的认识是( )。(分数:2.00)A.试图掩饰和否认自己的
6、阶级倾向性B.法学是超阶级的C.法学是“公共意志”的体现D.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19.下列属于剥削阶级的特征的是( )。(分数:2.00)A.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为指导B.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C.竭力掩饰和否认自己的阶级倾向性D.存在决定意识二、多选题(总题数:8,分数:16.00)20.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1.法律现象包括( )。(分数:2.00)A.法律行为B.法律关系C.法律意识D.
7、法律规则22.下列属于法律现象的是( )。(分数:2.00)A.2015 年 8 月 6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B.大陆法系是在罗马法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C.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D.法的价值包括自由、正义、秩厅等多方面23.从法制定到实施的角度可将法学体系划分为( )。(分数:2.00)A.立法学B.理论法学C.法律解释学D.应用法学24.理论法学包括( )。(分数:2.00)A.法理学B.法律史学C.立法学D.民法学25.下列属于法学交叉学科的是( )。(分数:2.00)A.法医学B.法理学C.法律心理学D.法律经济学E.
8、法律语言学26.法学产生的条件是( )。(分数:2.00)A.法律现象的材料的一定积累B.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C.一定的经济基础D.国家产生27.下列选项中,产生于 19 世纪的法学流派有( )。(分数:2.00)A.分析法学派B.历史法学派C.自然法学派D.经济分析法学派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8.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29.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意义?(分数:2.00)_30.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特征是什么?(分数:2.00)_3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分数:2.00)_32.如何理
9、解法的规范性。(分数:2.00)_33.简述法的效力的局限性。(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80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关于“法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在中国古代,法学被称为“刑名法术之学”或“律学”。B.西方国家早期将法学理解为“法律的知识”或“法律的技术”。C.汉语中现代意义的“法学”一词,最早由日本传入我国。D.“法学”的
10、基本知识属于法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解析:解析:在中国古代,法学被称为“刑名法术之学”或“律学”,主要研究运用法律的技术问题;西方国家早期也将法学理解为“法律的知识”或“法律的技术”。当代法学界一般认为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研究活动和认识成果的总称。3.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分数:2.00)A.法律现象 B.法律行为C.法律现实D.法律关系解析:解析:法律现象是法学的研究对象。4.由法学内部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学科或知识系统是( )。(分数:2.00)A.法律体系B.法学体系 C.法系D.立法体系解析:解析:法学体系是由法学内部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
11、学科或知识系统。区分法学体系、法律体系、立法体系以及法系,这四个概念均不同。5.从认识论的角度可将法学体系划分为( )。(分数:2.00)A.立法学和解释学B.法学本科和法学边缘C.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D.法理学和法律史学解析:解析:从认识论的角度可将法学体系划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6.法理学和法律史学属于( )。(分数:2.00)A.理论法学 B.应用法学C.部门法学D.法学边缘解析:解析:理论法学是专门研究法律现象当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的学科群,主要包括法理学和法律史学。7.从法学和其他学科关系的角度可将法学体系划分为( )。(分数:2.00)A.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B.立法学和解释学C.法理
12、学和法律史学D.法学“本科”与法学交叉学科 解析:解析:从法学和其他学科关系的角度可将法学体系划分为法学“本科”与法学交叉学科。8.中国法学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是在( )。(分数:2.00)A.鸦片战争后B.春秋战国 C.西汉中后期D.东汉中后期解析:解析:中国法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相当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主要有强调法律及其强制作用、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和强调道德感化作用、主张“德主刑辅”的儒家学说。9.法学起源于( )。(分数:2.00)A.古罗马B.古希腊 C.中国D.中世纪的西欧解析:解析:西方法学最早源于古希腊,到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0.17
13、世纪至 18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法学派是( )。(分数:2.00)A.注释法学派B.历史法学派C.古典自然法学派 D.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解析:解析:17 世纪至 18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代表新兴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法律思想、理论和学说,占统治地位的是古典自然法学派。11.下列不属于 19 世纪至 20 世纪出现的资产阶级法学流派的是( )。(分数:2.00)A.历史法学派B.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C.社会法学派D.注释法学派 解析:解析:到了 19 世纪至 20 世纪,为适应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出现了许多资产阶级法学流派,
