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28-1 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2013 年真题)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立法者都应当从自然科学家中产生B.立法者应该在制定法律时多听昕自然科学家的意见C.立法者在立法时应当像自然科学家那样尊重科学性和规律性D.立法者不必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而应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考虑立法问题3
2、.(2013 年真题)在法的溯及力问题上,目前世界各国通行的原则是( )。(分数:2.00)A.从旧原则B.从旧兼从轻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新原则4.(2015 年真题)下列关于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立法包括法律的创制、认可、修改和解释,不包括法律的废止B.邓析制“竹刑”,说明立法主体不仅限于特定的国家机关C.现代国家权力体系中,立法权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权力D.国家结构形式对一国立法体制形成的影响不大5.(2015 年真题)2011 年,以缅甸人糯康为首的武装犯罪集团在湄公河流域劫持我国商船并杀害了 13 名中国船员。中国政府与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联合采取抓捕
3、行动,在境外将糯康等人抓捕归案。2013 年,糯康等人被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执行死刑。该案体现的法对人的效力原则是( )。(分数:2.00)A.属人主义B.属地主义C.折中主义D.保护主义6.(2016 年真题)2013 年 5 月,某外国人在我国境内运输毒品 2 千克,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处其无期徒刑。该案所体现的我国法律效力的原则是( )。(分数:2.00)A.属人主义B.保护主义C.属地主义D.折中主义7.下列哪项属于狭义的立法活动?( )(分数:2.00)A.国务院制定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B.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六)C.山东省人大制定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
4、共和国渔业法办法D.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8.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时,他(她)应当遵守的法律是( )。(分数:2.00)A.所在国的法律B.中国的法律C.国际法D.中国法律以及所在国的法律9.下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分数:2.00)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 184 条
5、规定:“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该条款所体现的是哪一原则?( )(分数:2.00)A.属人主义原则B.属地主义原则C.保护主义原则D.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之折中原则11.法律制定的科学性原则包括( )。(分数:2.00)A.法律制定的过程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B.制定的法律要内部和谐统一C.法律制定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最根本利益出发D.法律制定应合理吸收、借鉴历史和外国的经验12.关于法律制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具有决定作用
6、,因此,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的立法都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B.法律制定的目标在于产生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C.法律制定过程越民主,被统治阶级的意志就会反映得越充分D.法律制定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机关,在我国,立法权专属于权力机关13.一个国家全部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 )。(分数:2.00)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系14.下列选项中,属于私法的是( )。(分数:2.00)A.宪法B.民法C.国际法D.刑事诉讼法15.构成法律部门的基本要素是( )。(分数:2.00)A.法律制度B.法律条文C.规范性法律文件D.同类法律规
7、范16.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 )。(分数:2.00)A.法律调整的效率B.法律调整的对象与方法C.法律调整的数量D.法律调整的结果17.划分部门法首先注意的原则是( )。(分数:2.00)A.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B.适当平衡C.辩证发展D.合目的性18.划分部门法第一位的标准是( )。(分数:2.00)A.法律调整机制B.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种类C.社会关系以及法律调整都是客观的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9.不属于宪法部门的是( )。(分数:2.00)A.国籍法B.律师法C.法官法D.民族区域自治法20.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部门法是( )。(分数:
8、2.00)A.刑法B.民法C.经济法D.商法21.既属于我国法律渊源又属于部门法的是( )。(分数:2.00)A.行政法B.宪法C.法律D.行政法规22.下列部门法中按照社会关系调整的机制这一标准划分出来的是( )。(分数:2.00)A.民法B.商法C.刑法D.诉讼法23.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可以分为( )。(分数:2.00)A.宪法、行政法、民法、劳动法、经济法、诉讼法、环境法等B.宪法、行政法规、规章、环境法、劳动法、诉讼法、经济法等C.宪法、行政法、民法、诉讼法、劳动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D.宪法、特别行政区法、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和单行法规等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2
9、4.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5.(2016 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法的效力终止方式的有( )。(分数:2.00)A.由新法明确规定废止旧法B.法在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后不再适用C.新法中与旧法相抵触的条款自动终止效力D.有权的国家机关发布专门的决议、决定,废除某些法律26.(2016 年真题)2013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旅游法草案提请审议表决前,邀请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法律专家召开座谈会,对法律草案内容的合宪性、可行性、法律
