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24-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6069       资源大小:6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24-2及答案解析.doc

    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24-2 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2011 年真题)下列法学家中,把法律比作语言和风俗,主张法是民族精神之体现的是( )。(分数:2.00)A.格劳秀斯B.黑格尔C.萨维尼D.奥斯丁3.(2012 年真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荷兰思想家格劳秀斯认为法是神意的体现B.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认为法是主权者的命令C.

    2、德国法学家萨维尼认为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中世纪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法是理性的体现4.(2012 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分数:2.00)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人民性B.法是由社会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C.法是由原始社会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习惯性D.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5.(2013 年真题)首次将“法”界定为高度专门化的社会控制工具的学者是( )。(分数:2.00)A.亨利梅因B.马克斯韦伯C.卡尔马克思D.罗斯科庞德6.(2013 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分数:2.00)A.社会公益性B.技

    3、术规范性C.国家强制性D.国家引导性7.(2016 年真题)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君主制定的法律不能调整经济关系B.除经济因素外,立法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C.政治的立法和市民的立法具有完全相同的目的D.国家的立法在本质上决定于社会客观经济条件8.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

    4、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9.对法律所体现的国家意志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分数:2.00)A.国家的历史传统B.国家的阶级结构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D.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10.下列关于法的第一层次本质国家意志的体现,理解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这说明法不可能是全民意志的体现,一定具有阶级性B.统治阶级的意志必须要变成国家意志,才能被视为法律C.表现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都是和其根本经济利益相关的意志D.虽然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但法的内容也反映被统治阶级以及统

    5、治阶级的同盟阶级的某些要求和愿望11.下列关于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性,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决定法律本身及运动的因素从最终意义上讲只有一个社会物质生活条件B.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物质生活条件、经济条件对阶级意志的内容具有决定作用,因此统治阶级的意志都必然是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C.从根本上说,法决定于一定的经济关系,因此,法的效果和生命力取决于经济关系的性质D.经济条件大体相同的两个国家,法律却千差万别,这是统治阶级意志不同导致的结果1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或方向,这一特性指的是法的统一性B.法是调整

    6、人们行为的规范和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这两种说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C.非规范性法律文件虽然没有规范性,但有法律效力,因而也属于法律的范畴D.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的实施的唯一力量13.民间故事铡美案中,驸马陈世美被依法处决。这一法律现象表明( )。(分数:2.00)A.法律是公共意志的反映,具有超阶级性B.法律有时候也是被统治阶级将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结果C.法律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共同意志的体现D.我国封建社会的法律也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14.普通法法系中的普通法是指( )。(分数:2.00)A.欧洲封建割据时期作为统一象征的教会法B.在欧洲大陆通行的罗马法C.英格兰各地的习惯法D.

    7、适用于英格兰全境的判例法15.世界上迄今为止基本完整保留下来的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A.十二铜表法B.法经C.汉穆拉比法典D.国法大全二、多选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6.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7.(2012 年真题)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不属于法律的范畴,其主要原因有( )。(分数:2.00)A.它不是由语言或文字表述的B.它不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它有过于浓厚的宗教、道德色彩D.它不是依靠法院、警察

    8、与监狱等机关保证实施的18.(2015 年真题)下列思想家中,将法的本质归结为人的理性的有( )。(分数:2.00)A.英国的洛克B.美国的庞德C.荷兰的格劳秀斯D.德国的萨维尼19.(2015 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有( )。(分数:2.00)A.规范性B.普遍性C.国家意志性D.国家强制性20.法律出自国家,具有国家性,这是因为( )。(分数:2.00)A.统治阶级的意志都体现为法律B.法律是以国家的名义创制的C.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范围为界限的D.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21.法律的强制力( )。(分数:2.00)A.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B.具有间接性

    9、C.具有潜在性D.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22.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一国的法在整体上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B.历史上所有的法律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C.法的本质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D.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23.法的本质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法是统治阶级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C.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D.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24.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分数:2.0

    10、0)A.历史上的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肯定的B.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C.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作为司法机关裁判案件的根据D.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25.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之所以不能称为“法”,原因在于哪些方面?( )(分数:2.00)A.它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浑然一体B.它不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它不是用语言或文字表述的D.它不是依靠法院、警察、监狱等机关来保证实施的26.从现象上说,法具有一般性(普遍性和概括性),表现在( )。(分数:2.00)A.法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B.同样情况同样适用C.法在生效期间反复适用,而不是适用一次D.法是一种抽象、概括

