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清末民初法律制度)模拟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清末颁布的第一部商事法律是( )。(分数:2.00)A.大清商律草案B.钦定大清商律C.改订大清现行商律草案D.商人通则3.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 年)又称为( )。(分数:2.00)A.“五五宪草”B.“天坛宪草”C.“袁记约法”D.“贿选宪法”4.临时约法颁布于( )。(分数:2.00)A.1
2、911 年B.1912 年C.1913 年D.1914 年5.1864 年清政府和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在租界内设立的特殊审判机构,称为( )。(分数:2.00)A.洋行B.会审公廨C.观审处D.领事法院6.清末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是( )。(分数:2.00)A.谘议局B.资政院C.修订法律馆D.宪政编查馆7.( )废除了服制定罪。(分数:2.00)A.大清律例B.大清现行刑律C.大清律集解D.大清新刑律8.清末修律过程中拟定的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是( )。(分数:2.00)A.大清现行刑律B.钦定大清商律C.中华民国民法D.大清民律草案9.清末颁布的一部过渡性的专门刑法典是( )
3、。(分数:2.00)A.暂行新刑律B.大清律例C.大清新刑律D.大清现行刑律10.首次引进假释制度的刑法典是( )。(分数:2.00)A.大清新刑律B.暂行新刑律C.中华民国刑法D.大清现行刑律11.下列关于北洋政府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法律近代化的重要阶段B.北洋政府颁布的刑法典是以大清现行刑律为蓝本制定的C.北洋政府实施乱世用重典的法制指导思想D.北洋政府运用的判例和解释例是由大理院汇编而形成的12.清末修律过程中,制定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商事法律是( )。(分数:2.00)A.改订大清商律B.钦定大清商律C.大清商律草案D.公司律13.关于清末修
4、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清末修律活动中,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大清现行刑律B.清末修律活动中,颁布了我国最早的商事法大清商律草案C.无论是对刑律的修订,还是对民事法律的修订,都有日本法学家的参与D.清末修律活动宣告了中华法系的解体,中国法制走向了近代化14.取消“八议”制度的刑法典是( )。(分数:2.00)A.大清律例B.大清现行刑律C.大清新刑律D.暂行新刑律15.首次承认律师地位的合法性是在( )。(分数:2.00)A.清末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D.北洋政府时期16.民国时期,标志着军阀专制全面确立的宪法性文件是( )。(分数:2
5、.00)A.“天坛宪草”B.“袁记约法”C.“贿选宪法”D.“五五宪草”17.北洋政府时期唯一的一部采用三权分立宪法原则的宪法性文件是( )。(分数:2.00)A.“天坛宪草”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C.“五五宪草”D.中华民国约法1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按照资本主义民法原则起草的民法典是( )。(分数:2.00)A.大清民律草案B.中华民国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民律草案总则编、债编准暂行参酌采用令19.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为( )。(分数:2.00)A.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B.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C.总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D.总则、物权、债、亲属、继承20.我
6、国行政诉讼制度最早建立于( )。(分数:2.00)A.清末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2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宪法是由( )政权公布的。(分数:2.00)A.孙中山政权B.袁世凯政权C.曹锟政权D.蒋介石政权二、多选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2.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3.体现了责任内阁制的宪法性文件包括( )。(分数:2.00)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天坛宪草”D.“五五宪草”24.清末“礼法之争
7、”的焦点有( )。(分数:2.00)A.亲属相妇B.无夫奸C.干名犯义D.子孙违反教令25.在中国近代,以判例和解释例作为重要法律渊源的政权有( )。(分数:2.00)A.清末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26.实行四级三审制的政权有( )。(分数:2.00)A.清末政府B.北洋政府C.南京临时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27.清末变法修律,任命的修订法律大臣有( )。(分数:2.00)A.沈家本B.张之洞C.劳乃宣D.伍廷芳28.大清现行刑律废除的刑罚或者制度有( )。(分数:2.00)A.八议B.凌迟刑C.刺配刑D.发遣刑29.大清新刑律废除的刑罚或者制度有( )。(分数:2.0
