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法律职业与法律方法)模拟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根据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分为( )。(分数:2.00)A.法定解释、学理解释B.字面解释、扩充解释、限制解释C.历史解释、目的解释、体系解释D.严格解释、自由解释3.婚姻法第 21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其中的“父母”“子女”应作( )。(分数:2.00)A
2、.限制解释B.字面解释C.文义解释D.扩充解释4.我国宪法第 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的“法律”一词应作( )。(分数:2.00)A.限制解释B.扩充解释C.字面解释D.法定解释5.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其划分标准是( )。(分数:2.00)A.解释的效力不同B.解释的体制不同C.解释的尺度不同D.解释的主体不同6.法律解释的方法有时是综合使用的,在通常情况下,最先使用的一个基本方法是( )。(分数:2.00)A.历史解释的方法B.体系解释的方法C.目的解释的方法D.文义解释的方法7.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制,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3、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如果它们两家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应当由哪一个机关作出最终解释?( )(分数:2.00)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司法部D.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8.在我国,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补充规定的,由哪一个机关进行解释?( )(分数:2.00)A.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C.全国人大常委会D.全国人大立法委员会9.在我国,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使用归纳推理的直接原因是( )。(分数:2.00)A.中国法制较为落后B.中国不存在判例法C.中国的归纳推理尚未得到法律的承认D.中国缺少法律推理的传统10.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对案件所适用
4、的法律进行的解释和说明,属于( )。(分数:2.00)A.司法解释B.立法解释C.非正式解释D.正式解释11.在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制中,有权进行行政解释的主体是( )。(分数:2.00)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法制办公室C.国务院办公厅D.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12.按照我国宪法和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权解释的是( )。(分数:2.00)A.最高人民法院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B.国务院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C.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D.法律专家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13.通过新旧法律的对比来了解法律的含义,属于法律解释方法中的( )。(分数:2.
5、00)A.文义解释B.体系解释C.目的解释D.历史解释14.把法律解释分为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其划分标准是( )。(分数:2.00)A.解释主体的不同B.字面意义不同C.解释尺度的不同D.解释方法的不同15.对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的实质内容进行价值评价的推理称为( )。(分数:2.00)A.形式推理B.类比推理C.实质推理D.分析推理16.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花木。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 )(分数:2.00)A.扩大解释B.文法解释C.目的解释D.历史解释17.“甲规则适用于乙案件,丙案件在实质上与乙案件相似,
6、因此甲规则也适用于丙案件”是对下列哪种推理形式的表述?( )(分数:2.00)A.演绎推理B.辩证推理C.归纳推理D.类比推理18.朱某是一大学教授兼某律师事务所律师。一次,他作为张某抢劫案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依刑法理论对抢劫罪的犯罪构成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综合其他方面发表了辩护意见,被法院采纳。该教授的辩护意见属于( )。(分数:2.00)A.司法解释B.学理解释C.有权解释D.正式解释19.我国刑法第 3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据此,下列选项错误的是哪项?( )(分数:2
7、.00)A.此条属于立法解释B.此条属于有权解释C.此条属于司法解释D.此条属于限制解释20.下列哪个属于正式解释?( )(分数:2.00)A.某法学家关于刑法第 14条的解释B.某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婚姻法第 17条的解释C.某地税局在执法过程中对税收征收管理法第 70条的解释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复议法第 30条第 1款有关问题的批复21.依照刑法规定,犯贪污罪的,个人贪污数额在 10万元以上的,处 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甲贪污公款 15万元,法院依法认定甲构成贪污罪,判处甲有期徒刑 11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法院运用的推理方式属于( )。(分数:2.00
8、)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实质推理D.辩证推理二、多选题(总题数:11,分数:22.00)22.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3.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和法规所作的解释,属于( )。(分数:2.00)A.正式解释B.体系解释C.行政解释D.有权解释24.某法学教授著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进行讲解、释义,这一活动属于( )。(分数:2.00)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非正式解释D.学理解释25.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