    11、的规定27.法和其他社会规范都具有( )。(分数:2.00)A.规范性B.强制性C.阶级性D.国家强制性28.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表明( )。(分数:2.00)A.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凭空产生的B.任何统治者在立法时都应注意现实的经济条件C.法必然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D.法并没有创造现实的经济关系29.下列关于法的权利和义务性,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对权利和义务的设定和运行来实现的,因而法律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利和义务B.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它明确地告诉人们该怎样行为、不该怎样行为以及必须怎样行为。人们根据法律来

    12、预先估计自己与他人之间该怎样行为,并预见到行为的后果以及法律的态度C.法律上只要规定了权利就必须规定或意味着相应的义务,法律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D.法的权利和义务性也是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区别,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权利和义务性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30.分析题第 67-69 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请结合法的本质原理对这句话进行分析。(分数:2.00)_四、论述题

    13、(总题数:3,分数:6.00)32.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3.试述法的意志性与法的规律性。(分数:2.00)_34.从法的形式特征论述法的主要优点。(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24-2 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2011 年真题)下列法学家中,把法律比作语言和风俗,主张法是民族精神之体现的是( )

    14、。(分数:2.00)A.格劳秀斯B.黑格尔C.萨维尼 D.奥斯丁解析:解析: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中,萨维尼是民族精神论的代表,把法律比作语言和风俗,主张法是民族精神、民族特性和民族共同意识的体现,C 选项正确。3.(2012 年真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荷兰思想家格劳秀斯认为法是神意的体现B.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认为法是主权者的命令C.德国法学家萨维尼认为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D.中世纪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法是理性的体现解析:解析:荷兰思想家格劳秀斯是自然法学派(理性论)的代表,认为法是人的理性的体现、自然法高于实在法,A 选项表述错误。罗

    15、马思想家奥古斯丁坚持神意论,认为法是神意的体现,B 选项表述错误。德国法学家萨维尼提出民族精神论,认为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C 选项表述正确。中世纪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是神意论的代表,认为法是神意的体现,D 选项表述错误。4.(2012 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分数:2.00)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人民性B.法是由社会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C.法是由原始社会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习惯性D.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解析:解析: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这是就法的效力而言的,并不表明法具有人民性,因为法体现的是

    16、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A 选项表述错误。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B 选项表述错误。法是由原始社会习惯演变而来的,但法和原始社会习惯有着本质的区别,法具有规范性、抽象性、统一性,超出了习惯性,C 选项表述错误。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D 选项表述正确。5.(2013 年真题)首次将“法”界定为高度专门化的社会控制工具的学者是( )。(分数:2.00)A.亨利梅因B.马克斯韦伯C.卡尔马克思D.罗斯科庞德 解析:解析: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中,社会控制论认为法是社会控制的工具,首次将“法”界定为高度专门化的社会控制工具的学者是罗斯科庞德

    17、,D 选项正确。6.(2013 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分数:2.00)A.社会公益性B.技术规范性C.国家强制性 D.国家引导性解析:解析:法的基本特征包括法的规范性、国家意志性、权利义务性、国家强制性、程序性,C 选项正确。7.(2016 年真题)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君主制定的法律不能调整经济关系B.除经济因素外,立法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C.政治的立法和市民的立法具有

    18、完全相同的目的D.国家的立法在本质上决定于社会客观经济条件 解析:解析:马克思这段话的真正含义是:法律只能在经济基础所蕴含的可能性范围内选择,而不能任意地选择;法律的性质、内容和发展趋势等,都主要是由其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的状况和要求所决定的。所以,D 选项表述正确。但是同时要看到,社会客观经济条件只是立法的决定性因素,其他因素也会对立法有重要影响。A、B 选项表述错误。这段话也表明政治的立法和市民的立法都取决于特定的社会客观经济条件,其本质是相同的,并不意味着具有完全相同的目的。C 选项表述错误。8.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

    19、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解析:解析: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必须紧抓统治阶级意志性、物质制约性两方面。A 项不符合法的统治阶级意志性。C、D 两项不符合法的物质制约性。法既执行政治职能即阶级统治的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即社会公务职能。9.对法律所体现的国家意志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分数:2.00)A.国家的历史传统B.国家的阶级结构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D.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的两个本质之间的关系,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物质制约性)

    20、是法的第一层次本质(阶级意志性)的决定因素。这里要特别注意法的两层次本质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是同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并非是并列的,存在反映与被反映、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10.下列关于法的第一层次本质国家意志的体现,理解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这说明法不可能是全民意志的体现,一定具有阶级性B.统治阶级的意志必须要变成国家意志,才能被视为法律C.表现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都是和其根本经济利益相关的意志 D.虽然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但法的内容也反映被统治阶级以及统治阶级的同盟阶级的某些要求和愿望解析:解析:法律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

