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 76及答案解析(总分:4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大元通制中的“断例”相当于其他王朝的( )。(分数:2.00)A.敕B.令、格和式C.律D.疏议3.清代经秋审、朝审,决定奏请皇帝批准后付诸执行的案件称为( )。(分数:2.00)A.留养承嗣B.可矜C.情实D.缓决4.明代的军事特务机关称为( )。(分数:2.00)A.东厂B.西厂C.三法司D.锦衣卫5.清朝监察制度的
2、重要变化是将六科给事中并入( )。(分数:2.00)A.都察院B.御史台C.大理寺D.刑部6.乾隆年间,四川重庆府某甲“因戏而误杀旁人”,被判处绞监候。依据清代的会审制度,对某甲戏杀案的处理,适用下列哪一项程序( )。(分数:2.00)A.上报中央列入朝审复核定案B.上报中央列入秋审复核定案C.移送京师列入热审复核定案D.上报中央列入三司会审复核定案7.中国古代最为完备的行政法典是( )。(分数:2.00)A.唐六典B.元典章C.大明会典D.大清会典8.将永徽律疏改称为唐律疏议的朝代是( )。(分数:2.00)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9.明朝的中央监察机关是( )。(分数:2.00)A
3、.御史台B.大理寺C.都察院D.提刑按察使司10.因年老、残疾自诉能力有限而允许亲属代理诉讼的规定,出现于( )。(分数:2.00)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1.在成吉思汗主导下完成的蒙古族第一部成文法是( )。(分数:2.00)A.大扎撒B.至元新格C.大元通制D.元典章12.明朝法律规定:“身在远方,妻父母将妻改嫁,或赶逐出外,重别招婿,及容止外人通奸”或夫“殴妻至折伤”“以妻为妾”等情况属于( )。(分数:2.00)A.“七出”条B.“违律为婚”条C.“和离”条D.“义绝”条13.清朝职官考绩制度在继承明朝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其中针对外官的考核称为( )。(分数:2.00)A.引见
4、B.京察C.大计D.列题14.清朝审理在京旗人诉讼的专门机构是( )。(分数:2.00)A.廷尉B.刑部C.大理寺D.步军统领衙门15.再嫁妇女不得带走从娘家获得的财产。法律首次明文作此规定的朝代是( )。(分数:2.00)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6.明代有关侵犯公私财产罪名的附加刑是( )。(分数:2.00)A.充军B.枷号C.凌迟D.刺字17.清朝的充军刑分为五等,其中“极边充军”为( )。(分数:2.00)A.二千里B.二千五百里C.三千里D.四千里二、多选题(总题数:5,分数:10.00)18.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5、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9.下列关于北洋政府法律制度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创新和继承并存B.以神权法思想为指导C.实施情况较差D.优先保护国有财产E.采用两审终审制20.南京国民政府于 1947年公布和实施中华民国宪法,下列哪些是对这部宪法的正确表述( )。(分数:2.00)A.该法规定了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制度B.该法的基本精神沿袭训政时期约法和“五五宪草”C.该法体现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的立法原则D.该法确立的政权体制既不是内阁制,也不是总统制21.清末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制度中设有一种特殊的审判
6、机构,即“会审公廨”。下列关于这一机构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分数:2.00)A.会审公廨是 1864年清廷与欧洲列强协议建立的B.在会审公廨中,凡涉及外国人案件,必须有领事官员参加会审C.在会审公廨中,凡中国人与外国人间诉讼案,由本国领事裁判或陪审D.会审公廨设在租界内22.大清刑律将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主刑包括( )。(分数:2.00)A.死刑B.无期徒刑C.有期徒刑D.拘役E.