9、联系此条文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这种法律解释所采用的解释方法有( )。(分数:2.00)A.体系解释B.自由解释C.严格解释D.逻辑解释26.在疑难案件中,以下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实质推理( )。(分数:2.00)A.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B.在法律中对有关主题没有直接的明文规定C.法律规定之间有抵触D.事实出现“合法”与“合理”的矛盾27.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制,司法部对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所作的解释,属于( )。(分数:2.00)A.立法解释B.行政解释C.司法解释D.正式解释2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是( )。(分数:2.00)A.法定解释B.司
10、法解释C.正式解释D.行政解释29.把法律解释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其划分标准是( )。(分数:2.00)A.解释尺度的不同B.解释主体的不同C.解释方法的不同D.解释效力的不同30.王某在使用某产品过程中身体受到伤害,将厂家诉至法院要求进行赔偿,其中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被告方律师辩称,1 年前该法院在审理一起类似案件时并没有判予精神损害赔偿,因此本案也不应给予精神损害赔偿。但法院援引新颁布的司法解释判令被告方给予王某精神损害赔偿。下述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分数:2.00)A.被告方律师的推理是归纳推理B.被告方律师的推理是类比推理C.法院判决前后不一致,这是审判不公的表现D.法律推理要
11、受现行法律的约束,法院判决虽前后不一致,但在合法性上并无失当31.法律推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演绎推理的方法、归纳推理的方法和辩证推理的方法。在下列何种情况下需要采用辩证推理的方法?( )(分数:2.00)A.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B.出现法律空隙或法律漏洞C.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D.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32.刘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一规定中“子女”的含义进行了解释,他认为这里的“子女”仅指成年子女,不包括未成年子女。刘法官的这一解释属于( )。(分数:2.00)A.司法解释B.学理解释C.限制解释D.有权解释三、简答题(总题数
12、:3,分数:6.00)33.简答题第 64-66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4.简述法律解释的特点。(分数:2.00)_35.简述法律解释的意义。(分数:2.00)_四、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36.分析题第 67-69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7.某日,警察甲正在追捕一夺路而逃的抢劫者乙,见路旁停一辆未锁的摩托车,未向旁边站立的丙打招呼蒯顺手骑上去追乙,丙认为甲抢劫了自己的摩托车,于是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安机关查明后认为甲是为执行公务,因此可以不经丙允许而使用其车,丙听后认为极不公平。
13、 运用法理学的有关知识对此作出分析。(分数:2.00)_38.一男子驾车闯红灯被警察拦住,警察查明驾车人因要将其突发急病的邻居送往医院抢救而闯红灯。对此行为之性质与法律责任,两名警察持不同意见,警察甲认为任何情况下违反交通规则均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警察乙则认为驾车人为抢救病人,违反规则实出于不得已,因而不应受处罚。 请对两名警察在法律推理方式上的区别作出分析。(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9.论述题第 70小题,本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40.论述法律推理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法律职业与法律方
14、法)模拟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根据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分为( )。(分数:2.00)A.法定解释、学理解释B.字面解释、扩充解释、限制解释 C.历史解释、目的解释、体系解释D.严格解释、自由解释解析:解析:解释尺度的不同指解释是比字面意思范围为宽为窄还是不变,按此标准可将法律解释分成扩充解释、限制解释、字面解释。3.婚姻法第 21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
15、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其中的“父母”“子女”应作( )。(分数:2.00)A.限制解释 B.字面解释C.文义解释D.扩充解释解析:4.我国宪法第 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的“法律”一词应作( )。(分数:2.00)A.限制解释B.扩充解释 C.字面解释D.法定解释解析:解析:这里的法律是指广义上的法律,包括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故为扩充解释。5.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其划分标准是( )。(分数:2.00)A.解释的效力不同B.解释的体制不同C.解释的尺度不同D.解释的主体不同 解析:解析: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又可分为立法解
16、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6.法律解释的方法有时是综合使用的,在通常情况下,最先使用的一个基本方法是( )。(分数:2.00)A.历史解释的方法B.体系解释的方法C.目的解释的方法D.文义解释的方法 解析:解析:文义解释法既是首先使用的方法,又是必须使用的方法。7.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制,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如果它们两家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应当由哪一个机关作出最终解释?( )(分数:2.00)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司法部D.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解析: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冲突司法解释作出裁决。8.在我国,凡关于法律