    21、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这说明法不可能是全民意志的体现,一定具有阶级性,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偏向性、倾向性。因此,A 项说法正确。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直接等同于法律,统治阶级的意志必须要变成国家意志,才能借助国家机器来保证法律的施行。因此,B 项说法正确。表现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具有下列特征:(1)整体性、统一性,即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不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个人的意志,而是经过一定斗争形成的一个整体,具有统一性;(2)相关性,即体现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是与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根本经济利益相关的意志;(3)非单一性,即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取决于统治阶级

    22、和被统治阶级的阶级斗争状况,故在一定情况下,法的内容不仅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也反映被统治阶级以及统治阶级的同盟阶级的某些要求和愿望。故 C 项说法错误,D 项说法正确。11.下列关于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性,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决定法律本身及运动的因素从最终意义上讲只有一个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物质生活条件、经济条件对阶级意志的内容具有决定作用,因此统治阶级的意志都必然是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C.从根本上说,法决定于一定的经济关系,因此,法的效果和生命力取决于经济关系的性质D.经济条件大体相同的两个国家,法律却千差万别,这是统治阶级意志不

    23、同导致的结果解析:解析:决定法律本身及运动的因素从最终意义上讲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是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而并非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法律具有符合规律性的一面,这里的客观规律就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法一定要反映这一条件,而不可能脱离这一条件。因此,A 项说法正确。法的效果和生命力取决于统治阶级对客观历史条件、客观规律的反映程度。法是物质生活条件这一客观规律的反映,但这一反映由于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并不能保证时刻准确,特别是由于统治阶级的意志本身有可能偏离客观规律,又加上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整体性、统一性、相关性、妥协性,故最终反映到法律上的物质生活条件并非总与客观规律相一致,这一反映的准确度、

    24、近似度就决定了法的效果和生命力。因此,B、C 项说法错误。尽管法最终要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但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对法具有重要影响,如民族特点、风俗习惯甚至自然条件等。经济条件大体相同的两个国家,法律却千差万别,并非是统治阶级意志不同导致的结果,而是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对法的影响造成的。因此,D 项说法错误。1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或方向,这一特性指的是法的统一性B.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和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这两种说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C.非规范性法律文件虽然没有规范性,但有法律效力,因而也属于法律的范畴D.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的实

    25、施的唯一力量解析:解析:法的第一特征是规范性,即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和方向,是反复多次适用而不是适用一次,即具有概括性、抽象性。法的统一性是针对法的效力的普遍性而言的,即法律从整体上讲在一国主权范围内的效力具有统一性。同时一定要注意这里的统一性是从整体而言的,具体的法律效力又具有相对性,即效力差异性。故 A 项表述错误。法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又由于法律调整的只能是人们的外部行为而不是内心世界,社会关系都是通过人们的行为来建立的,因此法调整人们的行为与调整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里顺便要提到一点,法律关系的产生、变动、消灭既可能因为行为也可能因为事件,但法律关系本身一定是人与人之

    26、间的行为关系。故 B 项表述正确。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区别不在于有无法律效力而在于有无普遍的法律效力。法律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由于没有普遍的法律效力,因而就不属于法律的范畴。故 C 项表述错误。法律具有强制性仅仅指的是具有强制的可能性,并非法律的实施都需要强制进行,国家强制力是法律实施的保障,但并非是唯一力量。故 D 项表述错误。13.民间故事铡美案中,驸马陈世美被依法处决。这一法律现象表明( )。(分数:2.00)A.法律是公共意志的反映,具有超阶级性B.法律有时候也是被统治阶级将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结果C.法律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共同意志的体现 D

    27、.我国封建社会的法律也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解析:解析:法的本质是法理学上最难理解的知识点之一,其中特别是法的本质的一个方面阶级意志性。法的阶级意志具有整体性是说法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不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个人意志,也不是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而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不一致性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平衡和整合结果,统治阶级也不时对其内部某些不符合其整体利益的个人给予惩罚。题中所述的驸马就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员,对他的惩罚并不能说明法律具有人人平等性,更不能说明法律是公共意志的反映,具有超阶级性。故 C 项表述正确,A、D 项表述错误。B 项的表述与本题所述无关,而且本身是错误的,法律都是统治阶级意志上升

