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 24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2011年真题)秋冬行刑的制度化始于( )。(分数:2.00)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3.(2011年真题)依据秦朝诉讼法律制度,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公室告”案件的是( )。(分数:2.00)A.贼杀伤B.盗他人C.子告父母,臣妾杀家主D.子盗父母,主擅杀、刑、髡其子及臣妾4.(2011年真题)历史上最早以“式”
2、为法律形式的法典是( )。(分数:2.00)A.封诊式B.贞观式C.大统式D.武德式5.(2012年真题)中国古代“改法为律”始于( )。(分数:2.00)A.周公制礼B.商鞅变法C.邓析“竹刑”D.“约法三章”6.(2012年真题)下列刑罚中,属于秦朝作刑的是( )。(分数:2.00)A.髡刑B.耐刑C.赀刑D.城旦舂7.(2012年真题)下列关于春秋决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春秋决狱盛行于西汉文帝、景帝时期B.春秋决狱体现了司法领域中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C.春秋决狱是指以春秋的经义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D.春秋决狱是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法律儒家化的必然产
3、物8.(2012年真题)下列法典中,首次确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的是( )。(分数:2.00)A.开元律B.北魏律C.晋律D.贞观律9.(2012年真题)“重罪十条”罪名正式确立于( )。(分数:2.00)A.北齐律B.北周律C.开皇律D.大业律10.(2013年真题)法经中规定量刑原则的篇章是( )。(分数:2.00)A.盗法B.网法C.捕法D.具法11.(2013年真题)秦始皇三十三年,咸阳令审判一起盗羊案件时,误将系羊绳圈的价值计入赃值,与秦律规定的计赃方法不符。依照秦律,该县令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其所触犯的罪名是( )。(分数:2.00)A.不直B.纵囚C.失刑D.擅刑12.(2013年
4、真题)汉武帝时期颁布的“六条问事”,就其性质而言属于( )。(分数:2.00)A.民事法律B.监察法律C.经济法律D.诉讼法律13.(2013年真题)据魏书刑罚志记载,北魏延昌三年,冀州阜城之民费羊皮为葬母而卖女为婢,按律当死。此案在朝野引起巨大争议,后经宣武帝权衡各方意见,作出最终裁决:“羊皮卖女葬母,孝诚可嘉,便可特原。”关于此案判决所遵循的法律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亲属相犯,罪不至死B.为申张孝道,可特赦罪责C.诏令与律条冲突时,须依律断案D.子女的人格从属尊长,不受法律保护14.(2013年真题)首次明确区分律和令,从而解决了秦汉以来律令混杂问题的古代律典
5、是( )。(分数:2.00)A.晋律B.新律C.北齐律D.北魏律15.(2014年真题)下列关于法经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经的编纂者是商鞅B.法经将“名例”置为首篇C.法经确立的九篇体例为后世法典所继承和发展D.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二、多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6.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7.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朝死刑刑种的是( )。(分数:2.00)A.夷三族B.具五刑C.定杀D.
6、腰斩18.秦朝的法律形式包括( )。(分数:2.00)A.律B.法律答问C.条法事类D.令19.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朝徒刑的有( )。(分数:2.00)A.鬼薪白粲B.完城旦舂C.隶臣妾D.髡刑20.南北朝时期,“官当”制度正式确立于( )。(分数:2.00)A.魏新律B.晋律C.北魏律D.南陈律21.为晋律注疏的律学家有( )。(分数:2.00)A.长孙无忌B.萧何C.张斐D.杜预22.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汉时期的耻辱刑有( )。(分数:2.00)A.髡刑B.耐刑C.完刑D.宫刑23.下列选项中,属于古代对故意犯罪称谓的有( )。(分数:2.00)A.眚B.非眚C.端为D.不端24.下列选项中,
7、属于汉朝立法指导思想的有( )。(分数:2.00)A.无为而治B.德主刑辅C.德本刑用D.黄老思想25.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朝起诉限制制度的有( )。(分数:2.00)A.公室告B.非公室告C.读鞫D.乞鞫26.汉朝危害封建君主专制集权的罪名有( )。(分数:2.00)A.左官罪B.阿党附益罪C.出界罪D.酎金罪27.秦朝的刑法适用原则有( )。(分数:2.00)A.亲亲得相首匿B.上请C.诬告反坐D.盗窃按赃值定罪28.汉朝的起诉形式有( )。(分数:2.00)A.告诉B.公室告C.举劾D.非公室告29.汉朝实行的三公九卿制中,三公包括( )。(分数:2.00)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
8、令刺史30.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 )形成的。(分数:2.00)A.户律B.兴律C.擅兴律D.厩律31.曾经下诏废除宫刑的朝代有( )。(分数:2.00)A.汉朝B.北魏C.西魏D.北齐32.下列关于晋律内容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晋律揭开了我国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序幕B.晋律首次规定了“服制定罪”制度C.晋律首次使得封建成文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D.晋律指的就是张杜律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 24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9、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2011年真题)秋冬行刑的制度化始于( )。(分数:2.00)A.西周B.秦朝C.汉朝 D.唐朝解析:解析:秋冬行刑理论源于先秦阴阳五行家“赏以春夏,刑以秋冬”的理论,但制度化则是在汉朝。故选 C项。3.(2011年真题)依据秦朝诉讼法律制度,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公室告”案件的是( )。(分数:2.00)A.贼杀伤B.盗他人C.子告父母,臣妾杀家主D.子盗父母,主擅杀、刑、髡其子及臣妾 解析:解析:秦朝把贼杀伤、盗他人等严重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列为严惩对象,这类诉讼称为“公室告”,对于公室告,官府必须受理;把“
10、子盗父母,父母擅刑、髡子及奴妾的犯罪”等引起的诉讼,称为“非公室告”,对于非公室告,官府不予受理。可见,选 D项。4.(2011年真题)历史上最早以“式”为法律形式的法典是( )。(分数:2.00)A.封诊式B.贞观式C.大统式 D.武德式解析:解析:中国历史上最早以“式”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是南北乱世时期西魏政权制定的大统式。故选 C项。5.(2012年真题)中国古代“改法为律”始于( )。(分数:2.00)A.周公制礼B.商鞅变法 C.邓析“竹刑”D.“约法三章”解析:解析: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将法经改编为秦律,史称“改法为律”。“改法为律”后,使律具有“犯天下不一而归于一”的功能,强调了法律的
11、普遍性、稳定性和必行性。可见,选 B项。周公制礼为西周时期一次比较大的立法活动。邓析为春秋时期郑国大夫,他私刻竹刑,这是春秋时期一次比较重要的成文法公布活动。公元前 207年,汉高祖刘邦兵进咸阳,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标志着西汉立法的开端。6.(2012年真题)下列刑罚中,属于秦朝作刑的是( )。(分数:2.00)A.髡刑B.耐刑C.赀刑D.城旦舂 解析:解析:秦朝的作刑类似于后世的徒刑,主要包括城旦舂(男子为城旦即服役,女子为舂米)、鬼薪白粲(男子为神庙砍柴,女子择米正白)、隶臣妾(充当官奴婢)、司寇(服短期劳役)、候(充当斥候)等。可见,选 D项。髡刑(剃
12、去犯人头发)、耐刑(剃去犯人胡须)为秦汉时期的耻辱刑,而不是作刑。可见,不选A、B 项。赀刑为秦汉时期的一种财产刑,而不是作刑,类似于后世的罚金。可见,不选 C项。7.(2012年真题)下列关于春秋决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春秋决狱盛行于西汉文帝、景帝时期 B.春秋决狱体现了司法领域中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C.春秋决狱是指以春秋的经义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D.春秋决狱是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法律儒家化的必然产物解析:解析:春秋决狱出现于汉武帝时期,盛行于西汉中后期,沿用于魏晋南北朝。可见,A 项表述不正确。春秋决狱是以儒家经典,特别是以春秋一书所提倡的“微言大义
13、”作为审案依据,因此又称为“经义断狱”。春秋决狱体现了在司法领域中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是汉朝法律儒家化的标志之一。可见,B、C 项表述正确。春秋决狱是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封建大一统思想后法律儒家化的必然产物。可见,D 项表述正确。8.(2012年真题)下列法典中,首次确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的是( )。(分数:2.00)A.开元律B.北魏律C.晋律 D.贞观律解析:解析:晋律首次确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依据该制度,在刑罚适用上,与常人相比,亲属相犯,凡以尊犯卑者,服制愈近,处罚愈轻,服制愈远,处罚愈重;凡以卑犯尊者,服制愈近,处罚愈重,服制愈远,处罚愈轻。对于家庭内的财产侵犯
14、者,则服制愈近,处罚愈轻,服制愈远,处罚愈重。晋律确立“服制定罪”制度后,为后世沿用。清末沈家本修律,颁布大清新刑律,废除“服制定罪”制度,实行罪刑法定,该制度才退出历史舞台,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近 1700年。可见,选 C项。9.(2012年真题)“重罪十条”罪名正式确立于( )。(分数:2.00)A.北齐律 B.北周律C.开皇律D.大业律解析:解析:“重罪十条”罪名正式确立于南北朝北齐时期制定的北齐律中。“重罪十条”是直接危害统治者根本利益的十种重大犯罪的总称,包括反逆(谋反、篡权、颠覆朝廷)、大逆(毁坏皇室宗庙、陵园、宫殿等场所设施)、叛(背叛朝廷)、降(投敌叛变)、恶逆(谋杀或殴打尊亲属
15、)、不道(以残忍手段杀人)、不敬(偷盗皇室器物或祭祀用品)、不孝(不奉敬供养尊长或不依礼服丧)、不义(杀死主管长官等)、内乱(亲属之间的乱伦)。“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重罪十条”将儒家纲常礼教内容引礼入律,促进了礼法结合,是法律儒家化的标志之一。该制度为北周沿用,隋朝开皇律将“重罪十条”予以修改,发展成为“十恶”制度。可见,选 A项。10.(2013年真题)法经中规定量刑原则的篇章是( )。(分数:2.00)A.盗法B.网法C.捕法D.具法 解析:解析:法经共有 6篇:盗法、贼法、网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盗法是关于侵犯官私财产所有权犯罪的法律规定。贼法是关于人身伤害、破坏社会
16、秩序的法律规定。囚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和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杂法是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和刑罚的规定,主要规定了“六禁”(淫禁、狡禁、城禁、嬉禁、徒禁和金禁)。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或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于近现代刑法典的总则篇。可见,选 D项。11.(2013年真题)秦始皇三十三年,咸阳令审判一起盗羊案件时,误将系羊绳圈的价值计入赃值,与秦律规定的计赃方法不符。依照秦律,该县令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其所触犯的罪名是( )。(分数:2.00)A.不直B.纵囚C.失刑 D.擅刑解析:解析:秦律明确规定了司法官的办案责任,对于因过失导致处刑不当、失其轻重的,
17、构成“失刑”罪。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记载:“士伍甲盗,以得时值赃,赃值过六百六十,吏弗值,其狱鞫乃值赃,赃值百一十,以论耐,问甲及吏何论?甲当黥为城旦,吏为失刑罪。”可见,选 C项。秦律规定,凡司法官故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的,以“不直”罪论处。凡司法官故意应论而不论罪的或者减轻处罚情节的,以“纵囚”罪论处。秦朝没有“擅刑”这一罪名。12.(2013年真题)汉武帝时期颁布的“六条问事”,就其性质而言属于( )。(分数:2.00)A.民事法律B.监察法律 C.经济法律D.诉讼法律解析:解析:“六条问事”是汉武帝时期制定的监察制度,是对部内所属郡、国进行监督的六条标准:强宗豪右田宅超过限制,且横行
18、不法,以强凌弱的;二千石官(郡守)不尊奉诏书,不按典章制度办事,背公徇私,鱼肉百姓,贪污受贿、聚敛财富而为奸邪之事的;二千石官不认真办理案件,随个人喜怒而滥加赏罚,严苛残暴、侵害百姓的;二千石官选用下属不公平,依个人喜恶而任用职事的;二千石官的子弟倚仗权势,横行不法,为所欲为的;二千石官勾结地方豪强,通过贿赂结党营私、歪曲法律规定的。凡上述六条之内,刺史都可以调查核实,上章弹劾。可见,选 B项。13.(2013年真题)据魏书刑罚志记载,北魏延昌三年,冀州阜城之民费羊皮为葬母而卖女为婢,按律当死。此案在朝野引起巨大争议,后经宣武帝权衡各方意见,作出最终裁决:“羊皮卖女葬母,孝诚可嘉,便可特原。”
19、关于此案判决所遵循的法律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亲属相犯,罪不至死B.为申张孝道,可特赦罪责 C.诏令与律条冲突时,须依律断案D.子女的人格从属尊长,不受法律保护解析:解析:据魏书刑罚志记载,北魏延昌三年,尚书李平奏:“冀州阜城民费羊皮母亡,家贫无以葬,卖七岁子与同城人张回为婢。回转卖于鄃县民梁定之,而不言良状。按盗律掠人、掠卖人、和卖人为奴婢者,死。回故买羊皮女,谋以转卖。依律处绞刑。”诏日:”律称和卖人者,谓两人诈取他财。今羊皮卖女,告回称良,张回利贱,知良公买。诚于律俱乖,而两各非诈。此女虽父卖为婢,体本是良。回转卖之日,应有迟疑,而决从真卖。于情不可。更推例
20、以为永式。”费羊皮因为家贫,没有钱可以葬母,所以卖了自己的女儿给张回做奴婢,但是张回又卖给了梁定之,并且卖的时候没有说明费羊皮的女儿原先是良人。根据这个案例,不同的大臣发表了不同意见,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明文的法律规定。最终费羊皮因为动机符合儒家义理,“便可特原”。综上所述,只有 B项符合题意,选 B项。14.(2013年真题)首次明确区分律和令,从而解决了秦汉以来律令混杂问题的古代律典是( )。(分数:2.00)A.晋律 B.新律C.北齐律D.北魏律解析:解析:晋律首次将律和令明确分开,解决了汉代以来律令混杂、矛盾的局面,故选 A项。15.(2014年真题)下列关于法经的表述,正确的是( )。
21、(分数:2.00)A.法经的编纂者是商鞅B.法经将“名例”置为首篇C.法经确立的九篇体例为后世法典所继承和发展D.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 解析:解析:法经的编纂者是李悝,而不是商鞅。可见,A 项表述错误。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将盗法和贼法两篇置于篇首,法经没有“名例”篇,其第六篇具法类似于北齐之后至清朝的法典总则篇目“名例”。可见,B 项表述错误。法经确立了 6篇体例,而不是 9篇,汉代的基本法典九章律的篇目为 9篇,且该 9篇体例并没有被后世沿用,曹魏律在九章律基础上删繁就简,确立了 18篇的体例。可见,C 项表述错误。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
22、、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发端。可见,D 项表述正确。二、多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6.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7.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朝死刑刑种的是( )。(分数:2.00)A.夷三族 B.具五刑 C.定杀 D.腰斩 解析:解析:秦朝的死刑包括戮、磔、腰斩、车裂、弃市、夷三族、具五刑、定杀等。18.秦朝的法律形式包括( )。(分数:2.00)A.律 B.法律答问 C.条法事类D.令 解析:解析:秦朝的法律形式包括律
23、、令、封诊式、廷行事和法律答问五种。条法事类属于宋朝的立法形式。19.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朝徒刑的有( )。(分数:2.00)A.鬼薪白粲 B.完城旦舂 C.隶臣妾 D.髡刑解析:解析:汉朝的徒刑包括髡钳城旦舂、完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罚作、复作、司寇等。髡刑是耻辱刑,而不是徒刑。20.南北朝时期,“官当”制度正式确立于( )。(分数:2.00)A.魏新律B.晋律C.北魏律 D.南陈律 解析:解析:北魏律和南陈律首次将“官当”入律。21.为晋律注疏的律学家有( )。(分数:2.00)A.长孙无忌B.萧何C.张斐 D.杜预 解析:解析:晋律学家张斐、杜预为晋律作注,因此晋律也称为张杜律。长孙无
24、忌为永徽律注疏。萧何不是律学家,也不是西晋时期的人。22.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汉时期的耻辱刑有( )。(分数:2.00)A.髡刑 B.耐刑 C.完刑 D.宫刑解析:解析:秦汉时期的耻辱刑包括髡刑、耐刑和完刑。宫刑属于肉刑体系,不是耻辱刑。23.下列选项中,属于古代对故意犯罪称谓的有( )。(分数:2.00)A.眚B.非眚 C.端为 D.不端解析:解析:西周将故意称为“非眚”,秦朝将故意称为“端”或“端为”。西周将过失称为“眚”,秦朝将过失称为“不端”。24.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朝立法指导思想的有( )。(分数:2.00)A.无为而治 B.德主刑辅 C.德本刑用D.黄老思想 解析:解析:汉朝初年至汉
25、武帝以前,立法指导思想为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汉武帝之后的立法指导思想为德主刑辅。德本刑用是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25.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朝起诉限制制度的有( )。(分数:2.00)A.公室告 B.非公室告 C.读鞫D.乞鞫解析:解析:秦朝对起诉有严格限制,秦朝把杀人、偷盗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列为严惩对象,为“公室告”,官府对此必须受理;把“子盗父母,父母擅刑”以及髡子及奴妾等引起的诉讼称为“非公室告”,官府不予受理。读鞫的意思是宣读判决书,乞鞫的意思是申请再审,它们与起诉无关。26.汉朝危害封建君主专制集权的罪名有( )。(分数:2.00)A.左官罪 B.阿党附益罪 C.出界罪 D.酎金罪 解
26、析:解析:汉朝危害封建君主专制集权的犯罪有左官罪、阿党附益罪、出界罪和酎金罪。27.秦朝的刑法适用原则有( )。(分数:2.00)A.亲亲得相首匿B.上请C.诬告反坐 D.盗窃按赃值定罪 解析:解析:A 项和 B项为汉朝的刑法适用原则。28.汉朝的起诉形式有( )。(分数:2.00)A.告诉 B.公室告C.举劾 D.非公室告解析:解析:汉朝起诉形式有告诉和举劾两种;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为秦朝起诉制度的范畴。29.汉朝实行的三公九卿制中,三公包括( )。(分数:2.00)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令刺史解析:解析:汉朝的“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令刺史为汉朝地方监察机关,并不是中
27、央行政机构名称。30.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 )形成的。(分数:2.00)A.户律 B.兴律 C.擅兴律D.厩律 解析:解析:九章律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户、兴、厩三篇,形成 9篇。31.曾经下诏废除宫刑的朝代有( )。(分数:2.00)A.汉朝B.北魏C.西魏 D.北齐 解析:解析:西魏和北齐政权下诏废宫刑,宫刑退出历史舞台。32.下列关于晋律内容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晋律揭开了我国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序幕B.晋律首次规定了“服制定罪”制度 C.晋律首次使得封建成文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D.晋律指的就是张杜律 解析:解析:A 项错在:晋律是我国第一部封建法律儒家化的成文法典,但这并不意味着晋律拉开了我国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序幕。C 项错在:北齐律首次使封建成文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而不是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