17、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补充规定的,由哪一个机关进行解释?( )(分数:2.00)A.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人大立法委员会解析:解析:法律条文本身需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补充规定是立法的范畴,当然只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权。9.在我国,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使用归纳推理的直接原因是( )。(分数:2.00)A.中国法制较为落后B.中国不存在判例法 C.中国的归纳推理尚未得到法律的承认D.中国缺少法律推理的传统解析:解析:判例法是最典型的归纳推理,我国不存在判例法,因此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采用归纳推理,而多用演绎推理。10.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审
18、判过程中对案件所适用的法律进行的解释和说明,属于( )。(分数:2.00)A.司法解释B.立法解释C.非正式解释 D.正式解释解析:解析:在我国司法解释权属于最高司法机关,其他司法机关的解释都是非正式解释。11.在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制中,有权进行行政解释的主体是( )。(分数:2.00)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法制办公室C.国务院办公厅D.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 解析:解析:行政解释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但这种行政机关仅限于制定行政法规的国务院及制定行政规章的各部委。12.按照我国宪法和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权解释的是( )。(分数:2.00)
19、A.最高人民法院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B.国务院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C.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D.法律专家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解析:解析:对宪法的解释只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来进行,最高人民法院没有解释权,也就是说在我国不存在宪法的司法解释。13.通过新旧法律的对比来了解法律的含义,属于法律解释方法中的( )。(分数:2.00)A.文义解释B.体系解释C.目的解释D.历史解释 解析:解析:历史解释的主要形式有两大方面:一是研究其背景材料;二是进行相关对比。对于第一方面掌握没有问题,第二方面往往被考生忽略,另外还容易与体系解释发生混淆,要注意区分。14.把法律解释分为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
20、、目的解释,其划分标准是( )。(分数:2.00)A.解释主体的不同B.字面意义不同C.解释尺度的不同D.解释方法的不同 解析:解析:按解释方法的不同,法律解释可分为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等。15.对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的实质内容进行价值评价的推理称为( )。(分数:2.00)A.形式推理B.类比推理C.实质推理 D.分析推理解析:解析:实质推理相对于形式推理而言,是在遇复杂案件特别是在作为推理的前提处于矛盾状态时,运用辩证思维从中选出最佳命题而作出的推理。16.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花木。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 )
21、(分数:2.00)A.扩大解释B.文法解释C.目的解释 D.历史解释解析:解析:本题所述是典型的目的解释,即要按立法目的对意思不明确的法律规定作出合乎立法目的的解释。17.“甲规则适用于乙案件,丙案件在实质上与乙案件相似,因此甲规则也适用于丙案件”是对下列哪种推理形式的表述?( )(分数:2.00)A.演绎推理B.辩证推理C.归纳推理D.类比推理 解析:解析: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几个对象的某些相同属性,推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面也存在相同点的推理。18.朱某是一大学教授兼某律师事务所律师。一次,他作为张某抢劫案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依刑法理论对抢劫罪的犯罪构成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综合其他方面发表了
22、辩护意见,被法院采纳。该教授的辩护意见属于( )。(分数:2.00)A.司法解释B.学理解释 C.有权解释D.正式解释解析:解析:不管个人的解释是否最终被何种机关所采纳,都是非正式解释,该教授的解释属学理解释。19.我国刑法第 3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据此,下列选项错误的是哪项?( )(分数:2.00)A.此条属于立法解释B.此条属于有权解释C.此条属于司法解释 D.此条属于限制解释解析:解析:此解释非为最高司法机关作出,因而不属于司法解释。另外,该条对毒品的范围作出意思较
23、字面意思为窄的解释,因而是限制解释。20.下列哪个属于正式解释?( )(分数:2.00)A.某法学家关于刑法第 14条的解释B.某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婚姻法第 17条的解释C.某地税局在执法过程中对税收征收管理法第 70条的解释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复议法第 30条第 1款有关问题的批复 解析:解析: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也是司法解释,是正式解释。21.依照刑法规定,犯贪污罪的,个人贪污数额在 10万元以上的,处 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甲贪污公款 15万元,法院依法认定甲构成贪污罪,判处甲有期徒刑 11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法院运用的推理方式属于( )。(分数:2
24、.00)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C.实质推理D.辩证推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推理。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对此可分为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形式推理是指在作为推理的两个前提确定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实质推理是指这样一种情形:当作为推理前提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题时,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 因此只有在作为推理的两个前提法律规定和事实存在矛盾或不确定的情况下才需要实质推理。本题中法律规定明确,事实清楚,故不存在实质推理或辩证推理,因此只存在形式推