罚金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 76答案解析(总分:4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7、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大元通制中的“断例”相当于其他王朝的( )。(分数:2.00)A.敕B.令、格和式C.律 D.疏议解析:解析:“断例”是元朝刑事立法的主要形式,断例既包括“断一事而为一例”的断案事例,又包括了用于司法实践中的唐宋旧律。作为元朝最具代表性的法律大元通制,即是由断例、条格、诏制及令类四部分组成,其中“断例”部分主要是刑事法律,相当于其他王朝的律。3.清代经秋审、朝审,决定奏请皇帝批准后付诸执行的案件称为( )。(分数:2.00)A.留养承嗣B.可矜C.情实D.缓决 解析:解析:死刑案件经清代会审制度秋审、朝审复审程序后,决
8、定奏请皇帝批准分四种情况处理:一、情实;二、缓决;三、可矜;四、留养承嗣。缓决,指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较小,留待下一次秋审或朝审时审核。4.明代的军事特务机关称为( )。(分数:2.00)A.东厂B.西厂C.三法司D.锦衣卫 解析:解析:锦衣卫是明代专有军政特务机构,其前身为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5.清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将六科给事中并入( )。(分数:2.00)A.都察院 B.御史台C.大理寺D.刑部解析:解析:清朝的监察制度大体上沿袭明代而有所变化。都察院内实职的都御史、副都御史均称左都御史或左副都御史,凡称右的均为给各省总督、巡抚的兼衔。六科都给事中改称为掌印给
9、事中并入都察院。6.乾隆年间,四川重庆府某甲“因戏而误杀旁人”,被判处绞监候。依据清代的会审制度,对某甲戏杀案的处理,适用下列哪一项程序( )。(分数:2.00)A.上报中央列入朝审复核定案B.上报中央列入秋审复核定案 C.移送京师列入热审复核定案D.上报中央列入三司会审复核定案解析:解析:代复审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因于秋季举行,故称。清制,各省于每年四月,对判处死刑尚未执行的案犯,再行审议,分为“情实”“缓决”“可矜”“留养”四类,报送刑部。本题中犯杀人罪,未执行,应上报中央列入秋审。7.中国古代最为完备的行政法典是( )。(分数:2.00)A.唐六典B.元典章C.大明会典D.大清会典 解析
10、:解析:大清会典,简称清会典,是中国清朝历代所编修清代政治制度相关内容的书籍。它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个朝代所修会典的统称,是中国最完备的行政法典。8.将永徽律疏改称为唐律疏议的朝代是( )。(分数:2.00)A.唐朝B.宋朝C.元朝 D.明朝解析:解析: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元朝年间又称唐律疏议。9.明朝的中央监察机关是( )。(分数:2.00)A.御史台B.大理寺C.都察院 D.提刑按察使司解析:解析:明代以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都御使与六部尚书并称七卿,地位崇高。10.因年老、残疾自诉能力有限而允许亲属代理诉讼的规定,出现于( )。(分数:2.00)
11、A.唐朝B.宋朝C.元朝 D.明朝解析:解析:元代民事诉讼中的诉讼代理制度。法定需要诉讼代理的人有老幼废笃疾、妇女及有品官员(在任和致仕)。11.在成吉思汗主导下完成的蒙古族第一部成文法是( )。(分数:2.00)A.大扎撒 B.至元新格C.大元通制D.元典章解析:解析:古代蒙古的部落首领对众发布的命令成为“扎撒”,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后,把发布的命令、训令编纂成法规。成为大扎撒。12.明朝法律规定:“身在远方,妻父母将妻改嫁,或赶逐出外,重别招婿,及容止外人通奸”或夫“殴妻至折伤”“以妻为妾”等情况属于( )。(分数:2.00)A.“七出”条B.“违律为婚”条C.“和离”条D.“义绝”条 解析
12、:解析:“义绝”是指夫妻一方对另一方或其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或双方一定范围的亲属有殴打、通奸、杀伤等情况下,经官府判决强制解除婚姻关系。13.清朝职官考绩制度在继承明朝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其中针对外官的考核称为( )。(分数:2.00)A.引见B.京察C.大计 D.列题解析:解析:清代自布政使、按察使以下各级地方官大计,依据长官考核属官,层层考核,逐级上报,督抚会核、具题的原则。14.清朝审理在京旗人诉讼的专门机构是( )。(分数:2.00)A.廷尉B.刑部C.大理寺D.步军统领衙门 解析:解析: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简称九门提督或者步军统领,是清朝的驻燕京武官,是京师卫戍部队。掌京城守卫、稽查