14、其中主要有历史法学派、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社会法学派和新自然法学派等。12.下列关于西方主要法学流派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西方主要法学流派主要包括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和社会法学派B.自然法学派注重对法的理念、法的价值进行分析C.分析法学派重视对法本质进行分析 D.社会法学派重视对法的社会效果进行分析解析:解析:在西方法学流派中,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和社会法学派大致是影响较大、占主流地位的法学流派。自然法学主要运用政治哲学理念的抽象理论思维方法,注重对法的理念、法本质、法价值的分析;分析法学派重视运用规范分析的实证方法,重视对法律规范及其体系的分析;社会法学派重视运用社会
15、学的实证方法,重视对法的社会效果、影响法的社会因素的分析。13.自然法学派的主要观点不包括( )。(分数:2.00)A.人人生而平等和自由B.自然权利至上C.恶法亦法 D.恶法非法解析:解析:自然法学体现了自然法神圣、自然权利至上与国家源于社会契约等人本主义法律观;崇尚人人生而自由和平等,体现了自由主义的政治观;主张法是人的理性、自然正义的体现,自然法是普遍的、永恒的至高法律,高于人定法,人定法只有符合自然法才是真正的法律,主张 “恶法非法”。14.关于分析法学派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分析法学派认为法律与道德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B.分析法学派历经两个历史阶段,早期分析法学
16、派阶段和新分析法学派阶段C.分析法学派认为法理学的任务应当限定在分析和剖析实在法律制度的范围内D.分析法学派的观点没有弊端 解析:解析:分析法学派大致历经了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即以奥斯丁为创始人的早期分析法学派阶段和以哈特为代表的新分析法学派阶段。认为在法律和道德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主张“恶法亦法”;它认为法律正义等价值问题并不应属于法理学的科学研究范围,法理学的任务应当限定在分析和剖析实在法律制度的范围内。但是其只注意到法与国家密切联系,却忽略、否认和割裂了法与其他事物,特别是政治、道德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揭示了法的技术性、工具性、独立性,却否认了它的价值性、目的性、依赖性。15.下列不属于社会
17、法学派与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区别的是( )。(分数:2.00)A.社会法学派与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都是西方主要法学流派 B.社会法学派着重法的作用C.认为法是一种社会制度,并且通过人的努力可以改善D.社会法学派不强调法的制裁解析:解析:庞德曾将社会法学派和其他法学派(主要是分析法学派和自然法学派)的区别归纳为以下几点:该派着重法的作用而不是它的抽象内容;它将法当作一种社会制度,认为可以通过人的才智和努力,予以改善,并以发现这种改善手段为己任;它强调法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而不是法的制裁;它认为法律规则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指针,而不是永恒不变的模型。16.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于( )。(分数:2.0
18、0)A.19 世纪 40 年代 B.19 世纪 50 年代C.19 世纪 60 年代D.18 世纪 40 年代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继承以往法学和社会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17.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指导思想是( )。(分数:2.00)A.法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决定的B.辩证唯物主义 C.存在决定意识D.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以往法学的主要区别有指导思想、阶级基础、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以及一系列根本的理论观点,其中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
19、想的。18.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阶级性的认识是( )。(分数:2.00)A.试图掩饰和否认自己的阶级倾向性B.法学是超阶级的C.法学是“公共意志”的体现D.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法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和法律要求的体现,它公开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19.下列属于剥削阶级的特征的是( )。(分数:2.00)A.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为指导B.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C.竭力掩饰和否认自己的阶级倾向性 D.存在决定意识解析:解析:剥削阶级法学,由于它们的指导思想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更由
20、于它们大都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所以都竭力掩饰和否认自己的阶级倾向性。二、多选题(总题数:8,分数:16.00)20.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1.法律现象包括( )。(分数:2.00)A.法律行为 B.法律关系 C.法律意识 D.法律规则 解析:解析:现代社会中的法律现象是一种非常广泛的社会现象,凡与法律的运作有关的问题皆属之。例如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规则、法律意识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条件和因素。这些都属于法律现象的范畴。22.下列属于法律现象
21、的是( )。(分数:2.00)A.2015 年 8 月 6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B.大陆法系是在罗马法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C.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 D.法的价值包括自由、正义、秩厅等多方面 解析:解析:现代社会中的法律现象是一种非常广泛的社会现象,既考察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又研究各种不同法律制度的特点、异同和相互关系;既研究法律自身运作的机制和规律性,又要研究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既研究现实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又研究法的目的、功能、价值和作用效果。23.从法制定到实施的角度可将法学体系划分为( )。(分数:2.