8、0)A.流刑B.斩刑C.比附定罪D.依服制定罪30.大清新刑律从西方引进的制度和原则有( )。(分数:2.00)A.保安处分B.假释C.正当防卫D.罪刑法定31.以“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的政权有( )。(分数:2.00)A.清末政府B.北洋政府C.南京临时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2.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3.简述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分数:2.00)_34.简述清末礼法之争的主要内容、结局和反映出的问题。(分数:2.00)_35.简述清末政府对司法组织体系的调整。(分数:2.00)_法律硕士
9、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清末民初法律制度)模拟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清末颁布的第一部商事法律是( )。(分数:2.00)A.大清商律草案B.钦定大清商律 C.改订大清现行商律草案D.商人通则解析:解析:钦定大清商律颁布于 1903 年,是清末颁布的第一部商事法律。其余的立法也属于商事法律,但颁布时间比钦定大清商律晚。3.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 年)又称为( )。(分数
10、:2.00)A.“五五宪草”B.“天坛宪草” C.“袁记约法”D.“贿选宪法”解析:解析:1913 年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因在北京天坛祈年殿起草的,因此又称为“天坛宪草”。4.临时约法颁布于( )。(分数:2.00)A.1911 年B.1912 年 C.1913 年D.1914 年解析:解析:临时约法于 1912 年 3 月 11 日由参议院三读通过。5.1864 年清政府和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在租界内设立的特殊审判机构,称为( )。(分数:2.00)A.洋行B.会审公廨 C.观审处D.领事法院解析:解析:1864 年清政府和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在租界内设立的特殊审判机构,称
11、为会审公廨(会审公堂)。故选 B 项。洋行是清政府在广州设立的对外贸易机构;观审处是观审机构,其设立依据是 1868 年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领事法院是依据虎门条约及其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设立的。6.清末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是( )。(分数:2.00)A.谘议局B.资政院 C.修订法律馆D.宪政编查馆解析:解析:清政府为了筹备立宪,在中央设立资政院作为预备立宪的中央咨询机关,设立谘议局作为地方咨询机关。宪政编查馆不是咨询机关,而是筹备机关。修订法律馆是清末修律的筹备机关,而不是宪政机关。7.( )废除了服制定罪。(分数:2.00)A.大清律例B.大清现行刑律C.大清律集解D.大清
12、新刑律 解析:解析:大清新刑律废除了斩刑、遣刑和流刑;取消名例律作为刑法总则,代之以总则作为名称;删除比附;取消官秩、良贱区分,取消了八议、服制定罪。8.清末修律过程中拟定的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是( )。(分数:2.00)A.大清现行刑律B.钦定大清商律C.中华民国民法D.大清民律草案 解析:解析:清末草拟的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草案。9.清末颁布的一部过渡性的专门刑法典是( )。(分数:2.00)A.暂行新刑律B.大清律例C.大清新刑律D.大清现行刑律 解析:解析:大清现行刑律是一部过渡性刑法典,不具有近代意义。10.首次引进假释制度的刑法典是( )。(分数:2.00)A.大清新刑律
13、 B.暂行新刑律C.中华民国刑法D.大清现行刑律解析:解析:大清新刑律首次引进了假释、正当防卫、缓刑、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制度和原则。11.下列关于北洋政府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法律近代化的重要阶段B.北洋政府颁布的刑法典是以大清现行刑律为蓝本制定的 C.北洋政府实施乱世用重典的法制指导思想D.北洋政府运用的判例和解释例是由大理院汇编而形成的解析:解析:北洋政府颁布的专门刑法典是暂行新刑律,而暂行新刑律是以大清新刑律为蓝本稍加删改制定而成的。故 B 项错误。其余选项表述都正确。12.清末修律过程中,制定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商事法律是( )。(分
14、数:2.00)A.改订大清商律B.钦定大清商律C.大清商律草案 D.公司律解析:解析:大清商律草案是清末修律过程中制定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商法典,但不是清政府制定的第一部商事法律。13.关于清末修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清末修律活动中,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大清现行刑律B.清末修律活动中,颁布了我国最早的商事法大清商律草案C.无论是对刑律的修订,还是对民事法律的修订,都有日本法学家的参与 D.清末修律活动宣告了中华法系的解体,中国法制走向了近代化解析:解析: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我国最早的商事法是清末修律活动中颁布的钦定大清商律