    28、为国家意志的结果,但是法律有时也反映一些被统治阶级的意愿,但这是以符合统治阶级的意志为限度的,因此其实还是统治阶级的意志。14.普通法法系中的普通法是指( )。(分数:2.00)A.欧洲封建割据时期作为统一象征的教会法B.在欧洲大陆通行的罗马法C.英格兰各地的习惯法D.适用于英格兰全境的判例法 解析:解析:普通法法系的普通法具有特指性,专指英国于 11 世纪后逐渐形成的适用于英格兰全境的判例法。15.世界上迄今为止基本完整保留下来的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A.十二铜表法B.法经C.汉穆拉比法典 D.国法大全解析:解析:法经是我国战国时期李悝所著的一部法典,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

    29、一部成文法典,它是一部封建法典。汉穆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时期的一部奴隶制法典,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基本完整保留下来的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时期的一部成文法典,是奴隶制法典。查士丁尼国法大全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奴隶制社会条件下调整发达的商品经济关系的法律,性质也是奴隶制法典。因此,选项 C 是正确答案。二、多选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6.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7.(2012 年真题)根据马克思主义

    30、法学观,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不属于法律的范畴,其主要原因有( )。(分数:2.00)A.它不是由语言或文字表述的B.它不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它有过于浓厚的宗教、道德色彩D.它不是依靠法院、警察与监狱等机关保证实施的 解析:解析:早期的法律也可能是由语言或文字表述的,法律经历了从与宗教道德的混合到逐步分离的过程。因此,A、C 选项所述并不是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与法律的主要区别。与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相比,法律的主要特点是国家意志性和国家强制性,即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不属于法律的范畴,其主要原因也主要在这两个方面。因此,B、D 选项表述正确。18.(201

    31、5 年真题)下列思想家中,将法的本质归结为人的理性的有( )。(分数:2.00)A.英国的洛克 B.美国的庞德C.荷兰的格劳秀斯 D.德国的萨维尼解析:解析:理性论认为法是人类理性的体现,自然法高于实在法。1718 世纪,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荷兰的格劳秀斯,英国的霍布斯、洛克,德国的普芬道夫,法国的孟德斯鸠、卢梭等。美国的庞德是社会学法学一社会控制论的代表人物,德国的萨维尼是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19.(2015 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有( )。(分数:2.00)A.规范性 B.普遍性 C.国家意志性 D.国家强制性 解析:解析:法的特征是法律在与相近的社会现象(如道德、

    32、宗教、政策等)相比较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特殊征象和标志,包括规范性、普遍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20.法律出自国家,具有国家性,这是因为( )。(分数:2.00)A.统治阶级的意志都体现为法律B.法律是以国家的名义创制的 C.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范围为界限的 D.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国家性。法律具有国家性是因为:(1)法律以国家的名义创制。法律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就要求以国家名义制定和颁布。(2)法律的适用范围以国家主权为界限,这是区别于以血缘关系为范围的原始习惯的重要特征。(3)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本题选择 B、C、D 三项,A 项不正确的理由

    33、是:尽管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并不是所有的统治阶级的意志都体现为法律,只有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才是国家意志,才体现为法律。21.法律的强制力( )。(分数:2.00)A.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 B.具有间接性 C.具有潜在性 D.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解析:解析:法律具有的强制力只是一种强制性,具有依法性、间接性、可能性、非唯一性等相对性,并非处处时时直接体现出强制力来。在法律得到遵守或虽有一般的违法行为,而违法主体依法自我纠正的情况下,国家就没有必要运用国家强制力;同时法律的实施也还要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道德观念、思想教育等多种手段来保证。22.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说法

    34、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一国的法在整体上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B.历史上所有的法律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C.法的本质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 D.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解析:解析: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具有整体性;不仅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而且包括法本身,都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本题中 B 项未选的原因是,其表述过于绝对化。在一定情况下,法不仅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且同时也反映被统治阶级以及统治阶级同盟者的某些要求和愿望。23.法的本质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

    35、)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是统治阶级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D.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具有整体性;不仅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而且包括法本身,都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A、B、C、D四项均是法两方面本质的反映。24.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分数:2.00)A.历史上的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肯定的B.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 C.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作为司法机关裁判案件的根据 D.法是

    36、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 解析:解析:法具有规范性、明确性并非意味着历史上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的、具体的。法也经历了从与道德、宗教等浑为一体到分离的过程。以法律为准绳不意味着裁判的唯一依据就是法律,如政策等也是依据。同时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故 D 项也正确。25.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之所以不能称为“法”,原因在于哪些方面?( )(分数:2.00)A.它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浑然一体B.它不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它不是用语言或文字表述的D.它不是依靠法院、警察、监狱等机关来保证实施的 解析:解析:本题仍考查法的本质属性国家意志性,原始社会的习惯不称为法就是不具有法的根本