10、出台时机以及实施后的社会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估。该立法过程体现的立法原则有( )。(分数:2.00)A.合法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民主性原则D.效率性原则27.下列关于法的制定,正确的说法有( )。(分数:2.00)A.一个国家立法体制的形成,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国家性质、国家结构形式和文化传统等因素所决定的B.我国是“一元”的立法体制。所谓“一元”是指全国范围内只存在一个以宪法为基础的统一的立法体系。因此,在我国不存在“多层次”立法体制C.法制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宪法,只有在严格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法制的统一D.法律制定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最根本利益出发,这体现了立法的科学性原则28.某
11、法院在审理一行政案件中认为某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何者为正确?( )(分数:2.00)A.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对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B.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应当适用国家法律进行审判C.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通过所在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D.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公民的名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29.法律效力与法律实效有联系,但不是同一概
12、念,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体现了两者的区别?( )(分数:2.00)A.法律效力强调秩序,而法律实效则突出公平B.法律具有统一的效力,而法律实施却不一定具有同样的实效C.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拘束力,法律实效表示法律的实际实施状况D.法律效力着重讨论静止状态的法律的“应然”要求,法律实效则重点关注实施中的法律的“实然”结果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30.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1.简述法律制定的特征。(分数:2.00)_四、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32.分析题第 67-69 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
13、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3.材料: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问题: (1)指出马克思的论断的法理学含义。 (2)说明马克思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4.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5.试述立法中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原则。(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28-1 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
14、数:23,分数:46.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2013 年真题)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立法者都应当从自然科学家中产生B.立法者应该在制定法律时多听昕自然科学家的意见C.立法者在立法时应当像自然科学家那样尊重科学性和规律性 D.立法者不必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而应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考虑立法问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制定的原则科学性。法律制定的科学性原则是指制定法律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15、总结借鉴与科学预见相结合。马克思认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实际上与其对法律本质的理解一脉相承,由于法的第一层次的本质是物质制约性,法律制定时必须要反映其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从而达到立法的科学性,立法者在立法时应当像自然科学家那样尊重科学性和规律性。C 选项正确。3.(2013 年真题)在法的溯及力问题上,目前世界各国通行的原则是( )。(分数:2.00)A.从旧原则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新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溯及力。法的溯及力又称为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法以没有溯及力为原则,以有溯及力为例外,在法的溯及力问题上,目前世界各国通行的原则是从旧兼从
16、轻原则,B 选项正确。4.(2015 年真题)下列关于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立法包括法律的创制、认可、修改和解释,不包括法律的废止B.邓析制“竹刑”,说明立法主体不仅限于特定的国家机关C.现代国家权力体系中,立法权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权力 D.国家结构形式对一国立法体制形成的影响不大解析:解析: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性活动。A 选项表述错误。立法主体限于特定的国家机关,邓析制“竹刑”不是立法活动。B 选项表述错误。立法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
17、制定、补充、修改、认可或废止法律的权力,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权力。C 选项表述正确。一个国家的立法体制的形成,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国家性质、国家结构形式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决定的,因此一个国家的立法体制同该国国家结构形式密切相关。D 选项表述错误。5.(2015 年真题)2011 年,以缅甸人糯康为首的武装犯罪集团在湄公河流域劫持我国商船并杀害了 13 名中国船员。中国政府与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联合采取抓捕行动,在境外将糯康等人抓捕归案。2013 年,糯康等人被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执行死刑。该案体现的法对人的效力原则是( )。(分数:2.00)A.属人主义B.属地主义C.折中主义D.