25、理。二、多选题(总题数:11,分数:22.00)22.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3.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和法规所作的解释,属于( )。(分数:2.00)A.正式解释 B.体系解释C.行政解释 D.有权解释 解析:解析:依不同标准行政解释可归于不同范畴,它同时属于正式解释、有权解释、法定解释。24.某法学教授著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进行讲解、释义,这一活动属于( )。(分数:2.00)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非正式解释 D.学理解释 解
26、析:解析:该教授的解释是学理解释,自然是非正式解释。25.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条文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这种法律解释所采用的解释方法有( )。(分数:2.00)A.体系解释 B.自由解释C.严格解释D.逻辑解释 解析:解析:体系解释又叫系统解释,同时这种解释又会涉及逻辑解释,故 D项也正确。26.在疑难案件中,以下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实质推理( )。(分数:2.00)A.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 B.在法律中对有关主题没有直接的明文规定 C.法律规定之间有抵触 D.事实出现“合法”与“合理”的矛盾 解析:解析:四个选项都是需要进行实质推理的情况,形式推
27、理是在前提和适用法律的结果都明确的情况下所作出的说明过程,它不同于法律解释,注意区分不要受其干扰。同时要注意实质推理在两种情况下都是需要的:一是法律规定本身不明确或有矛盾;二是事实存在矛盾,需要作出价值衡量。27.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制,司法部对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所作的解释,属于( )。(分数:2.00)A.立法解释B.行政解释 C.司法解释D.正式解释 解析:解析:司法部是国务院部委,其对法律规范的解释是行政解释、正式解释。2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是( )。(分数:2.00)A.法定解释 B.司法解释 C.正式解释 D.行政解释解析:解析:最高人民法院
28、对法律所作出的解释是司法解释、法定解释、正式解释。29.把法律解释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其划分标准是( )。(分数:2.00)A.解释尺度的不同B.解释主体的不同 C.解释方法的不同D.解释效力的不同 解析:解析: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30.王某在使用某产品过程中身体受到伤害,将厂家诉至法院要求进行赔偿,其中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被告方律师辩称,1 年前该法院在审理一起类似案件时并没有判予精神损害赔偿,因此本案也不应给予精神损害赔偿。但法院援引新颁布的司法解释判令被告方给予王某精神损害赔偿。下述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分数:2.00)A.被告方律师
29、的推理是归纳推理B.被告方律师的推理是类比推理 C.法院判决前后不一致,这是审判不公的表现D.法律推理要受现行法律的约束,法院判决虽前后不一致,但在合法性上并无失当 解析:解析:律师的推理是典型的类比推理;法院的判决以法律为准绳,是合法的。31.法律推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演绎推理的方法、归纳推理的方法和辩证推理的方法。在下列何种情况下需要采用辩证推理的方法?( )(分数:2.00)A.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 B.出现法律空隙或法律漏洞 C.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 D.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 解析:解析:辩证推理也叫实质推理,指在遇法律规定不明或推理前提存在矛盾的命题的情况下之推理。
30、本题所述均是法律规定方面需要实质推理的情形。32.刘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一规定中“子女”的含义进行了解释,他认为这里的“子女”仅指成年子女,不包括未成年子女。刘法官的这一解释属于( )。(分数:2.00)A.司法解释B.学理解释 C.限制解释 D.有权解释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解释的分类和方法。婚姻法中“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中的子女只能解释为成年子女,而不是所有子女,故是法律解释中的限制解释,即作出比其字面意思为窄的解释。刘法官的解释尽管是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的解释,但仍然是学理解释,这是因为在我国有权解释的主体具有特定性,立法解释的
31、主体仅限全国人大常委会,司法解释的主体仅限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行政解释的主体仅限国务院职能部门,故在我国,个人的任何解释都是学理解释、非正式解释。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33.简答题第 64-66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34.简述法律解释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规定和它的附随情况。法律规定或法律条文是解释所要面对的文本,法律解释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法律文本及其附随情况即制定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的背景,探求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法律意旨,即法律规定的意思和宗旨。 (2)法律解释
32、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首先,法律解释往往由待处理的案件引起。其次,法律解释需要将条文与案件事实结合起来进行。法律解释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确定某一法律规定对某一特定的法律事实是否有意义,也就是对一项对应于一个待裁判或处理的事实的法律规定加以解释。 (3)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这是指法律解释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过程。)解析:35.简述法律解释的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首先,法律解释是将抽象的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的法律事实的必要途径。在法律实施过程中,要把一般的法律规定适用于千差万别的具体情况,对各种具体的行为、事件和社会关系作出处理,就必须对法律作出必要的解释
33、。 其次,法律解释是寻求对法律规范的统一、准确和权威的理解和说明的需要。法律规范是以严格的、专门的法律概念、术语表述出来的,有时会与实际生活用语含义不同,不易为人们理解。同时,由于社会主体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等特定原因,对于同一法律规范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有权威性的法律解释,来统一人们的理解,保证法的实施的统一性。 再次,法律解释是弥补法律漏洞的重要手段。 最后,法律解释是调节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之关系的媒介。法律规范是相对稳定、定型的规则,而社会生活却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把相对确定的法律规定适用于不断变化的法律实际,就需要对法律规范作出必要的解释。以此在保证法律体
34、系和基本原则的稳定性的同时,能够适时根据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精神和规定,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符合实际的处理。)解析:四、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36.分析题第 67-69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37.某日,警察甲正在追捕一夺路而逃的抢劫者乙,见路旁停一辆未锁的摩托车,未向旁边站立的丙打招呼蒯顺手骑上去追乙,丙认为甲抢劫了自己的摩托车,于是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安机关查明后认为甲是为执行公务,因此可以不经丙允许而使用其车,丙听后认为极不公平。 运用法理学的有关知识对此作出分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
35、案:实质推理是指作为推理的两个前提(事实和法律)存在矛盾或不确定时而采用辩证的方法所作的实质推理,即实质推理的前提是两个前提不确定而无法进行形式推理,故只有先进行确定这两个前提的过程。本题材料中警察甲未经丙允许骑丙的摩托车是侵权行为还是正当行为即对甲骑车行为的定性是公安机关作出处罚决定这一形式推理的前提,而要对甲的该行为定性,只能运用辩证的方法,即在价值判断上是优先保护公共利益还是私人利益,如果优先保护公共利益,则甲的行为就是正当的,追赶逃犯是为公共利益,而摩托车被骑是私人利益,故从公安机关处理结果看,公安机关在实质推理过程中运用了辩证方法,以公共利益优先原则确定了甲的行为属正当,所以甲不该受
36、到处罚。)解析:38.一男子驾车闯红灯被警察拦住,警察查明驾车人因要将其突发急病的邻居送往医院抢救而闯红灯。对此行为之性质与法律责任,两名警察持不同意见,警察甲认为任何情况下违反交通规则均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警察乙则认为驾车人为抢救病人,违反规则实出于不得已,因而不应受处罚。 请对两名警察在法律推理方式上的区别作出分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警察甲运用的是形式推理,形式推理是指当作为推理的两个前提法律和事实都已确定的情况下所作的表面推理。由于法律规定闯红灯者应当罚款,而该人闯了红灯,故甲根据演绎推理法,认为应当给予该人罚款。 警察乙运用的是实质推理,实质推理是指当作为推理的
37、两个前提至少有一方不确定或有矛盾的情况下才进行的推理。在本题中,这个不确定的前提就是首先要确定该人闯红灯之行为是否合法。乙运用辩证推理,认为该男子闯红灯是为抢救病人,因而不违法,就不应当给予罚款。因此这是实质推理,当然乙在实质推理的过程中也运用了形式推理。)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9.论述题第 70小题,本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40.论述法律推理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律推理的方法有两大类: 一是形式逻辑方法; 二是辩证逻辑方法。 法律推理按照这两种方法可以分为形式推理、实质推理(辩证推理)两
38、大类。 (1)形式推理。形式推理是指解决法律问题时所运用的演绎方法、归纳方法和类推方法。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即根据一般性的知识推出关于特殊性的知识。其特点是结论寓于前提之中,或者说结论与前提具有蕴含关系,所以它又是必然性的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物或现象的知识推出该类事物或现象的一般原则的推理。在英美法系国家,判例法就是运用了归纳推理方法。在逻辑学上还存在一种叫类比推理的推理方法,即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相同属性,推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面也存在相同点的推理,将它运用到法律适用中,就是类推推理。如举重以明轻的道理就是典型的类推推理。 (2)实质推理。法律适用中的实质推理又称辩证推理,
39、它是指这样一种情形:当作为推理前提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题时,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法律适用中的辩证推理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辩证推理是法官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矛盾的命题时所进行的选择过程。 其二,辩证推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而引起的疑难问题。 其三,辩证推理是法官对法律或案件客观事实的辩证推理过程,它必须建立在事物多重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样一个客观基础之上。 其四,辩证推理是法官经过对具体事物的矛盾运动的研究而作的复杂的推理过程。 二者的联系:实质推理不排除运用演绎、归纳和类比的形式推理方法,但这些方法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或阶段,如果从其中的某个环节或阶段来讲,它们的结论属于局部结论而不是整个辩证推理的全面结论。形式推理方法在辩证推理中还存在相互转化的特点,同时,运用这些形式推理的目的与结果是最终要获得符合法律或案件辩证发展规律的合乎逻辑的结论。 二者的区别:实质推理是只有当作为推理的两个前提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题(前提不确定)时才有必要适用的一种推理方法,而形式推理恰好是前提确定时以逻辑的方式所进行的表面推理,这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其他具体区别参见实质推理的四个特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