13、、门禁、巡夜、禁令、保甲、缉捕、审理案件、监禁人犯、发信号炮等要职。15.再嫁妇女不得带走从娘家获得的财产。法律首次明文作此规定的朝代是( )。(分数:2.00)A.宋朝B.元朝 C.明朝D.清朝解析:解析:在中国封建时代,根据习俗,再嫁妇女不得带走从娘家获得的财产,但从元朝开始法律才作明文规定。16.明代有关侵犯公私财产罪名的附加刑是( )。(分数:2.00)A.充军B.枷号C.凌迟D.刺字 解析:解析:明代以严刑峻法处罚官吏贪赃枉法,对有关侵犯公私财产的犯罪附加刺字。17.清朝的充军刑分为五等,其中“极边充军”为( )。(分数:2.00)A.二千里B.二千五百里C.三千里D.四千里 解析:
14、解析:清朝沿用明朝时介于流、死之间的充军刑,分为五等:附近(二千里)、近边(二千五百里)、边远(三千里)、极边、烟瘴(均四千里)。二、多选题(总题数:5,分数:10.00)18.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9.下列关于北洋政府法律制度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创新和继承并存 B.以神权法思想为指导C.实施情况较差 D.优先保护国有财产E.采用两审终审制解析:解析:北洋政府法律制度既有所创新,又对清朝的法律有所继承,但并不依神权
15、法思想为指导。基于当时国内的战乱,北洋政府法律制度实施情况较差。北京政府继承了清朝的四级三审制,北洋政府并没有采用优先保护国有财产的政策,不采用两审终审制。20.南京国民政府于 1947年公布和实施中华民国宪法,下列哪些是对这部宪法的正确表述( )。(分数:2.00)A.该法规定了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制度 B.该法的基本精神沿袭训政时期约法和“五五宪草” C.该法体现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的立法原则D.该法确立的政权体制既不是内阁制,也不是总统制 解析:解析: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了一些有关国家的基本制度,如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制度,该法的基本精神沿袭训政时期约法和中华民国宪法的经济政策,基
16、本承袭了“五五宪草”的内容。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是所谓中华民国宪法的附属条款,所以中华民国宪法不会体现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的立法原则。中华民国宪法在政体上兼采责任内阁制与总统制精神,实行总统集权。21.清末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制度中设有一种特殊的审判机构,即“会审公廨”。下列关于这一机构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分数:2.00)A.会审公廨是 1864年清廷与欧洲列强协议建立的B.在会审公廨中,凡涉及外国人案件,必须有领事官员参加会审 C.在会审公廨中,凡中国人与外国人间诉讼案,由本国领事裁判或陪审 D.会审公廨设在租界内 解析:解析:会审公廨是 1868年,清政府与英、美驻上海领事议订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中规定的,在租界设会审公廨,受理租界内除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侨民为被告外的一切案件。会审公廨是为了保护租界内外国人的利益的,所以外国列强与清政府约定,在会审公廨中,凡涉及外国人案件,必须有领事官员参加会审,凡中国人与外国人间诉讼案,由本国领事裁判或陪审。22.大清刑律将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主刑包括( )。(分数:2.00)A.死刑 B.无期徒刑 C.有期徒刑 D.拘役 E.罚金 解析:解析:大清刑律完全采用西方资产阶级刑法的体例,一直沿用的笞、杖、徒、流、死法定五刑,更定为主刑五等: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