18、保护主义 解析:解析:法律的对人效力是指法律对谁具有效力,“保护主义”作为法的对人效力的一种,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基础,不管是什么国籍的人,在什么地方的行为,只要侵害了本国的利益,就适用本国的法律。本题中,以缅甸人糯康为首的武装犯罪集团在湄公河流域劫持我国商船并杀害了 13 名中国船员,在我国域外严重侵犯了我国的利益,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对糯康等人执行死刑,体现了法对人的保护主义原则。6.(2016 年真题)2013 年 5 月,某外国人在我国境内运输毒品 2 千克,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处其无期徒刑。该案所体现的我国法律效力的原则是( )。(分数:2.00)A.属人主义B.保护主
19、义C.属地主义 D.折中主义解析:解析:属地主义是指不论本国人或外国人,凡居住在本国管辖领域内的人一律适用本国法律。某外国人在我国境内运输毒品,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处其无期徒刑体现的我国法律效力的原则是属地主义。C 选项正确。7.下列哪项属于狭义的立法活动?( )(分数:2.00)A.国务院制定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B.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六) C.山东省人大制定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D.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解析:解析:狭义的立法活动对应于狭义的法律之范围,即指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立法。8.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时,他(
20、她)应当遵守的法律是( )。(分数:2.00)A.所在国的法律B.中国的法律C.国际法D.中国法律以及所在国的法律 解析:解析:中国公民出国时,依属人原则,仍应遵守我国法律,又依所在国的属地原则,还应遵守该国法律。9.下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分数:2.00)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解析:解析:法律公布是法律生效的前提,未经正式公布的法律,不为人们
21、所知晓,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也不可能得到人们的普遍遵守。法律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宪法赋予各级立法机关的立法权限所决定的。“从新原则”是指新法有溯及力,即新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生效的法律应当使所有公民知晓,但是,法盲不是构成免除其刑事责任的理由。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 184 条规定:“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该条款所体现的是哪一原则?( )(分数:2.00)A.属人主义原则B.属地主义原则C.保护主义原则D.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之折中原则 解析
22、:解析:外国法人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表明了属人主义原则,在我国境内进行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法,表明了属地主义原则,故是二者之折中原则。11.法律制定的科学性原则包括( )。(分数:2.00)A.法律制定的过程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B.制定的法律要内部和谐统一C.法律制定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最根本利益出发D.法律制定应合理吸收、借鉴历史和外国的经验 解析:解析:法律制定的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法律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总结借鉴和科学预见相结合。法律制定应合理吸收、借鉴历史和外国的经验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12.关于法律制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统
23、治阶级意志的内容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的立法都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B.法律制定的目标在于产生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C.法律制定过程越民主,被统治阶级的意志就会反映得越充分D.法律制定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机关,在我国,立法权专属于权力机关解析:解析:统治阶级的意志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因为法律是规范,不是规律本身,它总是体现着人的意志。不管是出于阶级目的,还是立法者认识上的局限,法律总会存在某种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立法并不都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A 选项错误。法律制定的目标在于通过创制、认可
24、、修改、废除等方式,产生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B 选项正确。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虽然被统治阶级某些意志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得到反映,但这种反映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统治阶级的“容忍”限度,和立法的民主性不直接相连,C 选项错误。我国是“一元、两极、多层次”的立法体制,不但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而且相应的行政机关也具有立法权,D 选项错误。13.一个国家全部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 )。(分数:2.00)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 C.法学体系D.法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体系的概念,法律体系实际上就是部门法体系。14.下列选项中,属于私法的
25、是( )。(分数:2.00)A.宪法B.民法 C.国际法D.刑事诉讼法解析:解析:首先明确公私法之划分仅限国内法,宪法、刑事诉讼法属公法范围。15.构成法律部门的基本要素是( )。(分数:2.00)A.法律制度B.法律条文C.规范性法律文件D.同类法律规范 解析:解析:对一国所有的法律规范按一定标准和原则进行划分就形成不同法律部门,因此法律部门的基本要素是同类法律规范。法律部门的基本要素问题由于存在实质法律部门与形式法律部门的划分而有不同结论,依实质法律部门观点,法律部门的最小单位是同类法律规范,而按形式法律部门观点,最小单位应是规范性法律文件。至于法律条文,它不过是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法律制