15、;日本法学家参与了修律活动,其中参与刑律修订的日本法学家是冈田朝太郎,参与民事法律修订的是松冈义正,参与商事法律修订的是志田钾太郎。14.取消“八议”制度的刑法典是( )。(分数:2.00)A.大清律例B.大清现行刑律C.大清新刑律 D.暂行新刑律解析:解析:(大清新刑律废除了斩刑、遣刑和流刑;取消名例律作为刑法总则,代之以总则作为名称;删除比附;取消官秩、良贱区分,取消了八议、服制定罪。15.首次承认律师地位的合法性是在( )。(分数:2.00)A.清末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D.北洋政府时期解析:解析:清末首次承认了律师制度的合法性。16.民国时期,标志着军阀专制全面确立
16、的宪法性文件是( )。(分数:2.00)A.“天坛宪草”B.“袁记约法” C.“贿选宪法”D.“五五宪草”解析:解析:袁世凯炮制的“袁记约法”,使军阀专制合法化。17.北洋政府时期唯一的一部采用三权分立宪法原则的宪法性文件是( )。(分数:2.00)A.“天坛宪草” 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C.“五五宪草”D.中华民国约法解析:解析:“天坛宪草”秉承于临时约法,成为北洋政府时期唯一的一部采用三权分立宪法原则的宪法性文件。1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按照资本主义民法原则起草的民法典是( )。(分数:2.00)A.大清民律草案 B.中华民国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民律草案总则编、债编准暂行参酌
17、采用令解析:解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按照资本主义民法原则起草的民法典是大清民律草案。中华民国民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民律草案总则编、债编准暂行参酌采用令是北洋政府颁布的民事法令。19.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为( )。(分数:2.00)A.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 B.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C.总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D.总则、物权、债、亲属、继承解析:解析: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B 项为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20.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最早建立于( )。(分数:2.00)A.清末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解析:解析:
18、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最早建立于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还为此设置了平政院。2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宪法是由( )政权公布的。(分数:2.00)A.孙中山政权B.袁世凯政权C.曹锟政权 D.蒋介石政权解析:解析:1923 年曹锟政权颁布的宪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宪法”。二、多选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2.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3.体现了责任内阁制的宪法性文件包括( )。(分数:2.00)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19、C.“天坛宪草” D.“五五宪草”解析:解析:体现责任内阁制的宪法性文件有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天坛宪草”。24.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有( )。(分数:2.00)A.亲属相妇 B.无夫奸 C.干名犯义 D.子孙违反教令 解析:解析:清末“礼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有五: 第一,“干名犯义”; 第二,“留存养亲”; 第三,“无夫奸”和“亲属相奸”; 第四,“子孙违反教令”; 第五,卑亲属是否可以对尊亲属行使正当防卫。25.在中国近代,以判例和解释例作为重要法律渊源的政权有( )。(分数:2.00)A.清末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解析:解析:在近代,以判例和解释例作为其法
20、律渊源的政权有两个,一个是北洋政府,另一个是南京国民政府。26.实行四级三审制的政权有( )。(分数:2.00)A.清末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临时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解析:解析:实行四级三审制的政权有二:清末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在法院组织法颁布之前实行四级三审制,但总体上实行的是三级三审制。27.清末变法修律,任命的修订法律大臣有( )。(分数:2.00)A.沈家本 B.张之洞C.劳乃宣D.伍廷芳 解析:解析:沈家本是我国近代法学的泰斗,是精通古今中外法律制度的清朝官员,是引导中国法律走向近代化的第一人。伍廷芳熟悉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因此,清政府任命这二人为修订法律大臣,可以说
