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1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5911       资源大小:52.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13及答案解析.doc

    1、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 13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2014年真题)下列关于秦朝立法指导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秦朝的立法强调“兼爱”、“非攻”B.秦朝的立法主张“缘法而治”和“法令由一统”C.秦朝的立法体现“无为而治”的老庄核心思想D.秦朝的立法提倡“德治”、“礼治”与“人治”3.(2014年真题)汉代律无正条时,可以援引典型判例作为裁断案件

    2、的依据。由此形成的法律形式称为( )。(分数:2.00)A.律B.令C.科D.比4.(2014年真题)南梁创立了一种名为“测罚”的刑讯方式。下列关于该刑讯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墨面文身、挑筋去指B.以利刃零割碎剐肌肤,残损肢体C.对拒不招供者断绝饮食,三日后才许进食少量粥D.对受审者先鞭笞,再令其负枷械刑具站立于顶部尖圆且仅容两足的一尺土垛上5.(2015年真题)战国时期李悝作法经六篇,其内容属于诉讼法制度的篇章是( )。(分数:2.00)A.盗法B.杂法C.网法D.具法6.(2015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耻辱刑的刑罚是( )。(分数:2.00)A.髡刑B.隶臣妾

    3、C.赀刑D.城旦舂7.(2015年真题)汉朝法律规定,被告人及其亲属不服官府判决的,可申请重审。这一诉讼程序称为( )。(分数:2.00)A.录囚B.乞鞫C.举劾D.读鞫8.(2015年真题)中国刑律中最早规定“准五服以制罪”,使法律成为“峻礼教之防”的法典是( )。(分数:2.00)A.北齐律B.开皇律C.贞观律D.泰始律9.(2015年真题)“八议”是中国古代优遇官僚贵族的法律制度,即指八种人犯罪可经议罪减免刑罚。“八议”中“议宾”的对象是指( )。(分数:2.00)A.皇亲国戚B.贤人能臣C.前朝皇室宗亲D.三品以上职事官10.(2016年真题)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

    4、该法典中具有诉讼法性质的篇目是( )。(分数:2.00)A.网法与捕法B.网法与杂法C.杂法与具法D.捕法与具法11.(2016年真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秦朝法制指导思想的是( )。(分数:2.00)A.缘法而治B.法令由一统C.严刑重法D.明刑弼教12.(2016年真题)秦律规定:“盗封啬夫可(何)论?廷行事以伪写印。”这里的“廷行事”是指( )。(分数:2.00)A.制定法B.司法成例C.立法解释D.司法解释13.(2016年真题)汉成帝时,甲杀人,告之其养子乙,乙藏匿甲。问乙何论?( )。(分数:2.00)A.坐杀人共犯B.坐窝藏C.上请D.不当坐14.(2016年真题)汉律的罪名除沿袭

    5、秦制外,又增设了一些新罪名。“左官”便是其中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之一,具体是指( )。(分数:2.00)A.诸侯国官吏与诸侯王结党,知其犯罪而不举奏B.朝廷大臣交通诸侯,助其获得非法利益C.朝廷官员“舍天子而仕诸侯”D.泄露朝廷机密事宜15.(2016年真题)中国古代最早将法典的篇数简化为十二篇的是( )。(分数:2.00)A.魏律B.晋律C.大业律D.北齐律16.(2016年真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刑讯野蛮残酷。南陈创立了一种名为“测立”的刑讯方式。下列对于该刑讯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用车辐粗杖夹压受审者的脚踝B.将铁犁烧红,令受审者立其上C.对受审者断绝饮食,三

    6、日后才许进食少量粥,循环使用D.对受审者先鞭笞,再令其负枷械刑具站立于顶部尖圆且仅容两足的一尺土垛上17.将刑名律改为刑名、法例两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A.法经B.九章律C.晋律D.曹魏律18.首次以“名例律”作为总则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A.曹魏律B.泰始律C.北齐律D.开皇律19.杖刑是由( )政权创立的。(分数:2.00)A.北魏B.北齐C.隋朝D.宋朝20.曹魏律一共( )。(分数:2.00)A.12篇B.18篇C.20篇D.9篇21.秦朝把庭审案件称为( )。(分数:2.00)A.诏狱B.讯狱C.鞫狱D.治狱22.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法律形

    7、式式,指的是( )。(分数:2.00)A.封诊式B.大统式C.永式D.户调式23.首创总则篇目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A.法经B.曹魏律C.北魏律D.北齐律24.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封建成文法典总则始创于法经,完善于北齐律B.九章律中的总则篇在尾不在首C.秋冬行刑不属于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D.春秋决狱“论心定罪”,故而为司法的野蛮擅断提供了依据25.西晋以( )作为全国最高司法机关。(分数:2.00)A.大理B.司寇C.廷尉D.大理寺26.法经中类似于诉讼法的篇目名称是( )。(分数:2.00)A.盗法篇B.捕法篇C.杂法篇D.具法篇27.第

    8、一次以“具律”作为法典总则篇目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曹魏律二、多选题(总题数:5,分数:10.00)28.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9.(2011年真题)汉代法律规定的对外贸易的违禁物包括( )。(分数:2.00)A.丝绸B.马C.兵器D.铜钱30.(2012年真题)在汉代,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包括( )。(分数:2.00)A.出界B.非正C.酎金D.阿党附益31.(2013年真题)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立法

    9、指导思想主要包括( )。(分数:2.00)A.一断于法B.刑无等级C.轻罪重刑D.明德慎罚32.(2015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汉代选拔和任用官吏方法的有( )。(分数:2.00)A.征召B.察举C.辟举D.科举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 13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2014年真题)下列关于秦朝立法指导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秦朝的立法强调“

    10、兼爱”、“非攻”B.秦朝的立法主张“缘法而治”和“法令由一统” C.秦朝的立法体现“无为而治”的老庄核心思想D.秦朝的立法提倡“德治”、“礼治”与“人治”解析:解析:秦朝以法家治国,倡导“法治”,尤其推崇韩非子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秦朝并不倡导“兼爱”、“非攻”,“兼爱”、“非攻”为墨家思想。可见,A 项表述错误。秦朝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强调“缘法而治”、“法令由一统”,即以法律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法令。可见,B 项表述正确。“无为而治”是汉初至汉武帝之前推行的立法指导思想,属于黄老学说的范畴。秦朝推行“以法治国”,而不是“无为而治”。可见,C 项表述错误。秦朝倡导“法

    11、治”,而非“德治”、“礼治”、“人治”。可见,D 项表述错误。3.(2014年真题)汉代律无正条时,可以援引典型判例作为裁断案件的依据。由此形成的法律形式称为( )。(分数:2.00)A.律B.令C.科D.比 解析:解析:汉代律无正条时,可以援引典型判例作为裁断案件的依据。由此形成的法律形式称为比或决事比。可见,选 D项。汉代的主要法律形式包括律、令、科、比。律即正式的律典;令即皇帝随时发布的诏令或臣下提出经皇帝批准的立法建议;科即律以外规定犯罪与刑罚及行政管理方面的单行法规,该法律形式在南北朝时期被北魏创立的“格”所取代。4.(2014年真题)南梁创立了一种名为“测罚”的刑讯方式。下列关于该

    12、刑讯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墨面文身、挑筋去指B.以利刃零割碎剐肌肤,残损肢体C.对拒不招供者断绝饮食,三日后才许进食少量粥 D.对受审者先鞭笞,再令其负枷械刑具站立于顶部尖圆且仅容两足的一尺土垛上解析:解析:南北朝南梁时期的“测罚”是指对不招供者断绝饮食,3 日后才允许进食少量的粥,并循环使用的刑罚。可见,选 C项。墨面文身、挑筋去指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明大诰中规定适用的酷刑,大明律没有规定此刑罚,是法外肉刑。可见,不选 A项。以利刃零割碎剐肌肤,残损肢体俗称“千刀万剐”,即凌迟刑,创立于五代,宋代成为法定刑。可见,不选 B项。对受审者先鞭笞,再令其负枷械刑具站立于顶部

    13、尖圆且仅容两足的一尺土垛上,此刑罚为南北朝时期南陈创立,称为“测立之法”。可见,不选 D项。5.(2015年真题)战国时期李悝作法经六篇,其内容属于诉讼法制度的篇章是( )。(分数:2.00)A.盗法B.杂法C.网法 D.具法解析:解析:法经6 篇中,体现诉讼法制度内容的篇目是网法,故选 C项。6.(2015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耻辱刑的刑罚是( )。(分数:2.00)A.髡刑 B.隶臣妾C.赀刑D.城旦舂解析:解析:秦汉时期的耻辱刑包括髡刑(剃去犯人头发)、耐刑(剃去犯人胡须)和完刑(保留发肤免髡剃)。可见,选 A项。隶臣妾(为官府服役)为作刑,而非耻辱刑,故不选 B项。赀刑(类似于罚金)

    14、为财产刑,而非耻辱刑,故不选 C项。城旦舂(男子筑城墙、修城池,女子舂米)为作刑,而非耻辱刑,故不选 D项。7.(2015年真题)汉朝法律规定,被告人及其亲属不服官府判决的,可申请重审。这一诉讼程序称为( )。(分数:2.00)A.录囚B.乞鞫 C.举劾D.读鞫解析:解析:汉朝法律规定,被告人及其亲属不服官府判决的,可申请重审,该诉讼程序称为“乞鞫”,故选 B项。录囚是指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囚徒的复核审录,监督和检查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以平反冤狱,梳理滞狱的制度。举劾是指官吏代表国家纠举犯罪,类似于现代的“公诉”。读鞫是指向被告及其亲属宣读判决书。8.(2015年真题)中国刑律中最早规

    15、定“准五服以制罪”,使法律成为“峻礼教之防”的法典是( )。(分数:2.00)A.北齐律B.开皇律C.贞观律D.泰始律 解析:解析:中国古代刑律中最早规定“准五服以制罪”的法典是泰始律(晋律),“准五服以制罪”是法律儒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使法律成为“峻礼教之防”的工具。可见,选 D项。9.(2015年真题)“八议”是中国古代优遇官僚贵族的法律制度,即指八种人犯罪可经议罪减免刑罚。“八议”中“议宾”的对象是指( )。(分数:2.00)A.皇亲国戚B.贤人能臣C.前朝皇室宗亲 D.三品以上职事官解析:解析:八议为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议宾的对象是前朝皇室宗亲,故选 C项。

    16、议亲的对象是皇亲国戚,议故的对象是皇帝故旧,议贤的对象是有大德行与影响的人,议能的对象是有大才能的人,议功的对象是有大功勋的人,议贵的对象是贵族官僚,议勤的对象是为国家勤劳服务的人。10.(2016年真题)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该法典中具有诉讼法性质的篇目是( )。(分数:2.00)A.网法与捕法 B.网法与杂法C.杂法与具法D.捕法与具法解析:解析:法经是由盗、贼、网(囚)、捕、杂、具6 篇组成。盗法是关于侵犯官私财产所有权犯罪的法律规定。贼法是关于人身伤害、破坏社会秩序的法律规定。网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网法和捕法

    17、相当于诉讼法的篇目。杂法是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主要规定了“六禁”。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于近代刑法典的总则篇。可见,选 A项。11.(2016年真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秦朝法制指导思想的是( )。(分数:2.00)A.缘法而治B.法令由一统C.严刑重法D.明刑弼教 解析:解析:秦朝立法指导思想包括“缘法而治”、“法令由一统”和严刑重法。明刑弼教是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可见,选 D项。12.(2016年真题)秦律规定:“盗封啬夫可(何)论?廷行事以伪写印。”这里的“廷行事”是指( )。(分数:2.00)A.制定法B.司法成例 C.立法解释D.司法解释

    18、解析:解析:秦朝的“廷行事”即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在律文没有相关规定时,可以作为司法实践中同类案件判决的依据。可见,选 B项。13.(2016年真题)汉成帝时,甲杀人,告之其养子乙,乙藏匿甲。问乙何论?( )。(分数:2.00)A.坐杀人共犯B.坐窝藏C.上请D.不当坐 解析:解析:根据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对于“子为父隐”的,除谋反、谋大逆之罪外,隐匿者不负刑事责任,故“不当坐”。可见,选 D项。14.(2016年真题)汉律的罪名除沿袭秦制外,又增设了一些新罪名。“左官”便是其中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之一,具体是指( )。(分数:2.00)A.诸侯国官吏与诸侯王结党,知其犯罪而不举奏B.朝廷大臣交通

    19、诸侯,助其获得非法利益C.朝廷官员“舍天子而仕诸侯” D.泄露朝廷机密事宜解析:解析:汉律规定的左官罪即地方官吏与诸侯王结为死党,以对抗中央,即“舍天子而仕诸侯”。可见,选 C项。A 项表述的是汉律规定的阿党罪,B 项表述的是汉律规定的附益罪,二者合称为“阿党附益罪”。D 项表述的是汉律规定的漏泄省中语罪。15.(2016年真题)中国古代最早将法典的篇数简化为十二篇的是( )。(分数:2.00)A.魏律B.晋律C.大业律D.北齐律 解析:解析:中国古代最早将法典的篇数简化为 12篇的是北齐律,北齐律首次使封建成文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可见,选 D项。魏律、大业律均为 18篇。晋律为 20篇。16

    20、.(2016年真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刑讯野蛮残酷。南陈创立了一种名为“测立”的刑讯方式。下列对于该刑讯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用车辐粗杖夹压受审者的脚踝B.将铁犁烧红,令受审者立其上C.对受审者断绝饮食,三日后才许进食少量粥,循环使用D.对受审者先鞭笞,再令其负枷械刑具站立于顶部尖圆且仅容两足的一尺土垛上 解析:解析:南陈创立了测立之法,对受审者先鞭打二十,笞捶三十,再迫其负枷械刑具,站立于顶部尖圆、仅容两足的一尺高的土垛上,折磨逼供。可见,选 D项。A、B 项表述为北齐的刑讯之法。C 项表述为南梁的测罚之法。17.将刑名律改为刑名、法例两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21、。(分数:2.00)A.法经B.九章律C.晋律 D.曹魏律解析:解析:曹魏律将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完善了封建成文法典的总则。晋律在刑名之后添法例,二篇共同构成法典总则性质。18.首次以“名例律”作为总则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A.曹魏律B.泰始律C.北齐律 D.开皇律解析:解析:北齐律将晋律的刑名、法例两篇合为一篇,最终完善了封建成文法典的总则,也属于首创。19.杖刑是由( )政权创立的。(分数:2.00)A.北魏 B.北齐C.隋朝D.宋朝解析:解析:北魏时期增设鞭刑和杖刑,形成死、流、徒、杖、鞭五种刑罚,这为笞、杖、徒、流、死封建制五刑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20.曹魏

    22、律一共( )。(分数:2.00)A.12篇B.18篇 C.20篇D.9篇解析:解析:曹魏律一共 18篇。21.秦朝把庭审案件称为( )。(分数:2.00)A.诏狱B.讯狱C.鞫狱D.治狱 解析:解析:在秦朝,讯问被告被称为“讯狱”,庭审案件被称为“治狱”。22.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法律形式式,指的是( )。(分数:2.00)A.封诊式B.大统式 C.永式D.户调式解析:解析:秦朝的封诊式不是独立的“式”;永式为唐朝“式”的一种。23.首创总则篇目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A.法经 B.曹魏律C.北魏律D.北齐律解析:解析:法经中的“具法”相当于总则,故为始创。24.下列选项中,

    23、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封建成文法典总则始创于法经,完善于北齐律 B.九章律中的总则篇在尾不在首C.秋冬行刑不属于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D.春秋决狱“论心定罪”,故而为司法的野蛮擅断提供了依据解析:解析:B 项错在:九章律中的具律,既不在首,也不在尾。C 项错在:秋冬行刑是汉朝刑罚执行上儒家化的表现。D 项错在:春秋决狱虽然“论心定罪”,但这并非说明该制度在作用上都是消极的,无论怎样,该制度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仍然起到弥补法律不足的作用。25.西晋以( )作为全国最高司法机关。(分数:2.00)A.大理B.司寇C.廷尉 D.大理寺解析:解析:秦、汉、三国两晋时期,廷尉一直是全国

    24、最高司法机关,到了北齐才将廷尉改为大理寺。26.法经中类似于诉讼法的篇目名称是( )。(分数:2.00)A.盗法篇B.捕法篇 C.杂法篇D.具法篇解析:解析:法经中类似于诉讼法的篇目名称有囚法和捕法二篇。27.第一次以“具律”作为法典总则篇目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A.法经B.秦律 C.九章律D.曹魏律解析:解析:法经中称为具法,商鞅改法为律后,秦律始称具律。二、多选题(总题数:5,分数:10.00)28.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

    25、29.(2011年真题)汉代法律规定的对外贸易的违禁物包括( )。(分数:2.00)A.丝绸B.马 C.兵器 D.铜钱 解析:解析:为维护国家安全,汉律规定,不准以违禁物品如铁、兵器、马匹、铜钱等与匈奴互市,但在与西域和中亚各国的贸易中,则采取种种优惠政策,没有上述通商物品种类和数量的限制。可见,选B、C、D 项。30.(2012年真题)在汉代,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包括( )。(分数:2.00)A.出界 B.非正 C.酎金 D.阿党附益 解析:解析:汉代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包括:(1)阿党附益:诸侯官吏与诸侯王结成一党为“阿党”;中央朝臣外附诸侯以谋取法外利益者为“附益”。(2)左官:汉朝凡在朝廷

    26、为官者为“右官”,在诸侯为官者为“左官”,并规定凡“舍天子而仕诸侯者”皆为左官,鉴于汉武帝时期衡山王谋反有左官参与其中,故以左官罪严厉打击之。(3)非正:非嫡系子孙继承爵位。(4)出界:诸侯王擅自越出所封邑的疆界。规定此罪有利于防止诸侯越界串通对抗中央。(5)僭越:诸侯百官用了不该用的器物、服饰、乘舆等行为。(6)漏泄省中语:泄露朝廷机密。(7)酎金:诸侯供奉的黄金不合成色。可见,备选项都属于汉朝规定的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故应全选。31.(2013年真题)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立法指导思想主要包括( )。(分数:2.00)A.一断于法 B.刑无等级 C.轻罪重刑 D.明德慎罚解析:解析: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包括“一断于法”、“刑无等级”、“轻罪重刑”和“法布于众”。可见,选 A、B、C 项。明德慎罚是西周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故不选 D项。32.(2015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汉代选拔和任用官吏方法的有( )。(分数:2.00)A.征召 B.察举 C.辟举 D.科举解析:解析:汉代选拔和任用官吏的方法有察举、征召、辟举、任子和太学补官。可见,选 A、B、C 项。科举始于隋朝,汉代无科举,故不选 D项。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1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