26、度是法律规范规定的内容。16.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 )。(分数:2.00)A.法律调整的效率B.法律调整的对象与方法 C.法律调整的数量D.法律调整的结果解析:解析: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17.划分部门法首先注意的原则是( )。(分数:2.00)A.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B.适当平衡C.辩证发展D.合目的性 解析:解析:划分部门法既要依一定标准,又要遵循一定原则,其中合目的性是首要原则。18.划分部门法第一位的标准是( )。(分数:2.00)A.法律调整机制B.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种类 C.社会关系以及法律调整都是客观的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7、解析:解析:划分部门法的标准有若干,其中第一位标准是其调整对象的共同性,也即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种类。19.不属于宪法部门的是( )。(分数:2.00)A.国籍法B.律师法 C.法官法D.民族区域自治法解析:解析:宪法部门都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的法律,律师法不包括在内。20.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部门法是( )。(分数:2.00)A.刑法B.民法 C.经济法D.商法解析:解析: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21.既属于我国法律渊源又属于部门法的是( )。(分数:2.00)A.行政法B.宪法 C.法律D.行政法规解析:解析:行政法是一个法律部门,但由于没有相应的
28、规范性法律文件与之对应,故不是我国的法律渊源。法律和行政法规是法律的渊源,但不是法律部门。22.下列部门法中按照社会关系调整的机制这一标准划分出来的是( )。(分数:2.00)A.民法B.商法C.刑法 D.诉讼法解析:解析:有些情况下仅凭调整对象难以划分法律规范,这时采用另一划分标准:社会关系调整的机制,就划分出了刑法这个法律部门。23.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可以分为( )。(分数:2.00)A.宪法、行政法、民法、劳动法、经济法、诉讼法、环境法等 B.宪法、行政法规、规章、环境法、劳动法、诉讼法、经济法等C.宪法、行政法、民法、诉讼法、劳动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D.宪法、特别行政区法、地方性法
29、规、自治法规和单行法规等解析:解析:用排除法,B 中的行政法规错,C 中国际经济法错,D 中除宪法外都不是法律部门。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24.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5.(2016 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法的效力终止方式的有( )。(分数:2.00)A.由新法明确规定废止旧法 B.法在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后不再适用 C.新法中与旧法相抵触的条款自动终止效力D.有权的国家机关发布专门的决议、决定,废除某些法律 解析:解析
30、:我国法的效力终止方式主要有:由新法明确规定废止旧法;法在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后不再适用;旧法中与新法相抵触的条款自动终止效力;有权的国家机关发布专门的决议、决定,废除某些法律。C 选项表述错误。26.(2016 年真题)2013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旅游法草案提请审议表决前,邀请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法律专家召开座谈会,对法律草案内容的合宪性、可行性、法律出台时机以及实施后的社会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估。该立法过程体现的立法原则有( )。(分数:2.00)A.合法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效率性原则解析:解析:合宪性原则是指法律制定必须符合宪法的精神和规定,包括立
31、法主体(或权限)的合宪性、内容(或依据)的合宪性和程序的合宪性等。立法必须尊重客观实际,根据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创制出既能反映现实,又能指导现实发展、促进社会变革的法律。民主性原则包括立法主体的活动要民主,就是在立法程序的各个阶段中,在法律案的提出、审议、通过和公布活动中都体现民主原则。旅游法的制定过程正是体现了这些原则。A、B、C 选项正确。27.下列关于法的制定,正确的说法有( )。(分数:2.00)A.一个国家立法体制的形成,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国家性质、国家结构形式和文化传统等因素所决定的B.我国是“一元”的立法体制。所谓“一元”是指全国范围内
32、只存在一个以宪法为基础的统一的立法体系。因此,在我国不存在“多层次”立法体制C.法制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宪法,只有在严格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法制的统一 D.法律制定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最根本利益出发,这体现了立法的科学性原则解析:解析:我国独创了一种“一元、两极、多层次”的立法体制。所谓“一元”是指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范围内只存在一个以宪法为基础的统一的立法体系。所谓“两级”是指从级别上来说,我国现行立法体制的立法权配置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所谓“多层次”是指在保证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现行立法体制下的各级立法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B 表述错误。立法内容的民主性是指法律制定必须从最大多数人
33、的最根本利益出发。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D 表述错误。28.某法院在审理一行政案件中认为某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何者为正确?( )(分数:2.00)A.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对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B.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应当适用国家法律进行审判 C.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通过所在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 D.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公民的名义向全国