22、00)A.立法学 B.理论法学C.法律解释学 D.应用法学解析:解析:从法制定到实施(法律运行)的角度可将法学体系划分为立法学、法律解释学等。24.理论法学包括( )。(分数:2.00)A.法理学 B.法律史学 C.立法学D.民法学解析:解析:理论法学是专门研究法律现象当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的学科群,主要包括法理学和法律史学。25.下列属于法学交叉学科的是( )。(分数:2.00)A.法医学 B.法理学C.法律心理学 D.法律经济学 E.法律语言学 解析:解析:法学交叉学科也称“交叉法学”“边缘法学”,是指法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相结合,进行跨学科研究而形成的法学学科,包括法医学、法律社
23、会学、法律心理学、法律经济学、法律语言学等。26.法学产生的条件是( )。(分数:2.00)A.法律现象的材料的一定积累 B.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 C.一定的经济基础D.国家产生解析:解析: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谈到法学的产生。认为法学的产生条件有二:要有法律现象的材料的一定积累。要有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27.下列选项中,产生于 19 世纪的法学流派有( )。(分数:2.00)A.分析法学派 B.历史法学派 C.自然法学派 D.经济分析法学派解析:解析:古典自然法学派产生于 17 世纪。经济分析法学派产生于更晚的 20 世纪。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2
24、8.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29.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对法治国家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学说的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服务和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直接理论依据,是引领和指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
25、权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国家法治软实力、硬实力和巧实力的重要学理支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深刻回答了我国法治建设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的重大问题。 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深刻回答了我国法治建设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 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深刻回答了我国法治建设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解析:30.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特征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相对于此前的剥削阶级法学
26、而言,马克思主义法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指导思想。剥削阶级法学尽管流派繁多,但大都是以唯心史观为指导,不可能对法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作出真正科学的回答。而马克思主义法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为指导。认为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但是这种意志不是凭空想象的,归根结底都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这使得如实地、科学地认识法律现象成为可能。 (2)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法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和法律要求的体现,它公开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它的内容中凝结了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经验。而剥削阶级法学,反映着剥削阶级的法律要求,就其本质而言,都
27、是为剥削制度辩护的法学,是压迫和欺骗劳动人民的思想武器。 (3)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这种阶级性,决定了它的党性与科学性的一致。而剥削阶级法学,由于它们的指导思想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更由于它们大都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所以都竭力掩饰和否认自己的阶级倾向性。 (4)根本观点。首先,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剥削阶级法学家大都抹杀和掩盖法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法学则认为,法不是也不可能是超阶级的,而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决定的,是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工具。其次,与否认法的阶级性相联系,剥削阶级法学总是承认经济对法的最终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法学
28、则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归根结底决定于在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再次,剥削阶级法学家大都把法视为永恒的现象,认为有人类社会就有法。马克思主义法学则认为,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法与国家都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法与国家有着内在的联系。)解析:3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从主观上认识,法具有阶级性,是国家意志和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从客观上认识,法具有物质制约性。法的内容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3)法所体现的意志也受经济和以外诸多因素的影响 除经济因素之外,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也要受到历
29、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因素对法的本质的影响是间接的、非决定性的。)解析:32.如何理解法的规范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法的规范性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 (2)法不是一般的规范,而是一种社会规范。特点在于它所调整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关系)或交互行为。 (3)表现在法律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 (4)“法的规范性”将法律文件的效力区分为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的效力。而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仅对特定的当事人有效。)解析:33.简述法的效力的局限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的效力也是有局限性的:法的效力空间范围主要以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为界。法凋整的对象是有限度的,即使在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法也只调整人们之间的某些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的某个方面。人们的行为除了受法调整外,还受诸如道德、习惯、宗教等多种社会规范的约束。 此外,法具有普遍性,在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普通有效,这只是从法的属性上来讲的。就某一国家的具体法律的效力而言,则不可一概而论。中国有些法律是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的,有些则是在部分地区或仅对特定主体生效(如地方性法规、军事法规)。至于经国家认可的习惯法的适用范围则更为有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