    37、特性,即不具有国家性,其他方面并非其与法的根本区别。26.从现象上说,法具有一般性(普遍性和概括性),表现在( )。(分数:2.00)A.法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 B.同样情况同样适用 C.法在生效期间反复适用,而不是适用一次 D.法是一种抽象、概括的规定 解析:解析:法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该指引作用是法的规范性的表现。正是因为法具有规范性,因而具有抽象性、概括性、一般性、普遍性,才能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同时也才能反复适用,同样情况同样适用。因此 A、B、C、D 四项都是法的一般性的表现。27.法和其他社会规范都具有( )。(分数:2.00

    38、)A.规范性 B.强制性 C.阶级性 D.国家强制性解析:解析: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不在规范性、强制性、阶级性,关键在于其法具有国家意志性,表现为国家强制性、权威性等。这里特别要注意其他社会规范也可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阶级性,同时要注意强制性与国家强制性、阶级性与统治阶级意志性的区别。28.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表明( )。(分数:2.00)A.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B.任何统治者在立法时都应注意现实的经济条件 C.法必然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D.法并没有创造现实的经济关系 解析:解析: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是物质制约性,表现为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最终决定因素,立法者只能反映这一规律

    39、,而不能完全按统治阶级的意志创造法律。A、B、C、D 的表述都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法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依赖性。29.下列关于法的权利和义务性,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对权利和义务的设定和运行来实现的,因而法律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利和义务 B.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它明确地告诉人们该怎样行为、不该怎样行为以及必须怎样行为。人们根据法律来预先估计自己与他人之间该怎样行为,并预见到行为的后果以及法律的态度 C.法律上只要规定了权利就必须规定或意味着相应的义务,法律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D.法的权利和义务性也是法律与其他社会

    40、规范的一个重要区别,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权利和义务性解析:解析:法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区别,但不能说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权利和义务性,有的社会规范,如政党或其他社会团体规章,也规定各自成员的某种权利和义务,但是在内容、范围和保证实施的方式上与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义务有很大的区别。故 D 项表述错误。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30.分析题第 67-69 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3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

    41、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请结合法的本质原理对这句话进行分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一样,都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这就是说从阶级或者社会的本质方面看,法律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一样,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都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只不过法律是被“奉为法律”,即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为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这段话不仅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资产阶级法的本质,而且对认识一切法的本质都有方法论的普遍指导意义。这段话集中揭示了法的阶级意志性和它的物质制约性。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就法的阶级本质来说,法律是统治阶级

    42、意志的体现。其次,法律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即指出了法的物质根源、物质制约性。)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2.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33.试述法的意志性与法的规律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的意志性与法的规律性及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的核心内容,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法的阶级意志性: (1)法律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这说明法不可能是全民意志的体现,一定具有阶级性,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偏向性、倾向性。 (2)统治阶级的

    43、意志必须要变成国家意志,才能借助国家机器来保证法律的实行。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直接等同于法律,而是要变成国家意志,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变成国家意志才能为法的效力来源和普遍遵守提供正当理由;二是才能借助国家机器来实施法律,实质上是通过法律来推行统治阶级自己的意志。 (3)表现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具有:整体性、统一性,即不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个人的意志,而是经过一定斗争形成的一个整体,具有统一性;相关性,即体现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是与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根本经济利益相关的意志;非单一性,即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取决于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阶级斗争状况,故在一定情况下,法

    44、的内容不仅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也反映被统治阶级以及统治阶级的同盟阶级的某些要求和愿望。 法的物质制约性: (1)法的内容、产生、变更都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即决定法律本身及运动的因素从最终意义上讲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是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而并非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法律具有符合规律性的一面,这里的客观规律就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法一定要反映这一条件,而不可能脱离这一条件。 (2)法的效果和生命力取决于统治阶级对客观历史条件、客观规律的反映程度。法是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但这一反映由于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并不能保证时刻准确,特别是由于统治阶级的意志本身有可能偏离客观规律,又

    45、加上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整体性、统一性、相关性、妥协性,故最终反映到法律上的物质生活条件并非与客观规律相一致,这一反映的准确度、近似度就决定了法的效果和生命力。 (3)制约性的相对性(受影响性)。尽管法最终要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但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对法具有重要影响,如民族特点、风俗习惯、甚至自然条件等。在肯定法的物质制约性时,不可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解析:34.从法的形式特征论述法的主要优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的形式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征象和标志所在。包括四个方面: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的外在特征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规范性。从其存在形态看,法律首先是一种规范。所谓规范,乃是指人们行为的标准或规则。法律作为社会规范,像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一样,具有规范性。所谓法律的规范性,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规定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24-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