34、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解析:解析:在我国现阶段,法院还不能对地方性法规的合宪合法性直接进行审查,必须要经过一定程序间接审查,即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或以公民名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建议或发现地方性法规不合法时直接适用法律来判决,从而避免审查问题。当然,法官可以公民的名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建议。这些内容,有些教材虽未直接表述,考生也应掌握。29.法律效力与法律实效有联系,但不是同一概念,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体现了两者的区别?( )(分数:2.00)A.法律效力强调秩序,而法律实效则突出公平B.法律具有统一的效力,而法律实施却不一定具有同样的实效 C.法律效力是指
35、法律的拘束力,法律实效表示法律的实际实施状况 D.法律效力着重讨论静止状态的法律的“应然”要求,法律实效则重点关注实施中的法律的“实然”结果 解析:解析:强调秩序和公平并非法的效力与实效的区分,故 A 项表述错误,而 B、C、D 三项都是法律效力与法律实效的区别。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30.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31.简述法律制定的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法律制定是国家的一项专有活动,是国家履行职能的主要方式之一。 (2)法律制定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机关,法律制定既包括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36、进行的法律制定活动,也包括经授权的国家机关进行的法律制定活动。 (3)法律的制定是一种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4)法律制定是特定国家机关运用专门技术的活动。法律制定作为一项国家专门活动,与其他国家活动相比,有它自身的特殊规律,立法者要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对社会进行规范的法律规则,必须运用专门的技术,即立法技术。立法技术运用的高低,不仅仅是一个外在形式的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立法效果的好坏。 (5)法律制定是一项系统性、多层次性的综合性法律创制活动。法律制定的形式和方式是多样的。包括创制新的法律规范、认可本来存在的某些社会规范、修改、补充现存的法律规范以及终止某些法律规范的效力等。(
37、6)法律制定的目标在于产生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法律制定是导致国家意志形成或变更的活动,不产生国家意志或者不改变法律内容的活动,就不属于法律制定活动。)解析:四、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32.分析题第 67-69 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33.材料: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问题: (1)指出马克思的论断的法理学含义。 (2)说明马克思得出
38、这一结论的根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马克思的论断说明了立法活动只有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才能维护和保障立法的科学性。立法不能脱离客观实际存在,不能凭主观臆想进行。从实际出发首先要求立法要从现实的国情出发,符合国情;其次还要求立法要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 (2)马克思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在于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认识法的物质制约性: 法的内容、产生、变更都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即决定法律本身及运动的因素从最终意义上讲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是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而并非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法律具有符合规律性的一面,这里的客观规律就是社会物质生活
39、条件,法一定要反映这一条件,而不可能脱离这一条件。 法的效果和生命力取决于统治阶级对客观历史条件、客观规律的反映程度。法是物质生活条件这一客观规律的反映,但这一反映由于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并不能保证时刻准确,特别是由于统治阶级的意志本身有可能偏离客观规律,又加上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整体性、统一性、相关性、妥协性,故最终反映到法律上的物质生活条件并非与客观规律相一致,这一反映的准确度、近似度就决定了法的效果和生命力。)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4.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35.试述立法中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原则。(分
40、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科学性和民主性原则是立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立法首先应体现科学性原则。科学是人类实践经验的理性总结,是人类逻辑思维、理性思维的最高结晶,也是人类对相对真理结论的高度概括。法律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它要为国家、社会以及普通公民确立一种合理的组织结构,一种规范的行为模式,一种正确的价值选择,这就决定了法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立法的科学性原则,首先表现为它的理性化方面。法律本身是人类理性化的产物,理性化是立法的基础性和根本性要素,是科学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其次表现为合理化。合理化更进一步地体现了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的第三个体现,就是主
41、观符合客观。 (2)民主性原则。在法律制定过程中,贯彻民主原则具有非常广泛和深刻的意义。它除了维护民主本身的价值外,还对其他的一些法的价值诸如平等、自愿、自立、自由、契约乃至法治等都奠定了一个基础性的条件和保证。 第一,只有在一个民主的法律体制内,才能为全体公民提供一个平等地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权利机制,保证公民在立法上和司法上一律平等的法律地位,实现其平等权利。 第二,民主可以为公民提供自愿表达愿望和意志的机会,自愿地从事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作为和不作为的事项,免受外力的强迫去干自己所不愿干的事情。 第三,一个体现民主原则的立法体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民以及法人的自主性。 第四,民主机制本身便意味着将为公民行使自由权利提供保证。 第五,对于法治,民主就显得更为重要。法治作为一种社会形态,一种治国方略,一种价值选择,其本身就是民主的产物。没有民主,就谈不上法治,只能导致专制。 (3)就双方的关系而言,科学性是立法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只有充分体现民主,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法律。同时科学的立法也是实现民主的重要保障和手段。)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