21、是合适的人选。28.大清现行刑律废除的刑罚或者制度有( )。(分数:2.00)A.八议B.凌迟刑 C.刺配刑 D.发遣刑解析:解析:大清现行刑律正式废除了凌迟、枭首、刺字等酷刑。29.大清新刑律废除的刑罚或者制度有( )。(分数:2.00)A.流刑 B.斩刑 C.比附定罪 D.依服制定罪 解析:解析:大清新刑律废除了斩刑、遣刑和流刑;取消名例律作为刑法总则,代之以总则作为名称;删除比附;取消官秩、良贱区分,取消了八议、服制定罪。30.大清新刑律从西方引进的制度和原则有( )。(分数:2.00)A.保安处分B.假释 C.正当防卫 D.罪刑法定 解析:解析:保安处分制度是由中华民国刑法引进的。31
22、.以“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的政权有( )。(分数:2.00)A.清末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临时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解析:解析:以“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的政权有二:清末政府和北洋政府。南京临时政府依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规定,以临时中央审判所为最高审判机关;依据临时约法的规定,以最高法院为最高审判机关。南京国民政府以最高法院为最高审判机关。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2.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33.简述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有: (1)
23、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清末修律始终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固守中国封建法制传统”的方针。因此,借用西方近代法律制度的形式,坚持中国固有的封建制度内容,成为清政府变法修律的基本宗旨。 (2)在内容上,清末修律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传统和西方资本主义法学最新成果的、混合。一方面,修律坚持君主专制及伦理纲常;另一方面,又大量引入西方法律理论、原则、制度和法律术语,使得保守的封建内容与先进的近代法律形式同时显现于新定法律法规之中。 (3)在法典编纂形式上,修律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诸法合体”的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 (4)清末修律的实质是为了维护
24、清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修律是在保留君主专制政体的前提下进行的,既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也没有真正的民主形式。)解析:34.简述清末礼法之争的主要内容、结局和反映出的问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清末礼法之争的主要内容: 关于“干名犯义”条款的存废。对于“干名犯义”,法理派认为“不必另立专条”,主张予以废除;礼教派认为“中国素重纲常,立法特为严重”,主张予以保留。 关于“留存养亲”条款的存废。法理派认为留存养亲不宜编入新刑律;礼教派认为应在新刑律中体现。 关于“无夫奸”和“亲属相奸”是否定罪。法理派认为无夫奸“当以教育为方”、亲属相奸“未害及社会,处立决未免过严”
25、,主张废除“无夫奸”定罪处刑,对“亲属相奸”从轻处断;礼教派认为无夫奸、亲属相奸“大犯礼教之事”,主张重刑治罪。 关于“子孙违反教令”是否废除。法理派主张废除,礼教派主张保留。 关于子孙卑幼能否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权。法理派主张子孙卑幼有权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而礼教派则反对。 (2)结局:法理派予以妥协、退让,并将争论的五项焦点问题附加在大清新刑律的附则暂行章程之中。 (3)反映的问题: 礼法之争的结局说明了保守派势力的强大和清政府的顽固立场,也说明了法理派的软弱性和一再退让性。 礼法之争在客观上对传播近代法律思想和理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此后的近代法制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解析:35.简述清末政府对司法组织体系的调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清末为了配合修律活动,对传统的司法组织体系进行了较大调整,主要表现在: (1)在诉讼上实行四级三审制。 (2)规定了刑事案件的公诉制度、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民事案件的自诉及代理制度、证据制度、保释制度,并承认律师活动的合法性。 (3)在审判制度上,允许辩论,实行回避、审判公开等,明确了预审、合议、公判、复审等程序,并吸收了西方国家一系列司法原则,如司法独立、辩护制度等,但未能真正实施。 (4)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 (5)改良监狱及狱政管理制度。)解析: